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學習心得體會(8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是古代詩歌的泛稱。那么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古詩學習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古詩學習心得體會1
經過這次對中華古詩詞的培訓,讓我深刻體會到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使學生愉快、輕松的學習古詩詞的內容,體會詩詞大意,積累詩詞的語言,那么自己首先要把握好古詩詞的韻律格調。那么,應該怎么做呢?
一、以讀為主,積累語言古詩詞是最精妙的語言藝術,是用最少的字詞,最簡練的結構,最優美的音韻來表達詩人的思想感情。有著鮮明的藝術形象和深遠的藝術意境,需要反復誦讀,深刻體會。因此,在古詩詞教學中,我教學生以讀為主,積極引導他們探尋詩詞的意蘊。
二、自主探究,勤思創新1、誦讀積累
教師在教古詩詞的時候,還要有意識地加大古詩詞的量,以詩帶詩,以詞引詞,用思鄉之情、愛國之情或其他的情愫貫通幾首詩詞,盡可能走進學生的情感深處。如在學習了《送孟浩然之廣陵》之后,可以讓學生再誦讀四首關于送別的詩:《別董大》、《送別》、《贈汪淪》、《送元二使安西》等。在學習了陸游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后,可讓學生再誦讀《春望》等關于愛國的詩。這樣就達到了以新帶新、拓展詩詞量的效果,還有利于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展示自己的才能。
2、主動探究,想象升華
陶行知主張有行動才能得到知識,有知識才能創造。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解放學生的雙手,讓學生在行動中產生思想與智慧。如在教學《送孟浩然之廣陵》時,我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讓他們借助工具書等理解重點字詞的意思,然后借助重點詞、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學生很快就完成了任務。但要真正領悟這詩中的意境,光理解詩句的意思是遠遠不夠的。古詩詞都是十分精練含蓄的,“言有盡而意無窮”,留給我們無窮的想象空間。在能熟練朗誦古詩詞的基礎上,再抓住古詩詞以最凝練的語言表達最豐富的感情的基本特點,把對學生情感的引發、激蕩、升華,貫穿到教學的全過程,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乘上騰飛的小船進入詩詞的意境。
3、積極引導,關注創新
在古詩詞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對古文的認識是有限的,在自主理解時肯定會有一些錯誤,甚至鬧出笑話,這就要求我們既要保護好他們的積極性,又要作適當地引導,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偏頗,指明學習古詩詞的正確方法。對于他們在古詩詞學習中體現出來的點點滴滴的創新火花,我們都應該小心地呵護,積極地加以肯定,并引導其繼續沿著自己的創新思路前進,結出一個個創造智慧的碩果。
總之,古典詩詞是我們偉大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結晶,是我們的寶貴財富。教師要給孩子們構建一個開放而有活力的古詩詞課堂,引導他們去發現詩詞的美,欣賞詩詞的美,享受美感的體驗。
古詩學習心得體會2
輕叩詩歌的大門,我們面前出現了一個美麗的詩的世界!边@是語文書中的一句話。
這次活動結束后,我雖然不能算是受益無窮,但也可以說成是感受至深。
通過這次詩歌學習,我仿佛真的看見了那個詩的美麗的世界。
我學會了怎樣寫詩,自己也嘗試了寫詩。以前都是寫作文,幾乎沒有寫過詩,就算寫了一兩次,也都是胡亂寫的,因為那時還不會。而現在,我真正學會了寫詩。寫第一首詩時有點困難,但寫第二首就漸漸熟悉了,不再那么難寫了。后來,寫的雖然不算好,可也是得心應手了,就像有無數的想象力和靈感充斥在筆端上。
讀詩,光看字面不叫讀詩,而叫看詩。真正的讀古詩,不光要理解古詩的字面意思、整首詩的意思,還要想想古詩表達的情感及寓意,并要體會古詩的意境?梢缘脑捵詈脤旁娺M行拓展方面的閱讀。了解詩的作者以及他的相關資料、寫詩的時代背景、寫詩的時間。還可以積累一些你喜歡的詩句。你瞧,有時候讀詩讀詩,讀著詩,可不就讀出味道來了嗎?
現在我知道了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什么了,你知道嗎?哈,是《詩經》,它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不過,我以前還以為是冰心的《繁星·春水》呢!因為我以為是現代,可就算是現代,《繁星·春水》也是不正確的,你記住了嗎?
