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年終工作總結
總結就是對一個時期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全面地、系統地了解以往的學習和工作情況,為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如何把總結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保險年終工作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XXX年,大病保險再次納入全省33項民生工程,為全面落實好此項民生工程,xx區醫保經辦機構在市人社局和市醫保中心的悉心指導下,仔細總結試點閱歷,大力加強政策宣揚,努力提升經辦水平,切實做到即時結算,優質服務,不漏一人,不少一分。1-11月我區享受城鎮居民大病保險291人,支付基金468.6萬元,取得可喜成果,現總結如下。
一、加大宣揚力度,著力提高參保居民政策知曉度
我們實行多種措施擴大宣揚。一是把政策交給各級經辦人員。在8月份省市屬大中學校、9月份城區中小學校和10月初的鄉鎮街城鄉居民醫保動員會上,都特地支配了大病保險業務培訓。為提高實效性,我們還從大病保險報銷憑據中抽出典型案例,一筆一筆計算給參訓人員聽,簡潔明白。經辦人員熟識了政策,就成了播種機、宣揚員、政策解答員。二是把政策交給參保居民。通過在學校、居民小區、農貿市場等人口集中地點懸掛大病保險宣揚標語,在各鄉鎮街、村委會的告示欄設置民生工程宣揚欄,設立宣揚臺,發放宣揚彩頁的方式,為廣闊群眾解讀政策,釋疑解惑,普及醫療保險學問。xx社區、xx社區、xx社區利用“文藝進社區”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編排節目宣揚居民醫保和大病保險政策,在10月份民生工程宣揚月中,我們仔細制定了宣揚方案并加以落實。在xx小區設立宣揚臺,現場散發居民醫保和大病保險政策問答300多份,解答詢問100余人次。我們還在區醫保服務大廳設立大病保險結算窗口,擺放宣揚材料以備索取。三是聯合市第四人民醫院走進xx小區和xx鎮xx村開展送醫義診活動,為大家講解居民醫保和大病保險政策,介紹冬季常見病防治,引導居民合力支配鍛煉和飲食,受到廣闊居民歡迎。四是利用網絡開展宣揚,我們在區網站、區人社局及區醫保中心網站上特地介紹了大病保險政策。我們定期對大病患者進行回訪,并做了相應的宣揚報道。今年以來,在人民網刊稿1篇,在市級報刊刊稿4篇,在省民生網站刊稿2篇、市民生網上刊稿1篇,在市局、市中心及區民生辦、區局的簡報及其他網站共刊發22篇(條),以區政府辦名義編發《督查通報》二期。
二、夯實統計臺賬,全力做到待遇即時足額兌付
今年以來,我區依據大病保險業務需求,依托信息技術平臺,實現了大病保險與基本醫療保險結算程序的無縫連接。在醫療服務大廳設立了大病保險綠色通道,建立了中小學生基本醫療、居民基本醫療、學生意外損害和大病保險四本臺賬,隨時統計監測,力求不漏一人。省內異地或在統籌區內就醫,出院結算時干脆就可享受大病保險相關待遇,無需個人二次報銷。統籌區外就醫的,在攜帶相關資料到醫保中心辦理報銷業務時,符合大病保險政策,當場即可享受到大病保險的報銷,實現了為參保人員供應“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的目標。
三、強化醫療監管,切實保障基xx全運行
今年以來,區醫保中心注意在醫療監管上下功夫。一是在市中心的支持下,托付市醫保中心駐院代表對市區內定點醫療機構開展日常巡查。并主動發揮基金稽核的職能作用,開展對兩定機構的實時監控,對發覺異樣狀況的,進行專項稽查。今年以來,共巡查兩定機構巡查102次,專項稽核8次,對12家定點醫院下發懲罰通知,扣罰違規費用18.6萬元。二是建立轉外就醫大額發票的審核制度,對2萬元以上發票必需首先由區醫保中心與外地醫療機構核實核準后才進入報銷程序。三是實行醫保服務醫師管理考核機制,開展醫療智能審核系統監管試點。四是加強社商合作,實行優勢互補經辦模式。由市政府統一招標,確定由中國人壽保險公司承辦大病保險業務。通過與商業保險公司合作,有利于加強對基金監管和對醫療機構管控,規避基金風險。區醫保中心主動加強與保險公司協調協作,按時上解保費,即時結算,截止11月底,1到10月的墊支費用已經全部結算到位。
四、加強窗口建設,努力提升管理服務水平
今年以來,區醫保中心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活動,狠抓了作風建設和工作效能,取得明顯成效。一是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政策法規,提高政策業務水平,特殊是仔細學習貫徹人社部印發的《社會保險工作人員紀律規定》,比照“6個嚴格”,“20個不準”抓好落實。二是結合窗口單位特點,狠抓“四風”問題,切實加強作風建設,實行節假日值班和主任服務大廳帶班制。三是結合兩保合并,加強效能建設。修訂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嚴格了辦事程序和辦事時限,規范了服務用語,經辦人員精神面貌有了新提升和新改變。
作為基層醫療保險服務窗口,區醫保中心連續九年在區政風行風評議中被評為先進單位,還是連續六屆的區級文明單位。服務大廳榮獲市級“青年文明號”和區級“巾幗示范崗”等榮譽。新的一年,我們將進一步優化宣揚方式,落實政策措施,加快工作推動,改進工作作風,切實服務好參保人員,讓民生工程真正成為惠民生、得民心的德政工程。 大病保險求“全”存“異”
