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的葡萄觀后感范文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觀后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憤怒的葡萄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這里有一種無處投訴的罪行。這里有一種眼淚不足以象征的悲哀。這里有一種絕大的失敗,足以使我們一切的成就都垮臺!囸I的人眼里閃著一股越來越強烈的怒火。憤怒的葡萄充塞著人們的心靈,在那里成長起來,結得沉甸甸的,準備著收獲期的到臨。"
小說講述的是饑饉年代(美國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破產農民顛沛流離的悲慘生活。大批農民被銀行和大公司剝奪了賴以生存的土地,被迫背井離鄉,向西到加利福尼亞尋找傳單上宣傳的那些果園里的誘人工作。沒想到加州并非破產農民的天堂。大業主們利用過剩的勞動力大肆壓低工資,拼命干活也僅僅夠一家人不至餓死。果園里的桃子,棉花地里的棉桃一旦采摘完畢,做工的人就立即被驅趕出去。在一份份短暫的苦力活之間輾轉,農民沒有穩定的收入,難以維持生存,只有不斷遷移,不斷尋找。一路上饑寒交迫,從富庶自足的農戶,淪落為衣衫襤褸的難民。
我不想談論憤怒的'葡萄屬于“左翼文學”的說法。我所看到的憤怒的葡萄,是一部傳神的描摹苦難,刻畫了掙扎在生存線上的人類的作品。在浮躁虛華的現今,拙樸沉痛至此的作品,令人陷入沉思。
現代人大多數已體會不到饑饉,這并不代表饑饉已從地球上消失。且不說遙遠的非洲,就在中國寧夏西吉那個我有不少校友在支教的地方,如果沒有捐贈的棉衣,學生在零下十幾度的冬天也只穿秋衣和校服。意識到這些事實,并不意味著我必須從此以后帶著罪惡感吃肉喝牛奶穿棉衣,而是讓我反思了自己對于貧窮和公平的理解。
是否那些一直找不到工作的人就可以一律用“懶惰無能,不思進取”來概括?是否農民不會使用現代化工具就只能怪他們自己愚昧無知?是否有的農村孩子言辭狹隘見識有限只能怪他們自己不學習活該?這種過分強調競爭的社會達爾文主義讓人很容易貌似客觀理智,其實冷漠無情。
這就是我從《憤怒的葡萄》中所思考到的。
【憤怒的葡萄觀后感】相關文章:
憤怒的葡萄讀書筆記12-16
憤怒的小鳥觀后感07-20
憤怒的小孩觀后感01-20
憤怒的小鳥觀后感01-22
《憤怒的小孩》觀后感08-03
電影《憤怒的小鳥》觀后感07-21
憤怒的小鳥電影觀后感07-21
憤怒的小孩觀后感范文08-21
《憤怒的小鳥2》觀后感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