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讀書心得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智慧教育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智慧教育讀書心得1
專家王曉春老師曾用“智慧與愛心同等重要”作為標題,是啊,對學生每位老師都傾注了愛,但愛不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我們的身邊這種現象數不勝數。
有學生因為特殊原因課落下了,我會利用業余時間給他們補課,及時與家長聯系尋找解決辦法。但結果不一定如你所想,可能會令其家長感動,令周圍的同仁稱贊,但有時真不能讓學生從根本上改變。收效不明顯的原因主要是我們的教育智慧還不夠,沒有能解決他們真正的心理問題,客觀的家庭問題等。學生之間打打鬧鬧,斗嘴絆腳,總認為是小兒科的事,所以總是用很簡單的談話和互相道歉來解決。卻很少會想到去找找發生矛盾的真正原因,是它自身的,還是和家庭環境有關。王老師告訴我們,學一點心理學,走進一點學生,花一點耐心,這樣我們的收獲會讓我們驚喜。
如何走進孩子的世界,我在書上看到這樣一個詞——換位思考。這并不陌生,卻又那么陌生。它喚醒了我沉睡的心靈,讓我豁然開朗,使我不斷設想:假如我是學生,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假如是我的學生,我會怎么做?換位思考使我明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寬容,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就會多一種教育的方法,就會讓自己讓學生多一份快樂。換位思考讓我不知不覺地走進學生的心靈,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感受他們細膩、透明、多彩的心靈世界,換位思考成了我和學生們零距離溝通的一條無障礙通道。
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尊嚴,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學生也是如此。
批評不是解決學生問題的唯一方式
批評只是一種帶有情緒性的管理方式,沒有研究的教育,是盲目的、情緒化的教育,是教師素質提高的最大障礙。往往在沒弄清楚學生是怎么回事,自己就大動肝火真是不值。如何正確地批評學生,而且又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當你理解了學生,批評學生肯定能找到非常自然的方法,孩子也自然能夠接受,不掩蓋問題,才能真正全面地理解學生,才能正確地實施挫折教育與批評。這是我從這本書上得到的啟示。
教育智慧是一門藝術
教育是一門學問很深的藝術,蘊藏著許多智慧。一直以來,我也是那些忙忙碌碌的愚人,書中一個個真實的案例,好多就發生在我身邊,也曾經讓我百思不得其解,也曾經讓我憂心忡忡,也曾讓我牢騷滿腹,而我機械地做著、忙著、拼搏著。尤其,讀到“水彩筆的故事”這一案例,使我想到自己平時也經常的遇到此類問題,但很少去動腦筋思考和觀察學生的表現,而是“無研究的教育”,這種簡單的教育,沒有從根本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而對教師的能力也沒有絲毫的提高。非常好的思維習慣是,遇到事情總想問個為什么,猜猜有幾種可能的原因,然后,加以驗證,有時不妨多轉個彎想一想。
面對教育中頻頻出現的各種問題,作為教師的我們不能首先慌了手腳,孩子的成長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各種各樣的原因左右著他們的行為,我們要有容忍之心,更要具平常之心;我們要有大將風度,不要用我們的急躁表情和過激言語讓孩子害怕、叛逆、壓抑,而要尋找到合適的“點”,讓孩子自我成長。
教育智慧從哪里來呢?教育智慧從日常善于捕捉的點滴小事中來,從科學的思維方式中來,從概括反思中來,從良好的心態中來只要我們以研究的心態來看待問題,向研究型教師努力,可以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簡單的問題明了化,你可以發現:原來教育可以如此輕松又愉悅!
讀了《教育智慧從哪里來》一書,我發現了真正開啟孩子心靈的鑰匙——用愛心啟迪學生的智慧,用智慧開啟學生的潛質。當然,我知道僅僅看完這本書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正確運用該書中的正確理論去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并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地總結、反思和創新,努力提高教育教學工作效率和質量,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培養更多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智慧教育讀書心得2
暑假里我認真讀了《在教育家的智慧里呼吸》一書,啟發感動頗多。這本書告訴我們:教育是以人的發展和培養為目的,必須以人化的方式進行,良好的教育就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教育,是一種基于人性和人的理解的科學,教育活動(包括教學)是一種發展和提升人性、人格及人品的重大實踐。也就是說,教育離不開人,以人為本的教育才是良好的教育。
尊重的需要:引導學生前提是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前提是尊重學生。把學生當成朋友。尊重學生,這種尊重不僅要體現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重要的是還要體現在日常的教學過程,做錯了事,不要首先批評他,應該循循善誘給他講道理,要把他們當成一個生命的主體來看待,這樣的話你的教育工作才可能取得成功。所以這就要求我們把學生當成朋友,尊重他,教育他,發展他。由是觀之,尊重學生是教育他們的前提和基礎。尊重學生也是我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起碼應該具備的一個基本素質。也是新課程所追尋的基本理念。
認可的需要:我們的孩子,特別是我們現在正接受初等教育的小學生、中學生更需要家長、老師、朋友給予贊許和認可,以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優化他們正在成長的心理素質,從而實現他們人格的完善和健全。因為他們認為家長、老師或者朋友對他們的認可是對他們自身努力的一種最好肯定。他們幼小純潔的心靈才會得到最大的滿足。這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的起碼要求。
求知的需要:學生的主業當然是增長知識與才干,對于大多數老師來說傳道授惑是他們的主要責任,但對于從事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師來說,未必能在知識的傳授方面給予多大幫助,但在獲取知識的態度和方法方面,卻能夠提出合理的建議,幫助學生錄求最有效的學習方法,以完成學習期間的求知任務。
以人為本的教育是尊重人發展規律,注重個性多樣化,關注人性的教育。以人為本的教育也是教育的本義,這個暑假無數教育家引領著我重溫和回歸教育的本義,讓我們一起《在教育家的智慧里呼吸》,一起實踐以人為本的人性教育,一起為了快樂自由的理想教育而努力。
智慧教育讀書心得3
任何時間都只能是具體的實踐,教育家的成功實踐也只是一種具體時間方式的成功,受時間、空間和文化的約束,所以并不具有普遍有效性,更不具備可重復性和可模仿性。我們需要學習而且能夠學習,是蘊涵在成功實踐中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思想,是能夠超越時代和地域的局限,超越意識形態、經濟條件和文化背景的局限,尤其是超越教育自身的局限,照亮我們前行之路的學校理想和學校精神。
教育實踐知識的豐富性、多樣性和生成性能開闊我們的視野,讓我們具備改造現實教育的自覺意識,提升我們創造新教育實踐的能力。
教育以人的發展和培養為目的,必須以人化的方式進行,良好的教育就是一種以人文本的教育,是一種基于人性和人的理解的科學,教育活動(包括教學活動)是一種發展和提升人性、人格及人品的重大實踐。
人之所以為人,在于清晰地意識到自己作為人應有的權利、地位和價值,從而建立應有的尊嚴和個性。人之所以為人,在于具有適應社會、改造社會、創造社會的思想智慧和實踐能力。
早在1948年12月,聯合國大會就通過并頒布了《世界人權宣言》,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發展人的個性并加強對人權和基本自由的尊重!1966年12月16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指出:“本公約締約各國承認,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權利。他們同意,教育應鼓勵人的個性和尊嚴的充分發展,加強對人權和基本自由的尊重!毙纬珊团囵B人的尊嚴和個性,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教育的普遍意義和基本價值所在。
馬克斯。范梅南:“教育教學要使學生有心靈和精神的‘驚喜’,有‘獲得’的驚喜和‘成功’的驚喜!
