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鳥朝鳳觀后感
百鳥朝鳳這部電影的導演就是吳天明。還有一部很有名的《變臉》,也出自吳天明?梢钥闯,《百鳥朝鳳》的故事與舊作《變臉》相似,也是一個關于傳統藝術消亡的故事。然而這些電影又不僅僅是一群藝人的人生故事,更倒是吳天明對整個中國文化的思考。他就如同《百鳥朝鳳》里那個真正將嗩吶“吹到骨頭縫里”的藝匠,延續著中國老電影人的精神和靈魂。下面是應屆畢業生網整理的關于百鳥朝鳳觀后感,歡迎閱讀1
百鳥朝鳳觀后感范文一
《百鳥朝鳳》是我國第四代著名導演吳天明的絕唱之作。2014年2月,《百鳥朝鳳》完成剪輯制作,僅一個月后,吳天明導演就離世了。
說到吳天明,往往許多年輕觀眾比較陌生。但提到張藝謀、陳凱歌、黃建新這些大咖,不少影迷都會了然地點頭——吳天明就曾是這批重量級電影人的伯樂。
作為中國第四代導演的領軍人物,吳天明的電影不僅書寫了一個時代:《人生》《老井》《變臉》……在電影票兩毛錢一張的年代,他導演的電影有過億票房。而他之所以名垂影史,更是作為幕后推手,為影壇培養了張藝謀、陳凱歌、黃建新、周曉文、田壯壯、何平、顧長衛、蘆葦等一批蜚聲國內外的電影人,被譽為第五代導演的“教父”。
《百鳥朝鳳》由陶澤如、李岷城主演,5月6日正式公映。
電影講述了一個堅守信念的勵志故事,表現了在社會變革、民心浮躁的年代里,新老兩代藝人為了信念的堅守所產生的真摯的師徒情、父子情、兄弟情。
這部影片在行業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全國九大影業大佬自發集結,發布手書表示將為電影保駕護航;馮小剛、黃建新、徐克、黃渤、范冰冰、王珞丹等多位電影人也紛紛為影片發聲支持。奧斯卡金像獎導演馬丁·斯科塞斯也對吳天明導演和《百鳥朝鳳》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百鳥朝鳳:一個時代的老去,一個時代的堅守
“他們不屑于拍我那樣的電影,就像我不屑于拍他們的電影一樣。”——張藝謀的伯樂、中國電影第四代導演代表人物吳天明,2014年3月逝世,留下對娛樂至死的中國電影的無力與嘆息。
兩年后的近日,他的遺作《百鳥朝鳳》終得搬上熒屏,一桿嗩吶,吹出匠人對傳承的執著,面對外來文化的流行,三秦大地的龜裂里依舊蘊藏的.生機。
就如去年春晚上的華陰老腔,幾位老人一聲吼,劃破了經濟泡沫后看似浮華的流行藝術,讓習慣欣賞“表面完美”的觀眾重新發現遒勁的美,來自土地的美,沒有科技與搞笑包裝之下的本來的美。
關于《百鳥朝鳳》,看了豆瓣,看了影片的預告,又看了張藝謀馮小剛賈樟柯徐克眾多影界大腕搖旗吶喊的新聞,發自心底的感動,為文化娛樂界的舵手們的責任感而感動,然而結果呢?
