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小區防災減災應急預案

        時間:2024-05-22 14:42:25 應急預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區防災減災應急預案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有時會遇到無法預料的突發事故,為了可以及時作出應急響應,降低事故后果,很有必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應急預案。怎樣寫應急預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區防災減災應急預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區防災減災應急預案

        小區防災減災應急預案1

          一、“十一五”期間防震減災工作回顧

          “十一五”期間,我區堅持防震減災“預防為主、防御與救助相結合”的工作方針,以《防震減災法》等防震減災法律法規為依據,形成了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分工負責,群眾積極參與的領導和工作體系,防震減災各項工作取得明顯進步。

          一是組織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笆晃濉逼陂g,我區防震減災工作從無到有取得了明顯進步,年成立了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全區《地震應急預案》,加強了對防震減災工作的領導,增加了地震工作人員編制;2009年,制定下發了《區防震減災聯席會議制度》,規范了地震應急檢查制度,建立完善了防震減災工作協調機制,全區防震減災工作進一步加強。

          二是監測預報水平進一步提高。狠抓“三網一員”體系建設,地震宏觀測報網、災情速報網和地震知識宣傳網絡不斷完善,觀測員業務水平顯著提高,目前全區已建成7處地震宏觀異常觀測點,地震監測、地震速報和前兆信息監測水平進一步提高。建設完成了區地震監測臺,并納入國家地震觀測臺網。

          三是抗震設防監管力度進一步加大。積極推進重大建設項目地震安全性評價,在全市率先實現重大工程地震安評全覆蓋,“十一五”期間,我區共對9項重大建設工程和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工程進行了地震安全性評價,并按評價結果進行了抗震設防,保證了重大建設項目的抗震安全。積極開展中小學校校舍安全排查,認真開展農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和地震安全示范社區建設,王村鎮蘇李村新村被確定為市農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大街街道和平社區被評為省級地震安全示范社區。

          四是地震應急能力進一步增強。進一步健全完善地震應急預案體系、地震應急指揮平臺和應急救援保障體系,各級各部門和人員集中場所均制定(修訂)了地震應急預案。組建了200人的地震應急志愿者隊伍,建成區人民廣場和政務中心廣場2處應急避難場所,遇災可安置15萬人。

          五是防震減災宣傳進一步深化。以青少年地震科普知識宣傳教育為基礎,建立健全防震減災宣傳教育長效機制,不間斷、多形式的開展防震減災宣傳,累計建成省級地震科普示范學校2所,市級地震科普示范學校5所,廣大群眾的自救互救能力和全社會的防震減災意識不斷增強。

          二、我區防震減災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

          目前和今后一個階段,我區防震減災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防震減災意識不強。部分部門、單位和群眾對地震安全問題重視程度不夠,認為我區是平原地區,不會發生大地震,存在一定的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民眾防震減災意識還較弱,缺乏自我防護與自救互救技能訓練。二是防震減災設施落后。地震監測、地震應急、通信、交通等方面設施相對落后,防震減災經費投入相對較少,已建的應急避難場所缺乏必要的功能和物資儲備。三是城區住房風險較高。國內外城市直下型地震經驗表明,在地震中沿活斷層一線的建筑物破壞最重,甚至許多抗震性能較好的建筑設施也未能幸免。我區城區很大部分民居建筑建設時間較早,房屋抗震設防標準低,有的房屋就建在斷裂帶兩側,一旦發生直下型破壞性地震,后果將不堪設想。四是農村民居抗震設防不到位。農村房屋缺乏規范管理,絕大部分的建筑特別是偏僻農村的建筑未經正規設計與施工,沒有考慮抗震設防問題,農村民居抗震安全形勢非常嚴峻。五是人才建設與防震減災工作還有較大差距。目前我區尚無防震減災專業人才,嚴重制約了防震減災事業發展。

