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美麗心靈》有感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不能忘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觀《美麗心靈》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觀《美麗心靈》有感1
《美麗心靈》講述了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癥但卻在博弈論和微分幾何學領域潛心研究以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數學家約翰福布斯納什。并且這部影片榮獲8項奧斯卡提名,最終奪得第74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和最佳女配角4項大獎。它能夠獲得如此殊榮,其中的內涵可想而知。
本片異于莫扎特傳(電影莫扎特傳講述了莫扎特的坎坷生平,也表現了追逐名利但卻才能平庸的宮廷樂隊指揮薩利埃里與才華橫溢、但不諳世事的莫扎特之間的矛盾和沖突。薩利埃里運用手中的權力,剝奪了莫扎特的演出機會,斷絕了莫扎特的經濟來源,使他陷于貧病交加的絕境。1791年,年僅三十五歲的莫扎特英年早逝,與無家可歸的乞丐一同被葬在維也納郊區的一個公墓,曾經烜赫一時的薩利埃利漸漸被人遺忘,莫扎特的作品卻成為人類音樂殿堂里的瑰寶,在世間永遠傳唱。),莫扎特傳充滿了對天才的崇拜,而美麗心靈一改僅有那對天才的崇拜,而是講述一個和有關生活的故事一個真正的`天才在他天分沒有涉及到的領域緩慢的成長。這也就是本片之所以能站在如此高峰的原因。
主角納什為追逐自己的夢想,要面對社會諸多方面的對他的否定和質疑的壓力,以至于精神分裂,但他不曾放棄,在妻子艾麗西亞的支持幫助下,最終戰勝自己的臆想,站上諾貝爾講臺。有人說我有夢想,可是現實讓我無奈。我有勇氣,可是生活讓我懦弱。我有信心,可是孤獨讓我萎靡。我很多次想放棄,很多次又重新回來,我夢想著自己有一天站在諾貝爾的領獎臺上,我堅信,我能做到,我堅持,我不會后悔。我希望能夠和跟我一樣有夢想的人一起奮斗!雖然我們在不同的空間,但我們的心同時在努力。我的周圍缺少鼓勵和贊揚,希望大家能夠鼓勵我,請相信,我們能成功!這是一個普通人的言論,也側面證明這部影片的可貴之處。因為美麗心靈講述的是一個天才,但是它所表達的也是現實中每一個在為自己夢想努力人的反映。天才總是孤獨的,但是總會有那么一個人會讀懂你,支持你,給你最大的幫助,這是天才美麗心靈的誕生物,也是讓我們相信世間擁有愛的有力佐證。
記得其中有這么一句話先做人,后做學術。這句話說的很好,但是總有人曲解它的意思,例如品行不端就做不好學術等等,這種解釋豈不是完全否定了馬奎斯撒德和莫扎特在他們各自領域中取得的成就嗎?因此它不是對孔子學說中迂腐部分的繼承就是對天才的妒忌。正確的解釋應該是這樣的:你首先是一個人,其次才是一個天才,所以不要讓你的藝術和哲學遮掩住你的人性。納什在自己追求學術的孤獨道路上,幾近瘋狂的程度,自己也成了極度的精神分裂,幻想自己在幫秘密組織做事,甚至因為這嚴重的精神分裂,差點害死自己的孩子,在這個時候納什的妻子艾麗西亞已經有些在放棄邊緣徘徊,此刻納什,以自己強大的毅力,明白自己確實患有精神分裂,他接受了這個事實,挽留住了艾麗西亞,接受了那極為痛苦的恢復治療。而艾麗西亞一直在他身旁陪伴他,看著丈夫忍受著巨大的痛苦心都碎了千萬次的她依舊守候,因為她相信愛。納什堅持不懈,他也一直明白,自己的精神分裂一直存在,他就將自己放置在圖書館,很少與人交流,只研究學術,慢慢的,他在接受與精神分裂所導致存在的三個人一起生活,也開始為學生講述他的學術。并于1994年獲得了諾貝爾獎。與此同時,他在博弈論方面頗具前瞻性的工作成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理論,而納什也成了一個不僅擁有美好情感,并具有美麗心靈的人。
生活的一份重擊,定義的是曾經,教會我們的是,美麗的心靈才能定義永恒。
觀《美麗心靈》有感2
沒有花哨的題目,沒有宣傳的噱頭,也沒有深刻的臺詞和宏大的場面,只是對納什的一生的銀幕再現!