其他城市的情況不知,僅代表深圳,這樣一個匯聚“有為青年(各種層面,不下定義)”的一線城市,如今《百鳥朝鳳》在中心區的火爆院線還沒有宣傳的蹤跡,而同一天上映的《美國隊長3》,廣告已經鋪天蓋地。
如果有人說商業片與文化片,沒有可比性也就不必比較,因為娛樂是大眾的,而文化意識是小眾的,目標不同,影響力自然不同。這種理解,實在不敢茍同,關于新一代受眾,關于影片本身,說兩句個人觀點。
首先,關于新一代的受眾。
當初飽受非議的80后、獨生子,其中年長者已經奔向了不惑之年,就連90后亦開始生兒育女,教育后代,8090,已然扮演著社會的中堅力量;仡櫵麄冃纬伤枷氲臅r代,中西雙軌文化環境、互聯網的豐富資源,使得他們眼界更為開闊,人生的主題已不再只有“生存與尊嚴”,向內求索的人們也擁有了交流的平臺,如“豆瓣”和“知乎”。而就是這樣一代人,卻在“國際化”初期的“崇洋運動”中,身體跟上了國際腳步,精神世界陷入了迷失。當所有的年輕人都在看著美國的電影、日本的動漫、韓國的連續劇,群體的極端狀態到達了臨界點,否極泰來,他們開始重新在熟悉而陌生的本土文化中尋找,血脈里親近的感受與形式,從中尋求新的共識。至此,有了捍衛漢服的90后社團,有了品茶代替咖啡的白領麗人,有了為《大圣歸來》的票房推廣奔走相告的萬千網友。這些現象,說明了一點,新的一代,需要接受更純粹的文化,娛樂之上的文化,與他們的根有關的文化。
其二,關于電影本身。
我以為只要是一種精神內容的載體,一本書,一幅畫,一部電影,不論商業行為還是文化行為,都理所當然存在著受眾。至于影響程度的深淺,取決于內容本身的共識性,與引發共鳴的方式!睹绹犻L》能夠將保護地球的大主題與追求自我實現的人生觀,借以科技、幻想與暴力的形式,實現影響力的深度,商業成功的同時,影響著世界年輕人的價值觀。反觀我們本土文化的中國電影,內容上的深度與責任感、表現形式上的引人入勝,若要同步實現,就如此困難嗎?
面對新一代的受眾,他們的水平不同了,訴求升級了,如果創造來源于需求,避開某些限定因素不談,中國電影做到這一點,并不會遙遠。當下滿眼的泡沫,單純娛樂導向的文化產業開發,總有一天作為過程,回頭看時,只是經濟荷爾蒙過剩的產物。
相信只待時日,如《百鳥朝鳳》一樣的充滿生命力的中國文化傳承主題的文化作品,會影響新的一代中國青年。
百鳥朝鳳觀后感范文二
《百鳥朝鳳》是流傳于魯、豫、皖等地的優秀民間嗩吶曲,因曲中多有模仿鳥鳴之聲,所以得名。
電影《百鳥朝鳳》,講的是一個逝去的故事,而終于公映的那天,來自一位逝去的導演。
中國第四代導演吳天明生前最后一部電影,既是對這一中國民俗唱哀的挽歌,又是在自己生命歷程的終點處畫下的一個句號。
電影中的嗩吶,以“班”的形式游動著演奏,誰家有紅白之事,嗩吶班子便替他們吹奏一場,紅事不多,白事為主。白事,便是替死者演奏,死者的身份越是高貴,吹奏的陣勢就越是高級,二臺,四臺,八臺,所謂《百鳥朝鳳》,便是為最為尊貴的死者準備的曲目。排擠過他人的,即便是任職四十年的村長,也擔不起這首曲子;為民獻身的,哪怕是扛著病重的身軀,也要為他奏完此曲。
老一輩質樸而又純粹的價值觀念,就這樣融入了嗩吶這一民俗音樂之中。
因為提攜過張藝謀、陳凱歌、黃建新等第五代導演,吳天明在圈內還享有“中國隊長”的稱謂。當“中國隊長”遭遇同日上映的好萊塢大片《美國隊長3》,《百鳥朝鳳》全國排片率僅略高于1%,三天票房才150萬元。然而豆瓣評分從映前的7.9分一路升至8.4分,目前仍保持上漲趨勢。同時,貓眼電影評分9.5,格瓦拉電影評分9.1,在目前所有上映電影中均排名第一。與此同時,許多影評人、電影類公眾號紛紛自發撰文為影片宣傳推廣。
事實上,《百鳥朝鳳》在國內公映之前,已經參展過許多國際電影節,并獲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會大獎”、法國tours電影節“觀眾最喜愛影片獎”、第13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 優秀作品獎、第20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組委會大獎、首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等多個獎項,在釜山國際電影節、香港國際電影節、東京電影節中成為官方展映影片,所到之處,皆獲極高評價。
所以文藝片畢竟不是商業電影,沒有必要用票房來證明片子的價值和意義。讓觀眾認識、了解、熟悉,并思考,才是最重要的吧!
