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寶藏》觀后感(通用17篇)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不能忘了。觀后感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家寶藏》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家寶藏》觀后感 1
國家寶藏一共出了兩部
用現有大家都知道的歷史知識,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完成一部讓人深信不疑的探寶故事。
每一次本在分析線索的時候,都讓我毛骨悚然,而且,線索鋪墊的即大膽又合理,不容讓觀賞者有質疑。
而且,電影里的名言名句也很有趣,值得一看。
本·富蘭克林·蓋茨是在喬治城大學獲得了美國歷史學學位,在麻省理工獲得了機械工程學位,在海軍潛水訓練學校獲得海軍后備役軍官資格,這些都在向我們說明。本是個天才,所以什么歷史知識,什么尋寶探險就變得很有可能了。
瑞利,能在天才身邊當助手的人,當然也不會是一般人,他是電腦系統的終結者,并且還出了書(第二部有描述,買了一輛跑車)
“看法了嗎,她也好奇了!”——艾比嘉爾·切斯,本來是國家圖書館的博士,魚事件毫無關聯,但是因為她的好奇心,她對探寶的興趣,于是也趟了這條渾水。
看完這部電影,真的讓我對美國歷史知識大漲(雖然對我的.生活沒什么用)。
但是,我真的由衷佩服編劇的想象,據說,第一部國家寶藏的劇本是花了7個月才完成。
而且,每個英雄人物都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自信。
當尋寶一行人被困在教堂地下5層樓的高度的時候,瑞利很失望,他很擔心他們出不去了,但是,經過老蓋茨的鼓勵,本重新尋找線索,終于被他們發現了寶藏的入庫和安全出口。
《國家寶藏》觀后感 2
《國家寶藏》節目把這些與普通人的生活很遙遠的“文物”擺在了我們面前,給普通人一個機會,讓專家、學者來給我們解讀文物,講述文物故事,使枯燥的歷史一下子鮮活了起來。庸俗一點說,也把那些熱衷于追逐“熱點”的“庸人”拉到了這些“寶藏”面前,讓人在滿足“虛榮心”的同時也傳播了中華文化。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物質文明保障精神文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不斷進步,對于精神文化的追求也變成了人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作為國家喉舌,中央臺的這類文化節目還是很有質量保障的,絕對值得一看,值得引起大眾的關注,引起話題,吸引更多的人來學習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化。
《國家寶藏》觀后感 3
近日,閑暇時觀看了《國家寶藏》這一欄目,明星守護人和文博人員共同講述、傾情演繹國寶的前世今生。這是我們了解中國歷史和國寶的絕好機會,聽著文物考古人員講述挖掘文物的過程、文物的價值以及文物的影響力,都深深觸動著我。
云夢睡虎地秦簡,共1155枚,墨書秦隸,4萬多字。主持人撒貝寧是國寶“云夢睡虎地秦簡”的守護人,現場,撒貝寧變身為秦朝基層法官“喜”,為大家上演了一出“秦朝版《今日說法》”,用獨特的方式科普了一次秦朝法律,場面十分有趣。“喜”在那時只是一個基層官吏,他一生都在抄寫秦代的法律規定、自己的工作內容。我想,作為現代人的我們,應更加承載古人的優良傳統,認真履行職責,用心對待自己的工作,將本職工作做好。
張國立說:“當一個偉大的時代來臨的時候,其實有很多的小人物都在兢兢業業地做好著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當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把自己所承載的工作,做到最好的時候這個時代,一定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我認為,這就已經表示我們身處在一個偉大的時代,已經有許許多多的工作者,都在自己的崗位兢兢業業做著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斷努力研發、改進工作,為我們國家的繁榮昌盛做著貢獻。作為一名普通的高速職工,也許我們的工作沒有科學家、文學家、政治家那么偉大,但同樣,我們把自己所承載的工作做到最好,那么我們便是為這個大時代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國家寶藏》觀后感 4
12月17日晚,央視《國家寶藏》播出河南博物院專題。河南博物院三大鎮院之寶賈湖骨笛、云紋銅禁、婦好鸮尊驚艷亮相,蔡國慶父子、雷佳音、劉濤分別擔當護寶人,演繹國寶前世傳奇。
其中,雷佳音演技爆棚,得到網友廣泛贊譽。
但是,真正引起網友共鳴的是云紋銅禁的今生故事。這個強國夢故事讓張國立和雷佳音也為之震撼。
為何20xx多年前的“云紋銅禁”和強國夢產生關聯?中國航發高級工程師吳慶輝作為這件國寶的今生故事講述人給出了答案:
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鑄造的`神秘基因就藏在云紋銅禁中。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所使用的熔模鑄造,就是向中國古老的失蠟法學來的。
他說:“中國現在的航空發動機技術完全是我們自己的,中國是世界上僅有的四個能夠自主研制航空發動機的國家之一!
