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感染管理制度(精選24篇)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需要使用制度的場合越來越多,好的制度可使各項工作按計劃按要求達到預計目標。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制定制度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醫院感染管理制度,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
1.醫院所用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必須統一采購,臨床科室不得自行購入和試用。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只能一次性使用。
2.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認真履行對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的采購管理、臨床應用和回收處理的監督檢查職責。
3.醫院采購的一次性無菌醫療用品的三證復印件應在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備案,即《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建立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的采購登記制度。
4.在采購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時,必須進行驗收,除訂貨合同、發貨地點及貨款匯寄帳號應與生產企業和經營企業相一致,查驗每箱(包)產品的'檢驗合格證,內外包裝應完好無損,包裝標識應符合國家標準,進口產品應有中文標識。
5.醫院設置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庫房,建立出入庫登記制度,按失效期的先后存放于陰涼干燥、通風良好的物架上,禁止與其它物品混放,不得將標識不清、包裝破損、失效、霉變的產品發放到臨床使用。
6.臨床使用一次性無菌醫療用品前應認真檢查,若發現包裝標識不符合標準,包裝有破損、過效期和產品有無不潔等不得使用;若使用中發生熱原反應、感染或其它異常情況時,應立即停止使用,并按規定詳細記錄現場情況,必須及時留取樣本送檢,均應及時報告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
7.醫院發現不合格產品或質量可疑產品時,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時報告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不得自行作退、換貨處理。
8.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使用后,按國務院《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規定處置。
9.對骨科內固定器材、心臟起搏器、血管內導管、支架等植入性或介入性的醫療器械,必須建立詳細的使用記錄。記錄必要的產品跟蹤信息,使產品具有可追溯性。器材條形碼應貼在病歷上。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2
1、嚴格執行《消毒隔離管理總則》的有關規定。
2、室內每天開窗通風換氣數次。
3、工作前后、檢驗同類標本后、再檢驗別一類標本前用肥皂流水洗手。肝炎、結核等傳染病檢驗戴手套,檢驗后立即用1000mg/L有效氯浸泡手,再用清水沖洗。
4、桌、椅、凳等表面和地面的.清潔區濕式清潔每日1次,污染區每日工作前后用500mg/L的含氯制劑擦拭各1次。
5、工作衣帽每周換洗二次,拖鞋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擦拭1次。
6、抹布、拖把等清潔消毒器材分室使用。
7、檢驗報告單電腦紙打印發出。
8、空氣用紫外線每日消毒一次。
9、器材嚴格執行一用一消毒或滅菌,原則上各類金屬、玻璃、塑料、橡膠用后用1000mg/L含氯制劑浸泡4h,再清洗烤干,必要時用前高壓滅菌。
10、貴重儀器污染時用2%堿性戊二醛擦拭消毒,作用30-60min,平時保持清潔。
11、廢棄固體標本及一次性器材焚燒,體液標本用20xxmg/L含氯制劑浸泡2-4小時倒入廁所,每日處理1-2次,抽血針筒用后一對一調換,并裝入危險品專用箱內焚燒。
12、棉球罐、棉簽每日一換,扎脈帶一用一消毒。
13、室內空氣、物表、手、醫療用品每月監測一次。
14、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靜脈采血必須一人一針一管一巾一帶;微量采血應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一片。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3
1、嚴格執行《消毒隔離管理總則》和《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制度》有關管理。
2、產房周圍環境必須清潔、無污染源,應與母嬰室和新生兒室相鄰近,相對獨立,便于管理。
3、布局合理,嚴格劃分無菌區、清潔區、污染區、區域之間標志明顯,無菌區內設置正常分娩室、隔離分娩室、無菌物品存放間;清潔區內設置刷手間、待產室、隔離待產室、器械室、辦公室;污染區內設置更衣室、產婦接收區、污物區、衛生間、車輛轉換處。
4、應根據標準預防的原則實施消毒隔離。對患有或疑似傳染病的.產婦,應隔離待產、分娩,按隔離技術規程護理和助產,所有物品嚴格按照消毒滅菌要求單獨處理;用后的一次性用品及胎盤必須放入黃色塑料袋內,密閉運送,無害化處理;房間應嚴格進行終末消毒處理。
5、工作人員進入分娩室要穿專用工作服、換鞋、戴帽子、口罩、洗手,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進入。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認真洗手或消毒,必要是載手套。
