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級生心理問題
留級生
在我們印象當中,留級似乎只是小學生或中學生的事,和幼兒根本扯不上關系。然而,在一些幼兒園里,又總會有一些沒有跟隨其他小朋友一起升級的幼兒,雖然有的幼兒園稱他們為“留班生”,但他們實際就是一群留級生。
“小不點兒”成了留級生
點點的爸爸媽媽工作都很忙,點點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在外地,對點點的照料實在是一個大難題!于是,在點點2歲的時候,爸爸媽媽一狠心,不顧點點的哭鬧,將點點送進了幼兒園。
入園之初,點點的不適應本在意料之中,可是一個學期過去之后,點點仍舊沒有適應幼兒園里的生活。由于年齡小,他總是比別人慢半拍。最要命的是,他常常成為別的孩子欺負的對象,原來活潑可愛的點點成了一個小可憐兒,整天除了哭就是沉默,誰喊他都不理。
一個學年過去之后,點點該上中班了。在老師的建議下,媽媽讓點點在小班留了一級。兩個星期之后,媽媽有了驚訝的發現,點點變得愛說愛笑了,變得開朗自信了,還因為表現好被老師任命為大班長呢!
點評:跟不上導致“留級”
由于幼兒園的入園門檻普遍較低,所以一部分未達入園年齡的孩子也被送入了幼兒園。究其原因,多孩子在家無人照料、望子成龍心切、攀比心理嚴重等因素。不過,幼兒園內的課程往往是根據適齡兒童而設置的,盡管年齡相差不到一歲甚至只有幾個月,但幼兒之間的差距卻相當明顯。所以,那些未足齡入園的孩子往往無法跟上。
于是,在與同班小朋友們的相處中,那些未足齡入園的孩子不可避免地處于劣勢,這很容易導致孩子產生挫折感、自卑感等消極情緒。這時,最好的辦法莫過于讓孩子留級。
被撞之后成了留級生
娜娜在中班里的表現很優秀,不但聰明能干、懂事體貼,還樂于助人呢,老師和小朋友們都很喜歡她。
一天,娜娜在去幼兒園的'途中被一輛摩托車撞倒了,住院治療了2個多月,又在家休養了3個月。所以,當同班的小朋友們都升入大班時,娜娜卻不得不留下來繼續讀中班。
每當看到過去的同班小朋友已經升進大班,而自己卻還要和一幫小不點呆在一起,娜娜就忍不住痛恨起那個開摩托車的人。
點評:意外事件導致“留級”
在進入幼兒園后,孩子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年升班。不過,一旦發生難以預料的災難或意外,比如生病或遭遇車禍等,就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孩子正常的入園學習。當這些意外嚴重到一定程度時,孩子就不得不暫時中止入園,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休學。所以,當孩子再次入園時,他們就成了其他孩子眼中的留級生。此外,由于家長工作調動、舉家搬遷等,孩子多會跟隨家長來到陌生的地方,這種情況也可能導孩子留級。
未達入學年齡成為留級生
別看均均個頭很小,年齡也是大班里最小的,可他一點也不比其他小朋友差!無論是幼兒園的運動會,還是班上的講故事比賽,均均每次都能取得好成績!
當幼兒園的學習結束之后,園里給大班的小朋友們舉行畢業典禮,聽說畢業典禮后同班3年的朋友們就要分別,許多小朋友都哭了。可聰明的均均沒有哭。“哭什么呀,上了小學,我們還可以在一起玩啊!”聽了均均的話,小朋友們全都破涕為笑了。
可是,在新學期開學的時候,其他小朋友都進了小學,均均卻重新進幼兒園上了大班,原來他的年齡沒有達到小學的入學年齡。這一次,輪到均均想哭了,真是好郁悶!
