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征文(通用6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寫過征文,肯定對各類征文都很熟悉吧,寫征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一般征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征文(通用6篇),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節征文1
從古到今,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有許多美好的節日,外國朋友有他們自己的節日,而我們中國人也有中國特定的節日。
端午節有許許多多動人的故事,今天我把這些故事講給大家聽。
說起端午節,每一個中國人都再熟悉不過了。因為這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大家都知道端午節的習俗就是吃粽子,賽龍舟。但是,過端午節為什么要做這些事情呢?
通過了解,我終于找到了適合的答案,原來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一位忠臣,他主張富國強兵抗擊秦國,但遭到奸臣陷害,被革職流放。后來自己的國家被秦國占領,屈原悲憤欲絕,于農歷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而死。當地的老百姓聽說后,劃著大大小小的船只趕來搭救。為了不讓水里的魚蝦咬食屈原的尸體,人們把糯米包在葦葉里,用線捆好,做成粽子投入水中。此后,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人們都用賽龍舟、吃粽子等方式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相信大家聽這個故事以后會抱著不一樣的心情去吃粽子,過端午節吧!
端午節征文2
當你看到有這樣一個節日,一定非常驚訝。是啊,那么多的節日:“兒童節”、“勞動節”、“圣誕節”、“婦女節”、“國慶節”、“端午節”……應有盡有,可還從來沒有聽說過“泡泡節”呢?想知道嗎?請走進我們的校園,你就恍然大悟了。
在我們學校,你總會看見有一些孩子,在廊子上吹泡泡,他們把泡泡“呼哧呼哧”地吹上天,泡泡便隨著風兒飄動。于是,許多泡泡緩緩地升上天空,然后又慢悠悠地飄落下來,在泡泡自己控制不了自己時,“啪”地一聲,盡管聲音極小,泡泡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短暫的一生。然后,許多新的泡泡又從我們的“嘴里”誕生了,在孩子們歡快地“吹促”下,它們一個個興高采烈地飛上了天……下課時,我們就會看見滿天的泡泡飄浮在空中。
那泡泡總是一群群的,還有各種怪異的形狀:有愛心形的,有橢圓形的,有長方形的,有“8”字形的……五彩繽紛,令人目不暇接,給了我們無盡的歡樂,無限的遐想……可是,老師卻把吹泡泡當作違紀的事情,從我們課桌里沒收了一只只孕育泡泡寶寶的“母親”,讓我們無比難過與遺憾。我覺得,學校里五彩斑斕的泡泡,是校園里一處美景,仿佛是春天里第一縷彩虹,盡管它們的生命短暫,卻充滿無比的活力。
“泡泡節”又是什么意思呢?從昨天到今天,一直好像是一個吹泡泡的節日,仿佛每人都要準備一瓶泡泡水一樣。我清楚地記得去年二月份,大約也是這個時候,也有像今天學校里不約而同的事,既沒有人規定,也沒有人啃聲過,校園里每個角落都有吹泡泡的孩子,我隨口把每年二月的這個時候,大約是十八日到十九日稱為“泡泡節”。
我絲毫沒有對“泡泡節”做任何準備,也沒有勇氣敢買泡泡水,我喜歡看別人玩,也喜歡別人吹好泡泡給我玩。這兩天我們各玩了自己喜歡的泡泡游戲,我喜歡用食指指尖輕輕觸碰小泡泡,可惜一到我指尖上它們就變成了水,消失在我眼中。穿了冬季校服的女同學高興壞了,因為我們的冬季校服外層很光滑,而且富有彈性,她們用袖子輕輕一碰,泡泡不會破,卻會像體操運動員一樣,在空中打盤旋,翻跟斗,實在是精彩極了。就這樣,泡泡就在我們袖臂間傳來傳去,不過,沒過多少秒鐘,又“不翼而飛”了。
看著周圍的同學吹著泡泡,我又想起了以前超愛看的動畫片《海綿寶寶》,主人公海綿寶寶是吹泡泡的高手,它能吹出各種形狀,各種顏色的泡泡,雖然感覺有些像畸形的黃方塊,但我還是打心眼里喜歡
不知呆立了多久,我總是喜歡這些七色泡泡。它們又似球形鏡子,把校園里的綠樹紅花、青瓦高樓,還有一個個快樂小天使的身影……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攬入”自己的懷抱,展現出來。它們把自己印出來一切顯得更加生機勃勃,樹木是彩色的,房子是彩色的,孩子們也是彩色的,一切都是彩色的!
