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心得體會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朗讀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朗讀心得體會1
朗讀在語文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國著名語言學家呂淑湘曾講過,他二十年代在北大讀書時,教他們莎士比亞劇的一位外國教授,上課就讓他們讀,如果不懂,還要讀,就這樣,一堂課讀來讀去,終于領會了莎翁戲詞的妙處?梢娮x在語文學習中的地位。在語文教學中,朗讀可以讓學生更加全面地理解課文內容。古人說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說明了這個道理。其次,朗讀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語言,朗讀形成的信號刺激強度遠遠超過學生默讀,教師講解等。朗讀可以更加有效地把書面語言系統“內化”在大腦之中,逐漸建構完善一個處理語言的“格式塔”,從而把語言學習過程變成語言習得過程。再次,朗讀可以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宋代學者朱熹說“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讀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蓖ㄟ^朗讀課文學生可以積累材料,掌握各種句式,學到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將會促進說話、作文能力的提高。正如張中行先生說“讀,為的是吸收”,“使身外之物變為身內之物,并積少成多,這就成為寫作的資本”!岸嘧x,熟了,筆未著紙,可用的多種表達方式早已蜂擁而至,你自然可以隨手拈來,不費思索而順理成章”。
新課標明確指出:“各個年級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里面的正確、流利是最基本的要求,正所謂是熟能生巧,多花些時間問題不大。但是“有感情”中的感情從何而來,這需要一些技巧。那么在語文課上怎樣進行這樣的朗讀指導呢?我根據自己的摸索及借鑒別人的經驗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提示式朗讀
這種方法多適用于低年級,因為低年級同學能夠正確、流利,按結構停頓,標點停頓讀出一篇文章,已經完成了大綱要求的70%左右,但是為了培養孩子們的語感,同時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可以合理地運用提示式朗讀。例如《哪座房子最漂亮》一文中,有一句“青青的瓦,白白的墻”,“青青”“白白”這兩個描寫顏色特點的詞語要適當重讀。我先讓孩子們看圖,用小手指出圖上的瓦和墻,然后提問:“這是什么樣的瓦,什么樣的墻?”孩子們齊聲回答:“青青的瓦,白白的墻”,重音自然得到了強調。
二、對比式朗讀
調換字詞,轉換句式,讓學生去比較,通過比較,確定重音強調語氣,也是一種很常用的朗讀方法。例如我在教學一年級《影子》一課時,文中說“影子常常跟著我”,我先把”“常!睋Q成了“天天”,讓學生來讀,然后問:“換了可以嗎?”小朋友們各抒己見,有的說行,有的說不行,通過討論決定不能換,因為如果沒有光,就沒有影子。小朋友們明白了意思之后,我們又把“天天”換成了“常!,孩子們再讀時“常!本捅蛔x出來了,不僅指導了朗讀,而且還理解了課文,輕松至極。
三、情境式朗讀
有些課文離我們的生活較遠,學生無法入境入情。這種情況下需要老師為學生創設合適的情境,做好感情鋪墊。例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話:“‘奶奶’,小女孩叫起來,啊,請把我帶走吧!我知道,火柴一滅,您就會不見的……”在指導這一段的朗讀時,我設計了一個問題:小女孩為什么不愿意讓奶奶走?學生們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說奶奶是她唯一的親人,奶奶在的時候最愛她,最疼她;有的說小女孩生活很凄慘,她想讓奶奶救救她,保護她……我馬上總結說:“是啊,一個孤苦無依的苦命的孩子,奶奶是她唯一的.幸福的源泉,更是她的救命稻草,她多想跟奶奶一起逃離這苦難悲慘的生活,逃離這充滿饑餓寒冷的世界,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幫小女孩向奶奶請求吧!”示意學生齊讀這幾句話。學生們在有了更深體會后,把小女孩這幾句心靈的呼喚讀得淋漓盡致。
四、過把癮式朗讀
語文課上把朗讀作為一個重點,但過多的重復而單調的齊讀,指名讀,分組讀容易讓學生厭倦。兒童具有極強的好奇心,很強的模仿意識,所以在語文課上,我經常為孩子們提供一個舞臺,給他們一個角色,讓他們在朗讀中過把癮。例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一文中,董存瑞請求任務時,對連長說了七個字:“連長,我去炸掉它!”這七個字怎樣指導得力呢?我對學生說:“我是連長,你是董存瑞,你怎么請求任務呢?讀像了,我就批準!比缓笞寣W生自己練習,再指名讀,學生爭先恐后要當董存瑞,在角色的扮演中,這句話的感情自然得到了渲染,朗讀得生動真切。像這種人物對話,比較適合轉換角色,進行過把癮式朗讀。
五、情感體會法