這些話燃爆全場,自豪感油然而生,網友也紛紛評論:太震撼!
《國家寶藏》述說國寶歷史、傳承中華文化。為了更好的了解和理解我國的歷史和文化,需要我們掌握扎實、豐富的知識。
《國家寶藏》觀后感 5
《國家寶藏》——是我最喜歡的節目之一。它通過展示全國各地博物館的珍藏,邀請一些專業人士對文物進行講解,演繹文物背后的故事。
其中,我最喜歡的一件文物是象征王權的“金杖”。金杖——其實就是一根木頭棍子裹著一層黃金做成的金皮。它出土時,金杖里面木頭的部分已經炭化,只有金皮留存下來。外面的金皮上有一些雕刻,是兩個戴著五尺王冠的'人和五六只魚和鳥被用一支箭串在一起。
金杖出土于古蜀三星堆祭祀坑中,而劉浩存邀請到的人是三星堆遺址工作站站長的雷雨老師,他講解了三星堆發掘的過程以及金杖的來歷。三星堆最早被發現是在1929年,后來1986年隨著兩個祭祀坑的突然現世,金杖出土,它見證了古蜀王國的輝煌歷史,全世界范圍內體量這么大的金杖僅此一件。而且,它是我們國家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使用“鏨刻”技術做成的黃金制品,這說明了古蜀人在黃金制作工藝上是非常高超的,F在又發現六個祭祀坑,我已經開始期待新的文物了。
看過《國家寶藏》后,我深深的體會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文化的傳承和延續是我們每個人的使命。我們應該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做出自己的努力,從此刻做起,從小事做起,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讓國寶活起來吧!
《國家寶藏》觀后感 6
我被選中了河南省博物館志愿者和小小講解員,早上我領回來了好幾本書,其中有一本《國家寶藏》讓我愛不釋手,一中午就讀完了。
現在我就給大家介紹一個:人形銅燈,戰國·齊(公元前475~前221年)通高23.9厘米,盤徑11.5厘米,1957年山東省諸城葛埠口村出土,現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此燈整體為一身著短衣男子雙手擎燈狀。此人雙手各擎一屈曲帶葉竹節型盤柄,盞盤下的子母口與盤柄插和,可隨意拆卸,構造精巧。人足下為盤龍型圓盤。出土時還隨附有一柄供添油用的長柄銅勺。這件銅燈設計巧妙,造型新潁,專家研究認為它應該是站國時期齊國宮廷中所使用。
通過我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我們的古人是多么的.聰明,我們的歷史是多么的源遠流長,5000年的文明古國孕育了多少寶藏,這些國寶猶如顛沛流離,失散千年的游子,又似歷經劫難,九死一生的幸存者。拂去幾千年歷史的塵埃,依然風姿綽約,爍爍生輝。在這些國寶的身上,記載著中華文明的緣起和漫長歲月的積淀,鐫刻著不屈的民主精神與不滅的人文之光。
我會努力學習歷史文化,為我們的珍貴文物做出我力所能及的貢獻。
《國家寶藏》觀后感 7
每一天晚上7:30分,我都會觀看中央四臺播出的電視節目《國寶檔案》,看著一件件價值連城的國寶,聽著講解員講述每一件國寶后面的傳奇故事,我做夢都希望能親眼目睹這些珍寶。機會終于來到了,3月30日至7月1日國家博物館在長沙舉行《國家寶藏》展覽。聽到這個好消息,我興奮地一蹦三尺高,沒想到美夢成真了,我迫不及待地要媽媽帶我去看展覽。
五月六日,陽光明媚,春光燦爛是一個有利于出行的好天氣,我們早早地來到省博物館看展覽。走進博物館一看,慕名前來的人可真不少。整個展館里人山人海,被圍得水泄不通。在工作人員的組織下大家排著長龍一樣的隊伍,一個接一個魚貫而入。每一個人都十分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專注地觀看展覽。他們有的拿著相機在不停地拍照;有的`拿著筆和紙認真地記錄展品的介紹;還有的在耐心地聽講解員的講解……
