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自主人格的14個特征
“自主創新”已成為我國科技發展的重中之重。一個國家或社會的“自主創新”是一個復雜的大話題,本文只試著從心理學的角度探討一個小話題:一個普通人如何成為一個“自主創新”的人。
現在,“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和“創新程序”等詞匯很流行,就好像有那么一套像魔法一樣的模式,只要我們掌握了,我們就可以給每一個問題找出有創造性的解決辦法來。
但是,美國心理學家、被稱為“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的馬斯洛反對這種“創新模式論”。在研究了林肯、杰斐遜、愛因斯坦以及一些普通人(如本文導語中提到的那名家庭主婦)等48位自我實現者或可能的自我實現者之后,他提出:創造力是自我實現者人格的“副產品”。
“自我實現者”是一個被炒作太多的詞匯,它籠罩著很多神秘的光環,已變得越來越難以理解。其實,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概念,最簡單的理解就是“自主”——成為你自己,自己決定自己,自己為自己負責。
換句話就是說,你“自主”了,就自然能“創新”。
自主人格的十四個特征
自主與盲目的自我中心有本質的區別。自主者既能深入地理解世界,又能真誠地看待自己,他們的自我更和諧,他們與世界的關系也更和諧。而盲目的自我中心主義者是沒有原則地堅持自己。馬斯洛認為,真正自主的人具備以下一些人格特征:
(1)準確和充分地認識現實
馬斯洛將人的認知能力分為兩種:B認知,即存在認知;D認知,即匱乏認知。
具備B認知的人,現實是怎么回事,就怎么認識,不會按照自己的需要、想象或欲望去認識現象。不自欺是具備B認知的人最明顯的特點。相反,具備D認知的人,是按照自己的需要、想象或欲望去認識世界。
古代的花喇子模國,據說有個傳統:每次打完仗后,如果信使報來戰敗的消息,國王就把信使斬首;如果報來戰勝的消息,就會得到獎賞。這個國王,就是最經典的D認知。他有一種天真的邏輯:如果大家報的都是好消息,那么就會有好事情發生。
這個故事很遙遠了,但D認知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一個大學生,畢業后沒找到工作,最后淪落到一個偏僻山區的伐木場做工人。他發憤圖強,每年都考研究生,每年的學校都不一樣。一年北京大學,一年人民大學,一年又換成吉林大學。他似乎學習得非?炭啵珜W習成績不升反跌,關鍵的英語科一年比一年分數低。
為什么會這個樣子?因為他其實對考研一點信心都沒有,他只是借考研這件事情讓身邊人知道,他是一個大學生,他還有著上進心和遠大理想。但他不是清晰地分析形勢,按照實力報考學校,而是每年都不切實際地報考名校名專業,并且在復習時也毫無方法可言,他甚至都不去查他所報專業今年的參考書是什么。
這是典型的D認知,因為內心中需要什么去證實自己,所以他就去制定一個考研的目標。因為他需要自信,所以他就對別人也對自己說,他一定能行。
童話故事《皇帝的新衣》中的小男孩,看到了皇帝沒穿衣服,這是最經典的B認知了,有B認知的人不會因為任何原因改變自己對事物的原初認識。
B認知是自主人格的基石。
(2)寬容但又嫉惡如仇
他們能看到事物的兩面性:一方面,他們深切地理解人性的脆弱,從而具備高度的寬容;另一方面,他們對人性中的惡又有高度敏感和抵觸。
譬如已逝的作家王小波,他的作品對惡和人性弱點描繪得入木三分,嘲諷起來仿佛不留余地。但同時,他的作品中又有無限的寬容。
很多作家或藝術家也是才氣橫溢,但他們的人格卻有明顯欠缺,譬如凡·高和拜倫。馬斯洛認為,這些人屬特殊人群,他們仿佛是從遺傳中得到了天分,但這些人要么是不接受自己,要么是不接受別人,要么是不接受世界。馬斯洛對這種特殊天才的“創造力”并不是很感興趣,他的研究對象是“健康人格中的創造力”。
(3)對自己的體驗“虛懷若谷”
對自己的內心體驗,他們欣然接受,自然地表達情緒和思想。他們坦率、自然,又不落入俗套,而且按照本心去行動。
(4)以問題為中心,不以自我為中心
他們為工作而工作,非自我實現者為生活而工作。
他們在做事情時,非常投入、忘我,為事業自身所吸引,而不是本末倒置,將事業副產品——錢權名利當作主要目標。非自我實現者相反,他們或許工作很賣命,但他們追求的不是事業自身,而是為了副產品,譬如控制別人、贏取社會經濟地位,甚至變態地要求其他人服從自己。
在工作中,自主者總是新意不斷,創新仿佛總是信手拈來。
(5)超然獨立的性格