朗讀指導,如果一味追求重音、停頓等技巧,并不能完全適用。像《瀑布》一文中:“!一座珍珠的屏,時時來一陣風,把它吹得如煙,如霧,如霧,如塵。”如果只引導學生把“珍珠”重讀,“如煙,如霧,如塵”讀得輕些,并不能收到很好的朗讀的效果,更不能體會到那種縹緲美麗如仙境般的境界。為了讀出那種意境,我沒有刻意去做技巧性的指導,而是讓學生自我琢磨,自我感受,再試讀,通過評價,肯定并推廣優秀的讀法。
其實情感體會法,也就是以前的商討式朗讀,學生試讀——集體評價——學生再讀。這種讀法比較適合于高年級同學,它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主體感受。
不論怎樣去指導朗讀,都要注意導之有方,導出層次,導到實處。新課標強調學生的主體感受,所以朗讀指導切忌一導到底,而是要因人而異,因文而異,不可做單一要求,要允許“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存在”。
朗讀心得體會2
今年六月我正好送走一屆初三畢業生,好懷念帶了三年的孩子們。九月又迎來一批新的初一孩子們。初三的學生要參加江蘇省的人機對話考試,即學生通過電腦考查英語口語和聽力,為此我在想:今年的初一一定要提前重視學生口語和聽力的訓練。讓學生的聽說能力達到脫口而出的流利感,這是我的愿望。我在為這個夢而做出一些努力?墒菑暮稳胧帜?
在網上取經的途中,慶幸看到了《談初中英語誦讀朗讀與背誦》,通過在線閱讀和網上充值下載到整篇文章,細心拜讀,潛心筆記,心中豁然開朗起來。
“熟讀唐詩三百詩,不會作詩也會吟”,我認為對每一位語言學習者來說,朗讀和背誦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對初學英語的初一學生來說更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學生在初一就養成了朗讀和背誦的好習慣,敢于大聲的朗讀,積極的背誦,讀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就會記住其中的一些句子、段落、習慣用法。那么到了初二、初三他們就很自覺地去朗讀、去背誦英語,還愁英語學不好嗎?
試行初一英語誦讀積分升級制的原因還有一客觀原因:我校是徐州西北的一所私立學校,銅北潤杰學校。學生大多來自銅山西北片的農村,很多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與其他人交流的都是漢語,且缺少說英語的`機會。因為平時說的少,更談不上運用。因此很多學生也就很難從生活中得到輸入英語語言材料的機會;學生在每周有限的幾節英語課當中所學到的聽說訓練也不能充分的保證把課堂上所學的英語句子得到及時的運用、復習和鞏固。這種的誦讀環境影響了學生的聽說訓練,也限制了學生口語能力的發展。
試行初一英語誦讀積分升級制的必要性:朗讀和背誦是有效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和口語能力的最佳途徑,也是必經之路,也是克服當農村中學學生的“啞巴英語”的有效途徑,更為重要的是朗讀和背誦還有以下幾方面的好處:通過朗讀和背誦,可以積累大量實用的詞匯、短語、句子、習慣用語;可以擴大視野,儲存大量有用的詞匯、短語、習慣用法;通過朗讀和背誦,可以了解英語國家的生活、風俗習慣、人文、歷史、地理知識等,還可以動員眼、耳、口等感覺器官同時參與學習,綜合提高聽說讀寫能力。朗讀得多了,背誦得多了,自然就形成了英語語感。語感一旦形成,在以后的學習中好些句子就會脫口而出。比如有一道填空題,你甚至不知道這個句子的具體意思你卻能說出該填什么詞,這就是你的語感。這樣就可以自然地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錯誤,在口筆頭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形成一定的靈感,有時甚至可以做對模棱兩可的答案。堅持不懈的朗讀和背誦也是訓練語言、語調、語流和連貫性、流暢性口語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有助于改進語音。通過朗讀,尤其是模仿正確、地道的英語語音語調,可以糾正和訓練自己的語音語調,掌握說英語的各種技巧,如連續、失去爆破、同化、重讀、弱讀等,從而迅速發展口語表達能力?谡Z能力提高了,英語成績自然就提高了。
試行初一英語誦讀積分升級制的可行性:朗讀和背誦幾乎可以不受環境的影響,對環境的依賴較小,容易得到保證。我們只要給學生有自由支配的時間和讀背的內容,學生就可以在晨讀或課外時間完成。朗讀和背誦同樣也不受時間的限制。它不需要學生專門用大塊的時間來完成。它具有機動靈活的特點,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朗讀和背誦的時間。課前課后,飯前飯后,至于在上下學的路上。初一學生剛接觸英語,對英語的好奇心強,學習積極性高,學習興起濃厚。教師如果能抓住這個時機,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促使學生大聲朗讀,積極背誦常用的句子、精彩段落和一些習慣用語,打好堅實的學習英語、運用英語的基礎,對以后的教與學將十分有益。為此我打算尋找一種更加有效的誦讀機制來更好地讓我校的學生能更好的得到口語能力的鍛煉,對于初一學生來說,還要注意其實行的趣味性,為此我又把QQ游戲里的積分制做法和誦讀機制結合起來,更好地調動學生參與誦讀中來,且用一定的積分和升級制度來讓學生興趣盎然。
因此,我想對我現在的初一學生說:“同學們,趁你們風華正茂,值黃金記憶時光中,在學英語過程中請盡量地放出聲來朗讀英語,力求把一些范文、精彩的段落、句子背下來,這樣等你們上了初二、初三英語就很輕松了!
