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典語錄11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有名的語錄吧,語錄具有語言簡潔樸素、生動形象、明白易懂的特點。你知道什么樣的語錄才能稱之為經典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醫經典語錄,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醫經典語錄1
止咳常用麻黃 (寒熱皆可用炙麻黃,熱證可配銀花、前胡、黃芩、魚腥草甚至石膏、梔子等) 縮尿益智桑蛸 (個人感覺比金櫻子芡實好用,水陸二仙勝在平和)
疏肝莫忘麥芽 (治療乳癖習用生麥芽、絲瓜絡)
閉經還須歸芍 (行氣活血當然重要,補血調血是治病求本)
崩漏海蛸茜草 (二藥皆有化瘀之功,可使離經之血歸于常道)
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
療傷必備三七,不須強分內外
無論內傷、外傷,只要涉及到器質性損傷病變,都可用三七,包括自身免疫造成的損傷。 同時配合引經歸經藥使用。
久病必瘀
十年前,我院一名老中醫給自己老慢支開中藥方的時候,用了丹參和當歸,我當時不解,問及老醫生的時候,他就說了這四個字,很受用。
其實,現在在臨床上遇到一些長時間的疑難病癥的時候,我就會嘗試去觀察患者有無血瘀的征象,如果有,用活血的中藥或放血療法,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久病必虛
久病必瘀
久病及腎
疏肝勿忘和胃,理氣慎防傷陰
肝隨脾升,膽隨胃降。
久病入絡
百病挾痰
無痰不作眩,無風不作眩,無虛不作眩。
行氣則后重自除,理血則膿血自愈。
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
見肝之病,知當傳脾,當先實脾。
痛則不通,通則不痛。
醫家不用新荊芥,木賊從來不用鮮.
諸花皆升,唯旋復花獨降。
脾氣喜升 胃氣喜降
脾喜燥而惡濕
怪病多由痰作祟,
治痰無需只祛痰,
貴在治氣以為要,
氣順則津液自行,
絕其源泉痰即消。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百病生于氣
諸厥固泄,皆屬于下
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
久病先針足三里
兵無向導則不達賊境,藥無引使則不通病所.
忍怒以全陰,抑喜以養陽.
大實有羸狀,至虛有盛候 .
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不宜苦寒伐胃府,陽明無熱不輕攻.
小病理氣血,大病調陰陽.
上下交損,當治其中.
見痰休治痰,見血休治血, 見汗不發汗,有熱莫攻熱;
喘氣毋耗氣,精遺勿澀泄, 明得個中趣,方是醫中杰。
——明?李中梓《醫宗必讀?腎為先天本、脾為后天本論》
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白丹皮去無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來寒熱之骨蒸。
學不博不足以達其理,思不精不足以通其變。
救陰不在血,而在養津與測汗;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
木熱則流脂,肝熱未有不見痰者!
回陽之中,必佐陰藥;攝陰之內,必兼顧陽氣。
汗藥宜早,下藥宜遲。
中醫經典語錄2
1. 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
2. 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
3. 療傷必備三七,不須強分內外。
4. 久病必虛,久病必瘀,久病及腎,久病入絡。
5. 疏肝勿忘和胃,理氣慎防傷陰。
6. 肝隨脾升,膽隨胃降。
7. 無痰不作眩,無風不作眩,無虛不作眩。
8. 行氣則后重自除,理血則膿血自愈。
9. 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
10. 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
11. 痛則不通,不通則痛,不榮則痛。
12. 諸花皆升,旋覆獨降。
13. 脾氣喜升,胃氣喜降,脾喜燥而而惡濕。
14. 怪病多由痰作祟,治痰無需只祛痰,貴在治氣以為要,氣順則津
液自行,絕其源泉痰即消。
15.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16. 百病生于氣;諸厥固泄,皆屬于下;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
17. 久病先針足三里。
18. 兵無向導則不達賊境,藥無引使則不通病所。
19. 忍怒以全陰,抑喜以養陽。
20. 大實有羸狀,至虛有盛候。
21. 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22. 不宜苦寒伐胃府,陽明無熱不輕攻。
23. 小病理氣血,大病調陰陽。
24. 上下交損,當治其中。
25. 世無良醫,枉死者半,此言非虛。[唐] 孫思邈
26. 世有愚者,讀方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無方可用。故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而言醫道已了,深自誤哉! [唐] 孫思邈
27. 見痰休治痰,見血休治血,見汗不發汗,有熱莫攻熱。
28. 喘氣毋耗氣,精遺勿澀泄, 明得個中趣,方是醫中杰。[明]李中梓《醫宗必讀》
29. 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30. 白丹皮去無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來寒熱之骨蒸。
31. 學不博不足以達其理,思不精不足以通其變。
32. 救陰不在血,而在養津與測汗;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
33. 木熱則流脂,肝熱未有不見痰者!
