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一個響亮的名字響徹大江南北,他貧窮,粗茶淡飯,衣著簡陋,一生沒有任何積蓄;他富有,兩袖清風,表里如一,雪中送炭出手大方;他固執,執著造林,心無旁騖,老牛拉車不回頭;他豁達,淡泊名利,安貧樂道,草帽挨烏紗,平凡鑄偉大;對于家人的不理解,他說“忠孝難兩全,家國難兼顧”;對于人們的不理解,他說“只要生命不結束,服務人民不停止”……他就是被人民親切地稱為“草鞋書記”“農民書記”“百姓書記”的云南省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同志。
“共產黨員不要躲在機關里做盆景,要到人民群眾中去當雪松。”這是云南省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在職時的一句口頭禪,樸實的話語中滲透著“鄉土氣息”與堅韌品質。楊善洲1951年參加工作以來,一心想著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帶領百姓在貧瘠的家園播撒幸福的種子。他以一生的忠誠和執著,守衛一名優秀黨員大公無私、艱苦奮斗的精神高地,演繹一位領導干部清正廉潔、淡泊名利的公仆情懷。
“我們奮斗一輩子,不就是為了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有一個幸福的家園嗎?”這是楊善洲堅守一輩子的理由,也是他奮斗一輩子的寫照。堅守一輩子,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前半輩子,楊善洲身在其位,手中有權,權只為老百姓所用。
牢記黨的宗旨,保持平民干部本色,戴草帽,穿草鞋,深入田間地頭搞調研、訪民情,每次楊善洲在下鄉途中,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種包谷就種包谷,他的足跡遍布保山的村村寨寨,為改變保山地區的面貌,傾注了全部的心血。他經常拿出自己的錢來,幫助農村生產隊購買良種、肥料、牲畜等。一次,聽說保山縣大官市大隊成立了一個茶葉專業組,沒有生產基金,到處借錢,馬上給送去了8百元。有些人感到吃驚:“楊善洲這樣埋頭苦干和無私奉獻圖個啥?”他說:“我們共產黨員就要像魯迅說的.那樣,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輸出的早血!"
“草鞋書記”“農民書記”“百姓書記”這一個個親切的稱呼正是人民群眾對他努力工作的認可,對他無私奉獻的肯定,對他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的贊揚。
為官一任的幾十年里,楊善洲自感愧對早年守寡的年邁母親,愧對含辛茹苦勤儉持家的老伴,愧對每天上山種地、喂牛、打豬草的女兒女婿,愧對開著農用車跑運輸的孫子們。為此他傷過心,流過淚,但在公私之間、家國之間,作為“人民的干部”,他深知自己必須擔負比常人更大的責任,經受比常人更多的考驗。
“雖然我的職務退休,但共產黨員的身份永不退休!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還要接著幫群眾辦”。走下工作崗位以后,時任省委書記的普朝柱代表省委找他談話,讓他退休后搬到昆明居住,還可以到省人大常委會工作一段時間,楊善洲婉言謝絕了:“我要回家鄉施甸種樹,為家鄉百姓造一片綠洲。”正是憑著這種堅定的黨性觀念和宗旨意識,懷著對故土的眷戀和對群眾的熱愛,楊善洲在退休后的第三天就說服家人,放棄了城市優越的生活條件,回到家鄉施甸縣無償擔任大亮山林場場長,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積8萬畝、價值1億多元、完全成材后價值可達3億元的林場,并將林場無償交給了國家。
楊善洲把自己退休后的22個春秋獻給了大亮山,“楊善洲,楊善洲,老牛拉車不回頭,退休又鉆山溝溝……”這是在云南省施甸縣老百姓中廣為流傳的順口溜。在大亮山林場工作的每天起早貪黑勤勞動,把荒涼空曠,山石裸露的荒山建成了蒼翠的綠洲,讓不毛之地變成了生命的樂園。不求一分錢的回報。他無怨無悔,因為他早就把“為人民服務”五個字深深地刻進了自己的心里,并心甘情愿一輩子奉獻不止。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楊善洲是黨員干部的一面鏡子,以其為鏡可知榮辱、明職責、立言行,激勵黨員干部真抓實干、創先爭優。作為新時期的黨員大學生,我們應該以楊善洲同志為榜樣,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利益觀,刻苦學習,不斷創新,爭先創優,永遠用黨
【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學習劉芳先進事跡心得體會(15篇)01-23
學習黃永騰同志先進事跡心得體會01-28
學習劉芳先進事跡心得體會15篇01-23
學習劉芳老師先進事跡心得體會12篇01-22
愛生模范先進事跡02-08
婦女創業先進事跡09-18
志愿者先進事跡02-09
民航先進事跡材料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