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國培培訓心得體會對于國培培訓的感受和體會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培培訓心得體會對于國培培訓的感受和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國培培訓心得體會對于國培培訓的感受和體會1
我有幸成為鄭州師范學院其次期“國培規劃”語文班的短期培訓學員。十五天的培訓經受,專家的精彩講座、名師的經典引領,讓我既有觸動和反思,感動和驚喜,更有理念的更新和專業學問的延長與提升。這是收獲豐厚的半個月,也是促進自身專業不斷成長的半個月!十五天的學習熏陶,讓我反復不懈地告知自己:從現在起,做一個幸福的教師。
1、提高教師道德修養水準
這次國培,讓我真正領悟到的就是“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學無止境”的真諦。教育是布滿才智的事業,教師肩負的責任重大。當今社會,物欲橫流流失了正直,因紙醉金迷迷失了方向。物質大于精神,人們無利而不往。作為教師的我們,必需保持安靜的心境,觀賞自己所從事的教師職業,遵守師德,享受紅燭春蠶孺子牛精神,不計較名利功德,廉潔修身,不斷提升教師的人格魅力。我們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人,是正在成長中的學生。學生有感情,有理智,我們必需信守“教師一天,學生一輩子”的諾言,甘愿做學生的人梯,傳做人之正道,授做人之正業,解人生之懷疑。具有一顆喜愛學生的真誠無私的心,不斷加強師德修養,促使自己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努力學習,提高教學水平,在教育教學中找到差距,增加育人功能,更好地根據教育規律做事。遠離職業倦怠,做歡樂幸福的教師。
2、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觀
“優秀教師一輩子只要做兩件事:讀書和教書。讀書是利己的,教書是利人的,然而教師的幸福正在于這兩者是完全全都的。”這是教育專家高萬祥教師的至理名言。高萬祥是全國優秀教師,江蘇省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江蘇省中學語文教學討論會副會長,蘇州市首屆名校長。XX年獲《中國教育報》全國首屆十大讀書人物。高萬祥教師面對爆滿報告廳的上千名聽眾,口若懸河講解讀書的精華,滔滔不絕演說讀書勝利的經典,笑聲蕩漾,掌聲不斷,在場聽眾完全沉醉。這是一種全新境地的洗禮,一次靈魂的升華,讓人在不知不覺中握緊拳頭奮起讀書。
確實,讀書是我們教師一輩子要做的事,由于“傳道、授業、解惑”已經遠遠不能應對處于改革開放的教育教學。如今的學生可以說是見多識廣,學問量在飛速增長。他們除了課堂學到的學問外,讀經典著作,看時事新聞,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無所不及。 (心得體會)他們每時每刻都在產生許很多多“稀奇奇怪”、“異想天開”的問題。我們教師應同時具備兩種身份:既是教師,又是學生。為“育人”而學習是教師的天職,必需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觀念。靜下心來,讀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讀羅曼羅蘭的三部《名人傳》……學習心理學,學習科學文化學問,學習新的教法、新的教育教學理念,讓自己成為“源頭活水”更好地滋潤學生渴求學問的心田。
3、更新教育教學理念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埋頭苦干是我們踏實的工作作風。但一味地埋頭苦干在這與時俱進的時代卻讓我們不少教師感到了迷惑,辨不清了教學道路前進的方向。特殊是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縱深進展,許多教育教學中的深層次問題不斷地暴露,常覺得自己在教學上辛勤地付出了特殊多,可是看不到學生很大的進步,經常是夜不能寐。這次國培的學習,各位專家在講解自己的理論觀點時,都引用了大量的課堂片段、教學案例,“以小見大”,傳授學問、講析技法、說明理念。讓我們在教學的“迷宮”中找到了方向,在共鳴中到達了共識……
