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好家風伴我成長的征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征文的經歷,對征文很是熟悉吧,借助征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征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好家風伴我成長的征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好家風伴我成長的征文1
我的家鄉在衡陽的一個叫“里仁沖”的地方。“里仁”是孔子《論語》的篇名!袄锶省币鉃椤耙陀腥柿x道德的人住在一起”。先人用這個寓意深刻的地名,寄托了他們美好的心愿。
我家堂屋正中墻上掛有一塊木匾,上有“祖德流芳”四個正楷大字,字是用金黃色蠟光紙剪貼的,從顏色看已有好些年頭。打小,小叔叔就反復教我指認“祖德流芳”這四個大字。朦朦朧朧中,我逐漸明白了這四個字的含義,就是要把祖先的優良家風和傳統美德,發揚光大,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小時候,我家是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老少二十口,主要生活是租種幾畝田,生活十分困窘,可這并不影響我家勤勞儉樸、尊老愛幼的氛圍。當時這個家由祖父祖母當家,父親兄弟姊妹七人明確分工,下田種地,進屋挑水,各司其職,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農閑時就上砍竹,編織籮筐菜籃等日用竹器到界牌小鎮上去賣,有時還要去做挑夫,挑上一百多斤重的界牌出產的瓷器,走上百多里路,賺取那種很苦的腳力錢,貼補這個大家庭的日用。當時我還只有兩三歲,曾祖母生活不能自理,飯都要喂。只比我大六歲的小姑媽每天用一個陶瓷罐子煨一罐爛爛的軟軟的白米飯,先喂老祖母吃,然后再喂我。家里主糧不夠,小姑媽親手做的罐子飯自己卻一口都舍不得吃,但一定要保證我們一老一小有白米飯吃,而且是先老后小,跟今天先小后老不同。
家里雖窮,可“祖德流芳”四個大字,卻是我巨大的精神財富。崇尚詩書的心愿,從小就植根在我心中。我暗下決心,一定要發奮讀書,走向外的世界。
我家離小學有八里遠。六年小學,我無數次走過村里那座獨木橋,無數次翻越那條虎狼出沒的谷。有一次上學途中遇到一條兇惡的蝮蛇,主動向我進攻,幾乎送了小命?墒窃倏嘣倮,我都咬緊牙堅持。
初中快畢業了,父親得了水腫病,幾乎失去勞力。家里連我已有九個孩子,沉重的家庭重擔壓得母親喘不過氣。即使這樣,父母也沒有讓我放棄求學。我初中畢業考取了衡陽縣第一高級中學。可是,家里再沒有能力供我讀高中了,我是長子,我做好了不再讀高中的思想準備。生產隊會計屈告生叔叔資助我家1元錢,這樣,我又得到了讀高中的機會。196年7月,我考取了清華大學,里娃走進了北京城。
一生風風雨雨,家傳的美德和草根化情懷我從不敢忘懷。當年家里堂屋那塊“祖德流芳”的匾額,深深銘刻在我心里。兒子出生后,我仿效寫了副對聯:“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掛在客廳。從孩子似懂非懂的兒童時代起,我也像當年小叔叔對我講“祖德流芳”一樣,把對國家要忠誠、做人要厚道,要講道德,要有化有修養,以及草根化精神和種種傳統美德,當作故事,時常給兒子講上一點。時間一長,兒子也像當年的我一樣,接受了中華傳統化、傳統美德以及優良家風的啟蒙,健康地成長。他順利完成了醫學博士學業,實現了“用柳葉刀解除病人痛苦”的理想。
家風是每家每戶的座右銘。銘記優良家風,傳承優良家風,我們人生的步伐才能夠更加堅定!
