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師新課程標準培訓心得體會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教師新課程標準培訓心得體會(5篇)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么要如何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新課程標準培訓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師新課程標準培訓心得體會1
暑假中,在x老師的組織下,我們共同學習了《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學習過后,我收獲頗多。這段時間的再讀學習,進一步明確了新課標對語文教學的要求,結合這幾年的中、高年級的教學工作經歷,也使我對閱讀教學該怎么教有了一些新的體會和想法。
一、新課標、新定位
談到語文閱讀教學,我們總要思考“為什么要學會閱讀呢”、“閱讀的目的是什么呢”這兩個問題。在平常的教學實踐中,這兩個問題最后常常會回到一個共同的糾結點——“讀就是為了寫嗎”?固然讀寫結合很重要,讀也能促進寫,但是讀就是為了寫嗎?而且讀了就能寫嗎?顯然,對閱讀教學在整個語文教學的位置擺放上,我們應該對這個問題提出新的考量了。閱讀應該有它自己的獨立意義與重要作用。解讀新課標,我們不難理解。閱讀,即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應該注重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這種能力的開發,有利于學生理解和鞏固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性學習能力。閱讀教學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理解文章思想感情,掌握文章表達方法,提高閱讀能力與形成良好閱讀習慣的過程。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完成小學語文教學任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閱讀教學的質量在很大程重上決定整個語文教學的質量,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中心!墩Z文課程標準》為此設立了新的閱讀教學理念。因此,作為語文教育者,我們責無旁貸要讓我們的學生具備適應現代社會的閱讀能力。
二、新定位、新體驗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遍喿x教學要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因為每個學生的對生活的認知和個人知識建構都不同,所以要鼓勵學生對閱讀內容做出有個性的反應。如對文本中自己特別喜愛的部分做出反應;對自己認為特別重要的問題做出富有想像力的反應,甚至“突發奇想”;將自己的感受與文本的意圖進行比較,為文本的內容及表達另行設計等。在教學《麥哨》、《鄉下人家》時,文本中對鄉村兒童生活樂趣以及農家生活描寫的場面非常多,由于學生都是有著真實的農村生活經歷,因此教學時,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在對比教學時,學生很容易在文字中找到共鳴,更能真切的體會到草地上翻著跟頭、吹著“麥哨”、露天吃著晚飯的樂趣。甚至學生在拓展中,能挖掘出更多的這種質樸而又獨特的鄉村生活場景。這種閱讀方法,并不需要教師一味代替分析、概括,學生也并不是消極地接受、索取,而是積極主動地發現、構建,甚至創造意義。再如:閱讀敘事性作品時,要求學生能了解事件的梗概,能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學生在生活、學習中會逐漸形成自己一套也許還算不上完整、良好的價值觀體系。但是教師在原有的價值體系上旁加引指導,學生會在閱讀中加引內化并遷移運用。如《夜鶯的歌聲》、《狼牙山五壯士》教學中,學生會逐漸對家國情懷、民族大義有一定的認知,這種認知在對夜鶯與德國軍官的人物形象認同中會遷移運用到對五壯士與日本侵略者的人物形象的概述中。而這個基本的憎惡的價值觀的體系形成正是老師與學生、文本、作者之間的一次的集體閱讀交流、建構直至內化。
三、新體驗、新理念
為了在教學實踐中落實新課標中閱讀教學基本理念,《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中提出了要擴大閱讀面的要求,“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展自己的閱讀面”,“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又具體規定了課外閱讀量,第一學段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第二學段不少于40萬字,第三學段不少于100萬字。這些都表明,在“大語文”教育觀念下,閱讀教學要立足于課本但決不能禁錮于課本。課內閱讀固然重要,但一個學期下來學生僅閱讀二三十篇文章,也僅僅是多收了幾十條“魚”而已。所以,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樹立“鏈接”性閱讀教學觀,授給學生以“漁”。如:以作者為鏈接點,以《冬陽童年駱駝隊》的作者林海音為縱向,拓展閱讀林海音《城南舊事》。以體裁內容為鏈接點,以童話體裁橫向鏈接國外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和安徒生悲劇童話《海的女兒》、《紅鞋》以及國內童話作家張天翼的《大林與小林》、《寶葫蘆的秘密》。加速學生的拓展閱讀,能迅速有效地擴大學生的閱讀量,使學生的人文底蘊加寬加厚。