學生在良好教育的橋梁和跳板上不斷體驗從“放棄過去的自己”到“建構新的自己”的痛苦,并收獲自我充實、自我提升的快樂,享受不斷超越自身限制,逐步登高望遠的幸福。
嚴格的教育不是家長或老師隨意宣泄自己的不滿情緒,不是多挑刺、多否定,更不是棍棒之下的教育。嚴格的教育是一種嚴肅的暗示,震撼心靈的教育。嚴格的教育還是一種理性的教育。理性是嚴格教育的標志。缺乏理性的嚴格教育是危險的教育。
你確信什么,這個問題對于教師而言很重要,好的教育者必然有自己的信條,甚至如宗教徒對他的上帝一樣確信無疑?墒,今天很多教育者沒有明確的信條,他們所做的幾乎就是保證每堂課顯性目標的達成,或者叫完成學科教學任務。一個人有怎樣的教育信仰,就會有怎樣的教育行為。信仰在心理上表現為對某種事物的仰慕和向往,在行動上則表現為以某種思想體系為準則去解釋和改造世界。沒有信仰、沒有向往,怎么會有確信的思想、堅定的行動?教育者不確信自己向著偉大的方向努力,而是不得已而為之,這怎么會是好的教育?所以,如何尋找真正屬于自己的教育信仰?這是每個教師需要思考的人生課題。
人性是教育的基本問題,認識不一樣,教育就不一樣。孟子確信,人性向善;告子確信,人性本無善惡;荀子確信人性本惡。孟子確信人性向善,所以主張“存心養性”,教育的基本原則是引導人反省自己、發現本心,后人稱之為教育的“內發說”。荀子確信人性本惡,所以主張“化性起偽”(意即變化先天的本性,興起后天的人為),強調后天的人為作用,也就是后天對人性的改造,教育的基本主張是隆禮重法,積累熏陶,即教育的“外鑠說”。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提出過“軸心時代”的概念。顧名思義,它是指一個對全部人類文化史具有控制意義、提挈意義和動力意義的時代。以孟子、荀子為代表的稷下學宮和以“希臘三賢”為代表的雅典學院,都是軸心時代的標志。
智慧教育讀書心得4
書中匯集了100個小學教師及班主任常常碰到的棘手問題,作者王曉春老師積40余年教學經驗從“教師問題、學生問題、師生關系、教師與家長關系、管理問題”這五個部分,就當前在學校、社會和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育案例進行點評和剖析。書中的案例真實,極其貼近老師教育教學生活中的種種問題;文章短小,可讀性強;既有理論分析又有可直接借鑒的操作經驗;案例點評注重科學,深入淺出,入情入理,思路獨特,發人深省,讀后令人深受啟發。
案例的點評里有一句話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愛能解決很多問題,但不能解決一切問題!彼刮腋畹刈x懂了愛的含義。的確是這樣的,否則,為什么學生中還有那么多的問題沒有解決?生活中有些家庭的孩子的教育最終失敗。是不是應歸于家長愛孩子愛得不夠?愛得太少嗎?這說明光有愛心還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教師應克服工作方法簡單、思維方式單一等問題,練就一身教的好本領,以科學的態度來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以智慧來幫助學生,而非以指令來干涉學生,讓智慧與愛心同行。只有既有愛心,又具有教育智慧,才能更有效的教書育人。
的確,教育者要特別加強對心理學和教育學的學習和研究,練就一身過硬的發現、分析和解決在教育過程中遇到的種種“案例”,來引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糾正偏差,形成良好的生活、學習、做人、做事的習慣,提高素養。而這一切都需要教育者獨具慧眼,不以粗暴、簡單的方式加以歸因、干預和壓制。重在發現和研究,積極探求學生表現的背后的深層次的本質原因!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不斷進步。在整個教育過程中,不僅教育好學生,而且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術”水平,成為一個深入學生生活的探索教育方法最優化的“研究者”。解決問題,老師的愛心固然重要,但起決定作用的還是老師的專業能力,就如同醫生要能對癥下藥。教育智慧起碼也和愛心一樣重要!同樣,老師的真心如果沒有更多的智慧相伴,則真心換回來的很可能就不是真心。由此可見教育智慧的重要性智慧是思索的結晶,教師的教育智慧即是教師對教育教學問題長期研究和不斷思索的結果。作為一名教師,要從研究的角度來從事教學工作,不斷地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研究問題,不斷地增長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不斷地提煉新見解、新觀點,從而全面地提高自己的學術水平和教育智慧。從教三年多來,一直有一種說不出的疲倦和沉重,那幾個下課搗蛋、上課也要變著花樣搗亂課堂的學生,屢教不改,一些簡單的字詞,講過N遍,可試卷上依然是刺眼的叉叉,對那些落后的學生,搜腸刮肚,想盡一切方法來激勵他,可收效甚微,我不禁有些彷徨與盲目,當初的理想與激情已經蕩然無存,對那些學生我已經傾其所學,束手無策了,每當靜下心來,總在思索,問題到底出在哪里了?非常幸運,讀到了王曉春老師的《教育智慧從哪里來》,這是一本好書,王曉春老師以他獨到的現象學研究方法和敏銳的教育經驗,從“現象學教育學”的角度,以教師教育生活經歷為原材料,對100個教育案例了進行十分深刻的和有益的思考。他在書中對長時間困惑老師的一些問題作了深入研究和分析,如:“教育專家的方法為何不靈”;“師范教育中什么是最要緊的”;也提出了許多新的教育理念;“阿Q案例要不得”;“看待孩子就是看待可能性”;“孩子的成長就是學會生存”;“簡單的一個觸摸比千言萬語更有意義”;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上游”等等。
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孩子成長,可是孩子成長又是一個極富個性的復雜的過程,但這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會出現種種問題,這就需要老師的幫助。但是這種問題不是只憑幾句簡單的話或者一兩個舉動就能解決的,也就是說,我們需要加緊研究“教育智慧”的問題,沒有“教育智慧”,也就沒有教學智慧,也就難以處理好教與學的問題,于是,所有的好的設想都會落空。拜讀了《教育智慧從哪里來》一書后,我有兩點啟示:
一、對教育智慧內涵的理解
在本書中,教學智慧是這樣的:“智慧”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意外”上!爸腔邸北Wo了那些脆弱的東西,可能是孩子的脆弱性軟化了成人!爸腔邸弊鲆粋反思型教師!爸腔邸睂⑵扑榈臇|西變成整體,智慧容易使傷口愈合。智慧”使好的品質得到鞏固和加強,對孩子信任就是給孩子以力量!爸腔邸奔訌娏撕⒆拥莫毺刂,我們時刻要注意孩子的獨特性,并加以培養!爸腔邸笔菗Q個角度研究和看待問題。
讀了這本書,我知道教師要搞好教育教學,教育智慧是并不可少的,可是教育智慧并非天生的,也不是能從書上生搬硬套的,而是教師在學習教育理論、總結教育經驗、努力參加教育實踐并且不斷反思和積累過程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教師綜合運用各種教育能力達到了成熟地步的表現,是教師掌握了高超的教育藝術的表現。
二、教育智慧是一門教學藝術
在本書中,作者對教育智慧有如下向個觀點:智慧意味著指向他人的實踐;智慧就是“打動“他人;智慧是不可以事先計劃的;智慧受風解的支配同時又依賴情感;智慧支配著實踐。所以說教育智慧是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不斷總結、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形成的一種教學修養,是教師的人生閱歷、文化修養、個人學識長期積累后自然形成的,是一門教學的藝術。教學工作是需要教師不斷探索、不斷追求的一種具有不確定性的腦力勞動。但同時它也有自己的可確定性,那就是:熱愛學生,熱愛教育。熱愛生活。有了這一理念的支撐,我們在追求教學藝術的漫漫道路上不斷探索、不斷反思、不斷總結,教學中才會擁有了那精彩四射的教學智慧
教育智慧,是課堂上的一些巧妙的教學技法,但是我們往往忽略的就是課堂上的隨機事件,這些突發的事件,也就是課堂上隨即生成的教學資源,利用好這些教學資源,會使我們的課堂變得鮮活起來,讓看似冰冷枯燥的數學變得溫柔豐滿。因為在課堂上,我們的教育智慧,會讓優異的孩子靈機閃現,會讓孩子在錯誤之后一步步引向成功,感悟到思考的神奇。課堂上的互動生成,基于一種本色,就是愛,師生之間的愛,缺少了這些,我們的課堂依舊是冰冷和枯澀的。“認識了課堂,才算真正理解了教育。改變了課堂,才算真正落實了新課標”。
