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跟蹤孔令學觀后感(通用9篇)
《跟蹤孔令學》是由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出品的黑色幽默喜劇電影,小編收集了跟蹤孔令學觀后感,歡迎閱讀。
跟蹤孔令學觀后感 篇1
以前看過幾部范偉的電影,耳朵大有福、芳香之旅、求求你表揚我、看車人的七月,當然還有即日啟程。除了后者比較搞,其余的都很好,屬于小文藝的佳作。
這部《跟蹤孔令學》,坦白的說我覺得是范偉最好的一部作品,除了完全為其量身訂做人物形象,一貫延續小人物文藝情結以外,我們終于看到了期待已久的范式黑色幽默。
這里的幽默完全不同于即日啟程的`亂做,而是折射出很多問題的諷刺。我覺得這很好,這才是我們盼了許久范偉應該帶給我們的電影。還有這部電影是東北城市人們生活的真實寫照,看著銀幕里的畫面、事物和意識形態,沒人懷疑這就是我們。
《跟蹤孔令學》這是一部非常不錯的電影。
跟蹤孔令學觀后感 篇2
閑來無事,看看電影,錯把名字看成《跟孔令輝學》,又有范偉那憨勁,倒想看看老范又出啥樣想。
春天來了,......一板一眼的朱自清《春》,熟悉的課堂把我又領回到學校,好像身臨其境,看完之后,覺得對老師很有教育意義。
一個女孩,父母離異的女孩,上課聽音樂,被老師發現,老師管了,丟掉了手機,讓學生張萌站起來,學生叫板讓老師先把手機撿起來,撿完之后學生沒有站起來,老師說了句“少家教”,激怒了學生張萌,順手給了老師一個脖溜子,老師還是度量大,把這件事告訴了教導處,張夢校外的好友二混子祥子想討好老師,要回手機,開始跟蹤老師,演出了一出出既真實又可笑的故事。
看完后,我認為沒白看,特別是老師們,我原來在課堂上很尊嚴,常因小事修理學生,尊嚴有了,學生上課很恐懼,后來和畢業的學生談心了解到這一情況,改變了自己的做法,學生和自己很隨便,學校小領導又說:別和學生能嘻嘻哈哈的.,要有老師的尊嚴,我還是走自己的路,想通了。人家學生不會不學,你非逼人家學干嘛?他不學不給你搗亂就行了,睡覺就睡吧,玩游戲就玩游戲吧,聽耳機就聽耳機吧,總比給你搗亂行吧?我剛從教的時候,二十多歲血氣方剛,看不慣那些學生不學、看小說。再狡猾的狐貍也逃不過好獵人的眼睛,書是沒收了,課堂大亂了,問問同仁,人家笑話你,不該管的你管得了嗎?不學就不學吧。
今年我剛剛教過初中畢業班,有的學生上課做其他的學科,我忍,開始他們還是偷偷摸摸,看到我之后趕緊藏起來,我笑著走過,學生睡著了,我開始還是輕輕的敲一敲、撫摸一下,要是原來我會用手中的粉筆順手一拋,粉筆在空中劃出一道拋物線,很準的擊中目標,現在變了,睡就睡吧,他們也不易,一點不會,還要在課堂里忍受八個四十五分鐘,佩服他們的耐力。
世道變了,不再是棍棒出孝子、師徒如父子的年代,兒孫自有兒孫福,不要給自己自造麻煩、制造煩惱。
春天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張萌的同桌在春天里睡著了,張夢有意推醒同桌,老師示意不要動,走近學生,用自己的外衣給學生披上,張萌露出了笑臉.......
