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師心得體會演講稿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你想好怎么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學教師心得體會演講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一位老師朋友苦惱地告訴我,他班上的一些學生非常淘氣,不僅在課堂上分心,互相交談,做鬼臉,耍花招,而且經常在課后制造麻煩。起初,只有幾個學生,老師能夠“控制局面”,但后來它逐漸演變成一小群調皮的學生。由于這個小團體的存在,這個班最終成為學校著名的“無序班”。有一次,在學校的一次無線電運動比賽中,兩個學生開始在隊里打架。老師使用了各種方法來糾正這種情況,包括口頭警告、換座位和向父母求助所有這些方法都被使用過,但似乎都沒有效果。看到這位老師焦慮的臉,我深深理解他的心情。然而,那時我還年輕,沒有經驗。我不能給他好的建議和解決辦法。我也很高興我們班沒有這樣的“小組”。否則,我就像這位老師一樣深陷其中,不知道該怎么辦。
事實上,對教師來說,除了教學壓力之外,教師繁瑣復雜的工作還在于對學生的管理。管理學生是教育教學的基礎工作。有時教師在學生管理上比在教學上花費更多的精力和精力。每個老師都不能避免這一點,因為沒有管理就沒有教育和教學。但有時因為方法不到目的,什么簡單什么不簡單,班級管理的效果往往很小。帶著這些困惑,我一直在尋找——最近,我讀了《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老師》,困擾我多年的困惑終于得到了解釋。談到管理,我們經常想到紀律、規則、規范、懲罰、批評、表揚、鼓勵等等。也許沒有一個教育家能像蘇霍姆林斯基那樣成功地處理學生管理問題。他注重現實的建構,反對空洞的要求和規定。蘇霍姆林斯基不僅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而且為許多教育教學實踐中的難題提供了詳細的例子和有效的解決方案。在處理學生管理問題時,他反對紀律,認為基于紀律的教育實際上會把孩子變成孤獨的人,使他失去對周圍世界應有的.情感反應。他強調,不應該讓學生理解“不”和“不”的意思,而應該讓他們相信“應該”和“必須”是什么意思。
有一位家長,當他的孩子沉迷于網絡游戲時,他很沮喪。后來,他禁止孩子們上網,也不給他們零花錢。他規定孩子們放學后必須立即回家。孩子們回家后,他把孩子們鎖在房間里,相信一切都會好的。但是后來,家長痛苦地意識到孩子偷了同學的錢,逃學到了學校附近的網吧。我想知道這位家長是否能幫助他的孩子在其他領域找到樂趣,除了禁止他們玩網絡游戲。例如,向孩子們推薦一些好書,帶孩子們去看一些好電影,培養孩子們對某項運動的興趣,或者在音樂、藝術等領域做一些嘗試。蘇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書中寫道:“不要這樣教孩子們:‘不要在校園里摘花。“相反,應該對他們說:‘每個人都應該在校園里帶一朵花,并小心地照顧他。事實上,如果一個孩子在校園里種了一朵玫瑰,他給它澆水施肥,讓它發出的每一朵花蕾都感到驚訝,讓即將開放的每一朵花蕾都感到歡欣鼓舞,他會隨意摘那些花嗎?當然不是,我認為這是教育的藝術。這種教育的藝術必須融入到我們每一位老師的血液中,點亮我們走向教育的燈塔,為不斷延伸到遠方鋪平道路。
【中學教師心得體會演講稿】相關文章:
中學教師心得體會04-30
中學教師師德演講稿06-25
中學教師師德演講稿11-25
中學教師師德演講稿精選11-06
中學教師師德演講稿12-19
中學教師的讀書心得體會11-29
中學教師讀書心得體會04-19
中學教師培訓心得體會06-18
中學教師實習心得體會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