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信息化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論文
信息時代是一個以信息為基礎的新經濟時代、一個知識成為生產力的時代。以下是“企業信息化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論文”,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1建設中可能發生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1.1決策層或領導對信息化重要性認識不夠,導致重視度不夠,導致建設工作難以開展
一般而言企業的決策層或領導都是傳統管理經驗非常豐富的資深人員,但其中也不乏不會用電腦、將信息化管理簡單地理解為擁有電腦、利用計算機辦公的人。盡管這些管理人員長期靠著職業的敏銳管理著企業,但如今的市場競爭已然讓他們感受到企業信息化管理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必走之路,但憑經驗管理的習慣很容易讓這些決策層的領導輕易為各種原因讓企業信息化建設為傳統管理理念讓路,嚴重時會導致員工對信息化管理的抵觸。
若一把手不出任信息化管理項目經理,指派或授權專人負責信息化管理,這樣有可能會導致企業信息化建設失敗或走不下去。建設期務必堅持企業一把手領導任項目經理,唯有這樣遇到問題時才可以被推動著解決,因為企業信息化管理會涉及到各個部門,若只是某個部門的領導兼任項目經理,很多問題可能就無法及時落實,各部門間會出現互相推諉的情況。只有一把手領導親自出任項目經理,才能充分調動各部門的工作積極性、合理分工、落實到人,遇到誰也不肯挑責任的情況時,可以直接指定專人或某部門去承擔;出現系統無法實現的問題時,可用讓人擬定制度去保障,使信息化管理系統的自動化、智能化與人的能動性相結合,真正使企業管理從理念到制度的全面變革。
1.2沒有適合本企業的信息化方案
由于認識不足,若決策層都對先進的管理方法不甚了解,而企業也缺乏信息化管理人才時,企業可能提不出關鍵需求,經前期準備而產生的信息化管理方案可能并非最適合本企業。
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企業先成立信息化方案的專家組,組長由一把手領導擔擔任,成員除了各部門的負責人外,還應有懂信息化管理的專業技術人員。企業在建設初期可能還沒有這類復合型管理人才,這時可以先請外援,唯有這樣在推進信息化管理建設時才能避免為信息化軟件正常使用而生搬硬套,只有企業的管理人員和信息化技術人員經過反復溝通探討,信息化管理的先進管理方式才能真正在建設中被消化和吸收,企業的管理理念才能更上一層樓。
1.3 實施人員對企業流程了解不夠,導致信息化管理流程再造后效果不如預期
實施團隊一般有企業員工和外部軟件商的技術人員組成,外部的技術人員對企業的流程通常都并不了解,若企業員工也不是非常熟悉企業的管理流程,很有可能導致系統軟件在初始設定中都不是最優,而系統一旦起用有很多初始設置是不能更改的,這會給企業管理帶來意想不到的敗筆。
避免這類問題的最簡潔辦法是:選擇優秀的軟件商及開發實施的技術人才,讓這些專家型人才和企業各部門間溝通并討論,互相學習,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本企業發展的信息管理系統及最優配置軟硬件。堅持建設中先進性原則和效益性原則,有不確定的選擇請專家組給出意見。
1.4支持文檔與培訓文檔沒有完整保留
建設過程中沒有很好地確立相應的培訓文檔、支持文檔、制度規范的收集和整編辦法,導致日后信息化系統操作盡是麻煩。
這是很多企業在建設中容易忽視的內容,通常軟件商會提供給企業一本通用的操作手冊。而企業在建設期間會做一些適合本企業的設定或修改,簡單地說每家企業的編碼規則總會有所不同,而編碼時其代表的意義各家企業也是各有用意。這樣的文檔如果丟失,對于將來的數據更新、處理、分析會產生不可想象的.嚴重后果。
