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觀后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總結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后感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十而已》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十而已》觀后感1
感覺已經幾百年沒空追劇,于是趁著閑暇時間追了那部火熱的《三十而已》,劇中的故事、人物、臺詞等等都引人共鳴和思考。為三十歲的王漫妮的執著勇敢而感動,為顧佳的完美獨立而贊嘆,為簡單善良的鐘曉芹而欣賞……她們都在三十歲這個人生關卡上經歷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卻依然活得越發精彩越發明朗……
追完劇,不禁感嘆自己,啊呀,一晃我也已然到了三十歲呀,由曾經人家“小姐姐”到了刺耳的“阿姨”稱呼的三十歲,曾經在二十歲青春懵懂的年紀急切期望自己早日出社會工作掙錢,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覺得三十歲很遙遠,如今,冷不丁的卻已經跨入了人生的而立之年,也曾跟朋友調侃說我們都到黃土埋到膝蓋骨的年齡了,一下子竟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果然,青春只是用來懷念的。
曾經二十出頭的時候,初出茅廬,把一切都想得特別簡單,更有股想要改變世界的沖勁兒,在日記本上寫下許多條三十歲之前必須要實現和做到的愿望清單,如今已實現大多數,甚是欣慰,起碼可以證明這近十年的青蔥歲月里沒有荒廢,一直成長。
都說,三十歲沒有了二十歲的灑脫肆意,沒有過四十歲的云淡風輕,我覺得三十歲,應該是人生最好的芳華。
《三十而已》中有一句臺詞讓我印象深刻:三十而立,就是上天給每個人在三十歲的時候贈給他一個機遇,抓住就立住了,人生從此就會走上坡路。沒抓住讓機遇溜了,人生就會滑坡。是呀,那個機遇許是精神上獎勵或磨練,許是生活上的驚喜或坎坷,抑或是情感上的經歷種種,有準備的就會把握住機遇與挑戰,往后余生方可明媚可期。
于是,我開始努力規劃和憧憬三十歲以后的生活。
三十歲后的自己,最起碼要比從前過得更瀟灑,更愜意,更獨立。曾經看到書上作家伍爾夫一句話:“一個人一旦有了獨立人格,也就不再渾渾噩噩,虛度年華了。換言之,她的一生都會有一種適度的充實感和幸福感。”古人總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仁愛之人如山一樣平靜,一樣穩定,不為外在的事物所動搖,他們以愛待人、待物,像群山一樣向萬物張開雙臂,站得高,也看得遠,寬容仁厚,不役于形,也不傷于物,不憂而不懼。憑借自己的堅持,去征服和欣賞一座座美麗的大山,也是去征服一座座人生的大山,這不都是三十歲的我想要追求的嗎?我想,三十歲以后的歲月,也更應該不懈地努力追求!
三十歲的自己,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對生活也有了新的理解和感受。三十歲,意味著肩上的責任也愈加重了,作為家庭中的中堅力量,我們拼盡一切力量去保護照顧好自己的至親,去好好地對待另一半,他們都是我們向前行進的盔甲。身邊總有人討論戀愛觀婚姻觀,是啊,戀愛很美好,每個人都會憧憬和向往,好的愛情應該是勢均力敵,剛剛好的,而世上最深的交情,其實就是平凡夫妻,愛不是轟轟烈烈,不是炙熱的火炭,而是經得起平淡的流年。在一起的歲月,如果能愿意為對方改變,卻也不失去自我;愿意一起承擔生活的苦,卻也總能發現生活的甜;愿意一路乘風破浪,光芒萬丈,卻也甘愿在一旁,見證彼此成長,為對方的成就鼓掌。這樣的生活狀態才會越來越美好,家庭生活也會一直有自己的小幸福。三十歲后,我們也會一直走在追求小幸福的路上。
