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以苦為樂者的心理病越治越嚴重
避苦趨樂是人的本性。很多人都是這么認為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論,有的人就是避樂趨苦的,譬如受虐狂。當然,你也可以說,受虐狂以苦為樂,還是避苦趨樂。
在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阻抗和負性治療反應。所謂阻抗,是指治療師采用了正確的方法,病人仍然沒有好轉。所謂負性治療反應,是指不但沒有好轉,反而病情加重。
阻抗和負性治療反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較表淺的原因是動力不足、行動力差、習慣難以改變(頑固不化)、獲益、移情等,而深層的原因就是避樂趨苦。
病人以苦為樂,沉溺于痛苦,不愿意放棄痛苦,所以不管治療師怎么努力,他都好不起來,稍微好一點起來馬上就惡化。相反,你如果不理他,或者打擊他一下,他卻好起來了,這就是所謂的“欠扁”。雖然“打罵”可以暫時改善癥狀,但也不持久,時間一長,或者好到一定程度,他又會病情惡化,因為他避樂趨苦。
病人為什么會避樂趨苦、以苦為樂?
弗洛伊德認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個部分構成的,超我是社會規范的內化,其作用是管束本我。當本我做出違反社會規范的事情時,超我會予以懲罰。除此之外,超我也會對符合社會規范的行為進行獎賞,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懲罰性超我強于獎賞性超我,說明超我主要是懲罰性的。如果一個人超我很強,就會經常自我懲罰,不讓自己好過。對他來說,痛苦是常態,快樂是不好的。
客體關系理論認為,人是關系的動物,人格是人際關系內化的產物。所以,每個人的心中都裝著許多“他人”,這些內在的他人如果關系和睦,內心就會平和,如果關系不和睦,內心就會沖突?巳R因把他人(客體)分為好的和壞的,好的他人促進內心整合,壞的他人導致自我分裂。費爾貝恩把壞的客體再分為誘惑性的和拒絕性的,前者使人興奮,后者導致壓抑。不難看出,費爾貝恩的誘惑性客體相當于弗洛伊德的本我,拒絕性客體相當于超我,好的客體相當于自我。
科恩伯格認為,客體和自體是互相配對的,有好客體就有好自體,有壞客體就有壞自體。好客體是獎賞性的,好自體是“享受”型的,壞客體是懲罰性的,壞自體是“欠扁”型的。好自體是避苦趨樂的,壞自體是避樂趨苦的。
壞自體俗稱“內在的受傷小孩”。他是一個受害者,也許曾經想擺脫痛苦,但是由于一再受挫,最后就認命了,沉溺于痛苦而不想自拔。
一個成年人,如果受到傷害,可以推諉責任,說別人不好。但是,對于一個孩子來說,如果受到父母的傷害,他是不能說父母不好的。如果父母真的不好,就有可能殺了他,或者拋棄他。他寧愿相信父母是好的,自己不好,這樣的話,父母只會打他罵他,不會殺他,也不會拋棄他。父母打他罵他,是為了他好,是出于愛。一切都是他的錯,他是壞孩子,理應挨打挨罵。幾天沒有打罵,他就難受。
壞孩子的表現也是因人而異的。有的人喜歡被批評,認為批評有助于進步,而排斥表揚,對表揚感到不自在,懷疑別人的表揚不是真心的。有的人一開心就會樂極生悲,所以總是小心翼翼地不讓自己過分開心,或者干脆讓自己一直處于不怎么開心的狀態。有的人會故意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等著受罰。有研究發現,罪犯都渴望被懲罰,雖然在意識層面會想方設法隱瞞事實,逃避罪責,但潛意識總會留下蛛絲馬跡,暴露自己。
中國人崇尚“棍棒教育”,很容易形成壞自體(內在的受傷小孩)和壞客體(懲罰性超我),導致內心沖突、自我分裂和避樂趨苦。內心沖突和自我分裂是絕大多數心理障礙的共性,而避樂趨苦會導致阻抗和負性治療反應,妨礙心理治療,令心理治療陷入窘境,甚至誘導治療師采取有害的治療方法,危害極大。
所謂有害的治療方法是指嚴厲的批評、羞辱、威脅、中止治療,也許能夠暫時緩解癥狀,但對整體健康有不良影響,實際上就是“飲鳩止渴”。有些治療師用了這種方法,還沾沾自喜。有的病人遇到這樣的治療師,還以為找到了救星。其實他們是合謀,治療師扮演壞父母,讓病人重新變成壞孩子。
經典精神分析和客體關系理論強調“覺察”,幫助病人識別自己的行為模式(避樂趨苦),以及懲罰性超我和內在的受傷小孩,把它們意識化,獲得領悟。領悟之后,行為模式自然會發生變化。如果不變化,那也沒關系,自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也就釋然了。
自體心理學認為,導致心理障礙的根本原因不是打罵、懲罰、拒絕和一般意義上的傷害,而是“失敗的回應”。嬰兒的心靈像一團散沙,借助于父母的回應,漸漸形成整體。如果父母不回應,它仍然是一團散沙,表現為各種行為和精神的錯亂,或精神分裂。自虐和避樂趨苦就是錯亂的表現。對于心理障礙和阻抗、負性治療反應,治療方法是相同的,那就是回應。治療師的準確的回應可以幫助病人自我整合,逐漸擺脫心理障礙,而不出現阻抗和負性治療反應。在科胡特看來,阻抗和負性治療反應不關病人的事,而是治療師回應失敗所導致的。
科胡特所說的回應是指滿足病人(或嬰兒)的反映性需要(欣賞和夸獎)、理想化需要(帶領和接納)、另我需要(理解和共情),乃至融合需要(保持聯系和身體接觸)。
遇到以苦為樂的病人,必須先了解深層情結,清楚以苦為樂的深層因素,才能考慮下一步的治療,否則只能是讓心理問題或疾病情況變得更糟。
【以苦為樂者的心理病越治越嚴重】相關文章:
心理病越治越重的原因06-29
越幸運,越努力09-11
越簡單越幸福的句子12-19
越努力越幸運的句子06-11
越內向的人越神經07-04
簡歷越“花哨”越吃虧06-03
越聽越難過的傷感句子03-23
越努力越幸運勵志語錄01-15
越讀越給力的勵志說說02-20
越努力越幸運的勵志句子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