看完之后,腦中的存留片段不斷回旋。因為人際信任的缺失和對成就的期待,納什才會有室友和司令的幻覺。孤獨的心靈,必然需要某種形式去填補,只是真實和幻想、接受和否定罷了!
看著電影的時候就心有點絞痛。無法想象納什能和這樣的影子和諧相處;無法想象有人一直跟隨自己,施號命令;無法想象一個妻子可以這樣不離不棄;無法想象他們可以看著過往一切淡淡地轉身。
在感慨納什艱辛之余,更是難忘他的妻子艾麗西亞-拉迪。我讓你感受什么是真實,這是真實也許問題不是在這里(腦袋),也許問題可以在這里(心里)解決,這是艾麗西亞-拉迪在納什病情反反復復,連他自己都絕望和愧疚時,溫情拉著納什的手,低頭輕輕說的幾句話。沒有海誓山盟,沒有不離不棄,沒有瓊瑤式的苦情,沒有大陸劇的獨白,簡單的幾句話確實感動了我!
在正常與幻覺之間,納什在懷疑,納什在堅持!30年的時光爬上了納什的額頭,真真假假,是是非非,儼然已經不重要!時光帶走了曾經的痛苦和瘋狂,但是帶不走納什腦中的幻覺和心中永恒的愛。
就像納什最后說的那樣,我依然會產生幻覺,他們一直都沒有消失,只是我選擇不去關注,所有的煎熬和勇敢,時間和心血都裹藏在這最后的三言兩語中了。還記得他說芯片不見了時的那種難以接受,記得他不能滿足妻子的'那種內疚,記得他多次和好友爭辯的那種痛苦,看著他最后的淡定,回想著他過去的痛苦,有種難以言狀的心酸。幻覺是他的伙伴,是他最孤獨時的伴侶,只可惜,那是另一個世界的存在,只因納什的存在而存在!孤獨時有他們陪伴,幸福時有他們陪伴,既然驅逐不走,不如選擇接受!納什最終還是帶著他那形影不離的幻覺伴侶得到了大家的尊敬,榮獲了諾貝爾獎的至高榮耀。我想,當他和妻子并肩淡然轉身離開的時候,幻覺伴侶也會默默跟隨,捎上一份久違的祝福吧?
觀《美麗心靈》有感3
昨晚在《醫事法》的課上看完了電影《心靈點滴》,感慨萬千,一夜難眠。
曾幾何時,我也是非常同情患者的,為什么現在變得這樣冷漠呢?記得實習的時候,我和閨蜜都曾不止一次為病人死亡而痛哭流涕,閨蜜甚至當時哭得比家屬還傷心。而現在如果再看到實習生為病人哭泣,我們只會覺得他們太幼稚了。
我研究生讀的是神經內科,病房里大部分病人是腦梗塞,我每天去看他們時都要進行神經系統查體,然后指導他們進行康復訓練。我印象很深的一個病人是個老太太,來的時候大面積腦梗,半身幾乎全癱了,大部分肌肉肌力為0,只有個別的部分還可以微動,肌力為1,不過她的意識是清晰的。這樣的病人多數來講恢復得都不好,因為肌力為0,他們很難用上力,我只能安慰老太太說,剩余活著的腦細胞可能還可以部分代償這些功能吧,現在最好努力活動這些還可以微動的部分,讓它們刺激刺激腦細胞。而讓我驚奇的是,沒過幾天,老太太的腳居然能動了!后來手也微微能動一點,于是我抓住機會每天鼓勵她進行功能鍛煉,教她鍛煉肌力,后來出院的時候,這半身的肌力基本可以達到3-4級,已經很了不起了!我告訴她,后期還需要長期的鍛煉,想站起來還是有希望的,她和家屬走的時候都非常開心。后來再遇到大面積腦梗的病人,我都以這個老太太為例,鼓勵他們。還有一次,我的一個病人也是腦梗半身不遂,當天來的'時候情緒低落,第二天我去看她的時候,她竟然說著說著就嚎啕大哭起來,護士長聽到動靜還以為她欺負我就趕緊跑過來看,我趕緊說沒事就把門關上了。她主要是覺得自己還年輕,才四十出頭就變成了廢人;我極力安慰她,說年齡更大的、病情更重的病人都可以通過功能鍛煉而恢復得很好,她這么年輕,一定可以恢復自理能力的!后來她通過功能鍛煉,出院時是走出病房的,讓我非常欣慰!和病人家屬吵架的事我也干過,那是一個腦梗塞后遺癥期的病人,神志不清,長期臥床,只能靠輸液維持生活。每天護士都很頭疼給她扎輸液,因為長期臥床,她的四肢已經萎縮,血管也越來越細,以至于后來只有一個技術最好的護士可以扎成功了,連護士長都不行。