四、新理念、新策略
教學中把新課標的閱讀教學新理念轉化成教學策略,落實到教學實踐的層面,轉化成便于操作的具體方法,需要教師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這也給教師提供了廣闊的創造空間。
要讓語文課程標準的閱讀要求與閱讀量真正落到實處,必須在教學上做出相應的'調整。我們要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效率,減少不必要的冗長而瑣碎的分析,以教給方法和培養能力為主,幫助學生學會分析、理解、感悟,將多余的課時用于指導課外閱讀。每周我們會把學生帶入閱覽室指導學生自由選擇閱讀,學會為自己選擇的研究課題查找相應的資料、積累資料,班級中也會成立班級讀書角。這樣保證了“閱讀源”,在閱讀的基礎上,盡量培養閱讀的反饋能力,學會交流,訓練把讀的內容用精煉的語言復述并盡可能的談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在閱讀前,老師可作一些相應的關于這些作品的創作背景信息,讀后可以開展讀后感交流活動,增強學生閱讀的興趣,提高閱讀的水平。甚至可以開展一些講故事比賽,鼓勵學生將閱讀的作品以口述的形式講給同學們聽。這樣,學生最終能在老師有步驟有計劃的安排下做到增加了閱讀的量,也提高了閱讀的質。
這樣的閱讀,既不增加學生的負擔,又不養成對老師的依賴。大量的有指導的閱讀,并且是精品的閱讀,必能提高學生綜合的文學素養。所以閱讀教學能否落到實處,決定了一個學生基本的語文水平。我們呼喚真正的有實效的閱讀課,呼喚給學生更多的閱讀帶來的生活積累,只有積累到一定程度,學生的語文素養才能真實的體現出來。
五、新策略、新原則
幾年語文教學工作,我總是不經意陷入老牌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喧賓奪主”的教學情況中。但在學習新課標后,我能清楚的體會到,其實,語文教學注重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去感受體驗,強調的是學生的自悟的探究原則。蘇霍姆林斯基說:“我深信,只有能夠去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薄白晕颉北闶菍W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徑。在“讀”的基礎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學“文”。當然,學生的自悟探究,絕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領悟,必須在老師的引導、師生的討論下進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維培養,自悟探究中要有語言訓練,自悟探究中要有創新的火花。
新課程剛剛起步,而這次學習也讓我體會到,在新的課程、新的學習方式、新的教學氛圍下,需要老師引領學生開辟出一片語文學習生活的新天地,在這片天地里,我還要和學生將共同成長,不斷進步!
教師新課程標準培訓心得體會2
從20xx年x月下旬開始,我參加了xx市新課標培訓。通過這些天的培訓,使我深深的認識到,當今時代,不再以擁有知識量的多少來衡量一個人素質高低的尺度,關鍵是創新能力的提高。在學校的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就成為素質教育重要的價值取向。我覺得探究教學要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拓寬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開展探究教學模式成為數學教學的必然趨勢。以下是我的幾點體會與想法:
一、規模、力度大
“新課標”貫穿了發展的理念。在教學中切實地落實發展的理念,必須建立以下幾種意識。知識意識:教學的“有效知識”是知識與發展的結合點。發展性教學不是提高教學知識的總量,而是提高教學的有效知識量。課程意識:新的課程計劃、標準不是教學惟一的資源;增加了“選修課”“活動課”,取消了教學指導書、參考書。
學生意識: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是教學的出發點、落腳點。教學觀念的變化必然導致教育教學全方位的變化:教學內容、方法、形式的變化,領導、教師、學生角色的變化,教師生活、工作、思維方式的變化。要主動適應這些變化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改革。
二、用全新的課程理念開創教育的新境界
新世紀課程改革之風,吹開了課堂教學模式革新之幕,使課堂教學模式在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革命。而在這場革命中,教育教學理念無疑是最關鍵的。因為只有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才能催生先進的教育教學行為。
1、樹立"以人為本"的新課程觀。
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豐富學生的各種素養,新課改特別強調各地要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落實地方課程,開發校本課程,并要求有條件的地方應編寫具有地方和學校特色的相關教材。從某種程度上說,課程問題已成為教育改革的核心問題,需要我們高度重視。那么,們所需要的新課程觀是什么呢?