跟蹤孔令學觀后感 篇3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時很微妙。如若碰上了性格反差很大的兩個人,那他們之間的關系就更有戲劇性了!陡櫩琢顚W》講的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講得比較繞,反而笑料百出,把主演范偉的幽默細胞用到了極致。由范偉來演孔令學這個角色再合適不過:孔令學是一個民辦學校的代課老師,他膽小怕事,但對妻子和女兒盡到了做丈夫和做父親的責任,很多事情由他一個人默默地承擔。他生活在社會底層,但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職業,努力去實現自我價值。恰恰是這樣喜歡風平浪靜的人卻攪亂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生活在周圍的一群人:學生劉萌是個個性十足的女生,她對老師的態度是不尊重、不理睬,希望能與老師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做到彼此尊重,這與孔令學的認真和教育觀點完全不同;阿祥從起初的“動機不純”變成“只想好好處處”的時孔令學的態度還是沒有改變,他對阿祥只表示懷疑;面對妻子麗麗,出于責任,他無法告訴自己最近的遭遇,任妻子懷疑他與舊情人的情感“死灰復燃”;谝陨蠋讉戲劇性,本應是兩個男人相互追逐的無聊電影變得有聊起來,其中也不乏有強烈東北特色的地域幽默。
《跟蹤孔令學》這部故事情節簡單的現實題材影片因為演員的真誠生動了起來,電影中表現出的幽默更多是生活幽默的復制,而非創作團隊根據理念來的胡編亂造,加油添醋。誠意的情節和誠意的演員促成了一部中國都市小人物的真實寫照:城市中人們帶著冷漠的面顏擦肩而過,而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復雜領域和不好示人的隱私。個體的懦弱與無助和大環境的騷動與浮躁有直接的關系,這也是人性變復雜的主要外在原因。促成孔令學“重度焦慮”的內在原因是他強烈的責任心和不恰當的處理方式。同時電影也附帶展示了單身女教師、單親家庭學生、輟學的社會小混混、社會老大等人的生存方式。
《跟蹤孔令學》是一部徹徹底底的小成本電影。卻給大片云集的檔期加入了一股清新空氣,F在的大片誠意之作越來越少,更多時候是在炫特技和演員的知名度!陡櫩琢顚W》用小投資請二線演員們組成團隊,反應小人物,把老百姓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拍到電影里,突出家庭的溫暖,突出親人之間的愛與責任,有很大的勵志嫌疑。電影整體的溫情路線上加入對現實的諷刺作為電影的.小亮點,使這部電影成了接地氣的,充滿誠意的現實題材小成本電影。在2011年能夠上院線的國產小成本電影中《跟蹤孔令學》塑造的氛圍比較獨特,揭露人性和當今社會人們生存狀態的切入點和反映的程度恰到火候。“全國皆大片”的模式沖淡了很多反應小人物生活的誠意電影,導演張驍的努力讓人想到《沒事兒偷著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等等小成本電影,F實題材電影的回歸有其實實在在的落腳點:看膩了大片虛幻縹緲與任意改編,再看看《跟蹤孔令學》這樣的“小片”聞聞泥土的芳香,在沒有藝術院線的國內是一件好事兒!畢竟現在誰也說不準大片模式與小片的誠意在藝術之路上哪個走得更遠。
美中不足的是《跟蹤孔令學》的結尾并沒有把事情說透,也與整部電影的敘事節奏不是很吻合。不知是因為受“小成本”的財力影響還是導演打了個盹,故事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高潮就急著殺青了?
跟蹤孔令學觀后感 篇4
一個藝術學校的男教師孔令學(范偉飾演,在課堂上批評正在聽手機音樂的劉萌(白卉子飾演,暗戀該女生的社會青年阿祥(支一飾演欲通過報復老師來取悅劉萌。孔老師找到劉萌班主任(馬伊琍飾演解決此事未果。之后,孔老師發現幾乎每天都有人跟蹤自己,但是對方卻并不著急下手。他擔心自己的家人被連累,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找***的人來擺平,結果是本想以惡制惡,反而讓自己越陷越深……
仔細看歐美歷年來的票房作品,其實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現實主義,以反映小人物市井生活為主的電影。只要劇本扎實,就足夠吸引觀眾走進影院。
