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初中學生問題行為的心理成因及應對對策
“問題行為”是一個特殊的概念,它有別于違法犯罪行為,又有別于偶爾的錯誤行為,它是指孩子不能遵守公認的正常兒童行為規范和道德標準,不能正常與人交往和參與學習的行為。
固然,問題行為的產生有很多主觀與客觀因素,但認真分析起來,我們可以從心理角度更科學地找到這些問題行為的根源。俗話說,“治病須治本”,只有抓住了其本質,我們才能從根本上對癥下藥。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涌動的生命,他們都需要人關心他,需要人尊重他的人格,把他當人看,每個孩子都希望有正義感和上進心,然而,這些合理的要求未能得到満足時,有些孩子便在默默承受痛苦折磨的同時,為了尋求他應當得到的東西,走錯了路,這樣就形成了問題行為。
農村是個特殊的環境,思想、文化比較落后,信息相對閉塞。農村初中學生的生活環境,父母的文化水平與教育方式,學校相對落后的傳統教育觀念等都或多或少地影響著學生的身心發展。而今,隨著世界經濟形勢的變化,社會的發展,沿海城市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各種傳媒中撞擊孩子們的心靈,正處于“心理斷乳”期的初中學生面對相對落后的生活環境與絢麗多彩的外部環境既興奮又煩悶,想擺脫依賴,要求在家庭中獲得平等獨立的地位,但這一些正常合理的要求往往與現實的環境不融洽從而產生心理失衡,再加上某些特殊的外部因素影響,形成了農村初中學生較城市學生相對嚴重的問題行為。
具體分析,在農村初中學生中存在著這樣幾種比較突出的問題行為。
(一) 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攻擊性問題行為。
案例(1):
龔某某,男,是初三學生,頭腦聰敏、靈活,好奇心強。家庭經濟狀況一般,父親酗酒嗜賭,脾氣較躁。母親不信任丈夫,常與丈夫吵架,家庭關系緊張。龔某很羨慕同學的家庭和睦,對別的同學擁有的各種新鮮物件很好奇。而他平時的正當要求常遭到父母拒絕或不信任,再三盤問。時間一長,他情緒焦躁,無心學習,時常在課堂上頂撞老師,課后常尋釁與人打架。發展到后來逃課、逃學。至此,其父母仍相互埋怨、扯皮。在個別心理輔導時他說:“我很想讀好書,我也向往大上海的生活,可我家不象家,常常被父親打。反正,我是沒有希望了!
分析:
龔某的行為很典型地表現為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形成的攻擊性行為。孩子有各種各樣的要求,有物質的,也有精神的',這些需要一旦得不到滿足就可能產生攻擊性行為,以發泄自己內心的焦躁。這一類行為常因為受尊重的需求得不到滿足的較多。成績差的學生,犯過錯誤的學生,生理上有缺陷的學生,他們受尊重的需求尤為強烈,龔某的行為就是因為他的合理要求得不到滿足,作家庭的一員得不到應有的尊重而形成這樣的。
(二) 模仿性攻擊問題行為。
案例(2):
陸某,男,初二學生。家庭情況正常,經濟條件一般,父母均在鄉辦廠工作,(三班制)常常不在家。父親文化底,教育手段簡單,陸某小學時常被父親打,因此他常在小學中欺侮小同學,模仿父親打自己的方式打同學。有一次看到幾個小青年勒索小同學錢,他起初很害怕,后來看到那個小同學被打之后乖乖地拿出了錢,他感到好奇,以后有一次他也這樣做了,居然也成功了。由此,他一直到中學后多次發生類似行為,在學校中小有影響。
分析:
心理學家班杜拉做過這樣的實驗:讓兒童觀察成人對塑料大玩偶一邊大聲臭罵,一邊拳打腳踢,然后給兒童玩這些大玩偶,發現許多兒童模仿成人的攻擊行為。實際生活中他人的攻擊行為、電影、電視中人物的攻擊行為,都可能使孩子產生模仿性攻擊行為。農村學生家長的文化水平普遍較低,教育方式也比較簡單地采取粗暴的打罵為主,這樣必然會使孩子潛移默化中模仿成人的行為,案例(2)中陸某的問題行為就是受了其父親的影響。因為他從父親那兒能得到的只有“打罵”,和父母交流的時間幾乎沒有。另外,在社會中,他想不被欺,就模仿了父親的行為,模仿了社會小青年的行為。
。ㄈ 家庭危機影響下的問題行為。
案例(3):
趙某,初二學生,男,頭腦聰穎,思維活躍,在小學四、五年級時,是班中的尖子。這樣的學生對自己的未來充滿著多彩的理想,但是在小學六年級時,父母不合離異。這一打擊在趙某心靈上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在鄰居面前,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來,原有的溫馨家庭變成了唯一的父親的冷面孔。從此,趙某的成績直線下滑,作業常不完成,出現了逃學現象,到初一后,結識了社會上一些小青年,行為更是惡劣,常常打架、騙人、欺侮女生,鄰居看到他的變化直搖頭。
分析:
在新的社會條件下,離婚率急劇上升,從人性自由角度看,這無疑是一種進步,但孩子是無辜的,離異的家庭給孩子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尤其是心靈的重創。目前,城市的家庭離異,已相當普遍,離異家庭的子女在社會中心理壓力似乎已不那么明顯,但在農村,由于封閉的社會結構,傳統的觀念約束,離婚仍是很少,這樣父母一旦離異,將給子女帶來較城市孩子更多的心靈創傷與社會壓力,他們總認為自己不如別人,把父母離異當成見不得人的事兒,忌談、忌問,逐漸變得自卑、孤僻,甚至產生恐懼,敵對情緒,從而痛苦、抑郁及至厭學,容易受社會上不良群體的吸引。因為他要尋找庇護,尋找發泄,趙某的急劇變化正是父母離異導致,事實上,現實社會中家庭出現危機的家庭較多,在農村還有另一個特點,就是為怕丟面子,既不離婚,也不和好,就這樣僵著,而孩子在父母的“持久戰”中也被逐漸地耗損掉了,孩子是父母出現危機時最大的犧牲品。