6、建立清潔消毒制度和每周衛生日制度,物體表面、地面、鞋底每日用500mg/L含氯制劑擦拭,分娩后進行常規擦拭消毒和紫外線照射。
7、母嬰室內每張產婦床位的使用面積應不少于5.5-6.5平方米,每名嬰兒應有一張床位,占地面積不應少于0.5-1平方米。
8、母嬰一方有感染性疾病時,患病母嬰均應及時與其正常母嬰隔離。產婦在傳染病急性期,應暫停哺乳。遇有醫院感染流行時,應嚴格執行分組護理的隔離技術。
9、產婦哺乳前應洗手、清潔奶頭,哺乳用具一嬰一用一消毒,隔離嬰兒用具單獨使用,雙消毒。
10、嬰兒用眼藥水、油膏、沐浴液、浴巾、治療用品等,應一嬰一用,避免交叉使用。對母親HBsAg陽性及其它傳染病的嬰兒最后沐浴,并做好相關消毒處置。
11、患有皮膚化膿及其他傳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員,應暫時停止與嬰兒接觸。
12、嚴格探視制度,探視者應著清潔服裝,洗手后方可接觸女兒。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間,禁止探視。
13、母嬰出院后,其床單、保溫箱等應徹底終末消毒。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4
一、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和《無菌操作原則》。
二、保持治療室的整潔,每天進行清潔打掃,操作臺面及地面用消毒液擦拭,空氣用紫外線消毒。每天操作結束后應進行終未消毒處理。
三、醫務人員操作時,必須戴口罩、帽子,操作前后要洗手,必要時戴手套及配戴防護鏡。
四、器械消毒滅應按照“去污染―清洗―滅菌”的程序進行。一般診療用品盡量使用一次性物品,對重復使用的`器械物品要嚴格進行消毒及滅菌。凡接觸病人傷口和血液的器械每人用后均應滅菌。做到一人一份或一用一滅菌。
五、治療用的棉球、敷料必須高壓滅菌,用后焚燒處理,其它各種污物不準亂扔,應集中消毒或焚燒處理。
六、每月進行一次空氣、物表、手、使用中的消毒液細菌培養,每半年進行一次紫外線強度監測。
七、對紫外線燈的使用、消毒液的更換、細菌培養等活動應有文字記錄備查。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5
一、血液透析室應當環境整潔、安靜,按實際需要合理布局,嚴格區分清潔區和污染區。
二、病床每天濕式清掃一次,一床一套;床頭柜等物體表面每天擦拭一次,一桌一抹布,用后浸泡消毒、清洗、晾干后備用;有污染的物體表面隨時用消毒液擦拭消毒。病房和走廊地面每天濕式拖地三次,有污染時用消毒液擦拭消毒。用循環風紫外線空氣消毒機消毒室內空氣每日三次,每次30分鐘以上;自然通風每日兩次,每次30分鐘,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三、清潔區物體表面、環境表面、醫務人員的手以及室內空氣的消毒標準必須達到GB15982—1995中對Ⅲ類環境的要求,每月必須進行一次衛生學監測。當檢查結果超過規定標準值時,必須進行復查。當懷疑透析液污染或有嚴重感染病例時,必須增加采樣點。
四、醫生和護士在對病人進行有創性診斷和治療性操作時,應當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對不同病人進行操作時,必須更換手套。醫護人員在操作中一定要注意自我防護,上崗前應檢查身體并注射乙肝疫苗,建立定期體檢制度。
五、工作人員進入血液透析室必須穿干凈整潔的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換專用拖鞋,操作前后嚴格洗手。非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員不得隨意進入。工作人員不得在血液透析室進餐或吸煙。
六、透析患者進入室前應更換拖鞋,所用床單、被套、枕套等一人一用一消毒;換下的污染隔離衣、床單、被套、枕套等消毒后再送洗衣房雙消毒處理。
七、如果使用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可以重復使用的血液透析器時,必須遵照《血液透析器復用操作規范》執行;使用經批準的`一次性血液透析器不得重復使用。
八、患者透析前必須做肝功能等各項檢查;透析器和透析管專人專用。血液出、入口和透析液出、入口消毒后即使蓋上蓋子備用。
九、血液透析器復用只能用于同一患者,復用標簽必須能夠確認使用該血液透析器的患者。復用標簽上應標明患者的姓名、病歷號、使用次數、每次復用日期及時間。復用次數不得超過3次。
十、傳染病患者血液透析應在隔離透析間內進行,固定床位,專機透析,并嚴格執行消毒隔離措施。
十一、透析中出現發熱反應病人時,必須及時向院感科匯報,并及時進行血培養,暫停收、出病人,積極查找感染源,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
十二、廢棄的血液透析器、注射器、醫療垃圾按我院醫療垃圾處理規定處理。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6
一、各臨床科室必須對住院病人開展醫院感染病例感染監測,以掌握我院醫院感染發病特點,為我院醫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學依據。
二、醫院感染病例由臨床主管醫生按照《醫院感染診斷標準》進行初步診斷,及時進行病原微生物檢測,并且保證感染病例病原微生物檢測率≥50%。
三、明確診斷后,由經治醫生于24小時內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同時在出院病例首頁院內感染名稱欄內填寫醫院感染疾病名稱,并且認真填報“醫院感染病例報告卡”和“醫院感染個案調查表”。
四、醫院感染管理科于每月20日后到各臨床科室收集醫院感染病例報告卡。
五、確診為傳染病的醫院感染病例,尚需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進行報告。
六、對疑似醫院感染的診斷,主管醫生報告科主任,會同該科“醫院感染管理小組”一同討論,并作進一步的分析及檢查,作好討論記錄,討論后能確定的'按本制度第三條的規定進行報告。
