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論語的心得體會15篇【合集】
我們心里有一些收獲后,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么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閱讀論語的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閱讀論語的心得體會1
《論語》中的許多哲理近乎常識,卻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遠,平凡中見偉大,這就是以孔子為代表的中國文化精神。讀《論語》,就好像是穿越千年和孔子對話,讓我明白了:要重視個人對家庭、國家、社會和歷史的價值!
老子是以“柔”為主的辯證法,孔子則是以“中”為基點,法家和兵家提倡“剛”,這是中國文化的三足。讀了《論語》之后,我更欣賞孔子的“中庸”之道和“仁”的精神。正所謂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作為儒學經典讀物《論語》可謂是把這一精神闡釋的淋漓盡致。孔子曾說:“墨家兼愛,是無父也;揚子無我,是無君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這句話雖有失偏頗,但是卻讓我明白了,只有把個人放在社會的倫理體系里面,個人價值才能真正得到體現,個人的人格才能得到彰顯。
對于整個東方的文化而言,孔子也許算是最特殊的存在。西方人總試圖將儒學作為宗教理解,他們所看到的孔子是一位精神的偶像,也許,如果所有無法擺脫的精神制約都可以視為宗教的話,孔子確實是這樣一種后果的直接締造者。但實際上這種認識存在非常大的偏差。虔誠的教徒永遠不能理解的是,在中國宗教始終不過是無數圍繞“治世”而采取的手段之一,不會有一個帝王真的允許哪個宗教來控制他世俗的'天下,所以也不會有哪個人懷著神圣的心情認真去探討神存在的可能性。中國不會出現像文藝復興那樣的人性覺醒期,因為中國人的眼睛,從來沒有片刻從人生活的世界移開到上帝的宇宙中去過。中國的哲學是徹頭徹尾經世致用的哲學!白硬徽Z”所表達的表象的敬畏之下實質則是漠不關心,以致所有“怪力亂神”在最初就驅逐出了研討的范圍,也使得在后世這種實用主義的風氣經年不絕。
閱讀論語的心得體會2
小學那一本本的校本教材,發覺離我們已甚遠的儒家文化在城東小學是如此的盛行,孩子每天在學校都能與孔子、莊子等智者對話是多么的幸福!中國優秀的古典經文意存高遠,用這些優秀的'文化資源充實孩子,就是給孩子一把開啟智慧的鑰匙。和孩子一塊誦讀城東小學的校本教材中的中國古代優秀詩文,也讓我再次有機會同中國古代最優秀的思想家交流,這也是多么的幸運。
曾記得買了一本少教版《論語》,給孩子看,說實話,小時候讓孩子看這類書籍,只是想讓我們國家這些優秀的國學精粹趁孩子這個年齡記憶力強的時候,循序漸進地單純記憶,只要他知道不要求他明白,讓他自己隨著年齡的長大,自己慢慢去領悟、感受。后來,到了三年級學校校本教材里出現了《論語》名句,孩子的興趣更高了,因為有很多他會背了,他也有點懂了,雖說還不很透徹,雖然還只是從孩子的眼光去領會這些道理,但他能從平時生活中、學習中去觀察,去思考,去做,這就達到了我們的初衷。有了這些心得,足矣。
另外,從家長角度讀了以后也有一種新的心得:孩子從孔子的“君子九思”和“子絕四”悟到了做人的道理,而我從中也得到了新的啟示,那就是對于現今我們做家長的,在教育子女問題上我們做到了這“九思”嗎?特別是其中的“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言思忠,忿思難”和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好好反省反省吧!做到了嗎?要知道父母的一席話、一行為就可暖孩子心使之積極奮發;也可傷孩子心,使之消極不振,前后可差1 之千里了。
我想,我的孩子從小就誦讀精典,接受精典的熏陶,對他的一生一定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同時,每天與孩子一塊在精典誦讀中感悟人生,構畫出一幅祥和的親子畫卷,受益匪淺,意義深遠。
閱讀論語的心得體會3
《論語》一共有20章,是孔子的弟子記錄孔子言行的一該書。它主要講述了人與人如何相處、如何勤奮學習、如何在社會上努力奮斗和如何孝敬父母的一本書。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學而第一“里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這句話。
在人生的道路上,朋友的力量是不可缺少的。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光憑自己單薄渺小的力量是遠遠不創造出大事業的。由此,我想到友好到了管仲和鮑叔牙的友誼神話故事。
管仲和鮑叔牙小時候是幾對一對好朋友。管仲小時候家里很窮,所以常常偷鮑叔牙的這筆錢,但鮑叔牙不但不記恨他,反倒對管仲非常友好。幾十年過去了,管仲在為公子糾爭奪王位時差點殺死小白。在公子小白繼承王位時,鮑叔牙也成了諫官。鮑叔牙不計前嫌還推薦管仲,可見鮑叔牙的心胸是多么平原君寬廣呀!
