戰略管理會計的審美意蘊畢業論文
戰略管理會計(strategicmanagementaccounting簡稱sma),是以企業戰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的相關理論為基礎,以管理會計為手段,運用會計信息有效地服務于企業戰略的新領域,是以戰略管理為服務對象而建立的數量化體系。
在從事教學和研究的過程中,筆者在不斷感受著戰略管理會計帶來全新沖擊的同時,也不斷地享受著它帶來的美的感受。
一、戰略管理會計理念,磅礴大氣之美
戰略管理會計的理念之美,源自氣勢磅礴的市場競爭環境。戰略管理會計源起于 20世紀80年代,高新技術的發展和日益加劇的國際化市場競爭,使傳統管理會計越來越不能適應市場和競爭環境的變化,因為:傳統管理會計的理論和方法僅以企業內部為視點,未能把企業的內部信息與外部環境變化聯系起來考察,缺乏諸如質量、可靠性、生產彈性、顧客滿意程度、時間等一系列與企業戰略目標密切相關的指標,缺少對企業在競爭中的相對地位分析,不能提供和分析與企業競爭地位相關的成本、價格、業務量、市場份額、現金流量以及資源需求等方面的會計信息?傊,傳統管理會計僅僅定位于“為企業的內部經營管理服務”上,而忽視了企業之外的市場因素,特別是競爭要素及其變化。而戰略管理會計能夠適應戰略管理的需要,為企業戰略管理提供適當的信息和有效控制手段;在分析、判斷企業競爭地位、提高企業競爭優勢的會計信息方面,諸如成本、價格、業務量、市場占有率和現金流量的相對水平和變化趨勢的分析與評價等方面,有著超越傳統管理會計的突出優勢。
可見,戰略管理會計跳出了傳統管理會計“為企業內部經營管理服務”的窠臼,將視野拓展到傳統管理會計之外更為廣闊的領域,結合對競爭者的分析來考察本企業的競爭地位,立足戰略高度、以新穎的理念和磅礴的氣勢,全方位審視包括企業的諸如組織機構設置、產品開發、市場營銷和資源配置等會計信息,為企業發揮優勢、利用機會、克服弱點、規避威脅、提供信息和創造條件。這些研究及相關實踐,促使戰略管理會計開始形成,并把“小家碧玉”式的傳統管理會計,帶入了“超級巨人”式的、雄渾剛健、氣勢磅礴的戰略管理會計嶄新階段。
此外,從戰略管理會計的概念來看,其首創者西蒙斯(simmonds),于1981年將戰略管理會計定義為“對關于企業及其競爭者管理會計指標的準備和分析,用來建立和監督企業戰略”。西蒙斯的這一界定,從根本上把戰略管理會計與傳統管理會計區別開來;他對傳統管理會計理論的挑戰在于,他不再從企業內部效率的角度看待利潤的增長,而是從企業所在市場的競爭地位這一視角,亦即從戰略高度重新審視這一問題。西蒙斯的貢獻,絕不僅僅在于其視角的轉移,而是以一種“大將之風”,把傳統管理會計從“戰術低洼”引領至“戰略高地”,把傳統管理會計的“自我審視”帶入到“俯瞰河山”的全新境界。在此過程中,使人們在嘆服西蒙斯果敢思維的同時,也切實感受著戰略管理會計帶給的壯美快感,不禁要高呼:狀哉,戰略管理會計之父!美哉,戰略管理會計!
二、營造企業核心競爭優勢,凸顯決勝之美
核心競爭力是現代企業的制勝利器。戰略管理會計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營造企業的競爭優勢;而企業的競爭優勢又建立在相對成本對比的基礎之上。為此,在戰略管理會計視域下,企業需突破會計主體的限制,獲得有關競爭對手的信息,了解相對成本。例如:戰略管理會計在傳統預算編制項目的基礎上,通過增加本企業與主要競爭對手的對比信息,將競爭對手的支出及其本量利條件予以反映,從而使自身的預算管理建立在寬闊的視野之內,顯示出邁達的氣韻之美。又如,戰略管理會計跳出企業主體的視野,著力關注企業外部環境的變化,重點搜集有關競爭對手的信息,了解其相對成本,使企業管理者知己知彼,提前采取相應的進攻防御措施;通過占優勢的相對成本和龐大的市場占有額,使企業保持長久的相對競爭優勢,凸顯出縱橫馳騁的氣勢。
總之,戰略管理會計在對其競爭對手的分析過程中,通過運用貨幣和非貨幣指標,借助戰略性業績取得整體目標的一致性,增加企業的長期競爭優勢,從而呈現出一種“決勝千里”的壯懷之美。
三、戰略管理會計信息,補白與超越之美
戰略管理會計的形成和戰略管理的產生有著密切的關系。與傳統管理會計相比,戰略管理會計最為顯著的不同之處,就是既重視內部又重視外部的戰略管理;管理所需的信息范圍得以擴展,主要體現在戰略環境、非財務信息、相對競爭地位和戰略思想四個方面。 分析這些方面,戰略管理會計的美學意義可歸結為三點:
首先,戰略管理會計提供了更多的與戰略管理相關的諸如質量、市場需求量、市場占有率等極為重要的非財務信息;與此同時,突出企業的相對競爭地位在業績評價中的作用,改進了評價企業業績的尺度。戰略管理會計對信息的提供和對評價尺度的改進,使傳統管理會計的.內容變得豐富、充實。這樣,戰略管理會計就如一位中國畫大師,在他人丹青(傳統管理會計)的空白之處,略加點染,整個畫面便風生水起,既有補白之美,又起畫龍點睛之效。
其次,戰略管理會計不僅關注企業的內部運營,還要時刻面對外部環境這一最大挑戰,重點搜集有關競爭對手的信息,為經營決策提供超越企業本身的更廣泛、更有用的資訊,從而為管理層隨時調整戰略目標,鞏固和發展核心競爭力提供了強有力的信息支持。戰略管理會計對外部環境特別是對競爭對手的關注,突破了傳統管理會計的藩籬,實現了對管理會計視野的拓展,其過程本身即充滿了跨越式的美感。