七、小組討論尚不能認定的,須將該病員的全部資料及討論的結果報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由委員會研究、分析,最后認定或否定。
八、臨床醫生必須按照要求,認真填寫“醫院感染病例報告卡”和“醫院感染個案調查表”、“醫院感染個案登記表”。 “醫院感染個案登記表”作為病歷的組成部分,列病歷最后一頁。
九、填表質量作為甲級病例評分標準的內容之一,納入醫院病案質量管理和醫院目標考核內容,實施目標考核。
十、醫院感染管理科必須每月及時對監測資料進行匯總、上報省衛生廳醫院感染監控辦公室,每季度寫出分析報告,并進行效果評價,提出預防措施。監測資料應妥善歸檔保存。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7
一、臨床科室醫務人員對醫院感染患者進行積極救治,減少病死率。
二、如果同一病區一周內出現3例及3例以上同種類型醫院感染暴發,或由于醫院感染暴發直接導致患者死亡,或由于醫院感染暴發導致3人以上人身損害后果,立即電話報告院感科,并及時填寫醫院感染登記表,送至院感科;必要時協助專職部門進行調查分析。
三、臨床科室按要求對疑似或確診醫院感染病例留取臨床標本,及時送病原學檢查。
四、根據調查分析結果,在院感科的指導下,臨床科室針對可能的感染來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實行有效的消毒隔離措施。
五、督促管理本科室人員進行標準預防及必要的額外防護。
六、檢驗科發現特殊的`、多重耐藥的病原體應及時向院感科報告。
七、在發生醫院感染流行或暴發時,檢驗科承擔相關病原學的檢測工作,并保存菌種以備進一步檢測分析;對特殊的菌毒種要及時送疾病預防機構。
八、檢驗科負責指導全院細菌培養送檢標本留取工作。
九、醫院發現以下情形時,應當于12小時內向所在地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并同時向所在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
(一)5例以上疑似醫院感染暴發;
(二)3例以上醫院感染暴發。
十、醫院發生以下情形時,應當按照《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試行)》的要求,在2小時內向所在地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并同時向所在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
。ㄒ唬10例以上的醫院感染暴發;
。ǘ┌l生特殊病原體或者新發病原體的醫院感染;
。ㄈ┛赡茉斐芍卮蠊灿绊懟蛘邍乐睾蠊尼t院感染。
十一、醫院發生疑似醫院感染暴發或者醫院感染暴發,應當及時采取有效處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斷傳播途徑,積極實施醫療救治,保障醫療安全。
十二、醫院發生疑似或者確認醫院感染暴發時,應當及時開展現場流行病學調查、環境衛生學檢測以及有關的標本采集、病原學檢查等工作。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8
由科室主任、護士長及本科兼職監控醫師、護士組成,在科主任領導下開展工作。主要職責是:
1、認真落實醫院感染管理的有關規章制度、標準。根據本科室特點,制定具體管理細則并組織實施。
2、對醫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環節進行監測(包括目標性監測),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醫院感染發病率。發現醫院感染流行趨勢時,及時報告控感與職工保健科,并積極協助調查和落實各項控制措施(如留取標本,細菌學檢查和消毒隔離等工作)。
3、制定科室抗感染藥物合理使用細則,監督檢查本科室抗感染藥物使用情況,定期總結分析,不斷提高合理使用抗感染藥物的水平和微生物學檢查的.比率。
4、督促檢查本科室醫務人員執行和落實無菌操作技術和消毒制度。
5、組織本科室醫院感染預防控制知識和技術的培訓和醫德醫風教育。
6、做好對衛生員、配膳員、陪住、探視者的衛生學管理和教育。
7、在控感與職工保健科的指導下,具體落實各項監測工作并做好登記工作。
8、落實執行一次性醫療用品的檢查、使用、用后的處置。
9、每月向醫院控感委員會匯報各項統計數據,監測結果等。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9
一、為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消毒技術規范》、《消毒管理辦法》以及xx省醫院感染管理的有關規定,醫院成立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全面領導醫院感染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我院醫院感染監控網,以住院病人和院內工作人員為監測對象,統計醫院感染發病率;嚴格執行醫院感染監控實施方案、對策、措施、效果評價和登記報告制度,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核查。
三、感染管理科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科室,做微生物學監測,督促各科室搞好醫院感染管理工作。
四、定期或不定期進行院內感染漏報率調查,督促各科室如實登記上報院內感染病例,使漏報率≤10%。
五、分析評價醫院感染病例報告資料,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減少各種感染的危險因素,降低感染率,將院內感染控制在≤10%以內。
六、經常與檢驗科密切合作,了解我院病原微生物的檢測以及耐藥情況,為臨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學依據,建立臨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管理辦法并且不定期檢查督促實行。
七、加強醫院感染管理的宣傳教育,提高醫護人員的監控水平。
八、協調全院各科室的院內感染監控工作,提供業務技術指導和咨詢;加強醫院感染的業務培訓,做好技術指導工作。
