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儒家經典語錄

        時間:2024-07-21 09:37:12 唯美語錄 我要投稿

        儒家經典語錄

          1、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坤》

        儒家經典語錄

          做好事的家庭必給后代流下幸福,專做惡事的家庭必給后代留下禍殃。

          2、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

          有道德的人不會孤單,一定會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相伴。

          3、作德,心逸日休;作偽,心勞日拙。《尚書·周官》

          講道德,心安理得;做壞事,心勞日拙。

          4、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尚書·周官》

          財富可以修飾房子,道德可以滋潤人身,使人心寬體胖。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尊敬我的長輩,繼而推廣到尊敬別人的長輩;愛護我的子女,繼而推廣到愛護別人的子女。

          6、先義而后利者榮,先利而后義者辱。《荀子·榮辱》

          先顧禮義后求利益才算光榮,先求利益而不顧禮義便是恥辱。

          7、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戰國策·魏四》

          別人對我有恩德,不應該忘懷;我對別人有恩德,不應該不忘懷。

          8、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禮記·曲禮上》

          對自己喜歡的人要看到他的缺點,對自己憎惡的人要看到他的優點。

          9、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與朋友相交往,說話要守信用。

          10、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顏淵》

          君子以文章來交朋友,以朋友的幫助來培養自己的仁德。

          11、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離婁下》

          愛別人的人,別人永遠愛他;尊重別人的人,別人永遠尊重他。

          12、克己復禮為仁。《論語·顏淵》

          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禮,這就是仁。

          13、德者事業之基。《菜根潭》

          道德是事業的基礎。

          1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過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宋·宋軾《晁錯論》

          古代創立大業之人,不僅有超世之才,而且必有堅忍不拔之意志。

          15、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 明·陽明《教條場諸生·立志》

          志向不確立、猶如無舵之船,無繩之馬,飄蕩放縱,到何處去呢?

          1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語·學而》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檢查自己——替別人辦事沒有盡心嗎?同朋友交往不誠實嗎?老師傳授的學業沒有復習嗎?”(責任編輯:技術中心)

          17、在上不嬌,在下不諂,此進退之中道也。宋·王安石《上龔舍人書》

          處在上位不驕慢,處在下位不諂媚,這是進退的正確態度。

          18、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清·朱柏廬《治家格言》

          做了好事就希望別人看到,這便不是真正做好事;做了壞事唯恐人道,這便是做了大壞事。

          19、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富貴不能迷亂心意,貧賤不能改變志氣,威武不能屈節,這才叫大丈夫。

          20、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君子心地寬闊,小人經常憂愁。

          21、為世憂樂者,君子之志也;不為世憂樂者,小人之志也。《申鑒·雜言上》

          為國而憂、為國而樂,這是君子的志向;只考慮個人得失,這是小人的志向。

          22、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美。 三國·蜀·諸葛亮《誡子書》

          不學就不能增加才智,無志向就不能成學業。

          23、丈夫四方志,安可辭固窮? 唐·杜甫《前出塞九首之九》

          大丈夫志在四方,豈能害怕吃苦?

          2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自己作風正派,不發命令政教也能順利實行;自己的作風不正,即使三申五令,別人也不聽從。

          25、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 《禮記·儒行》

          廣泛地學習永不滿足,身體力行永不懈怠。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儒家經典語錄】相關文章:

        儒家的經典語錄11-11

        儒家思想經典語錄01-03

        經典儒家語錄06-14

        儒家思想的語錄38條10-17

        儒家思想的語錄38句03-15

        2024年儒家思想的語錄29句03-08

        經典語錄05-16

        饒雪漫左耳經典語錄《左耳》左經典語錄精選04-01

        宮崎駿經典語錄句子 宮崎駿經典語錄短句02-21

        在线咨询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日本免费高清中文网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精品99 |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亚洲第一网站a√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网站你懂得 | 亚洲一区网站观看 | 日韩在线中文天天更新 |

            儒家經典語錄

              1、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坤》

            儒家經典語錄

              做好事的家庭必給后代流下幸福,專做惡事的家庭必給后代留下禍殃。

              2、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

              有道德的人不會孤單,一定會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相伴。

              3、作德,心逸日休;作偽,心勞日拙。《尚書·周官》

              講道德,心安理得;做壞事,心勞日拙。

              4、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尚書·周官》

              財富可以修飾房子,道德可以滋潤人身,使人心寬體胖。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尊敬我的長輩,繼而推廣到尊敬別人的長輩;愛護我的子女,繼而推廣到愛護別人的子女。

              6、先義而后利者榮,先利而后義者辱。《荀子·榮辱》

              先顧禮義后求利益才算光榮,先求利益而不顧禮義便是恥辱。

              7、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戰國策·魏四》

              別人對我有恩德,不應該忘懷;我對別人有恩德,不應該不忘懷。

              8、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禮記·曲禮上》

              對自己喜歡的人要看到他的缺點,對自己憎惡的人要看到他的優點。

              9、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與朋友相交往,說話要守信用。

              10、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顏淵》

              君子以文章來交朋友,以朋友的幫助來培養自己的仁德。

              11、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離婁下》

              愛別人的人,別人永遠愛他;尊重別人的人,別人永遠尊重他。

              12、克己復禮為仁。《論語·顏淵》

              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禮,這就是仁。

              13、德者事業之基。《菜根潭》

              道德是事業的基礎。

              1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過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宋·宋軾《晁錯論》

              古代創立大業之人,不僅有超世之才,而且必有堅忍不拔之意志。

              15、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 明·陽明《教條場諸生·立志》

              志向不確立、猶如無舵之船,無繩之馬,飄蕩放縱,到何處去呢?

              1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語·學而》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檢查自己——替別人辦事沒有盡心嗎?同朋友交往不誠實嗎?老師傳授的學業沒有復習嗎?”(責任編輯:技術中心)

              17、在上不嬌,在下不諂,此進退之中道也。宋·王安石《上龔舍人書》

              處在上位不驕慢,處在下位不諂媚,這是進退的正確態度。

              18、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清·朱柏廬《治家格言》

              做了好事就希望別人看到,這便不是真正做好事;做了壞事唯恐人道,這便是做了大壞事。

              19、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富貴不能迷亂心意,貧賤不能改變志氣,威武不能屈節,這才叫大丈夫。

              20、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君子心地寬闊,小人經常憂愁。

              21、為世憂樂者,君子之志也;不為世憂樂者,小人之志也。《申鑒·雜言上》

              為國而憂、為國而樂,這是君子的志向;只考慮個人得失,這是小人的志向。

              22、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美。 三國·蜀·諸葛亮《誡子書》

              不學就不能增加才智,無志向就不能成學業。

              23、丈夫四方志,安可辭固窮? 唐·杜甫《前出塞九首之九》

              大丈夫志在四方,豈能害怕吃苦?

              2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自己作風正派,不發命令政教也能順利實行;自己的作風不正,即使三申五令,別人也不聽從。

              25、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 《禮記·儒行》

              廣泛地學習永不滿足,身體力行永不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