盡管“泡泡節”如此美好,但也有對付泡泡的強敵,男同學們都知道,水槍是泡泡的克星。水槍一射,泡泡像自己因為被擊中,傷心地留下了眼淚,幾滴“淚水”滴在地上,仿佛在哭訴著自己悲慘的命運。
泡泡節快要結束了,校園里只剩下依稀的幾個泡泡,我很想對它們說:“但愿你們命運好,一路走好保平安!”我在心里默默為泡泡們祈愿。順著泡泡的去向,向它們招手,歡送它們遠行。
端午節征文3
農歷五月五日為端午節,“端午節”又稱“五月單五”、“重午節”、“端陽節”、“五毒日”、“娃娃節”、“五月節”、“女兒節”等。關于端午節的由來,中國各地區、各民族的解釋不盡一致。廣為流傳的要屬“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說”。據梁朝吳均《續齊諧記》記載,春秋戰國時楚國三閭大夫、愛國詩人屈原,遭讒不用,于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而死,人們為了紀念他,在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舟。這一傳說在中國廣大地區家喻戶曉,影響深遠,民勤也不例外。民勤的端午節繼承了古老的傳統,古風盎然,頗有情趣。民勤人過端午節一般是五月五日。主要活動是小孩子五毒兜、香荷包、吃雞蛋、粽子、油糕、麻花等。
五毒兜肚主要流行于中國的西北地區,而陜西最盛,含有更多的巫術意義。五毒是哪五毒,民間有不同的說法。一般是指蛇、蝎、蜘蛛、壁虎、癩蛤蟆等。這幾種動物都是帶毒的,咬人之后能使人中毒。特別是小孩更容易受到這些動物的侵害。而五月又是這些動物活躍的時期,所以在端午節時,民間用巫術的方法鎮壓五毒。繡制帶有五毒圖案的兜肚便是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這些都是帶有巫術意義的民俗事象,表示人們的一種美好的愿望。節日之前,小孩子,特別是不滿一周歲的小孩子,人人都能得到祖母和外祖母送來的“五毒肚兜”。肚兜所用的布,一般均是大紅色,五毒圖樣一般用白色、黑色或綠色,用其它彩線搭配縫制而成,非常精美,真可以說是一件藝術品。有些做成短褲形狀,孩子整個夏天輪換著穿,一直穿到秋涼。因為它既漂亮,又舒服、耐穿,所以大人喜歡,小孩穿上也開心。有些小孩可以穿兩三個夏天。小孩長大了不能穿了,母親還會把它像寶貝一樣收藏書起來。有的還會轉贈會別人,接受的人也會很開心,因為這不是人人都會做的,一般年輕人可能都不會做。
端午節是中國各地區各民族普遍流行的節日,每當此時,南方和北方的許多地區,家家戶戶都要在房門上懸掛柳樹技借以避邪。
民勤人還有一種特有的習俗,大人在五月端陽節的前一天,細心的媽媽們為小孩子們編上各種顏色夾雜在一起的花繩子,給小孩子的脖子上、手腕上、腳腕上都戴上,以示吉祥,一直戴到七月七的那一天,都取下來扔到房上,讓喜鵲叼著給在銀河相隔的牛郎織女搭橋,讓他們每年相會一次。在這個節日里,民勤的'媳婦們還要蒸上扇子,粽子帶著回娘家。
民勤人在吃粽子這一點上與別處稍有不同。粽子一般是棒塊狀,里面的配料不像南方人那樣喜歡用糯米、綠豆、豬肉、五香粉,而是在糯米里加紅棗、糯米,吃起來特別清甜可口,或者只是用上好的糯米,吃的時候再加上蜂蜜特別香甜爽口。
端午節征文4
端午節大家都很熟悉。端午節在6月8日。
端午節里,我和媽媽包粽子,先看著媽媽包幾個,然后再學著媽媽的樣包。包著包著,我學會了。在端午節里我學會了包粽子。
我跟媽媽上街去買菜。買了許許多多我喜歡吃的菜,還買了一些許多好吃的回家;氐郊依铮揖图泵ο床,快到中千12:00的時候,我家的表姐、表哥,也到我家里來慶祝端午節。
端午節還要吃茶蛋,媽媽做好了茶蛋,就分給我們吃。這就是愉快的端午節。在端午節里,我學到了許多東西。
媽媽做好了菜,端到桌上,便吃起來。飯吃完以后,我覺得這頓餅吃得津津有味。過端午節還穿上了新衣服,在端午節里我還知道粽子怎樣包的。
先洗干凈米,在把臟水倒掉,然后在把粽葉弄成一個尖砂的東西,再把米放進里面,在拿筷子搞一下,然后再把兩片葉子合上,把繩子系緊來,這樣就包好了一個粽子。這樣就可以一個一個的包了。
愉快的端午節太開心了,太快樂了。這就是愉快的端午節。
端午節征文5
不知不覺又到了粽子飄香的時侯,又讓我想起故鄉的端午節來,我的老家在閩西紅土地。在我的記憶里,聽媽媽說,每年端午節的前幾天,也就是農歷四月底開始,閩西客家人就開始籌劃過端午節了。首先,人們要抽空上山采摘包粽子的竹葉、菖蒲、艾葉等晾干備用,五月初三開始,人們就忙于包粽子,老家產水稻,家家戶戶都養豬,所以包粽子的主要原料是自家種的大米和豬肉。五月初四之前,男人尤其是男童要剃頭;初四日下午全家人都要以艾葉、菖蒲等煎湯沐浴,晚上人們還要在自家大門上掛上、菖蒲和艾葉等以避邪避禍。五月初五當天,大人們拜完神,就開始婦女圍在一起包起各式各樣的粽子,有長條形的,三角形的,有甜的、咸的,邊聊家常手里邊包著充滿喜悅的粽子。這時的男人們則三個一群五個一伙的圍在一塊泡著自家種植及加工的紅茶在一邊聊著農作和秋冬將帶來的收獲。晚上家家戶戶都將親手包好的煮好的粽子、美味的佳肴(在農村家家戶戶都養雞鴨,只有在過節、過年的時候才舍得宰殺雞、鴨)、美酒(自家釀的糯米酒)端上桌,全家人圍在一起憧憬夏季的豐收和秋冬歲末的家庭建設藍圖,有說有笑,其樂融融。