九、加強醫務人員的醫療護理實踐管理,預防醫務人員的感染,加強職業防護教育,提高防護意識,做好自我防護。
十、出現醫院感染流行或暴發趨勢時,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積極控制。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0
1、一次性針灸針在有效期使用;
2、一次性針灸針用后,醫院統一回收焚收處理。重復使用的雙滅菌。
3、無菌持物鉗干式保存,每4小時更換1次,并注明起用日期和時間。
4、醫務人員每次針灸治療后認真洗手,接觸特殊傳染病患者用75%酒精消毒雙手。
5、消毒液每天現配現用,保持有效濃度。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1
1、當班操作人員要堅守崗位,定時巡查設備運轉情況,在任何情況下不得擅自離崗。
2、認真執行操作規程,遇有故障應及時努力排除。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嚴禁違章操作。重大事故應立即報告醫院有關領導。
3、操作人員應熟悉設備性能,掌握設備基本保養知識和常見故障的維修技術。
4、認真按規定做好污水處理的檢測工作。一般總余氯量由操作人員當班時檢測,微生物指標由操作人員取樣后送醫院實驗室或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
5、認真填寫好運行記錄,如實記錄設備運行狀況指標的的.檢測結果。有前后班的應做好交接班工作,尤其是異常情況和曾處理故障的情況在交接班時互相交代清楚。
6、做好安全保衛工作,非管理人員不得進入醫院污水處理站,操作間禁止閑人進入。來單位視察人員需由操作人員帶領下參觀,檢查人員一律憑有關介紹信,由操作人員做好登記工作。
7、定期進行處理構筑物中污泥的清掏和消毒工作,污物排放前均應檢測蛔蟲卵死亡率和糞大腸菌值。醫院污水操作人員要注意將采好的污泥樣送有關化驗室檢測,并做好定期消毒情況及污泥檢測結果等方面的記錄。
8、定期與衛生監督部門和環保部門聯系,報告設施情況和污水處理檢測結果。如需暫停處理,應盡快報告上級部門。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2
1、醫院感染管理員會在院長或業務院長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
2、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制定全院醫院感染控制規劃,管理制度并組織實施。
3、認真履行職責,建立建全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建立醫院感染監測制度,消毒隔離制度,消毒藥械管理制度,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管理制度等。
4、對醫院感染管理科擬定的全院醫院感染工作計劃進行審定,對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進行評價考核。
5、定期召開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會議,研究、協調和解決有關醫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重事項,遇有緊急問題及時召開。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3
一、為加強醫院感染管理,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保障醫療安全,提高醫療質量,制定本規范。
二、根據國家和本地區衛生行政部門有關醫院感染管理的法規、標準,擬定全院醫院感染控制規劃、工作計劃,組織制定醫院及各科室醫院感染管理規章制度,經批準后,具體組織實施、監督和評價。
三、負責全院各級各類人員預防、控制醫院感染知識與技能的培訓、考核。
四、負責進行醫院感染發病情況的監測,定期對醫院環境衛生學、消毒、滅菌效果進行監督、監測,及時匯總、分析監測結果,發現問題,制定控制措施,并督導實施。
五、對醫院發生的醫院感染流行、暴發進行調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組織實施。
六、參與藥事管理委員會關于抗感染藥物應用的管理,協助擬定合理用藥的規章制度,并參與監督實施。
七、對購入消毒藥械、一次性使用醫療、衛生用品進行審核,對其儲存、使用及用后處理進行監督。
八、開展醫院感染的'專題研究和講座。
九、及時向主管領導和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上報醫院感染控制的動態,并向全院通報。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4
1、嚴格執行《消毒隔離管理總則》的有關規定。
2、工作人員衣帽整齊,工作場所整潔。
3、室內每日通風,紫外線消毒一次。
4、調鋇用具使用一次性口杯,做到一人一杯或一用一滅菌。
5、鋇劑灌腸器必須高壓滅菌,肛管按消毒——清洗——滅菌程序進行,做到一人一根。
6、公用鞋每周清潔消毒二次。
7、傳染病人檢查后按常規進行消毒。
8、血管造影室管理要求同手術室。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5
1、布局合理,工作區與生活區分開,設置專門的清洗消毒間并有明顯的標識。每個工作去設有流動水和非手觸式洗手設備、手消毒用品,操作完畢后及時進行手的清潔與消毒。
2、無菌間和超凈臺必須保持清潔,每天清潔、消毒2次。無菌間應配備空氣消毒設備,超凈臺的紫外線消毒燈應每3—6月監測有效強度1次,并按要求記錄。
3、工作人員進入工作區必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時穿隔離衣、膠鞋,戴口罩、手套,嚴格執行實驗室操作規程。保持室內清潔衛生,每天對空氣、各種物體表面及地面進行保潔處理,濕式清掃,遇有污染時立即消毒、清洗,在進行各種檢驗時,應避免污染。在進行特殊傳染病檢驗后,應及時進行消毒,遇有場地、工作服或體表污染時,應立即處理,防止擴散,并視污染情況向上級報告
