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小學語文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4篇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習《小學語文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歡迎大家分享。
學習《小學語文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1
近日,學校組織全校老師認真地在網絡上學習了《小學語文新課標解讀》。學習后,我受益匪淺,收獲豐厚,加深了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與體會,我進一步認識到了新課改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鉆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的研究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
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系,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基礎上,從本班本校本地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采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新的一輪以課程與教材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開。
語文教材分析的學習心得體會伴著振奮與迷惘、求索與飛躍,我們淋漓盡致地體會著基礎教育新課改給我們帶來的激動。從“走近新課程”到“走進新課程”,師生們付出了自己的辛勞與汗水,當我們手挽著手走過五年級課改的第一個學期時,回首來路,我們感慨著、微笑著、憧憬著……在此學期,我們又要對新教材進行學習和探索,在學習了新教材分析后,我有如下幾點體會:
一、教師應如何吃透教材。
一位教育家說過“為了上好一節課,你是一輩子都在備課。
”這說明教師要“吃透教材”必須要日積月累的學習和提高。反之,教師在“吃透教材”的過程中也一定能使自己的教學理論、實踐經驗、個人素養得到不同程度提升,達到雙贏的效果。
我個人認為,教師要“吃透教材”必須做到以下兩個方面:
1、教師讀通課文,從不同的角度去讀課文。
首先以一位普通的讀者的身份去讀,理解它的內容,理解它的結構,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理解文章所含蘊的哲理和所表現的情感,理解作者認識事物的觀點方法,理解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
其次從學生的身份去讀課文;了解學生對文章所傳遞的信息,哪些是熟悉的,哪些是陌生的;積累水平生活體驗與課文有哪些相同或差異之處,以便確立今后的備課路向。
2、鉆研教材,選準好切入點。
抓好切入點,選準切入點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誘發學生的閱讀期待。切入點的選擇主要根據教學重點難點的需要,以及學生學習、閱讀的規律而確定。
二、怎樣才能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有人說:
“語文是燦爛的先秦繁星,是皎潔的漢宮秋月,是珠落玉盤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古箏,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門。
”如今新課程更是給語文教學帶來了新的追求空間,課堂教學自主性和自由度的加大,課堂轉變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場所,教師的教學設計與實施的自由度也隨之擴展。那么怎樣才能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呢?本人認為:要抓住三個關鍵環節:一是準確、深入地解讀文本,二是精心進行教學設計,三是靈活機動地實施教學。
準確地解讀文本,是上好閱讀課的前提。要從普通讀者欣賞性的閱讀、學生學習、教師教學這三個角度,一步一步地潛心研讀文本,把握其語言特點及人文內涵。第一步,教師要作為一般讀者去賞讀,投入其中,忘乎所以,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語言美……第二步,以學生的視角,思考可以學什么、不學什么,學習中的困惑是什么,哪些可能是學生學習的疑點、難點、爭議點;第三步,從教師教學的角度,確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和策略。只有這樣,才能更準確地體現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感。
進行教學設計,首要的是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有兩個因素必須考慮:一個是課標的要求,特別是課標規定的年段目標,不可越位,也不可不到位。即一堂課,讓學生學到什么知識,培養學生什么能力,讓學生得到怎樣的思想教育,這是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必須考慮的問題。我們應當牢記奧斯貝爾的這句話:如果把全部教育學、心理學歸結為一句話的話,那就是我們的兒童已經知道了什么。課前了解學生,知道學生已知、已會了哪些,找準最近發展區,十分重要。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在已知的基礎上探求未知。學起于思,沒有學生的思維參與的課堂,就像一潭死水,而互動的課堂就是一個充滿活力的課堂,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了生命力。
