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最長的一天觀后感
觀看一部優秀作品之后,我們會受益匪淺,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后感吧。你想知道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最長的一天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最長的一天觀后感1
這才是戰爭片好嗎!將近三小時時長看得如此盡興過癮主要講述二戰那場著名的諾曼底登陸。對于這個大事件,早就不記得歷史教科書上是如何講述的了,只知道它很重要,對于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很重要。
影片脈絡很清晰。準備、傘兵突襲、登陸、作戰直到最后。諾曼底登陸計劃的誰備作為影片前戲是有些長,但卻不覺得長,就耐心看戰前每個人的狀態,跟隨事件進展劇情發展走。士兵賭錢找樂,將領開會部署計劃,老百姓照常生活,納粹那邊還在環磨無線播報的暗號,更有接應的人們為登陸的士兵做準備工作。戰爭進行中,進攻的一方、失敗的一方,渴望被拯救的法國百姓、通風報信的'德國婦女、淡定前來救助傷兵的修女以及重點被刻畫的盟軍士兵和軍官們,全方位地展現涉及到戰爭的每個階層的人的狀態。
不懂軍事的我也能大致搞明白盟軍的每步計劃、行動的意義和目的。戰爭場面自不必說,前面的人死了,把他推開自己頂上去;德軍的一步步貴敗,重型武器的運用;盟軍抵不住納粹的擊打,將領作出有效的計劃組織進攻納粹軍官在后方觀戰事,從志得意滿到失望而走…看到傘兵降落小鎮一個個死亡的一幕幕,跟隨那位掛在教堂上的士兵的目光,看盡戰友們們的死亡。那時我多希望他能幸運地遇到他的法國站娘,結識兩位有趣的好基友,唱著“鴛?茶,霅?批,你愛我,我愛你”等到戰爭勝利的那一刻一可惜,這不是《虎口脫險》。
最后,英美兩位士兵對著一個已死的德國士兵思考著戰爭的意義。影片也不只是平鋪直述諾曼底登陸的整個過程,最后也帶來了對戰爭的反思。可見這部片真是太全面了!
最長的一天觀后感2
這本書我最開始是聽的有聲小說,二十幾位藝術家聯袂演播,聽起來煞是過癮。后來聽說也有一部經典的電影翻拍自此書,看過之后,確實是經典,很震撼人心。一個作品的衍生物都成為了經典,那么它本身不用說都是經典了。《最長的一天》描寫的是諾曼底登陸戰役,這場戰役,是二戰的轉折點,決定了二戰的最終勝負關系。戰爭雙方共投入作戰兵力四百余萬人,直接參戰國就有五個國家之多,參戰部隊涉及海陸空三軍。如此大規模的戰役,作家寫來卻是得心應手,層次分明,毫不凌亂。可見作家的宏觀駕馭能力并不亞于一個戰場指揮官。書的一開始,作家像個優秀的導演一樣把鏡頭對準了一個小鎮,從而引出一個主線式的主角人物——隆美爾,然后,從隆美爾開始,作家逐漸闡述了戰爭雙方高級指揮陣營的意圖和想法——換言之,就是戰略。
戰略講述清楚之后,作家就像一個象棋大師一樣布好了棋局,接下來就可以安排細節了。此書的細節非常精彩,作家幾乎用攝影機一般精確的'語言展示了戰場上的各個層面。你在閱讀的時候會感覺自己在看一場電影,甚至比電影更能讓你身臨其境。你會感覺你就走在那個黑夜當中,你的前后左右都有可能出現敵軍的士兵,這時有了一聲聲響,你回頭看到的卻是一個法國老婦人……此書的細節有的讓你開懷大笑,轉眼間卻會讓你傷感得流淚;有時候會震耳欲聾,有時候卻又安靜得能讓你聽得到自己的呼吸……總之,此書最大的特點就是真實,會讓你感覺到真實的力量,你會親身感覺到戰爭的殘酷,于是你也會感覺出世界反法西斯戰役的偉大和壯烈。然而,既然是真實的描述,就不能全部是偉大和壯烈,正如書里所說,死亡不都是壯烈的,有的時候也會是滑稽的,甚至是無奈的。這一點,作家在書里也做了充分的描述。作家宣稱此書是獻給所有參加D日作戰的人。這一點作家也做到了。書中不僅寫了直接參戰的將士,也寫到了法國的地下反抗組織,甚至也寫到了普通的群眾在這場戰爭中的作用和影響,他們同樣可歌可泣……
【最長的一天觀后感】相關文章:
史上最難最長的繞口令10-21
說說最傷感最長的句子10-27
時間的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12-13
經典語句: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12-30
最長的句子經典語錄500句07-20
旅行社進入節后“最長淡季”08-17
合同法規合最長同期限06-07
養老保險最長可以補繳多少年08-20
廣州失業保險金最長可以領多久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