4、必須使用具有國家規定資質的一次性檢驗用品,并在有效期內使用,且不得重復使用。一次性檢驗用品存放時須拆除外包裝后,方可移入無菌物品存放柜,使用后按《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無菌物品如棉簽、棉球、紗布等及其容器應在有效期內使用,開啟后使用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使用后的廢棄物品,必須按照醫療廢物進行處理,不得隨意丟棄。
5、使用中消毒液保持有效濃度,根據其性能定期監測(如過氧乙酸、次氯酸鈉等每日監測)。定期對消毒滅菌效果進行監測。
6、各種器具應及時消毒、清洗。各種廢棄標本應分類按規定處理(焚燒、入污水池、消毒或滅菌)
7、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靜脈采血必須一人一針一管一巾一帶。微量采血應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一片(玻片)。報告單實行微機打印。
8、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分開存放,滅菌物品包外貼指示膠帶,并標明滅菌日期、失效日期、操作人員姓名及無菌包名稱等。
9、廢棄的.病原體培養基,菌種、毒種保存液等,必須就地消毒滅菌,按醫療廢物管理的有關規定密閉轉運、無害化處置。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6
1、醫務人員工作時間應衣帽整潔。操作時必須戴工作帽和口罩,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嚴格執行手衛生規范,穿工作服不得進入食堂、宿舍和醫院外環境。
2、正確使用消毒劑、消毒器械、衛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用后應當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
3、進入人體組織或無菌器官的醫療用品必須達到滅菌。凡接觸皮膚、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須達到消毒。
4、抽出的藥液放置不得超過2小時,開啟的無菌溶液須在2小時內使用,各種溶媒不得超過24小時,并注明開啟時間。
5、碘酒、酒精應密閉保存,每周更換2次,容器每周滅菌2次。無菌器械保存液每周更換1次,容器每周滅菌1次。置于容器中的'滅菌物品(棉簽、棉球、紗布)一經打開,保存時間不超過24小時。
6、特殊區域如各科治療室、換藥室、門診注射室、普通手術室,每日消毒液擦拭物表與地面2次,每日空氣消毒1次。重點部門醫務人員手、物體表面及空氣每季度一次細菌學監測,要有記錄。使用的清潔工具(拖布、掃把、抹布等)標識明顯,分別清洗,定點放置,定期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7、病床濕掃(一床一巾)、床頭柜濕抹(一柜一巾),使用后浸泡消毒。病人出院、轉院、轉科、死亡后應對病人的床單位進行終末消毒。臉盆、痰盂(除一次性外)終末消毒處理備用。
8、洗衣房布局符合要求,潔污分開,特殊傳染性衣物應分開消毒處理后洗滌。運送車輛潔污分開,并有定期清潔消毒制度。不得在病房或走廊清點被服,換下的帶有膿血、體液的被服、床單放入污物袋中,到指定地點進行清洗,不明原因傳染病、朊毒體、氣性壞疽等特殊病原體感染的衣被要先消毒后清洗。
9、化驗報告單應實行近端或遠端打印方式。
10、疑似傳染病人應單間隔離,病人的排泄物和用過的物品要按傳染病管理要求處理。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7
1、按國家衛生部《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的要求,對本醫院內發生3例同種同源或5例以上臨床癥候群相似或懷疑有相同感染源感染的,個臨床醫院感染管理小組必須立即報告院感科。
2、醫院感染管理科接到報告應于2小時內報告主管院長,協調醫務科、護理部、檢驗科等相關部門參與調查及救治工作。
3、經調查證實發生醫院感染暴發時,醫院應于12小時內報告當地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及疾控部門。
4、臨床科室必須及時查找原因,協助調查,對感染病人進行隔離并采取相應消毒措施,切斷感染途徑。
5、確診為傳染病的.病例,按《傳染病防治法》有關規定進行管理和報告。
6、醫院感染管理科必須及時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處理,證實流行或暴發計算罹患率,查找感染源,查找引起感染的原因,確定傳播途徑,制定、組織、落實控制措施,分析調查資料,寫出調查報告。
7、調查報告及時報主管院長,以便進一步采取措施,降低醫院感染造成的危害。
8、其他醫院發生醫院感染流行或暴發時,應對本院同類潛在危險因素進行調查并采取相應措施。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8
1、為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保障醫療安全,提高醫療質量,各科室要加強醫院感染管理。
2、各科室要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辦法》、《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和《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等法律、法規、規章中有關醫院感染管理的規定。
3、建立健全醫院感染管理組織,成立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醫院感染管理科和臨床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小組三級網絡,配備與醫院規模相適應的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各級管理組織人員要認真履行職責。各主要職能業務科室須按照《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的規定履行各自在醫院感染管理中的職責。