靈活機動地實施教學體現在上課環節上,要關注學生的聽講狀態、互動情況。我們教師一定要摒棄那種“我講我的,學生做自己的,老師很累,學生沒有收獲”的現象,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為學生學習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良好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所以教師要創造民主和諧氛圍,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挖掘學生的思維火花,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現三維目標的合理達成。在課后反饋環節上,課后也要通過檢查作業、反饋練習、談話聊天、互動反思等多種手段關注學生的收獲程度,疑難問題的解決程度,從而做到追蹤記錄,及時總結。我們只有眼中有學生,整個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才能在“發現問題——診斷問題的病因——反饋解決”這樣的良性循環中不斷提高課堂效率。
三、教師要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
閱讀教學要有基本式,如,葉圣陶先生提出的預習-報告和討論──練習的模式;如,自學──指導──練習的“學、導、練”教學模式;如,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抓住重點,深入領悟──品讀賞讀,揣摩寫法──積累語言,嘗試運用的“整、分、整”教學模式。
閱讀教學更要有因文而異、因需而異的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如,針對景美、境遠、情深的課文,可以采用以情境體驗為核心,以朗讀指導為重點的“ 導讀、練讀、評讀、賞讀”的教學模式;教師必須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和學生零距離,心貼心,引領學生走進文本,潛心感悟。
對于童話、寓言,可以采用“初讀,知順序──熟讀,記語言──再讀,演一演”的教學模式。
對于有值得探究的問題的課文,可以用少量整合的問題為導向,采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教學模式。
對于寫法有特點,且學生學得來、用得上的課文(如,簡單的說明文),可以采用“了解內容,領悟寫法,嘗試運用”的教學模式。
對于適合習得某些學法的'課文,可以采用“方法滲透,方法領悟,方法小結,方法運用”的教學模式。
對于略讀課文、選讀課文,可以采用“一讀讀通課文,二讀粗知大意,三讀交流感受”的教學模式,體現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精神。
對于“綜合性學習”,應體現體驗、合作、探究的精神,抓好“設計方案,分組活動,輔導交流,展示成果,小結收獲”幾個環節……總之,通過這次的教材分析學習,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課前一定要吃透教材,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走進文本的過程,既要平等互動,又要充分調動學生對文本探究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使學生與文本作者的心靈產生碰撞,達成情感上的共鳴,收到預期的成效。
學習《小學語文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2
很有幸參加了4月27日市舉辦的語文新課標準解讀報告會,終于讓我明白了小學語文其性質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因此,我們要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不能把語文課上成自然科學類、思想品德或別的什么課,而要把語文課上得象語文課,就是要還語文的本體特征。其次,是兒童的語文教育,是兒童學習母語、運用母語為主的教育。那么,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范疇下怎樣才能把小學語文課教得“有滋有味”呢?在這里,我想結合下面三點來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語文味
所謂的語文味即是語文的文學蘊味,包括語文、文學、形象、構思、意境、哲學、情趣等蘊味,也即是語文美。所以,語文課就要應有濃厚的語文味。而語文教學的過程.就是引導學生去體驗、去發現、去感悟語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因此,要領悟語文的美,首先必須從語言入手,從品味語言達到超越語言,著眼于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引領學生獲得感受,體驗情感、理解見解,使之轉化為智慧,最終積淀文化,形成自己豐富的精神世讓界。那么,如何讓教師上出語文味?