省教研室主任張琳教師主持的講座《語文教學現狀與思索》,高角度地分析了當今語文教學現狀,深層次地挖掘了教學問題的根源。她明確指出“不會討論的人,如何教學?”“要進步,就要做論文課題。”那么怎樣討論呢?既不能脫離教學實際又要為解決教學中的問題而進展討論,換句話就是我們的討論不是在課本上進展的討論,而是在教學活動中的探究:
3.1在整理中思索,日常加強教育理論學習,為課題討論預備好科學依據;
3.2在案例中反思,基于教學事例進展的思考,把每一節課或平常的教學所思所得準時記錄,為科學討論預備實踐材料;
3.3在行動中討論,探究問題解決的方案,找準自己教科研的切入點,注意科研的”針對性、實效性。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總結,不斷地反思,準時將自己的`閱歷撰寫成論文。教育是一種才智,才智存在于微小末節中,點點滴滴積存就會有勝利的可能。
時代在不斷進步,社會在不停前進,同樣,教育教學理念也應與時俱進。我們必需把握先進的教育科學根本理論,樹立現代教育觀、學生觀和學習觀,在教學活動中遵循客觀規律、調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學方式,把素養教育貫穿到學科教學過程中,站到更高層次上以“一覽眾山小”的姿勢來面對新課程。
4、提升教育教學業務水平
這次培訓,專家們深厚的理論功底、敏銳的洞察力以及極具創新意識的教學模式,對提高我們的理論水平和實踐力量有極大的幫忙。省教育專家于樂教師分析了十年課改的成敗,指出課程標準XX年版與XX年課程標準試驗稿相比“改”了哪些內容,如何加強學段目標的落實;上海市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王雅琴專家號召我們樹立課程意識,心中有課程。
她認為課改以來,語文教學討論大多指向教學過程和方法,當我們的留意力走向“怎么教”的時候,卻忽視了“教什么”這個教學的根本。必需依據新的課程標準所提出的要求,細心選擇教學內容。了解各模塊學問點的組成,以及各學問點之間又有怎樣的聯系與區分,知道對于不同的內容應當分別講解到什么程度,把握好學問的深度和廣度。
我們從中可以很簡單地感受到,新課堂教師不再操控學生的大腦成為學生學習的統領者,把自己的學問機械化傳送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在自主制造中學習,培育學生的高級制造思維力量。教學不再是“授之以魚”,而是“授之以漁”。一名語文教師不但要有高尚的情操、高雅的風格與安康的思想,更要有扎實的教育教學業務素養,才能嫻熟駕馭課堂,引領學生踏上探究、求知的道路。
總之,參與這次國培獲益頗多。在將來的教育教學征途中,我會更加堅守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開拓進益始終站在語文教學的前沿,不斷討論新狀況,解決新問題,扎扎實實地去探究和實踐,不斷梳理與反思自我,讓教育教學碩果累累,成長為一個實實在在的幸福教師。
國培培訓心得體會對于國培培訓的感受和體會2
我有幸參與“國培”規劃教師培訓的學習,在此期間,我仔細傾聽了許多專家的精彩講座,仔細做好學習筆記,積極完成作業。專家們精湛的教藝,先進的理念和獨特的設計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努力將專家閱歷和自身所學有機結合起來,豐富自己的課堂,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通過這段時間的培訓讓我受益匪淺,教學水平有了顯著的提升。現將我參與此次培訓的心得總結如下:
一、國培規劃創新合理,切合實際,是教學工作的“準時雨”。
整個培訓活動安排合理,內容豐富,專家們的解惑都是針對我們農村教師的“心頭病”,是我們發自內心想在這次培訓中能得到提高的內容,可以說是“萬眾所向”。在培訓過程當中,我始終抱著一種積極、樂觀和向上的心態去學習,由于我認為,保持樂觀的心態對每個人的學習、工作都是至關重要的`。作為一名新課改的實施者,無論是從教學課件還是教學思維上,我們都應當搶先一步,成為新課標實施的引領者,與大家共同致力于新課標的討論與探究中,共同尋求適應現代教學改革進展的道路,積極以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學,以適應現代教學改革需要,切實發揮新課標在新時期教學改革中的科學性和引領性,到達應有的教學效果和作用,使學生在新課改中獲得力量的提高。
二、學問的“更新換代”特別必要。
