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村干部學院培訓的心得體會范文
8月25日,我在市委組織部的安排下,來到蘇州市農村干部學院參加了為期一個星期的培訓學習活動,認真聽了輔導老師們高水平的授課,看了蘇州市城市和農村的巨大發展,很受震撼。這次培訓學習和考察讓我真正增長了見識,體會到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真正意識到了只有徹底解放思想,堅決樹立發展就是硬道理的思想理念,摒棄“等、靠、要”的思想觀念,才能逐步縮小我們和發達地區之間的差距,才級逐步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走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來。作為一名農村基層黨員干部,我重點在發展農村經濟方面有如下幾點思考:
發展農村經濟的主要就是強村富民,解決農村公共開支問題,實現共同富裕,農村不發展,農民的人均純收入就上不去,我國的人均GDP就上不去,總量再大,也是不健康的發展。城鄉差距拉大更不利于社會的和諧穩定,因此如何發展農村經濟是擺在我們當今政府面前的重要課題。
一、要大力發展農村生產力,發展現代化農業,千方百計提高農業經濟收益。
1、要用現代工業的理念謀劃農業發展,徹底改變以人為主的農業耕作方式。
2、要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提高農村經濟組織化程度,優化糧食生產,要以生產質量高、附加值高的農產品為主,要積極發展農產品的深加工,優化規模生產模式,提高農產品生產的綜合效益。
3、要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生態農業、循環農業,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優化農業區域布局,形成區域整體優勢。
二、農村經濟必須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體制下,突破一家一戶分散經營模式,才能實現新一輪快速發展,徹底扭轉農民增收緩慢的局面。
1、必須盤活土地資源
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載體,發展農村經濟,必須盤活土地資源,要在不改變家庭承包經營的前提下,實現土地資源的盤活,鼓勵將耕地的經營權通過轉包、拍賣、入股等形式獲得利益最大化。
2、必須實施規模經營
市場農業、現代化農業發展的客觀要求就是要實行產業化、規模化、集約化。一定程度上可以說規模就是市場,規模就是效益,現階段的家庭承包經營,對實施規;洜I并非無路可走,無章可循,是要通過一定途徑和方式組織千家萬戶統一性的規模發展,可以通過龍頭企業發展帶動,也可以通過能人帶動。
3、必須突破性發展龍頭企業
現階段農村經濟發展的突出矛盾就是千家萬戶分散經營與瞬息萬變大市場之間缺乏必要的聯接紐帶,分散生產和銷售,很難形成規模和優勢,很難抵抗市場風險,只有靠龍頭企業將農戶的分散經營與大市場融合起來,才能帶動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龍頭企業的發展必須兼顧公司、農戶等多方利益,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共同體,才能切實起到帶動作用。
三、加快勞動力轉移,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1、要加快城市化進程
經濟發展水平是影響一個地區勞動力轉移速度的決定因素,經濟持續較快發展,農民外出務工的機會也多,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從根本上說,是要通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使農村經濟持續、健康較快發展。近年來,隨著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交通日益通達產業和資本的梯度轉移加快了欠發達地區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
2、轉移方式要多樣化
針對目前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中普遍重于勞務輸出的傾向,要堅持內部與外部,異地與就地,境內與境外相結合。
3、支持農民創業
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就是就業之源,使農民普遍得到實惠,末期得到利益。目前,最有活力的中小企業是民營企業,就是其中的一支重要先力軍。
4、發展教育和培訓事業是促進勞動力有序流動,解決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的一個有效途徑,勞動力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著農村經濟的發展,關系著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成功與否。要針對勞動力不同的文化水平,分層次、分對象、分渠道地進行專業技能培訓,著力加強市場中的競爭能力,才能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的轉移。
四、必須探索減負新途徑
農民是農村經濟的主體,農民積極性的高低直接關系到農村穩定和經濟發展的動力,減輕農民負擔,必須從實際情況出發,探索新途徑,與發展減負的新路子,從點到面全面攤開,用稅費的法制化、規范化杜絕亂收費行為給農民帶來的傷害,要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把引導農戶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種植資產、增加農民收入作為重中之重,通過企業發展,一方面有效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實現農民變市民,壯大集體實力,變農民上交為集體上交,徹底減負。
五、按統籌城鄉思路,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
1、經濟上讓農民當家作主,尊重農民的市場主導地位。經濟發展,經濟高于一切,農民既需要經濟的自由,也需要經濟的平等,政府應不斷依據大多數人民的利益,調整和變革各項現實的制度,保障每個人參與地方經濟發展的權力。
2、在政治上賦予農民平等的政治民主權,首先要給農民知情權、發言權、參與權,這是政治文明建設的基本要求,也是農民的強烈呼聲,讓農民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呼聲,認真聽取農民的申訴與呼聲,為農民排憂解難。
3、要切實保障農民的選舉權和代表權,給農民政治參與權,增加農民在各級人大、政協的代表人數,要允許并幫助農民建立自己的組織體系。
4、在教育和公共社會福利事業上,賦予農民對公共產品的共享權。提高對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的投入,做到城鄉一視同仁,保證農村孩子能上學,上好學,改變農村教育落后于城市的狀況。
5、要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和運行機制,要充分考慮農村人口狀況,重點解決好農民養老和貧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問題。
【農村干部學院培訓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延安干部學院培訓學習總結07-07
農村培訓心得體會范文07-24
農村培訓心得體會范文通用09-23
農村遠程教育培訓心得體會12-11
農村培訓心得體會范文15篇(精)09-26
農村義務教師培訓心得體會03-10
農村校長培訓的心得體會(精選7篇)12-22
農村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1-11
農村小學校長培訓心得體會05-09
農村小學教師培訓心得體會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