          三、防震減災“十二五”規劃的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我區防震減災工作“十二五”規劃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預防為主、防御與救助相結合,依靠科技進步和群眾參與,全面提高地震監測預報、災害防御、應急救援能力,形成政府主導、專群結合、全社會參與的防震減災工作格局,最大限度減輕地震災害損失,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總體目標是:全面提升我區防震減災水平,全方位、多渠道的防震減災宣傳服務網絡基本形成,社會公眾的防震減災意識進一步增強;年前,建成科學的地震宏觀異常綜合觀測系統、地震應急指揮系統和區地震信息節點,地震監測預警能力進一步提高;抗震設防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強,抗震設防要求審核納入基本建設審批程序,城市活斷層探測與地震小區劃成果得到充分應用;地震應急救援能力進一步提升,地震應急救援和救助保障體系基本建立,應急指揮系統和專群結合的地震應急救援隊伍進一步完善;基本具備抵御和應對6級左右即略高于本區地震基本烈度類型破壞性地震的能力。

          具體工作目標如下:

          1、專防結合,地震監測預警能力進一步提高。充分利用覆蓋全區的宏觀異常觀測系統及信息,努力提高地震宏觀觀測水平,切實搞好區級信息節點建設,綜合利用省市區地震臺網監測數據,多措并舉進一步提高地震監測水平。

          2、搞好地震安全性評價,震害防御能力進一步加強。對重大工程和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工程按要求全部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使新建、改建、擴建工程全部達到抗震設防要求。農村民居改造或新農村民居建設項目按規定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嚴禁在地震斷裂帶規劃城市新區、學校、醫院和重要基礎設施工程。

          3、完善地震應急預案體系,地震應急救援能力全面提升。進一步健全完善地震應急預案、應急指揮技術系統和組織系統;堅持防震減災聯席會議制度,搞好防震減災責任單位協調配合;抓好地震應急專業救援力量建設及志愿者隊伍建設,努力提高地震應急實戰能力。

          4、搞好物資儲備,災后恢復能力明顯提高。加強和完善救災物資儲備體系,切實抓好日常救災物資儲備工作,確保災民在震后24小時內得到基本生活救助,災區社會秩序3日內基本恢復。

          5、抓好普法教育,公眾應對震害知識水平進一步增強。通過積極參加“法律五進”活動進行防震減災教育,把中小學作為普法重點,力爭中小學生防震減災知識普及率達到100%。廣泛開展覆蓋社區、企業、鄉村、機關的防震減災知識宣傳,使全民熟練掌握防震減災基本知識和防震避震技能,科學應對地震謠傳事件,災害來臨時能夠做到自救互救。

          四、防震減災“十二五”規劃主要工作任務

          (一)建立地震應急指揮中心

          建立功能全面、反應靈敏的地震檢測與應急指揮技術系統,實現對地震監測數據的一體化匯集、顯示、存儲、管理、分析,并能通過視頻實現與省、市地震部門同步進行震情會商,及時向區委、區政府提報震害預測結果,提出決策建議。做好與公安、交通運輸、安監、水務、人防等指揮技術系統的聯網,實現信息共享,為地震應急和抗震救災提供有利的技術保障。

         。ǘ┘訌姺勒饻p災宣傳教育

          建立完善防震減災宣傳教育網絡。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絡、報紙等新聞媒體和學校等教育陣地、廣泛宣傳普及防震減災法律、法規和地震監測、預防、應急常識,開展防震減災知識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進企業活動,努力提高全社會防震減災意識。充分發揮我區省市兩級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的作用,逐步補充地震培訓教育設備和教材,完善工作制度,以青少年為重點,普及防震減災知識以及自救互救知識,積極創建省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

          (三)加大群測群防工作力度

          制定全區群測群防網絡建設方案,實現群測群防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積極開展群測群防工作,努力搞好地震宏觀測報網、地震災情速報網、地震知識宣傳網和鎮、街道防震減災助理員“三網一員”建設。全區每個鎮(街道)至少建立1個地震宏觀觀測點或群測骨干點,盡快建立起橫到邊、縱到底的地震宏觀觀測網絡體系。建立穩定的群測群防經費渠道和長效運行保障機制,使群測群防工作走向正規并健康發展。