朗讀心得體會3
在教學實踐中,我總是掌握不了讀與不讀的尺度,究竟該怎樣指導學生去讀?怎樣范讀出最佳的效果?今天經過楊修寶老師的培訓和指導后,開始對朗讀及朗讀教學有了一些新的認識。
培訓時楊老師就朗讀的方法和朗讀教學十二種策略進行詳細地講解和指導。朗讀時首先要調整好氣息,這樣才能做到字正腔圓;朗讀時還要處理好重音,而處理重音的方法有加強音量;增加音高;增加音長;重音輕讀。沒提到一種策略時,楊老師都舉出恰當的例子,引導我們去試讀體會。
說句實話,在如此專業的老師面前,一向還自詡朗讀不錯的我,竟然多了幾分怯意。每次朗讀例句總是小聲的嘗試著。等聽過楊老師的示范朗讀后才知道了自己在朗讀上有多么大的差距。雖然很多理論的東西需要不斷地實踐去檢驗,不過通過這一下午的培訓到使我對朗讀產生了極濃的興趣。
這不由得使我想到了語文教學中的朗讀教學環節,課上要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教師就要善于以“趣”引路,以“情”導航。低年級的課文多以童話故事為主,情節生動,人物的對話內容較多,最適合分角色進行朗讀,讓學生選定自己喜歡的角色,配之以自己的理解進行朗讀,這其中最能體現出孩子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對人物感情的把握,因為他們真正地做到了設身處地地去讀,去想,去參與,這時的孩子已在不知不覺中成了文章中的人物。這樣讀出來的語句必然趣味橫生。
要做到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朗讀教學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指名讀,分角色讀,上臺表演讀、誦讀,美讀等。不同的形式也給學生提供了朗讀的機會。配上樂曲來朗讀,又可以營造情境,能使學生盡快進入角色,活躍課堂氣氛,愉悅學生的心情,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有助于理解課文內容。
總之,朗讀作為一種有聲有色的語言藝術,是把訴諸視覺的文字語言轉化為訴諸聽覺的活動。自古以來,人們都非常重視朗讀在學習和教學中的運用,象白居易則是讀書以至“口舌成瘡”方有大成;韓愈是“口不絕吟于六藝之文”始成大家。愿借這一次的培訓,提高自己對朗讀的認識。
朗讀心得體會4
日前,文化類綜藝節目《朗讀者》在央視播出,獲得了觀眾的一致點贊!吨袊娫~大會》讓大家看到了董卿的“腹有詩書氣自華”,此次董卿則轉型擔任了《朗讀者》的制片人。節目播出后,董卿接受了記者的采訪!独首x者》首播的成績讓董卿十分興奮,“大家的關注給我們帶來了鼓舞”。
推動人心相互靠近與《中國詩詞大會》相似,《朗讀者》也是央視傾力打造的一檔文化類綜藝節目。這一次,“才女董卿”再次發力,請來演員濮存昕、企業家柳傳志、世界小姐張梓琳等人,把自身的故事融入經典作品中,給大家調制了一碗“文化雞湯”。
談起節目的制作初衷,董卿說,她在這個行業已經做了22年,已經到了去做一檔自己真正喜愛的節目的時候,“再加上我個人的興趣愛好吧,因為我本身對文學的確是很感興趣,《朗讀者》就是把文本和人物結合在一起!
