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鄉村基層公共法律服務的總結(通用5篇)
總結是對過去一定時期的工作、學習或思想情況進行回顧、分析,并做出客觀評價的書面材料,它能幫我們理順知識結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不如我們來制定一份總結吧。那么總結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鄉村基層公共法律服務的總結(通用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于鄉村基層公共法律服務的總結(通用5篇)1
“在司法實踐中,人身傷害司法鑒定是受害人請求賠償的重要依據和證據,其鑒定結論關乎雙方當事人的切身利益!苯,在永寧縣司法局望洪司法所開展的司法鑒定進鄉村志愿服務活動中,寧夏華振司法鑒定中心負責人王立華向村民講解相關法律知識。
此次鄉村志愿服務活動,望洪司法所聯合鎮綜治中心、寧夏華振司法鑒定中心、寧夏證泰司法鑒定所,走進望洪鎮農豐中心村以宣傳+講座的方式,將司法鑒定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寧夏證泰司法鑒定所主任李占寧以人身損害賠償為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村民講解遭遇人身損害時如何通過司法鑒定,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今年以來,銀川市司法局立足司法行政職能優勢,推進鄉村公共法律服務,實現四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全覆蓋,開展了“法雨春風 鄉村振興”專項行動,滿足鄉村群眾法律需求。在54個鄉鎮設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為群眾提供“一站式”“柜臺式”的法律服務,并配備了67臺智慧公共法律服務終端;在576個村設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配備665臺智慧公共法律服務終端,滿足了鄉村群眾觸手可及的法律服務需求。通過“銀川公共法律服務微平臺”,讓群眾用智能手機即可搜索需要的公共法律服務資源,今年以來訪問量近7萬人次。同時加強涉農法律援助,做好農民使用偽劣化肥、農藥等或者遭受污染造成種植業、養殖業損失及其他損失訴求賠償法律援助事項,通過簡化審批流程,讓群眾及時獲得維權。下沉公證和司法鑒定、仲裁等法律服務資源。國安、國立公證處與鄉村建立長期溝通聯絡機制,定期開展公證服務。村居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為群眾提供公證、司法鑒定、仲裁等法律服務指引,滿足群眾法律服務需求。
關于鄉村基層公共法律服務的總結(通用5篇)2
為切實增強基層廣大群眾的法律意識,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觀念,努力構建自治、德治、法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助力從化鄉村振興,從化區法援處創新多項措施,推進法律援助進鄉村工作。
一是織密法律援助服務網,增設多個村級法援工作站,打造“半小時法律援助服務圈”。
在西塘村法援工作站的基礎上,從化區法律援助處分別在南平村、東風村、西和村增設村級法援工作站,為村民提供免費的法律咨詢及法律援助服務。從化區法援將法援站點延伸到最基層,完善法律援助網絡覆蓋從區到鎮街、再到村居社區,法律援助服務進一步下沉至村一級,打造出“半小時法律援助服務圈”,大大方便了群眾上門辦事和咨詢,20xx年截至,區法援處12個派駐律師的法援工作站累計律師值班天數533.5天。
為切實增強基層廣大群眾的法律意識,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觀念,努力構建自治、德治、法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助力從化鄉村振興,從化區法援處創新多項措施,推進法律援助進鄉村工作。
二是依托“一村居一法律顧問”項目,進一步延伸法律援助服務網絡。
借助“一村居一法律顧問”平臺,將法律援助納入村居法律顧問律師日常工作內容,在處理村委事務、解決村民糾紛等事務過程中向村民普及法律援助知識,發現法律援助需求時,指導其申請援助及代收申請材料。同時聯合局律管科,定期組織村居法律顧問律師進行法律援助業務培訓,將法律援助服務網絡進一步延伸,進一步深入到廣大的鄉村地區。
三是組建鄉村法律援助事務律師庫,加強鄉村法律援助服務質量。
鄉村法律糾紛集中發生在婚姻家庭繼承、相鄰關系、土地權屬等領域,鄉村法律援助案件有其特殊性,有鑒于此,為了能夠更精準地提供法律援助服務,從化區法援處組建了鄉村法律援助事務律師庫,將擅長處理鄉村法律糾紛的律師納入庫內,切實提高村民對案件辦理的滿意度。
四是推動“援調結合”,力促案結事了。
鑒于農村法律糾紛的特點,在此類案件中,我處堅持“調解優先、援調結合”的工作原則,推動“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律師調解+司法調解”聯動模式,對調解結案的民事案件增加800元案件補貼,激發法援律師促成雙方當事人調解結案的積極性,真正實現案結事了,有效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從化區法律援助處辦結歸檔的涉農村法律糾紛的案件調解結案率為約為30%。
五是創新法律援助宣傳舉措,開展形式多樣的法律援助進鄉村系列宣傳活動。
從化區法援處與公交公司合作,通過在4條鄉村公交線路的公交車播放車廂多媒體廣告的形式向群眾宣傳法律援助有關知識;發動各鎮(街)司法所深入各村居開展法律援助進鄉村宣傳活動,將法律援助宣傳活動延伸到村一級,活動開展以來,已有多個鎮(街)開展了多場宣傳及咨詢活動,活動已覆蓋近70個村居,共發放宣傳資料1600余份,法律援助公益宣傳小禮品900余份,解答法律咨詢400余人次。