         。ㄋ模┩晟频卣鹁仍戎w系

          建立由公安、醫療、住建、交通運輸、消防、供電、通訊、地震等行業專業人員組成的緊急搶險救災隊伍,加強專業化培訓、訓練和演練,保證應急裝備和必要的應急經費,建設統一指揮、專業性強、功能健全、反應靈敏的地震應急體系和救援隊伍。做好緊急救災物資儲備工作,區發改、財政、民政、貿易、糧食等部門做好地震應急所需食品、生活用品、搶險物資儲備工作,保證災民三天以上所需食品和物資儲備。制定相應儲備方案、保障制度、震后物資調撥方案和分發辦法,有關部門要對救災糧食、食品和物資存儲情況進行定期檢查、更換。

         。ㄎ澹┳ズ霉こ炭拐鹪O防

          按照要求,將抗震設防要求納入基本建設管理程序,新建、擴建、改建工程必須依法進行抗震設防審批,積極協調發改、住建、規劃、國土部門做好建設工程抗震設防管理工作,2015年前全區達到全面抗御6級地震或本地基本烈度的設防標準,新建工程100%符合抗震設防要求。對重點項目進行抗震性能鑒定,根據鑒定結果,責成不具備抗御6級地震能力的建筑單位制定抗震加固計劃。對水、電、煤氣、熱力、通訊、交通、醫療、糧食等生命線工程系統和次生災害源生產、儲存設施進行抗震性能鑒定或震害預測,制定地震應急措施與搶險恢復方案、防范次生災害源造成社會危害的有效措施和應急對策?茖W合理利用城市活斷層探測和地震小區劃成果,建立綜合抗震設防數據庫,為城市規劃建設和工業經濟項目選址提供科學合理的抗震設防依據。

         。┘涌鞂嵤┺r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

          加強農村民居抗震設防知識宣傳和技術指導,推廣經濟適用、符合抗震設防要求的各類農村民居建設圖集和施工技術,培訓鎮、街道防震減災助理員和農村建筑工匠,使其掌握農村民居建設基本抗震設防知識和技術。選取有條件的鎮、村進行“農居地震安全工程”試點,并給予適當補貼,引導和扶持農民建設地震安全農居。

          (七)保障中小學校舍安全

          加大政府投入,全面改善中小學校舍安全現狀,集中整治校舍危房,使其盡快達到抗震設防標準。新建、擴建、改建的中小學校舍,嚴格按照國家確定的抗震設防要求和中小學建設標準,確保校舍安全。建立校舍維修長效機制,實時監控校舍安全狀況,保障我區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ò耍┨岣叩卣饝本仍芰

          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地震應急指揮、防震減災聯席會議制度及工作制度,明確各成員單位職責,建立經常性的'工作通報聯絡機制。不斷完善地震應急預案審批(備案)制度,進一步完善落實各級各部門單位,特別是中小學校、醫院、超市等人員密集場所及重點企業地震應急預案的制定、修訂以及應急保障措施。完善地震應急檢查和培訓制度,組織單位、行業、社區進行模擬演練,提高地震應急反應能力。以“三網一員”為基礎,形成區、鎮(街道)、村(居)三級災情速報網絡,建立暢通的災情速報渠道,對有關人員進行培訓,配備相應裝備。做好地震應急疏散與避難場所規劃建設工作,并納入城市建設發展規劃,建立以居民社區為核心的災害應急疏散與避難場所示范點,以點帶面,力爭“十二五”期間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基本滿足城市居民需要。狠抓城區、鎮政府駐地、學校、醫院、大型企業等人口密集區域的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推進農村應急避難場所建設,積極創建全省鄉鎮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典型經驗和先進模式。