。1)真正關注學生的主體要求與主體意識的培育,強調對學生個體生命發展的關注,更多地注重學生主體意識的培育以及對學生人格的完善。
。2)明確課程是實施培養目標的施工藍圖,是組織教育活動的最主要依據,教師必須把以新課程為依托的教育活動當成是一種創造性勞動,使教學在創造中發展,在發展中創造,演繹出無窮的生命力。
(3)思想素質方面,托新課程中的人文因素,使教學中的'情意因素和過程提升到一個新的層面,以達到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和諧可持續發展,使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成為教學內容的血肉,成為教學過程的靈魂。
2、建立"一身多面"的新教師觀。
新課改倡導以人為本的主體教育,這種教育是發展個性,構建獨立人格、倡導以問題為紐帶的教育,是著眼于學生學會發展、學會創造的教育。因此,教師不僅在觀念上要不斷更新,而且教師的角色也要轉變。教師應由單純的教書匠和"傳道授業解惑"者,轉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個性發展的輔導者和社會化進程的促進者",以及把思想政治教學工作作為研究對象的科研者。
。1)從師生關系看,新課改所貫穿的人本精神要求教育作為一種生命活動、作為師生平等交往和對話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從傳授知識的核心角色中解脫出來,盡快充當起教學活動中的共在的雙主體之一的角色(另一主體是學生),發揮出教師的主體性作用,促進另一共在主體--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的角色應轉變為組織者和引導者。
。2)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必須是教科研者。要求教師必須充分發揮自身的教育智慧,在遵循教育規律基礎上大膽“標新立異”,敢于突破教材的限制,對教材不斷拓展、補充與創新,認真研究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新生事物,深入探究新的教學模式,不斷總結每一時期的教學經驗。這一過程是教師由教書匠角色逐漸轉化為教科研者角色的過程。
3、確立“交互主體”的新學習觀。
新課程強調教師應該把學生的學習當成是一種創新活動,要求教師必須認真去構建創新學習觀念,摒棄傳統教學模式中總是強調學生必須從課本、教師那里接受現存的知識的學習觀念,大力推行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以研究性學習為代表的創新學習方式,通過接受、探索、模仿、體驗等方式的應用,使學生在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中滿足學習需求,體驗學習興趣,發展學習個性,實現學習上的大飛躍。
三、創新教學模式的實驗構建教學的新飛躍
課程改革的關鍵是教學的改革。按照新的教學理念和新的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學要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教法的變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新課改的道路上,堅持不斷地實踐、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創新,才能真正構建出完全符合新課改所需要的創新教學模式,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對于創新教學模式的探索不能只講在嘴上、寫在紙上,而在行動上不落實。否則,教學就只會停留在原有的層面上,無法實現質的飛躍。新課改也會是穿新鞋走舊路,有聲勢沒實效,最終只能陷于膚淺。
新課改涉及到諸多復雜關系,需要全方位地協調。因而,從某種程度上說,新課改是系統工程,可謂任重道遠。但是,我相信,只要廣大教師能夠積極投入、大膽探索,各方齊心協力,新課程改革一定能夠探索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教師新課程標準培訓心得體會3
我抽時間學習了《學案導學問題解答》一書,從中學到了很多理論知識,進一步感受了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導學案學習心得體會。學案導學這種授課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動獲取知識,由“學會”變成“會學”,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下面就學案導學的談幾點體會:
一、 “學案導學”要求教師著力提高三個方面的能力
一是“課堂公關”能力。教師必須在“導學案”的輔助下,在教學中激勵、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通過創設寬松氛圍、表揚閃光點、小組競爭、個別座談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樹立“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我參與,我快樂,我提高”“我的課堂我做主”等思想,實施“三先”:題目讓學生先做,問題讓學生先想,答案讓學生先說。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二是“教學導演”能力。在課堂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導學案”,為學生創造表演的舞臺,讓課堂充滿魅力。教師必須減少語言密度,精講教學重點,必須根據教材內容,靈活使用教學手段,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情,使學生始終處于學習的亢奮狀態。
三是“指導催變”能力,讓學生由“學會”向“會學”轉變,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要求每個備課組選定一名首席學法指導教師,開展經常性的集中學法指導,在每周固定時間組織班級開展學法交流活動,為自主學習提供方法保障。