詩的世界真精彩!你注意過嗎?原來啊——有些詩還沒有標點的呢!你一定會很奇怪吧?這是為什么呢?我們寫文章都有帶標點的,可有的詩是怎么沒有呢?這是為了能更好地表達思想感情,讓感情不被標點符號所拘束,一些詩不帶標點符號的原因就是這個了。你明白了嗎?
體會詩中的意境,你的眼前就會浮現出詩中的畫面,詩人所表達的情感你也會體會得一清二楚。
詩的世界真奇妙啊!當你讀著讀著你才會發現你已經被詩歌所深深地吸引了。而且,如果你讀一些詩人的勵志故事的.話,你還會從中獲得啟示呢!我們不應該把時間都浪費在玩上。在疲勞學習后適當的娛樂可以舒緩疲勞,放松身心,讓你“繃緊”的皮膚得到放松;而要是沒有限度地玩不學習的話,那就等于浪費時間了,那么你原本“放松”的皮膚就會松弛。其實,學習也是一件快樂的是事情,但有的人卻十分的厭惡學習,這就在于你看待學習的心態了。一個人要是對學習一直充滿厭惡,久而久之,你對學習就只有厭惡了;而你要是對學習樂觀看待,把學習當作一件快樂的事,那慢慢的,學習對于你來講,就是充滿快樂的了。
“讓我們徜徉在詩歌的百花園里,讓生活充滿詩意,讓詩歌伴我們一生!”
古詩學習心得體會3
20xx年12月24日,教研組組織我們學習了空中課堂實錄課,上海市閔行區莘松中學張一凡老師執教的《古詩三首》一課,這篇課文是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的課文,共三首古詩,這堂課講了第二首《寒食》和第三首《十五夜望月》。
課堂伊始,張老師從詩意,詩情兩個方面指導大家回顧復習了課文第一首古詩《迢迢牽牛星》,接下來的教學,她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環節
①品讀《寒食》;
②品讀《十五夜望月》;
、壅n堂小結;
④積累拓展;
⑤布置作業。輕輕松松完成了兩首古詩的教學工作。
近24分鐘的教學時間,張老師把兩首古詩解析得清清楚楚,教學設計簡潔明了,重難點突出。古詩品讀部分設計大致相同,先指導學生了解文化常識,然后借助古詩注釋完成學習任務,逐句品讀感悟,理解古詩蘊含的思想感情。小結內容后,積累部分布置了同是描寫中華傳統節日的《生查子.元夕》、《元日》兩首古詩的學習積累,既是復習鞏固,也是學習新知識。
在教學過程中,張老師指導學生讀中悟,悟中品,感悟古詩魅力,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張老師的解析由景及情,環環相連層層深入,設計巧妙、構思新穎。兩首古詩容量大,知識點多,但脈絡分明,結構清楚,張老師的教學為我們提供了范例。
聽課完畢有個題外的想法,上海空中課堂這樣的教學平臺,所選課程的教學設計和方法比較適合一線城市的學生參照學習,如果按這樣的教學進度完成線下教學任務,大部分學生極有可能聽不懂跟不上。所以,張老師的教學方法只能借鑒學習,不能照搬照抄,取其精華為我所用,補足基礎知識部分,讓學生真正學得輕松學得懂。
古詩學習心得體會4
學習古詩,要欣賞詩的意境才能得到精華。而意境具有形象性,在詩歌的意境中,形象是基礎。所以我們要創設各種各樣的情境,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有所感悟,有所意會。意會就是讓學生在閱讀中通過直覺理解古詩的意思,并不一定要把詩意全部解釋出來,這種理解含有一定的模糊性,但這種模糊性并非是摸不著頭腦,而是理解過程的一個階段,這種“霧里看花”的方式可能要比那一覽無余地說白更能達到理想的理解境地。我總結了幾種方法:
一、語言意會法
例如《村居》一詩教師通過散文詩似的語言感受到春天,又能讓學生從教師如詩的語言中得到熏陶。孩子們的生活經歷是再學習最大的資源庫,教學中啟發孩子巧妙聯系自己的生活記憶,孩子們從教師、學生的描述中喚醒對春天的記憶。利用以往春天的趣事放風箏為依托,奠定起春天真美的情感基礎,順理成章地進入春天這個美好的情境中,在學習古詩中感受到生活的樂趣,從而感悟到詩中的樂趣,情趣。
二、繪畫意會法
古詩的意境,絕大多數都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我們在教學時,可利用現有的插圖,仿制的幻燈片或根據詩的內容繪制的詩意圖,再現形象,使學生觸景生情,感受詩的意境。如教《所見》這首詩時,畫面以詩的內容為背景,一片森林濃蔭覆地,一位牧童騎在牛背上,悠閑自得,吹著短笛,再配上一段《牧童短笛》音樂片段,在它的前面插入一段山歌,后面插入一段知了叫聲,這樣就有助于幫助學生進入小詩所設的情景,又能喚起對夏天撲蟬趣事的回憶,使學生在領會詩的意境時,不知不覺中完成由學生到牧童的角色換位。又如在教學《草》時,我采用全詩配畫的方法,讓學生給每一句詩配上一幅畫,使幾幅畫面相連,形成完整的系列畫面,學生也在配畫過程中直觀地理解詩意。運用古詩配畫教學法,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又能夠加深對詩意的理解,強化記憶。
三、想象意會法