還有一個是有關伯牙和鐘子期的友誼故事,當琴師伯牙在時荒山中吹笙時,樵夫鐘子期竟然能夠聽出”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博戈達十分高興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但是鐘子期死后,伯牙再也找不到知己了,便摔掉琴,發誓不再彈琴?梢娫谝簧杏颜x是多么可貴,多么重要呀!這些事例讓之事我想起了一件事:我的好朋友小董來我家玩,一開始我倆還相處挺好的,也合得來,但沒過了幾天,我們便經常為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吵得天昏地暗,不可開交。最后,媽媽告訴我們作弄要團結友愛,才能做好每一件事,還告訴我們”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過了幾天,我的`朋友小楊來我家作客,我吸取了教訓,與小楊開心的度過了八天。在生活中,友誼真是無處不在,只有在經歷磨難后,才能真正體會到友誼的珍貴。
讀了《論語》,我受益匪淺。它家庭教育了我怎樣與課堂教學朋友交往,我一定要把小主人做的更好。
閱讀論語的心得體會4
怎么寫世界上的真理永遠是最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墩撜Z》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只是它把你內心深處的良知給激活了。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被學生片片段段記錄下來。這些以課堂筆記為主的記錄由他的學生編纂,后來記成了《論語》。我們會覺得,《論語》好像沒有很嚴密的邏輯性,很多是就事論事,里面也很少有長篇大論的文字,幾乎每一則語錄都很簡短。其實,無言也是一種教育。我們都說孔子是圣人,圣人就是在他生活的土地上最有行動能力,最具人格魅力的人?资ト藥Ыo我們的是一種在大地上生存的信念,他這樣的人一定是從我們的生活里面自然而然地生長出來,而不是從天而降的與西方不同,中國哲學系崇尚的是1種莊嚴。理性和敦厚之美。
《論語》中孔夫子的形象,就是這樣1種審美理想的化身。在孔夫子這個形象身上,凝聚著他內心傳導出來的飽和力量。只有當天地之氣凝聚在一個人心中的時候,它才能夠如此強大。這是1種力量,我們如果學會了提取鍛造這種力量,我們就能夠獲得孔夫子那樣的心胸。我們看到孔夫子的態度非常平和,而他的內心卻十分莊嚴。
因為其中有一種力量——信念的'力量?追蜃邮且粋特別講信念的人。宋代開國宰相趙普也曾經說過自己以半部《論語》治天下?梢姟墩撜Z》在古代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對《論語》的推崇與敬仰。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孔子對他的學生說:〝你看,蒼天在上,靜穆無言,而四季在輪轉,萬物滋生,天而要說話嗎?〞
《論語》的終極傳遞就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追蜃诱且源藖碛绊懰牡茏。大家知道,儒家理論的核心和最最精髓的東西,除了〝恕〞字以外,還有1個字就是〝仁〞。孔子的學生樊遲曾經問過孔子什么叫仁?孔子只回答他兩個字:〝愛人〞。愛別人就叫仁。樊遲又問什么叫智?孔子說:〝知人〞。了解別人,就是智。關愛別人,就是仁,了解別人,就是智。就是這么簡單。《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道不遠人,讓我們在圣賢的光芒下學習成長!
閱讀論語的心得體會5
孔子的《論語》語言淺顯,我作為一名小學生,只知《論語》是一部描述孔子與他的學生們的語錄,其他的便一概不知了。就在五年級時,學校編寫了各年級適用的《論語》,我才漸漸對它產生了興趣。
讀過了《論語》后,我了解了孔子是中國儒家的創始人,《論語》中記錄了他的`一些值得我們借鑒的言論,其中大多關于學習,非常適合我們小學生閱讀。
《論語》對我的學習的幫忙效果特別顯著!墩撜Z》中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用直接的兩句話告知了我,學習學問并不僅僅是學習一遍,更重要的是要時常復習,穩固學問。同時,要把學習當作一個充實自己生活的過程,要懷著開心的心情去對待它。另一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耙苍趶娬{著復習的重要性,還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發覺。
就拿那一次來說吧,那天是語文測試的日子,前一天晚上由于我貪圖玩耍,就沒有復習。練習時,很多題目我都答不出來,急得我抓耳撓腮,最終成績很差;氐郊液,我發奮努力,每一天回到家后不是和小伙伴們玩耍,而是翻開書包,開頭復習功課。就這樣到了其次次語文測驗,我沉著不迫地在卷子上行云流水般地寫下了答案,最終,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從外表上來看,要”溫故知新“很困難,但只要每天堅持,就肯定能有新體會。孔子的這個學習方法古今通用,也是很多現代人提倡的。讀《論語》,僅僅是兩句話,就收獲了這一大學習方法,莫非那些對古文不屑一顧的人還不刮目相看嗎?