三十歲的自己,在朋友相處中也有一些新的認識和領悟。隨著閱歷的增長,所認識的人也越來越多,過了三十,就正式跨過了成人世界的分水嶺。沒有了二十歲的激情和時間,少了維系友情的精力,與許多的老朋友漸行漸遠。到了這個始終都不愿接受的名詞“中年”階段,始終被生活的重負裹挾著前行,最大的寬慰就是有個能陪你聊得來的朋友。生活中經歷一些事才知道很多人也只是塑料交情,斷舍離是最好的'處理結果。但是那些個真正低谷時雪中送炭的人就值得一生與之同行。我們可以相約,到老了可以一起結伴踐行詩與遠方的浪漫,調侃家長里短的瑣碎,一起回味過往的人生,無疑是人生最妙曼的風景。
三十歲,不是一個結束,而是一個新的開始;三十歲,我們依然青春無敵,依然得有自己偉大的夢想;三十歲,沒有了曾經的年少無知,尖銳鋒利;三十歲,聰明,但不自以為是;有趣,但不嘩眾取寵,無論是在工作、生活、未來的人生路上,我們仍然要保持學習、不斷進步、尋求突破,而不是一味地和曾經那樣執著于自己的“真知灼見”。我的三十歲,仍要和曾經的二十歲一樣,寫下N條愿望清單,這樣到了四十歲,拿出來一項項一條條的與自己清算,如此才不會覺得在過往的十年,人生是渾噩虛度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小說的主人公保爾說過一句話: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于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而在這三十歲的人生路口,當我四十歲的時候,回顧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自己的懵懂無志而迷茫,更不會因為虛度光陰而悔恨,三十后的人生,要讓自己的見識配得上年齡,容貌配得上矯情,收入配得上享用,能力配得上夢想!
三十歲,也只不過是被老天偷走了一點點的小時光,有過彷徨,有過榮光,依然青春洋溢,依然笑靨如花。
三十而已,青春萬歲!
《三十而已》觀后感2
感情往往都是一天變好一點,求婚之前早已心心相印,求婚時只是水到渠成的最后儀式。感情往往都是一天變壞一點,離婚之前早已名存實亡,說出離婚請求時只是分崩離析的最后一根枯槁。
所以,人和人感情的厚度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而感情用事曇花一現的戀愛和婚姻,一沒有點滴積累,二建立在短周期的事物上。比如,兩個人只會吃喝玩樂,人和人隔著吃喝玩樂,享受著吃喝玩樂,用簡陋的言語評價著吃喝玩樂,那么,兩個人之間又有什么本質的交流和不同于其他人的壁壘呢?
把吃喝玩樂當成兩個人生活的載體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事物的成住壞空是一個必然的過程,當事物成住的時候,人們會被刺激蒙蔽,當事物壞空的時候,人們就會產生矛盾,甚至分離。遺憾的是,吃喝玩樂猶如煙花,都是些短周期的事物,載體轉瞬即逝的同時,捆綁在上面的感情也會轉瞬即逝。
而志同道合是一個共同的長周期事物,這個事物的周期跨度和人生跨度同步,使得兩人無法分離彼此,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需要共同完成一個個階段性的小目標,每一個小目標的實現,都使得雙方能更加的默契,感情壁壘就更加鞏固而實現天長地久。這種志向的屬性不能像顧佳為家里設計的那樣太過功利、物質,因為物質永遠是稀缺的,越爭越傷、越用越少。而精神果實是可以分享的,越分享就越多,雙方靈魂深處的互動就越頻繁,壁壘也越厚實。
有人會說,大部分人從戀愛到婚姻就是吃喝玩樂一路走過來,也沒有太多的離婚,志同道合的結合太少,而且還能一直高質量的走下去的就更少。
確實,大部分都是吃喝玩樂一路湊合走下來。所以,大部分戀愛和婚姻沒多久就從無話不說到無話可說,沒分離也早就名存實亡。只不過上一代人可以用教育后代這個長周期事物把家庭成員再捆綁20幾年,小孩長大后夫妻雙方也老了,也折騰不動了,再帶帶孫子孫女也就這么白頭到老了。而現在的一代人,對自我主權都很講究、不將就,一言不合而分離的比率就高一些。
以上的描述,并不是潑冷水,而是呈現了社會的現狀,大部分人戀愛和婚姻的幸福猶如許幻山的藍色煙花,轉瞬即逝。而有著真正幸福婚姻的少數人,都是有志同道合的根基存在的緣故。
有人說,俺就是個俗人,就喜歡吃喝玩樂,能通過吃喝玩樂來實現天長地久嗎?