34. 回陽之中,必佐陰藥;攝陰之內,必兼顧陽氣。
35. 汗藥宜早,下藥宜遲。
36. 秦艽退黃最妙,以其性能退陽明經濕熱邪氣也。若無濕熱則恐傷燥,又宜慎用。程杏軒
37. 石膏其性,一善清頭面之熱,二善清咽喉之熱,三善清瘟疹之熱,四善清痰喘之熱。?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
38. 大黃去積,水蕩之也;巴豆去積,火燎之也。清?高鼓峰
39. 黃芩之退熱,乃寒能勝熱,折火之本也;柴胡之退熱,乃苦以發之,散火之標也。清?楊士瀛《仁齋直指方》
40. 荊芥最散血中之風。清?汪昂《醫方集解》
41. 木香行氣,平肝實腸;厚樸散滿,行水平胃。清?汪昂《醫方集解》
42. 蓋外無惡寒發熱身痛之表證,則不必用桂枝;內無眩悸吐涎之里證,則不必用肉桂。清?王旭高《王旭高醫書六種》
43. 吳茱萸為厥陰之主藥,上可溫胃寒,下可救腎陽。清?王旭高《王旭高醫書六種》
44. 柴胡散膽經之專藥,即能散其郁勃之氣,復能解其郁結之熱,郁中有熱,故風藥不能治而柴胡能治之也。清?張聿青《張聿青醫案》
45. 氣燥血必燥,清氣藥中略加花粉、知母;血燥氣亦燥,滋燥藥中可加入蘆根、石斛。清?王旭高《醫學當言》
46. 凡治病勿傷胃氣,久病宜保脾土。
47. 欲治肝者,原當升脾降胃,培養中宮,俾中宮氣化敦厚,以聽肝木之自理外濕表散,內濕宜淡滲。
48. 邪在皮毛者,汗而發之。
49. 體若燔炭,汗出而散。
50. 哮喘必用薄滋味,專主于痰。
51. 治哮必用薄滋味,不可純用涼藥,必帶表散。
52. 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治痰法,實脾土,燥脾濕是治其本。
53. 肺虛有痰宜保肺以滋其津液;脾虛有痰宜培脾以化其痰涎;腎虛有痰宜補腎以引其歸臟脅為肝膽之區,禁用汗、吐、下三法。
54. (脅痛)《經》曰:溲而便膿血,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后重自除。
55. 平治權衡,察脈之浮沉;去菀陳座者,疏滌腸胃也。
56. 開鬼門、潔凈府者,發汗、利小便也。
57. 吐血三要:宜行血,宜補肝,宜降氣。
58. (痿)斷不可作風治而用風藥。經曰:“治痿獨取陽明!
59. 治癲貴于養心,兼于行痰;
60. 治狂務于祛邪,滅火為要。
61. 大抵狂為痰實,癲為心血少,治法俱豁痰順氣,清火平肝。
62. 熱痰主急驚,當瀉;脾虛主慢驚,當補。
63. 陰陽虛者,須培腎元,以陰陽蓄于腎也;氣血虛者,須調脾胃,以氣血生于脾胃也。
64. 腎中陰虛則肝心之病起;腎中陽虛則脾肺之病生。
65. 胃為陽土,宜涼宜潤;肝為剛臟,宜柔宜和。
66. 腎臟內寓真陽,非溫不納;肝臟內寄相火,非清不寧。
67. 乙癸同源,肝腎同治;滋腎水即以榮肝木;瀉肝火即以安腎水。
68. 善嚏者,肺病也。善噫者,脾病也。呵欠者,胃病也。
69. 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70. 持脈有道,虛靜為保。切脈之法,心空為宗。
71. 舉之有余,按之不足(浮脈);舉之不足,按之有余(沉脈)。
72. 脾臟宜補則;胃腑宜疏自清。脾喜暖而惡寒;土惡濕而喜燥。
73. 胃陽不傷不吐;脾陽不傷不瀉。邪正不爭不痛;營衛不乖不寒熱。
74. 宜補脾陽者,雖干姜、附子轉能生津;宜補脾陰者,雖石膏、知母轉能開胃。
75. 熱邪傷陰,陽明消爍,宜清宜涼;太陰告困,濕濁彌漫,宜溫宜散。
76. 血得寒則凝,得熱則行,見黑既止。
77. 血之失于吐衄者,陽明之不降也;血之失于便脲者,太陰之不升也。
78. 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
79. 暑熱傷氣,益氣而暑自消;暑熱傷陰,益陰而暑自退。
80. 水系有形之飲;濕為無形之邪。濕為重濁 有質之邪;從外而受者,皆由地中之氣升騰;從內而生者,皆由脾陽之氣不運。
81. 燥邪辛潤以開之;濕邪辛淡以開之。
82. 氣有余便是火;氣不足便成寒。
83. 陰虛者能發熱,以真陰虧損,水不制火也;陽虛者能發熱,以元陽敗竭,火不歸源也。
84.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留而不去,其病為實。
85. 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精補;精補不如神補。
86. 上氣虛者,升而舉之;下氣虛者,納而歸之;中氣虛者,溫而補之。
87. 脈和緩者,元氣之來也;脈強峻者,邪氣之至也。
88. 熟讀而精靈自啟,思深而神鬼可通。 李士材
89. 尊古而泥古,進退皆榛蕪;尊古而不泥古,無路可有路。《北方醫話》
90. 古人用藥立例,指引迷途耳。因例達變,在后人推廣之也。《汪石山醫學全書》
91. 善醫者,法門廣大無邊。不善醫者,小心與大膽均誤也。《古今醫案按/俞按》
92. 理不必深,但期征實;論不必高,但求適用!吨軐W海醫學全書》
93. 暑有陰陽之分。尿有赤濁之別。
94. 病人不忌口,醫生白動手。
95. 疹是太陰風熱。癍是陽明火毒。
96. 巔頂之上,唯風可到。欲求南風,先開北牖。
97. 腸癰下不厭早,腸癖補不厭遲。
98. 無水舟停,增水行舟。
99. 風為百病之長,頭為諸陽之會。
100. 人身不過表里,氣血不過虛實。
101. 面腫為風,腳腫為水。
102. 苔黃膩熱在肝膽,苔黃燥熱在脾胃。
103. 病不辨則無以治,治不辨則無以痊。
104. 去邪而不犯無過之地。
105. 克敵者存乎將,去邪者賴乎正。
106. 法不過仲景,理不過內經。