閱讀論語的心得體會6
《論語》是我國經典讀物,涵蘊了我國的文化經典。俗話說〝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用精短的語言告訴我們怎樣和朋友交往。怎樣孝敬父母。怎樣解決事情。怎樣……。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是在說:〝孝順父母,順從長兄,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歡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
孝順父母,順從長兄,這就是〝仁〞的根本。〝義〞是在仁的基礎上理解的,即:一個人在社會中要做到為人所想,去幫助別人〝禮〞讓我想到孔子的一句名言〝克己復禮〞!大家要是都謙讓一點,不就好了嗎?〝智〞我覺得就是知人之言為智!也就是明白別人的道理,使自己更好的向前發展!
其實,我們現在都是在學習前人給我們留下的'經驗!我們只有了解了其中的道理,才會明白自己在社會上的意義!當然對身邊人的意見應該是選擇好的,有利于個人和社會發展接受!〝信〞是我們一直在提倡的誠信。從我們的先祖開始就提倡〝信〞,而當今社會有時卻缺失了傳統文化的美德!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發揚《論語》中的道理。這樣我們才能做一個〝少年君子〞
我們要想真正的建立和諧的社會,沒有仁義禮智信不行的!希望我們的國家越來越美好,社會越來越和諧!
閱讀論語的心得體會7
少年時開始讀論語,開始的時候情趣也比較高,喜歡像電視里演的那樣,搖頭晃腦,先把腦袋使勁的拗過去,再像模像樣的拗過來,雖然讀了若許年,畢竟年少理解力是跟不上的。由于肚子里有那么幾句孔夫子的教誨,閑暇的時候自己便反芻、琢磨。我把那幾句耳熟能詳的金科玉律推敲了又推敲,琢磨了又琢磨,發現了些問題。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我發現了問題,就對《論語》起了興趣,琢磨《論語》便成了一大愛好。為了更好的體驗古圣先賢的智慧,每每有閑暇的時間我便拿起筆,在本子上工工整整的抄寫那些名言警句,前前后后竟也花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當然,單純的抄寫是不費事的,也花費不了那么多時間,況且對像我這樣一個沒有那么多閑暇的人來說空余時間尤為難得,我是一邊抄寫一邊琢磨一邊體會,另外,我在抄寫的時候是懷著一個無比崇敬的心的。生怕自己的不用心把字體寫的太丑以至于玷污了圣賢。那樣,我會悔恨不已的。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我有了自己的心的體會,而且這是一種前人重來沒有提及的體會。老子在《道德經》里說“善為人者,不善人之師”,當然,現在關于這句話的理解是有不同的版本的,在這里不做討論,我姑且戰戰兢兢的把它翻譯為“做得好的人,行為高尚的人,應該作為那些做得不好的人,行為不高尚的人的老師”,希望大家能夠見諒,不要過分的苛責我的粗鄙和見識短淺。
《論語》說到底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關于孔子的言行記錄,來至于孔子的言傳身教,換句話說,《論語》來至于社會生活,來至于俗世!墩撜Z》是俗世的論語,是大眾化的《論語》,要在生活中體會,在生活中感悟孔子的智慧。
現在,我們都是把《論語》拿到課堂上,把《論語》擺在大學者、大專家的.案頭,這是不科學的,《論語》它離不開生活,離不開俗世。我想,假如《論語》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或者是“陽春白雪”,那么它也不會流傳至今,畢竟“陽春白雪”雖好,還是“下里巴人”更有生命力。
不能不說,我是十分的尊敬孔老夫子的。假如“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里面的“女子”確確實實是指廣大婦女的話,我絕不會認為孔子是圣人;假如“賢賢易色”翻譯為“尊重有賢德的人,而看輕貌美女子”的話,我甚至會第一個站出來罵老夫子是欺世盜名之徒。
然而,問題可能出現在我們自己身上,離經叛道不是現在才有的事情,背叛祖宗、曲解經義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自己的原因,我是不愿說也不敢說的,我只能把問題歸罪于外。姑且認為罪魁禍首是達爾文吧,反正他是個外國人,更是個死了的人。我怕活著的人,可不怕死去的人。我不知道他為什么在中國那么有市場,為什么那么多的人都知道“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我請問,這么赤裸裸的、冰涼的話語,要把道德置于何地。有人說我幼稚,說我單純,達爾文的粉絲們理所當然的認為,人要遵從“自然法則”的,沒有什么不道德的,是你自己是個“弱者”,活該受到凌辱,活該受到欺凌。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假如一個社會忘記了道德,到處都是達爾文的擁護者,就不得不用刑罰來治理國家,然而,路上摔倒的老太太不會再有人去扶了,行乞的人也只能可憐憐巴巴的瑟縮在垃圾堆里刨食,人與人木然以視,個人個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犯法的人越來越少了,表面上看來社會越來越和諧了,其實不然,人與人隔著的不僅僅是肚皮,每個人都小心翼翼的看著對方,都怕暗算,都怕受傷。道德為基準的社會,知恥而有所不為,人與人相親相愛,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有責任讓這個社會更和諧,那么這個社會豈不是到處都是真善美。