這次展出的國寶有精巧玲瓏的酒杯,笨拙的犀牛酒壺,還有舉世聞名的,品種繁多,讓人看得目不暇接。每一件展品都巧奪天工,好像出自鬼斧神工之手,讓人贊嘆不已。每一件國寶不僅價值連城,還都有一些傳奇故事呢!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個造于漢代的犀牛尊,它昂首佇立,體態雄壯。形態逼真,憨態可掬,就像是一只活生生的犀牛站在你的眼前,惟妙惟肖。
《國家寶藏》觀后感 8
12月3日起,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登陸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和綜合頻道。九大博物館(院)的鎮館之寶以及它們所承載的歷史記憶、蘊含的人文精神和彰顯的大國氣象,都濃縮在每期的90分鐘里。以古人之規矩,開時代之生面,《國家寶藏》用時尚打開傳統,“讓文物活起來”。
“紀錄式綜藝”讓國寶開口說話
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梁。數據顯示,盡管我國文博資源豐富,使用率卻不算高,國人平均每兩年才進一次博物館,而在歐美國家,居民平均每年要走進博物館三到五次。一方面,日益浮躁的'社會心態讓人難以沉浸其中感受文物魅力;另一方面,陳舊呆板的展陳方式和深奧晦澀的講解讓人難以心生親近。如何打開博物館里的“奇妙”,讓它真正“鮮活”起來、“親和”起來,《國家寶藏》正是借助電視綜藝這一全民引領級別的傳播載體,進行一種破題意義的探索和嘗試。
《國家寶藏》由央視和故宮聯手,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河南博物院、陜西歷史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等國家級重點博物館(院)鼎力加盟,在文博領域進行深入挖掘。節目形態定義為“大型文博探索節目”,把紀錄片和綜藝兩種創作手法融合應用,屬于全新創制的紀錄式綜藝。它以文化的內核、綜藝的外殼、紀錄的氣質,創造一種全新的表達。不難看出,《國家寶藏》試圖通過一系列努力,打破文物的“靜”,帶來生動、流動和撼動。
《國家寶藏》觀后感 9
《國家寶藏》一個充滿文化氣息的節目,宣傳古代文物歷史,也讓我們了解全國九大博物館的代表文物。既了解了歷史,又了解了文化。結合明星守護人推薦和影視表演還原了當時文物誕生的初衷,也讓我們理解了每一件文物誕生的不易和難得!肚Ю锝綀D》是宋徽宗時期的'王希孟所作,宋徽宗趙佶欣賞十八歲的王希孟的畫作,王希孟用青金石,赭石,孔雀石,硨磲等寶石作畫五次才做出這幅千年不褪色的傳世畫卷。把石頭變成作畫用的粉末工序繁雜,原材料寥寥可數。技藝之精湛,材料之難得,為這幅傳世名畫增添一絲神秘色彩。
《各種釉彩大瓶》又名瓷母,十七種釉彩都集中在一個瓶子上,包括琺瑯彩,青花等,紋飾精美,燒制過程復雜,難度很高。溫度很難把控。成功燒制率0.23%,守護人王凱演技精湛,志愿者張珄解說全面完整。
《石鼓》上面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字,是文字把中國人連接在一起。梁家輝守護人希望自己的孩子不會忘記國家的文字。還有守護國寶的梁家,梁家保護石鼓南遷和親人分離,多年之后才得以相見。
《國家寶藏》觀后感 10
輕的蓋茨是一個非常非常喜愛考古的冒險家。在他很小的時候,本的祖父就偷偷告訴了他一個秘密:當年美國為了建國,跟英國有一場激烈的戰爭,戰爭勝利后美國才可以建國。