從主持人轉型為制作人,董卿坦言,這檔節目對自己來說是一次難度極大的挑戰。朗讀的文章必然是溫暖的、有態度的,具有撞擊靈魂的力量;嘉賓的選擇標準與一般的綜藝節目截然不同,“朗讀者”要有豐富的閱歷、動人的人生故事和情緒感染力。據了解,在已經結束的錄制中,很多嘉賓的動情朗讀讓全場震撼,斯琴高娃朗讀的《寫給母親》更是讓董卿當場淚奔!拔淖值谋澈笫乔楦械某休d,而朗讀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來表達情感、傳遞愛”,董卿希望《朗讀者》能夠像一雙溫柔的手,輕輕推動人心相互靠近。
素人帶來驚喜感動
在首期節目中,演員濮存昕、企業家柳傳志、世界小姐張梓琳等嘉賓帶來了各自的生活情感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嘉賓方面,《朗讀者》采用“明星+素人”的方式。董卿說:“起初考慮的`是全明星陣容,但后來我們發現,明星已被過度消費,在他們身上比較難捕捉到大開大合的人生故事,而普通人或者說一些特殊的普通人身上,真有我們意想不到的、能給人帶來驚喜和感動的一些人生經歷和感悟,所以我們堅定地采用了星素結合的方式!
董卿表示,首期節目中,來自四川的“鮮花山谷”夫婦讓她覺得節目效果達到了自己的預期,“我們都沒有想到,一對很普通的夫妻還能有如此真摯、美好、單純的一種生活,他們給大家帶來了無限的想象”。
老百姓同樣能看懂今年春節檔,董卿主持的《中國詩詞大會》走紅熒屏,此次的《朗讀者》也是文化類節目,這是否意味著文化類節目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對此董卿直言道:“文化類節目真的很難做,我并不認為《中國詩詞大會》或《朗讀者》得到了大家的關注,就標志著中國文化類節目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但起碼這是一個風向標,大家的關注給我們帶來了鼓舞!
在董卿看來,文化類節目需要更精心的設計。節目制作之初,很多人擔心老百姓看不懂這個節目。節目播出后,董卿難掩興奮之情,給記者分享了她剛剛收到的各方反饋意見。董卿說,96歲的大翻譯家許淵沖是本期節目中文化含金量最高的嘉賓,也是離普通老百姓生活比較遠的一位嘉賓,但他的講述引起了觀眾的普遍共鳴、關注和贊賞!霸S老先生的情難自禁和他的可愛、執著,是真正打動人的地方!倍湔f,“對于這檔節目,我的好朋友婁乃鳴導演告訴我,第一觀感兩個字驚了,哪里請來的大神,在不經意間流露美和旺盛的生命力,真好!”
朗讀心得體會5
時間關系,沒有說完,今天我們繼續來談談跟感受相關的內容。
我們一再強調感受的精細化,那么,到底如何獲得精細化的感受呢?對于這個問題,張頌老師引用了袁守定的話說:“文章之道,遭際興會,抒發靈性,生于臨文之頃者也,然需平日參經饋史,霍然有懷,對景感物,曠然有會,……得之在俄頃,積之在平日!边@一段話是說積累,但是積累什么并沒有提到。此外,僅僅是積累也是不夠的。除了積累之外,我們還需要形成一種意識,或者說養成一種習慣。
這種習慣就是朗讀中的形象思維。
形象思維人人都有,比如說,我現在問你小時候家里住的房子是什么樣的?你的父母長什么樣子?當你開始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頭腦當中出現的一定是畫面而不是文字,這就已經在啟動自己的形象思維了。不過,我們這里所說的形象思維是特指有聲語言二度創作時的形象思維。這種形象思維的特點是與作家寫作時的形象思維方向正好相反。寫作時的形象思維是從形象到文字,比如唐代大詩人王維的詩作被人比喻為詩中有畫,就是說透過文字能看到后面的形象,而朗讀朗誦時的形象思維是從文字到形象,再從形象到聲音。但是,恰恰因為朗讀朗誦是二度創作,而且文字本身就具有音聲性,所以很多人從小就習慣了見字出聲。即使長大之后學習了一些朗讀朗誦的技巧,也往往是在聲音的形式上下功夫,或者只是把文字同聲音形式關聯起來。比如,我經常在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的稿件上看到很多符號,有的是文字寫著快、慢、高、低,有的是箭頭,向上或者向下。當他們拿著稿件開始朗讀的時候,看到的只有眼前的符號和文字上的箭頭,忘記應該在文字背后看到豐富多彩,變幻多端的大千世界。
所以,感受的第一步就是要形成一種從讀到看的意識。這里的讀當然是說讀文字,看則是代指所有的感受類型。不僅有視覺感受,還有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運動覺、空間覺等等。上述這些都是通常所說的形象感受,另外一大類則是邏輯感受。像是并列、遞進、轉折、總括等等。
《朗讀學》第六章里講朗讀者由作品的文字語言中感受到形象,可以看到、聽到、嗅到、嘗到、觸到文字符號所代表的客觀世界中的種種事物,也可以感知時間發展,空間移動、事物運動,這是記憶聯想和再造想象的過程。