好家風伴我成長的征文2
寫好優秀的文章是有技巧的,滿分作文需要扣題行文,并且有自己的思想,有獨特的角度,有高雅的境界;有大氣的立意,準確、深刻;構思巧妙、獨到,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作文語言有文采,句式靈活,富有新意。無規矩不成方圓,家亦如此,家風就是家里的規矩,可從每一個家庭成員的日常生活中體現出來。
上幼兒園那會,我每天早上出門都會哭著懇求爺爺說:“爺爺,您一定要來接我啊!”下午放學時,爺爺必定會準時出現在課室門口。每逢我的遙控車撞爛了,我的立體迷宮摔破了,我的玩具屋按鍵失靈了,等等這些玩具壞了的.時候,我心想隨便上個螺絲或者貼張透明膠紙就行了,但是爺爺卻要找出最適合的零件換上,用鐵絲或熱熔膠加固等等方法,認真的將玩具修好。
我的奶奶經常會問我們今天想吃什么,而且無論刮風,還是下雨,都堅持每天到市場去精挑細選新鮮的肉菜為我們做飯。每當我生病了,奶奶都會不厭期煩的為我煮中藥,還給我煲粥或煮面條吃,令我能盡快地痊愈。
我很感激爺爺奶奶無微不至的辛勤付出,正如爸爸媽媽常說的“只有堅持認真做好每一件事,積少成多,將來才能成為一個有成就的人”一樣,我認為爺爺奶奶就是最有成就最偉大的人,我也會向他們學習,認真對待每一件事,努力完成每一項任務,并且將持之以恒嚴謹細致的好家風傳承下去。
好家風伴我成長的征文3
國有國法,校有校規,我家也有家法。媽媽經常會講一些做人的道理,教我們一些日常的生活知識。而最常教育我們如何勤儉節約。
小時候看到媽媽總是把洗完衣服的水倒在大桶里,我總是不解媽媽為什么這么做。后來才知道媽媽把這些水用來拖地和沖洗廁所。媽媽說這叫節約用水。
小時候我和妹妹吃飯的時候總是不小心把飯粒掉在地上和餐桌上面。有一次媽媽嚴厲地對我們說:“你們倆把桌上和地上的飯粒收拾干凈”。在媽媽的吆喝下我倆乖乖把飯粒收拾干凈。媽媽還說以后如果再這樣,就罰寫《憫農》十次,還要背誦其中的意思給她聽。經過了這一次我倆再也不敢把飯粒亂丟,還把碗里的飯吃得一粒也不剩。媽媽說節約糧食是最基本的,我們必須做的。
每次我放學回來,媽媽會讓我們先把作業完成。她說作為一名學生作業是你們必須完成的任務,完成后她會讓我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她總會教育我們只有辛勤勞動,才會有收獲。學習也一樣,只有努力學習才會有好成績。現在我們不用媽媽督促,回家都會自己完成作業。
正是媽媽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了我們,讓我們學會了什么是節約,什么是責任,媽媽教育的這些好家風會是一盞明燈。照亮著我們前進的方向。
好家風伴我成長的征文4
家,一個多么溫馨的字眼。每當提起它,在我心底就有一股強烈的幸福感油然而生。每一個美好幸福的家庭都有一個良好的家風家訓,俗話說得好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
我們家的家風是勤勞節儉。我的老家在貧困落后的山溝里,爸爸小的時候,爺爺奶奶便努力砍柴,以此為生,努力掙錢送爸爸去學習。在那個年代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唯有知識能夠改變人們的命運。爺爺奶奶的艱辛換來了爸爸發奮圖強,努力學習。經過無數個黑夜里的秉燈夜讀,勤奮學習,爸爸終于憑借著自己的努力走了出大山。
走出大山的爸爸并沒有忘記自己的初衷,他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認真地拼搏著,努力實現自己的價值。他勤勞,只要是他能干的事,他爭著干,因此獲得了更多的財富。
當我開始接觸學習的時候,爸爸就告訴我,做人要勤勞節儉,不該要的不能要,要把時間都用在學習上,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學習雖然是枯燥的,但如果你要熬過去,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
盡管現在我們的家庭經濟情況越來富裕,但爸爸始終記得父輩的教育,勤勞節儉。他常常告訴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生活,好好學習,努力做人。
爸爸,我一定謹記家風,讓它時代相傳,讓我們的家更美好。
好家風伴我成長的征文5
馬年第一天,央視新聞推出了街頭采訪的第一問:你家的家風家規是什么?面對記者的采訪,老人、孩子紛紛回答:不怕吃虧、孝敬父母、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家風是一種家族的傳統,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對于早出晚歸,刻苦求學的學生來說,班級就是他們的第二個家,好的班風就是好的家風。
良好的班風能給學生帶來有利于學習、有利于生活的環境,能使班級正氣上升,學生精神振奮。開學第一天,溪教育集團的老師們積極行動起來,將班風建設融入到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
在孩子們到校前,老師們把教室打掃得窗明幾凈,在黑板上畫上了美麗的圖案,并寫上了或溫馨或激勵的話語,營造濃濃的“回家”氛圍;孩子們來了,老師帶著孩子們把“家”再從里到外打掃一遍,并進行精心地布置,使“家”添上一抹亮色;開學典禮了,校長說規范談希望,使家庭的成員有了共同的期許;開學第一課,班主任提要求明紀律,使“家”有了自己的家規……
從孩子進門的一刻起,班級就像家一樣給予孩子溫暖。同時,大家長也跟孩子們一起明確了家風家規。當孩子們愛上家,自覺自愿地銘記家規,共創家風時,教育的春天還會遠嗎?
好家風伴我成長的征文6
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春雨,它滋潤萬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最近, “家風”一詞火了起來,要說起家風,我家也有很多家風呢!