關于鄉村基層公共法律服務的總結(通用5篇)3
提供及時精準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為更好的落實全面依法治縣和鄉村振興戰略部署,切實提升基層公共法律服務水平,洋湖司法所結合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成果,持續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認真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學習借鑒和創新新時代“楓橋經驗”,以基層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為切入點,提升新時期基層依法治理水平,為助推鄉村振興貢獻法治力量、彰顯司法擔當。
優化公共法律服務宣傳路徑,提升知曉率
樹立用戶思維,利用鎮、村各處宣傳欄、電子顯示屏、各微信群、微普法公眾號等“線下+線上”的方式擴大公共法律服務宣傳面,推送法律知識和服務信息,宣傳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點)中法律咨詢、人民調解、普法宣傳、法律援助等工作職能;定期在村開展農民法治講堂,以案說法,形象生動地向群眾普及法律知識,不斷增強群眾對公共法律服務的關注度。
完善公共法律服務平臺,提升服務便捷化水平
完善洋湖鎮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及14個鄉村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提供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務窗口,努力打通公共法律服務“最后一公里”。實行“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全覆蓋,根據群眾的法治需求提供精準法律服務,為村(居)委會正確決策提供法律意見,充分發揮法律顧問在助力美好鄉村建設、化解基層矛盾糾紛重要作用。拓展法律援助服務,提升應援盡援水平。切實維護困難群眾合法權益,將追討欠薪、工傷賠償、勞動保障、婚姻家庭、事故賠償等事項作為法律援助重點事項,協同信訪、民政、勞保、婦聯等部門和團體建立法律援助聯系制度,不斷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將“百姓說事點”建設運行與矛盾隱患排查調處有機銜接,組織人民調解員、信息員深入群眾、源頭預控,對發現的矛盾糾紛應調盡調、抓小抓早,切實將不穩定因素化解在基層、解決在當地。
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貫徹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推動黨員、領導干部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將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工作作為洋湖鎮法治政府建設重要抓手,在鎮、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考評和干部個人的考核中列明顯現;從夯實載體、拓寬渠道、注重需求等多方面著手,線上以“今日洋湖”為載體,線下以宣傳欄、農民書屋、中小學課堂、文化廣場為陣地積極營造法治氛圍,同時以“法律八進”為載體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不斷弘揚憲法精神,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加強“八五”普法講師團、中小學法治副校長、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等法治隊伍建設,建立健全普法宣傳、社矯幫教、矛盾排查信息員隊伍,為保障公共法律服務供給模式有效運行提供支撐。
關于鄉村基層公共法律服務的總結(通用5篇)4
湖南省長沙市司法局多措并舉,深入推進鄉村公共法律服務,助力鄉村振興。
一是加強條塊結合,鄉村公共法律服務網絡立體化覆蓋。高標準建設市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發揮其服務鄉村振興的示范引領作用;賦能區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組織律師、公證、司法鑒定等力量進駐專門窗口,推進城區集中優勢資源向鄉村地區輻射;實施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站、村(社區)公共法律服務點提質增效三年計劃,創建長沙縣黃興鎮海吉星農產品物流園公共法律服務點等具有特色的站(點)。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由執業三年以上的律師接聽“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來電,為鄉村群眾解答法律咨詢;與“12345”政務熱線建立轉接機制,實行“雙號”并行,實現鄉村群眾法律咨詢“一號通”。運行長沙法律服務網,“一站式”辦理法律援助、公證、司法鑒定、糾紛調解等業務;打通數據對接共享通道,將“公證!薄爸腔鄯ㄔ钡葮I務系統與市法律服務網對接,實現鄉村群眾“最多跑一次”或“一次不用跑”。