4、醫院感染管理是醫療質量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工作。
5、醫院染管理科負責醫院感染管理日常工作,具體負責全院醫院感染管理控制工作的技術指導、管理與監督。
6、醫院要制定和實施醫院感染控制規劃和醫院感染病例報告等制度,開展必要的監測項目,并由醫院感染管理科具體組織實施、監督和評價,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核查。
7、醫務人員要嚴格執行消毒、滅菌、隔離制度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等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
8、建立醫院感染控制的在職教育制度,定期對醫院各級各類人員進行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宣傳教育、培訓、考核。
9、消毒藥劑、消毒器械、一次性使用醫療衛生用品的采購、儲存、使用及用后處理必須符合國家醫院感染管理的有關要求,并由醫院感染管理科負責監督檢查。訂購新產品前,采購部門必須向銷售者索取和初審相關證件,并經醫院感染管理科審核,主管院長審批后方可采購
10、醫院要加強消毒隔離工作,做好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手術室、重癥監護室、新生兒病房、產房、內窺鏡室、血液透析室、導管室、臨床檢驗部門和消毒供應室等重點部門的醫院感染管理與監測工作。
11、醫院感染管理部門協同有關科室監督、執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制定和完善醫院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實施細則,堅持抗菌藥物分級使用。開展臨床用藥監控,實施抗菌藥物用量動態監測及超常預警,對過度使用抗菌藥物的行為及時予以干預,提高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水平。
12、應當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醫療廢物的分類》的規定對醫療廢物進行有效管理,并有醫療廢物流失、泄露、擴散和意外事故的應急方案。
13、醫院建筑的改建、擴建和新建,必須符合《綜合醫院建筑標準》有關衛生學標準和預防醫院感染的要求。
14、后勤部門負責污水污物管理,并達到國家有關要求。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9
1、醫院感染管理科必須對病人開展醫院感染監測,以掌握本院醫院感染發病率、多發部位、多發科室、高危因素、病原體特點及耐藥性等,為醫院感染控3制提供科學依據。
2、醫院感染管理科應采取前瞻性監測方法進行全面綜合性監測。每月對監測資料進行匯總、分析,每季度向院長、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書面匯報和反饋。
3、每年對監測資料進行評估,開展醫院感染的漏報調查,調查樣本量不少于每年應監測人數的10%,漏報率低于20%。
4、對醫院感染病原體分布及其抗感染藥物的敏感性進行監測,定期向全院反饋。
5、有條件的醫院可開展目標性監測。監測目標應根據本院的'特點、醫院感染的重點和難點決定。
6、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實查率≧96%,醫院感染現患率≦8%。清潔手術切口感染率≦1.5%。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20
1、急診科(室)、兒科門診應與普通門診分開,自成體系,設單獨出入口和隔離診室。
2、傳染病科門診、腸道門診等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做到診室、人員、時間、器械固定,掛號、候診、收費、取藥、病歷、采血、化驗、注射等與普門診分開。腸道門診必須設立專用廁所。
3、建立預檢分診制度,發現傳染病人或疑似傳染病者,應做到指定隔離診室診治,及時消毒,并在規定時間內送疫情報告。
4、建立健全日常清潔、消毒制度。各診室保持環境清潔、整齊,每日定時開窗通風,每日紫外線照射1小時。診桌、診椅、診查床等應每日清潔,被血液、體液污染后及時用1000/L的含氯消毒劑消毒處理。
5、各診室有專用流動水洗手設備,并備有手消毒設施。工作人員上崗衣帽整齊,醫護人員進行診療操作前后應用流動水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劑進行手消毒。
6、體溫計一人一用一消毒;與病人皮膚直接接觸的診墊要一人一用一清潔或消毒;聽診器應每天由醫師進行清潔或用75%酒精擦拭消毒,血壓計袖帶每周由護士進行清潔或消毒血壓計袖帶、聽診器保持清潔,定期清洗,如有明顯污染時及時消毒處理。
7、門診抽血實行標準預防,做到一人一針一帶一巾。抽血后將病人使用的止血棉球、棉簽等按感染性廢物集中處理,防止隨便丟棄。
8、放射科、口腔科要使用一次性杯子。眼科遮眼板要求一人一板一消毒。
9、平車、輪椅、診察床等每日定時消毒,遇有血液、體液污染時應及時消毒處理。
10、對使用的一次性醫療用品和衛生用品,以及消毒藥械進行定期監測,使用中的`消毒效果和一次性醫療用品的用后處理的各項指標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標
準。
11、診療過程中產生的醫療廢物,包括一次醫療用品,必須嚴格按照國務院《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執行,防止污染擴散。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21
1、執行醫院《醫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離制度》、《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消毒藥械使用管理制度》、《醫務人員手衛生管理制度》、《醫務人員職業防護制度》及《醫療廢理制度》等。