昨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的看法》(以下簡稱《看法》),明確今年底前,我國將實現覆蓋全部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群,大病保險支付比例將達到50%以上。加之目前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保和新農合)對居民住院醫療費用的實際報銷比例大體能達到50%以上,將來城鄉居民的大病醫療費用總體實際報銷比例能超過70%。但由于大病保險基金來源于醫;鸾Y余,而各地結余狀況不一,因此要實現全覆蓋仍需因地制宜。 無需個人增加繳費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我國已有31個省份開展了城鄉居民大病保險(以下簡稱“大病保險”)相關試點工作,其中16個省份全面推開,分別有287個和255個地級以上城市開展了城鎮居民和新農合的大病保險工作,覆蓋人口約為7億人。
去年元旦起,本市正式實施了《北京市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試行方法》,即北京市民在基本醫保報銷后,個人負擔超過上年居民平均收入的費用將由大病保險基金再次進行賠付,5萬元以內報銷比例為50%,5萬元以上可報銷60%,且上不設置封頂線。業內人士指出,未設置封頂線有肯定風險,但風險不會過大。大病保險額度一旦超過基金承受實力,應剛好設置封頂線或通過財政增加基金額度。而依據看法,商業保險機構介入大病保險運營也有利于攤薄風險。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探討中心主任鄭秉文告知記者,按我國規定,大病保險不須要居民個人在原有醫;A上增加繳費,各地都是從地方醫;鸾Y余中拿出一部分作為大病保險基金。而北京商報記者也從某業內人士處獲悉,實施大病保險制度后,職工個人的確不須要單獨增加繳費,全部包含在了單位及個人所須要繳納的醫保費用中,患有符合國家規定的十種特別重大疾病的職工,在醫院做診斷后,經社保報銷機構批準申請后就可以報銷了。 部分險企經營微利
自20xx年六部委發布大病保險規定之后,多數險企希望通過競標方式參加到大病保險的經營當中。20xx年初,保監會公布名單顯示,包括人保、國壽、平安、太保等在內的34家保險公司拿到了經營大病保險的牌照。各地拉開了政府選購 、險企競標大病保險的序幕。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已有17家險企在28個省市開展了大病保險業務,其中,國壽、人保為經營大戶,如中國人壽在青海、山東等省市承保了70余個大病保險項目;中國人保在廣東、江蘇等省市承保了大病保險項目超過80個。一家經營大病保險的險企負責人介紹,近兩年總體保持微利。國壽曾公布,去年上半年,大病保險業務收入38.93億元,實現利潤總額500萬元,這也是經辦大病保險的保險公司首次盈利。
不過,據一位監管機構負責人介紹,目前大病保險整體保本略虧,這與部分地區沒有形成承保規模有肯定關系。據了解,各家公司的賠付成本限制較好,但由于部分地區承保人數較少,拉高了費用成本,導致保險公司經
營大病保險陷入虧損。而參保人數較多的,更簡單扭虧,如天津的大病保險業務由國壽、人保健康、光大永明、陽光四家公司聯合承保,承保人數達500萬人,保費收入3900萬元,一家險企相關人士透露,一年下來,基本實現保本微利。
有險企人士認為,雖然大病保險保本微利,但各家公司可以通過這個方式和醫院深化合作,如北京平谷的共保聯辦模式,使得新農合基金運用增長率達到連年下降的成效。同時,還可以積累閱歷數據,有利于實現對醫療風險的全流程管控,為公司下一步健康管理服務做一些打算。此外,本次《看法》還明確,加大對商業保險機構承辦大病保險的政策扶持力度。南開高校衛生經濟與醫療保障探討中心主任朱銘來認為,為減輕商業保險機構承辦大病保險的成本負擔,探究可持續的發展模式,此次規定不僅對商業保險機構承辦大病保險的保費收入按現行規定免征營業稅,免征保險業務監管費;還明確20xx-20xx年,試行免征保險保障金。 可利用醫;I集渠道
事實上,業內專家告知北京商報記者,本次我國出臺的《看法》仍舊主要是大框架、目標類的政策,詳細到各個地方實行時,留有肯定空間,允許各地依據實際狀況適度“自由發揮”。那么,究竟各地將如何落實這一政策,醫保無結余的省市又將如何實現大病醫保全覆蓋呢?
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覺,在我國大病保險大多已試點了三年左右的時間內,各地好像都已形成了肯定的操作思路。比如北京的“平谷模式”,就是令鄭秉文記憶深刻的一種大病保險模式。20xx年,北京市平谷區政府與中國人保健康北京分公司簽署協議,正式啟動“北京市平谷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共保聯辦項目”。項目承保后,中國人保健康承接平谷區新農合50%的基金總額,為該區23.4萬參保農村居民供應全流程的基本醫療保險經辦管理服務,并擔當50%的基本醫療賠款。當時,北京醫改借大病保險首次嘗試引入商業保險的合作方式博得了業內的確定。鄭秉文表示,大病保險全面鋪開勢必須要商業保險機構更深化地參加,比如《看法》中所提的PPP等模式,強調市場機制在大病保險中發揮更多的作用。
值得留意的是,有知情人士告知北京商報記者,近幾年,業界始終傳言我國將全面啟動大病保險,但部分地方政府其實看法非常消極,其中的一部分緣由就是當地醫保結余已經特別驚慌了,再去支撐大病保險壓力較大。對此,《看法》中首提醫保基金無結余的地區可以在籌集醫保基金時一并考慮大病保險,將解決不少城市面對的資金難題。
【保險年終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保險年終工作總結06-04
保險年終工作總結08-06
保險年終工作總結07-14
保險年終工作總結09-18
保險銷售年終工作總結06-20
保險內勤年終工作總結06-07
銀行保險年終工作總結07-01
保險理賠年終工作總結07-06
保險內勤年終工作總結05-25
保險銷售年終工作總結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