具有獨處與獨立的強烈需要,自己做判斷,不依賴別人。
(6)不迷信權威和文化
權威和文化對他們沒有壓力。他們自主選擇,不隨大流,不受制于文化環境、權威而被動選擇。
(7)清新雋永的鑒賞力
他們沒有“審美疲勞”,能以敬畏、驚奇和愉悅的心情體驗和鑒賞一生中所遇到的各種事情,并頻頻產生“高峰體驗”。
高峰體驗其實是“我”的本質與其他存在物的本質的碰撞,馬斯洛對此提出了B價值和D價值的概念。
所謂B價值,即存在價值。自主者既理解自己,又理解別人和自然,他們能以孩子般的心欣賞一切。他們可以看一千次日落而不厭倦。
D價值,即匱乏價值。非自主的人需要別人和外物來滿足自己,他們根據這些需要給別人和外物硬安上了一些意義。當需要喪失時,別人或外物對他而言所具備的價值也就消失了,“審美疲勞”也因此而生。
譬如,一個男人因為寂寞而戀愛。一開始,因為戀人填補了他的孤獨感,他對戀人“很有感覺”。但當寂寞消失后,這種感覺也隨之消失,所謂的“審美疲勞”油然而生。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看到的是戀人對自己的“用處”,這是一種匱乏價值。他并沒有看到戀人作為一個女人、作為一個人的原初的美,那才是存在價值。
工作也是如此。自主者看到的是工作自身的意義,這是存在價值。而非自主者看到的是工作帶來的“好處”,這是匱乏價值。但當匱乏得到滿足時,非自主者就覺得工作越來越沒有意思了,而自主者就不會產生這種感覺。
(8)真切的社會情感
自主者有一種普遍的慈悲心,他們似乎理解所有人的處境,對所有人都有強烈而深刻的認同感和慈愛心。他們能坦然地看待親人的優點和缺點。非自主者容易分裂,有些非自主者會很愛自己的親人,但對別人非常兇惡。
(9)深厚的人際關系
這種關系是純粹的存在愛,而不是匱乏愛。他們傾向于尋找其他自我實現者做朋友,他們的愛中很少有控制和征服,也不會強加。
媒體上經常報道,某個男子殺了自己的戀人,理由是“我太愛她了”,這是一種匱乏愛。他愛的是戀人對他的價值,對他的滿足,而不是戀人自身。他從沒有將戀人當作獨立的另外一個人來看待。
(10)民主風范
他們能看到每一個人的獨特之處,能與任何性格相投的人平等相處,仿佛沒有覺察出種族、年齡、教育、宗教等差異。他們70歲的時候也可以和小孩子做朋友,把小孩子當作大人一樣對待。同時,他們年輕的時候也不刻意蔑視權威。
許多心理醫生認為,治療是一種模式,只要掌握了一套治療方法就可以治很多人。但馬斯洛認為,下面這個心理醫生才是最好的:
這個治療師,把每一名患者都當作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人。他沒有術語、預期和先入之見,他具有道教般的單純、天真和杰出的智慧。每一個患者對他來說都是獨特的人,因此,他是以全新的方式理解和解決全新的問題。甚至在非常困難的病例上,他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證實了他做事的“創造性”。
這個心理醫生并不特殊,每個自主者都具備這種態度:將每一個人都當作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人。
(11)高度的道德感
與自我中心的人明顯不同的是,自主者具有強烈而自主的道德感和倫理觀。他們有很高的道德標準,但這個標準常與所在文化的一般標準不同。他們信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們會在一切情境下堅持自己的道德。他們不會有兩套道德標準,一套寬松的給自己,一套嚴格的給別人。
(12)批判精神
自主者有一種自然的批判精神,源于存在認知、存在價值和存在愛的批判,他們不刻意為了標新立異而批判,只是當周圍的一切與他們的存在認知相悖時,他們的自主精神導致了這種批判。
(13)接受模糊狀態
幾乎所有的專家都承認,能接受模糊狀態是創造力的一個典型特征,自主者也正是如此。他們很少條條框框,從不急著將一件新事物納入到一個僵硬的認識模式中去。他們會安靜地等待答案的到來,答案沒有找到的時候,他們并不焦躁。
相反,非自主者一定會先把新事物納入到自己的某個模式中去,不這樣做就會焦躁不安。事情剛開始,他們就急著去找答案了;別人剛開口說話,他就已經急著去闡述自己對這件事情的認識了。其實,只要靜靜地等一等,他們就會得到更好的答案,但這種等待好像是對自己的否認,非自主者不能接受這種等待。
(14)高創造力
創造力分自我實現型的創造力和特殊天才型的創造力,馬斯洛研究的是前者。并且,他強調,創造力只是自我實現人格的必然產品,自我實現者幾乎時時、處處都具備這種創造力,這種創造力來源于自主。
自主者為什么能自主?