時常聽人們說,《論語》是腐朽的封建文化的代表,自然不僅僅是《論語》,還有《道德經》,《易經》等等,這些代表著人類最高智慧的書被貼上了封條打入冷宮轉移出人們的視線,仿佛做了冒天下之大不韙錯事的后宮嬪妃。
《易經》當然也不是迷信,它最大的作用就是把人歸為了“三才”,人當與天地比肩!這個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從來沒有哪一本書比它的作用更大。之所以古人那么重視禮義廉恥就是這個原因。人,頂天立地,為萬物之靈,所以我們總要自覺地拉開與動物的區別,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便是禽獸的進化法則,中華民族最痛恨的就是禽獸…
可現在不行了,我們視乎在亦步亦趨的朝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法則靠近。
這時候,從新讀《論語》就顯得有必要了!墩撜Z》是老夫子對于全體人類的一個最基本的要求。這個要求也是給人類的一個定位,“天、地、人”,三才比肩!作為一個人總要努力的拉開自己與動物的距離。
閱讀論語的心得體會8
一代智者萬代師,被稱為”至圣“的孔圣人孔丘,以其獨特的教育這種方式,在腐朽的世界上在上為閃耀著自己的光芒,他堅信”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他使用”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的學習方式,他貫徹”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為人處世之道……那一句句論語,傾訴著他的心聲,那一句句論語,凝聚著他的智慧。哪怕相隔幾千年,我們依舊聆聽著他的教誨,我們懂得了”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中心,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中孔子的告誡,我們明白了”禮之用,和為貴,賢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爸兴慕虒。而那一條條論語中,最令我觸動的,還是——”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在孔子的'眼中,有智慧的人,修為就是不會迷惑,這樣的人,早已看破了世間紅塵。經歷了太多,在謎題中徘徊,最終擁有了現在的成就,因為見過太多,所以自信,也不會被丑事迷惑;而有仁德的人,修為就是不能憂愁,因為仁德,所以有太多的可以事情需要擔憂,見識過了風風壓浪,經歷過了大風大雨,才有了如今的平靜。這樣的人,哪怕天塌了下來,也只會安安靜靜的去實現目標;而那些有勇氣的人,修為就是不會畏懼,有了勇氣,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哪怕困難再大,風浪再急,就算聰明才智超出了自己的本領范圍,就是因為勇氣,有了支撐下去的信念,因此,無論什么樣的危險,也會慢慢在他們心中的勇氣下所慢慢灰飛煙滅。
從古至今,有望成為圣人的人太少太少,只是因為心中的今生今世,唯有孔丘,不僅見多識廣,待人寬厚,更是無所畏懼;蛟S我難以真正理解孔子,解析論語,但是,我知道,唯有孔子,能在亂世中,依舊馳聘神思妙想。
閱讀論語的心得體會9
從小到大,我們都在受《論語》影響的社會中長大,從學習到生活,我們的行為處事的標準無一不與儒家思想密切相關。讀了論語,更覺得是如此?鬃邮且晃淮笏枷爰,他關注社會,關注人生,其仁義禮智信是孔子學說的基石和支柱,也構成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核心內容,成為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發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礎?鬃訉W說中涉及到仁學。義利,禮樂智和。誠信。和諧。人生。君子。孝道。正直。朋友。修身。好學。志向。憂患。教育。德育。為政。用人。為官。飲食。感恩等多方面的內容。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孔子關于朋友方面的論述。有一首歌唱到:〝千里難尋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歌詞雖然淺顯,卻把朋友對于人生的意義說得很到位。〝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話就充分顯示了朋友在孔子的人生當中是一件令人快樂的事。我非常認同一句話:親情是最讓人覺得溫暖的,愛情是最讓人覺得甜蜜的,而友情才是最讓人覺得快樂的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使佞,損矣。這句話明確的告訴我們,要和正直的人交友。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治理強調我們要和君子做好朋友。子路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為自己和家人奮斗,然而在這奮斗的過程中,與自己共同度過的,更多的是我們的朋友,朋友之間互相鼓勵,互相支持,互相幫助,才會使通往成功的路上,不那么孤單,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無論是什么性格的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朋友,而這種關系得以維系的橋梁就是信任與誠信。兩個人的相處,如果沒有信任可言,那么這樣的關系是不會持久的答應朋友的事,一定要盡力做到,不能做到的就不要隨便答應。讀孔子的《論語》,我更加深刻的領會了朋友對我的重要性,也學會了如何去交朋友,要交什么樣的朋友,一句話,讀《論語》,我受益匪淺!