看過電影的觀眾贊不絕口:“影片真的很不錯,看了其他人的評論,有人說那么高的評分有可能嗎,我覺得沒什么不可能,進了影院去看它,絕對值得高分。”
更有觀眾表示:“影片一開始我就想掉眼淚,看著看著到后面就情不自禁哭的稀里嘩啦的,紅腫著眼睛從影院出來。” “我覺得這是我這么多年以來看過最好看的一部電影。” “這部電影完全出乎我的預期,從開頭到結尾,每一段情節每一個鏡頭都在訴說這部電影的高超與珍貴。”
從專業影評人到普通觀眾,所有平臺和觀影人群都對一部電影如此高度好評,實屬罕見。
這不免讓我感覺,莫非又是一次以情懷為賣點的影片?
電影2013年就拍攝完成,直到現在才得以上映,寥寥千人的評價也許并不夠客觀,但足以證明這部電影值得尊敬。
電影沒有偶像明星,沒有自帶IP的故事,也沒有震撼的視覺效果。
故事很老套。講了一個舊東西,“嗩吶”。一個父親,從小時候就喜歡嗩吶,卻苦于沒有天分,所以把希望都寄托在自己兒子身上,于是千辛萬苦送兒子去拜師。
兒子跟著師傅練功,結果和父親一樣,沒有天賦,偏偏這時候來了一個天才小學弟。小學弟學得快,學得好,但最后,卻慢慢厭棄了嗩吶這個老東西,反而是沒天賦卻真心愛著嗩吶的小子堅持了下來。
他學成出師,卻發現世道變了。西洋樂隊當道,他一生所學無法糊口。但他還在堅持。當初送他去學嗩吶的父親,卻也不再以他為榮,反而嫌棄他無法賺錢。
曾經深諳于心的信仰,逐漸倒塌。師傅也死了,他在師傅墓前吹百鳥朝鳳,那個時代就這樣不聲不響,安靜謝幕。
不知道諸如此類的安靜謝幕,融著多少人過去的青年熱血,一生堅守,有多少故事多少生命和那些淡出我們記憶的老手藝一樣,悄然流逝。
豆瓣網友@山水煙花 說:
傳統的匠藝化作一紙冷冰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多有太多的遺憾;
失傳的獨門絕活成為歷史書頁上的記載蘊含了無盡的惋惜;
不再有年輕人愿意繼承衣缽扛住無雙鎮嗩吶的最后一脈;
這一刻,《百鳥朝鳳》已成絕響,街坊巷陌再無回音。
是否傳統文化正在沒落,是不是早已沒有人記得?但仍有人堅守著,有人傳承著,有人喜愛著,不會滅亡,因為它在很多人心里活著。
這不是一部商業片,就像電影中焦三爺酒醉之后說:“嗩吶不是吹給別人聽的,是吹給自己聽的”,這部電影,導演吳天明也不是拍給別人看的,是拍給自己,卻也最終真的成為他人生的最終注腳。
吳天明在《百鳥朝鳳》拍攝片場
很多人怕是都不認識吳天明,所以自然不懂,為什么一部"土"片子,會引來電影圈無數大咖站臺。
在電影首映禮上,謝飛、黃建中、和平、張揚和管虎,幾代中國導演分別回憶了已經逝世的吳天明,有關于藝術價值的肯定,有關于慧眼伯樂的贊美,也有生前動人故事的追思。
多年前,《天井》是張藝謀首次主演的電影。這部電影不僅讓張藝謀屢獲影帝,還讓中國電影導演首次獲得國外A類電影節獎項。
最后放上豆瓣網友@陰燈 的一段評語:看電影,其實也是個尋根的過程,目前的中國電影市場太急于求成,以至于勾勒出的圖景完全是一副光怪陸離的浮華表象,太輕,能給觀眾的充實感便不多!栋嬴B朝鳳》能給你什么呢?也許你對嗩吶甚至是音樂都不感興趣,也許你對民俗甚至是文化也無心過問,但至少,這部電影能讓你強烈的感覺到,在這個世界上,即便不是中國的、老一輩的,也必定存在著某樣東西,值得你傾力去傳承,去保護。
【百鳥朝鳳觀后感】相關文章:
觀《百鳥朝鳳》有感(13篇)12-25
觀《百鳥朝鳳》有感13篇12-25
觀《百鳥朝鳳》有感通用13篇12-25
由《百鳥朝鳳》引發對當下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的若干思考論文09-21
北愛觀后感01-19
《鐵血》觀后感01-18
交易觀后感01-15
《南京 》觀后感01-10
演講觀后感01-07
《海洋》觀后感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