你有很多喜歡吃喝的東西,有想過自己做嗎,有想過創新口味嗎,有試著總結購買原料、收拾餐盤時候的情緒波動嗎?你喜歡玩樂的東西,有想過不只是購買擁有,而是花時間研究它們的原理,自己動手維修、改造嗎?
你說很忙沒時間,其實是不喜歡。所以,很多時候人喜歡的吃喝玩樂,往往只是事物發展過程中住的那個環節,從成到住的過程覺得太繁瑣不感興趣,把住享受完,到了壞空的階段就會嫌棄。如果人是這樣對待事物,那么人就會這樣對待伴侶,當伴侶開始壞空就會慢慢失去興趣。所以,短周期對待吃喝玩樂的態度,就衍生出了短周期的戀愛或婚姻的局面。
而有著遠大志向的人,無論是成就佛道,還是革新行業,或只是和自己好好相處,都是從進化自身開始,都是一條無限寬廣的路,所以都配得上遠和大這兩個字。有了遠和大的理念,就愿意去體驗各種近和小的事物的全過程,也就是體驗各種事物的成住壞空,從而去調配各種事物來成就遠大的理想。
所以,真正有遠大志向的人,是玩出名堂的人,是體驗成住壞空全過程的人,他們在不斷刷新和進化自己,那么,這樣的人形成伴侶,當然幸福而天長地久的概率就大得多。而那些感情用事的人,往往是沒有玩出名堂的人,是只會索取住的高潮的人,自己不能體會完整的過程,就只是個沒有進化的靈魂,那么等待著的就是全面的壞空,那么,這樣的人結合在一起,能幸福而天長地久的概率就小得多。而對于大部分人的婚姻來說,都是處于中間狀態,很多時候為了能給長久的婚姻上些保險,就主動的通過夾塞后代教育、外派工作、照顧老人等事物來盡量的替代夫妻雙方本就不多的交流時光,讓婚姻看上去飽滿一點,持久一點。
感情用事曇花一現,志同道合天長地久。所以,從吃喝玩樂的起點開始,而后,只有共同的進化才能產生出連續的幸福。同理,好的企業使命感價值觀的落地、好的國家上層建筑意識形態的建設,為的也都是人的團結和不斷的進化。
[結束語]
如果說上一篇關于事業部分的觀后感描述的是事業的成住壞空,那么這篇關于情感部分的觀后感描述的就是情感的成住壞空。
從王漫妮的戀愛之路,到顧佳的婚姻之路,再到鐘曉芹的二婚之路,再到他們事業的起起伏伏,最后到顧景鴻的養老生活,人就這么一路走過了一生。這個過程中,人的生老病死是一個完整的周期,而事業和情感的成住壞空穿插其中,周期長、周期短還是周期錯位,都是各人因緣各人造,各人有各人的命運,完美的人生并不都能因緣具足。
但,人不管是還沒有結婚,已經結婚,已經離婚,已經再婚,不管是沒有就業,已經就業,已經失業,已再就業,不管是鰥、寡、孤、獨還是廢疾,都有個共同點,那就是人一生相處時間最長的人是自己。所以,任何時候,都可以自己重新定義起點。
說到起點,不得不說高僧一休。在對禪定的描述中,一休這個詞非常貼切。在一個虛妄的念頭幻滅,另一個虛妄的念頭還沒有生起之前,有一個短暫的休息間隙,叫做一休。這是一個絕妙的間隙,一個圓融的剎那,它是實相,是一個真正的起點,一個永恒的原點,延長這個剎那的過程就是修行的過程,直至無量。這是一個海納百川的志向,可以讓人時刻都以實相的方式生活在幸福中,大家有空可以試試。
【《三十而已》觀后感】相關文章:
我想喜歡你僅此而已08-24
電子商務不只是淘寶開店而已07-02
大年三十貼對聯日記08-31
三十條歇后語01-12
女孩夢三十愛情勵志電影07-21
《女孩夢三十》勵志愛情電影12-22
創業指導:女人三十如何創業09-02
畢業留言搞笑句子三十句10-02
職業心態管理的三十法則分享09-01
薪酬前三十高校排行榜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