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學刊 用刊征文讀后感

        時間:2022-12-11 19:15:37 征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學刊 用刊征文讀后感

          接觸《人民教育》已經3年了,早就聽同時說起《人民教育》這本雜志非常適合教師閱讀和學習,但一直也沒有找一本來認真讀一回,直到 任小艾老師到實驗學校作報告的時候,再次推薦這本雜志,再加上對任老師的崇拜,自己才把拜讀《人民教育》當成一件心事來對待。

        學刊 用刊征文讀后感

          三年來,自費訂閱了《人民教育》,每當收到新的一期刊物,總是迫不及待地一口氣讀完,讀完一遍再從頭仔細琢磨、學習,然后在實際教學中實踐、反思。正如刊物封頁上寫的“這是一本注重思想含量的雜志”,《人民教育》高屋建瓴地闡述教育發展的方向,引發教師對教育進行思考,對于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和教育思想的提升是非常有幫助的。通過這本雜志,我神會了李希貴、竇桂梅、任小艾等教育大家的思想,對于教育始終存在著一種完美主義的理想,有時在閱讀中,不禁拿自己對比,拿自己的學校對比,也在反思:我們欠缺的是什么,如何才能彌補?我欠缺的是什么,如何才能提高?尤其是國家教育督學李希貴校長每年首期對教育思考的文章總能引發我長久的思考,但是面對現實,又讓人感到糾結。

          通過《人民教育》管理篇的文章介紹,我學到了很多管理的策略,我感覺到:管理不在于技巧和能力,最本質的還是個人對教育理想追求的層次問題,還是個人素養的體現?v觀《人民教育》上介紹的各期各校管理的一些經驗,無不體現了管理者對教育追求完美和諧的一種理念和訴求,他們把這種理念和訴求內化為管理的思想,借助于管理的手段來體現和實施。其實最本質的還是:對人的發展的服務化,無論是對教師還是學生群體。很高興能夠認識這樣一批高素質的管理精英,很高興能師從賢哲,讓自己在思想上不斷提升,精神食糧不斷地得到補充。

          《人民教育》的教學篇和文化篇內容更是豐富,小至名師的課堂實錄,大至名師的成長歷程都有所涉及。在這里,如果你閱讀到了課堂實錄,仔細咀嚼,會讓人覺得精彩的不僅僅是語言和組織的思路,更精彩的是這些名師思想深處的人文思想和個人對教育理解的高度體現。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華應龍老師的課堂實錄,讀來真為他的學生羨慕,羨慕他們遇到了這樣的名師,羨慕自己不能夠向華老師求教學習。從這些名師的課堂實錄我們可以想象他們的常態課也許會更自如和精彩,這是他們多年努力的結晶,是對中國教育有自成一家之言的體現,想想如果,我們有一半的教師有這些名師的教育思想,何愁我們的教育不能騰飛啊!

          教育提升的關鍵在教師,教師成長的關鍵在教育思想的前瞻性和成熟性,沒有正確的教育思想是最可怕的,果真如此,無異于南轅北轍,教師越努力,對教育產生的危害會越大!為什么我們會越來越頻繁地產生職業倦怠,為什么我們會抱怨我們的現狀得不到改變甚至會感到不斷惡化,為什么我們會越來越不敢承擔教育的責任?我想根源就在于教師的教育思想得不到正確的指引,教師成為了教育思想的“;逝”,不善于學習和汲取新的教育思想的營養,不想去改變和創新,滿足于現狀,成為了學習上的“懶惰者”,這是我們當前最大的師德問題所在。

          如果你對目前的工作狀態感到迷茫,如果你還追求教育的理想,如果你不甘心做一個沒有創新的“教書匠”,那么我建議你打開《人民教育》,“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是一本注重思想含量的書,作為教師,它會成為你終生的朋友。

          下面是我讀《人民教育》摘錄的一些片段以及對一些觀點的評論,一家之言,自得其樂也。

          “美好的心靈,良好的品質,不是自然形成的。它不在說教中形成,不在檢討中形成,而是在體驗中變成一種自覺的意識和習慣。”

          評論:我們在把培養學生良好品質的工作寄托于我們平時的思想說教的時候,是不是能想到這些呢?究竟思想教育工作該怎么做?這是很值得研究的一個課題。“三分教,七分管”,要把學生管理好是需要大智慧的,簡單粗放是不行的。

          我國著名的心理學專家李子勛提出了教育學生的兩個觀點:

          “第一,好的關系勝過好的教育。在與孩子關系不良的時候,千萬不要過分教育,這樣只會激發孩子強烈的逆反心理。第二,教育方式重于教育內容。孩子抗拒的往往不是給他們的內容,而是我們給他的方式。”

          評論:當有的老師用變相體罰學生的方式,來達到以為的應該能夠達到的目的的時候,有沒有從孩子的角度看待這件事情呢?這兩個觀點點出了,體罰或變相體罰只能增加對立,老師們,體罰要不得啊!

          以下摘自《后茶館式教學》一文。

          學校常態教學中存在的四個主要問題:

          1 從總體上看,教師講得太多,但大部分教師并沒有充分認識到這一問題。教師常把自己的講解作為學生學習的唯一途徑,即使有學生自己學習的環節,但學習方式也是單一的。

          2 學生的“潛意識”暴露不夠,特別是“相異構想”(發散思維)沒有顯現出來,更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教師只是告訴學生什么是正確的,并沒有關注在這些問題上學生是怎么想的。

          3 許多教師不明白自己每個教學行為的價值取向究竟是什么,提問的意義何在,討論的意義何在等等。面對這些問題,教師常常帶有盲目性。(教育行為深層次的意義,需要真正研究心理學,好的教師都是大家啊!)

          4 教師對第一次教學中學生的差異問題沒有有效的解決方法,似乎除了布置大量的練習和補課之外,沒有其它方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回答和解決以下一系列問題:

          1 要判斷學生是否自己能學會,一定要讓學生先學。(以學定教的觀點)

          2 要讓學生先學,這個先學是課前學習,還是課上學習?如果安排在課前學習,是否減少學生其它的家庭作業,否則會增加學生的負擔,引發學生強烈的厭學情緒。(注:近年來,新聞報道中出現多起學生自殺事件,人們往往把原因歸咎于學習任務重。我以為,根本原因在于學生看不到學習的意義在哪里。)

          3 學生先學,有很多方法,哪種方法的效果更好。比如,是讓學生課前看書,還是做練習;是討論,還是做實驗?(這不與生本的前置性學習一個觀點嗎?)

          4 如何檢驗學生哪些已經學會,哪些沒有學會?

          5 如果學生提不出問題,或者自己認為已經學會了,但實際上學生還是不能融會貫通,怎么辦?如何解決?有什么方法讓他們暴露問題?(可以嘗試用辯論的方法來暴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

          6 有的學生已經學會了,有的學生還不會,這時教師又該怎么辦?(難不成讓學生學會率達到100%?為什么這樣提呢?)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歡

        【學刊 用刊征文讀后感】相關文章:

        團刊刊首寄語07-20

        文學刊物元旦寄語07-21

        企業內刊策劃方案07-26

        企業內刊創刊領導的寄語07-17

        雜志認刊協議03-23

        企業內刊勵志文章203-31

        雜志認刊協議02-20

        企業內刊編輯崗位職責08-01

        雜志認刊協議(優選)12-10

        科學用眼征文(精選27篇)05-27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