2、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小組認真履行職責,建立并落實醫院感染預防與相關制度和工作規范,按照醫院感染控制原則設置工作;配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各項監測工作,對監測發現的各種感染因素及時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應定期進行醫院感染控制分析,研究本科室醫院感染發生的高危因素,及時發現醫院感染流行及暴發趨勢,如有異常及時醫院感染管理科。
3、工作人員應掌握內鏡消毒及個人防護等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方面的相關知識與技能,接受醫院感染管理相關知識。
4、建筑原則、布局、設備、器械等應符合衛生部《內鏡清洗消毒技術操作規范》的規定。遵循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的原則,區域設置合理,分區明確,流程符合功能需要。
5、分設獨立的內鏡清洗消毒室與內鏡診療檢查室;不同部位內鏡診療操作應分室進行或分時段進行;不同部位內鏡的清洗消毒設備應分開。
6、肝炎病毒標志物陽性、結核分支桿菌感染病人、其他傳染病人安排在每日診療的最后進行內鏡診療,或使用“陽性”標識內鏡進行。
7、滅菌內鏡診療應在符合手術標準的區域內進行,執行手術區域管理要求。
8、內鏡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滅菌必須遵循下列原則:
1)進入人體無菌組織、器官或者經外科切口進入人體無菌腔室的內鏡及附件,如腹腔鏡、關節鏡、腦室鏡、膀胱鏡、宮腔鏡等,必須滅菌。
2)凡穿破粘膜的內鏡附件,如活檢鉗、高頻電刀等,必須滅菌。
3)凡進入人體消化道、呼吸道等與粘膜接觸的內鏡,如喉鏡、氣管鏡、支氣管鏡、胃鏡、腸鏡、乙狀結腸鏡、直腸鏡等,應當按照《消毒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高水平消毒。
4)內鏡及附件用后立即清洗、消毒、滅菌;清洗、消毒、滅菌時間應使用計時器控制。
5)禁止使用非流動水清洗內鏡。
9、內鏡清洗與消毒、滅菌應嚴格執行《內鏡清洗消毒技術操作規范》的要求:執行“初洗—酶洗—清洗—消毒/滅菌—沖洗”的。
1)酶清潔劑的配置和浸泡時間按產品說明書(不少于5分鐘),酶清潔劑應一鏡一更換。
2)適于壓力蒸汽滅菌的內鏡或者內鏡部件應當采用壓力蒸汽滅菌,不適于壓力蒸汽滅菌的可采用2%堿性戊二醛浸泡。
3)2%堿性戊二醛浸泡時間:胃鏡、腸鏡、十二指腸鏡、喉鏡不少于10分鐘;支氣管鏡不少于20分鐘;結核桿菌、分支桿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內鏡不少于45分鐘;需要滅菌的內鏡必須浸泡10小時以上。
4)當日不再使用的內鏡消毒不少于30分鐘,用75%的酒精對內鏡各管道進行沖洗、干燥,儲存于專用儲鏡柜中。
5)每日診療工作開始前,必須對當日擬使用的消毒類內鏡進行再次消毒,2%堿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時間不少于20分鐘。
6)采用化學消毒劑浸泡消毒的內鏡,使用前必須用無菌水徹底沖洗,去除殘留消毒劑,干燥后方可用于病人。
7)采用其他消毒劑時必須嚴格按照使用說明進行操作。
10、活檢鉗、細胞刷、切開刀、導絲、碎石器、網籃、造影導管、異物鉗等首選壓力蒸汽滅菌,且必須一用一滅菌;滅菌后的'附件按無菌物品儲存要求進行儲存。
11、彎盤、敷料缸等采用壓力蒸汽滅菌;非一次性使用的口圈用含有效氯為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30分鐘,流動水徹底沖凈殘留消毒液,干燥備用;注水瓶及連接管采用高水平以上無腐蝕性化學消毒劑浸泡消毒,消毒后用無菌水徹底沖凈殘留消毒液,干燥備用。注水瓶內的用水應為無菌水,每天更換。
12、工作人員執行標準預防原則:
1)進行內鏡操作時,應穿隔離衣、戴口罩、手套,當可能出現病人血液、體液噴濺時,應戴護目鏡;嚴格執行手衛生規范,認真洗手或手消毒。
2)清洗消毒內鏡時,須穿戴必要的防護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滲透圍裙、口罩、帽子、手套、護目鏡等。
13、每日診療工作結束,必須對吸引瓶、吸引管、清洗槽、酶洗槽、沖洗槽進行清洗消毒。吸引瓶、吸引管清洗后,用有效氯含量為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30分鐘,刷洗干凈,干燥備用;清洗槽、酶洗槽、沖洗槽充分刷洗后,用有效氯含量為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擦拭。
14、每日使用前應監測消毒劑的濃度并做好記錄,濃度不足時立即更換,保證消毒效果;更換消毒劑時必須徹底刷洗消毒槽。
15、消毒內鏡每季度進行生物學監測,細菌總數<20cfu(菌落數)/件,不得檢出致病菌;滅菌內鏡每月進行生物學監測,無菌檢測合格;均做好監測記錄。
內鏡檢查室、儲鏡柜、消毒室每日紫外線照射消毒不少于30分鐘;儲鏡柜內表面、鏡房墻壁內表面應光滑、無縫隙,每周清潔消毒一次并記錄。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22
1.醫務人員必須遵守消毒滅菌原則,進入人體組織或無菌器官的醫療用品必須滅菌;接觸皮膚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須消毒。用過的醫療器材和物品,應先去污染,徹底清洗干凈,再消毒或滅菌;其中感染癥病人用過的醫療器材和物品,應先消毒,徹底清洗干凈,再消毒或滅菌。所有醫療器械在檢修前應先經消毒或滅菌處理。
2.根據物品的性能選用物理或化學方法進行消毒滅菌。耐熱、耐濕物品滅菌首選物理滅菌法;手術器械及物品、各種穿刺針、注射器等首選壓力蒸氣滅菌;油、粉、膏等首選干熱滅菌。不耐熱物品如各種導管、精密儀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選用化學滅菌法,如環氧乙烷滅菌等,內窺鏡可選用環氧乙烷滅菌或2%戊二醛浸泡滅菌。消毒首選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方可選化學方法。