閱讀論語的心得體會10
寒假的時候,陳教師陪著我們一起讀了《論語》這本書,它記錄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
其中,我最喜愛的一節就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它的意思是每天要屢次反省自己:替別人做事有沒有盡心盡力?和朋友交往有沒有誠信?教師教授的學問有沒有按時溫習?
于是,我開頭反省自己今日在這些事情上有沒有真的`做好。早晨,媽媽讓我幫助給妹妹取一雙襪子,我立馬就去拿了,妹妹還感謝了我,我聽了以后心里很快樂;中午家里來客人了,有一位小朋友是我很喜愛的一個小女孩,我真誠的邀請她和我一起玩我心愛的玩具,想到這里我的心里就樂開了花;到了晚上,我想想我只完成了每天的常規作業,卻沒有溫習學過的學問,我覺得很慚愧,想想教師那么辛苦的教我們學問,我們卻總是一邊學一邊丟到腦后,從來不知道“溫故而知新”,以后我要堅持溫習我學過的學問,那樣我才會越來越棒!
學會每天反省自己,我們才能知道自己在哪方面做得好,就要連續保持,哪些方面沒做好,就要不斷改良。我盼望我讀完了《論語》以后也可以把里面的道理用到我的學習和生活中,讓我更加優秀!
閱讀論語的心得體會11
《論語》這部書,教給我們很多為人處世的方法,做人的規矩、道理,這些辦法通過于丹的白語化,用許多淺顯的故事,而變得懂俗易懂,看起來很樸素的語言,但在原則中透著一些變通,更簡單的說:它告訴我們的是為人處世的原則。
自古就有一部《論語》治天下之說,中國的統治者也有很多人用此治理天下,在今天這個日新月異,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現實生活中的處處不合時宜,讓每個人都難免會感到有缺憾事和不如意感,也許我們無力去改變事實,而通過《論語》的解讀,可以改變我們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之中的缺憾和苦難,如何在工作中把這種缺憾轉化為動力和力量,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實。人生百年,孰能無憾?人這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不如意的事情。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里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還要盡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我們中國人傳統的道德理想,《在論語》中孔子談理想時,并不認為志向越高遠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個人的內心定力與信念。無論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實現所有理想的基礎,在于找到內心的真正感受,一個人的內心的感受永遠比他外在的業績更加重要。
我們都想要建立一個大的坐標,讓我們從自知之明去建立心靈的智慧,在我們每一天忙碌的間歇里面,給自己一點點心靈的儀式,而不至于像個人格分裂的演員一樣不敢面對自己的內心,其實在今天這樣一個后工業文明的社會里,于丹的論語讀后感所想傳遞出的是這樣一種溫柔的思想力量,淡定的、清明的理念,它鼓勵了我們對內心的關照,讓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的理想是有根的。
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社會環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從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其實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朋友也如此,從身邊朋友的身上也可以直接的反映出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好的.朋友如一本好書,他可以打開整個你的世界,讓你接觸到外面的精彩。對方是什么樣的人,你只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可以看到他自己的價值取向,朋友的好壞可以影響到你的人生。
無論是孔子的《論語》還是于丹的讀后感,都說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君子的力量始于人格與內心。如果一個人在當今的社會中,反省自己的行為,而能夠不后悔、不愧疚,要使自己做過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實在是極不容易的事情。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自己的內心選擇能力強大,明白如何取舍,一個人內心對自己要求嚴格一點,對別人就會厚道一點,平時大家老說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窩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憫別人的過錯,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想問題,因此只有給予才會帶給你最終的歡愉,不是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嘛!做人無論成功與否,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才是君子之度。做一個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會定位,從身邊做起,讓自己成為內心完善的人。
