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做中國創業黃埔軍校
李開復:做中國創業黃埔軍校
創新工場的發展不具有預測性
創新工場是一個投資公司,它還具有一個全方位孵化器的功能,我們做的事情就是尋找最優秀的創業者,提供全方位的幫助,從招聘、從法務、財務然后去優化他的商業計劃,幫它做技術方面的策劃,讓它能夠增加它成功的概率,然后當然我們也會投資,我們的商業模式是投資這些公司,希望以后通過上市或其他方式能夠獲利。
一年來,我最大的收獲就是每天當我看到我們這12個投資的項目,然后我們200多位,非常快樂工作的工友們,讓我覺得非常的欣慰,因為我可以看得出來,無論他們現在所做的項目是否會成功,這200多人未來確實將會是中國的創業領域方面的生力軍。
因為我們投資模式是嶄新的模式,所以我覺得做太長期的預測是不合適的,所以去年我只做了一年的預測,當時我預測大概也許不到十個項目,也許100多人,其實我們比當時的規模做的要更大一些,當然這些項目到現在為止產品都做出來了,看起來也很有潛力,但是絕對還不能說成功,我們只能一年做一年的預期。
主要的考慮就是說,如果我們自己做項目,我要身兼多職,做不出12個項目,也許只能做3到4個最多5個項目,所以為了能做得更多,讓我們投資能有更好的回報我覺得這是主要的理由。其次,一個人做工作還是要清楚的分清自己的職位是什么,如果我又戴著創業者的帽子,又戴著投資者的帽子,兩者有利益沖突的時候也是比較麻煩的事情,這是第二個理由。第三個理由是說,我們現在充分的了解,絕大多數的創業其實都最好是由創業者自己帶著點子,這是他的點子、然后他的方向,他自己去尋找他的團隊,他有熱情把這個事做好,如果是我來帶著團隊做一件事情,然后再為這個團隊找一個CEO這個會是非常困難的,CEO和團隊和點子和方向和我的想法很難達成百分之百的一致,所以還不如把我從這個公司里面剝離出來,讓主導的人創始人去找他的團隊用他的點子,然后我作為一個教練、幫助者、啦啦隊、還有服務提供者,還有資金提供者來幫助他達到成功。
在創新工場大家在一塊確實是有很多優勢,也可能會帶來一些問題,優勢在哪里?這些團隊他們其實都有很多機會可以彼此探索,就是說也許我有一個點子,但是我不知道行不行,我知道隔壁的團隊有個專家我去問他,甚至說有時候他們的代碼,彼此我寫完了送給你,或者說是我的產品你能不能幫我推廣一下,或者說這些的幫助我發現是很自然形成的,并不是因為在創新工場必須要像做大產品,絕對不是這樣的,每一個團隊是獨立的,但是他們彼此的幫助相當大的,而且感覺不是那么孤單,有一個團隊也是在外面像你這樣做了一段時間,后來進來了以后他覺得過去真的是非常孤單,現在有了不同的伙伴,雖然做不同的公司,但可以彼此鼓勵彼此幫助。第二個創新工場大家在一塊,更多的是希望我們平臺的團隊,比如說有技術的`問題可以問學庸,有用戶體驗的問題可以問卓浩,招聘、運營、公關等等各方面我們都有專家存在,這可以提供很大的幫助,當然很多繁雜的事情也可以省了,比如說安排辦公室的清潔,比如說付房租,比如說去辦理一些商務的證,比如說每天安排午餐,這些事情其實都可以打理了讓創業者能夠專注的去創業,也許你工作時間會少幾個小時,但幫你降低十幾個小時繁雜的跟你產品創業不見得最有關的事情。
如果說是有一些挑戰,我覺得工作小時其實我會建議你,不要讓每一個人工作一星期七天,每天做16個小時,這樣下來的話身體會吃不消的,我們這我覺得工作小時是長的,但不會長到對身體有傷害,另外的話我們也非常重視Workhart,Playhart就是工作之余,比如說星期天或者晚上大家輕松一下,我覺得這樣對一個人的健康是有幫助,最后你談到會不會彼此挖角的事情發生,我們看到有大概有4、5個換團隊,我們有明文規矩不可以挖角,如果有一個人想離開,他應該做的是先和自己的老板說,先不要去找對方,先跟老板溝通清楚以后再尋找他的下一步,從某一些角度來說,有沒有可能流失?是有可能流失的,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大家在創新工場工作,如果有一個人在你的項目里他做的不滿意,也許讓他走是更好的事情,如果實在要走,還不如走到周圍的姐妹項目,總比跑到別的公司去更好。
我們要做中國創業的黃埔軍校
我覺得這個有關鋪墊和創新,你這兩個詞用的很好,我覺得在互聯網的每一個產品,它都是應該非常早的推出,很快的得到用戶實時的反饋然后很快去修正,我們想互聯網是多神奇的一個東西,它是唯一一個你可以把很雛形初步的產品用一用,得到他們回饋之后趕快把它修好,你想你造一個汽車可以這樣嗎?你能三個輪子車子開出去,看大家喜歡不喜歡開,不喜歡再加第四個輪子嗎?這是不可能的;ヂ摼W上的免費產品是唯一一個可以這樣做的,互聯網上的每一個偉大的產品,無論是創新的、賺錢的、普遍用戶的,它都是這樣做出來的,無論是淘寶、QQ、谷歌、雅虎都是一個雛形,提供一個有用不完美的功能,不見得改變世界的創新,通過用戶使用,通過互聯網可以實時看到用戶的行為和他們的滿意度,用微調的微創新最后達到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其實在互聯網界我們認為,創新就是給用戶制造價值,而創新的方法就是先推出一個不錯的產品,然后逐漸的讓他走向讓人耳目一新能夠賺錢的狀態,那么它是不是能夠改變世界?是不是能夠有一個突破性的創新?這個是可遇不可求的,我相信我們投的100個項目里,確實有可能有非常少的幾個是可以改變世界突破的創新,像任何一個其他的投資者一樣,我覺得沒有一個投資者,你可以說你投的五個項目五個都可以改變世界,這就不是投資了,投資是有風險的,有一些是成功的,有一些是一般的,還有一些是失敗的,所以大家一定要用平和的用統計的理念,來觀看我們任何的公司投放的項目,如果有過高的期望,這樣的期望其實是不合理的,達不到的。