王曉春老師的話說得好:教師的重要任務是幫助學生深入具體地分析,他的心理問題是什么?他的智力類型是什么?他的思維方式是什么,他的困難到底是在什么地方?從何處突破可以看到成績、可以建立信心!薄扒f不要以為愛能包治百病”,我們經常以為愛學生就能教育好孩子,其實是不完全正確的,除了愛學生,還應運用理智、智慧、科學的教育觀念和方法。
我們都曾經遇到過這樣的事情:上課時兩個學生忽然因為一件小事爭吵了起來;這時你的第一個想法是把這些學生叫到跟前批評教育一番呢?還是先靜下心來冷靜地思考,先提出幾種假設,然后再處理這些事情呢?王曉春老師的兩種處理學生問題的思路,值得我們的借鑒:
1、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促使學生成長。
2、看到現象—進行教育—達到教師目的。
第一條的思路的主線是“問題”,第二條思路的主線是“管理”。而第二種思路的目的只是方便今后的管理,并不是學生真實的成長,或者也可以說,教師認為只要學生服從教師的管理,就是成長了,其實這是以教師為中心。處理學生問題,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以真問題的研究為主線的時候,才談得上素質教育。
我們經常會發出如此的感慨:“現在的孩子怎么啦?”事實上我們沒有反思過:“我們老師、父母究竟怎么啦?”在生活中,我們的父母、老師要么是在生活中無微不至的呵護孩子,造就無能兒;要么是在學習上讓學生俯首帖耳,造就了呆子;要么是在進行社會利欲的熏陶,培養了俗人。對于孩子,我們必須呵護好心靈,這是教育的底線。力促孩子求真、求善、求美;生活和學習上,放放手,多讓孩子自己去闖蕩,去體驗,我們靜心等待;為他們擦擦傷口,聽聽傾訴,翻翻地圖,為他們的行囊補充食糧,揮揮手,孩子,繼續去闖,前面風光旖旎……我想,一旦我們的教育做到了讓孩子時刻保持舒展的心靈這個境界,那么孩子的學習與生活該是多么幸福!
總之,《教育智慧從哪里來》就像一個海洋,它不是我一時之間就能理解和領悟的,這還有待于以后的日子慢慢地品味,慢慢地學習。
智慧教育讀書心得5
暑假有幸讀到《教育的智慧》這本書,收獲真是不少,素質教育已成為當今中國教育的主流。身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我深感肩上擔子的沉重!督逃闹腔邸肪腿缤槐K明燈,使我對教師這一職業有了更深刻的了認識,并對以后的教學工作充滿了熱情與信心。特別是書中有一些精典的語句,影響著我:
“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林教授認為,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因為不論是人類還是動物,都疼愛自己的孩子,母雞為愛護小雞而奮起,狗為護幼崽而狂吠,這些都是一種本能的反應;父愛和母愛雖然比動物對幼崽之愛要豐富和廣闊得多,但就其本質來看,也是建立在血緣關系上的本能性行為。然而對學生之師愛卻出自教師的職責,這種愛在性質上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計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在原則上是一種嚴慈相濟是愛;這種愛是神圣的愛,是一種促使學生成才的真情。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是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如果我們每一位教師能長期地堅持這種性質和功能的師愛,我們的教育質量和水平就必定能不斷邁上新的臺階。
“我的學生一定會進步、會成才!边@是我們作教師必須堅持的一種信念。如果一個教師認為:“一個班級的學生中總是有好有壞,教師不可能把每一個學生都教育成好學生!蹦撬秃芸赡苈艞墝Π嗌蠈W習不好的學生的教育。我們不能武斷定論:“我把你一碗清水看到底——你好不了啦”。因為這種判斷是與教育效能感相悖的。因此,我們應該把整個心靈獻給學生并堅持一視同仁,將神圣的師愛均勻地撒向每一個學生,以感染他們、改變他們、教育他們、造就他們。
“發展學生的智力與能力,應該從培養思維品質入手”“教師參加教育科研,是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途徑”“家庭教育的重點必須放在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上”……這些內容給了我很多啟示,了解學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傳播知識的同時靈活的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它的教育智慧是真正從學生的長遠發展著想,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我們常常說,教育需要智慧。何謂智慧如果說教育的智慧之源來自于可教的信念,那么,教師智慧的表現則主要靠自身的品格和才學去影響學生。魯迅先生因為藤野先生公正無私的精神和崇高寬廣的胸懷而對先生非常敬仰。魯迅每每念及總有說不盡的感激。只有讓學生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和持久不息的學習熱情,教育者的指揮之源才能被表現的淋漓盡致,教師把熱愛事業和熱愛學生結合起來,這樣的教師才是完美無缺的。
智慧的特征是什么智慧的特征是喜悅,歡樂,幸福。充滿智慧的人總是快樂和幸福的。喜悅是智慧之花,幸福是智慧之果。追求智慧就是追求幸福,享受智慧就是享受幸福。智慧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教師和學生有一種幸福生活,這主要表現在對知識教育和知識化生存的超越上。
教育的智慧實際上是教師的智慧,教師的智慧又表現為一種人生的境界。作為教師,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持續精進才能領悟到教育智慧的真諦,才能了達到靈魂工程師高遠而曠達的人生境界。
霍姆林斯基說:“人才只有靠人才去培養,能力只有靠能力去培養,才干只有靠才干去培養。”可見學生的智慧是靠老師去開啟的,這就要求老師首先要成為一名智者。那么世界上所有的老師就一定都是智者了么?我看不見得,至少我覺得自己就不是一個智者,只是一個比學生“多半桶水”的學習者。在我看來,智慧人人都有,當然有先天的因素,但是也有部分是由后天決定的。
教育制度的改革對我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我曾不斷的探索、深思,但是閉門搞研究終究是不會有所突破的。林崇德的《教育的智慧》一書中的這些精典話語總在我腦海中回蕩,我也想把這些話讀給我的朋友們。
智慧教育讀書心得6
感謝學校下發的書籍,尤喜《教育的智慧》。如果說之前的教育閱讀主要是為了尋求一些思想,一些理念,豐富并提升個人理論素養的話,那么,這本書,似乎更像一本索引,匯集古今中外的教育名家思想,智慧,指引著你去歸類閱讀相關著作,誘惑著你去深入探索每一位教育家背后的故事,閱讀他們的書籍,思考他們的人生,成就自己的事業。
喜歡孔子,因為他的率直真誠,從不隱瞞自己的觀點好惡,從來都是以真面目示人,對于看不慣的人或事,他會直言不諱:“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污也!薄袄隙凰朗菫橘\!”從表面上看,罵得有點過分,讓人受不了,如果細讀論語,耐心深究,我們不難發現,孔子無非是用一種極端的方式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
想想自己,人到中年,對于不合理的事情或者現象,不也曾經牢騷滿腹,憤憤不平嗎?即使在講座的臺上,也毫不避諱自己的觀點。雖然明知道我的生氣或者憤怒改變不了事實,但至少,我有說話的勇氣,我勇敢,真實地做自己,不奴顏,不眉骨,不虛假,不做作。身為人師,需要的是真誠的表達自己,如此,才有可能教育出真誠的學生。
喜歡孔子,也因為他會做人生規劃:“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有規劃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因為有了自我規劃,更容易腳踏實地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喜歡孔子還因為他的人生理想: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這是我夢寐以求的一種精神境界啊!