葉圣陶先生說:“讀詩不僅要睜開眼睛看文字,更要在想象中睜開眼睛看由文字觸發而構成的畫面。”錢正權老師說:“引領學生進入詩詞意境的基本路子,不是一味地尋求詩詞的信息意義,而是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詩詞中的畫面,也就是說在詩詞的語言文字中想象作者所要描繪的生活圖景。讀者要讀出詩情須進入意境,須發揮想象!蔽覀円孟胂笕ジ惺茉娙松鷦、形象、凝練的語言所表現出來的一幅幅具體、生動的畫面。因此,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感受詩情畫意。例如:在學習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時,許多學生都沒有去過廬山,單靠一些呆板的圖片是無法體會廬山三疊泉的雄偉和壯觀。這時我在教學是運用多媒體播放了廬山三疊泉的視頻,讓學生閉上眼睛,聽著瀑布的聲音再想一想三疊泉就在你的眼前飛流直下,一瀉千里是多么的雄偉和壯觀。
古詩學習心得體會5
培根說:“讀詩使人靈秀!毙W語文教材的古詩,以極簡煉、形象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一幅幅色彩明麗、動靜相宜的畫面,創設了優美的意境,表達了真摯的情感,千百年來膾炙人口。詩中的色彩美、畫面美、意境美與藝術妙筆融為一體,有著特殊的審美功能。
低年級小學生具體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直觀、形象、色彩鮮明的事物更容易引起他們的注意。同時,低年級學生閱歷淺、閱讀量少,要讓他們從精煉、跳躍的詩句中體會到詩中之情更是難點。因此,借助直觀的材料手段或學生生活資源,以“畫”的形式豐富詩句的內容,使學生在頭腦中或紙上、補充組合再創造詩的表象,從而在古詩教學中“身臨其境”,進而激起與詩人情感的共鳴。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為古詩配插圖,并把課堂中教學的古詩畫下來,看著自己用畫筆把古詩給“畫”了下來,學生既有了興趣,也積累了古詩的表象,豐富了想象。
古詩的意境多半藏于字里行間,詩往往只擷取生活中美麗的鏡頭加工而成,因而并不是逐字逐句解釋就能體會詩的意境。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讓他們身臨其境走入詩意的“畫面”中,“賞畫”吟詩,把詩景詩情統一起來,讓作者當時的情感得以回歸,使學生、文本作者、環境實現對話,無疑是最好的方法。
許多詩描繪的離學生生活實際有一定的距離,學生無法直觀地感受,那么就可借用多媒體中鮮艷的色彩、典雅的音樂,把古詩中描繪的意境直接呈現在孩子們眼前,形成視覺、聽覺上的強烈刺激,自然而然地吟誦古詩來。讓孩子們像古代的詩人那樣一邊欣賞風景,一邊吟誦古詩,這“風景”有些是寫意的國畫,有的是寫實的照片,但卻以強烈的畫感引起孩子與詩人的共鳴。
每學一首古詩,都問一問學生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倡導學生吟詩作畫,把古詩想象成一幅情趣盎然的畫,融想象于畫面,這也是一種詩文、詩情與學生的品味、感悟的對話和交流。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畫畫既是他們喜聞樂見的形式,拉近了他們與古詩的距離,同進有助與學生理解古詩,感悟意境,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能力,使他們在掌握一種學習方式的同時,更為內心增添了一份情趣,一股熱愛民族文化的熱情。
古詩學習心得體會6
一、初讀詩文,略知大意,學習生字詞
在低年級的學生中,知識面窄、語言貧乏,認識的字也不多。所以當務之急是解決障礙。當引出了課題之后,就要引出課文的生字。引出生字可以直接帶出,也可以提問題引出。例如:“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的這首古詩,你們會讀嗎?”“會”這樣學生就可以帶著問題自覺地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閱讀這首詩了。讀完后找出生字詞,接著引導學生自己去找出不會讀的字詞。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我從來都不急著去回答,先問學生有誰知道答案,讓會的學生來解決。這樣就可以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全班學生都不會的情況下,我才說:“你們想認識它們嗎?”隨著學生的一個“想”字,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到一個高潮。從而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也快樂。
二、精讀課文,了解詩意