《跟蹤孔令學》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影片從社會新聞角度入題,講述一個卑微、認真,甚至有點偏執倔強的中學老師,如何正確處理與學生,與社會小青年關系的故事。以冷靜的旁觀視角,揭示出在當下中國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因為種種原因,溝通不暢,產生出許多不必要的隔閡,甚至因此最終釀成慘劇。
很喜歡張驍導演冷靜寫實,卻又不乏幽默感的鏡頭語言。盡管并沒有非常炫技的花哨視聽語言,但是利落干脆又別有深意的鏡頭剪切,把雪后的東北小城描繪得特別有人情味。而這種觀眾習以為常的人情味,又因為故事的一波三折,而產生出莫名其妙的荒謬感,把整個故事黑色幽默的風格烘托到極致。
作為中央電視臺出身的編導,張驍導演運用了很多紀實片客觀冷靜的拍攝手法來呈現故事。始終與戲中保持相當距離的機位,成功地創造出觀眾旁觀者的視角來,游離在劇情之外,卻又時刻揣摩著劇中人物的.微妙心理變化,猜測故事的下一步走向。整部《跟蹤孔令學》在劇情片和紀錄片之間完美混搭,成功地用最瑣碎平常的日常生活小事,吸引住每一位觀眾的眼球,導演技巧之成熟,非常值得肯定。本片不光是在主要人物上,一些只有一兩場戲的小配角,也不乏亮點。如那個“武術界老大”,只有幾場戲,卻把一個黑道人物演繹得活靈活現。而那個在街邊擺攤的女小販,一個佛像,開始要1000多,最后不斷打折,只幾百元就賣給了孔老師,把個兜售假冒偽劣商品的小販演繹得入木三分。
當然,假如能夠根據影片前半段一步一步逐漸疊加起來的情緒張力,在最后結局處做一個歇斯底里的大爆發,或許會更有效果。現在的結局稍微和諧和喜劇了一點,并沒能給這個充滿黑色幽默的故事增加力度。此外,由張驍導演親自操刀的電影配樂,精簡而饒有趣味,單調簡練的音符在孔令學被跟蹤過程中,創造出無窮的戲劇張力和喜劇感,非常到位。
跟蹤孔令學觀后感 篇5
一:90后演員不錯
影片令人難忘。師父范的演技不用說。支一塑造的痞子角色給人印象深刻,最不像痞子的大概是那燦爛的笑臉太過無邪,呵呵。白卉一戲分不多,卻也不俗。看來是90后的演員們上舞臺的時候了
二:范偉還是靠譜的
最近看了不少國產電影,那些所謂的大片。結果發現還是范偉比較靠譜,這種小電影,小人物真的挺適合范師傅的。
我總得這部電影有挺多內涵的,就像里面的那本論語,應該不是一部簡單的電影。
三:我們沒那么小
看了之后不得不仔細想想,其實這樣的焦慮、這樣的患得患失甚至有點小恐懼又何嘗不存在我們身邊呢。是的,小人物的存在感、安全感很飄渺,有時我們只是想就這樣平淡的生活,可仍沒那么容易。不怕兇惡,就怕陰損,有誰不怕小人充斥的環境呢
四:阿祥就是想用孔令學追到孫萌吧
阿祥前面聽孫萌說,處對象會被開除。于是開始討好孔老師。他一開始確實是憤怒的,想找他麻煩,但是后來發現這人傻的可愛,就像跟他處個朋友。
給我最大震撼的`,是阿祥追孔令學的三輪車,追不上了,喊了一聲“孔老師,平安夜快樂!”
五:小人物的無奈
看過這部片子,才明白小人物的無奈,范偉在劇中飾演一個職校的老師,本來性格就懦弱,被一個小混混逼的精神崩潰,故事情節很簡單,但是從二十分鐘開始笑到結尾。
最近很少有這么好的小成本喜劇片了,我很喜歡,靜下心來,笑一笑,不錯。
六:溫情,沒笑
中國的小成本電影生存不易,是特別需要支持的,但我一開始頻頻聽到前半部砰砰作響的槍聲背景,緊張,我是真不想看到悲劇,我是怎么了,是因為現實社會上的悲劇看太多,不想在還隱隱作痛的胸口添一刀,最后的溫情,即使無法烘暖天空,也可以讓我偶爾停泊了.
七:被誤讀的范偉……
懦弱、善良、耍小聰明……,這些基本都已經成為了范偉的標簽。其實,以范偉的能力,絕不僅僅局限在只會演這種小人物,但在觀眾和導演心目中已經把他如此定位。照此以往下去,將會大大限制他的發展,將他從一個演技精湛的影帝淪為一個類型演員。不得不說這是一種悲哀。
八:中國式焦慮
沒有性感,沒有火爆,破爛的城市,陰霾的天空,空氣里都彌散著壓抑的味道。焦慮其實一直都在糾纏著每個人,影響我們的工作,影響我們的生活,但中國式焦慮更為凸顯在這過程中對人性的觸動。是的,我們就是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無時無刻不在充斥黑色的幽默。
很精彩的一部片,推薦
九:細看細聽細品
為了看這部片子,特意去了營口。感覺很不錯!有文藝片的味道。對范偉的表演是無可挑剔的,就是這么一個謹慎懦弱、正直又有些偏執神經質的小人物,也許就是身邊的你我他,包括音樂 影片節奏,讓人很快融入進去恰到好處!沒有恢弘的大場面,也沒有刻骨銘心生離死別的震撼,但卻