喜歡孔子就要讀《論語》,不僅讀原著,還要閱讀他人對論語的解讀,比如李澤厚的《論語今讀》,南懷瑾的《論語別裁》等。他人的解讀,同樣可以給我們打開一扇窗,讓我們更深入的了解論語,了解孔子,當然,也更好的服務于教育。
喜歡蘇霍母林斯基,是因為他撰寫的一系列著作,《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帕甫雷什中學》……細細想來,老蘇好像是我認識的第一個外國教育家,那應該還是1988年事情了,從此以后,他的著作,他的思想,一直影響我至今。
喜歡蒙臺梭利,是因為《童年的秘密》《發現孩子》《三歲決定一生》這些書籍,一度影響了我對孩子的教育。也因為孫瑞雪在中國堅持不懈的十年的努力,將蒙氏理念和中國國情很好的結合起來,創辦幼兒園,惠及更多地孩子,演講寫書,惠及更多家長。比如《愛和自由》《捕捉孩子的敏感期》
喜歡盧梭,一則因為他的成長之路——讀書,旅行,良師益友。簡單快樂,充實豐富。尤其是在工作繁忙,壓力巨大的時候,有好書滋潤心靈,有好山好水養眼養身,有好友陪伴左右,那該是人生最美的風景吧。而他的《愛彌兒》,一直是我床頭的必備書籍,因為經常翻閱,書角都有些卷邊了。
還有蔡元培,陶行知,葉圣陶……這些中國的教育家,他們的思想,他們的行動,尤其是陶行知先生“知行合一”的理念,給我的教育行為帶來很大的改變。
教育類的書籍讀得多了,教育家的思想明白多了,自然也就看出了其中的道道,無論怎樣你理念我思想,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精髓,那就是“愛和自由”,這,是不變的真理,這,也是孩子能夠茁壯成長的不二法門。
一杯香茗,一盆茉莉,一本好書,茶香,花香,書香,眾香相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早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和呼吸一樣自然,但也和呼吸一樣,必不可少!
智慧教育讀書心得7
約翰。布雷恩曾經說過:“如果一本書不能被大聲朗讀出來的話,它就不是一本好書。”一本書只有當他不僅能夠給人以心智的啟迪,也能給人以美的陶冶的時候,才能算是一本好書。今天我向大家推薦一次外出學習偶遇的一本好書:《教育的智慧與真情》。作者是北京師范大學的教授——肖川,國內知名的教育學者,肖川改變了中國數十萬一線教師的閱讀習慣。一本《教育的理想與信念》,在兩年的時間里印到了十萬冊。這是繼《教育的理想與信念》之后推出的又一本教育隨筆集?v觀全書,他的寫作中時時處處飽含著一種責任,一種對社會、對孩子對教師的關切。把人引向對教育,對社會,對時代,深深的,久久的的思考。雖為隨筆集,卻不乏學術專著的深沉與厚重,更有在輕靈與明快之間時時閃耀的思想火花。書中指出沒有智慧,“教育”就只是心靈和精神的一種牽累,一種“認知結果的堆積”;沒有真情,生活就是無邊的荒漠,“教育”也就只是一種敷衍和應付;沒有情趣和藝術,才情就會逐漸枯萎,生命之花就不能得到純美的滋養;沒有情趣和藝術,理想、信念、智慧與真情,就缺乏了最有力、最動人的表達方式。記得南方周末有一句話:“總有一種情感會讓你淚流滿面”,我想這種情感中一定蘊含著濃濃的人間真情。每當夜晚燈光下閱讀這本書時,它優美的文字、豐厚的含韻、耐人尋味的哲理,讓我沒有了往日的躁動和不安,沉下心來靜靜的思考,思考自己的教育和教學工作,思考自己的人生,F將閱讀這本書我的收獲和體會淺談如下:
一、教育的正確方向和方法。
教育的方法包括用什么內容和用什么途徑、策略與手段去培養我們的學生。教育的方法固然重要,可教育的方向才是第一位的。如果方向錯了,方法越好,越有效,就越有可能南轅北轍,越來越遠離真正的目標。教育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我們對于教育的方法選擇、使用和創造。作為教育者你要培養一個怎樣的未來的建設者呢?這是每一位教師值得思考的問題。如果是培養一個有創新,獨立的,大膽自信,自由的人,你需要如何去引領?激發他的內在動力,用更多的探索學習,發現學習,合作學習的方法,帶給他更多的成功體驗和快樂。讀到這里使我想到,我校開展的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無疑是適合學生發展,適應未來國家需要的一條正確的教育之路。我們要知道,教育的方向不是由政府決定的,不是教科書和學生決定的,而是教師決定的。我們首先是一個教育者,其次才是一門課程的老師。如果我們只顧埋頭趕路,我們怎么可以欣賞到天空的廣袤和美麗呢?方向對了,路就在腳下。一個教師只有別人告訴他應該怎樣做,他才會怎樣做,而不會探索一些有效的方法,那它的發展前景就很難令人樂觀。古人講的“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強調的是精神的修養,心性的修養。否則,任何好的方法都可能變成照貓畫虎、鸚鵡學舌、邯鄲學步的笑柄。能否創造性地運用各種各樣的教育方法,能否創生有效的教育策略,能否形成自己行之有效的教學技藝,取決于我們是否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取決于我們的學識的積累、眼界、追求。反思自己平時的教學工作,更多地是關注學生對學科知識的掌握,而忽視了學生學習的思考和方法的培養,有時在教育學生上有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很容易被學生的表現所影響,對學生的錯誤缺乏足夠的耐心,遇到問題沒有積極的想辦法,一味的指責抱怨學生,教育收效甚微。試想想如果我們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給學生多點,再多點的愛,對于他們的錯誤我們多些理解,包容,不去苛求他們像成年人那么懂事,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以平穩的情緒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營造親切、和諧的愉快的教育氣氛,激發他們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與發展。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我們的教育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成為有思想的教師。
思想是我們理智洞見的成果。你的思想越豐富,你就越加容易變得豐富。你就能看到思想貧乏的人看不到的東西,你的信息加工能力就比較強,你有更強超越所給定信息而生發出新信息的能力。能從更多元的角度,更宏大和更精微的視角看待問題。這樣,在與學生的的日常交往中我們會潛移默化地給學生精神的滋養。有思想的教師,會對學生的心靈豐滿和精神充實有一種自覺而又自然的引領。有思想,使得我們不人云亦云,不簡單化,使我們有自由意志和獨立人格。做有思想的教師,能使我們更好地理解把握課程內容,使我們的`教學得心應手,這就需要一種文化的眼光,一種道義的承擔。能創造性的有取舍的使用教材,而不斷的學習和思考就是我們變得有思想的法寶。很多時候回想自己的工作日復一日簡單重復,我們也付出了大量勞動,卻停留在低層次的“教書育人”上,缺乏對學生精神的引領和自身工作高遠的立意,缺乏對于“課本知識”承載的價值觀和心理結構的深刻洞察。其實就是把教育淺化為庸俗化沒有靈魂的認知結構的堆積。這是何等的可悲!有思想的老師,善于明理,善于辨析,善于把握大勢所趨。面對教育方式多樣的今天,采取哪種方式來處理師生關系、解決沖突和問題,反映了教師思想和行為的深度。所以我要積極參與到現今的教育創新改革中去,多學習理論知識,多向同事學習治班教學的經驗,不斷豐富提高自己。