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它是一個循循善誘的教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友人,由它可以映射著我們的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我想無論是古賢圣人還是于丹所想表達的意義在于,以簡約的語言點出人生大道,讓后世的子孫一一去實踐,讓那種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現代的規則下融合成為一種有效的成分,讓我們每一個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這大概就是《于丹論語讀后感》所給予我們的終極意義吧! 大學生論語閱讀心得體會范文五
《論語》首創語錄之體。漢語文章的典范性也發源于此!墩撜Z》一書比較忠實地記述了孔子的言行,也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論語》共二十篇。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禮”、“義”。《論語》以記言為主,故稱語。論是論纂的意思!墩撜Z》成于眾手,記述者有孔子的弟 子,有孔子的再傳弟 子,也有孔門以外的人,但以孔門弟 子為主。
作為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墩撜Z》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 論辯,侃侃而談;富于變化,娓娓動人。
又善于通過神情語態的描寫,展示人物形象?鬃邮恰墩撜Z》描述的中心,“夫子風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龍?征圣》);書中不僅有關于他的儀態舉止的靜態描寫,而且有關于他的個性氣質的傳神刻畫。此外,圍繞孔子這一中心,《論語》還成功地刻畫了一些孔門弟 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顏淵的溫雅賢良,子貢的聰穎善辯,曾皙的瀟灑脫俗等等,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鬃右虿氖┙,對于不同的對象,考慮其不同的素質、優點和缺點、進德修業的具體情況,給予不同的教誨。表現了誨人不倦的可貴精神。據《顏淵》載,同是弟 子問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顏淵“克己復禮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務施于人”,答司馬中“仁者其言也讱”。
顏淵學養高深,故答以“仁”學綱領,對仲弓和司馬中則答以細目。又如,同是問“聞斯行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因為“由也兼人,故退之。
”答冉有:“聞斯行之。”因為“求也退,故進之!边@不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問題,其中還飽含孔子對弟 子的高度的責任心!墩撜Z》是名列世界十大歷史名人之首的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門人記錄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書于戰國初期。因秦始皇焚書坑儒,到西漢時期僅有口頭傳授及從孔子住宅夾壁中所得的本子,計有:魯人口頭傳授的《魯論語》20篇,齊人口頭傳授的《齊論語》22篇,從孔子住宅夾壁中發現的《古論語》21篇。西漢末年,帝師張禹精治《論語》,并根據《魯論語》,參照《齊論語》,另成一論,稱為《張侯論》。東漢末年,鄭玄以《張侯論》為依據,參考《齊論語》、《古論語》,作《論語注》,是為今本《論語》!洱R論語》、《古論語》不久亡佚,F存《論語》共20篇,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 子及時人談論之語約444章,記孔門弟 子相互談論之語48章。《論語》作為孔子及門人的言行集,內容十分廣泛,多半涉及人類社會生活問題,對中華民族的心理素質及道德行為起到過重大影響。
閱讀論語的心得體會12
一位諾貝爾獎得主說:”人類要想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需回到兩千五百三十多年前中國的孔子那里去找才智!
《論語》是一本記載了古代思想家孔子和他的學生們的語錄。它集齊了儒家道德中關于政治、教育、倫理、藝術、道德等內容。
起初,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很不想讀,自己認為這本幾千年前的東西沒什么用,可是讀了幾次之后,覺得還挺有用的,它教會了我生活的才智和做人的道理。
例如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是說,學習時常復習,不是開心的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是很快樂的'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不怨恨,不也是有修養的君子嗎?