。ㄋ模 教師教育行為不當影響下的問題行為。
案例(4):
吳某,女,初二學生,她文靜,內向,文明而有禮貌,學習成績中等,在師生眼中,她是個好學生,是那種無需多煩心的學生,可是,不知為何,也不知從何時開始,變得不聽話起來,課上老師點名回答問題,也只是沉默地站著,課后碰到老師故意避開。有一次數學課上,居然頂撞了老師。學習成績也開始下降,她的父母知道女兒成績在降,也急了,罵了女兒,女兒一氣之下離家住到了同學家。
分析:
這么乖巧的學生,何以變得這樣快,帶著這個問題,班主任做了大量工作,后來才在與吳某交心時,了解到那天數學課上,因為她回答錯了問題,老師無意地挖苦了一下,引得全班同學轟笑了一陣,她感到很生氣,以后每到數學課就無心聽課,甚至故意與老師作對,而老師又多次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她,并罰站。她對數學老師很有想法。顯然這位老師對自己的行為根本沒有意識到,對自己的無意之舉造成了一個學生這么大的變化,更是無從得知,這與傳統教學觀念中教師為主,師道尊嚴的思想有關。老師沒有把學生當人看,沒有平等地看待師生關系,這樣在教育行為上失當,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可以想象,如果該老師沒有這樣挖苦;如果該老師肯定了她踴躍發言的勇氣;如果該老師課上及時發現并與她交心,溝通,我想,決不會有此結果,F在,以人為本,重視人的發展的教育思想已形成人們的共識,但在農村中學仍有一部分老師教育觀念陳舊,教育手段簡單粗暴,責罵、體罰、趕出教室、諷刺、挖苦等現象時有發生。教育管理上比較專制,學生的個性受壓抑,學生的人格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形成了“啟人以智卻授之以惑”的怪圈。
總之,上述幾方面,在農村初中生問題行為中較為突出,基于上述的分析,我認為應從這樣幾方面實施矯治。
第一、針對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攻擊性問題行為,應該盡可能地滿足學生合理的需求。作為案例(1)中的龔某的父母應尊重孩子的人格,改變家庭緊張的關系,還給孩子一個和睦、安定的家庭環境,對孩子不合理的需要作必要的引導,或采取延時滿足的方法,即培養孩子“延遲滿足需求”的能力,當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時,能控制自己人,延緩這方面的需求,這樣孩子的攻擊性行為會減少。另外,學校教師也應尊重龔某,在深入了解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引導,使其的行為維持良性發展。
第二、針對模仿性攻擊的問題行為,應努力減少其攻擊行為的信息源,主要是引導孩子辨識良莠。像案例(2)中的陸某,其父應改變自己打罵孩子的不良教育方式,與學校老師一起配合,幫助孩子脫離那群社會青年。教育者也應利用學生善于模仿的特點,組織學生多觀看文明禮貌,和睦團結,品德高尚的行為,多體驗獎勵,表彰這些高尚行為的情緒,這樣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學生的問題行為。
第三、針對家庭危機影響下產生的問題行為,關鍵是父母應多為家庭的另一份子——孩子著想,改善家庭關系,即使萬不得已,也應盡可能減少對孩子的傷害,作為教師,對案例(2)趙某那樣的學生,應引導他正確地對待人生的挫折與不幸,進行“逆境成才”的教育。另外,教師對這樣的學生應進行愛的補償,關心、愛護這樣的學生,關心他們生活中的疾苦,了解他們的思想狀況,多同他們談心,同時鼓勵與幫助他投入到班級群體中去,用集體的溫暖關懷他,使他盡快度過痛苦的煎熬期。
第四、針對因教師的教育行為不當而引起的學生問題行為,應注意從兩方面去做:客觀上,教師應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尊重學生,愛護學生,把學生首先當人一樣平等看待,一切教育行為都要保護學生的人格,另一方面,學生也應加強自己的耐挫力,有心結可以與老師交流,相信老師。試想,案例(4)中吳某如果能早一些與班主任交換意見,可能不至于到這樣的地步。
當然,農村初中學生的問題行為心理成因是非常復雜的,僅這四個方面是無法全部涵蓋的,但是,只要我們懂得尊重學生,尊重人格,多從心理學角度去分析學生中產生的問題行為,我們必然會尋找到對癥下藥的良方,更好地發揮我們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價值。
【農村初中學生問題行為的心理成因及應對對策】相關文章:
中學教師心理問題成因及對策12-31
女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分析及應對對策12-20
高三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應對對策10-13
初中生心理問題以及應對策略12-11
國外留學常見的心理問題及應對策略12-11
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及產生的原因對策09-18
淺談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的成因及對策論文09-30
企業員工常見心理問題成因和應對措施論文07-09
中學生心理問題的表現及對策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