         。ň牛┘訌姺勒饻p災隊伍建設

          按照上級統一要求,健全防震減災工作機構,配備相關人員,確定相應職能,安排適當經費,確保防震減災各項工作的開展。區地震局按照上級要求增加編制,達到監測、防御、應急有專業科室或專人管理,專業人員構成50%以上,各鎮、街道及部門有專人管理。要進一步加強防震減災工作隊伍建設,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在職人員、應急救援人員、志愿者、群測群防測報員的地震業務知識培訓,努力提高防震減災隊伍素質。

          五、保障措施

         。ㄒ唬┘訌娊M織領導,完善防震減災體制建設。

          建立完善的領導責任制,形成集中統一、堅強有力的指揮機構。進一步完善防震減災應急預案,切實加強各部門間的協調配合,發揮整體綜合優勢,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形成防震減災工作合力。

          (二)加大資金投入,確保防震減災需求。

          加大對防震減災經費投入,建立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防震減災需求、穩定可靠的防震減災投入機制和預算體制,在防震減災基礎設施建設、重點企業抗震設防和城區抗震設防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

          (三)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民防震減災意識。

          利用“法律五進”等形式,廣泛開展防震減災知識宣傳和科普活動,完善防震減災宣傳工作機制。利用廣播、電視等陣地不斷強化全民防震減災意識,努力提高全社會防震減災、應急救援、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四)充分落實好防震減災法律法規,加大行政執法力度。

          認真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和省市防震減災法律法規,堅持依法行政,強化執法培訓,推動執法隊伍制度化、規范化建設。加大執法檢查力度,進一步完善地震行政執法管理、責任追究、行政復議、行政監督檢查等制度,明確抗震設防各個環節的執法主體和工作程序。加強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管理,認真貫徹執行地震監測預報的有關規定,嚴肅查處破壞地震監測設施、地震觀測環境的行為。

        小區防災減災應急預案2

          市(縣、區)15個社區進行了調研,并對全省城鄉社區減災工作情況進行了調查統計。

          一、全省社區減災工作的現狀

          全省現有社區5550個,其中,城市和鄉鎮社區3852個,農村社區1698個。自2007年民政部部署社區減災工作以來,我省以貫徹落實《國家綜合減災“十一五”規劃》為契機,以創建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為載體,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宣傳教育,完善基礎設施,在探索中推進社區減災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ㄒ唬p災工作機制初步建立。武漢、黃石、宜昌、襄樊、十堰等大中城市通過建立市、區、街道、社區四級減災工作指揮體系,加強了對減災工作的組織領導。據統計,全省有1990個社區建立了綜合減災機構,占全省社區總數的359%。武漢市青山區鋼花街,建立了街道、社區、門棟三級防災減災工作組織指揮體制,明確了各級防災減災工作職責任務;宜昌市伍家崗區大公橋街勝利四路社區建立了以社區黨委書記為組長,物業管理公司責任人、轄區單位領導、社區民警、居民代表為成員組成的綜合防災減災工作領導小組,構筑了比較完善的社區減災工作管理體系。

         。ǘ┬麄鹘逃顒映躏@成效。各地在社區減災工作中,注重宣傳形式的多樣性、宣傳內容的針對性和宣傳對象的廣泛性,通過掛橫幅、貼標語、辦黑板報和宣傳欄、發放減災知識宣傳資料和《公眾應急救助手冊》、舉辦專題講座、開展災害應急演練活動,使社區居民掌握必要的減災自救基本知識和技能。據統計,全省有2149個社區設立了防災減災宣傳櫥窗,占387%;有2171個社區開展了防災減災知識講座,占391%;有3276個社區印發了防災減災宣傳資料和宣傳手冊,占59%。武漢市青山區119社區通過制作宣傳板報,懸掛警示牌和避災疏散示意圖,定期舉辦專題講座,為每戶居民配發《應急救助手冊》,對孤寡老人、獨居老人和殘疾人予以重點關心,及時發現和消除隱患,有效地增強了社區居民的防災減災意識和技能,2008年被民政部授予“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

