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心理學書籍讀后感

        時間:2020-10-24 10:39:20 心理學書籍 我要投稿

        心理學書籍讀后感

          最近啃了不少心理學,決策學相關的書籍,感覺收獲頗多,不敢偷懶,且賣弄一番,強力推薦了解一下《影響力》和《社會性動物》這兩本書。

        心理學書籍讀后感

          心理賬戶誤區:我們將通過不同途徑獲得的,用于不同用途的錢在心里有意識地放置到的賬戶里,很多時候因為心理賬戶這個思維誤區的影響,使我們難以做出理性的投資與消費行為。

          比如:你撿了2000塊錢與你得了2000塊的工資,雖然錢自身的價值是一樣的,但是在心里上你會將兩者區別開來,往往我們更容易揮霍撿來的錢。

          又如:你拿100塊去賭博,剛開始你贏了1000塊,后來又輸了1000塊,最終還是100塊。如果有人問你:你輸了多少錢?你大概會說沒輸,保本。其實你輸了1000塊,只是你心里不將曾經贏得的那1000塊放置在自己資產賬戶里面。

          上面說的是我們在心里會有意識地區別通過不同途徑獲得的金錢,我們也會有意識地區別用于不同途徑的金錢。

          比如:

          情形1:《3D阿凡達》上映了,你買了150塊的票,但是在家里出發的時候,你發現你把票丟了,這時候你還會再買票去看么?

          情形2:《3D阿凡達》上映了,你打聽到票價是150塊(你還沒有預先買),在家里出發的時候,你發現你把150塊電話卡丟了,這時候你還會繼續去電影院買票看么?

          大部分人的思維是在第一種情況下不太可能會再買票看,而在第二中情況下很可能會買票去看。這是因為我們在心里往往將用于不同用途的錢放置在不同帳戶里,從而認為:通訊費用那150塊(電話卡)與娛樂費用150塊(電影票)是有區別的,而實際上丟的都是價值150塊的東西,不應該影響到我們是否繼續看電影的決策。實際上,如果你覺得看《3D阿凡達》值150塊且手頭也寬裕就應該去繼續買票去看;如果手頭不夠寬裕就不應該去看了。

          如何克服心理賬戶這個思維誤區呢,我們只要取消不同的心里帳戶就可以了,無論是不勞而獲還是辛苦勞作獲得金錢,那都是自己倒手的資產,沒有區別的;而對于用錢,我們只看商品能給你帶來的效用(價值)以及為此付出的成本(金錢),而不是區別它們屬于哪個用途帳戶。

          沉沒成本誤區:我們往往不會輕易放棄已經付出很多的東西,即使在該東西不再值得繼續付出的時候,因為我們在情感上舍不得已付出的成本(即沉沒成本)。

          比如:

          情形1:年終,公司發了一張《3D 阿凡達》的電影票,放映的那一天,天公不作美,下了暴雪交通不便,天冷風又大很容易感冒,你會繼續去看么?

          情形2:你花了150塊排了老長的隊終于買到了《3D 阿凡達》的票,放映的那一天,天公不作美,下了暴雪交通不便,天冷風又大很容易感冒,你會繼續去看么?

          現實是:情形2下我們去看電影的可能性要大于情形1,我們會覺得辛辛苦苦排隊花了這么多錢而不去看可惜了,因而會為這些已經無可挽回的沉沒成本付出更多:承受交通不便與天寒易感冒的成本。

          沉沒成本誤區使我們不太容易取消已投資的但前景黯淡的項目,也不太容易放棄付出過很多的已經不值得繼續去愛的人。如果理智地分析的話,我們只需要考慮某件事情本身的成本與收益,不需要也不必考慮為此已經付出的成本。

          得失效應:我們對失去的感覺比對獲得感覺要強烈要記憶深刻,失去一般比獲得對我們的影響力更大。

          比如:朋友送你一個精美的杯子,你很高興,但這個興奮期不會持續太久(因為適應性),但是某一天你不小心將杯子打碎了,那種痛心遺憾的感覺會很強烈,一般也會記憶的更久一些。又如:親人健在的'時候,你不會太在意,一旦失去了,你會相當痛心。

          再來個經典的,社會心理學家阿倫森的實驗:你無意中聽到一個人對你的多次評價,這些評價有如下四種情形:

          情形1,一直對你持正面評價,比如你熱情大方;情形2,一直對你持負面評價,比如你冷淡自私;情形3,剛開始對你持正面評價,后來慢慢對你持負面評價;情形4,剛開始對你持負面評價,后來慢慢對你持正面評價。

          統計實驗結果發現:你對這個人的喜愛程度,從強到弱排列是:情形4 > 情形1 > 情形2 > 情形3 。也就是你最喜歡剛開始對你評價不好而后面慢慢變好的那個人,而最厭惡剛開始對你評價好而慢慢變得不好的那個人。這里面得失都對你有較大的影響。

          根據得失效應我們可以推導出幾條有益的法則:

          1,好事分開享受。(每天都有好消息帶來好心情,比一天幾個好消息讓你happy得更久一些)

          2,壞事一起承受。(每天都是壞消息帶來壞心情,不如壞消息都發生在一天,壞心情就持續得短一些)

          3,大好事與小壞事要一起經歷。(大好事帶來的好心情會沖淡小壞事帶來的負面情緒)

          4,大壞事與小好事要分開經歷。(你說是不是應該這樣的呢?)

          聰明的小孩會在向父母匯報數學成績考了98分之后,緊接著低聲說我還打破了家里一個杯子,這樣就可免去了責罵。

          自證預言:是指人會不自覺地按照已知的預言來行事,最終導致預言結果出現。

          比如:你自認為不是讀書的料,那么即使有時間也不會用來溫習,因為你認為讀了也不會白讀,結果考試一塌糊涂,然后你就會在心里對自己說:“我果然不是一個讀書的材料!”

          很多成功學里面倡導的自我暗示很大程度上就是利用自證預言這種心理效應的積極影響。

          心理學里面還有很多有趣的理論,比如:旁觀者效應,事后諸葛亮心理,破窗理論,安慰劑作用,認知失調理論,登門檻效應等等,曉得這些東西對我們理解與認識社會現象,與人相處很有幫助。我們常說思維決定行動,其實行動也影響我們的思維(自我證言或為了減少認知失調);又如如果想讓一個人喜歡你,請求對方幫你忙比你幫對方很多忙要更有效果一些,聰明的追求者應該懂得這背后的心理原因;再如登門檻效應,如果你想讓一個人幫你一個很大的忙,你可以先請求對方幫你一個不可能拒絕的小忙,之后再進一步請求幫那個大忙,這樣對方就不太可能拒絕你了(我知道的一個人很精于此道)。心理學很有趣吧,如果想要系統地了解這些東東,看以看看《影響力》和《社會性動物》這兩本相當經典的書籍。

        【心理學書籍讀后感】相關文章:

        心理學書籍讀后感10-07

        心理學書籍 讀后感08-25

        心理學書籍讀后感范文12-19

        心理學書籍的讀后感01-15

        心理學經典書籍優秀讀后感01-27

        心理學書籍讀后感7篇10-11

        說話心理學書籍05-24

        心理學書籍介紹07-24

        書籍《愛情心理學》的讀后感范文12-05

        色彩心理學書籍:《繪畫心理學》07-14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