牢牢抓住你的心。很喜歡。
十:看東西,不能只看一面
看完電影,再看影評,大部分人都只看到了孔老師的善良、軟弱。其實他很偉大,作為一個父親一個丈夫,他盡責的去保護,最后的焦慮,也是順理成章的結果,我們作為外人去看自然覺得遇到這種事,孔老師該有100種方法去處理,而他選擇了最糟糕的,當你身邊最親近的人可能遭受威脅的時候,做出任何種解決方式都是可以理解的。
跟蹤孔令學觀后感 篇6
師生關系問題。
學生的天職就是學生,當然,國家和人民對學生提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是個方向或方針沒錯。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出人才。但現在,人們根本就沒有做到這一點,首先,就把放在第一位的學生的道德課拉下了,或者說是給丟棄了。
該劇,一開始,孔老師在課堂上生動的給學生們講語文課,可講臺下面,幾乎沒有一個學生把老師當回事,有的在睡覺,有的在交頭接耳,有的在聽音樂。該劇就是由一個女同學的用手機聽音樂,而引向深入的。當孔老師看到一個女同學,這個女同學叫劉萌,孔老師走到她身邊了,她還是若無其事的,旁若無人一樣,依舊聽著她的音樂?桌蠋煂嵲诳床幌氯ィ腿フ亩鷻C,沒想到被劉萌用手一檔,把手機弄到地下了,耳機被拔了出來,音樂隨著手機落地,隨即揚了出來,所有同學的目光也跟了過來,孔老師,看得出來,有點生氣了。但還是克制了。他叫劉萌站起來,劉萌不但不站起,反而說,叫老師先把手機撿起來。孔老師見她如此無禮,目中無人,或許也是想為了維護老師的在學生心中的威嚴,或者是為了維護課堂的紀律,他想用自己的行動去使劉萌改變態度,就用手去拉劉萌,想把她拉起來。劉萌不肯站起來,手輕輕一揚,正掃在孔老師的眼角。這課還能上嗎?
孔老師把這事反應給了教務處,想給教務處來處理。教務處的老師一聽說劉萌,就告訴他,這個劉萌的家庭背景,性格上顯得很孤僻。
在這里有一點,劉萌的性格,也許跟她的家庭有著很大的影響。他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離婚了。他爸后來娶了現在的后媽,又生了一個弟弟,爸爸和后媽重男輕女,一心只有后來生的弟弟,根本就不管劉萌。而劉萌的心里,也就多了一些孤獨和無助,性格孤僻也是由此而引發了。因此,接下來,就是第二個問題了。
家庭與孩子的關系問題。
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問題,都兩極化,要么是過度關注,要么就放任自流。走第一極的人,大多是經濟條件相對比較好,比較優越的.,主要是集中城里人,有權有勢有錢的人,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之切之急,想盡辦法逼使自己的孩子學各種各樣的東西,除了在學校正常上課的以外,下了課,回到家,要學鋼琴,踏,等。當然,在過度要求孩子不斷學習的過程中,也習慣于NI愛孩子,凡是都百依百順,任其使性子。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無形之中,發生扭曲,沒有人能管得住,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小小年紀,什么事都去做,不管對與錯,不知是非,錯了也有成百上千的所謂的理由,而這些理由,有些還真讓社會和人們思考,因為他們所說的理由,其實就是大人給嬌生慣養給寵出來的,他們不知情,反而得理不饒人,有時甚至還反打一拔。
第二極的人,大多是一些能力和條件相對弱一些的人,比如農村的外出務工者,他們大多把自己的孩子留在家里,他們為了生計,夫妻兩都外出打工。小孩子跟著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而現在小孩的信息受眾面比較廣,容易受社會不良習氣的影響。小孩子不聽話,這是正常的,但老人們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用在現在的小孩子身上根本就不管用,反而更加劇他們的離經PAN道,當然,更多是老人家們根本就管不了他們。這是一種很現實也很沉重,很尖銳的問題。
社會對學生的教育重視問題。