然而,當時美國有一批為戰爭的.寶藏,而美國的喬治、托馬斯和本三人藏在了某一個地方。但到現在為止,卻沒有人知道遺失了的國家寶藏被他們藏在了什么地方,但是寶藏地點的秘密就在美元的符號和發明了現代人類社會制度的《獨立宣言》中。
而本的父親其實也知道寶藏,他認為蓋茨家族被這個秘密所傷得太深,于是他毫不猶豫的決定了中止了尋找寶藏的想法。但從小就要找到寶藏的本卻不這樣認為,二十年來這個秘密一直在他的的心中,于是本開始為找到失散的寶藏準備著,然而,正好他找到了也喜歡找寶藏的好友:雷利。于是,兩人便開始尋找國家寶藏。
但是,曉得寶藏秘密的并不是只有本,對寶藏感興趣的人同樣也曉得。一位英國土豪冒險家伊恩也悄悄地看上了這一筆巨額,他也在尋找著寶藏的地點,并且對本的行動進行了阻攔。
為了能先找到寶藏的地點,本決定拜訪艾比嘉爾博士,希望艾比嘉爾博士可以幫助他。就這樣,國家寶藏就打開了冒險的旅程……。
這部電影告訴我,探險固然是好,但一定要團結,不要為了錢而迷失自己。
《國家寶藏》觀后感 11
記得N年前,看過《國家寶藏1》,當時就想,如果能將這部電影改編成游戲,應該很不錯。其實類似的電影改游戲的前例有很多了,但我都不太喜歡。
倒是游戲改電影的我還是比較喜歡,比如——《生化危機》三部曲
類似的`影片還有《僵尸肖恩》等,很搞笑。但沒玩過這個游戲的,恐怕體會不到那種感覺!經典的游戲,代表了一個年代。
今天看了《國家寶藏2》,感覺延續了第一部超凡想象力以及與美國歷史巧妙結合的風格。情節還是很緊湊,吸引人的?粗娪,不知道為什么讓我想到了最近看的小說《鬼吹燈》。其實在看《鬼吹燈》的時候,我就一直想象著情節,相信如果改編成電影,一定很不錯。網上有網友推薦過男女主角,由柳云龍和Maggie Q來扮演。但我比較擔心,不是擔心演員,而是怕中國導演拍不出那種氣勢和情節,糟蹋了這么好的題材。如果真要拍,寧愿交給好萊塢去拍吧。
張藝謀和陳凱歌拍的那種所謂“大手筆”,例如《十面埋伏》和《無極》,純粹是在浪費錢財。以為靠人多,大腕就可以拍出壯觀場面,就可以達到震撼人的視覺效果,說不好聽了,就是在制造垃圾。
想用電腦特技,看看《指環王》、《木乃伊》吧;如果技術達不到,看看《勇敢的心》!
什么叫震撼,“大導演們”,再學個十年吧你先!拜托你們,就算是想學好萊塢拍商業大片,也稍微有點情節好不好,不要拿我們觀眾當傻子!
《國家寶藏》觀后感 12
最近央視出現的一個非常火的綜藝,就是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我花了一晚上看了兩期,感受頗深。
首先,有十分有文化底蘊又不失顏值的文物,其中包括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卷、曾侯乙編鐘、“中華第一古物”石鼓以及各種釉彩大瓶,每一件文物都穿越了歷史向我們講述了一段段精彩的故事。
其次,還有李晨、王凱、梁家輝等明星的助陣,加上主持人張國立的精彩演繹,讓整個節目看起來即有歷史的韻味又有現代的氣息。
總的來說,這是一個高大上、有文化、有的節目。看節目看的我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自豪,為古人的智慧而折服,為那些文物而感嘆,也為文物背后的故事而感動。
其中,我還非常喜歡第二期中的一段話:當一個偉大時代來臨的時候,其實很多小人物都在兢兢業業地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當我們每個人都能把所承載的工作做到最好的時候,這個時代一定是一個偉大的.時代。
歷史上,生活中,有那么多的人,因為在某一方面非常出色而成為了眾所周知的偉大的人。其實,我們生活中還有更多的人,不被人所知,也在兢兢業業的做著自己的工作,我們能說他們不偉大嗎?