107. 外入之寒,溫必兼散,內生之寒溫必兼補。
108. 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109. 寧舍其穴,不舍其經。
110. 渴喜飲冷,腹中有熱,渴喜飲熱,腹中有寒。
111. 陽絡傷則吐血,陰絡傷則便血。
112. 五臟之傷,窮必及腎。
113. 上燥治氣,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114. 寒之不寒無水也,熱之不熱無火也。
115. 一切氣病用氣藥不效,少佐芎歸血氣流通而愈。
116. 人身無倒上之痰,天下無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氣。
117. 凡病晝則增劇,夜則安靜,是陽病有余及氣病血不病。
118. 凡病夜則增劇,晝則安靜,是陰病有余及血病氣不病。
119. 晝則發熱,夜則安靜,是陽氣自旺于陽分也。
120. 夜則惡寒,晝則安靜,是陰血自旺于陰分也。
121. 晝則安靜,夜則發熱、煩躁,是陽氣下陷于陰中也。名曰:熱入血室。
122. 夜則安靜,晝則惡寒,是陰氣上溢于陽中也。
123. 晝則發熱、煩躁,夜則發熱、煩躁,是重陽無陰,急泄其陰峻補其陽。
124. 晝則惡寒、夜則煩躁,飲食不入,名曰:陰陽交錯者死。
125. 大凡氣香者,皆不利于氣虛證;味辛者,多不利于見血證,所當慎也;
126. 治火切不可久任寒涼之品,重傷脾胃,便不可救。
127. 益陰宜遠苦寒,益陽宜防增氣,祛風勿過燥散,消暑毋輕下通。
128. 上越之陽,起于肝木,而滄陷之陽,處于脾胃。
129. 陽本上升,陰從下吸則降。陰本下降,陽從上挈則升。陽降,則為蒸變化生之源,陰升則為滋養濡潤之助。 《張聿青醫案》
130. 宣一身之氣化,務在輕清,通六腑之機竅,端在滑利。秦伯未《清代名醫醫案精華》
131. 陽氣下陷者,舉而揚之;陰氣不降者,抑而降之。 《醫貫》
132. 氣陷則倉廩不藏,陰亡則門戶不閉!夺t宗必讀》
133. 肝氣宜升,膽火宜降,然非脾氣之上行則肝氣不升;非胃氣之下行則膽火不降。《醫學衷中參西錄》
134. 水不升為病者,調腎之陽,火不降為病者,滋心之陰!秴轻t匯講》
135. 少火宜升,壯火宜降。壯火降而少火升,氣得升而血得養,三焦皆受益矣!夺t方集解》
136. 飲食有節,脾土不泄;調息寡言,肺金自全;動息以敬,心火自足;寵辱不驚,肝木自寧;恬然無欲,腎水自足。《壽世青編》
137. 多記損心,多言耗氣;心氣內損,形神外散;初雖不覺,久則為弊。
138. 養心莫過于寡欲!夺t學入門》
139. 勿以脾胃熱冷物;勿以脾胃軟硬物;勿以脾胃熟生物!墩垭怕洝
140. 胃陽弱而百病生,脾陰足而萬邪息。
141. 脾胃乃后天之本,老年要以調脾胃為切要!独侠虾阊浴
142. 食物有三化:一火化,爛煮也;一口化,細嚼也;一腹化,入胃自化也。老年唯借火化,磨運易而輸精多。
143. 神靜則心火自降,欲斷則腎水自升!夺t學入門》
144. 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氣;善治氣者,能使氣中生精。《景岳全書》
145. 外感之病,其位在表,病情輕淺,以出入主其外。
146. 內傷之病,多歸于升降,其位在里,以升降主里。
147. 血有余則怒,不足則恐。肝氣虛則恐,實則怒。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
148. 有觸心動為驚,無觸心動為悸。治病先調氣,久病要開郁。
149. 諸病尋痰火,痰火生異證,腑病責臟用,臟病則腑用。
150. 脾旺能勝濕,氣足無頑麻。
151. 實則太陽,虛則少陰。實則陽明,虛則太陰。
152. 二陽之病發心脾。
153. 奪汗者無血,奪血者無汗。亡血家無汗。
154. 胃中熱則殺谷,胃中寒則腹脹。
155. 甘溫除大熱。
156. 濕熱之癥,陽明必見太陰。
157. 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
158. 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
159. 百病皆由痰起,百病皆因于氣。
160. 久病有瘀,怪病有痰。
161. 早上頭痛屬氣虛,晚上頭痛屬血虛。
162. 久病陰火上炎,則津液生痰不生血,補血以制相火,其痰自除。
163. 汗出不解,非風即濕。
164. 黃疸必傷血,治黃要活血。
165. 病不許治,病必不治,治之無功矣。
166. 血不利則病水痛而不腫曰風,腫而不痛曰濕,又痛又腫曰風濕。
167. 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
168. 激勵我精求方術。
169. 俱視獨見,無與眾謀。
170. 告訴我仔細地診察,肯定地判斷。
171. 凡治脾胃,當以調肺氣,交心腎為先。清.唐大烈
172. 六淫之速,莫過風、火。(過敏性疾。
173. 小兒外感必護里氣,里氣不足災怪自生。
174. 腰背委中求,肚腹三里留,面口合谷收;胸脅內關謀。
175. 肢體損于外,則氣血傷于內,營衛有所不貫,臟腑由之不和。
176. 出入停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
177. 跌撲閃挫氣血瘀,疏經通絡功效奇,藥中重用黃芪草,腰痛頸痛功效高。
178. 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
179. 荊芥配伍原則:表癥輕,流清涕+防風;鼻塞重+蘇葉(蘇葉解表作用較強);咽紅+蟬衣。