僅僅有了感受的意識還遠遠不夠,我們還必須有感受的能力。上周六我在分享的時候舉了一個例子,也就是《春》當中的一段話:“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笔潞笥信笥言谌豪飭,園子與田野怎么區分?這其實就是一個“看”和“看到”的問題!翱础敝皇莻過程,看了一眼,得到的只有模糊的輪廓,而看到不一樣,不僅有過程,還要有結果,不僅有結果,還要有反應。不僅看到輪廓,更要看到細節,不僅看到相似,更要看到特征,不僅要看到靜止,更要看到運動。就上面那句話為例,園子里和田野里,粗粗地看,非常接近,都是綠色的,都是眼光所及的'范圍。但是仔細研究一下,你會發現,區別還是非常明顯的,是朗讀者為中心,園子是近的,田野是遠的;園子是小的,田野是大的;園子有界限,可能還有圍欄,田野則是開闊廣闊的。如果細細分辨下去,這樣的差別還能找出很多很多。試想,一個人站在自己家門口,先看到自家園地的景象,再抬起頭往遠處看,看到更廣闊的天地,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那豈不是非常的興奮?于是,那個“瞧”字就不會只是靜態的看一眼,而是充滿了生活激情的,跳躍式的張望。有了這種感受,“瞧”字的聲音方式就變成了一種彈發式的感覺。
說到這里呢,我想再談一點感受與聲音匹配的問題。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建立了感受之后,還得用自己的聲音把感受描繪出來。這里涉及到一個聲音彈性的問題。聲音彈性,也就是聲音的可塑性,它是指朗讀者的聲音與他運動著的思想感情之間的匹配,或者說是聲音對運動變化的思想感情的適應能力,具體表現形式就是虛實、明暗、高低、大小、收放等等方面的對比呈現能力。通常來說,聲音的彈性都是通過復合對比的方式來呈現。比如說有高就會有低,有明也會有暗。獲得聲音彈性的基本方法有這樣幾句口訣,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情感體驗是基礎,氣息變化是橋梁,發聲能力是條件,從情到聲是途徑。
朗讀心得體會6
常言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讀尤其重要,其中有一種非常湊效的朗讀形式就是分角色讀。在孩子們眼中,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他們特別喜歡走進文中的童話世界,把自己扮演成其中的一個角色。第一冊后兩組課文幾乎都是蘊涵豐富寓意的童話故事,情節生動,對話豐富,非常適合分角色讀,所以在這兩組教學中我常采用分角色朗讀的形式。
分角色朗讀,確實是一種能讓學生進入文本角色,展開想象的翅膀感情作者之情的有效的途徑和形式,教學中每每進行這樣的訓練,課堂氣氛頓時異;钴S起來,同學們紛紛舉手,躍躍一試,就連性格內向、平時寡言少語的同學也不甘示弱。往往在這樣成功的角色朗讀過程中,學生便把課文讀通了讀懂了,語言訓練和情感內容也就落到了實處。但是在這組課文分角色朗讀的教學過程中,卻出現了問題。
教學《自己去吧》第一課時,沒有精心設計什么問題,就是讓學生反復地讀課文,我先讓學生把課文讀正確、通順,接著在第一層次的讀后,就示范,要學生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這時的分角色讀,我不要求學生讀出感情來,而是要學生學會合作,利用小組檢查監督學生的學習情況。結果巡視的時候發現各小組的合作角色朗讀幾乎是失敗的,學生不是讀錯句子就是把提示語一起讀了,有的還讀過了地方不知道在哪里停,這樣的角色朗讀把整篇課文讀得支離破碎。在這節課的教學中,讓學生在小組中分角色朗讀,只重視了合作和激發學生對文本的喜愛,在分角色朗讀前,沒讓學生充分熟讀、了解課文,學生沒弄清小鴨和鴨媽媽說了什么話,所以分角色時自然就要亂套了。
于是在第二課時就讓學生多讀,還加上了我的范讀,范讀課文時,小鴨、鴨媽媽,小鷹、鷹媽媽的音色語氣都不太一樣,孩子們笑了,鼓掌了,說老師讀得真好。我們開始討論這些角色該怎么讀好,學生一遍遍的嘗試,我用生動的朗讀評價語,幫助學生理解課文、讀出味道:“你這鴨子,急什么?”“鴨媽媽,你還不緊不慢的.,你就不擔心嗎?”“瞧小鷹在撒嬌呢!”這個時候,我請學生把小鴨、鴨媽媽等各角色的話劃出來,動動筆墨,反復讀讀?墒,一年級的學生剛接觸對話,讓學生直接畫出小鴨說的話真難,浪費了很多時間還沒全部畫對。于是,我在課堂上這樣鋪墊:
師:小鴨看見清清的溪水,想做什么呢?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看看小鴨和鴨媽媽說些什么?(生自讀)
師:誰是小鴨子?你對媽媽說什么?(學生很自然的說“媽媽,您帶我去游泳,好嗎?”)