熟讀古詩后,就要了解這首詩的意思,在語文課本中,都會把不太容易理解的字詞翻譯出來。這時,我就讓學生采用小組合作或個人發言的方法,一字一句地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學習,自己在旁適當點撥。有時,我還鼓勵學生自己去翻找工具書,然后,在課堂上匯報,這樣會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和提高。
三、研讀詩文,體會情感
古詩具有簡潔、篇幅短小而意蘊豐富的特點,學生要充分了解詩中意境,詩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補充和領悟,去聯想去構想詩詞中的畫面。例如:教學《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時,我先讓學生理解了詩意,知道作者是獨自一人在他鄉作客。這樣我叫學生閉上眼睛,老師幫助學生創造一個獨自在家的情景:“今天,你的爸爸媽媽都出差了,現在你一個人在家,外面黑黑的,四周靜悄悄的!薄斑@時你的心情怎樣?最想的是誰?”“你在家都那么的孤獨,特想你的爸爸媽媽,那你再閉上眼睛想一想,詩人獨自一人在他鄉,看著家鄉的月亮卻不能回家的心情是如何?會想誰呢?”學生會脫口而出:“孤獨,想家,想家里的人。”這樣就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了。
四、課外拓展的延伸
課外拓展的延伸是培養發散性思維和思想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種方法。開始,我就引導學生通過畫畫的方式來理解詩句以及發現美,表達美。教學《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時,我讓學生想象一下自己的家鄉是怎樣過重陽節的?引導學生各抒己見,從而引出要珍惜家人和朋友以及尊敬老人!澳俏覀兤綍r要怎樣做呢?”這一個問題進一步深入教育。從而達到最終的思想教育的目的。
總之,我們只有正確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才能使學生熱愛古詩,熱愛祖國優秀的人文文化。
古詩學習心得體會7
古詩,以她那豐富的內容,深遠的意境,優美的韻律而成為中國文學史上一顆燦爛的明星。古詩在小學語文教材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體現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文化,是小學生接觸了解祖國優秀文化遺產的好教材。但由于古詩的形式體制、遣詞造句等方面與現在的語言習慣差別很大,因此,古詩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也是個難點。往往教師在教學古詩時,介紹講解,強調字詞,逐句解釋。學生埋頭筆記,學會的標準就以會背、會解釋來衡量。學生究竟從詩中領會了多少美的意境,無從談起;究竟得到多少語文基本能力的訓練,也無從落實。其實,古詩的教學也應該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發展他們的思維,鍛煉他們的能力,讓古詩教學也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的特點。一、從整體入手,啟發學生思維有些教師在教學古詩時,一般從字詞著手,逐詞逐句理解,往往把一首完整的古詩弄得支離破碎,也使學生學習失去了新鮮感,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探索性。我認為只要教師深入鉆研教材,精心安排教學過程,從全篇著手,從整體出發,啟發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探索積極性。
例如,教學《惠崇春江晚景》這一首詩時,教師精心設計了這一問題:你認為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的景色?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學生帶著問題自學古詩,興趣倍增。他們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相互討論等辦法尋求答案,各抒已見,教師再適當加以點撥,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充分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二、運用多種手段,調動學生積極性選入小學教材的好多古詩,大多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題材,如《小兒垂釣》、《蟬》等,在教學這些古詩時,不妨讓學生自己來表演詩中的人物動作,使學生在開開心心演小品的過程中,體會詩中所描寫的內容,增加對詩意的理解。再如,在教學《早發白帝城》、《山行》等詩時,教師也可以運用簡筆畫來輔助教學。教師畫上一座高高的白帝城,學生添上朵朵彩云;教師畫上一條長江,請學生加上一葉小舟,再畫上重重高山;或是請學生動動腦,畫出其中一句的畫面。在作畫過程中,學生在逐步加深對字詞、詩句的理解,同時因為動腦又動手,興趣濃,積極性高。