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而粽子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而今超市里或是小攤鋪上常年都可以買到,而且包裝精致美觀?墒牵腋械胶孟罂側鄙倭艘恍┦裁吹摹
端午節征文6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艾節、端午、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各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傳說,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為國忠誠。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都城被敵人占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劃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在過端午節時,人們有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掛荷包和栓五色絲線等許多習俗。這些習俗都是為了驅邪或紀念屈原的死。
又祭屈原街道里散發出淡淡的香味,那是煮粽子發出的清香,端午節到了。端午節是個傳統的節日,這天人們都要吃粽子,掛香包......人們用各種形式來歡度這個節日。當然,也會想到那位與端午有關的詩人——屈原。那種悲苦的命運,讓人對他同情,對他懷念,于是,便有了端午,便有人祭奠他,一遍一遍。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后蹤。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泵穲虺嫉倪@首《五月五日》,寫的就是屈原,那種悲哀,那種凄涼,那種孤獨,那種感傷,讓人也跟著憂愁。屈原啊,你很痛苦吧,自己費盡了心思想要幫祖國,卻遭到奸臣的陷害,眼看著殘暴的秦軍攻入楚國,焚燒楚國的宮殿,屠殺楚國的人民,伴隨著你種植在宮殿花園里的心,也同樣被燒成灰燼,沒有心的你,就象一棵沒有根的樹,所以你選擇了死,以死來證明你的心,
跳下了那汨羅江,你就這么的一跳,便結束了一切。在你跳下的那一刻,你看到了那悲痛的人們,在為你哭泣,你欣慰的笑了,原來人在死前會是如此的明了。∏篮,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雖說有些神化,但一位詩人,能夠被人們近兩千三百年一直祭奠,他的詩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著實令人敬仰。又到端午,又聞粽香,又祭屈原。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
【端午節征文(通用6篇)】相關文章:
有關端午節征文12-21
初中端午節征文08-11
最新有關端午節征文精選12-21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征文08-11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征文(4篇)12-10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征文4篇12-10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征文800字08-12
中學我們的節日端午節征文08-12
關于我們的節日端午節征文08-11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征文600字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