首先.語文教學必須從語言文字入手,引領學生對語文作品反復涵詠體味。給學生創造充分閱讀的時間,讓學生在瑯瑯書聲中,用心靈去擁抱語言,和作者的心靈直接對話,在思維和情感的強烈震撼中領會作者偉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教師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大量閱讀、細細品讀、深情誦讀中反復涵詠體味,學生領會語言文字之美,從而領會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其次,要困繞“語文本體”引導學生在充分的思維空間中,多角度、多層面,甚至是有創意地去理解、欣賞作品,產生對文本的情感美、語言美、形象美、構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認同與贊賞,并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創作欲,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二、兒童味
小學的語文是兒童的語文。兒童就是兒童,他們既不是縮小的成人,也不是成人的預備:兒童是一個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獨立的人,兒童又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因此,小學語文教學必須從成人霸權中走出來,還兒童以發展語文素養的自主權。
語文教師的任務,主要不是教導學生和控制學生,而是通過文本向學生提供一個更活躍、更開闊的語文實踐平臺。在“還”的過程中,語文教師應該自起至終、自覺自愿地成為學生實踐的組織者、服務者和幫助者。激發學生的閱讀愿望和激情;洞察學生在語文實踐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障礙;誘發學生作為一名讀者的發展和創見;帶領學生經由語文課走向一片新的語文天地。為此,我要在語文課體上體現“兒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現幾童的主體地位,把兒童的精神融入語文課,讓童聲、童心、童趣在老師的喚醒、激肋和鼓舞下真實體現。在教學中兒童自有兒童的感動,兒童自有兒童的詮釋,兒童自有兒童的情懷,兒童自有兒童的夢想。語文的主人是兒童,我們要尊重兒童的原始表達,要體會語言的真意,要讓兒童真情流露,語文課就要尊重兒童的語文世界,上出兒童味來。
三、個人味
語文課的語文味,一般是說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理教材、組織教學活動、選擇教學手段、運用教學語言以及教師的儀表風度等諸種因素.凝聚之后顯示出來的審美風貌.審美風貌表現為真(真實可信)、誠(誠摯深沉)、新(新穎獨特)。這種審關風貌體現于教學的全過程,并為學生所品評體驗.或深或淺或長或短地吸引著學生。無個人味的語文課,猶如作家筆下塑造的缺乏個性的人物形象,對讀者來說總是缺乏影響力和吸引力。一般地說,這樣的語文課不可能是“有滋有味”的。古人云:文如其人。今人說:上課如作文?梢姟罢n如其人”的說法也合乎邏輯,正如大自然里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個性絕對相同的教師,因為即使他們的年齡、學歷相同,但每個人的性格、氣質、感情、特長等總是千差萬別的,那如何使語文課富有個人味呢?我們可以從兩方面去努力。
第一、教學時做到“胸中有書,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研究教材時也要研究學生,熟悉學生,不研究學生怎么能教好他們呢?教學是為育人服務的,身為語文教師,要想上出不乏個人味的語文課,就要努力體現書要滾瓜爛熟.!上課即使不看教材.也都在肚子里。
第二、突現優勢,形成個性化教學風格。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揚長避短,即突出“人無我有”,在語文課上顯出與眾不同的個性:如有的教師個性豪放,慷慨激昂,那么在教學中就上出情來,教出意來,讓學學生在濃濃情意中得到陶冶;有的教師見多識廣、博學多才,善于引經據典、妙語連珠,那么,在教學中就應用開放的教學方法來拓寬學生的視野,擴大其知識面?傊,為了語文課的個人味,每位教師都要善于發現和發揮自己教學上的優勢。善畫的要運用插畫的優勢;善讀的要運用范讀的優勢:善唱的要運用吟唱的優勢如此等等,讓教語文課是很有趣、很有味道的。讓學生兩節課下來說“呀,怎么這么快就結束了?”這樣的語文課哪能沒有個人味?在新課程改革的進程里,“有滋有味”的語文課,應能讓聽者如沐春風,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學習《小學語文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3
今天**老師的講座,使我受益匪淺,我從**老師透徹的分析教材中更加了解到新的課程標準已明確提出了要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一是主張實現教學上的主體性,一是強調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鉆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的研究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
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采取了以下幾點作法以: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朔酝谡Z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系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2、我還將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系,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3、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基礎上,從本班本校本地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采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新的一輪以課程與教材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開,這給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生機,當然也帶來了挑戰。