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徹底拋棄以往那種“不講不放心;老師在講臺上自我陶醉,學生在下面渾渾噩噩;老師只為自己完成教學任務而不關心學生學的情況”等種種傳統做法,不包辦,不搞一言堂,不要認為課堂上多講幾個題就是課堂容量大了!要切實注重學生的“思維容量”、不要認為喧囂的課堂氣氛叫“活躍”,要切實注重學生的“思維活躍度”。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給每一個學生提供表現成功的機會。
二、學案編寫至關重要
學案的編寫是整個導學過程的最重要的環節,要求老師對教材要有很深層次的理解、對知識點要正確地把握、對學生的“學情”即“認知程度”要有足夠的了解。在做到以上幾點的基礎上,教師才能進行學案的編寫。在突破某個知識點時,以往“教案”無非就是知識點的簡單羅列,然后“灌”給學生。而“學案”的不同點就在于,把新知識點“問題化”,就是把新知識點拆解成學生可以通過思考就能解決的“小”問題,每個小問題點解決后,新知識點即所謂難點的解決就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了。一篇好的學案,應能充分體現導學的功能,把知識問題化,即通過學案能引導學生更好地去閱讀課本,帶著問題去主動思考課本知識,有效地參與學習過程,最大程度的還原科學發展的過程,有利于學生養成發現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由此可見,學案的實施,看似老師在課堂上講得少了,變“懶”了,實則不然,課下需要根多的付出才能達到目的!倒是原來的“滿堂灌”,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懶”了。
三、課堂上的具體操作
課堂操作要避免兩個誤區:一是單純放手讓學生自學,教師不管不問,“放羊式”;二是學生預習后教師再逐一講解,對答案,“灌輸式”。教師應該根據學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饋,有目的地運用導語、演示實驗、歸納總結等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對疑難信息適時點撥引導,對難度較大的`傾向性問題給予精講,要畫龍點晴,以實現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和難點的突破,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準確把握學情,進行二次備課。
另外,在課堂上比較常用的一種模式就是“兵教兵”,這種模式在講評課及復習課中比較實用,“兵教兵”抓住了學生出錯后急于糾錯和學生樂于討論,喜歡輕松活潑課堂的心理特點,放手發動學生,通過板演、解析、點評、提問、討論等形式使問題暴露,不知不覺中解決。例如板演環節,不一定只是計算題,還可以是選擇、填空。因為這類問題暴露不明顯,通過出錯學生板演、解析,其他學生點評、提問、討論能較好地解決問題。
“兵教兵”講評方式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教師來說,第一,課前要進行更詳盡的備課,統計出錯率、出錯點、出錯人,設置有層次的問題,有必要的輔以變式題、補救題,進行方法提煉等。第二,必須做到精講點撥,“兵交兵”效果雖好,但耗時較多,教師必須駕馭好課堂,適時設問、啟發、提煉,盡量少講,把機會留給學生。第三,靈活機智應對學生討論中的問題,對學生討論結果進行到位的評點、總結。這要求教師有更深厚的知識儲備。
對學生而言,第一,“兵交兵”能激勵學生。做題時能認真對待,出錯后能認真糾錯,上課時認真聽講,這樣一來學生的主動性就調動起來了。第二,學生樂學,不再是老師一個面孔一個聲音,每個學生都可能成為這節課的“教師”。學生興趣高了。第三,鍛煉了思維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學案的設計應具備以下特點
1、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教材,從整體上體現較教材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設計出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學習目標,使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以及自己將要掌握的重點知識和要突破的難點知識。
2、設計的問題要有啟發性,對課本中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有適當的提示,配以一定數量的思考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一個問題的解決中培養學生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3、問題設計應有層次性,梯度性,應根據學生對問題的認識逐漸加深,做到循序漸進,使學生意識到要解決教師設計的問題不看書不行,看書不詳細也不行,光看書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這樣學生就能真正從教師設計問題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看書、學會自學。
五、教師在學生自學過程中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要為學生做好舊知識的鋪墊。舊知識是學習新知識的基礎。第二,教師應要求學生把預習中有疑問的問題做好記錄,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向課堂,這樣做一方面能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和正確的自學方法,而良好的預習習慣和正確的自學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學生受益終身。
教師新課程標準培訓心得體會4