180. 濕熱泄瀉用滑石+前仁:滑石引上焦之火下行,前仁利小便實大便。
181. 中醫不傳之迷在用量,怪病治痰。
182. 諸風掉眩,皆屬于肝。諸寒收引,皆屬于腎。諸氣膹郁,皆屬于肺。諸濕腫滿,皆屬于脾。諸熱瞀瘛,皆屬于火。諸痛癢瘡,皆屬于心。諸厥固泄,皆屬于下。諸痿喘嘔,皆屬于上。諸禁鼓慄,如喪神守,皆屬于火。諸痙項強,皆屬于濕。諸逆沖上,皆屬于火。諸脹腹大,皆屬于熱。諸躁狂越,皆屬于火。諸暴強直,皆屬于風。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于熱。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于火。諸轉反戾,水液混濁,皆屬于熱。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于寒。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于熱。
183. 腰突未必肝腎虛,脾氣不足多關注,補中益氣是良方,重用黃芪加杜膝。
184. 中醫十趣歌訣 一元:整體觀 兩儀:分陰陽 三寶:形、氣、神四診:望、聞、問、切 五行:金、木、水、火、土 六淫:風、寒、暑、濕、燥、火 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八綱:陰、陽、虛、實、表、里、寒、熱 九法:汗、吐、下、和、溫、清、補、消、養 十方:砭、針、灸、推、罐、膏、丹、丸、散、湯
185. 不讀書不足以明理,徒讀書不足以成用。
186. 氣滯者,治宜疏,疏者調達之;氣結者,治宜散,散者破行之。
187. 諸花皆升,唯旋覆花降;諸子皆降,唯蔓荊子升。
188. 薄荷利咽以止痛;牛蒡利咽以消腫;蟬蛻利咽以開音;馬勃利咽以涼血。
189. 精神不專,志意不理,外內相失,故時疑殆。不知陰陽逆從之理,此治之一失矣。
190. 受師不卒,妄作雜術,謬言為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后遺身咎,此治之二失也。
191. 不適貧富貴賤之居,坐之薄厚,形之寒溫,不適飲食之宜,不別人之勇怯,不知比類,足以自亂,不足以自明,此治之三失也。
192. 診病不問其始,憂患飲食之失節,起居之過度,或傷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為粗所恭,此治之四失也。
193. 熟讀王叔和,不如臨證多。中醫經典固然要讀,醫案也必不可少。推薦一下:《臨證指南醫案》、《古今醫案按》、《名醫類案》、《經方實驗錄》
194. 扎針拔罐,病去一半。
195. 夕佳夜甚,旦慧晝安。
196. 濕熱泄瀉,不管是粘膩臭穢不爽,小承氣湯(少量大黃)加黃柏桔梗薏苡仁:大黃、黃柏緩瀉清腸中濕熱,枳實行氣以解后重,厚樸化中焦之濕,桔梗開肺氣升清以降濁,薏苡仁利濕健脾以強脾胃。
197. 脾乃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
198. 口渴必加花粉,咽痛干草橘梗,目干菊花枸杞,牙痛代赭牛膝。
199. 用藥須知:柴胡劫肝陰,葛根竭胃津。(此指久服)
200. 氣之動曰風,氣之虧曰水、濕、寒,水濕涸降曰燥,氣之盈曰火,氣熱之極曰暑。
201. 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經方千古之秘在于用量。脈之在于有力無力。千人千方。若清水明鏡不失其形。古方不治今病。學古而不泥古。怪病多痰。男子以氣為主,女子以血為主。善治陰者陽中求陰,善治陽者陰中求陽。汗血同源。一味丹參功同四物。
202. 神之所在,心藏神,腦為元神之府;神之所主,人體一切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神之所病,百病之始,皆本于神;神之所治,凡刺之法,先醒其神。
203. 怪病多由痰作祟,治痰無需只祛痰,貴在治氣以為要,氣順則津液自行,絕其源泉痰即消。
204. 面口合谷收,曲池配穴優;如遇頭痛時,鳳池效可湊;脅肋內關謀,可向外關透;肚腹三里留,上腹中脘搜;下腹加關元,天樞治臍周;腰背委中求,殷門亦可收,陀脊按部加,斜向脊柱透;下腰大腸腧,上腰腎腧揉;上肢取曲池,合谷肩yu施;下肢陽陵泉,環跳絕骨透;周身節骱病,疼痛取啊是;避開大血管,胸背禁深刺。
205.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于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矣。
206. 仲景治血以沖為要,沖脈麗于陽明,治陽明即治沖也。陽明之氣,下行為順。且大黃一味,能推陳致新,以損陽和陰,非徒下胃中之氣也。即外而經脈、肌膚、軀殼,凡屬氣逆于血分之中,致血有不和處,大黃之性,亦無不達。
207. 熄風之品雖多,以天麻、鉤藤、菊花之屬為最。
208. 乙癸同源,治腎即所以治肝,治肝即所以熄風,熄風即所以降火,降火即所以降痰,如鉤藤、玉竹、菊花、天麻柔潤熄風之品,無不可于各方中出入加減,以收捷效也。
209. 桂枝入足厥陰行血分,走經絡而達營郁,善解風邪,最調木氣。
210. 觀之桂枝與芍藥,一扶陽,一救陰,兩相對偶,凡陰陽升降表里氣血諸方,莫不惟桂芍之力左右也。
211. 蜈蚣最善搜風,貫穿經絡臟腑無所不至,調安神經又具特長,因其節節有腦是以善理神經。
212. 凡用薄桂,能橫行手臂,片子姜黃,能引至手臂,油松節,能透入骨節。
213. 威林仙,屬木,治痛之要藥,量病稍涉虛者禁用。痛風在上者服之,此藥去眾風,通十二經脈,朝服暮效。