點評:不能入學導致“留級”
我國義務教育法規定,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的兒童,可以推遲到七周歲。因此,六周歲或七周歲往往成為各地孩子的入學年齡。一旦忽視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那么孩子在幼兒園畢業時就可能達不到正常的入學年齡,進而被小學的門“卡”下來。還有一些孩子因為戶口、經濟等原因而被小學拒之門外,不得不在幼兒園里留上一級。
現象:“留級”恐令孩子自尊受挫
“長沙媽媽活動群”中就有幾位孩子有過“復讀”經歷的家長,根據他們的“經驗教訓”,“復讀”對于孩子心理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覷。主要有二:一是小伙伴們都順利入學了,被迫“落單”的孩子難免產生自卑感;二是要花一年時間重新學習學過的內容,容易令孩子產生厭學情緒。
“家長的壓力也不小。比如孩子來年進小學時已經7周歲了,比同班的孩子普遍大了一歲,將來升學、找工作都不具優勢。”一位周姓女士向記者坦承了自己的擔憂。
幼教人士則表示,雖然她們會盡力幫助“留級”的孩子融入新環境,但作為插班生,前期的不適感總是難免的。再加上自身的情緒陰影,孩子較容易產生“受排擠”的心理感受。
專家“逆向思維”:“留級”并不只有壞處
長沙晨光心理咨詢中心兒童心理學專家、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李斌支招,當“留級”無法避免,家長應率先坦然接受,再來考慮幫孩子順利度過這段空檔期。
“孩子不愿接受‘留級’的事實,原因有很多,比如擔心成為別人眼中的差生、舍不得原先相熟的好友等。此時,家長首先應說服其接受現實。”李斌建議,可通過講述“留級”的種種好處來逐漸消除孩子的抵觸心理,比如有機會當班長、有能力幫助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不用再受大孩子欺負等。
李斌認為,一般情況下,人們對于新環境總會多少懷有恐懼心理,而孩子身上往往表現得更突出一些。因此,要讓孩子安心當好“留級生”,就一定要幫助他盡快適應新環境。此時應加強與老師的溝通,請老師多多關心孩子,以消除他的恐懼感和對抗心理;幫助孩子在新的班級中結識新朋友,盡快和其他孩子打成一片——等到孩子的陌生感和恐懼感消失后,對新班級的接受度自然會大大提高。
把握機會,讓“留級”變成長新契機
“只要機會把握得當,‘留級’完全可以變成孩子成長的新契機。”親子教育專家、湖南省國際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王耀分析認為,首先,可利用這一年時間對孩子原本學得不扎實的知識和本領進行鞏固。其次,引導得當的話,“留級”反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孩子的自信心——畢竟知識點是曾經學過一遍的,就算當時學得并不太出色,此刻也多半會比第一次接觸的孩子有優勢。這方面宜預先與老師達成配合,請老師多給孩子表現的機會,比如當班長、為大家服務等,使孩子的能力得到新的鍛煉和提高;再次,巧妙利用“留級”來修復孩子的心理創傷——由于年齡偏小、心智發育落后一步等原因,孩子在原來的班級里可能處于劣勢,倘若這曾對他的心靈造成過一定傷害,那么“留級”就是一個極好的修復機會。
如果孩子自尊心很強又不得不“留級”,家長不妨為其換一所幼兒園,到一個嶄新的環境中重新開始,可最大限度避免“留級”對孩子造成的消極影響。
留級之后要做好的3件事
當留級無法避免時,家長自己首先應坦然接受,然后重點做好以下3件事。
讓孩子坦然接受留級
孩子總是不愿意接受留級的事實,其中的原因很多。比如孩子不愿意成為別人眼中的差生、原來的班里有他相熟的好朋友等。此時,大人首先要說服孩子接受留級的事實。
通過講述留級的好處逐漸消除孩子的抵觸心理,比如可以當班長,可以幫助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做事等。甚至可以討論一下不留級的壞處,比如原來班上的某個小朋友總是欺負人,跟他在一起一點都不好玩等,讓孩子不再留戀過去的班級。還可以直接講述一些客觀原因,如沒有達到入學年齡,所以上不了小學,讓他知道留級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這對淡化孩子的消極情緒非常有幫助。
幫助孩子適應新環境
一般情況下,人們對新環境總是懷有一定的恐懼心理,孩子往往表現得更突出一些,這也是孩子不愿意接受留級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想讓孩子安心當好留級生,就一定要幫助他盡快適應新環境。
首先加強和老師的溝通,讓老師多多關心孩子,以消除他的恐懼感和對抗心理。幫助孩子在新的班級中結識新朋友,盡快和其他孩子打成一片。同時,大人還可以利用孩子原來班里的舊“相識”,比如已經學過的課程、班里原來的裝飾品火玩具等,來淡化孩子在新的班集體中的陌生感。當孩子對新環境的陌生感和恐懼感消失之后,他對新班級的接受程度自然會大大提高。
讓留級成為孩子成長的契機
留級并不全是壞事,只要處理得當,留級完全可以成為孩子成長的新契機。首先,孩子可以鞏固一下原來學得不扎實的知識和本領,如果以前大人在這方面沒有要求,那么在孩子留級之后的要求不妨高一些。其次,留級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老師可以利用孩子對課程熟悉等有利條件,多給孩子一些表現的機會,比如當班長、為大家服務等,使孩子的能力得到新的鍛煉和提高。再次,留級還可以修復孩子的心理創傷。由于年齡小、心智發育落后等原因,許多孩子在原來的班級里處于劣勢,給心靈帶來了一定的傷害,而留級正好是一個極好的修復機會。
如果孩子的自尊心較強而又不得不留級時,家長不妨給孩子換一所幼兒園,到一個完全嶄新的環境中重新開始,這樣可以避免原來的環境給孩子造成消極影響。
細心呵護健康成長。
【留級生心理問題】相關文章:
職場心理問題10-31
心理健康與心理問題07-26
心理問題的危害08-31
心理問題的類型08-29
孩子的心理問題08-27
心理問題剖析集錦08-24
常見的心理問題08-22
寶寶心理問題分析08-17
學業心理問題多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