他們能看到自己、他人和世界本相,事實是什么樣子,他們就看到什么樣子,這是自主者之所以有創造力的最根本原因。
他們之所以如此,馬斯洛認為,多半要追溯到他們無畏的性格。這要分兩個方面。
(1)對外界
自主者既不隨大流,也顯然缺少對文化的順應態度。他們不害怕別人會說什么,要求什么,笑話什么。因為他們不太需要依賴別人,所以也較少被他人所左右。并且,他們不敵視他人,相反會理解他人。
(2)對體驗
更重要的是,自主者不危懼自己的內部世界,不害怕并壓抑沖動、情緒和思想。
相對于普通人,他們的自我更和諧,他們更能接受自我。這種對自己的深層自我的接受,使他們更有可能敢于覺察世界的真正性質,也使得他們的行為更有自發性,而比較少控制、壓抑以及規劃、設計。
并且,與普通人相比,自主者不怕自己的思想,即便它們是“古怪的”、糊涂的或瘋狂的。他們不怕被笑話,不怕得不到贊同。他們能讓他們的自我通過情緒流露出來。相反,普通人和神經癥患者用圍墻擋住危險,他們的自我大多在墻內。他們控制、抑制、壓制、鎮壓他們的自我。他們非難自己的深邃自我,并且期望他人也這樣做。
對自主者的這種特質,馬斯洛曾做過以下描繪:
他們(自主者)并不忽視未知的東西,不否認它或躲避它,也不力求制造假象好像它是已知的,他們也不過早地組織它、分割它或對它分類。他們并不依賴熟悉的事物。他們對真理的探索,也不強求確定、保險、明確和有條理……當整個客觀情境有這種要求時,自我實現的人們可能安于無秩序的、粗線條的、混亂的、混沌的、模糊的、有疑問的、不確定的、不明確的、近似的、不嚴格的、不準確的狀態。
怎樣回歸自主?
怎樣才能回到“自主”,重新拾回自己的創造力呢?
1.重建你的內部評價體系。在決定你自己的事情時,試著自己做決定。你應該請教別人的意見,但最后做決定的時候是你自己。放棄對身邊人的依賴,放棄對權威、文化乃至流行的迷信。
2.傾聽并接受你內心的聲音。馬斯洛認為,“自主者對自己的體驗虛懷若谷”,他相信,直覺、感覺等體驗性的東西是我們認識自己、別人和世界最可靠的。
如果它們不可靠,那只是因為你在認識的時候,扭曲了它們。試著按體驗的本來面目去接受它們,這樣做得多了,你會發現,它們無比準確從不欺騙你。機體比分析的穿透力更強,機體評價過程比理性更可靠。
3.把每個別人都當作獨一無二的人。我們容易將自己當作獨一無二的,但我們卻容易以己度人,認為別人和自己一樣,卻忘記了每個其他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這是我們特別喜歡拿自己的坐標體系去套別人的根本原因。這樣做起來很輕松,但因此會喪失存在認知、存在價值和存在愛。
理解別人是很多種創造力的基礎。小說家如果不理解別人,他寫出來的作品就是可笑的。管理者如果不理解別人,他就不可能在管理上有創新。
以上這三者是最根本的。此外,還有一些小建議:
1.無我地體驗生活,全身心地獻身事業。
2.選擇成長。很多人放棄了成長,覺得人生這樣就可以了。當他這樣做的時候,創造力會逐漸離他而去。
3.真誠一致。不自欺、不欺人、不裝模作樣。自己的意識與內心的體驗相一致,講出來的又與認識相一致。
4.從小處做起。如果你目前不是自主的人,缺乏存在認知、存在價值和存在愛,但只要你從小處做起,一點點嘗試做你自己,你最終會走向自主之路。相反,如果你開始是這樣的人,但后來放棄了,你就會背棄這條路。
5.勤奮,追求達到你能做到的最好。
控制和“塑造”讓我們丟失自主
自主者自然有這么多優點,為什么多數人不這么做,從而成為非自主人格并喪失了創造力呢?