比如,每天養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吃飯時不能說不吃或不想吃什么菜,不剩飯,不浪費;尊老愛幼,不能頂撞父母,從小養成懂禮貌的好孩子; 不說謊話、不愛占小便宜,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小時候,每次上學校之前,奶奶總愛叮囑我幾句:“孩子,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打架 ,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去找你們老師!!奶奶生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老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生沖突。在奶奶的諄諄教誨之下,我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生過矛盾。
現在,我早已養成了樂于助人、艱苦樸素等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奶奶還是經常給我講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非常樂于聆聽她的一言一語,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我一直在想,如果樹立優良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傳遞 “正能量”,那么我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好家風伴我成長的征文7
每個幸福的家庭里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家規”。
在我的家里,最“勤儉節約”的人是姥爺。每次家里有剩飯、剩菜,姥爺從不讓倒掉,而是自己吃完。衣服和鞋也都是穿破了也不舍得扔。我就會問姥爺為什么這樣節約,姥爺就會告訴我他們過去的艱苦生活。相比姥爺那時的生活,我現在是幸福的。所以我也養成了不浪費、不攀比的好習慣。
其次是“孝”,在我的眼里,姥姥和媽媽都很孝順。我的姥太年紀大了,身體不太好,姥姥經常給姥太剪指甲,給姥太變花樣做好吃的。這么多年來,總是把姥太照顧的無微不至。媽媽每天也都會打電話叮囑爺爺奶奶注意身體,只要有時間,媽媽就會經;厝タ赐麄儭@牙押蛬寢尩呐e動都在影響我,我也要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俗話也說“家和萬事興”,姥姥家的大廳里就掛著這樣一塊牌匾。我家是一個四代同堂的大家庭,老爺就是憑著這句話主持大半輩子的家政。聽姥姥說,姥爺以前寫春聯都是圍繞“家和萬事興”這個主題寫。每次家庭聚會,姥爺總是會說:家人和和睦睦相處,其樂融融生活,這才是最珍貴、最幸福的。
家風是一盞指路燈,為我照亮前方的路。家風牢牢記在我的心里,伴我成長。
好家風伴我成長的征文8
如果我是一只小鳥,那么家就是讓我棲息的大樹;如果我是一株小草,那么家風就是滋潤我的露珠……在我們這普通的家庭里,也有一些好家風,它們使我更加懂事、更加惹人喜愛。
沒有好的家教,哪有好的家風?從小,父母就告誡我要以誠為本,不能失信于他人,要做一個誠實的人。當然,小時候我對這種概念渾然不知,直到長大后,我才真正明白了誠實的重要性。
記得有一次,我和姐姐在門外跳繩,旁邊有一盆好看的仙人掌。我拿起繩子剛一跳,可是繩子一甩就把花盆打碎了。媽媽問我們是誰打碎的,我心里非常害怕,所以不敢承認,姐姐也沒說話。媽媽走后,我想了想,覺得這樣做辜負了父母對我的教育,所以決定承認錯誤,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我向媽媽訴說了打碎花盆的原因,本以為媽媽要批評我,沒想到媽媽不但沒批評我,還表揚我:“敢于承認錯誤就是好孩子,下次再小心一點就可以!睆哪且院,我變得更誠實了,也收獲了更多的贊美聲。
我非常感謝父母對我的家庭教育,我家的那些家風將永遠伴著我成長,它們是我的做人準則,時刻提醒我該如何做人、如何行事,它們就是我成長道路上通往成功的通道!
好家風伴我成長的征文9
家庭和社會的風氣,會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為了讓我們中學生更多地了解家風的影響力,塑造好的家風,我校請了阮元的后人阮錫安為我們講授阮氏優良家風。
阮元出生于揚州,是揚州人的驕傲。他做官時清廉,常常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別人;他注重思想教育,從未放棄讀書;他懂孝敬長輩,善用特別的方式教育子女。他的后人在他的身上,學到了與社會與世界打交道的秘訣。他們的成功,與這樣的家風不無關系。
聽完他的講述,我感想良多,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家風。這時媽媽那句常言在我耳邊響起:“誠為本,答應別人的事一定要做到。”小時候不懂媽媽為什么總是嘮叨這些有的沒的,每次,只要我說的話有一點點不真實,媽媽發現了,總會批評我一通,她那眼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媽媽對我的外公外婆和爺爺奶奶很孝順,只要他們一閑下來,媽媽就會和他們談談心,并且從來不會和他們頂嘴,常常幫助他們干一些活。
在媽媽的身邊,我也學會了關心、體諒我的親人。我很感謝我的家人教我為人處事的方法,感謝你們樹立的家風!