中醫經典語錄3
1、一是認為道是宇宙自然清靜之氣,二是認為道是陰陽二氣消長之理,是包括人在內的萬物的本原,是事物變化的根由。
2、儒醫還為中醫理論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內涵,由于他們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礎,善為詩文,重視典籍,所以不僅編纂、整理和保留了大量醫學文獻。
3、一方面,中國傳統文化是中醫學的思想基礎,另一方面,中醫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4、故作為一名中醫大家,應該像孫思邈那樣,博覽群書,涉獵百科,精通于“道”,才能達到“醫道無所滯礙,而盡善盡美者矣”的境界。
5、儒學對中醫學的影響形成了“醫乃仁術”的倫理道德,還形成了獨特的中醫學群體“儒醫”,要求醫者必須具備一定的文化素質和文化修養。
6、醫理、哲理、易理、文理四者融貫一體,是中醫學之所以具有勃勃生機的主要原因。
7、《周易》陰陽和合的思維方式和取象運數的思維方法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影響。
8、中醫學是在中國傳統文化背景下孕育、成長和發展起來的,離開了中國傳統文化,中醫學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9、唐代醫家孫思邈說“不知易,不足以言大醫”。
10、所以他們在思想品德、道德觀念、知識結構、思維方式、為人風范等方面都表現出儒家的特征。
11、中醫學與中國傳統文化有著密切關系。
12、舉凡歷史上的名醫,無一不是對“道”有深刻領悟的得“道”者。
13、中醫學是以中國古代哲學“形而上之道”指導臨床“形而下之術”,即所謂“醫乃道之緒余”。代表中醫學理論形成的《黃帝內經》,其基本思想即以“道”為主。
14、中醫學的文化特征之所以突出,與儒醫傳統的形成有十分密切的關系,由于“儒醫”經過儒家思想的熏陶。
15、而且將大量中國傳統文化信息熔鑄其中;而且還由于他們重傳承、重流派、重積累,故對中醫學的理論發展和價值取向產生了重要影響。
中醫經典語錄4
1.男女有別
經典語錄:男子屬陽,性多剛悍,以氣為本,又多從事體力勞動,耗氣較多,故養生調適多以益氣固陽為主;女性多柔弱,以血為先,養生調適宜補血而養陰。
2.人生有序
嬰幼兒期
經典語錄:鑒于小兒的生理特點,以養護其“稚陰”、“稚陽”為要,即飲食用藥忌峻猛,慎用過于寒熱之劑,藥量宜輕而病愈即止。
青壯年期
經典語錄:此期可耐藥物,故調攝當視個人體質之偏而調理陰陽。
老年期
經典語錄:女子四十九歲左右,男子五十六歲左右,便開始進入生理功能減退、氣血陰陽不足的老年期。老年人的調攝,當以補為主,時時顧其正氣,方能使陰陽保持相對平衡,以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3.順天時以養生
經典語錄:一年四季中有春溫、夏熱、秋涼、冬寒的不同時序,生物界順此陰陽消長之機,而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生命節律,人亦當應之而護養陰陽。
4.按月亮盈虧而補瀉
經典語錄:中醫認為,人體陰陽、氣血、經脈的虛實變化,與月亮的.盈虧有著密切的關系。月滿時陰陽氣血多實,則應少進補品;月虧時陰陽氣血多虛,則應少服攻伐峻猛瀉下之藥。
5.隨晝夜晨昏而調攝
經典語錄:清晨至日中陽氣生而盛,應順之而養陽,應在清晨適當進行戶外活動,使氣血調暢,有助陽氣生發;日暮至夜半,陽斂而藏,人當少做勞事,無擾筋骨,以顧護精血而養陰。
6.按體質差別而補養
經典語錄:不同的食物可以引起體質的不同,不同的區域、不同的種族都存在體質上的差異。體質的差異概括起來不外乎陰陽的偏盛偏衰,其攝養的原則,當辨體質之差別而補益陰陽,視個體之異,或補陰為主,或益陽為要。補陰助陽,益陽以配陰,就能“源泉不竭”,“生化無窮”,健康長壽。
7.飲食養生須五味調和
經典語錄:中醫稱脾胃為“后天之本”。凡養生者,無不以脾胃為根本,調攝之要,當健脾益胃,而飲食調攝又是健脾益胃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飲食調理時要注意忌饑飽、莫寒熱、宜清淡、避生冷、細咀嚼這些比較容易操作的事項。中醫認為,飲食之五味,與五臟各有其親和性。因此,飲食養生須五味調和,方能滋養五臟之氣,否則飲食過于偏嗜,則會導致營養不足,誘發多種疾病。
8.運行氣血多運動
經典語錄:人之氣血,貴在升降出入有常,運行不息。故善養生者,必調和氣血,使之周流不息,而運行氣血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多運動。中醫運動養生的內容極為豐富,種類甚廣,方法極多,如氣功、導引、五禽戲、八段錦、太極拳、按摩、散步、慢跑、登山等。中醫對運動養生鍛煉講求意、息、行動的和諧統一,即意守、調息、行動的協調統一。同時,強調運動養生也要講究適量,不可過勞,否則會有害于健康。
9.平性怡神養天年
經典語錄:人之情志活動,與氣機密切相關。情志調暢,有助于氣機平順;情志不舒,則氣機紊亂或郁悶。養生旨在靜神,怡情養神、清心寧神、逐擾安神、怡情暢神、平性怡神。
10.上工治未病
經典語錄:治未病有兩種含義:一是防病于未然,二是既病防變。因此,一旦患病,不可諱疾忌醫,以防病入膏肓無可救藥。
中醫經典語錄5