3.化學滅菌或消毒,可根據不同情況分別選擇滅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劑。使用化學消毒劑必須了解消毒劑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響滅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時注意有效濃度,并按要求進行監測。更換滅菌劑時,必須對用于浸泡滅菌物品的容器進行滅菌處理。
4.病人使用的'吸氧裝置、霧化吸入器、氧氣濕化瓶、呼吸機面罩、管路和嬰兒溫箱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畢終末消毒并干燥保存于消毒物品柜內。濕化瓶應為滅菌水,每日更換或消毒。呼吸機的螺紋管、濕化器、接頭、活瓣通氣筏等可拆卸部分應定期更換消毒。
5.手部皮膚的清潔和消毒執行衛生部《消毒技術規范》(2019年版)。
6.地面的清潔與消毒:地面應濕式清掃,保持清潔;當有血跡、糞便、體液等污染時,應即時以含氯消毒劑消毒,消毒劑濃度按要求配制。拖洗工具應有不同使用區域的標識,使用后應先消毒、洗凈、再晾干。
7.醫院應在實施標準預防的基礎上,根據不同情況,對感染病人采取相應隔離措施。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23
室內布局合理,清潔區、污染區分區明確,標志清楚。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分開存放,物品定位放置。滅菌物品包外標識清楚、準確,按滅菌日期依次放入專柜,過期重新清洗、滅菌。
1、工作人員操作時衣帽整齊,洗手、戴口罩,嚴格執行各項無菌操作規程。
2、醫護人員發生特殊感染不得進入治療室。
3、堅持每日清潔制度,定時通風,確保室內物品清潔干凈。
4、操作前后用浸有消毒液的抹布擦拭臺面、治療車和治療盤。
5、治療室的墩布專用并有明顯標志。地面每日用浸有消毒液的墩布至少擦拭兩次。
6、每日紫外線消毒一次,照射時間為1小時并有記錄。
7、每季度空氣培養一次,菌落計數<500cfu/m。
8、治療室護士負責每周冰箱除霜一次,藥用冰箱不得放置私人物品。
9、靜脈注射止血帶做到一人一帶,用后浸泡消毒。
10、治療室護士每日清點并檢查無菌物品的有效期,過期物品需重新消毒后方能使用。
11、無菌敷料桶開封后有效期為24小時。
12、輸液、注射治療時應持治療盤,盤內治療巾每4小時更換一次,抽取的藥液不得超過2小時。開啟的.無菌溶液需在2小時內使用,各種溶媒不得超過24小時,并注明啟用時間。
13、注射采用一人一針一管,用后分別放利器盒和感染性廢物桶,統一回收焚燒處理。
14、治療車物品擺放:上層為清潔區。下層為污染區。
15、碘酒、酒精瓶、一次性物品的消毒同病房消毒隔離制度。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24
1、工作人員上班時衣帽整齊,給病人檢查及操作前后應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液消毒。
2、普通病人和特殊感染病人分室就診,診查傳染病人后應更換診查床單,物體表面用500—1000mg/L有效氯消毒劑消毒,醫護人員接觸傳染病人后應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劑。
3、無菌操作應戴口罩,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和規程。堅持每日的衛生清潔和每月的大掃除制度,診前10分鐘開窗通風,保持診室、換藥室、治療室的清潔整齊。
4、每日擦拭診查床,更換床套,枕套。
5、治療室、換藥室每日用紫外線照射1小時(記錄燈管啟用時間和累計時間),酒精紗布擦拭紫外線燈管,保持無塵,定期空氣培養,并有記錄。
6、非一次性胃管、吸痰管、導尿管、肛管用后分別放在消毒液內浸泡,再刷洗,晾干,表面涂少許滑石粉,置密閉消毒盒內送供應室滅菌后備用。
7、霧化吸入器專人使用后,螺旋管、面罩、霧化罐各關節拆開,用消毒液浸泡后再用清水沖洗干凈,晾干備用。
8、一次性注射器、針頭、輸液器、輸液瓶、彎盤、吸氧管、胃管、導尿管、氣管插管、引流管、窺器等,用后醫院統一回收集中處理。
9、備用氧氣濕化瓶每周一次用消毒液浸泡后,再用清水沖洗,晾干,備用。正在使用的濕化瓶每日更換蒸餾水,吸氧管專用,用畢重新消毒。
10、電動吸引器、胃腸減壓器,洗胃機儲液瓶里的'內容物隨時傾倒,做到每日清洗,用畢先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在清洗干凈備用。
11、經高壓滅菌的各種敷料桶(紗布、棉球)、無菌包,開封后的有效時間為24小時,并注明開封時間
12、無菌持物鉗干式保存,每4小時更換一次,并注明起用日期和時間。
13、接診室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桌面、椅面等物體表面。
14、體溫計用75%酒精浸泡消毒。指甲刀用75%酒精擦拭消毒。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08-06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12-20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熱]10-07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精品)01-13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推薦]08-13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15篇)01-12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精選36篇)11-09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精選26篇)12-14
【推薦】醫院感染管理制度15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