讓教育充滿思想,讓思想充滿智慧,讓生活充滿人性的光輝。我們的心靈蕩漾在博大、豐富、深邃、光明、溫暖的思想之中——終于有一天,我們的年華會老去,可我們的思想會在足跡中閃光,并將照亮前行的路。
三、教師要做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說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是教師的重要品質,沒有學而不厭,就難以做到誨人不倦。只有學而不厭,才能保持內心的開放和鮮活,才會有不斷增長的與人分享的內在需要。否則,誨人不倦是無休止的嘮叨、空洞的說教,是教師教的辛苦,學生學得痛苦。教育最可怕的循環是:自己沒趣,還想方設法教導別人沒趣,最后弄個教育都成了受教育者尤其是兒童的苦役。
教師學習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專家引領,自我反省,同伴互助等。而教師如果沒有向學之心,即使再高明的專家,恐怕也不能起到引領的作用,我們可以把馬前到河邊,卻不能按著馬頭讓他飲水。自我反省,要有理論支撐,沒有理論作基礎,自我反省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同伴互助是一種相互切磋,相互勉勵和真誠分享,《學記》中就有“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的說法。面對社會的飛速發展和知識的日新月異,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素養,與時俱進,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才能活力永駐,才能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皢柷堑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熟知的一些優秀教師,特級教師,哪一個不是博覽群書,學富五車呢?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體現著學與教之間的互動,學與教兩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學因教而日進,而日深;教因學而益精,而益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關愛每一個學生是師德的靈魂,寬厚仁愛,有理有節,人性豐滿,才是教師的德智情懷。面對學生充滿愛與關懷,面對知識,充盈渴望,無私奉獻,愛崗敬業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踐行教師的職業道德。
四、書的芳香。
肖川說:書之所以香,大概不是源于油墨的味道。即便是由于油墨的氣味,那也是愛屋及烏。書中睿智的心的跳蕩,純美情懷的流淌,起伏跌宕的故事的延展,詩意盎然的表達,才是書香的真正原因。古人云:寧靜以致遠,淡泊以明志。其實,世上能讓思想致遠的,什么比得過那一脈書香呢?書是有生命和靈性的。善待書——從著書到讀書,這是讀書人的本分。著書的人精心打磨,用道義和良知來寫作;出書的人注重品位,寧缺毋濫,精益求精;讀書的人居敬持志,切記體察,讀出弦外之音,象外之意,讀出字里行間的意蘊。惟其如此,書中蘊含著歷久彌新的思想、古樸的智慧、永恒的真理,才有可能使書香永駐,是陋室溢滿書香,也使我們的中心蕩漾著書香。
當我們靜靜的閱讀時,我的內心便會有一種莫名的涌動,感受到內心的充盈與溫潤。閱讀是最重要的學習方式。讀書之樂,樂在精神的相遇。人的生命如逝水,一去不復返。為文學與藝術,往往可以追回人們曾經有過的生命體驗,或進入另一種向往的可能的人生。好書不在厚,也不在深,更不在玄,而在透。著名作家林清玄對于“窗子”和“鏡子”有過精彩的比喻:“人面對外面的世界時,需要的是窗子;一個人面對自我時,需要的是鏡子。通過窗子才能看見世界的明亮,使用鏡子才能看見自己的污點。其實,窗子或鏡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你的心廣大了,書房就大了,你的心明亮,世界就明亮了!备咂肺坏臅鴮τ谖覀兗仁谴白佑质晴R子。明代于謙說“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中全無一點塵。“書猶藥也,善讀之可治愈。假如能夠經常感謝一本書,想念一本書,是一件多么讓人幸福蕩漾的事。它使我們此時的心情變得溫暖而柔軟。也許,還夾雜著一種絲絲縷縷的想說卻有說不出的感傷,這是所有讀書人的情感。
拜讀了這本《教育的智慧與真情》,堅定了我與書終生為伴的信念,啟迪了我對教育的智慧與真情的感悟和向往。我將在”流淌著智慧的光華,搖曳著思想的要義“的經典文化中,不斷汲取營養,拓寬生命的廣度,讓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豐滿而快樂。
智慧教育讀書心得8
假期中讀了《教育智慧從哪里來》這本書,書中的教育案例好像就發生在我們身邊,感覺每個案例都是那么的鮮活,從中我也學到許多的教育智慧。比起以前讀過的一些理論性很強的教育書籍,這本書讀起來更輕松,更加樂于去讀,從中也收獲了不少。
讀過了書中的一些教育案例,自己在教學中的一個個場景也浮現在眼前,和書中的一些老師的教育方式和做法也進行比較,也反思了一些做法,如果換一種方式可能教育的效果會不盡相同,這也就體現出了教育的智慧和策略的重要性。
在這本書中給我印象最深是,一個學生在老師剛講完不許爬樹之后,他仍然爬樹,當老師問他問什么爬樹時,他的回答僅僅是:“找比不到小朋友,我看不到他們,我就爬到樹上想看看他們在哪里!倍蠋焺t微笑的問他:“如果我找不到小朋友站到你的肩膀上去找,你愿意嗎?”多么巧妙的處理,讓孩子換位思考,引導孩子而不是去一味的去否定。想想自己在處理類似事件的做法,當老師講完要求,學生再次犯錯時,常常簡單的認為學生故意搗亂,想和老師作對,不知不覺中把學生引向了老師的對立面,從這樣的角度去說教學生,效果可想而知。而這位老師巧妙的處理方式,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聰明的引導,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化敵為友的做法,讓學生欣然接受。
在我們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常常會遇到相類似的情況,如果我們都能像這位教師一樣,把問題進行轉換來處理,那樣的效果會大不一樣。在《教育智慧從哪里來》這本書中有許多這樣的案例,值得我們去學習,去思考。書中提到的100個案例,只是我們在教學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情況需要我們利用我們的教育智慧去處理。我想讀過每一本書,不僅僅是把書中的內容記住,更重要的是領會書中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在我們遇到不同情況的時候,能轉換處理問題的角度,并且能夠舉一反三。《教育智慧從哪里來》不僅僅是告訴我們處理這100件事情的方法,而是給我們提供了處理類似問題的思路,就像書中提到的一位專家用一種方法很奏效,但是遇到一名師范生,這個方法反而不好用了。教育就像醫生開藥方一樣,要針對每個人不同的癥狀來開藥,不能千篇一律,要對癥下藥。對待不同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方法,針對每個孩子不用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適時的引導。每個孩子犯錯誤的背后,都有一些孩子的想法和原因,只有深層的了解,才能找到根源,就象醫生診病,要查明病根,才能準確的下藥。教育的智慧在哪里,需要我們去觀察,去發現,真正的走進孩子的心靈,讀懂他們。