“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對于英語這門課程來說,本身就是一種挑戰,英語教育在我國農村小學普及度并不高,要提高農村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和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尤為困難,所以學問的更新尤為重要,作為一名農村小學英語教師,我對這點理解尤為深刻。在這次培訓中,我深刻體會到,教材是教學過程中的載體,但不是唯一的載體。在教學過程中教材是死板的,但作為教師的人是敏捷的。在新課程改革的今日,深刻的感受到了學生學問的廣泛化,作為新時代的英語教師,要不斷地增加、更新自己的學問,活學活用,才能將教材中有限的學問拓展到無限的生活當中去。“是用教材教,還是教教材?”作為一名教師,應當常常糊涂反思,而這次專家們給了我們明確的答復。從今以后,我們教師必需用全新、科學、與時代相吻合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來更新自己的頭腦,這次的培訓無疑給我們一次深刻的洗禮。
三、注意教學方法的生動性與合理度。
小學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只有多關聯生活,多制造情境,多動手操作,多注意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英語課堂才能變得豐富多彩。
新課標要求學生的學習內容是現實合理的,有意義的,富有制造力和挑戰性的。從情境中引入要學習的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使學生體會到英語無處不在,通過與學生的互動溝通,到達預期的教學效果。在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Who’s he?的課堂單詞教學課堂設計中,我將在國培學習中總結到的教學閱歷和創設思維,將自己的全家福照片做成課件,先讓學生來猜猜他們分別都是誰,然后再一一引入家人稱呼的單詞。這樣一來,學生在一個真實貼近生活的情景中進入到課堂學習,整個課堂設計顯得生動,富好玩味性,同時,這樣做也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到達了預期的教學目的和較好的教學效果。
培訓活動雖然是短暫的,但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專業上,對我而言,都是一個很大的提高。誠心的感謝此次培訓中專家們給我們這些工作在農村中小學教學一線上的教師孜孜不倦的教導;也對悄悄無聞始終在關心和教導我們成長的輔導教師表示最真誠的謝意。正由于有了你們的辛勤耕耘和無私奉獻,我們才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教學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連續努力學習,理論結合實際,在實踐和學習中不斷進步,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為我國農村中小學的英語教育教學添磚加瓦,奉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國培培訓心得體會對于國培培訓的感受和體會3
這次我有幸參與了20xx年的國培,我們在勞碌中歡樂著,在學習中收獲著,在溝通中感動著,培訓不僅全面而且細致,形式多樣,感謝名師專家的講座,使我的頭腦增加了不少的教育理論,促進了我對教學的反思,回憶這幾天,感受頗多,現把我的一些體會總結如下:
一、思想靈魂、教育理念得到了洗禮。
近十幾年的教學歷程,日復一日平淡的教學,唯一的目標是自己班級學科的教學成績不能教差了,使我已漸漸感到倦怠,不時埋怨現在的學生一屆不如一屆難教難管,卻很少反思、總結自己教學的得失。可通過這次培訓,聽了各位名家的故事,他們那曲折的人生歷程,不甘于落后、不屈于平淡、勇于克制磨難的精神和人生價值觀,使我的心靈受到了震撼,靈魂得到了洗禮,思想和理念得到了更新。讓我能以更寬敞的視野去對待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樹立了更堅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這樣一句話“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通過這次培訓我有了這樣的感悟:“不想成為名師的教師,不是好教師。”,不應當把教書僅僅當成一種謀生的職業,不該悄悄無聞,無所追求,要以積極的心態、高漲的激情、創新拼搏的'精神去感染學生,去轉變山區農村孩子被動的受教育觀和慵懶、隨便的精神態度。