要是每個人都能做好自己的工作,我相信,這個時代一定會很偉大。而我們要做到的就是對歷史、對文物、對每一份工作、對每一個職業都帶有敬畏之心,努力做好自己該做好的每一件事。
《國家寶藏》觀后感 13
“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睂O中山先生的一句詩,歌頌了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黃帝。從大禹建立夏朝起先,我國歷史序幕拉開,中間經驗了多數王朝更迭。時代變遷,一轉瞬,我國最終一個王朝清滅亡,封建社會自此煙消云散,中國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如今,我們想探究歷史的奇妙、古人的才智,只能從一件件珍稀的文物中探尋些許。而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國家寶藏》。其間的內容很快讓我著迷。這個節目就讓我打開了通往古代的穿越之門。
中國九大博物館強強聯手,邀請了二十七位國寶守護人,為我們帶來國寶的前世今生,看透背后的歷史故事,了解中國古文明的絢麗與輝煌!
細細欣賞《千里江山圖》中,它不僅訴說了北宋的`大好河山,更體現了少年王希孟的驚人畫技。透過壁畫《闕樓儀仗圖》,它能帶我們一覽大唐盛世的`旺盛景象。而一枚小小的葡萄花鳥紋銀香囊,它見證了絲路文明,更是唐明皇和楊貴妃凄美愛情的體現。
我最喜愛的是遼寧省博物館的宋人摹顧愷之《洛神賦圖》。當年,曹植乘船行于洛水之上,在夢中遇見洛水女神宓妃,心生仰慕。但船身一抖,美夢破裂。曹植文興大發,寫就千古名篇《洛神賦》。百年后,東晉一代畫圣顧愷之,用他的畫筆,描繪出了這一凄婉絕倫的愛情故事。畫中人物鮮活,躍然紙上。但是因為顧愷之已沒有真跡傳世,此乃“下真跡一等”。曹植與洛水女神最終因為人神殊途而終要分開,更是成為缺憾。一曲《仙才嘆》流露出兩人的難受與不舍,更是牽動著我們的心靈。“求不得,放不下”是人生中最苦之事啊!
而在湖北省博物館的越王勾踐劍也是大火。當然,是跟著它的仇人吳王夫差矛一起火的。據說這兩位在博物館里還想打一場呢!越王勾踐劍現代科技感也是十足,劍身上鍍了一層含鉻的金屬而千年不銹。身為君王劍的它,身上背負的責任重大。勾踐劍在節目前世傳奇中是作為勾踐嫁女的禮品送到楚國去的。它歷經兩千四百年,依舊寒氣逼人,銳利無比,更是被世人稱為“天下第一劍”。
而乾隆帝更是在節目播出后受到萬眾矚目,因為這位皇帝“農家樂”的一面暴露在了陽光之下。他吩咐景德鎮的工匠們做一個精致的瓷瓶,集歷代瓷器之大成,用了十幾種方法燒制,但是勝利率實在少得可憐,也就0.23%。但是奇跡出現了,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各種釉彩大瓶”橫空出世了!古人的手藝與才智是驚人的,一點也不輸給當代。他是一個愛藝術的皇帝,但這明顯不符合他們家族的基因。比如雍正帝時期的瓷器都是素雅的,他偏偏要用大紅大紫等艷色,這才會被吐槽“農家樂”。
看《國家寶藏》,我學習了很多關于歷史的學問。我們從這一件件華麗而莊重、簡樸而不失尊貴的文物中,窺探上下五千年歷史的冰山一角。身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的歷史長河始終滔滔不絕,從未干枯。它向人們訴說著一個又一個傳奇的故事。
如今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古文化已經消逝,唯我華夏文明源遠流長,流傳至今!中國古文明的絢麗,值得我們傲慢!千年國寶,一騎絕塵!