我認為首先就是要由單純傳授知識向目標整體轉為,弘揚人文精神,目標的整合具體體現在:語文教學內容上的整體觀,要堅持知識傳授,技能訓練和智力開發的整體教育,語文教學方法上的整體觀,要堅持讀寫聽說的綜合訓練,處理好教與學,講與練,學與用的辯證關系;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整體觀,要堅持學用結合,知行統一,實現知識能力的不斷遷移。
另一點體會是,新課程標準仍然非常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新課程標準對語文基礎知識不但有具體的要求,還有量化標準。
我覺得把握新的課程評價標準,有一點最應值得重視,那就是:語文課程評價一定要立足于現代社會要求學生所具備的語文素養上,也就是說,我們的評價要讓社會認可,當我們的學生踏入社會,社會上的人說“這個人的語文素養不錯”時,我們的評價才沒有出問題,F代社會需要怎樣的語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除了這兩點,現代社會要求民要有一定的口語交際能力和運用現代技術搜索,處理信息的能力,基于這些思考,就可以發現目前的評價沒有很好地評價學生口語交際的水平,也沒有很好地評價學生的書寫能力,更沒有很好地去評價學生開展語文活動的實踐能力,既然現代社會需要這些能力,我們就應該做好這方面的評價工作。
學習《小學語文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4
通過學習我們明確了《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評價目的和方法上進行了一次系統而大膽地變革。它吸收了現代課程論的最新成果,對語文課程的性質、特點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新的理念對于富有膽識、敢于創新的人來實踐它。它在呼喚著能夠對課程標準的理念進行準確詮釋,以新型的教學方式完美實施課程標準的新一代教師。
新課標提倡的自主、互助在我的教學中也逐漸體現出來并在課堂上不斷實踐著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涉及了識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實踐能力幾個方面?赐晷抡n程標準,對于閱讀和寫作方面的體會自己頗有感觸。新的課程理念非常注重閱讀教學,閱讀是為了著重培養理解書面語言的能力而進行的一系列語文訓練。它符合語言文字學習的特點,“讀”是培養學生綜合性語文能力的客觀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徑。忽視“讀”或“讀”不到位,學生語感的培養和聽說讀寫技能的訓練便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語文教學的過程性是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和思維方式等。學生的學習結果不一定是具體、有形的成品,可能是提出一種見解,產生一個方案,策劃一項活動,注重在學習體驗的過程中,學習者對所學的內容有所選擇、判斷、解釋、運用,從而有所發現。語文教學的全過程,應是全體學生積累參與學習的過程。學生的年齡、知識積累和個性特點,決定了其學習品質的差異性、因此,反映在學習結果上差異肯定是存在的,不管學生的差異有多大,只要是積極參與了學習研究的過程,都要給以肯定和鼓勵。承認差異就是尊重學生的學習過程。體現語文教學的過程性,就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邊讀邊思,領悟語言表達之精妙,獲得情感體驗之愉悅。給學生討論交流的時間,討論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或同桌研究,或分組討論,或自由組合交流,以期達到人人參與、各抒己見的目的;給學生質疑問難的時間,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并尋求解決的途徑。
閱讀教學,首先要使文本開口“說話”。這就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地通讀課文,才能抓住重點,也才能與文本深入對話,因此,初讀是閱讀教學的基礎。但是想到自己過去一年的語文閱讀教學中初讀這一重要的教學環節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時間得不到保證,學生在課堂上匆匆地讀一遍就進入精讀,在家讀的時間也得不到保證,向我們山區學校,學生回去沒有家長的督促,很多學生就回去的作業就等于是空的;二是初讀目標不明確,認為初讀就是讓學生有充分的讀書時間,于是學生一遍又一遍地讀,多數學生是有“口”無“心”;三是缺乏教師的指導,就是一個“讀”字貫穿始終;四是反饋不及時,自己不知如何評價學生的讀,以至于學生應有的語文能力得不到訓練。另外,感覺自己在平時的教學中對孩子們課外閱讀書目的數量及程度鼓勵力度不夠,缺乏一定得評價方法,在今后的教學中一定會努力改正,爭取提高自己的閱讀教學。
總之,在新的課程、新的學習方式、新的教學氛圍下,需要老師引領學生開辟出一片語文學習生活的新天地,在這片天地里,教師和學生將共同成長,不斷進步。
【學習《小學語文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學習《小學語文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10-01
小學語文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07-28
學習《小學數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11-16
《小學數學新課標解讀》學習心得體會09-11
小學數學新課標解讀學習心得體會09-28
學習小學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11-12
學習《小學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09-01
小學語文新課標學習的心得體會08-16
學習《小學語文新課標》的心得體會08-15
學習小學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