1.夫人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漢·張機《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后病脈證》)
2.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靈樞·順氣一日分四時》)
3.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靈樞·順氣一日分四時》)
4.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5.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素問·寶命全形論》)
6.春捂秋凍,無病無痛。
中醫經典語錄6
1、男女有別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
“婦人之生,有余于氣,不足與血,以其數脫血也!
男子屬陽,性多剛悍,以氣為本,又多從事體力勞動,耗氣較多,故養生調適多以益氣固陽為主。女性多柔弱,以血為先,養生調適宜補血而養陰。
2、人生有序
嬰幼兒期:“稚陽未充,稚陰未長!
鑒于小兒的生理特點,以護養其“稚陰”、“稚陽”為要,即飲食用藥忌用峻猛,慎用過于寒熱之劑,藥量宜輕而中病即止。
青壯年期:“二十歲,血氣始盛,肌肉方長”。(男子三十二歲左右)“筋骨隆盛、肌肉滿壯”。(女子二十八歲左右)“筋骨勁強、身體盛壯”。
此期可耐藥石,故調攝當視個人體質之偏而調理陰陽。
老年期:“今五臟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故發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
女子四十九歲,男子五十六歲左右,便開始進入生理功能減退、氣血陰陽不足的老年期。老年人的調攝,當以補為主,時時顧其正氣,方能使陰陽保持相對平衡,以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3、順天時以養生
“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于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
一年四季中有春溫、夏熱、秋涼、冬寒的不同時序,生物界順次陰陽消長之機,而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生命節律,人亦當應之而護養陰陽。
4、按月廓盈虧而補瀉
“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月廓滿,則血氣實,肌肉堅;月廓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虛,形獨居。是以因天時而調血氣也!
中醫認為,人體陰陽、血氣、經脈的虛實變化,與月亮的盈虧有著密切的關系。月滿時陰陽氣血多實,則應少進補品;月虧時陰陽氣血多虛,則應少服攻伐之藥。
5、隨晝夜晨昏而調攝
中醫認為,人體陰陽、血氣、經脈的虛實變化,與月亮的盈虧有著密切的關系。月滿時陰陽氣血多實,則應少進補品;月虧時陰陽氣血多虛,則應少服攻伐之藥。
“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虛,氣門乃閉,是故暮而收拒,無擾筋骨,無見霧露,反此三時,形乃困薄!
清晨至日中陽氣生而盛,應順之而養陽,應在黎明清晨,適當戶外活動,使氣血調暢,有助陽氣生發。日暮至夜半,陽斂而藏,人當 加載中...內容加載失敗,點擊此處重試加載全文安靜凝斂,少作勞事,無擾筋骨,以顧護精血而養陰。
6、按體質差別而補養
“人之生也,有剛有柔,有柔有強,有短有長,有陰有陽!
“人以水谷為本。”
不同的食物可以造成體質的不同,不同的區域,不同的種族都存在體質上的差異。體質的差異概括起來不外乎陰陽的偏盛偏衰而已,其攝養的原則,當辨體質之差而補益陰陽。視個體之異,或補陰為主,或益陽為要。補陰助陽,益陽以配陰,就能“源泉不竭”,“生化無窮”,健康長壽。
7、謹和五味而調飲食
“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
“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故味過于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于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于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于苦,脾氣濡,胃氣乃厚;味過于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
中醫稱脾胃為后天之本。凡養生者,無不以脾胃為本源,調攝之要,當健脾益胃。而飲食調攝又是健脾益胃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飲食調理時要注意忌饑飽、莫寒熱、宜清淡、避生冷、細咀嚼這些比較容易操作的事項。
中醫認為,飲食之五味,與五臟各有其親和性。因此飲食養生須五味調和,方能滋養五臟之氣,否則飲食過于偏嗜,則會導致營養不足,誘發多種疾病。
8、運行氣血多運動
“氣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息孤危!