再次,戰略管理會計將戰略管理思想貫穿于企業的業績評價之中,以競爭地位變化帶來的報酬取代傳統的投資報酬指標,從而為經營決策提供更及時、更有效的業績報告。戰略思想在業績評價中的貫穿和運用,凸顯了對企業競爭地位或戰略競爭力的重視,實現了對傳統管理會計質的超越。
簡言之,分析和提供與企業戰略相關的信息,“強調對外部因素的重視”和“強調長期性信息”是戰略管理會計的兩個最重要的特性,使管理會計充滿了張力,從而更具美學韻味,也是對傳統管理會計的最高升華。
四、戰略管理會計體系的內涵之美
審視戰略管理會計體系,可以發現它充滿了豐富的內涵之美。下面擇要分析其美感 :
(一)戰略決策信息支持,前瞻之美
戰略決策和一般決策的主要區別是,對于市場環境變化的重視以及是否具有長遠目標,關注外部市場中顧客需求及競爭者實力的有關信息及變動趨勢,從而拓展了戰略決策的信息來源,為降低決策風險提供了保障,充滿前瞻之美。
(二)戰略成本管理,視角之美
一般地,從不同的視角觀察同一事物,就會呈現不同的映像,進而獲得不同的審美情趣。
戰略成本管理,主要是從戰略的角度來研究影響成本的各個環節,從而進一步找出降低成本的途徑。作業影響動因,動因影響成本。成本動因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與企業生產作業相關的成本動因;二是與企業戰略相關的成本動因。相對于作業成本動因而言,戰略成本動因對成本的影響更大。因此,從戰略成本動因來進行成本管理,可以避免企業日后經營中可能出現的大量成本浪費問題。
戰略成本管理,為企業通過調整投資規模、開展市場調研、實施研究開發策略等,實現降低戰略成本提供了有力保障。視角的變化,既拓展了成本管理的空間,也把成本視野引領到戰略高度,從而使成本的動因一覽無余,顯示出遼闊的視角之美。
(三)經營投資決策,藝術之美
戰略管理會計是為企業戰略管理提供各種相關、可靠的信息——這既是一個技術過程,也是一個藝術過程,體現在:
一是戰略管理會計以務實的精神,著眼于現實的現金流量,并以此反映企業投資的實際業績,為企業注重持續發展提供有用的信息。審視這一過程,仿佛看到一位樸實的花匠,修枝剪葉,去蕪存菁,其寬厚的背影連同他所勞作的那片綠色的田園,驟然升華為一種美的意境。
二是在提供與經營投資決策有關的信息過程中,克服了傳統管理會計所存在的短期性和簡單化的缺陷,而以戰略的眼光,提供全局性和長遠性的、與決策相關的有用信息,這就意味著,思維的轉換,帶來了視野的轉變,猶如戰略家從埋首苦思到極目遠眺的變換,帶給我們豁然開朗般的審美意趣。
三是在經營決策方面,戰略管理會計摒棄了建立在劃分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基礎上的本量利分析模式,將其決策視點著眼于長遠,采用長期本量利分析模式,把決策帶入了遼遠的經營時空,猶如巨人般的揮手,展示出粗獷而崇高的藝術特色。
(四)人力資源管理,人性之美
人力資源是現代企業最為根本的核心競爭力之所在;人力資源管理作為企業戰略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戰略管理會計的重要內容。它包括為提高企業和個人績效而進行的人事戰略規劃、日常人事管理以及對員工的年度績效評價。
審視人力資源管理,依然可以采擷到它的審美價值:
首先,人事戰略規劃著眼于企業和員工個人的績效,主要是著眼于人員招聘和員工培訓方面的規劃。它體現了現代企業對員工素質的重視,折射出“事業成敗皆在人”的理性光彩,為企業戰略管理奠定了厚重的人本基礎。
其次,戰略管理會計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它著力于員工日常的行為表現和年度綜合評價。在此整個過程中,戰略管理從人本出發,通過系統的方法和技能來激勵員工,以獲取最大的人力資源價值,并采用一定的方法來確認和計量人力資源的價值與成本,進行人力資源的投資分析。透過這一過程,可以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制度和規則的作用,而且還有人性的光輝以及直指人心的內在力量。
【參考文獻】
[1] 錢學森,劉再復,等.文藝學·美學與現代科學[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
[2] 王朝聞.美學概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 楊春時.系統美學[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7.
[4] 王妍.戰略管理與戰略管理會計[J].北京:冶金財會,2007(12).
[5] 史景培.戰略管理會計及其在我國的應用[J].太原:會計之友,2008(02).
[6] 郭化林,阮曉明.戰略管理會計體系的構建[J].北京:煤炭經濟研究,2007(09).
【戰略管理會計的審美意蘊畢業論文】相關文章:
4.戰略管理會計解讀
8.會計管理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