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孩子心得體會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做好孩子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做好孩子心得體會1
1、耐心傾聽
氣急攻心的家長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但是這樣根本解決不了問題。管教孩子,關鍵是要找出孩子犯錯的原因,從源頭下手,把原因除去。
此時家長應先冷靜下來,多一分耐心,問問孩子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當家長的心思已經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經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2、放下身段
同孩子做協商有些家長總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習慣用以上對下的態度來對待孩子,但是這樣做往往會激化矛盾,叫他不要他偏要。這時,父母不妨放下身段,不要總是命令孩子,而是同孩子做協商,各退一步也許是很好的方法。
比如當孩子想要跳沙發,而家長卻有事情要思考的時候,就可以請孩子去臥室的床上跳,或者請他等一會再跳,或者等家長把事情處理完,再帶孩子去公園盡情地跳。
3、讓孩子去體驗后果
如果孩子老是聽不進大人的話,你再怎么吼叫也是無用的。那么在保證安全和沒有惡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會“自食惡果”的滋味。通過自身的切實體驗,孩子將能深刻領悟到家長的教導有多么正確和重要。
4、跟孩子講道理除了平時的告誡之外,家長也要在實際的情境中教導孩子一定的道理。
讓孩子有同理心,讓他從其他人的角度去體會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至于解說道理的方式,則可依孩子的年齡來選擇講解的深度,特別小的孩子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
5、給孩子另一個選擇當孩子犯了錯誤,你不要只是吼叫孩子,說教大道理,而是要給孩子另一個選擇。
也就是說,不要只說“不可以”,請指出一條可以的路來給他走。大腦好像一個大草原,上面已有一條從a到b的路,如果你不要他走這條路,你要先牽他的手走另一條也可以到b的路,走久了,新路的草被踩扁了,新路便形成了,而舊路許久不走,又被長出來的草蓋住,便看不見了。
做好孩子心得體會2
這本書我只讀了一部分,但是書中很多觀點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記憶,同時也有很多讓自己反思。
作者介紹。該書的作者是盧勤,1948年9月出生于北京。30歲調人中國少年報社,34歲起擔任《中國少年報》的《知心姐姐》欄目主持人,被廣大家長和少年兒童尊稱為“知心姐姐”。憑借自己的知識、耐心以及細心,為許許多多的孩子、家長解決教育孩子的困惑和問題。同時她還將自己的所見所得寫成書,分享給更多的人,讓教育不斷地得到普及。
該書的第一章就寫了作為父母想要教育好孩子,必須先要正確的認識、了解自己,看清楚我們是怎樣的一代,在我們的身上肩負著什么樣的任務。能夠正確的認識自己,然后勇于面對,改正才行。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點,很多時候我們看不清,通過別人的評斷能夠幫助我們看清一些,但是更多的還是需要我們自己去發現。其實讀書就是一種很好的發現方法,在書中通過與那些成功的,偉大的人對話,對比他們,發現我們自身的不足,學習他們好的方式方法去做事情。發現不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發現之后,依然放任,那么這些不足會慢慢的影響著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甚至以后教育孩子。我們想要孩子成為什么樣的,我們首先自己就要按照設想中的去要求自己,如果自己總是表現出一副憤世嫉俗的樣子,孩子怎么會心中有愛呢?都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從孩子身上能夠看到父母的樣子,那么我們的孩子又是從哪里學到那些不好的品行呢?歸根到底還是從父母這里。
有位農民母親告訴自己的六個女兒:“孩子的心是塊空地,種什么長什么!彼米约旱男难,在孩子心靈中播種的愛,成為六個女兒不可動搖的人生信念。后來,她們都成功了。這位母親雖然沒有很多的文化,但是卻用了最簡單的道理“身體力行”來教育自己的孩子。也許她不會說好聽的故事,不會說漂亮的話,但是她卻是用自己樸實的一生來教育自己的孩子。她能夠正確的愛孩子,正確的對待孩子,所以孩子最后成功了。
第四章講到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懊恳粋人都是整個人類的一分子,都是整個人類生命延續長鏈中的一個環節,所以每個人只要活在世上,就應有一份責任。”這句話不論對孩子還是對我自己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他與生俱來就有自己的責任,無可推卸的責任。當我成了大人的時候,這份責任就顯得益發的大和沉重。有了工作,既然選擇了這個工作,就要告訴自己對于手中的事情都有一份很重大的責任和義務,我要用心做,做好它。這不僅僅是對工作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通過工作讓自己更加的成熟,成熟的同時也教會了自己很多更好工作的方法和途徑。這都是相互促進的。
通過擁有了責任感,會讓自己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和喜悅,同時能夠知道奮斗的目標和方向。正是這份責任,讓自己對于它益發的重視,努力的去做,認真的思考遇到的問題的困難,一旦問題得到解決,那種喜悅就像是小時候解出一道很難的題一樣甜甜的。同時這份責任,讓自己學會對工作進行規劃,做出準備。
這本書還沒有讀完,但是留給我的東西卻有很多。
做好孩子心得體會3
有幸拜讀了“知心姐姐”盧勤的《好父母好孩子》,這本書我已拿了很長時間,但一直沒怎么看,利用假期細細讀來,真所謂百看不厭。
這本書實際上是根據“知心姐姐”盧勤數十年來面向家長和孩子的報告、談話、咨詢的內容集中整理而成的。這些活生生的人物和案例,有的向我們做父母的敲響了警鐘、有的使我們更清醒地認識到應該怎樣愛孩子、有的又是我們教子育女的珍貴的啟迪。使人看了激動不已,思緒萬千。
盧老師談到家庭和諧呼喚什么——善待。要做到善待,請你常常使用這三個字——太好了。家,是任何一個為事業奔波、辛勞的人最好的歸宿。為了全家的幸福和安寧,當你邁進家門的時候,建議你把煩惱關在門外,一臉輕松地走進去,帶給親人一份恬靜,一份歡愉。別忘了微笑著說一聲:“太好了!我回來了!”