馬斯洛認為,與其說創造力是一種能力,不如說是一種人格。與其說創造力是我們學來的,不如說創造力是與生俱來的,多數人只是不幸放棄了自主而最終丟失了創造力而已。
導致拋棄自主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1)控制性教育
如果父母喜歡控制孩子,希望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計劃去發展。那么,這個孩子就會成為父母的復制品,而不是他自己。
有些時候,孩子會激烈抗爭,最終成為父母的反復制品。但是,他仍然沒有學會成為自己,他以控制對待控制。長大以后,他會特別愛控制別人。
更為關鍵的是,父母控制性的愛會讓孩子形成外部評價系統。孩童時代,他揣摩、在乎父母對自己的評價,在乎父母的物質獎勵。父母以為,這樣可以將他帶上他們以為的“正確路線”,但這個路線是否正確暫且不論,起碼會讓孩子形成特別在乎別人評價的心理。長大以后,他就揣摩、在乎領導、同事等周圍人對自己的評價,特別在乎單位和社會的物質獎勵。這樣一來,他無法成為一個自主的人。
并且,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后,和父母一樣,他也喜歡去控制別人,控制周圍世界。他會從自己的角度去看別人,看世界,并且根據自己的需要、欲望和想象去理解別人和世界。也就是說,他所有的多是匱乏認知、匱乏價值和匱乏愛,而不是存在認知、存在價值和存在愛。
如果深入理解的話,你會發現每一個非自主者都有深深的恐懼,他們缺乏安全感,他們之所以扭曲對自己、對別人和對世界的認識,只是因為這樣做讓他覺得更安全。按照事情的本來面目去認識,在很多時候,這會讓我們驚恐。
為什么會這樣呢?就是因為在童年的時候,父母給的是條件性積極關注:你必須滿足我們的要求,我們才給你愛。但孩子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的要求呢?父母們并不知道,而孩子最終也會形成一種潛意識:如果我不滿足別人(先是父母,后是周圍人)的需要,我就什么(先是愛,后是物質、社會經濟地位等)都得不到。
很多時候,恐懼會是一種力量,讓我們去爭取比我們需要的多得多的物質條件,這好像是好事。但是,作為一個非自主者,我們缺乏真正的快樂,我們缺乏創造力,而我們對社會乃至這個世界的貢獻,也并不多。很多時候,我們甚至因為要得太多而成為社會和世界的“害蟲”。
“填鴨式教學”和“應試教育”也是導致我們缺乏創造力的重要原因。我們的教育講“塑造”,而不是講“自主”。我們的社會甚至以為,我們可以“塑造”出有創造力的人來,這真是大錯特錯。因為創造力在每一個學生自己的身上,在他們的人格自主上,而不在別處。
(2)太順應社會
我們自己也是一個問題,我們渴望成功,渴望順應社會,渴望掌握社會的規則。為了早早地達到這一點,我們放棄了自己,成為“社會所希望的人”。
如果認真審視,你會發現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都做過掙扎:是做自己,還是向追求成功的規則投降。很不幸,多數人都選擇了后者。
必須說明,在很多時候,這樣做仿佛是成功,因為不少這樣的人成了成功人士。但可惜,這樣的成功人士缺乏創造力,他們所追求的,也是絕大多數人所追求的。他們所在乎的,也是社會潮流所在乎的。只不過,他們想要得更多。他們就以“我比別人占有的多”這種比較來衡量自己,來填補自己內心深處隱藏著的恐懼感。他們對社會的貢獻并不多,至于創新方面的貢獻,就更微乎其微。
對此,馬斯洛也有一段精彩論述:
對現實世界的良好適應,意味著人的分裂,意味著這個人把他的后背對著他的自我,因為它(對于成功)是危險的。
但是,現在清楚了,他這樣做的損失也是很大的,因為這些(藏在自我中的)底蘊也是他的一切歡樂、熱愛和能力等的源泉;而且對于我們來說最重要的,它們也是創造的源泉。
為了保護自己而去反對自我內部的“地獄”,結果也就把自己同自我內部的天堂割裂開了。在極端的情況下,我們成了平庸、封閉、僵硬、冷漠、拘束、謹小慎微的人,成了不會笑、不會歡樂和愛的人,成了愚笨的、依賴他人的、幼稚的人了。
他的想象,他的直覺,他的溫暖,他的富于感情,全都逐漸被扼殺或扭曲了。
【自主人格的14個特征】相關文章:
依賴性人格主要特征04-06
如何改變抑郁人格性格特征03-10
“被動攻擊型”人格的九個特征11-30
視疲勞患者的人格特征及中醫對策03-18
淺談醫院護士人格特征對護理工作的影響04-03
大學生攻擊性及其相應的人格特征11-19
對聯的特征01-21
人格謎題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