智慧教育讀書心得9
這個寒假不寂寞,因為有《在教育家的智慧里呼吸》這本書的相伴。很感謝園里給我們提供這么優秀的書籍,讓我們這群年輕的教師能在處處霧霾的天氣里呼吸到新鮮的空氣。
翻開這本書的目錄,將諸多的教育大家累積在一起,好像是對教育大家的索引,又仿佛看到這些教育大家正研究并實踐著自己的教育思想,此刻,真想穿越時空與他們對話,進行心靈的碰撞,聆聽他們的教誨。的確,這算得上是一本穿越時空的教育著作。
這本書囊括了古今中外各個時期具有典型意義的教育大家,是他們在其實踐中所折射出來的博大的教育精神和理想。
抱著對話、學習、思考、研究、實踐的態度,我開始閱讀這本書,尋找我們最需要的,對我們具有啟發性的理念。
我最熟悉的便是蘇霍姆林斯基了。大學時曾閱讀過中國蘇式教師李鎮西老師的著作,對蘇式教育有一定了解。這本書讓我對蘇式的“精致化”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之所以說他的教育是精致化的,是因為它所有的教育教學思索與行為都精確地對準了“每個人的心靈”。
“他希望每一個從自己身邊走過的人,都擁有終生幸福的精神生活!辈粌H僅是教過的學生,而是每一位從自己身邊走過的人,這是何等宏大的教育情懷?“讓每個人都擁有智慧與幸!倍际撬禄逃捏w現。
而這些理想都源于他對“人性化”的教育思考。踐行人性化教育,蘇氏認為“相信一切孩子都能被教育好。”在他眼里,不存在“差生”,只有“困難學生”或“難教育學生”的說法,最終都是能被教好的。關于精致化教育,他提出了三條簡單的道理。
第一條:深入了解孩子。每個“問題孩子”背后都會有一個“問題環境”存在。要想解決問題,必須從“問題環境”著手。因此,蘇式每周都要走訪困難孩子的家庭,為深入了解孩子的生活環境,不僅是和家長交流,還從與孩子有關的一切群體交流。蘇說:“沒有對學生深入的了解、就不可能有精致化的教育。”想想我們的教育現狀,班容量的龐大,班級事務繁多,家長工作繁忙,幼兒居住地較遠等等原因或多或少影響了我們的家園溝通,更多是被硬性的打著完成任務旗號的“家訪”所代替。如今,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溝通手段逐漸增多,比如QQ、郵箱、飛信、電話等。家園溝通的便捷度提高,但總覺得少了些人情味,我帶了兩年的上屆孩子在畢業時竟還有一些家長未曾見過。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家長對孩子不重視,我也沒辦法。何況班容量較大,普遍在40個左右,很難深入地了解每一個孩子,因材施教很難做到。但蘇的道理告訴我,為了教育孩子,我必須做到深入了解孩子,盡力而為。
第二條:關注兒童的精神世界。“問題孩子”總會出現這樣那樣別樣的行為,要想教育好孩子,必須找到問題的所在,發現問題,分析這些問題的原因,洞察孩子的精神世界,析出思維的癥結,然后才能解決問題。高里亞是因為人們對他失去信心,故意引起人們的關注,所以才做出那樣的行為。那么我們的孩子又是因為什么原因呢?當我們生氣某些孩子的搗蛋行為時;當我們被某些孩子折磨得頭疼時;當我們一味地批評孩子時,是否關注到了兒童的精神世界,尋找孩子異常的原因。我想我們已經知道該做些什么了。
第三條:站在兒童的立場。新課程的理念便是“以幼兒為本。一切為了孩子。”確實,我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教育家們也正是從兒童的視角來研究教育。蘇式的“對準每個人的心靈”也正是從兒童立場思考和實踐的最好證明。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場景,不同的問題,他總能找到最合適的語言,以最恰當的方式展開最合適的教育。我不是大家,所以我做不到他那樣。但我們會在以后的實踐中不斷探索最佳的教育契機和教育辦法,當孩子出現問題時,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想問題。
蘇霍姆林斯基是最了解兒童的教育家,如果我們每一個老師都能做到他提出的三條道理,那么我們的孩子都會擁有“終生幸福的精神生活!
智慧教育讀書心得10
《閱讀點燃智慧:馮德全早教方案2》是我國著名早期教育專家馮德全教授的經典成果之一。作者從嬰幼兒的認識特點和漢字的特色及閱讀的規律等方面,論證了早期認字閱讀的可能性,并從人才成長的角度論證了早期認字閱讀的必要性,有力地駁斥了“漢字落后論”“早期識字難”“識字影響智力發展”等種種傳統謬見,并提出了“生活游戲是嬰幼兒早期識字閱讀的最佳課堂”等觀點。作者詳細介紹早期識字閱讀的原則和方法,并提供了早期識字閱讀各年齡段的教學說明及參考教材。本書既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理論創新性,又有極強的可操作性;論證有力,實例豐富,深入淺出,雅俗共賞。無論是對嬰幼兒的父母、老師還是教研究工作者來說,本書都是極其寶貴的“禮物”。
書中的第二講“生活游戲是嬰幼兒早期識字閱讀的新的里程碑”中說到嬰幼兒期的識字閱讀遠非只是目的,重要的是通過游戲識字和習讀低幼讀物,催發智力和培養孩子的優良性格,給孩子插上騰飛的一翼。因此,在早期對孩子進行識字閱讀可促進孩子的個性品質的發展,具體表現在:
1.發展孩子的注意力
四五歲的孩子動則活躍,靜則專心,他們對故事、兒歌等極有興趣。所以,早期識字閱讀充分利用孩子的無意注意,及早鍛煉他們的有意注意,經過早期識字閱讀誘導的孩子的注意力很快地發展起來。
2.鍛煉孩子的觀察力
嬰幼兒看一個字與看一幅畫、一張郵票有同樣的興趣,對他們來說,這些都是陌生的、新鮮的、奇特的。孩子這時的識字全憑影響,而兩歲后的孩子就能觀察、分析字形結構,學習比較和辨析了,孩子的觀察力就可得到鍛煉。
3.培養孩子的記憶力
記憶力實在集中注意和用心記住的活動中鍛煉出來的。孩子從小做識字游戲,常常會得到贊揚和鼓勵,記憶人物不斷明確,記憶習慣就會很快養成,所以記憶效率大多就會直線上升,孩子的記憶力就會打得較好的培養。
4.發展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
人的思維和想象是須臾不能離開語言的,因為語言是思維的工具,語言就是“思維流”。人一旦離開語言,思維和想象及其參與的行為就不存在了,那就無異于動物看待世界一樣。然而從高層的思維和想象的發展來看,對人影響最深的還是書面語言。因此,早期識字閱讀對促進嬰幼兒思維、想象的發展是最有明顯成效的。
5.陶冶優良性格并培養七愛書的情操
早期識字閱讀接觸最早的自然是兒童文學,而兒童文學作品中最不乏勤勞與懶惰、善良和邪惡、勇敢與怯懦、創造與保守等方面的動人形象和他們之間的斗爭。這些形象對激發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感,健全他們的人格益莫大焉。
6.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和習慣
只有具備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的精神,才能主動吸取前人的學識精華,提出問題并加以研究,解決問題并有所創新。這樣的個性品質最容易在早期閱讀和日后的廣泛閱讀中獲得發展,所以早期識字閱讀能教會孩子學習。
可以看到孩子經過早期識字閱讀后會受益匪淺,因此,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應該重視孩子們的早期識字閱讀,不但要做好自己指導孩子進行早期閱讀,同時還要對家長做好孩子早期閱讀的指導工作。
智慧教育讀書心得11
蘇霍姆林斯基說:“人才只有靠人才去培養,能力只有靠能力去培養,才干只有靠才干去培養!笨梢妼W生的智慧是靠老師去開啟的,這就要求老師首先要成為一名智者。