師:鴨子媽媽在哪呢?(請另一個和小鴨對話: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吧)
學生潛能無限,但是在潛能被激發出來之前,必須從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懂得了哪句是誰的話以后,再讓他們在下面同桌分角色讀,這時情況就好多了。有了前面的鋪墊,到了后面的課文《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這樣從易到難,先扶后放,學生在以后課文的學習中準確畫出對話的概率就高了。
教學《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時,分角色朗讀之前,依然讓學生先把各角色的話劃出來,劃出燕子媽媽和小燕子的話讀讀,然后再分角色朗讀。課后忽然覺得,劃是手段,是為了分角色朗讀,分角色朗讀又是為了什么?分角色朗讀不是目的,是手段,如果把分角色朗讀看成是學習的過程,那么,我們不妨改進一下教學思路,讓學生在小組里學習,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分角色朗讀,請各角色想想自己該讀什么話,動筆劃出自己說的話。不機械地劃,讓劃和讀聯系得更緊密,這樣學生更好接受,就不會劃完以后又不知道該讀哪。
其實,成功的分角色朗讀訓練還要求教師的指導要恰當、及時,要融于閱讀之中。引導學生從描寫角色的神態、動作的句子中體會角色內心活動和思想感情,挖掘角色的個性?傊,分角色朗讀,要靈活運用多種策略讓學生讀得入情入境,讀出不同角色不同的語氣、語調和內在的思想感情,才會情不自禁地流露出相應的表情,伴之以相應的動作。
值得注意的是,分角色朗讀課文或創造性角色朗讀,要求語言準確、生動、富有感情,這是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更高的朗讀訓練。因此,分角色朗讀也只有在學生熟讀課文,正確領會作者意圖、角色的內心情感,能夠有感情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去進行的;ㄉ诘牡谰吆托问酵稚W生對文本的注意力,不是閱讀的本質,要適可而止。角色朗讀不是課本劇的表演,也不是課堂教學的作秀,它仍是實在的,嚴肅的,認真的閱讀。學生只有在扎實的閱讀理解基礎上,才能讀出角色的情感、態度,正確表達角色的內心世界。才能自然地朗讀、自然的表演、自然地流露。同樣,臺下的同學才能觀察出朗讀同學的水平,體驗角色的情感、態度。這樣的分角色朗讀才更有意義,才更有價值。
朗讀心得體會7
近日,中央電視臺推㈩的一檔節目《朗讀者》火遍大江南北,其前三期的主題分別為“遇見”“陪伴”“選擇”。今天,筆者就想借著這三個主題詞聊一聊中高年級朗讀教學的策略,以期培養更多學生成為酷愛朗讀、懂得朗讀、善于朗讀的“朗讀者”。
一、“遇見”——走進文本
《朗讀者》說,人們朗讀的不只是文字,朗讀的同樣是人生。而這正是這檔節目能牽扯億萬觀眾心靈的魅力所在。我們不難發現,其實電視節目中的不少“朗讀者”普通話不標準,聲音也不好聽,但就是能打動觀眾。一個根本的原因是,朗讀者的經歷“遇見”了朗讀的內容,并產生了共鳴,他的聲音自然成了最好的詮釋。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由此觀照中高年級的朗讀教學,學生能不能真正“遇見”文本,哪怕是走進文本,這是中高年級朗讀教學的起點。說得再直白一點,我們只有讓學生理解了文本,理解了文本的內容、主題乃至表達,才能進行“有感情朗讀課文”的指導?蓢@的是,我們很多老師在閱讀教學剛剛開啟,學生“正確流利”都未達到的情況下,就大聲疾呼“誰能比他讀得更有感情?”,殊不知,只有走進文本,從理解到表達,才是開始一篇課文的朗讀準備。
我們都知道,教材中的很多文本無論時空還是情感,都距離學生較遠。所以,要想學生用聲音表達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就必須為他們架構起與文本之間的橋梁。
我們來看于永正老師執教《第一次抱母親》的教學案例。我們在課堂上發現,不少學生在于老師的朗讀聲中淚流滿面,接著他們的朗讀也情深意切。于老師是怎么做到這一點的呢?首先,于老師在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前,先扣住兩個重點詞“翻山越嶺”“重擔”進行教學,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理解這兩個詞語:“同學們,‘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濕臥娘身’,說的是母親養育兒女的艱辛;‘兒病恨不將身替,調理湯藥不離身’,說的是母親在兒女生病時的焦慮和對兒女的照料;‘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說的是母親為了教育子女所做出的巨大貢獻;‘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說的是母親對遠行的兒女的體貼和牽掛。