我覺得我其實非常幸運,因為在創新工場我們的愿景,我覺得非常明確的就是做中國創業的黃埔軍校,我們希望今天這200位,還有明年進來的200位或300位,和每一年進來的數百位,未來都因為在創新工場呆過了,了解了創業是怎么回事,并且體驗了我們的文化,知道創業不僅僅為了錢,而是為了能夠為幫助這個社會,能夠提高自己的價值,能夠知道做一個公司不只是為了賺錢上市,而且也是打造一個基業常青,甚至有可能走向一個品牌做這樣的工作,如果每年數百位的創業者也好、工程師也好,把我們的理想和理念傳播出去,我相信里面一定有一部分可以做到改變中國改變世界提供巨大的價值,甚至打造一個品牌可以走向全世界,如果能達到這樣的一個目標,我想我和在座的每一位都能滿意。但是說完了這些,并不是說我們做一個學校,我們的運營還是非常明確的,我們拿了投資人的錢一定要賺錢,否則無法持續經營,好在我們幫投資人賺錢這個商業目的,完全不影響,甚至可以幫助,我們來幫助創業者知道如何打造一個有價值的企業,但是在打造的過程中如何去做這件事情,企業文化、如何做事情、商業道德、創造價值,這些觀念我們是會經過我們的以身作則的行為,讓他們能看到能夠學習到,所以我們既可以達到賺錢的商業價值的目標,也可以培訓每年幾百位的創業者和工程師。
我覺得每一個創業,造的每一個公司的每一個產品一定都要把用戶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而且我們對每一個創業者都會問他說,用戶的痛苦在什么地方?你的工作、你的產品、你的理念,如果做成了,怎么樣降低這個痛苦或者增加他的價值,當你回答這個問題之后,該來的都會來,包括剛才所說的黏性等等。
我們創新工場倡導的是一種平等的文化,在這可以分享一個小故事,開復在工廠有一個小的房間,這個房間開復在的時候可能他會用,但是更多的時候,是被大家年輕的工程師在里邊開會在使用,通常大家開會的時候,開復會非常禮貌的敲敲門進來說我可以進來拿一個東西嗎?大家覺得我們是這里的主人翁,大家很喜歡這里,大家很平等,沒有說開復是我們老板怎么樣,我們會向他請教技術方面的一些問題,企業管理方面的問題,但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像一家人一樣。
我覺得肯定我在那些了不起的公司工作,一定在那邊有所學習,比如說蘋果的專注用戶體驗,微軟的戰略思維,谷歌互聯網上的迭代性的產品推出和進步,這些都是我學到的文化或者方式。但的我覺得我在創新工場更希望打造的是一個創業的環境,是一個不怕吃苦但是又彼此扶助,而且是一個非常平等的環境,因為我覺得創業的時候,如果有誰在把創造一個官僚的體系出來,覺得誰是大老板不敢跟他說話了,我們不可能有任何的機會來容忍這樣的一種作風,因為他會把我們的速度放慢,要創業就要快,要快的話大家就要有一致的這種想法,然后要協調的非常好,要彼此尊敬要沒有官僚要做的非常平等,所以平等在創新工場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文化。剛才提到了快速我覺得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我們的文化,這些文化說起來我覺得是很簡單,每一個人都可以掛一個口號我什么的,但是沒有用,作為一個公司的負責人,如果你希望打造一個比如說平等、快速這樣的一個文化,那么你就要以身作則,我為什么要Email回的這么快,表示我很重視每一件事情每一個細節,我不希望時光很容易的流失。平等,我要大家表現的平等,首先我自己如果有一個很大的辦公室,秘書幫我擋著,誰要見我都要安排什么什么的,那就沒有以身作則了,所以員工、工友不會相信一個企業的老板,如果他嘴里說的是,要打造什么企業文化但自己沒有做到,所以我覺得要打造創新工場也好,你們自己的公司也好,打造什么企業文化,要先想清楚核心的是什么事情?你怎么能以身作則的把它做好,這樣文化就有希望了。
【李開復:做中國創業黃埔軍!肯嚓P文章:
李開復的創業之道10-10
名人李開復的創業故事08-21
李開復談自己創業經歷09-16
李開復專訪:中國平均九年一次新的創業浪潮08-01
李開復的微博經典創業語錄09-01
李開復語錄09-29
李開復做最好的自己讀后感范文2000字01-09
專訪李開復:聰明人創業為何仍容易失敗11-07
做中國好網民征文01-27
如何自己創業做品牌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