我們每天都在學習,也都在復習。然而見到了朋友,特殊是多年不見的好朋友,都會有一股涌上心的暖和,都很快樂。在人生里,有許多人不熟悉自己,不了解自己,假如誤會了自己,不要怨恨,由于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
再例如說,”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斑@句話是說,只學別人的學問而自己不思索,會陷于迷惑;只獨立思索而不學別人的閱歷,這就危急了。
在尋常的學習生活中,假如你只是學習而不思索,學再多的東西也是白費。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要總結學習的方法,就能在學習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然而只思索,不學習別人的閱歷,就算你有再多的方法,也沒用,要把學到的學問運用到實踐之中。
我覺得,我們身為中國人,肯定要讀好《論語》,知道更多的道理。
閱讀論語的心得體會13
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于《論語》。像〝父母在,不遠游。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一樣,不相為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秘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并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
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于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必須與我們今日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于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夫子以往說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及〝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并且還說過〝吾十有五而志于學〞。孔子一向活到了七十二歲,五十七年的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為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可謂是震古爍今(不敢說后無來者,也起碼是前無古人了。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議!作為一個完全有足夠的資本炫耀自我的大學問家,孔子還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探索中去嗎答案是肯定的孔子的特點不是探求天地萬物的具體性理,而是探求社會與人生的具體性情。因為世間萬物的客觀規律也許是有限的,可是人的具體感情是無限的作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無限的〝人〞,這也正是讓孔子感到學無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舉止,是處于不斷的變化過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資料,就打破了原先的舊的規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話已經說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難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論述,也自然而然體現他對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見解。
陶行知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在這一點上,和孔夫子幾千年前提出的主張〝仁與德〞的觀點不謀而合,兩人都是偉大的教育家,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觀點卻是驚人的相似毫無疑問,兩人都是把〝仁與德〞當作自我去不斷努力實現的目標,不斷的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修養與品德,這是有必然性的為了學習,能夠三月不知肉味,這足以見孔子的勤奮,可如果僅僅是勤奮,恐怕孔子就不會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學表此刻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是謙虛;我不如老農,我不如老圃,這是實事求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一種樂觀。他的學習精神,不僅僅限我們常人的思維:這個是學問,那個不適宜?鬃訒宰畈┐蟮男貞,去接容包納世間萬物,這就是我們所不及的。
閱讀論語的心得體會14
于丹《論語心得》就是要揭示《論語》在今天的廣泛意義,是《論語》的古意今解,古語今用,透析《論語》的泛化價值和教育意義。《論語心得》在于“心”,心靈感悟,這種心靈感悟來自于丹自身對《論語》的品讀和對人生的感受,而心靈感悟,是需要用心來讀來解的,也需要用心與人對話的。于丹教授講《論語》,不在《論語》的每一個字每一句的解釋作文章,而在《論語》的整體性,直指當今社會生活和人們的心靈,通過詮釋經典中的智慧,找到解決當代人生存和心靈問題的鑰匙。從人生之道、處世之道、理想之道、交友之道、心靈之道等七個方面總結《論語》和孔子的智慧,以及對現代生活的啟示。語言表述上具有哲理詩的特點,流暢親切,娓娓動聽,感性自然,頗多警句,深入透辟,哲理雋永,耐人尋味。于丹用她女性獨特的魅力和方式向我們講述《論語》的柔柔之美,恬恬之性,拳拳之情,深深之意,跨越時空,與古圣人直面對話,傾談處世之道、交友之道,字字句句,發人深省,沁人心脾,變深奧而淺出,化腐朽為神奇!墩撜Z》的深奧難懂,在于丹《論語心得》,則以淺顯動人的故事,樸素的語言,妙語連珠,通俗易懂。而且少了許多女性的花拳繡腿,多了許多直言告白,于丹一曲《論語》心得,唱得人心舒暢;一番《論語》感悟,解讀的眼明耳順。于丹《論語》“論劍”,激蕩著學者的情真意切,蕩漾著女性的細膩溫馨。
于丹《論語心得》故事連綿,跌宕起伏,環環相扣,有理有據。于丹所述故事,不囿于《論語》和孔子,而多哲理故事,老和尚背姑娘過河的故事道出了“仁者不憂”的境界;國王尋找哲學問題答案的故事詮釋了“仁愛之人”的氣度……每一個故事就是一章《論語》,就是為人的啟示,就是處世的經典,讀之受益終身。
