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術周心得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于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術周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學術周心得1
最近幾天學術活動比較頻繁,社會學院和公共管理學院講座不斷,法學院又舉辦研究生和青年教師的論文發布會,發布會上不僅可以看到同學和師長報告論文而且有各位一流刊物的編審給予精彩的點評,幾天下來收獲良多,于是要將這種感受記錄下來,以便日后回味。
一、董平教授講座:“儒家的反思與心靈秩序的重建”
昨天得到消息,公共管理學院舉辦第二期學術大講堂活動邀請了浙江大學的董平教授來進行一場“儒家的反思與心靈秩序的重建”的講座。我得到消息立即和幾個同學一起趕往獨墅湖去旁聽董平教授的演講。由于,當天晚上回來的比較晚,而且第二天我還要在論文發布會上介紹自己的論文,回到宿舍后連夜寫第二天的講稿,因此沒有及時整理講座的心得,現在補上。由于隔了一天,有些感受已經沒有當天印象深刻,只能記下一兩點對自己最有啟發意義的內容。
關于仁
書中多次論仁,大概統計了一下,孔子書中有六十節的內容談到了仁,過去在解釋孔子之仁的時候往往會引用“樊遲問仁”一節,孔子在那一節中簡單地回答了:“仁者,愛人也!被蛘咭谩白迂晢柸省钡囊还潱鬃拥幕卮鹗牵杭核挥,勿施于人。說實話,我過去理解仁的時候,也往往將其看成是“愛人也”,并且將儒家的仁進一步理解為一種等差之愛,甚至狹隘的理解儒家的愛是親疏有別的,父子、夫婦、兄弟之愛與鄉里、路人之愛是不能等同的。而在講座中,董平教授指出了這種理解的片面之處。董平教授說,孔子的論語是一部對話作品,每一段對話都有其具體語境的意義,脫離了語境,這一段文字或許就不具有原本的意義。樊遲與子貢問仁,孔子之所以有不同回答,是因為兩位弟子的個性與品格各有不同,樊遲對于父母的三年懷抱之恩不加以回報并且感到心安,可見其不知愛人,因此孔子教誨他仁者愛人的道理。而子貢則比較意氣風發,難免強人從己,因此孔子告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那么,既然如此,孔子的哲學似乎就是只言片語而不成體系,似乎和黑格爾譏諷的一樣了,《論語》不過是人生格言的大拼湊。其實不然,孔子思想自有其一以貫之之道,是一門成體系的哲學。董平教授進一步闡述了孔子的仁,董平教授認為反思在儒家思想中是十分重要的,所謂“見不賢,思自省”和“反求諸己”都是反思的重要方法,孟子也曾經說過“反身而誠,樂莫大焉!
所謂一以貫之之道就是忠恕。忠者,正心也,也即合乎內心之仁的反思過程。而恕,也就是關于仁的實踐方式,是一種個體的經驗的思考。所謂恕,也是儒家的推己及人的過程,儒家的整個政治哲學也正是建立在這個外推的基礎之上,孟子將之稱之為推恩。
二、論文發布會的感受
簡單記一些論文發布會的收獲和心得。
1、選題很重要,一位點評的時候指出:今天獲得比較好的分數的都是選題比較有新意的。另外一位老師也說:一個好的題目就成功了一半,即便內容結構有所不足,都是可以彌補的,但是如果選題出現了偏差,則往往是不可彌補的。
2、很重要,很多同學被老師批評的原因都是材料,盡量要引用第一手資料,沒有一定的一手材料是不能動手寫文章的。論證一個觀點一定要有相應的材料支持。
3、法史學的研究尤要扎扎實實的讀材料,用功的寫文章,尤其考驗自己的'耐心,學姐的文章獲得了老師的一致表揚,雖然我沒讀到學姐的文章,但是從老師的點評中可以看到,扎實的寫作和踏實的研究作風是最為需要的,這是我過去所缺乏的。