同學們,母親的重擔里面裝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太多,母親所挑的不是一百多斤的重擔,她挑的實際上是大半個天!同學們,當我們理解了重擔的意思之后,再回過頭來看前面這句話,翻山越嶺,母親僅僅是翻過一座座山、一道道嶺嗎?”讀懂了文本的言外之意,何愁學生不能有感情地朗讀?其次,于老師在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前,先自己深情地范讀:“于老師備課的時候也讀了好多遍,但我讀得不一定有你們好,我也不一定讀得正確,但是我想讀一遍給你們聽,好嗎?”此時臺上臺下鴉雀無聲,大家都在靜靜地聽著于老師的朗讀,都被于老師繪聲繪色的朗讀帶進了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之中,也深深地被課文中的母子之情感動著。當讀到最后一段時,于老師按下了錄音機,一段舒緩的音樂漸漸響起。當于老師把課文讀完,臺上臺下都報以熱烈的掌聲。臺上更有不少學生紅著眼睛在哽咽。此時情感之弦被撥動了,何愁學生不能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于老師在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前,一直在觀察學生的表情:“我發現同學們第二遍讀課文的時候,表情和第一遍不一樣,你們的表情告訴我,你們把課文讀懂了,我從你們的表情上看出來了!薄斑@一次我又認真地看同學們的表情,和第二次又不一樣,我一看這表情,我知道這一次你們讀進去了!鼻閯佑谥卸斡谏,何愁學生不能有感情地朗讀?
二、“陪伴”——走進文法
中高年級的學生朗讀技巧要不要進行訓練?答案是肯定的。有人說,寫文章就是玩文字游戲,話糙理不糙,不同的詞語、詞組、句子按照不同的順序組織就構成了不同的文章,這就是文法。所以學生要想朗讀好文章就必須講究方法和技巧,把握語速,處理好停頓,注意重音,要有語勢,要有節奏。這個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需要老師在每節課里的“陪伴”(指導、示范、陪練)。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走進文法。
朗讀心得體會8
我們xx小學請來顧老師對我們進行了朗誦培訓,培訓模式的基本程序是:首先把互動提到首位,青年教師讀文、現場點評、專家范讀、專家講座四個階段。
我最深感觸的是:通過青年教師的朗讀、專家聲情并茂的范讀與適時的指導、同事們學習的專注,令我感動,同時使我學到了不少東西。首先是打開了思路,專家提出的觀念讓我對朗讀課文教學有了一個新的認識;青年教師的朗讀讓我對比到了我們之間的差距,在深受啟迪的同時,也有所反思,深感當前教學任務的艱巨。
在新課改的理念下,如何使語文朗讀教學工作煥發新的光彩,是我要值得深思、感悟的,在今后的語文朗讀教學中,針對自己的教學的薄弱環節與不足之處,以名師為榜樣,研究他們的教學藝術與教學思想,為我所用,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使自己的教學更趨完美,努力提升語文教學朗讀水平。
這次學習我體會最深的的有以下三點:
一、發揮想象,配以肢體語言指導朗讀。
每次朗讀,都要啟發學生想象,要變文字為圖畫,要眼睛看文字,腦海中要展現出相應的畫面來,從而入情入境。例如讀《所見》時要把自己當成文中的人物,是你在喜、在憂,有了這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像演員一樣扮演好各種角色,再配以相應的神態、動作就能讀得有味而傳神。不多我的年紀大了,做起來覺得別扭,看同事做覺得開心,賞心悅目。
二、老師的范讀,可以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在平時里,我喜歡從投影機里放出朗讀,我以為只要他們能讀準音就行了,而今天顧老師站在我們中間精彩的范讀,以聲傳情,形神兼備,則更能使我感到貼近也更能打動我,不僅使我對課文內容產生感情,還使我受到感染。
因此她每次范讀我幾乎都能把我帶到文章的情境中,使我聽得如癡如醉,情感也隨之跌宕起伏,這時的階梯室異常安靜,隨著顧老師的朗讀情感,我們的心和作者的心碰撞在了一起……很多時候都會情不自禁地跟顧老師一起讀起來。同時讓我明白在耳濡目染中,范讀不但激發了學生朗讀的興趣。
老師聲情并茂的朗讀,可以觸及學生的內心,使學生及時把握住了文章的感情基調,基本掌握了感情朗讀的金鑰匙。師的范讀很重要,可以把學生帶入文章情境,激發學生朗讀興趣。相比之下投影里傳出的聲音聽起來很遙遠。