隨著教育技術的現代化,多種媒體都可以參與到古詩教學中來。學生可以從屏幕上了解"飛流直下三千尺",也可以在音響中感受"處處聞啼鳥"。不管用什么方法,目的都是為了調動學生學古詩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探索,去發現。三、抓住朗讀環節,讓學生品味詩意經常聽學生讀古詩如小和尚念經,咿咿呀呀,拿腔拖調。其實古詩的語言極富音樂美,它和仄壓韻,本身的節奏、音律就給人以美的享受。學生通過正確朗讀,更能理解詩的內容,領會詩表達的意境。
在古詩的朗讀教學中,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可以經常向學生傳授一些古詩朗讀的基本技巧,如停頓、重音、語速等,同時明確相對應的符號,如停頓"/",重音用"·",延長用"---"等。在古詩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古詩不斷深入的理解,讓學生動手動口,給古詩加上各種朗讀符號,自己練讀,再同學間互讀,接著全班試讀,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體會詩的音韻節奏,領略詩的音樂美,并發揮想象,感受詩的意境。學生在課堂上有充足的時間練習朗讀,不光提高了他們的朗讀水平,還能加深對詩的內容的理解,不是俗語有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嘛。根據古詩的特點,以及小學生的實際,教師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用心編排教學過程,精心設計教學方法,啟發引導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古詩學習中,讓學生見前人之所見,聞前人之所聞,想前人之所想。讓學生在古詩學習中掌握一些學習方法,不斷向課外拓展。
古詩學習心得體會8
古詩,以她那豐富的內容,深遠的意境,優美的韻律而成為中國文學史上一顆燦爛的明星。古詩在小學語文教材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體現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文化,是小學生接觸了解祖國優秀文化遺產的好教材。經過幾次的古詩教學的學習,是我對怎樣教古詩又有了新的一些體會和看法。
古詩教學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反復吟誦,感受形象美。宋代大家朱熹曾經說過:“詩須沉潛諷誦,玩味義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只有經過充分地、反復地誦讀,設身處境地進入詩的境界,仔細體味每個重點詞句的含義,細致感受其中的形象美,才能深入地領略作品中的情致和趣味,從而獲得審美的愉悅。
在吟誦時要正確流利。古詩語言是非常優美精煉的,它經過了詩人反復推敲錘煉,有鮮明的節奏感,平仄押韻,瑯瑯上口,可以把它當作一首樂曲來看待,這就是古詩所獨特的音樂美。正確流利地誦讀,就是在初步教學古詩時,就指導孩子們大聲地朗讀,力求把古詩讀準確、讀清晰、讀出節奏感;進而要求把古詩讀流利,讀出古詩的平仄押韻的韻律美,提高孩子們的語言感悟能力。我在教學膾炙人口的唐朝大詩人孟浩然所作的《春曉》時,就注意讓孩子們正確的基礎上,大聲地、流利地朗誦,稚嫩的童聲隨著優美的韻律,讓人陶醉不已。
吟誦時,還要咬文嚼字。古人作詩是十分注意錘煉詞句的。教學時要注意從語言入手,斟詞酌句,在孩子們初步理解古詩大意后,組織孩子們咬文嚼字地吟誦,細細品味,慢慢品賞,讀出古詩的抑揚頓挫、回環曲折之美,進而感悟古詩的意境。
吟誦時,要反復不斷、要有感情。在孩子們深入理解詩意,把握詩人思想感情之后,我們老師最要注重讓孩子們進行反復不斷地、有感情地吟誦。在反復的感情誦讀中,孩子們會積極想象,把自己置身于古詩的意境中,探索古詩的意境美。
【古詩學習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古詩學習心得體會11-03
學習古詩方法09-17
學習古詩方法11篇09-17
學習古詩方法(11篇)09-17
學習古詩方法(合集11篇)09-17
淺談學習古詩詞的方法08-10
論誦讀與古詩詞學習08-26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08-31
小學生古詩學習方法12-17
古詩教學的心得體會范文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