人之血氣,貴在升降出入有常,運行不息。故善養生者,必調和血氣,使之周流不息。而運行氣血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多運動。中醫運動養生的內容極為豐富,種類甚廣,方法極多。如氣功、導引、五禽戲、八段錦、太極拳、易筋經、推拿、按摩、散步、慢跑、登山等。中醫對運動養生鍛煉講求意、息、行動的和諧統一,即意守、調息、行動的協調統一。同時,強調運動養生,也要講究適量,不可過勞,否則會有害于健康。
9、平性怡神善天年
“百病皆生于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
人之情志活動,與氣機密切相關。情志調暢,有助于氣機平順;情志不舒,則每致氣機遞亂或郁閉。養生旨在靜神,道法自然、怡情養神;少私寡欲、清心寧神;抑目靜耳、逐擾安神;開朗樂觀、怡情暢神;陶怡情志、平性怡神;保精益氣、養心舍神。
10、上工治未病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徊恢我褋y,治未亂。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
治未病有兩種意義:一是防病于未然,一是既
病之后防其傳變。前者主要內容就是攝生,正說明了攝生對預防疾病的發生有著重要意義。攝生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可以概括為以下兩方面:第一、調攝精神形體,提高防病機能;適應四時變化,避免外邪侵襲。治未病的另一個意義是:既病防變。外邪侵入人體以后,如果不及時治療,病邪就有可能逐步深入,侵犯內臟,使病情加重。因此一旦患病,不可諱疾忌醫,以防病入膏肓無可救藥。
中醫經典語錄7
1. 止咳常用麻黃 (寒熱皆可用炙麻黃,熱證可配銀花、前胡、黃芩、魚腥草
甚至石膏、梔子等)
2. 縮尿益智桑蛸 (個人感覺比金櫻子芡實好用,水陸二仙勝在平和)
3. 疏肝莫忘麥芽 (治療乳癖習用生麥芽、絲瓜絡)
4. 閉經還須歸芍 (行氣活血當然重要,補血調血是治病求本)
5. 崩漏海蛸茜草 (二藥皆有化瘀之功,可使離經之血歸于常道)
6. 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
7. 療傷必備三七,不須強分內外
8. 無論內傷、外傷,只要涉及到器質性損傷病變,都可用三七,包括自身免疫
造成的損傷。 同時配合引經歸經藥使用。
9. 久病必瘀
10. 十年前,我院一名老中醫給自己老慢支開中藥方的時候,用了丹參和當歸,
我當時不解,問及老醫生的時候,他就說了這四個字,很受用。
11. 其實,現在在臨床上遇到一些長時間的疑難病癥的時候,我就會嘗試去觀察
患者有無血瘀的征象,如果有,用活血的中藥或放血療法,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12. 久病必虛
13. 久病必瘀
14. 久病及腎
15. 疏肝勿忘和胃,理氣慎防傷陰
16. 肝隨脾升,膽隨胃降。
17. 久病入絡
18. 百病挾痰
19. 無痰不作眩,無風不作眩,無虛不作眩。
20. 行氣則后重自除,理血則膿血自愈。
21. 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
22. 見肝之病,知當傳脾,當先實脾。
23. 痛則不通,通則不痛。
24. 醫家不用新荊芥,木賊從來不用鮮.
25. 諸花皆升,唯旋復花獨降。
26. 脾氣喜升 胃氣喜降
27. 脾喜燥而惡濕
28. 怪病多由痰作祟,
29. 治痰無需只祛痰,
30. 貴在治氣以為要,
31. 氣順則津液自行,
32. 絕其源泉痰即消。
33.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34.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35. 百病生于氣
36. 諸厥固泄,皆屬于下
37. 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
38. 久病先針足三里
39. 兵無向導則不達賊境,藥無引使則不通病所.
40. 忍怒以全陰,抑喜以養陽.
41. 大實有羸狀,至虛有盛候 .
42. 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43. 不宜苦寒伐胃府,陽明無熱不輕攻.
44. 小病理氣血,大病調陰陽.
45. 上下交損,當治其中.
46. 見痰休治痰,見血休治血, 見汗不發汗,有熱莫攻熱;
47. 喘氣毋耗氣,精遺勿澀泄, 明得個中趣,方是醫中杰。
48. ——明?李中梓《醫宗必讀?腎為先天本、脾為后天本論》
49. 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0. 白丹皮去無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來寒熱之骨蒸。
51. 學不博不足以達其理,思不精不足以通其變。
52. 救陰不在血,而在養津與測汗;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
53. 木熱則流脂,肝熱未有不見痰者!