現在人們一味注重經濟,所有的事情都以為經濟或個人利益為重,形成了各種不良習氣,比如,家長一心為了掙錢,不管是經商,教書,或者打工,都不擇手,使出渾身招數,賺取各種各樣的門路的錢,賣淫的,賭博的,打麻將的,請吃請喝的,上級要求下級睡的,朋友或同事之間互相搞婚外戀的,酒吧,網吧,各種場所,宣傳各式各樣的暴力,色情,以及其它的臟的事情?梢哉f,沒有一點凈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什么的土壤種出什么的果子。這樣一種不良的土壤,根本就無法讓小幼苗們正常生長,更別談什么拙壯成長了。
我想這部劇反應的現實問題,是這個時代,這個社會的悲哀。
導演也想通過這部劇有引起人們的反思,引導其實也很明顯,還是希望社會能重視教育,尤其是德育。孔子的尊重教,仁智信禮義。這些傳統的文化,傳經的思想不但不能丟,還更要大力提倡和發揚。
但說到孔學,也有一個社會問題的根源,那就是孔子提倡的重男輕女,這種封建思想,其實,在很大程度上,這種思想,也引發很多社會問題。
跟蹤孔令學觀后感 篇7
隨著高考的結束,和中小學暑假的開始,越來越多的學生和家長讓我推薦一部適合這個檔口觀看的電影。思來想去,我還是覺得,三年前便悄然上映且一直未引起應有重視的這部電影《跟蹤孔令學》具備欣賞價值。
該部電影,根據河北作家胡學文的中篇小說《大風起兮》改編而成。在原著小說中,胡學文從一個教師與學生的矛盾沖突起筆,進而記敘學生的社會朋友如何跟蹤這位老師進行騷擾,老師如何找社會勢力對付跟蹤者,最終社會勢力反將了這位老師一軍!洞箫L起兮》的好處在于,從學校的小環境與小矛盾中,找到覆蓋整個社會生態的基準點,并且很好地抓住了這個點,看似寫學校,實則寫一種社會形態。
電影《跟蹤孔令學》則是在原著小說的基礎上做了少量減法,在某些細節的處理上,更顯示出電影溫柔的一面,而非原著小說上的直面。該部電影在主演的選取上,則更為溫柔敘事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男一號范偉,本身便是喜劇演員出身,他參演的所有電影,總給人忍俊不禁的感覺。毫不客氣地說,是范偉給《跟蹤孔令學》注入了喜劇元素,讓一部較為真實且并不溫情的電影,一下子批判性少了,而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體諒的味道多了。
范偉在參演的電影中飾演的角色,往往詮釋中國普通百姓最真實的生存方式與生活心態。比如,在《耳朵大有!分,明明飾演一位老東北的下崗工人,生存境遇困苦,卻能在這種困苦中找到某些喜劇的樂趣,這未嘗不是演員的個人魅力所在。當然,這也正是真實的國民心態,苦雖為漫長人生之必然,但樂卻是面對苦一時候的基本態度。這種風格,可以概括為八個字,不溫不火、溫溫吞吞。電影《跟蹤孔令學》則延續了這一風格,
我們在“孔令學”這一老師形象中,能看到國民的軟弱、良善與逆來順受,卻又無法生出對人物的厭惡與批評來。這就是范偉電影的特點,我們明明知道人物性格上有國民劣根性,卻又因為它太過于真實、甚至真實到我們自己骨子里邊去,而覺得,這就是在說我自己,所以,不忍乃至于不敢批評。更有甚者,我們竟然能夠在這個“范偉”身上看出某些可愛來。比如,該戲中的“孔令學”已經被跟蹤者鬧的夫妻矛盾不斷,我們本應該批評他的軟弱無能,卻又不得不肯定他在此事上的'良善本心。此正是“不溫不火、溫溫吞吞”的人物性格帶給我們的審美魅力。
個人認為,范偉的主演,讓電影《跟蹤孔令學》與胡學文先生的小說《大風起兮》味道完全不同了。范偉對小說進行了二度創作。但二者卻有一點是相通的,這一點,構成了《大風起兮》和《跟蹤孔令學》的獨特價值——拿師生矛盾的小故事來反觀社會矛盾的大背景。以小見大,是多種藝術形式共用的一種表現手法。
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都為我們傳遞了某種意義上的良善。師生之間的矛盾沖突,課堂內發生,則課堂內解決掉,不應該牽扯到課堂之外去。范偉詮釋的《跟蹤孔令學》雖然以老師視角來敘述故事,但卻并未對老師一味歌頌而對發生矛盾沖突的學生一味貶斥。我們在電影最后,能夠看到學生的善良本心,看到師生矛盾的解決。這個矛盾,產生于學校,到社會上繞了一個大圈子,最終又回到學校,算是把故事講圓潤了。
最后,該片尤為值得注意的,是“孔令學”老師課堂上的朱自清《春》的朗誦,貫穿電影始終。這是原作小說中所沒有的。電影《跟蹤孔令學》以《春》起頭,又最終拿《春》收尾,乃至于孔令學老師在洗浴被打手威脅的時候,也是以一段《春》朗誦逢兇化吉。這未嘗不是編劇導演的良善本心所在。他們認為,藝術是化解矛盾沖突的最好方式之一,大家因為藝術的獨特魅力,而相互吸引與欣賞,最終不再產生矛盾。當然,這只是一種美好的愿望,但我們的教育,難道不是一直在傳遞這種美好嗎?