         。ㄈp災基礎設施逐步加強。武漢等大中城市在開展社區減災活動中,加強社區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配備消防器械,在關鍵部位設置逃生設備、逃生導向標志,配備簡易挖掘工具、急救器材、照明器材和呼救裝置;將社區中心休閑廣場、綠地、學校操場和其他空地等劃定為社區應急避難場所,確保災害發生后社區居民能安全有序地疏散。據統計,全省有1637個社區劃定了應急避難場所,占295%,共設立避難場所2585個。青山區119社區把緊臨社區的武鋼一小劃為應急避難場所,與學校簽訂協議,設置“防災減災避難場地”標識和居民逃生線路,遇有重大災害或險情,學校迅速打開校門,供社區居民緊急避險。宜昌市按照“預防為主、防御與救助相結合”的原則,設立了45個固定應急避難場所,總面積達519萬平方米,按每人5平方米的標準計算,可容納約104萬人避難;按地震裂度達到六度時疏散22萬人計算,人均疏散面積約236平方米。該市按不同的災害類型,對應急避難場所進行合理功能分區,設置了應急避難標識標牌,完善了應急供水、供電、通信等設施,設立了應急指揮部、住宿、餐飲、物資儲備、醫療、臨時廁所、廣播、安保、消防等區域,一旦災害發生,災民能夠快速有序地進入應急避難場所,并得到妥善安置。

          (四)應急救助預案逐步建立。按照民政部和省民政廳的統一部署,各地在社區減災工作中,比較注重社區災害應急救助預案制定和演練。據統計,全省有3923個社區制定了社區災害應急救助預案,占707%。武漢市江夏區烏龍泉礦社區針對工礦社區的實際,制定了消防安全工作方案、災害救助應急預案、應急搶險搶修工作方案,并定期進行了演練。宜昌市萬壽橋街道張家店社區針對轄區內排查的6處災害隱患,在預案中按照災害類別明確了災害預警方式、人員轉移路線和救助措施等,增強了預案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武漢市武昌區秦園社區定期組織不同類別的防災減災應急演練,社區8000多居民踴躍參與,增強了社區居民的防災減災意識和安全感。

         。ㄎ澹p災志愿活動開始起步。社區志愿者作為社區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力量,平時協助社區開展防災減災宣傳工作,遇有災害時協助做好災害應急準備、緊急救援、轉移安置受災群眾,在社區減災工作中發揮著積極作用。據統計,全省有2582個社區建立有社區志愿隊伍,占465%,社區志愿者隊伍總人數達488252人,其中在中國志愿者協會注冊的志愿者達214149人。如江夏區烏龍泉礦社區根據政治面貌、年齡和技術特長,將50名志愿者分成“兩隊四組”,即黨員先鋒隊、團員突擊隊,扶貧幫困組、文化娛樂組、公益事業組、未成年人和殘疾人援助組,充分發揮每一個志愿者在防災減災工作中的作用。在武漢市青山區119社區,5132名居民中就有注冊志愿者753人,平均100個社區居民就有15個注冊志愿者,他們活躍在多個領域,積極開展扶老、助殘、救孤、濟困、防災減災、搶險救災等活動,“有時間做志愿者,有困難找志愿者”在這個社區蔚然成風。

          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從實地調研的情況來看,通過開展社區減災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社區居民的防災減災意識和避險自救技能,促進了社區的安全與和諧,但是全省社區減災工作的整體水平還不高,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ㄒ唬┕ぷ靼l展不平衡。主要體現在城鄉發展不平衡和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從全省范圍看,城市社區減災工作比農村社區開展得好;武漢市和宜昌市中心城區由于工作主動、抓得早,減災工作已納入當地黨委、政府議事日程,防災減災宣傳活動廣泛深入,因地制宜劃定減災應急避難場所,定期組織應急預案演練,減災工作整體水平較高,其他地區相對滯后。調研組發現,有的社區條件很好,但認識不夠,工作力度不夠;有的條件相對較差,存在畏難情緒,工作積極性不高。