于丹向我們展示了圣賢的仁愛,透視了君子的道德,崇尚一種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閑適的心態。去浮躁而閑情逸致,少爭斗而寬容和諧;知滿足而淡私欲,曉道德而遠邪惡。于丹話《論語》心得,不僅闡釋古人的仁德風范,而且穿透今人的心靈世界。于丹《論語》心得,春風化雨,卻又震撼人心。于丹《論語》心得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以智慧詮釋人生,以人生詮釋人性,以人性安頓人心。于丹的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告訴了我們一個宏大的宇宙觀,全方位地解讀了孔子及論語的思想以及這種思想對于現代人、普通人及現代社會的需要。向我們傳遞著儒家的“仁,義,禮,自,信”的倫理教育,啟迪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安寧的生活態度。
品味《論語》,是一種享受,品味于丹,是一種情趣。讀懂古文《論語》顯現的.是知識的淵博,而讀懂于丹《論語》心得則是一次人生的升華。
“《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边@是于丹在她的《論語心得》一開始就告訴大家的。讀《論語》不必要字字有解,句句有義,不要把古人的思想想的太復雜,我們可以把艱澀的古語簡潔化,把復雜的思想單純化,其實,道理就這么簡單。
于丹說:“中國人的學習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我注《六經》,另外一種是《六經》注我。我注“六經”的方式讀得很苦,需要皓首而窮經呢,把頭發都讀白了,把所有的書讀完了,可以去批注了。了解了這一切。但是更高的一種境界叫做《六經》注我,就是真正好的學習是融會了所有的典籍以后,用它來詮釋自己的生命!边@也就是于丹要告訴我們她的《論語心得》的目的意義就是“《論語》注我”——借《論語》來詮釋自己的生命。
閱讀論語的心得體會15
假期閑暇時閱讀了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一書,使我對《論語》有了深刻的認識與理解。
《論語》,流傳2500多年,影響世代中國人,它的經典語句,每一個中國人耳熟能詳。近幾十年我國的教育忽視了對國學的學習,《論語》的學習情況也不容樂觀。就拿我自己來說吧,雖然從事教學工作,對于《論語》也只是看過,卻并不理解其意,平時的生活學習也不涉獵。現在國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對國學的學習重視起來,學校也開始學國學,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更應該先行,于是我又再次開始讀《論語》,可是卻覺得《論語》讀起來并不輕松,于是采取走捷徑讀于丹教授所著的《論語》心得一書,讀來對《論語》的學習輕松了許多,《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于丹緊扣21世紀人類面臨的心靈困惑,結合其深厚的古典修養,運用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從獨特的個性視角出發來解讀《論語》。穿越兩千多年的時間隧道,體悟經典的平凡智慧,成功地讓我們普通人對《論語》都能有一種感知的認識。
于丹教授《論語》心得用最樸素的語言,講述了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夫子對弟子說過的最簡單的道理。人一輩子做到一點就夠了,那就是“恕”。“恕”字是講你不要強人所難,不要給別人造成傷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給你造成了傷害,你也應該盡量寬容。其實,《論語》告訴我們的,不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還應該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所謂“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給予比獲取更能使我們心中充滿幸福感。關愛別人就是仁;了解別人就是智。子曰:“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推己及人,這就是實踐仁義的方法。你寬容一點,其實給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闊天空。在我們的工作中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更要調整好與他人的關系,遇事要學會拿得起放得下。關愛同事,關愛自己的.學生,就是仁慈;了解自己,了解別人,就是智慧。
于丹教授在書中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把兩千多年前的著作用一個現代人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全部演繹出來,灰色的孔子一下子鏈接了這個多彩的世界,演變而出的是一種的積極的態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華!墩撜Z》里面教給我們要有仁愛之心是從一開始就去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尊重每一個人,對于我來說就是要尊重每一個學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用寬容去原諒學生犯得種.種錯誤,和學生共同改正錯誤,以平等的身份和學生交流,用征求的方式教育學生,讓學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參與各種問題和知識的學習中,留給他們思考的空間,引導他們發現問題最正確的解決方法。遇事多思考,多從學生角度出發設身處地的為學生考慮,不可武斷的作出判斷。正所謂“愛人者,人恒愛之”。
讀于丹說論語,讓人領略到的就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得失缺憾正確對待的認知。是一種心態,是一種理念,一種融入在現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
【閱讀論語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論語》閱讀心得體會04-05
閱讀論語的心得體會04-04
論語閱讀心得體會01-13
關于論語閱讀心得體會10-19
學生閱讀論語的心得體會04-04
閱讀論語后的心得體會03-28
論語閱讀心得04-26
閱讀論語心得03-28
閱讀論語的心得體會15篇04-18
論語閱讀心得體會通用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