跟蹤孔令學觀后感 篇8
在如今爛片扎堆的電影市場中,卻讓我發現為數不多而又如此精致的小成本影片,著實讓我感動了一把。感動于小人物的真實生存狀態,感動于范偉精細的演技,毫無破綻,將孔令學這個角色把握的細致入微?梢哉f沒有范偉,這部片子會失色很多。
沒聽過導演,沒聽過里面的各色小人物,也不知道編劇是誰,完全以范偉和馬伊琍這兩個明星作為我看這部影片的第一吸引點,還有韓三平作制片。就是這么一部沒有商業化,沒有娛樂噱頭,也沒有炒作的一部影片在100分鐘左右的時間里我竟然毫無知覺的就順著故事情節給看完了,真是難得的一部好片子。
首先好在故事的劇本,臺詞很符合每個人物角色,也很有功力。一個叫阿祥的小混混因范偉飾演的孔令學得罪了他的女友劉萌,而開始沒日沒夜的跟蹤孔老師,而孔老師就是典型的小男人,一輩子窩在窮不拉幾的小鎮上當一名語文老師,每天準時的上下班,接女兒上下學,喜歡循規蹈矩的生活,唯唯諾諾,對誰都是點頭哈腰,不敢得罪人,放不開,可以說他這種性格的人活在世上是很憋屈的,也很悲哀。其實像孔令學這樣的人在中國遍地都是,為了工作,為了家庭,為了生計,被迫放棄很多夢想,個性也在平淡如水的生活中被磨平了,在崇尚權力和財力的現代社會中,這種底層人士包括工薪一族只能無奈的過著每一天,在工作中只要稍有露出不好的個性時,隨時會面臨領導的炒魷魚,這是個生存壓抑的社會狀態,唯官員與大商人為老大,所謂搞和諧就是談屁個人性,人性壓抑太久就變成類似孔令學那種性格了。所以在人物設置上范偉演的孔老師是很典型也很成功的。
其次,在故事情節上,完全以東北一個小鎮為背景衍生出的故事,小混混的出現完全打破了孔老師循規蹈矩的生活狀態,一開始我們也為孔老師捏了把汗,俗話說得罪人不得,得罪小人更不得,小人是惹不起的,孔老師就如同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作為老師還一本正經的跟他講道理,小混混才不吃這套,這種文縐縐的話語聽得他們會起雞皮疙瘩,于是就開始了跟蹤孔老師的念頭,試著站在孔老師這種人性格角度來看,他從不得罪人,也不敢得罪人,而一個小混混的窮追不舍讓他變得神經兮兮,心里被卷起了千層浪,打破了他接女兒的時間,也打破了回家吃飯的時間,相當于他的生活狀態就這么被一個小混混給打斷了,其實這個小混混也沒做什么,只是跟著他而已。這讓我想起了卡夫卡的一部小說,書名忘了,大概是講一個上班族在看戲劇時不小心碰到了他的上司,結果他回到家后一直在想他上司會不會開除他,會不會整蠱他,最后他被自己無謂的想法給逼瘋了;叵肫饋砗芸尚,有太多人都是活在別人的影子里,失去了本身所特有的棱角,而變得戰戰兢兢?桌蠋熥詈筮是請了唐老師,最后把事情給擺平了,故事還是有點刻意編劇的意味,比如醉男半夜開他家門,結果鎖斷了;小女孩因要上廁所,結果她爸剛好把一根拐杖放在他家門口,音樂也跟著即刻變得緊張,就彷如他的焦慮情緒,一下子被這些事給攪和了,老婆不理解他,同事誤會他,最后他自己也得了中度焦慮癥。
其實很多事并不是表面那樣,你把一個人定型看了,自然對方是融入不到你的生活圈中了,就如這個小混混,一個混混不就是愛裝,開了個發廊,有啥能耐,竟怕成這樣,而且這個孔老師解決事情能力也是極差,在跟蹤過程中,出現了很多搞笑的事,比如他本想噴胡椒給小混混的,結果噴到自己身上,滿臉都是,還故意讓阿祥幫他買單,他帶著女兒倉皇逃走,阿祥看到那幕笑了,就如當時看片的我覺得孔老師很可愛,我想此時阿祥對孔老師應該有更多的了解,更多的敬意,而不是故意搗亂他家,另外一幕,孔老師拿了一千元讓老大請阿祥吃飯,結果阿祥在電話里也說孔老師誤解了,我是真心覺得孔老師人挺好的。