         。ǘ暮鳖A案體系不完善。一是基層預案制定存在空白點。全省293%的社區沒有制定災害救助應急預案。二是預案內容不科學。有的預案比較陳舊,沒有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進行修訂;有的預案照抄照搬,套用固定模式,針對性不強;有的預案內容簡單,應急措施不具體,操作性不強。三是預案演練不夠。全省有83%的社區沒有對災害應急預案進行演練,預案的實際作用缺乏實踐檢驗。

         。ㄈp災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一是社區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滯后。多數社區沒有明確設立應急避難場所,已明確設立的避難場所標識有待進一步完善,功能分區有待進一步加強。如恩施州共有城鄉社區117個,只有11個社區設立了應急避難場所,其中只有5個社區設立了應急標識和指示牌。二是社區應急物資儲備缺乏。絕大多數社區沒有建立專用的應急物資倉儲設施,救災應急存儲物資缺乏。如荊州市498個社區只有14個社區儲備有應急物資,只有1個社區與商家簽訂了應急救助物資購銷協議。三是農村社區缺乏必備的防災減災設施。農村居民住房防災抗災標準普遍較低,災害應急避難場地和應急逃生標志普遍缺失。

         。ㄋ模┓罏臏p災意識比較淡薄。一是多數基層政府和組織對開展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防災減災是務虛的工作,沒有抓經濟、抓發展實在,不愿意把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到防災減災工作中來。二是大多數社區居民親身經歷的災害性事件較少,難以形成對災害的感性認識,有的認為災害離自己比較遠,存在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有的缺乏基本的防災避災知識。如在發生雷電和爆發山洪時,有些人強行外出或渡河,被雷電擊中和被洪水沖走,造成不必要的傷亡。如,今年6月19日下午,隨州市出現雷雨大風天氣,隨州職業技術學院兩名學生在大樹下躲雨,接打手機時遭雷擊,導致一人死亡一人重傷。三是大多數社區居民認為防災減災工作需要付出現實成本,而預見的結果在未來不一定存在,付出往往得不到回報,使得社區居民在生活中不重視防災減災。一般的居民家庭都沒有配備安全繩、急救包、滅火器等自救設備。

          存在上述問題有多方面的原因,綜合起來看,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ㄒ唬┲笇枷氪嬖谡`區。一是在建國后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和民政等部門存在重抗災救災、輕防災減災的指導思想,對災害發生后的應急救援、現場處置、善后處理等方面給予了高度的關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對防災減災工作重視不夠。災害發生后,英勇救災的人可以成為英雄,而平時默默從事防災減災工作的人卻往往被忽視。二是認為現階段的中心工作是抓經濟建設,只要把經濟建設搞上去,防災減災問題就自然會得到解決。三是認為沒有把社區減災工作列入政績考核和目標管理范疇,干與不干一個樣。四是基層民政部門認為工作多任務重,社區減災工作一沒項目二無資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沒有把社區減災工作擺到應有的位置。

          (二)財政投入嚴重不足。投入不足,是社區減災工作發展較慢的一個重要原因。近年,隨著以人為本執政理念的逐步深入和國家綜合財力的提升,黨和政府對救災工作越來越重視,救災資金投入逐步增加,但是減災工作投入卻很少。2008年底以來,國家為應對金融危機采取了一系列擴內需的措施,投入項目資金達4萬億,但沒有社區減災項目。2008年,我省共投入救災資金67億元,投入危房改造資金8310萬元,但沒有安排社區減災資金投入。武漢市江夏區烏龍泉礦社區,三年來在社區減災工作上的投入不到1萬元,而且還不是財政投入。

          (三)宣傳教育力度不夠。一是中小學校的宣傳教育力度不夠。我省廣大中小學校沒有專門的防災減災教材,也沒有安排專門的課時開展宣傳教育和應急演練,使得廣大中小學生防災減災知識得不到普及。二是農村社區的宣傳教育力度不夠。相對于城市社區來說,農村社區由于抵御災害能力低下,災害對其所造成的破壞性更大,但由于農村社區地處偏遠,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往往被忽視。三是宣傳教育的經常性不夠。防災減災要深入人心,就要使宣傳教育活動經常化,但現實往往是“活動來了一陣風,活動完了無影蹤!彼氖切麄鹘逃尼槍π圆粡姟I鐓^減災宣傳教育往往是為了完成任務,與社區居民日常生活結合得不夠緊,針對性不強,不注重用重大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和公共衛生事件中的典型事例進行宣傳教育,使得社區居民參與防災減災的熱情不是很高。