要知道企業的員工出、入是交替出現的,那種傳統的老帶新管理辦法在信息化時代根本就行不通,并不是說用了信息化管理軟件就不需要老人帶新人了,而是除了老帶新外,還要有清晰的操作手冊幫助新人去了解、認識、熟悉系統。若沒有可以傳承的文檔,系統中的功能會因為老人的離開而棄用或被遺忘,那么初期投入的目標總將不歸。
唯有完整保存操作流程及支持、培訓文檔,讓文檔、制度帶著人去操作,這樣系統才能有效幫助企業經營管理。對于系統中的縮略語或術語建議在建設完成后作一次全面整理,讓操作或使用系統的人都了解并熟悉。
2.實施后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2.1信息化系統被神化,導致必須的制度和跟蹤都滅失
信息化管理并不是萬能的,它只是幫助企業用科學的方式進行管理,通過數據存儲、運算、分析,佐證企業管理該向哪個方向走。缺少企業制度保障,它就無法及時有效的運作。
有人認為信息化管理軟件既然功能如此強大,所有手工的記錄就都可以放開。其實信息化系統并不是萬能的,要保持其持續強大的功能,首先我們要保證輸入系統的數據是正確及時有效的,且經得其驗證。要保證這一點,企業必須要有一份與之相配套的制度來規定或明確數據錄入的時間、正確率、責任部門及人員。畢竟所有的系統都會或多或少存在著不足或漏洞,保證企業順暢正常地流轉靠的不是一個部門或一個領導,而是制度。
企業實現信息化管理后,很多原有制度可能已經不適用革新后的企業管理模式,及時的修訂這些制度是必須的,唯有這樣才能實現企業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和標準化,在修訂的制度中必須要有相應的獎懲措施。
2.2員工對信息化管理認識不到位
員工沉醉于過去傳統的管理實踐經驗,不愿意主動去體會分析領悟信息化管理帶來的新方法和手段,有員工甚至認為自己的權責由于信息化管理軟件的應用受到了極大制約因此產生軟件應用的抵觸情緒,甚至認為自己的輸入工作都是為財務部門在服務。
企業應對員工進行培訓的同時,要引導員工去認真學習并互相請教,讓員工從系統軟件的應用中受益,員工若能因此減少機械化的工作,又能更精確、及時、有效地進行分析,并為管理層提供實際意義的信息,相信員工會在日后的工作中越來越依賴信息化管理系統軟件的。另外,要和員工說明,財務是匯集數據進行分析最終出具報表的部門,財務部門也只是系統中的使用者,只是一個業務流程中的終端而已。而員工應加強對自己輸入的信息或能看到的信息整理和分析,相信這種匯集、分享一定會使員工收益匪淺。
2.3企業對員工的培訓不足
信息化管理軟件要充分發揮其作用,員工的實操對管理變革能否成功至關重要。信息化管理軟件的功能就是對信息進行收集、傳輸、加工、存儲、更新和維護。如果員工由于培訓不到位,暴露在實際使用中對軟件使用不熟悉,功能不了解,進而會導致對結果的不重視,一步出錯步步皆錯,最后系統提供的信息有可能是錯誤的,企業根據錯誤信息做出的調整和改變都可能是對企業的發展是致命的。
因此,企業可以通過留住人來減少重復培訓的投入,隨著科技的發展,員工需要具備更新知識,如office軟件應用水平需進一步提高。無論是企業的領導、還是部門的主管、抑或是基層操作人員,企業可以通過內外兼具的培訓方式讓員工來提高員工的知識水平、創新意識,使員工既有現代信息技術,又有先進管理理念,學會用多種工具、多途徑多方位有效而全面推進企業持續走信息化管理的道路。
2.4各種原因軟件更新被拖延
過多的二次開發、資金原因或員工不熟悉更新后的界面等,信息化軟件未能被及時更新,由此在應用中發現的問題不能被很科學地解決。二次開發是一把雙刃劍,開發少了系統可能并非最適合本企業。開發多了,除了投入加大外,可能還會因此拖累系統,影響系統處理的速度及后續升級。
企業信息化管理投入前必須確立自己的目標、信息化系統應以“做到分工明確化、流程清晰化、信息表格化、資源最優化”為原則,是否開發、是否升級由專家組討論決定,堅持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企業信息化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