《國家寶藏》觀后感 14
說到綜藝節目,很多人馬上就會想到《奔跑吧,兄弟》《我是歌手》,說到文物類節目,又有人會想到《我在故宮修文物》這樣的紀錄片,但是能把綜藝和文物融合起來的節目卻是少之又少!秶覍毑亍肪褪沁@樣的一檔節目。
《國家寶藏》每一集都介紹一個博物館,由博物館選出三件文物,介紹它的前世傳奇與今生故事。節目組會請明星以小劇場的形式演繹文物前世的傳奇,而今生故事則會請專業人員進行介紹。
節目中反復強調“讓國寶活起來”想來有點可笑。中國一向以擁有博大精深的文化著稱,而多少人能真正做到了解祖國的文化呢?五千年的歷史不是文化實力而是文化潛力,只能稱之為素材,只有將這些浩如煙海的素材做出心的符合現代人審美的新故事,這些潛力才能轉變為實力。歷史上的忍者文化放在中國估計連忍著列傳都做不了,但日本卻將其做的家喻戶曉,變成了日本文化軟實力的一部分。美國亦是如此,作為一個僅有幾百年歷史的.國家,相對而言文化本應該比較貧瘠,但是創造力卻使他們的文化大放光彩。
中國文化現在也許欠缺的就是創造性的傳輸模式。如今中國最有創造力的文化產品是什么?有人會說是網絡小說。專門翻譯中國網絡小說的英文網域僅憑幾十本網絡小說,流量推到世界1200名,日均點擊量200多萬。近年來一些國人鄙夷的網絡小說改編的電影卻火遍了歐美,知名度不知比那些正統文化電影高出多少。激烈的競爭現狀強迫這些作者必須做出各種創新。的確,部分小說可能是粗制濫造的,文筆也比較拙劣,但具有創新性,而這創新性正是文化魅力的源泉。這些網絡小說讓人詬病的地方也許還有很多很多,但是他對于傳統文化的創新性傳播并取得成功的結果卻是不可否定的。多少人卻對此嗤之以鼻。
在《國家寶藏》中也是如此。面對古文古畫《洛神賦》,很多人也許感受不到它的魅力,但是通過兩首小詩一段表演,洛神之美,子建之癡,長康之才卻能深深地印在觀眾心中;云夢睡虎地秦簡,不去講苛賦勞役等人們看慣聽厭的東西,而是舉出那些在當時甚至放到現在都很超前的法條……這些充滿創造力的表達使古老的國寶散發出生命的氣息,真正的使國寶“活了起來”。
而今生故事無不是向現代化國際化靠攏。云文銅禁的.失蠟法與現代的發動機葉片的熔模鑄造法原理相同,皿方罍提到了3D打印技術,坤輿萬國圖提到了VR,AR技術……節目組想方設法把古老的國寶和現代高新技術、文化結合,降低了認知門檻,便于理解,極大地拉近了我們與國寶的距離。只有當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去了解研究他們,并從中不斷地汲取營養,國寶才算真正的“活了起來”,國寶才能永遠年輕,五千年的中華文化才算真正年輕,同時這也是建設精神文明發展文化軟實力的正確打開方式。
中國不是文化貧瘠,而是缺乏讓博大精深的文化深入人心的創新形式。
《國家寶藏》觀后感 15
最近,我迷上了一個電視節目——《國家寶藏》!秶覍毑亍肥且粋充滿文化氣息的節目,通過講解古代文物,讓我們既學習歷史,又了解古代文化。還有帥氣、漂亮的明星演繹文物的前世今生,讓我這個小學生都看得津津有味。特別喜歡張國立老師的開場白:我們是一個年輕的節目,到底有多年輕?上下五千年!看,霸氣而不失活潑。
這個節目共有九大博物館參與,參展文物27件,件件都是稀世珍寶,我最最喜歡的是以下幾件。
《云紋銅禁》1978年出土于我們河南省淅川下寺2號楚墓,所處時代為春秋時期。文物修復師王琛與父親王長青老先生歷時3年將其修復完成,是我們河南博物院的鎮院之寶,亦是首批嚴禁出國展覽的文物之一。《云紋銅禁》整體用失蠟法鑄就,因失蠟法文獻所見較晚,學界認為我國失蠟法工藝源自印度!对萍y銅禁》的出土,將我國失蠟法鑄造工藝的歷史向前推進1100年。不僅如此,現代航天飛機渦輪發動機就是采用失蠟法技術。
《千里江山圖》是宋朝徽宗時期的王希孟所作,我覺得這幅畫顏色特別的艷麗,明亮,歷經千年仍保持如新。之所以這樣那是因為當時王希孟繪制這副畫卷所用顏料均來自純天然石頭研成作畫的粉末調配,可用原料寥寥可數,粉末研磨工序繁雜,再加上王希孟的精湛畫藝,才成就了這幅傳世名畫。更讓我佩服的是王希孟當年僅有19歲,對比之下真是自愧不如啊!
