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靈異第六感》有感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是時候寫一篇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千萬不能認為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觀《靈異第六感》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如果你愿意愛,愿意傾聽,鬼魂也不可怕。這是電影《靈異第六感》告知我的;愛是救人,也是自救,愛是同情是善,也是自我的救贖。
影片開頭,醫生十年前的病人因無法忍受疾病折磨,跑到醫生家里開槍擊穿醫生的腹部后自殺。他責備醫生診斷錯誤,使他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病人死去,醫生陷入深深的愧疚自責中,生活一團糟。這時一個病情酷似死去病人的小男孩來到,給了醫生以勇氣和希望,他準備全力以赴救治小男孩,希望通過救助這個可憐的孩子,還付內心的虧欠,給死去的病人一個交代。他愛孩子,尤其憐愛這些不幸的孩子,所以他一直都喜歡自己的工作,哪怕是出了那樣的事。他希望幫助可憐的孩子柯兒,也想以此自我救贖。最后他做到了。雖然曾因艱辛一度想放棄,但他終于幫小男孩正視現實,勇敢自信地生活。而他自己,也卸下擔子,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
以上是醫生的救贖。是一個善良人對弱者的憐憫,一個職業人對職業的責任,一個人對自己的負責。愛人,助人,既出于善的本性,也是人存在著的責任,因我之存在無法割斷與他人之間千絲萬縷聯系,愛人助人,也即愛自己,愛人就是自我救贖。普魯斯特說最向往的職業是愛,道理應該就在此。因為愛讓人忘卻孤獨,愛是將一滴水放入滄海,愛不是丟失個我,而是安放個我。愛是源泉,給人力量,讓人找見自己。
影片中小病人柯兒也終于實現了自我救贖。在醫生的幫助下,他不再恐懼,勇敢傾聽那些亡靈的冤屈或遺憾愧悔,幫助他們化解心結,使逝者靈魂獲得安寧,生者心靈得到慰藉。他不再害怕不再孤獨,因為他不再將自己與他人那些亡靈和生活中的人們對立起來,他在幫助他人中獲得力量,認識或認可了自己:他幫助別人,也救贖了自己。
愛,人們需要收獲愛,更需要給予愛;一滴水匯入滄海才永不枯竭。
這部電影精彩之處除了其耐人深思的主旨,巧妙的構思也值得一提。
為了突出這個深刻的主題思想,影片采用三個救贖故事,利用它們之間的相同或相異,運用重復與對比的方式,層層皴染,表現救贖的主旨。這三個故事是:影片開頭自殺男孩不幸故事,小男孩助人自救的故事,醫生通過幫助小男孩獲得內心安慰的故事。自殺男孩的故事是整個故事(整部影片)的開端,是故事得以推進的危機。正是因為這個悲劇,促使醫生要去醫治病癥相似的柯兒,并鍥而不舍,希望避免悲劇重演希望通過治好柯兒贖罪。而柯兒的故事與醫生的故事是影片的主體,二者十分相似,在主旨的表現上是一種重復關系。雖然他們一個是病人一個是醫生,但其實,到影片結束,我們恍然發現,不惟醫生幫助了柯兒治好了病,柯兒豈不也醫治好了醫生的病嗎?難道不是醫生的亡靈郁結于中死不瞑目才去找的柯兒,希望柯兒幫助自己了卻耿耿于懷的遺憾或愧疚嗎!
誰是醫生?誰是病人?誰付出了愛?誰比誰收獲更多?
愛是一種需要,愛是我們存在的狀態,愛就是自我的救贖。
【觀《靈異第六感》有感】相關文章:
觀《局部》有感11-26
觀《夢之隊》有感01-16
觀《孔子》有感03-03
觀《錢學森》有感03-04
觀《圓明園》有感03-11
觀《寶蓮燈》有感09-14
觀《雷鋒》有感10-27
觀《2012》有感11-02
觀《奪冠》有感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