學習了《新課程標準》使我受益匪淺,收獲豐厚,感觸很多!缎抡n程標準》強調:讓每個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師務必依據新課程理念對每一堂課認真思考,精心準備,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的樂園。《語文課程標準》有意識地把“語文素養”凸現出來。語文素養內涵十分豐富,它以語文潛力為核心,是語文潛力和語文知識、語言積累、思想情感、思維品質、審美情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融合。將學生價值觀和情感態度的培養、激發學生關注和參與社會生活的熱情。培養學生具有強烈的職責感和使命感、構成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放在首位。同時,還要培養學生感受、觀察、體驗、參與社會生活的潛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潛力和綜合運用潛力。透過學習我進一步認識到了新課改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鉆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采取了以下幾點作法:
一、提高自身素質
轉變傳統的教育。在未來的課堂上,知識將有三個方面組成,教科書及教學參考書帶給的知識、教師個人的知識、師生互動產生的新知識。新課程將改變教科書一統課堂的局面,教師不再只是傳授知識,教師個人的知識也將被激活,師生互動產生的新知識的比重將大大增加。教師將從知識的傳遞者轉變到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因此,就教師而言,要適應新課程教學,就務必理解繼續教育。對新課程充分理解,誠心理解,熱情投入,有效實施并根據新課程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在新課程實施中實現自身發展,教師的發展又將構成新課程實施的條件。
二、認真學習新課標
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透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潛力,用心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系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潛力。
三、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
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系,弄清教科書各種修改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比較新課程與舊教材的區別和聯系,有哪些改善,教法上有那些變化,有那些獨到的進步和收獲,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點,找準到達《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四、采取適宜的教學策略
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善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師生互動等新的教學模式;用心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理解熏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采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用心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五、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
為了在課堂上給學生帶給更多的信息,創設各種教學情境,帶給直觀的教學材料,僅憑教師的語言和行為動作是無法完全到達效果的。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能夠給學生以具體形象、有聲有色的情境感受,還有其它手段不能代替的跨越時空的信息量,都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抽象教學形象具體化,使學生在體會、感悟中獲取新知。
六、新課程強調學生學習的過程和學習的方式
新的語文教材將努力貫徹新課程的指導思想,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式學習和合作學習方面會做出許多有益的探索,而不再像過去那樣把學生看作“空的容器”,對學生灌輸知識填塞容器,而是認可和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見解,引導他們自主學習。指導他們逐步構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特點的學習策略,并能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來不斷地調整學習策略。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幫忙他們構成以潛力發展為目的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透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和探究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要為學生留有空間和時間,使學生有機會透過聯想、推理和歸納等思維活動用英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獲得經驗,增強自信,提高潛力。教學中我們還要用心引導和鼓勵學生利用其它學習資源來完成學習任務,解決學習中的困難,幫忙學生獨立指定具有個性的學習計劃,并根據自我評價不斷修正和調整自己的學習計劃,逐步把學生塑造成為自主學習者。