          三、對策與建議

          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會上強調:“必須把防災減災作為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一項重大工作進一步抓緊抓好!薄秶揖C合減災“十一五”規劃》把“加強城鄉社區減災能力建設”作為十一五期間要重點完成的八項任務之一,明確提出要“推進基層減災工作,開展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活動”。加強社區減災工作,提高城鄉社區居民避災自救能力和基層災害應急管理水平,最大程度減輕災害損失,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湖北是自然災害較為嚴重的省份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災發季節強、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近年來,在全球氣候變化和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我省自然災害損失不斷增加,重大自然災害乃至巨災時有發生,我省面臨的自然災害形勢嚴峻復雜,災害風險進一步加劇。據統計,2004—2008年,我省平均每年受災人口達2253萬人、因災死亡人口113人、傷病人口115萬人、轉移安置災民37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928千公頃、絕收面積27159千公頃,倒塌房屋974萬間、損壞房屋2661萬間,直接經濟損失14374億元。

          加強防災減災工作,把救災工作的重心轉向救災減災并重上來,是國家對自然災害管理的重大轉型,是傳統救災工作的重大變革。2008年,南方特大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害的.慘痛教訓警示我們,加強基層減災工作,全面提高城鄉社區綜合防御災害的能力和災害應急管理水平,最大程度減輕災害損失,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已經刻不容緩。

         。ㄒ唬┘訌娊M織領導。一是要轉變觀念。各級黨委、政府要適應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提高科學發展能力和水平的新要求,順應人民群眾過上安全幸福生活的新期盼,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從保障民生出發,切實轉變重救災輕減災的觀念,牢固樹立防災減災與抗災救災同等重要的思想,甚至是防重于救、有備才會無患的思想,努力推進救災減災協調并重和可持續發展。要將社區減災工作納入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成立綜合減災協調機構,加強對社區減災工作的組織領導。二是要加強協調。各級民政部門要認真貫徹“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的方針,積極承擔綜合協調職能,積極爭取黨委、政府對社區減災工作的重視;加強與相關部門協調,整合資源,形成指導和支持社區減災工作的合力。要通過編制實施“社區減災能力建設示范工程”、“社區應急避難場所”等項目,把社區減災工作變成實實在在的項目,爭取領導的更多重視和財政的更大投入,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社區減災工作。三是要加強基層。鄉鎮(街道)和社區要成立專班,建立健全社區減災組織網絡,建立社區減災工作責任制,把社區減災工作納入目標考核內容;要堅持貼近社區、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深入開展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活動,不斷提高社區居民的防災減災意識和避災自救能力。

         。ǘ⿵娀麄鹘逃。一是突出宣傳教育內容的針對性。農村社區要重點開展雷電、大風、冰雹、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災害防范及逃生技能宣傳教育;城市社區要重點開展火災、地震等災害,生物化學物品和有毒氣體泄露、爆炸,傳染病等公共衛生事件的防范及技能宣傳教育。教育部門應把防災減災知識教育納入教學大綱,明確規定社區中小學校必須安排專門教材和課時開展減災教育,讓中小學生掌握最基本的避險逃生技能。二是注重宣傳教育方式的多樣性。要充分利用社區宣傳欄、宣傳櫥窗,張貼減災宣傳掛圖、資料,建立宣傳陣地;組織社區居民將減災知識編成小品、戲劇等,通過社區文藝活動進行表演,寓教于樂;把防災減災工作納入社區志愿者活動的重要內容,組織志愿者開展經常性的防災減災知識宣傳教育活動;以重大自然災害和事故災難中的典型事件為例,進行案例教育,引導社區居民增強憂患意識和避險自救技能,自覺配備家庭滅火器、安全繩、應急燈、急救包等必要的防災減災設備。三是開展好主題宣傳活動。要抓住開展512國家“防災減災日”和“國際減災日”活動的契機,每年確定一個宣傳主題,細化活動內容,精心組織實施,把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推向深入。

