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年鄉鎮第二季度個人工作總結
鄉鎮第二季度個人工作總結的開展有利于鄉鎮人員結合實際定措施,真情幫扶促發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7年鄉鎮第二季度個人工作總結,歡迎大家閱讀。
2017年鄉鎮第二季度個人工作總結一
今季度以來,全市各地各部門圍繞“堅持紅色傳承、推動綠色發展、奮力打造西部內陸開放新高地”的主題定位,堅持把決戰脫貧攻堅作為重大的政治責任和重要的民生工程,用紅軍長征精神來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做到抓具體、抓根本、抓長效,確保扶到人、扶到事、扶到位,著力走前列、作表率、作貢獻。各地各部門扎實推進脫貧攻堅“五個一批”和“十項行動”,積極構建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大格局。二季度,全市實施重大事項建設項目1134個,完成各類投資167.45億元;其中財政扶貧項目214個,涉及財政專項扶貧資金3.77億元。
一、總體情況
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安排,3月28日至29日,我市召開了2016年第一次扶貧項目建設現場觀摩會。采取分片區觀摩方式,分別由市委辦、市政府辦、市委脫貧攻堅辦、市扶貧辦、市移民局有關負責同志帶隊進行觀摩。5個觀摩組共計現場觀摩項目63個,其中易地扶貧搬遷項目12個,產業扶貧項目15個,農旅一體發展項目16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3個,新農村建設項目7個。從總體情況看,各縣(市、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工作,采取強有力、超常規措施,扎實推進扶貧項目建設,選擇的觀摩點代表性強,能夠體現地方特色和產業優勢,充分展現了各自亮點,具有很好的學習借鑒意義。
(一)易地扶貧亮點紛呈。
一季度開工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209個,安置規模10.2萬人。其中新建安置點82個,全部進入工程主體施工;購買庫存商品房安置點127個,已完成回購式安置交房785戶3450人。各地積極創新安置路徑,依托城鎮優勢、工業園區、旅游資源、民族特色、主導產業等方式集中安置貧困戶。如務川縣“千戶易地扶貧移民”安置點,依托縣城工業園區,建成全省規模最大的易地扶貧集中安置點,新建住房1027套,規劃安置1027戶4518人。正安縣瑞濠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充分發揮正安經濟開發區的經濟區位優勢,完善集貿市場、休閑廣場、幼兒園等建設,解決移民的生活、就學、就醫、就業等生計問題,著力打造全市功能最全的易地扶貧集中安置點。赤水、桐梓等縣(市)以回購庫存商品房安置移民,節省了建房時間。赤水市完成第一期移民選房288套,安置移民1250人;桐梓縣完成第一期移民選房307套,安置移民1200人。搬遷對象選擇工業園區、旅游景區、市場攤位、專業合作社、勞務輸出、公益性崗位等方式就業,確保移民1戶就業1人。
(二)產業扶貧成效初顯。
堅持走好綠色發展路子,因地制打造特色產業帶,鞏固提升中藥村、草地畜牧業、茶葉、精品水果等優勢扶貧產業。一季度縣級以上農業園區完成投資22.7億元,入駐園區企業554家、農民合作社601個,園區從業農民121.4萬人,累計建成259.8萬畝種植業基地。如遵義縣“花香.龍泉”扶貧園區著力打造集農業體驗、休閑觀光、康體娛樂、度假養生等功能于一體的示范園區,貧困農戶通過房屋入股、平時務工、年終分紅等方式增收,目前在園區務工就業的68名貧困群眾,正逐步從貧困戶向新型農民、產業工人、園區主人轉變。綏陽縣茅埡鎮中坪村實施光伏扶貧產業項目,第一期選擇50戶貧困戶開展試點,50套光伏發電設施所發電量全部銷售給南方電網公司,預計年產值20萬元以上。習水縣大力發展電商產業,電商產業園已入駐10家電商企業,通過搭建縣和村兩級服務網絡,實現“網貨下村”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線上線下交易總金額已突破5600多萬元。
(三)農旅一體展現特色。