七、系列配套增強了教材的選取性、拓展性、靈活性和開放性
有學生用書、教師用書、練習冊、配套讀物、錄像帶、多媒體光盤等。這些材料加強了教材的彈性,為教師靈活地使用教材帶給了條件。此外,教師也要具備開發課程資源的潛力,創造性地完成教學任務。比如,利用報刊資源來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和提高閱讀潛力,利用音像資源進行聽力練習和了解文化元素,利用分級讀物增加輸入量,培養閱讀興趣等等。但對于課外教學資源的開發利用就應是建立在認真研究課程要求,透徹分析教材,深入了解學生的需求和水平的基礎上,使之與教材相輔相成,以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八、在教學中要建立多元化和多樣性的評價體系
在新課標中明確提出在教學中要建立多元化和多樣性的評價體系,鼓勵學生、同伴、教師以及家長共同關注和參與評價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構成性評價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程標準提倡構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既關注結果,又關注過程,以構成性評價為主;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以定性評價為主;他評與自評相結合,以自評為主;綜合性評價和單項評價相結合,以綜合評價為主。
在實踐工作中,應不斷總結反思,經常撰寫教學日記、教學案例、教育隨筆、教學心得等;并和同事們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用心探討,總結經驗,用心推廣,魏書生的教學法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時代賦予我們的是機遇、是挑戰。我們要不斷學習,積極進取,努力把課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課堂教學呈現出民主、和諧、師生互動、生動活潑的新面貌。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潛力實踐系統,致力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于素質教育的空間。
教師新課程標準培訓心得體會5
20xx年寒假我縣舉辦新課程培訓學習,經過這次的培訓令我感觸很大,下面將談談我的一些感受:
一、教師角色發生了的轉變
新課程給教師帶來了新的挑戰,要求教師要成為一個學生喜歡的好老師,要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和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良好的反應能力。新課程理念主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倡導通過探究、操作等自主活動方式獲取新知,感受科學的探究過程和方法。在課堂里教師不再是一味地講,而是如何組織學生去探討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一種輕松的氣氛中完成教學任務,并從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只有這洋,教師才能做到隨心應手成為一個優秀的組織者。
二、學生的地位發生了很大轉變
以往的課堂大多數是教師講學生聽,整個課堂里學生都要服從教師。新的課程要求我們要尊重學生,把學生同等的地位來看待,與學生進行朋友似的交談,經常運用“能不能”“可不可以”等親切語氣與學生進行交談,讓學生感到教師的`關心和體貼,當學生遇到困難時要給予鼓勵和幫助,努力構建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三、結合實際對教材再進行加工和處理
隨著教材功能的轉變,教師根據教學需要對教材進行再加工處理,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有一位專家說過,“如果你的學生只有四年級的水平,那么你就要備四年級學生水平的課”。這一句話很明顯是要教師要因材施教,備出適合學生的課。所以,我們要從實際出發,根據課程目標和學生狀況對課程內在對教材進行再加工處理時不但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并以此為設計教學的基本出發點。同時對教材提供的基本內容進行再研究,明確教材的優勢與不足。教師則需要探索如何彌補、完善甚至更新相應的教學內容。從而對教材的設計思路、表述方式、結論等進行多角度的專研,為學生備出適合他們的課。
總之,新課程是一種新理念,新思想。這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挑戰,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因此我們每一個教師都必須進行各種嘗試,在實踐中逐步摸索,并通過經常性的教學反思,總結經驗,增強反應的敏感性,形成良好的反應系統。同時又要注重學生個體的發展,尊重學生的人格,遵循新課程理念的核心使得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學既充滿活力,又富有成效。
【教師新課程標準培訓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教師新課程標準培訓心得體會06-12
教師新課程標準培訓心得體會04-16
新課程標準培訓總結12-27
新課程標準培訓總結10-22
新課程標準培訓心得03-10
教師新課程標準培訓心得體會5篇05-08
教師新課程標準培訓心得體會(精選10篇)02-07
教師新課程標準培訓心得體會(精選5篇)11-19
英語新課程標準培訓心得體會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