4、要有自己的觀點,有老師批評一位同學的觀點時說:片面的深刻比全面的平庸好,片面的深刻或許有偏頗,但只要論證充分都可以自圓其說,然而如果沒有觀點或者觀點不鮮明則是很嚴重的問題。
5、格式問題:摘要是一篇獨立的小文章,不可出現“本文認為”之類的字樣,重要的是要把文章的主要觀點進行提煉。關鍵詞不是對文章標題的分割,而是文章核心內容的主題詞。注釋要統一,嚴謹。引證要廣泛,盡量引證第一手資料,盡量引證經典著作和有分量的論文。
學術周心得2
經過一年的大學基礎知識學習,我們進入到大二,開始了化學專業的基礎學習。為了增強我們對化學這門學科的興趣,加深我們對專業知識的了解,我們在為期兩周的學術周里聽了許多關于化學前沿知識的講座。
北方金秋的九月,在長沙依舊烈日炎炎,老師在講臺上講的神采飛揚,講解各種化學前沿知識或者告訴我們許多化學學習的方法。老師們希望講解一些我們感興趣的化學知識或是新發現的化學物質來引起我們學習的興趣。
在學術周的學習里,我了解了許多新物質,我覺得其中最受歡迎也最受關注的應該當屬石墨烯和富勒烯了。
富勒烯發現的較早,富勒烯的形狀最早是由建筑學家富勒提出的`。富勒烯是一種新的單質形式的碳,因形似足球,又名,足球烯。處于頂點的碳原子與相鄰頂點的碳原子各用近似于sp2雜化軌道重疊形成σ鍵,每個碳原子的三個σ鍵分別為一個五邊形的邊和兩個六邊形的邊。碳原子雜化軌道理論計算值為sp2.28,每個碳原子的三個σ鍵不是共平面的,鍵角約為108°或120°,因此整個分子為球狀。每個碳原子用剩下的一個p軌道互相重疊形成一個含60個π電子的閉殼層電子結構,因此在近似球形的籠內和籠外都圍繞著π電子云。分子軌道計算表明,足球烯具有較大的離域能。C60具有金屬光澤,有許多優異性能,如超導、強磁性、耐高壓、抗化學腐蝕、在光、電、磁等領域有潛在的應用前景。
碳納米管是典型的富勒烯,又稱巴基管,是一種管狀結構的碳原子簇,直徑約幾納米,長約幾微米。據理論計算,碳納米管纖維的強度是鋼的100倍,而質量僅為鋼的1/7,如果能做成碳纖維,將是理想的輕質高強度材料。碳納米管還具有極強的儲氣能力,可以在燃料電池儲氫裝置上。
石墨烯是一種更為新型的材料。石墨烯是一種由碳原子構成的單層片狀結構的新材料。石墨烯目前是世上最薄的材料,只有一個碳原子厚,卻也是最堅硬的納米材料,它幾乎是完全透明的,擁有良好地導電導熱性,未來可能被用來發展處更薄,導電速度更快的新一代電子元件或晶體管。石墨烯由于其良好的性能而備受世界關注,而發現它的兩位化學家也獲得了諾貝爾獎,獲獎時間也只距離他們發現石墨烯只有六年,而其他的化學家的研究成果,可能要經過十幾年甚至幾十年。
在短短兩周的學術周里,我們只是簡單地了解了一些新發現的物質或者備受關注的新材料,同時,還掌握了許多學習化學的方法,這些才是最重要的,也可以應用在以后的學習中,我還知道了一些學術,例如科學網,中國知網等,從網上了解學科的前沿知識。
學術周心得3
研一期間我參加了很多學術講座,受益頗多。講座中讓我既了解到了各領域多層次的發展前沿,使自己能夠跟上科學發展的步伐;同時充實了多方面的知識,提升了我的理論水平;也看到了知名學者成功人士的人格魅力。
印象特別深的兩個講座是知名專家韋日鈺博士的講座和成功人士黎曉毅經理的講座。韋日鈺博士是澳大利亞magnetica公司首席工程師,昆士蘭大學醫療診斷技術中心生物醫學工程兼職高級研究員(adjunctseniorfellow)。講座的題目是超導磁共振成像系統的研發與開發,韋博士的講解條理清晰、生動有序,時常舉一些事例,使道理深入淺出,滲透人心,我們都被深深的吸引。核磁共振分析技術是通過核磁共振譜線特征參數(如譜線寬度、譜線輪廓形狀、譜線面積、譜線位置等)的測定來分析物質的分子結構與性質。