但是由于身體原因,那個護士有一天被調到門診去了,那里更加清閑適于養病。她走了以后,我這個病人的輸液就成了一個最棘手的問題。我于是找家屬談話,希望他同意我們給病人扎一個中心靜脈插管,這樣每天的輸液問題就解決了。但沒想到家屬不同意,說既然還有人可以扎成功,為什么不繼續扎呢,為什么要做這項創傷更大的操作呢,人員調動是你們的問題,我不管!于是我和那個家屬大吵一架,回到辦公室還哭了半天。過了大約一個小時,我想想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啊,于是又回到病房向家屬道歉,并心平氣和地商量這件事,沒想到家屬竟然反過來向我道歉,并痛快地同意了。我開始覺得很委屈,因為真心誠意為病人著想竟然家屬會這么不領情,但家屬向我道歉的那一刻,我感覺到了被理解的快樂。
畢業后我來到放射科工作,接觸病人的機會不多。離開神經內科的時候,我的導師和師姐師弟們都羨慕我,說我以后再也不用接觸病人了,真好。當時的我很驚訝,因為我在研究生階段從沒覺得接觸病人有什么痛苦的,我只是覺得常常對他們愛莫能助是最無奈的事。
然而工作之后,我的態度卻發生了變化。因為工作中主要面對的是影像資料,即使給病人打電話也只是為了多了解一點病情從而出一份更可靠的報告,我對那些急切想知道結果的病人越來越不耐煩,我總是說,我需要再仔細看看,而且還有上級大夫要看的,現在不能告訴結果,告訴了也不準確。我們還有個崗位是接診醫師,負責接待來檢查的病人,主要是對申請單過于簡單的病人補充病史,有時還需要查體,當然順便就需要向他們解釋檢查的注意事項、造影劑的危險性等。我在這個崗位工作的時候,發現有很多病人都是帶著怒火過來的,甚至有的人把對臨床醫生的滿腔怒火轉嫁到我們身上他們不敢得罪給他們看病的臨床醫生。病人不容許我們犯錯誤,甚至對于等待時間過長也怨氣很大,有很多病人堅持用別人的名字做檢查,導致信息不準確,這樣有誤診的危險,也讓人不厭其煩事實上接觸病人的時間少了,反倒看到的都是他們的缺點,厭惡情緒激增,對那些只是想多問幾句的病人也變得有點不耐煩了。我們的主任總是說,要對病人好一點,她本人對掛她號的病人總是十分客氣,看片子比平時要仔細許多。我不知道她是如何保持心情平靜的,她對我們永遠也不夠滿意,但對病人卻關愛有加,甚至有說有笑。
和我差不多年資的醫生如今也多數對病人冷漠了,再也提不起當年的熱情。聊天的時候發現,我們工作中多多少少都被病人或家屬傷害過,主要是傷心,所以對越來越多的病人失去了信心,不知道哪個人將來就會反咬一口。老公說他現在對病人反倒比研究生的時候要好一點了,因為他越來越發現病人之間的差異,所以對大部分病人都越來越好,真心誠意幫助他們,只有對那些素質比較低的病人保持一定距離;或許這就是一個醫生開始成熟的表現吧。
反過來看《心靈點滴》,如果patch As最初的表現只是像我們實習時的那種原始的熱情,那么當他深愛的人被病人謀殺后,他還能重新建立起對病人的熱情,這簡直就是奇跡了。我們都有同情心,我們也都感受過幫助病人的快樂。但怎樣能在被病人傷害過之后還繼續對他們好,這需要一個心理調整的過程,也需要在實踐中找到合適的與病人相處的方式。
【觀《美麗心靈》有感】相關文章:
觀《美麗心靈》有感08-21
觀看《美麗心靈》有感12-19
觀《美麗心靈》有感3篇01-27
觀《美麗心靈》有感(3篇)01-27
觀《美麗心靈》有感2篇02-03
《美麗心靈》的觀后感10-08
《美麗心靈》觀后感06-25
電影《美麗心靈》觀看感悟09-27
《美麗心靈》觀后感08-17
美麗心靈觀后感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