誤解層層,還包括他與他老婆之間的.關系,本來夫妻間有事一起承擔一起解決,他好自己悶在心里自己解決,導致夫妻間關系緊張。故事開頭導演還特地拍了很多東北小鎮街頭擺地攤,賣豬肉菜等,在小地攤上導演給了好幾個鏡頭,拍他買小玩意,但是很諷刺的是,他也正是花了三百元買了個盒子,最后不分青紅皂白就砸向穿紅色羽絨服的人,當時我都猜到肯定是他老婆,只是他為了找證據心切誤把老婆砸傷,夫妻關系正式惡化。不過影片有兩個地方很讓我感動,一是他女兒跟他說媽媽生日的事,當時覺得作為一個沒有多大本事,且又老實本分的孔老師有這么個女兒真是他的福氣,同時孔老師作為父親也是很偉大的,一直悉心教育女兒向上。另一個是在KTV里唱生日快樂歌給老婆聽,當時就是簡單的切換鏡頭,簡單的生日歌詞,卻讓我有一種真實的感動,是我們生活中能遇到的感動。有這么漂亮的老婆還有個聰明的女兒,他是很有福氣的。
最后結尾挺唐突的,當時我都沒反應過來,導演為什么要這么拍,就表示他生活進入正常軌道了,劉萌上課很認真還對他笑,明顯表示接納這個老師了,這個反差也太大了吧,都沒交代,但我朋友看了說結尾拍的很多,言簡意賅,我說怎么好了,她說孔老師面對上課睡覺的學生不再干涉,表示他已經妥協于學生不聽課的狀態,表現得更為仁慈,與這個社會更相稱。
跟蹤孔令學觀后感 篇9
看過這部很早以前的電影,我上知乎上看一看對這部電影的評價,結果讓我很失望。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東北小城市人,我對這部電影感觸很深,卻在各種影評中很難找到能打動我的評價。
在天涯論壇上,一位仁兄認為從電影角度這是一部爛片,從文學角度上不合情理不知所云。
這點我只能說,你不在這種環境中生存。
不得不提到在東北一個相對特殊的群體,那就是年輕、游手好閑、爭強好狠、看上去一無是處的小混混群體。在東北,他們是確確實實存在的,而且我發現他們與其他地區的小混混不同之處也很明顯,那就是他們并不覺得自己游手好閑,欺軟怕硬是什么丟人的事,相反會有一種類似于高人一等的自我認知。
就算在今天,在東北,也有很大一部分的這樣的年輕人,讀到初中,或者初中沒有念完就出現在街頭,叫上三五伙伴,遇到美女就吹口哨,看見別人對他們避之不及時心里暗爽不已。他們時而做一些小營生,或者學會了什么零碎技術,平時沒錢就偷偷摸摸,有了錢就大肆揮霍,他們的字典中從來沒有未來,沒有規劃,對他們來說,最大的規劃就是如何讓自己開心地度過這一天。
他們會去找一些外表甜美或者漂亮的女孩子做女朋友,他們把面子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同時就算自己不做違法的事情也會莫名其妙地害怕警察。
并不是我在黑我自己的家鄉,而是在我曾經剛剛步入青春這片沼澤地時,我也曾經羨慕他們,曾經想過,這樣度過一生也沒什么不好的。
可我注定沒有迷茫到底,原因就是有人拉了我一把,她給了我正確的價值觀,告訴我,人不一定要活成那樣才能開心,度過這片沼澤,前面有更廣闊的人生。
話說遠了,其實我想表達的就是,那些小混混,如電影中的阿祥,他沒有孔老師想象的那么壞,真正應該感到可怕的是那個邱老大,他才是真正的小混混,卻并不窮兇極惡,講道理,言出必行。在街上,很多人不會避諱小混混,卻避諱小混混,原因也在此,小混混代表的不是黑道,而是如伏骨之蛆一般的麻煩。
孔老師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天涯的那位仁兄也沒有意識到。他看到的和孔老師看到的其實是一樣的,包括在知乎,一位題主提問,遇到電影中這種無賴流氓該怎么辦?