它可以不破壞被測樣品的內部結構,是一種完全無損的檢測方法。同時,它具有非常高的分辨本領和精確度,而且可以用于測量的核也比較多,所有這些都優于其它測量方法。因此,核磁共振技術在物理、化學、醫療、石油化工、考古等方面獲得了廣泛的應用。韋博士特別講了在醫學上的應用mri,它其實就是磁共振成像,英文全稱是:magneticresonanceimaging。在這項技術誕生之初曾被稱為核磁共振成像,到了20世紀80年代初,作為醫學新技術的nmr成像(nmrimaging)一詞越來越為公眾所熟悉。隨著大磁體的安裝,有人開始擔心字母“n”可能會對磁共振成像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另外,“nuclear”一詞還容易使醫院工作人員對磁共振室產生另一個核醫學科的聯想。因此,為了突出這一檢查技術不產生電離輻射的優點,同時與使用放射性元素的'核醫學相區別,放射學家和設備制造商均同意把“核磁共振成像術”簡稱為“磁共振成像(mri)”。
從韋博士的精彩講座中我還學習到:醫學上傳統的器質性疾病的檢查用的是ct(x光的原理)。但是這種對人體有一定危害,而mri對人體危害就小多了,孕婦、小孩都能用。不過,若是病人體內有金屬的話(比如假牙等)是絕對不能使用的了,特別是那些容易被磁化的金屬,因為它可以產生幾噸重的力,這樣的話把人體內的金屬會吸出來使人像被子彈打穿了一樣,后果很嚴重。ct用的是對灰質物質敏感而mri是對h元素敏感。從這點來看,在醫學上照片子的時候如果是對骨頭進行檢查那還是選ct好些,若是在檢查癌細胞和肉時用mri好的多。就是說不要一味地覺得mri比ct好,還得看實際情況的。
韋博士的講座讓是我進入研究生階段以來的第一次聽講座,印象特別深,收獲也很大。另外一次讓我深刻而受益匪淺的講座是我們電子圖書館數據庫提供企業市場經理黎曉毅了的一場名為如何利用外文數據庫進行文獻檢索的專題講座。
黎經理的講座是在20xx年9月23日。講座名為如何利用外文數據庫進行文獻檢索的專題講座。此次講座的內容與同學們的學習息息相關,尤其是作為一名研究生,在論文的撰寫與投稿的時候可能會用到它,因此很多同學都自發地來到會場,認真地聽取了黎經理的講座,并積極地與黎經理展開了互動。通過這次講座,我們都有不少的收獲,也許在接下來的一兩年內都會用到這天學到的知識。
在講座的開始,黎經理首先給我們的闡述一下此次講座的主要內容,包括兩個部分,分別是:
第一部分是黎經理向同學們介紹數據庫的使用。具體地是從快速檢索、高級檢索、檢索結果查看與處理、利用檢索語言提升檢索效率以及圖書/期刊檢索等方面,對數據庫進行介紹。其中著重演示訪問數據庫的流程,了解到快速掌握數據庫使用要領主要有以下五個步驟:
1、快速檢索某個主題相關的文獻;
2、利用高級檢索功能準確定位;
3、檢索結果查看與處理;
4、利用檢索語言提升檢索效率。
5、查找感興趣的期刊/圖書。
第二部分是主要介紹了如何在外文學術期刊上發表文章。講座向大家介紹如何選刊、如何撰寫、如何投稿、投稿后如何與編輯交流以及其他一些與學術出版相關的信息。在這部分中首先了解了與數據庫合作的國內外機構有哪些,接著還了解了外文學術期刊出版的四大流程,同時也學習了從找到目標期刊至確認投稿這一流程,以及相應的注意事項。此外,黎經理還以愛思唯爾的投稿系統為例,清楚地向同學們進行實例介紹如何進行投稿。
