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別錯過心理疾病的“身體信號”
讀者張女士四十多歲,連日來經常頭痛、胸悶、失眠、全身發抖、發冷、心慌、口干、血壓升高、頭暈等。類似情況發生了很多次,近來似乎更加頻繁。到醫院檢測血常規和生化、甲狀腺等功能均正常,心臟B超、24小時心電圖、頭顱CT、腎上腺B超等檢測,也均顯示正常。曾到多家三級醫院找不同專家求診,均未明確診斷,醫生告訴也沒什么大礙,休息休息就行,但自己感到痛苦、迷茫,不知去何處診治。
根據張女士描述的情況,初步分析是心理問題。青島市立醫院副院長、心理專家王冠軍主任醫師表示,心理問題可以引起軀體不適。現在,類似的病號呈上升趨勢,醫院心理門診醫生一人一天就接診30多個類似病人。
這些病人感覺渾身不舒服,看了不少科,誤服了不少藥,做了不少冤枉檢查,卻得不到有效的治療。經過心理醫生的心理疏導后,多數病人不到半個月就好了,個別病人需服藥治療。
張女士的伯父年前剛剛突發心梗,之后她便開始覺得心臟不適,有過幾次突發性心動過速,發病時伴隨手腳發冷、渾身發抖、口干、心慌,有時頭暈,但等到了醫院,往往癥狀減弱或完全消失。據了解,張女士平時工作壓力較大,精神容易緊張,夜晚偶伴有恐懼感。
王冠軍說,張女士的癥狀是典型的驚恐發作,亦稱為急性焦慮發作。隨著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人們對于廣泛性焦慮的識別越來越深入,但對于急性焦慮發作卻往往不能有效識別,一般非精神科醫生也未必能正確識別。
研究發現,在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的胸痛患者中,僅23%有明顯冠心病,相比之下,61%的患者無明顯冠心病。在冠狀動脈造影正常的患者中,最多見的精神科診斷是焦慮癥。
王冠軍指出,驚恐發作的患者有突發性心慌、胸悶,出冷汗等癥狀,甚至出現瀕死感。他們通常會到綜合醫院急診科或心內科就診,但心電圖、冠脈造影等檢查并未發現異常,或臨床癥狀與心血管基礎病變程度不相一致。
相比驚恐發作,焦慮癥的另一類型——廣泛性焦慮患者則常常表現為入睡困難,多思多慮,心悸,胸悶,汗多等輕微而持久的不適,也常輾轉于心內科、神經科、中醫科等各科醫生處就診,但對癥治療效果欠佳,癥狀常遷延反復。這類患者應及時到精神心理科就診,必要時給予抗焦慮藥物及心理治療會得到滿意的效果。
王冠軍說,焦慮癥和抑郁癥是最常見的情緒障礙,它可治療、可預防,預后很好。如果得不到及時正確的診斷和治療,患者就會反復就醫,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同時也會造成巨大的醫療資源浪費。
焦慮癥和抑郁癥有時可以表現為多種多樣的軀體癥狀,如心血管、消化、呼吸、泌尿、神經系統等的癥狀,非精神科醫生難以有效識別,需要向精神科醫生咨詢。
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是幫助焦慮癥和抑郁癥患者康復的兩種方法,藥物治療是雪中送炭,必不可少;心理治療是錦上添花,會讓患者進一步康復,也非常重要。
盡管焦慮、抑郁這些名詞已經越來越為普通老百姓所熟知,但遺憾的是,有很多以軀體癥狀為表現的焦慮癥、抑郁癥,抑或是軀體疾病伴發的焦慮、抑郁遠未得到準確識別和有效治療。
對此,王冠軍提醒大家,別錯過焦慮癥、抑郁癥的各種“軀體信號”。建議多學習各種精神衛生常識,做到患病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于減少病痛,意義重大。
【別錯過心理疾病的“身體信號”】相關文章:
健身過度的身體警告信號10-25
心理疾病有前兆抑郁癥有19個報警信號04-02
心理疾病本質04-02
心理疾病介紹11-16
了解心理疾病11-28
常見的心理疾病12-08
心理疾病的危害05-27
心理疾病:存在感06-27
心理疾病的軀體癥狀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