各縣(市、區)大力發展貧困村集體經濟,通過支持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扶持貧困村走農(林)旅一體化路子,集中打造了一批類似遵義縣花茂村、桐梓縣杉坪村的精準扶貧示范點。如余慶縣大烏鎮紅渡村依托紅軍強渡烏江戰斗體驗場、紅軍強渡烏江陳列館等紅色資源,精心打造“旅居農家”鄉村旅游示范點,一次性入駐游客300人,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旅游開發模式,實現貧困戶戶均收入2萬元以上。紅化崗區金鼎山鎮蓮池村通過蔬菜種植擴大農業產業化規模,以“蓮池•新天地”項目建設為主體,走出一條“農、旅、居、娛”四位一體的脫貧攻堅發展新路,讓127戶貧困戶直接從中受益。新浦新區打造櫻花谷、紅葉谷等農旅一體化項目,覆蓋貧困戶62戶,通過土地流轉實現戶均增收2700元,項目建成后可解決1 戶1 人就業,每戶每年增收1.5萬元以上。
(四)基礎設施日臻完善。
一季度開工建設通村油路2714公里,啟動建設集中供水工程143個和小水窖1603口。加速推進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實現4G網絡鄉鄉通。建設竣工小康房2211戶,完成小康寨建設投資1.39億元。
各縣(市、區)重點關注貧困地區的水、電、路、訊、房、寨等項目建設,加快改善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如湄潭縣興隆鎮接官坪生態茶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以旅游公路為突破口,新建茶區主干道5公里、生產便道10公里,新增茶園面積6000畝,打造了一條茶旅一體化的精品旅游線路。鳳岡縣茶海之心“東有龍井.西有鳳岡”生態文化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主要包括游客接待中心建設、拉幕會場、棧道建設、道路黑色化、綠化美化等內容,從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茶海之心景區的品味和功能。
(五)新農村建設凸顯內涵。
各縣(市、區)統籌推進“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創建,以黔北民居“七要素”為基本風貌,深化“富、學、樂、美”創建內涵,集中力量分別打造2—3個升級型或特色型示范點、打造3—5個普及型示范點。如道真縣舊城鎮長壩村按照“資源大整合、項目大集中、群眾大參與”的原則,依托現有山水林田河等獨特風光,讓新農村建設融入大自然,真正展現了“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仡佬鄉土風情。如仁懷市魯班鎮隆堡村新農村示范點,通過建設親子體驗園、兒童游樂園、苗寨文化風情園、鮮果采摘園、荷塘月色景觀、水上娛樂中心、農耕記憶廣場等設施,賦予了“富、學、樂、美”更豐富的內涵。
二、主要經驗做法
在推進扶貧項目建設過程中,各縣(市、區)全面落實“四個切實”、深入聚焦“六個精準”,強化主體責任,細化目標任務,創新工作機制,狠抓措施落實,扎實推進“五個一批”和“十項行動”,全市脫貧攻堅工作呈現出“精細化管理、精準化幫扶、整體性推進”的良好態勢。
(一)精準謀劃攻堅。
各縣(市、區)建立完善“雙組長制”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和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共同統籌做好脫貧攻堅各項組織協調工作。強化執行力建設。各地積極構建縱橫交錯、層層聯系、環環相扣的責任鏈、任務鏈,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人大政協支持監督、部門參與齊抓共管的脫貧攻堅新格局。一季度,全市預計減少農村貧困人口5.25萬人,占計劃任務的105%。強化扶貧云建設。市級在“貴州扶貧云”基礎上,建設具有遵義特色的“扶貧云”平臺和遵義脫貧攻堅指揮部,實行信息化掛圖作戰。各地堅持靶向治療、精準施策,加速更新補錄建檔立卡數據庫基礎信息,加快建設脫貧攻堅分指揮部。如務川縣率先建成脫貧攻堅作戰指揮室,實現與貧困戶的“隔空喊話”,整合達到項目平臺監管、責任平臺監管、資金管理平臺監管、項目進度任務監管等應用功能。
(二)精準對標扶貧。