二是注重兩級共建,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隊伍專業化配齊。每個行政村配備3名以上“法律明白人”,一年來組織線上線下培訓40余次;開展“法律明白人”“快樂學法”大賽,全市上千名“法律明白人”參與線上答題活動。選聘“兩代表一委員”“五老人員”、專家學者等擔任調解員,人民調解的社會公信力、影響力大幅提升。全市現有村(社區)法律顧問700名,覆蓋率達100%,均為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定期開展以“工作接地氣、服務多樣化”為主題的法律顧問崗位大練兵,促進法律顧問在鄉村振興中展現擔當和力量。
三是聚焦便民利企,鄉村公共法律服務內容多元化供給。建立法律援助“容缺受理、市域通辦”機制,實現就近申請、專辦快辦;降低農民工經濟困難標準或免予核查經濟困難狀況,將農民工法律需求納入法律援助范圍,今年以來共組織辦理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700余件,挽回經濟損失600多萬元。引導公證機構在鄉鎮(街道)設立咨詢聯絡點,定期開展“送法下鄉”活動,為鄉村群眾提供進村上門辦證、假日預約、“綠色繼承”公證等便民服務。司法鑒定機構為區縣學校、涉農企業單位提供技術幫扶,為鄉村老弱婦幼提供上門服務和費用減免。組織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點對點”精準對接鄉村企業法律服務需求,為其開展“法治體檢”,幫助其防范法律風險、依法依規經營。
關于鄉村基層公共法律服務的總結(通用5篇)5
樅陽縣司法局聚焦公共法律服務,以“鄉村振興 法治同行”活動為載體,進一步加大力度、加快進度,全力推進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形成,努力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
公共法律服務+鄉村法治人才。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積極組織開展“法律明白人”培養工作,讓“法律明白人”成為基層社會治理的“多面手”;加強“關鍵少數”普法,完善基層領導干部、工作人員、村支“兩委”學法用法制度,提高基層依法治理的能力和水平,讓“關鍵少數”成為鄉村振興的“領跑員”,同時選聘法律服務志愿者與全縣214個行政村對接,實現“一村一法律服務志愿者”全覆蓋,為鄉村振興注入“法治細胞”。截至目前,該縣214個村居累計“法律明白人”642人,法律服務志愿者261名。
公共法律服務+鄉村法治文化。圍繞《鄉村振興促進法》的貫徹,結合民法典的實施,對鄉村振興和“三農”發展密切相關的政策法律開展有針對性的法治宣傳;全力推進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工作,進一步加強法治公園、法治長廊等法治文化陣地建設,提高市民法治文化素養,構建“尊法、學法、知法、守法、護法”的法治氛圍,繁榮鄉村法治文化。同時,強化網絡媒體的宣傳作用,充分發掘互聯網新媒體的傳播優勢,推動法治文化建設向農村基層延伸,打通農村法治文化服務供給的“最后一公里”。目前,該縣已建成法治宣傳教育基地6個,法治文化創作基地2個,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5個,法治公園1個,法治文化長廊12個 ,已創建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6個,市級民主法治示范村55個。
公共法律服務+鄉村和諧穩定。充分發揮縣、鎮、村三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的作用,進一步拓展“3+X”服務模式,指導人民調解組織不斷完善非訴調解機制,推進人民調解力量重心下沉、人民調解方法多元聚合,強化區域網格訴調對接機制,從而進一步完善農村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化解機制,最大限度地將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化解在源頭,讓和諧穩定成為鄉村振興的底色。目前,該縣有鎮級人民調解組織16個,村級人民調解組織214個,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6個,累計調解員1337位。今年以來,累計開展矛盾糾紛排查366起,預防矛盾糾紛139起。
公共法律服務+鄉村法律援助。完善機制,在全縣成立16個法律援助工作站和和214個法律援助工作室,方便村民能就近獲得法律援助服務,真正實現法律援助服務“零距離”。優化服務,將農村老年人、未成年人、婦女、殘疾人、農民工等弱勢群體作為重點關注對象,將涉及婚姻家庭、勞動就業、工傷事故賠償、土地承包、撫養/扶養費糾紛等與民生問題密切相關的權益保護案件推行“優先辦、重點辦”,做到應援盡援、應援優援。充分發揮援調對接功能,堅持援調共濟、以調為主,援助兜底,充分發揮法律援助和人民調解的優勢,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更好地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20xx年以來,累計辦理農村法律援助案件267件,提供涉農法律咨詢482人次。
【鄉村基層公共法律服務的總結】相關文章:
法律服務進基層活動總結11-10
基層法律服務合同11-17
基層法律服務合同11-17
局法律服務進基層活動總結11-10
城區法律服務進基層活動總結06-02
法律服務進基層主題活動總結11-10
社區法律服務進基層活動總結11-10
鄉鎮法律服務進基層活動總結11-10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總結12-07
基層法律服務邊界論述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