三、劃分節奏,改變符號。
劃分節奏,由我以前總認為單一的,一成不變的。聽了顧老師的講解,讓我知道原來劃分節奏可以根據意境與理解詩意來劃分。但我有點質疑(不敢提出)因為我沒做好準備。如果劃分的節奏與參考書不一樣,考試的'時候批改試卷時,批改老師會改變答案嗎?還有標點符號,可以在讀書時這句的符號省去,那句的符號也可以省去。聽起來美感是有了?墒俏疫是質疑,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難點是閱讀和作文的教學,而標點符號的掌握又是其中的一個難點,尤其是低年級小學生,在初步接觸和學習標點符號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我們如果在平時中告訴他們這種朗讀方法,會不會對他日后閱讀與寫作造成影響,這也值得深思。蘇聯著名高級編輯布拉果曾指出:“標點符號就是標出思想,擺正詞和詞之間的相互關系,使句子易懂,聲調準確。標點符號好比音符,它們牢固地縛住文章,不讓它撒落。”被選入教材的課文每一篇都是文質兼美的。它們不僅思想內容積極向上、語言文字準確生動,而且標點符號的使用也極其講究。標點符號的學習也離不開朗讀。以前我們在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朗讀課文,也要讀出標點符號的語氣和情感、逗號停頓時間短,句號停頓長些。如教師能充分利用課文引導學生像推敲語言文字一樣去琢磨標點,感受標點之意蘊,體會標點之精妙,并創設情境使其學以致用,相信學生濫用標點符號的情況一定能得到改善。但今天顧老師這一招又是否創新呢?該值得借鑒嗎?我個人認為標點符號是——無聲英雄,朗讀指導時該怎樣使用真是見仁見智了。
此次培訓使我們全體語文教師受益匪淺,明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更重要的是讓教師們清醒地認識到自身是專業成長的主體,只有教師自身具有不斷學習的動機和需求,并且不斷地付諸于行動,不斷地自我學習,主動積極地參加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并能在實踐中進行反思、分析、總結,這樣才能使自身的專業素養得到提高。
朗讀心得體會9
聽取了于永正老師的《朗讀和朗讀教學》講座之后,我所得甚多。
朗讀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是不可置否的。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又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見朗讀在語文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于永正老師認為“語文教學就是要以學生誦讀原文的練習為主線,就是通過多種方式聯系學生的原有知識和經驗去領悟課文的內涵。”可是我們老師并沒有完全做到把把時間交給學生,讓他們發揮學習的主動性,鍛煉他們的朗讀能力,讓他們從中獲得一種成就感。這樣學生才有興趣學習。不要忘記了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要對學生有信心,不要擔心學生離開自己就學不好。因此我們需要大膽把時間交給學生,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這就需要教師在讀前設計好明確而具體的問題和任務,讓他們通過讀自己解決問題。
作為課堂引導者的角色,老師應該要引導學生憑借想像、聯想以還原語言文字所描述的形象,并進入其中,深入其里,去感受語言情境,體會語言情感,領悟語言情境,理解語言技巧,這是閱讀教學中對學生加強語言綜合訓練的重要方法,而朗讀則是達到上述目標的有效手段。
聽于老師的課例,我發現,在閱讀教學中,于老師善于運用情境創設法,將學生引入情境,借助朗讀,去想像,去體會,去理解,去表達,使朗讀達到了語言與語境的融合,情感與情理的結合,體會與表達的.結合,情思與情趣的一體。
跟大師交流,思想的火花不斷地飛濺,我相信不斷地吸收大師的思想,自己的水平能夠更上一層樓。
【朗讀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朗讀培訓心得體會10-27
朗讀教學心得體會12-26
朗讀能力培訓心得體會05-25
朗讀培訓心得體會范文08-05
情感朗讀教學心得體會12-20
朗讀培訓心得體會(9篇)12-28
朗讀培訓心得體會9篇12-12
朗讀培訓心得體會(通用9篇)12-28
朗讀培訓心得體會(集錦9篇)12-28
朗讀活動總結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