每個小混混(并非小混混)都是孩子,他們是一群走入死胡同不愿回頭的孩子,但他們是可能被救回到正常社會組成中的,首先,要有一個他們愿意與之交流的人。
在我的角度來看,孔老師就是這個人,阿祥其實是愿意與孔老師溝通的,不管他的初衷是什么,他愿意與一位老師交流,我本以為劇情會發展到孔老師指點阿祥回歸正常社會,可是我沒等到,所以這真的是一出悲劇。孔老師的問題以后再說。
為什么會有人在講,孔老師不是個男人,如果是他,就會。還有人問這電影在諷刺政府部門不能保證公民安全嗎?
恕我直言,這些人害怕了,因為如果他們遇到這種事,他們也會害怕,他們認為孔老師應該打一頓阿祥,或者語言或者暴力對阿祥進行恐嚇,認為這樣才是“男人”。
是的,我得承認這樣的做法很有效,對于欺軟怕硬的小混混這種手段十分有效,但是認為不這樣做就不是“男人”,那他們心中的男人膽子可真夠小的。因為孔令恐懼,卻掩埋恐懼,本質上和孔老師又有什么不同呢?在這個問題上,電影的結局早就說明了,有些人看不懂結局,就從這方面入手好好想想吧。
阿祥是電影中臉譜人物,他代表著社會的一種特定群體,生活方式和心理并不健康,同時本質也不壞,卻是一些深入簡出,與社會溝通并不順暢的人眼中的惡魔。眼中有這樣惡魔的人不了解這個社會的本質,沒有關心帶入他人心理的能力,卻在社會上擔任超出能力工作的一群人,也就是孔老師。
接下來說孔老師,這個人物在范偉老師的人物刻畫中入木三分,大家很容易就把自己的角色帶入孔令學,可是大家看到孔令學人格中的不足了嗎?
每個人都不是完人,都有自己有缺憾的'一面,孔令學卻能讓觀眾下意識地忽略他是個人格不完整的人,原因就是,大多數觀眾同他一樣,看不到自己人格中不完美的地方。
當一個群體中大量出現同一種缺憾時,這種缺憾會通過社會普遍矛盾表現出來。
孔令學人格中缺少的就是溝通,甚至可以說,他根本沒有溝通的能力。穿插電影中的另一個關鍵詞是誤會,溝通和誤會之間的關系大家自行理解。
孔老師是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他朗讀課文時會由衷沉浸在散文的世界里,能欣賞到文學世界中的美。
可這不代表他有資格成為一名人民教師。
韓愈中提到了為人師的條件,卻沒有說為什么為人師表在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教育中那樣受人尊敬。
原因不外乎教育可以塑造一個人,也可以改造一個人。
孔老師沒有這個能力。他的能力是朗讀課文時能讓學生感同身受,理解到文學之美,卻做不到讓一個不愛文學的人愛上文學。
很可悲的是,整部電影,孔老師有妻子女兒,有朋友同事,卻從來沒有和他們認真溝通過,讓他與阿祥的誤會演變成了夫妻之間的誤會,再到徹底毀了他的生活。所以電影無處不在的緊張氛圍就是這樣來的。
為人師表不易,如果你立志做一名人民教師,請慎重,因為老師不是有文化就能當,那已經是幾十年前教育資源貧瘠時的行情了。
在電影之外,我也在想,為什么孔老師能成為一名老師,他身為成年人,卻沒有溝通能力,令人匪夷所思。
可能是因為曾經教師群體門檻太低,競爭太少,眾所周知,人民教師的工資是我們的黨發的,所以在我的家鄉老師們常說一句話,做老師這么難,又不賺學生的錢,誰還當好老師?
其實哪行哪業沒有自己的難處呢?更何況,不論責任與使命,職業道德總要有吧,不賺學生的錢,不代表你沒有教育學生的義務啊。
我覺得,電影如果非要諷刺點什么的話,那只能是諷刺當年(乃至今日)的某些教師群體了吧。
我的家鄉是全國教育水平最落后的幾個省份之一,這和當地社會風氣還有道德水平也有一定的關系,也正是因此,出現了小混混這樣的群體。不過我雖然走出了家門,卻真心希望我的家鄉能夠有一天不再出現街邊自我滿足,大呼小叫的小混混,給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走出青春的泥沼,他們不壞,只是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希望他們好。
【跟蹤孔令學觀后感】相關文章:
工作跟蹤落實制度10-18
跟蹤管理制度02-28
陳情令經典句子10-20
山河令語錄11-18
深孔巖心鉆探中孔壁穩定性與設備問題論文04-28
《陳情令》觀后感11-29
教務跟蹤個人簡歷模板05-04
跟蹤審計中存在問題及對策05-27
山東孔林導游詞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