各縣(市、區)從實際出發,結合貧困鄉鎮、貧困村和貧困人口現狀,突出項目帶動戰略,完善項目推進機制,積極探索各具特色、彰顯優勢的脫貧攻堅新路,把項目資源精準配置到貧困戶身上。突出基礎設施。圍繞“堅持紅色傳承”新定位新要求,重點關注紅軍長征經過地區的水、電、路、訊、房、寨等項目建設。此次觀摩項目展現了交通建設的便利成果,在醫療、衛生、教育、養老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也有新突破,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更是體現了“多搬、快搬、搬好”的新要求。突出綠色發展。圍繞“推動綠色發展”新定位新要求,堅持走好綠色發展路子,因地制打造特色產業帶。各地根據自身自然條件、要素稟賦、經濟水平等方面的差異以及市場變化特點,積極探索創建多種產業扶貧新模式,推進了“一產二產三產”融合,加快了“接二連三”步伐,農(林)旅一體化發展成為扶貧項目建設的新亮點。突出開放共建。圍繞“打造西部內陸開放新高地”新定位新要求,各地把加強滬遵對口幫扶合作交流作為打造西部內陸開放新高地的重要載體,大力拓寬合作領域,推動產業共建升級。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入第三方參與脫貧攻堅,著力構建大扶貧格局。如綏陽縣、匯川區、新蒲新區等縣(區)通過招商引資集中打造農旅一體化項目,提高了貧困戶覆蓋面,解決了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問題,增加了貧困群眾收入。
(三)精準保障脫貧。
各縣(市、區)緊緊圍繞推進大扶貧戰略行動,積極整合各級扶貧資源,形成脫貧攻堅合力,確保取得實效。建立協同推進機制。各地把精準扶貧“六個到村到戶”落實到千家萬戶,將基礎設施“六個小康建設”落實到鄉到村,實現精準扶貧與片區扶貧有機結合、融合發展。不僅如此,各地還探索推進了社會力量參與扶貧的新方式。如仁懷市在長崗鎮太陽村發起“眾籌扶貧”,利用網絡新媒體聯絡八方力量參與扶貧,建立了生態豬養殖、精品果園種植、有機土豆種植等3個眾籌扶貧平臺。建立跟蹤調度機制。各地對脫貧攻堅工作實行項目化、目標化、數據化管理,加強跟蹤調度,督促落實整改。如道真縣制定了《財政專項扶貧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實施辦法》等11個規范文件,緊盯貧困村出列和貧困戶脫貧目標安排實施扶貧項目,充分發揮了扶貧項目資金在脫貧攻堅中的催化劑、潤滑劑、粘合劑作用。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各縣(市、區)全面建立“特惠貸”風險補償基金,共注入風險補償金1.16億元,占計劃投入補償金6433萬元的180%。各地引導貧困戶使用扶貧資金和“特惠貸”資金入股參與分紅。如湄潭縣高臺鎮的茶葉、生姜、精品水果等產業,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等方式,保障貧困戶的實際利益,不斷提高了農民組織化程度、扶貧項目實施效益和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
2017年鄉鎮第二季度個人工作總結二
根據縣精準扶貧攻堅戰領導小組多次調度的會議精神,我局負責兜底扶貧攻堅工作,為此,我局從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認真執行攻堅領導小組的.指示精神,全面摸排貧困對象情況,認真對接“精準扶貧”政策,據實制定兜底保障政策,主要情況是。
一、成立專門機構。成立了以縣民政局主要領導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相關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精準扶貧”兜底保障扶貧攻堅領導小組,確定了聯絡員。截止目前,領導小組兜底保障扶貧工作召開專門會議三次,為下步展開兜底保障扶貧工作奠定了扎實的工作基礎。
二、制定政策文件。截止3月29日,我局經過深入調查研究,認真完成了三個縣級層面的政策性文件,分別是《崇義縣兜底保障脫貧工作方案》、《關于加強農村低保與扶貧開發制度銜接的實施方案》和《崇義縣2017年兜底保障扶貧項目實施方案》。三個《方案》已經縣領導審閱定稿。
三、實施兜底保障。2017年兜底保障計劃4741戶10244人,計劃完成兜底保障資金3319.35萬元。截至3月29日,共發放保障金8771戶697.72萬元,其中低保434.19萬元、五保98.52萬元、臨時救助8.01萬元、醫療救助157萬元;此外,扶貧攻堅項目——豐州古亭敬老院建設項目,正在落實宗地圖及基礎數據和做好測澮、宗地、項目設計工作。下步將啟動第二季度各類救助對象審批工作,及時將各類對象資金發放到位。預計第xx季度將完成兜底保障計劃50%以上。
【鄉鎮第二季度個人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鄉鎮個人工作總結07-13
鄉鎮個人工作總結06-18
鄉鎮個人工作總結07-02
鄉鎮個人半年工作總結06-23
鄉鎮個人工作總結07-30
鄉鎮個人考核工作總結07-01
鄉鎮個人季度工作總結11-29
鄉鎮農機個人工作總結05-21
鄉鎮統計個人工作總結11-23
鄉鎮城建個人工作總結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