這本書與以往的一些教育書籍有所不同,案例分析式講評,幾乎可以涵蓋一線老師平時教育中的所有常見問題,具有實踐性可操作性。整本書讀完,我最深刻的體會是作為教育工作者,要通過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幫組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素養。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孩子成長,可是孩子成長又是一個極富個性的復雜的過程,但這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會出現種種問題,這就需要老師的幫助。但是這種問題不是只憑幾句簡單的話或者一兩個舉動就能解決的,也就是說,我們需要加緊研究“教育智慧”的問題,沒有“教育智慧”,也就沒有教學智慧,也就難以處理好教與學的問題。而這一切智慧又源于理性的研究。王老師認為,沒有研究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是教師素質提高與專業發展的最大障礙。教師應有研究問題的意識和習慣,而教育絕不可能會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成功范式,因為我們的對象是一個個個性鮮明的生命體,整個教育過程,不僅要教育好學生,還需要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術水平。
我想教育智慧來自日常點點滴滴的教育教學實踐,這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如何正確對待我們的教育教學實踐呢?記錄分析這日常的點點滴滴當然是一種很好的研究方法。怎樣以科學的態度記錄和分析自己的實踐,王曉春老師為我們做了很好的指導:
1.“擺脫‘只準成功,不準失敗’的束縛!蔽覀冎皇窃谔剿
2.“不就事論事,要在教育的大背景下研究教學,在社會文化的大背景下研究教育”。
3.追蹤學生和教師今日想法、做法的根源,個人成長史的根源和歷史根源。要特別注重家庭影響。
4.要客觀分析,保持研究者的主體性和獨立視角。
5.要先分析事情可能的原因。假設多種可能性,不能做“單打一”的歸因方式。
教育智慧來自實踐,又指導著我們的實踐,讓我們在追求教育教學藝術的漫漫道路上不斷探索、不斷反思、不斷總結,擁有源頭活水般的教育智慧。
智慧教育讀書心得12
我利用課余時間拜讀了著名教育家肖川的《教育的智慧與真情》一書。讀后,受益匪淺。書中的他的一些對于教育的獨到見解,對教育者們的啟示,使我感動,折服。摘錄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自勉。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不僅要樂于學習,也要樂于教學。
作為一名新教師,初出茅廬。因此簡單的機械模仿是必要的,在剛踏上教師崗位時,能上像一堂課必須建立在大量的模仿之上。在此我覺得要感謝學校給我們新教師機會,舉辦一系列如“新教師站穩講臺”、“新教師我型我秀”等教學展示活動,讓我們可以有機會展示自己,以及學習他人長處。但任何方法都不能簡單地搬用,而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運用。也正如肖川先生在書中所說的說:“如果一個教師只有別人告訴他應該怎樣做,他才會怎么去做,而不會主動地探索一些有效地方法,那他的發展前景就很難令人樂觀!笔堑,當我們站穩了講臺后,我們就該積極尋求、主動探索一些個性化的教學路子。我們更要善于發現自己的性格和業務方面獨到的優勢,在夯實自己教學能力的基礎,培養出自己獨特的教育思維和教學個性。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也具有一定的意義。
書中肖川先生還提出:“老師們更多地關注學生對于學科知識的掌握,而忽視學生學習策略和思維策略的發展,更談不上對于學生作為完整的人的成長的關照。”在我認為,教師某種意義上來說更是良心職業,是要從道義上對每個學生負責任的。因此需要我們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用心關注其日后的成長。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教師是培育花朵的園丁。我們要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現代教育觀。樂觀估計學生的天性,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多用贊美替代批評。對于犯錯誤的學生要及時糾正,用自己的智慧與真情鼓勵引導,寬容對待。
教師的任務就是教書育人!秾W記》中說:“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薄爸卟蝗绾弥撸弥卟蝗鐦分!痹谛ごㄏ壬磥碇挥挟斘覀兘處熡胁粩鄬W習的愿望和興趣,才有可能為學生打下終身學習的基礎。這也就要求我們心存樂于教學之心。比如我的師父馬潔老師,我就覺得教學經驗豐富的她已經將教書育人融為到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從樹下的一藤牽;,墻角的一株小草身上,她也能發現生活的樂趣,生命的美好。她把這種快樂分享給學生,讓他們也懂得生活,懂得感激。這大概就是她的生活哲學,教育信仰吧!從他們身上我感受到了樂“學”的幸福,更是從中獲得啟迪:教育之路漫漫其修遠兮,更要求我們用自己的真情與智慧去感染我們的學生,以及我們身邊的人。
智慧教育讀書心得13
《教育智慧從哪里來》這本書就是一本好書,讀了書中的那一個個案例,及王曉春老師的精辟點評,受益匪淺。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身為教育者,全身心地去愛學生固然重要,但教育智慧不可少。只有既有愛心,又具有教育智慧,才能更有效的教書育人。
愛究竟是什么?它像空氣一樣,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但又因為它無影無形,往往又很容易被我們忽略。但我們的生活中不能缺少它,它的意義已經融入我們的生命。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稅鄣慕逃分杏羞@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比绻覀儗W生的愛是無私的,沒有功利性的,老師對學生的鼓勵,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是一個無意的微笑,讓孩子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感受愛,并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智慧與愛心同等重要”這是王曉春老師點評案例1的標題,是啊,對學生每個老師都傾注了愛,但愛不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我們的身邊這種現象數不勝數。學生病了,老師上門探望,課落下了,利用業余時間補,校內跌了,碰了,小心呵護,及時與家長聯系。但結果不一定如你所想,可能會令其家長感動,令周圍的同仁稱贊。但有時真不能讓學生從根本上改變。我想,收效不明顯的原因主要是我的教育智慧還不夠,沒有能解決他真正的心理問題,客觀的家庭問題等。
學生之間打打鬧鬧,斗嘴絆腳,我總認為是小兒科的事,所以總是用很簡單的談話和互相道歉來解決。卻很少會想到去找找發生矛盾的真正原因,是它自身的,還是和家庭環境有關。王老師告訴我們,學一點心理學,走進一點學生,花一點耐心,這樣我們的收獲會讓我們驚喜。