善待自己。人生中有許多美好的東西,不是靠別人給予的,而是靠自己去發現去創造。如果想讓你的孩子擁有快樂的人生,是自己首先要擁有快樂的人生。用樂觀代替悲觀,善待從自己開始。讓孩子從你的感受中看到:人活在世界上多么美好。
善待孩子,成為好朋友。善待孩子,就是要體諒孩子,給予孩子自信,幫助孩子找回失去的尊嚴:善待孩子,就是要尊重孩子,在尊重中長大的孩子才能懂得尊重別人:善待孩子,就是要鍛煉孩子,教會孩子給自己打氣,把孩子培養成敢于迎接困難和挫折的挑戰者。
善待家人,扮演好角色。世界那么大,國家那么多,對于你來說家庭只有一個。世界上的孩子千千萬,對于你來說,親生骨肉只有一個(也許是兩個);世界上男女千千萬,對于你來說丈夫(妻子)只有一個。你成為你父母的兒女,是緣分;你跟你愛人結婚,是緣分你成為自己孩子的父母更是緣分。假如你不會善待家人,你就不配成家;假如你不會善待孩子,你就不配做父母;假如你不會善待老人,你就不做兒女。人不管有多大本事,也不能沒有家。
書中有一章談到作為父母應該常對孩子說“你能行”,但我想,作為教師也應該常對學生說“你能行”三個字。長久以往,如果學生形成了“我能行”的思想,學生就從小充滿自信。但在現在的教育工作中時常會聽到這樣的聲音“太差了” 、“太不爭氣了” 、“這些也不會”。整天在負信息的暗示下長大的孩子,他們的才能被忽視,他們無形中給自己下了定義“我不行”。于是他們真的不行了。
那么,作為教師,應該如何打開學生“我能行”的大門呢?印度作家泰戈爾有句名言:“用鐵錘無法開啟鎖,惟有吻合那把鎖的鑰匙才能開啟”。在平時學習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四種力量:賞識的力量,信任的力量,發現的力量,評價的力量。
1、賞識的力量——相信你能行
孩子行與不行,很大程度上決定于小時候父母和老師如何看待他們——是為他們鼓氣?還是給他們泄氣?每個孩子都有很多潛能,潛能的發揮與成人對他們的賞識分不開,投以欣賞的眼光,興趣才能轉化為特長,孩子就會創造出奇跡。作為老師不應是挑剔者,而應該是會喝彩的觀眾。多對學生說“你能行,你真棒”。你會得到很多意外的喜悅,你會覺得原來我的學生是那么的棒。
2、信任的力量——你很重要
信任,能使人產生強烈的責任感,充分挖掘潛力,釋放能量。當受到信任是,他會覺得他的身后有許多人支撐著,他有不負眾望之心,就不會被任何重任壓倒。
3、發現的力量——你是奇跡
能發現千里馬的人是伯樂,能發現學生長處的老師是稱職的老師。“人人都是天才”。沒有笨學生,只有潛能尚未發揮出來的學生。作為老師,就要幫助學生去發現“我能行”,“我哪點最行”。首先,發現不同點,就像天下沒有一模一樣的樹葉一樣,世界也沒有一模一樣的學生。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不同點,不能用一個標準去衡量學生。其次,發現閃光點,老師要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去發現他,特別是要善于發現后進學生的閃光點,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抬起頭來走路。
4、評價的力量——你真棒
每一位老師用欣賞的眼光看學生,就會發現學生不一般的優點,用贊美的口吻評價學生,就會在學生的心中蕩起一股股激流。教師應該對學生的行為做出適時的贊美與欣賞,引導他們從自己的行為的表現中學會正確的評價自己評價他人
讀了這本書后,感覺自己需要努力的方面好多。我想:我會繼續細細品味此書的真諦。假如作為母親、教師的我們和我們的孩子都照此努力去做,那么,我相信,我們都會成為一位“好父母”;我們的孩子都會是“好孩子”!
【做好孩子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樣心得體會11-16
指導孩子做好閱讀理解的技巧10-31
讀《我要做好孩子》有感05-02
如何做好孩子心理幫助09-03
孩子入園父母該做好的準備11-19
我要做好孩子讀書筆記10-31
《我要做好孩子》讀后感10-15
《我要做好孩子》讀書筆記11-08
我要做好孩子讀后感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