好家風伴我成長的征文10
我的父親,是一個竹匠,愛喝茶,喜養蜂。
年輕的時候,父親學藝三年,仍然只會編織農村一些簡單實用的竹制品,手腳還很慢,常被母親稱作“破霉竹匠”。雖然父親沒有匠師的精湛技藝,卻有匠人的那股執著,竹子的那個部位適合那個用途,他總是心中有數,絕不將就。春天砍的竹子是用不得的,容易被蟲蛀。簸箕挑把子的部位,一定要選用粗壯肉厚的竹子。每次他都要親自上去挑選適用的竹子,因為慢工出細活,父親編制的竹貨經常是私人上門定做的。
一條竹筧通水0年
因為是竹匠的緣故,父親習慣用竹筧穿過屋后一片茂密的原始叢林,引泉水進一口方塘,清沙遍底,紅黑相間,活了一群魚。這眼泉水冬暖夏涼,在沒有空調,也沒有冰箱的農村,夏天能喝上一大碗冷水是最酣暢淋漓的。父親總是把大門和后門都敞開,接冷水解暑的村民絡繹不絕。這個由40多根竹筧銜接起引水工程,管理起需要非常勤快,要不定期的更換腐朽的竹筧,要經常巡查線路,防止有樹葉掉落在竹筧里,阻斷水流,或有動物路過,帶翻了水路。若一兩天不到,水流量就會變小,甚至斷流。后,我建議在泉水口建個水池,用塑料管接水,可是父親對這些舊的方式近乎偏執,歷經歲月,竹筧流水至今未曾斷過。
一句老話說了0年
父親不善言語,總把農村夜校學的那句“勤有工,戲無益”掛在嘴邊,他并不是一個純粹的竹匠。隨著生產方式的變化,用竹制品的地方越越少,他就開始種田,養母豬,養蜜蜂,養魚,竹匠漸漸就成了副業,成了雨天農閑、夜晚燈下的“加班”。用農村的話說,就是“從三十夜忙到初一朝”,因為他大年初一都不會參加打牌這些娛樂活動。每當我閑玩的時候,父親也會安排一些任務,小時候的我也多有埋怨。放學回家,我只能想著怎么盡快割好一籃魚草,才有時間去和其他發小玩耍。如今,早已懂得農村的艱辛、生活的不易的我,有一天在翻看給兒子買的《三字經》時,才第一次知道這句話的出處。
父親有所執著,也有所愛好,他的生活自得其趣。
一把茶壺燒水0年,一個杯子喝茶0年
喝茶是父親的一種生活態度,父親不用自水泡茶,在他眼中那些不是“活水”,也許這也是父親不替換竹筧接水的原因吧。好水配好茶,即便是夏天,他也會生一爐炭火,拿起那把“”牌舊水壺,接半壺水,等水沸騰聲響,再等兩三分鐘響聲淡去,這時候才抓一把茶葉,沏一杯濃茶。喝茶的杯子邊沿已經有些碎痕,略帶泛黃,杯面印著閑云孤鶴,這是父親結婚時候,景德鎮的一個親戚送的。茶葉則是到的陰面,在“天荒地不荒”地段采制的林生野茶。喝茶時,父親有著小農特有的一種節儉,如果拿出自己喝的茶,客人沒有加水喝一泡以上,他會覺得這是對茶葉的一種不珍惜。
一本舊書讀了0年
父親讀初一時,因為家里兄弟多,勞力少,就輟學回家,學了竹匠。大伯父外出當兵時帶回的一本書,他圈圈點點,小心翼翼的看了0多年。有時候回家,父親還會欣喜的告訴我,又從這本書里學到了一些養蜂經驗。我想這才是書本真正的魅力,有些興趣和讀書一樣,開始并不會發現他的價值,當機遇臨時,才知道一切并不是命運安排。我讀小學的時候,蜂蜜1元每斤都無人問津,那時候白糖已經要2元每斤。當市場經濟滲透農村,婺旅游人氣日益高漲的時候,商品的價值已經完全反轉,當村里人也開始重視,開始模仿養蜂的時候,因為沒有一點的積累,沒有時間的沉淀,他們似乎無從下手。
歲月不見波瀾,我已到而立之年。父親用他0年簡單而又重復的生活告訴我,人這一輩子要力行勤儉節約,也要有點品質追求。
【好家風伴我成長的征文】相關文章:
好家風伴我成長的優秀征文12-01
好家風伴我成長主題征文09-07
好家風伴我成長征文11-20
關于清廉家風故事征文:好家風伴我成長12-10
家風家訓征文:家風伴我成長12-16
好家風伴我成長的優秀征文(通用57篇)05-10
家風伴我成長征文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