《國家寶藏》展出的文物件件都是稀世珍寶,動輒數千年的歷史。但對我感觸最深,讓我一直處于哽咽中的展品是聶耳曾經用過的一把小提琴,聶耳就是用這把小提琴譜寫了《義勇軍進行曲》。節目還邀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原團長、指揮家于海,他是指揮中國國歌次數最多的人,并且堅持十年為國歌立法。最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上表決通過。
節目中講到1990年中國首次南極考察建立中山站時,在升旗儀式上聽到國歌奏響的.瞬間,所有人哭成一片。2011年利比亞時局動蕩,丟失護照的海外游子,唱國歌自證身份,他們乘坐專機回到祖國后跪地親吻祖國土地的一瞬,我的眼中蓄滿淚花,喉頭發緊,哽咽不已,扭頭看去,媽媽早已紅了眼睛,淚流滿面,爸爸的神情也變得十分莊重。劇中的“聶耳”紅著眼眶說出“此生不悔入華夏”的'那一刻,我的心受到了深深地震撼,想必所有的中國人都和我一樣吧!節目看似展出的是來自德國的小提琴,但是我看到的是中華民族的魂。當全場觀眾在于海等守護人的帶領下起立高唱國歌并宣讀守護誓言的時候,所有人都熱淚盈眶,這也成為整期節目最催淚的環節。我在電視機前也跟著一起念出:“我是中國人,我們志愿守護聶耳小提琴,守護歷史,守護赤子國魂!”節目結束,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全身充滿力量,作為一個中國小學生,我應該承載什么?應該怎么做?此時此刻,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通過觀看這個節目,我了解了很多文物,學到了很多知識,也激起了我學習歷史的興趣,深深地感到作為一個華夏兒女的驕傲!
《國家寶藏》觀后感 16
《國家寶藏》是“大型文博探索節目”,是一種全新的原創模式,即紀錄片和綜藝兩種創作手法融合應用,屬于全新創制的‘紀錄式綜藝’。以文化的內核、綜藝的外殼、紀錄的氣質,創造一種全新的表達。
首先,《國家寶藏》用年輕人的語言和他們溝通
在播出之后,很意外地在B站上火了,全集播放量為30萬+,還有4萬密集彈幕。要知道,B站上的用戶大多都是95后、90后的年輕人,其中90%的用戶是25歲以下。這樣一個文博體裁的節目卻吸引了很多年輕人,這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央視節目的年輕化,《國家寶藏》用年輕人喜愛的方式和年輕人溝通,用年輕人關注的'點來引起年輕人的共鳴。
第二,《國家寶藏》用話題性引發熱度
節目播出后,熱門話題也沒有斷過。第一期結束,#乾隆農家樂審美#又被玩壞了。
在《國家寶藏》節目中,對于乾隆農家樂審美的調侃更是直接被演繹到了真人秀中,這可算是正宗的官方“吐槽”,直接戳中廣大年輕受眾的點,在網上又掀起了一波熱度。而《國家寶藏》也通過這個引發網友共鳴的點,告訴了大家乾隆迷之審美背后的原因,現場科普道,“鼎盛王朝,就該海納百川”,而且它的燒制技藝可以說世間僅此一個。
第三,《國家寶藏》用歷史和文化引發共鳴
在《國家寶藏》之前,《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紀錄片和電影就已經引發了不小的熱度,而此次《國家寶藏》更是讓中國的年輕人對于中國歷史和文化的熱愛達到了另一個頂峰。其實,現在年輕人的民族自豪感一定也不比老一輩少,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和文化更是增加了年輕人對國家的自信心。
《國家寶藏》正是想借此機會來引發年輕人對于國家自豪感的共鳴,在欣賞文物的同時,也能了解中華文明,傳承中華文化的精神內核。
通過看《國家寶藏》切切實實體會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匠人精神,不是套話!真的看著看著就跪了!真正的磅礴大氣!《國家寶藏》真的做到了,讓我們覺得自己和自己身上流淌的古老血液一起沸騰,渙然新生。我才發現語言是如此的匱乏,除了說很好看,太好看了,竟然一時間想不出什么其他的言語來形容。慢慢安靜下來,細細品味。感覺到用演繹前世故事的形式真的讓國寶活起來了,尤其是看那個千里江山圖…太能激發民族自豪感了!