講座的第一部分有助于我們更加熟悉數據庫產品,提高文獻檢索效率。在這部分中,我們了解到數據庫中期刊有2200多種,圖書高達4000多冊/年,另有全文數據庫、文摘數據庫、事實數據庫等。另外黎經理通過ppt一步一步給大家演示如何訪問數據庫,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們快速地掌握了檢索文獻的要領。其中最另我印象深刻的在于有獎提問環節,只要問題回答正確,就可以拿到獎品,這個環節的設置可以促使同學們在聽講過程中更加認真,同時也可以收獲到我們平時難以了解到的知識,例如其中一個問題就是雖然我們在場的同學沒有一個人能回答出來,但是通過揭曉答案,讓我們知道了specliflicauthor限定authors字段,使作者檢索更加準確。例如如果用authors查找王剛的話,搜尋的結果就是只要名字中包含王、剛二字即可,諸如王剛、王小剛、王剛力等都會出現;而如果用specliflicauthor查找的話,結果顯示的就只有姓名是王剛的內容。通過這一部分的學習,讓我們快速地學會了如何在數據庫上查找我們所需要的資料,我們可以舉一反三地應用到其他數據的資料查找,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第二部分是主要向我們介紹了在外文學術期刊上發表文章的常識和技巧,通過這部分的聽講,一方面學習了在外文期刊發表的論文的一般格式內容,另一方面通過黎經理給大家著重突出一些國內科研人員在投稿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的問題,以及提出的一些相關建議,使我們在日后寫作投稿中少走不少彎路。例如有一些原則性的問題:一稿多投會有什么樣的后果,這是我們在投稿過程中最忌諱的事情。通過這一部分系統的學習,日后在發學術小論文的時候,對于怎樣選擇投稿期刊、以及在投稿時應注意什么問題時,我會用上這次學到的技巧,從而可以節省時間以及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犯原則性的錯誤。
在講座的最后,黎經理還讓拷貝了課件,以便我們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遇到問題的話可以參考課件,自行快速地解決,實在不能解決的話也可以聯系專業人員,因此我還詢問了公司人員的聯系方式,這也是我聽講座的習慣之一,以便日后拓寬人際關系。這次講座非常成功,一方面數據庫成功地向同學們推銷了公司的產品,一方面同學們也快速地學會了如何搜索資料及如何投稿。
總之,演講者們的講解條理清晰、生動有序,時常舉一些事例,使道理深入淺出,滲透人心,我們都被深深的吸引。通過學習,我們學到了很多更深層的理論知識和更前端的發展概況,理論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并提升了我們的專業技能,開闊了我們視野,使我們受益頗多,真心感謝各位老師和專家們精彩的講座!書山有路勤勞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雖然講座活動已告一段落,但我們不會停止學習探索的腳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時刻提醒著我們不斷攀巖知識的高峰,充實自我,實現自己的理想!
【學術周心得】相關文章:
學術道德與學術規范學習心得04-17
學術講座心得體會09-19
學術規范與學術批評-談中國問題與西方經驗06-13
學術論文寫作學習心得08-20
學術活動心得體會11-03
學術論文寫作心得體會04-28
學術活動心得體會范文11-03
學術邀請函03-21
學術的介紹信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