         。ㄈ┩晟茟鳖A案。一是要組織社區開展全面細致的災害隱患排查,準確掌握社區的災害隱患及災害發生規律,為制定和完善社區應急救助預案提供依據。二是要結合社區環境、居民特點和現有救災減災能力等現狀制定預案,明確指揮機構、應急程序、協調聯動機制和應急反應、群眾轉移安置、基本生活保障等職責,把預案制定成社區及居民應對突發災害事件的行動指南,把預案所規定的工作職責明確到具體單位和個人。三是要針對災害隱患,積極支持、配合社區,定期組織開展預案演練活動,通過演練查找預案存在不足,及時對預案進行修改完善。年底前,所有城鄉社區要完成預案制定工作,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預案體系。

        小區防災減災應急預案3

          一、總體要求

         。ㄒ唬┭雌跒暮Ψ姥纯购禍p災預案是政府應對突發性汛期災害的緊急行動方案。

         。ǘ┕ぷ髟瓌t。根據國家、市、縣救災工作方針,防汛抗旱減災工作堅持政府統一領導、分級管理、部門分工負責、統一協調、當地參與的原則性,當地村委會制定防汛抗旱減災預案,共同完成防汛抗旱減災任務。

          (三)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汛期洪澇、地災、雷電等突發性災害發生后的應急反應。

         。ㄋ模暮岆U救災工作實行責任制。領導小組、相關部門、干部職工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對因、工作不力造成嚴重損失的要依法追究責任,嚴肅處理。

          二、災害預警和災害報告

          (一)災害預警。汛期值班工作人員要做好信息收集和傳達,地質災害監測點、河道、水庫等重點部位要及時監測預報,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的`原則,及時發出預警。對預測研判災害將對特定區域內的群眾生命財產所造成的危害或損失,應及時向分管領導或值班人員匯報,為領導決策和啟動預案提供科學依據。

         。ǘ那閳蟾。汛期災害發生后,各村(居)委會必須立即向政府值班室報告,并迅速組織人員核實。發生重大災害時,在向政府報告的同時,立即組織人員搶險救災,啟動轄區內搶險救災預案。災情報告內容包括:災害種類、發生時間、地點、范圍、程度、災害后果、救災工作采取的措施、災區存在的困難和需求。政府值班室接險情報告后,應立即向分管領導或主要領導報告,由應急搶險救災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人根據災害等級啟動防汛抗旱減災預案。

          三、預案啟動的條件及程序

         。ㄒ唬╊A案啟動條件

          凡遇轄區內局部發生或預測可能發生人員傷亡、房屋倒塌等重大自然災害,或上級政府要求啟動防汛抗旱減災預案,或受災的村(社區)請求啟動防汛抗旱減災預案支援救援等,應啟動應急預案。

          (二)預案啟動程序

          1.根據氣象部門降雨預測預警、重點監測部位研判預警,預測災害將對特定區域內群眾生命財產所造成較大危害或損失,或接到轄區內局部發生災害情況包括,由應急指揮部總指揮根據預警預報,召開預案啟動動員會議,發出啟動命令,確定啟動規模,落實救災責任。

          2.各搶險救災工作小組、鎮級各部門、黨員干部接到預案啟動命令后,按各自分工迅速開展工作,全力以赴參與搶險救災工作。

        【小區防災減災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防災減災的應急預案05-18

        防災減災的應急預案09-22

        防災減災應急預案09-22

        防災減災應急預案02-18

        防災減災的應急預案02-01

        小學防災減災應急預案09-13

        2021減災防災應急預案10-27

        社區防災減災應急預案07-29

        小學防災減災應急預案04-03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