二、加強學習,促進個人的專業進展。
教師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就必需具備一桶水。新時期的教師必需不斷更新觀念,加強學習,不斷補充專業學問,提高教育教學技能。這次培訓的專家、教授們用淵博的學識,旁征博引給我們敘述淺顯的理論學問,同時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給我們談對小學數學教學的感悟和獨到的見解,學員們個個聽得津津有味、深受啟發、感受頗深。我深深感受到作為根底教育工的我們決不能“死教書——書教死——教書死”,除了要給學生答疑解惑,還應創新其思維,培育其習慣,滲透其思想,教好書育好人。因此我們必需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完善,不斷地提升,才能滿意社會的需求,才能適應世紀的挑戰,才能勝任教師這一行業。
三、構建有效的課堂。
有效的課堂,教師要做到先學后導,把先學后導貫穿于課前、課中、課末,并要以建材主義教學為根底,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從學生已有的學問根底閱歷動身,幫忙學生找準新舊學問之間的轉化關系。這需要教師創設真實的情景來互動,教師設問題,學生自主提出問題、探究、合作解決問題,使整個課堂教學活動布滿生氣與活力。培訓已拉下帷幕,卻給了我一個新的起點,這次培訓給我補充了元氣,更新了理念,樹立了目標,堅決了人生觀、價值觀。真正感受到教育是布滿才智的事業,深刻意識到教師職業的責任與神圣。必需懷著崇高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效勞于農村的根底教育,把課上“活”、把人育“強”。
四、拓四、寬視野,提升理論素養。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假如只對小學階段的學問點把握堅固,就會制約自己,不能站在一個更高的層面來應對當前的教學內容。在教學中,簡單只關注學問的傳授,而無視學問原形態發生進展的來龍去脈,無視數學文化歷史和數學思想。所以要豐富自己的專業學問,提升理論素養。
五、感悟提高,開創教學新局面。
風雨中走過這么多年,有過思索和探究,有過淚水和歡樂,但這些與名師相比,是不值一提的“小兒科”。在今后教學實踐中,我要摒棄傳統的一些東西,做出一些新的探究;二是加強對每一個細節的關注和討論,并將這些探究轉化成討論成果。
六、讀書學習,建立新型學習觀。
一名優秀的小學教師應當是有思想、有理論、有素養、有生活。專家的觀點是“實踐才智打算著教師的素養品嘗,生活到處有課程、一言一行皆教育”。教授說:把學習當做和吃飯穿衣一樣重要。這些專家的諄諄教導更讓我熟悉到了教師讀書的重要性。無論是從提高個人素養方面看,還是從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看,教師都必需要不斷地讀書。
七、換位思索,建立新的學生觀。
雖然新課程改革以來,我們也進展了屢次的培訓,也轉變了一些理念,也知道了教師角色的轉變,但聽了專家的報告,我的心靈還是得到了不少的震撼,我們做的還很不夠。要樹立新的學生觀,敬重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由治理者變為組織者、由傳授者變為參加者、由掌握者變為幫忙者、由主宰者變為引導者、由仲裁者變為促進者、由教書匠變為討論者。信任“每個學生都有才,通過良好的教育和訓練,每個學生都能成才,這是教育的本義和真諦”。
八、乘風破浪,落到實處。
培訓活動馬上完畢,我在有序的勞碌中度過了今生值得永久珍惜和回味的這段時間。也是我人生的一次珍貴經受。我感受了專家博大與精深;我體驗了個體成長的充實與歡樂;也萌生著劇烈的進展愿望和激情。總之,這次培訓我受益匪淺,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把所學的教育理論不斷實踐提高,實現職業價值和生命價值的完善統一。
【國培培訓心得體會對于國培培訓的感受和體會】相關文章:
國培培訓心得體會07-20
國培培訓心得體會03-02
國培培訓總結07-12
國培培訓總結06-30
國培培訓心得04-21
語文國培培訓心得體會03-19
國培音樂培訓心得體會05-14
國培幼師培訓心得體會05-10
國培園長培訓心得體會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