智慧教育讀書心得14
曾軍良教授是北京實驗學校的校長,中學物理特級教師,有25年的一線教育教學經驗,是一位對教育有深入研究和切身體會的教育學者。曾軍良教授的著作《愛與智慧的教育》共計22萬9千字,分為理念篇、教育篇、教學篇、管理篇、探索篇、附錄、后記7個部分。
在多年的一線教育生涯中,我們都希望將學生們打造成有知識、有涵養、有能力的人才,但總有學生不會按照我們所設置的軌道去走,無論是后進生還是特立獨行的學生,如何面對他們,如何正確地引導他們,是每一位教師的畢生課題。以愛的智慧撫慰學生的心靈,是曾軍良教授給予我們的第一個提示。
我是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數學是一門培養思維的學科,教會學生數學基礎知識、計算技巧、解題技巧都不是數學教育的最終目的,培養數學思維才是。在班級教學過程中,有為數不少的學生表現出“不開竅”,例題能做對,課堂反應也不錯,但例題稍微變化一下就不會解了,這說明他們只是將數學知識、規律、定理背誦記憶了,并未真正理解。初時他們與那些真正理解了數學內涵的學生沒有太大的差距,隨著年級的上升,開放性試題越來越考驗對數學知識的綜合掌握,學生之間的差距也就越來越明顯。
面對這種情況,作為教師要在班級中營造一種平等、和諧、友愛的環境氛圍,讓學生都能夠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和關懷;寬容善待學生的不足,幫助學生找到落后的原因,習慣的問題就從習慣入手,思路方法的問題就從思維訓練入手,習慣和思維都不是一天兩天能養成的,教師的耐心、積極引導是重要的推動力量。教師要多多對學生進行夸獎和鼓勵,在良性的暗示下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只有自信心旺盛的情況下學生的潛力才能夠盡可能挖掘出來!澳隳苄!”是教師培養學生自信心的重要工具,在這一方面我們千萬不能吝嗇好話。
曾軍良教授在書中說:“沒有愛與智慧,就沒有教育!痹诮逃I域中,愛是永恒的主題。教師對學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家長對孩子沒有愛,也就沒有家庭教育,孩子對父母沒有愛,教育是失敗的。國家開放二孩政策推行時間還比較短,目前大多數城市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最多也不過兩個孩子,農村家庭中有幾個孩子的也很少?梢哉f,孩子數量的減少意味著每一個孩子都承擔著父母深切的關愛和希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大多數父母的現狀。
但反過來,孩子在面對父母的愛時是怎樣的感受?他們弄懂這些愛了嗎?他們對父母的愛是否有正確、良好回饋?這些都是引起教育界及社會各階層深思的話題。培養小學生懂得愛,應當是全體一線教師們共同努力的方向。小學生是一個生理年齡、心理年齡都比較小的群體,他們需要從家長付出愛的基礎上去學會愛,需要從家長和教師付出關愛的方式上去學會正確地回饋愛,如果家長和教師給予關愛的方式不正確,他們要怎么懂得愛呢。
在日常與家長的交流中我發現,很多家長對于孩子的耐心不足,尤其體現在作業輔導上面,參與課后作業的家長時不時就被孩子氣得跳腳,不參與課后作業的家長只會盯著孩子“快去寫作業!”,這兩種方式都不是正確的。
數學是一門培養思維的課程,學生不懂題目、解不出正確答案的原因是沒有弄懂思路,沒有正確的方法,家長要做的是幫孩子分析“不懂”的原因,這是正確付出關愛的方式,而不是拍桌子狂吼“你為什么還不懂”。教師的教育工作需要家長的配合,我有的時候也會與家長交流一些正確的引導學生的方法,但有的孩子適用,有的則效果有限,這說明作為教師我們的經驗和智慧還是不足的。
《愛與教育智慧》一書凝聚了曾軍良教授的智慧和心血,凝聚著他多年一線教育中總結出的激勵、喚醒經驗,“教育需要智慧之愛”發人深省。作為一名一線教師,自問對教育事業有專心,對學生有耐心,但這其中是否貫穿著智慧,卻難以自查自省,只能再接再厲。
智慧教育讀書心得15
此次的讀書任務大家都一樣,校長向我們推薦了張平主編的《教育的智慧》。從題目看,應該對自己的教學有幫助,因為曾經讀過另一本也是以“智慧”為題的書,是從教師的“專業”為出發點的,讀后覺得收益非淺。不過看著厚厚的頁碼,覺得看不完,于是選擇性地看了第一章,下面簡單地來說說對課堂教學智慧的實踐技巧這一節的體會。
一、充分預設,教師必需心中有生。
有備而來,有備無患,不上無備好之課,這是處理好課堂教學的預設與生成的重要前提。許多成功的案例都表明,準備得好預設就好,生成也就好。所以備課時必須心中有學生,從學生出發,從學生現有的體驗水平、理想、情感、態度現狀出發,分析文本,制定多維目標,然后依據目標預設幾種有助于學生學習的思路,盡可能多的將學生在學習中可能出項的種種情況想清楚。
二、以理服人,教師順應課堂生成。
音樂教師應善于捕捉課堂教學中生成和變動著的各種有價值的信息,作為活的教學資源,努力創造條件去扶植它,栽培它,讓學生的智慧火花在輕輕一“點”間不斷迸發,盡顯其個性靈性在上面的案例中,學生模仿跳舞是興致高所致老師如果生氣發火,必定會影響課堂氣氛,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通過鼓勵贊賞,最終使他們的個性得以張揚音樂潛能得以開發,也讓我們的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三、讀懂學生,引領學生思維發展。
教學與思維的關系極為密切,學生在學習中不僅要感知客觀事物,記憶學習材料,而且要通過思維去掌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在音樂課中,不善于運用思維就不能很好地掌握音樂基礎技能,理解表達歌曲情緒,創作音樂旋律。因為學習要求各種類型的四位活動參與,所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就更為重要,思維能力提高越快,學習也就越有效。
四、專業發展,提升自身知識尺度。
我們都知道,音樂知識是為學習音樂服務的。在音樂教學中,不能隨意套用智育教學的模式。如果將藝術教學簡單地變成知識的記憶,不但美育的目的不能實現,而且還會加重學生的負擔。過分的強調音樂知識的熟記,忽視音樂實踐,那么音樂審美將成為空談。音樂知識的講解、音樂技能的傳授和練習應避免偏重于語言、樂譜、動作等“非音樂聽覺體驗”方面。如果依靠單純的說教,是缺乏音樂美感的。我們要把音樂知識、音樂技能等內容融合在聽、唱、動等各個環節,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地掌握它、運用它,從而提高音樂能力。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的實施中,只要努力把握音樂的度,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少一些盲目的追風,偏離“音樂”的現象就會減少,使音樂課回歸自身本色。
【智慧教育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智慧教育讀書心得范文11-18
教育的智慧讀書筆記04-24
《教育智慧從哪里來》讀書心得體會范文11-13
關于智慧背囊讀書心得筆記11-20
《教育智慧從哪里來》讀書筆記12-17
《教育的智慧》讀書筆記500字10-02
《教師的教育智慧從哪里來》讀書筆記04-19
《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讀書筆記06-19
《班主任的教育智慧》讀書筆記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