沒有娛樂圈的烏煙瘴氣,沒有當紅小生小花的辣眼刷屏,透過《國家寶藏》,我們仿佛置身于多年前的凈土,仿佛在與先人對話,一切都是鮮活的,一切都是有生命力的,正如節目一開始主持人張國立說的,我們是一個年輕的民族!有多年輕?也就上下五千年!
《國家寶藏》觀后感 17
“我們這個節目有多年輕?也就上下五千年!薄秶覍毑亍001號講解員張國立開場的這句話,打動了很多人。
電視屏幕上,繼“詩詞熱”和“朗讀熱”之后,蜂擁而至的文化綜藝節目出現了嚴重的雷同趨勢。
“在文學等細分題材被集體消費的時候,我們要著眼未來,探索新的方向!毖胍暩笨偩庉嬛焱兄Z,央視將持續在原創文化節目上發力,從創作源頭上秉持高品質與大格局,精益求精、精雕細磨,讓央視文化節目品牌再創新高度。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浩瀚如銀河,璀璨如繁星,如此極大豐富的文化寶藏,為內容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電視工作者在幸福的同時,也感到了惶恐——如何在珍視與呵護中去繼承和發揚?
如今盛行的詩詞歌賦和閱讀賞析終究沒有跳出“文學樣態”,或許這正是《國家寶藏》立意的高遠和深邃之處。然而,作為承載信息極大豐富的民族基因寶庫,文物并非扁平的、冰冷的物件,其所涉及的學科門類堪稱包羅萬象。它們包含了大量的歷史文化信息,不僅可以讓我們觸摸到那些或神采飛揚,或蕩氣回腸,或屈辱苦難的記憶,而且可以讓今人回溯過去、找到認識自我的坐標;不僅蘊含有博大精深的`智慧、巧奪天工的技藝,而且有領先世界的成就。這是一個厚重而廣博的.領域,也就注定了節目的格局更加宏大,視野也更為開闊。
從“詩詞文化”到“國寶重器”,央視在不斷地探索和發現,以創新思維把握時代脈搏,融入觀眾喜聞樂見的內容!啊秶覍毑亍氛茄胍暭缲搰颐襟w責任的又一次與時俱進的創新嘗試。”朱彤如是說。
從歷史中尋找文化自信
同一件文物,用不同的方式來講,傳播的效果差異很大。身處互聯網時代,人們接受信息的方式正在發生變化。作為電視產品,歷史文化類欄目不能是陽春白雪的學術派,而應放下身段!秶覍毑亍妨η笸ㄟ^電視呈現的手段讓文物“活起來”,通過具有藝術觀賞性的設計來為觀眾展出“國寶”,并對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歷史進行充分解讀。讓觀眾在懂得如何欣賞文物之美的同時,也了解文物所承載的文明和中華文化延續的精神內核。就像主題曲唱的:“一眼千年,沉默也勝萬語千言,只有你有幸能描述這光明似箭。”
讓那些珍藏于博物館的寶貝走到聚光燈下,走進最大眾化的“客廳文化”,國家級博物館與國家級電視臺聯手把傳統文化推向前臺,也是讓優質資源與文化擔當相得益彰。正如央視綜藝頻道節目部主任呂逸濤所說:“每一件文物都記載了中華文明、文化的基因,我們希望通過這種傳播方式,讓“《國家寶藏》節目立意高、形式新,國家文物局將給予大力的支持,我們也期待通過此次電視國家隊和博物館國家隊的合作,能夠為全社會提供一場精彩的文化盛宴,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出貢獻。”
觀照當下,才是讓文物活起來的真正意義所在。正如于蕾所說:“希望觀眾能夠感知文物背后的人文精神、與自己的血脈相連,從而樹立起真正的民族文化自信。”
【《國家寶藏》觀后感】相關文章:
國家寶藏 拓展項目11-04
《國家寶藏》觀后感03-02
國家寶藏觀后感03-13
《國家寶藏》最新觀后感05-27
國家寶藏觀后感(精選35篇)11-18
國家寶藏1觀后感作文07-13
《國家寶藏》觀后感(通用20篇)08-08
【熱】《國家寶藏》觀后感14篇07-31
國家寶藏觀后感(通用20篇)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