54. 回陽之中,必佐陰藥;攝陰之內,必兼顧陽氣。
55. 汗藥宜早,下藥宜遲。
中醫經典語錄8
1.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2.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素問·上古天真論》)
3.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素問·上古天真論》)
4.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5.精、氣、神,養生家謂之三寶。(明·綺石《理虛元鑒·心腎論》)
6.善養性者,先饑而食,先渴而飲,食欲數而少,不欲頓而多。(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道林養性》)
7.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
8.飲食有節,脾土不泄;調息寡言,肺金自全;動息以敬,心火自足;寵辱不驚,肝木自寧;恬然無欲,腎水自足!秹凼狼嗑帯
9.多記損心,多言耗氣;心氣內損,形神外散;初雖不覺,久則為弊;——(同上)
10.養心莫過于寡欲。——《醫學入門》
11.勿以脾胃熱冷物;勿以脾胃軟硬物;勿以脾胃熟生物。——《折肱漫錄》
12.胃陽弱而百病生,脾陰足而萬邪息。
13.食物有三化:一火化,爛煮也;一口化,細嚼也。
14.少年進補,老來吃苦。
15.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精補;精補不如神補。
16.脾胃乃后天之本,老年要以調脾胃為切要!独侠虾阊浴贰
17.久立傷骨,久坐傷血,久視傷神,久行傷筋,久臥傷氣。
中醫經典語錄9
1.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3.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4.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5.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素問·生氣通天論》)
6.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7.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玻(《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8.陽勝則熱,陰勝則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9.孤陰不長,獨陽不成。(金·劉完素《素問玄機原病式·火集》)
10.陽常有余,陰常不足。(元·朱震亨《局方發揮》)
11.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2.陰中有陰,陽中有陰。(《素問·金匱真言論》)
13.人生有形,不離陰陽。(《素問·寶命全形論》)
14.忍怒以全陰,抑喜以養陽。
15.陽本上升,陰從下吸則降。陰本下降,陽從上挈則升。陽降,則為蒸變化生之源,陰升則為滋養濡潤之助。 —《張聿青醫案》
16.陽氣下陷者,舉而揚之;陰氣不降者,抑而降之。 —《醫貫》
中醫經典語錄10
1.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2.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漢·張機《金匱要略》)
3.上工治未玻(《難經·七十七難》)
4.虛邪賊風,避其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上古天真論》)
5.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素問·評熱病論》)
6.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素問·刺法-論》)
中醫經典語錄11
1.脾主升清,胃主降濁。(清·黃元御《素靈微蘊·原胃解》)
2.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清·葉桂《臨證指南醫案·脾胃》)
3.脾胃為水谷之海。(明·龔信《古今醫鑒·泄瀉》)。
4.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明·張介賓《景岳全書·喘促》)。
5.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清陽實四支,濁陰歸六府。(《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6.頭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中之府,腰者腎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素問·脈要精微論》)
7.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脾胃者,倉廩之宮,五味出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素問·靈蘭秘典論》)
8.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明·李中梓《醫宗必讀·痰飲》)
9.太陰濕土得陽始運,陽明燥土得陰自安。
10.肝受血而能視。(《素問·五藏生成篇》)
11.肝體陰而用陽。(清·唐宗!堆C論·滑氏補肝散》
12.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靈樞·五味第五十六》)
13.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于陰而象于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恒之府。(《素問·五藏別論》)
14.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藏濁氣,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素問·五藏別論》)
15.五藏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素問·五藏別論》)
16.六府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素問·五藏別論》)
17.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素問·五藏別論》)
18.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謂五液。(《素問·宜明五氣篇》)
19.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素問·五臟生成篇》)
20.心氣通于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靈樞·脈度》)
21.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素問·六節臟象論》)
22.心者,五臟六腑之主也。(《靈樞·口問》)
23.肝氣通于目,肝的則目能辨五色矣。(《靈樞·脈度》)
24.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素問·六節臟象論》)
25.脾臟宜補則;胃腑宜疏自清。脾喜燥惡濕,喜溫惡寒。(張山雷《臟腑藥式補正·脾部》)
26.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素問·厥論》)
27.肺為水之上源。(清·汪昂《醫方集解·清暑之劑》)
28.肺為臟腑之華蓋。(清·陳念祖《醫學三字經·咳嗽》)
29.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素問·六節臟象論》)
30.腎開竅于二陰。(《素問·金匱真言論》)
31.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素問·六節臟象論》)
32.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素問·脈要精微論》)
33.腦為髓之海。(《靈樞·海論》)
34.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靈樞·營衛生會》)
35.胃乃六腑之本。(宋·楊士瀛《仁齋直指方論·病機賦》)
36.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升于頭,以成七竅之用,故頭為精明之府。(明·張介賓《類經·疾病類》)
37.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素問·五臟別論》)
38.胃之為腑,體陽而用陰。(清·吳瑭《溫病條辨·中焦篇》)
39.齒為腎之余,齦為胃之絡。(清·葉桂《外感溫熱篇》)
40.肺為聲音之門,腎為聲音之根。(宋·楊士瀛《仁齋指方論·聲音方論》)
41.肺主出氣,腎主納氣,陰陽相交,呼吸乃和。(清·石壽棠《醫原·聞聲須察陰陽·論》)
42.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素問·太陰陽明論》)
【中醫經典語錄】相關文章:
中醫經典語錄11-19
中醫必記的經典語錄09-26
經典語錄10-08
經典語錄10-28
要帳的經典語錄要帳的句子的經典語錄10-21
饒雪漫左耳經典語錄《左耳》左經典語錄精選11-15
韓寒經典語錄11-03
經典語錄唯美11-03
經典語錄太經典了11-04
勵志的經典語錄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