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辦促農產品出口通知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通知,通知根據根據適用范圍的不同可劃分為不同種類。那么你有了解過通知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市政辦促農產品出口通知,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為鼓勵全市農產品企業增加出口,推進品質農業和現代農業發展,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全面提升我市農業對外開放水平,現就加快推進農產品出口通知如下:
一、任務目標
爭取“十二五”末,全市農產品出口創匯達到5億美元,年增長率20%以上。培植構建糧食加工、功能糖、大豆蛋白、蔬菜加工、畜產品加工五大行業的農產品出口示范區,扶持壯大5個千萬美元以上出口龍頭企業,建成1—2個年創匯千萬美元以上的出口基地,培育一批在國際市場上有較強競爭力的農產品和國內外知名度較高的品牌,建立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提高我市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二、工作重點
(一)加快培育農產品出口龍頭企業。
一是培大扶強一批外向型農業龍頭企業。從財政、信貸、自營出口、出口退稅、項目資金等方面重點扶持,幫助企業加快技術改造,發展農產品精加工,爭創名牌產品,提高國際競爭力。
二是運用現代經營理念和高新技術改造一批外向型龍頭企業。幫助扶持素質好、產品競爭力強和有市場發展前景的企業引進人才、技術、設備,真正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
三是通過體制創新、機制創新培植一批龍頭企業。因勢利導,整合資源,形成一批具有企業法人實體、自主經營、機制靈活、充滿活力的外向型農業主體。通過培育形成一批加工規模大、產品檔次高、經濟效益好、帶動能力強的創匯骨干企業群體,促進產業鏈條延伸提升,提高全市農產品出口規模和水平。
(二)加快推進農產品出口基地建設。
一是突出優勢產業、主導品種建設出口基地。推進以五大行業為主的出口基地建設。
二是按照國際市場標準建設出口基地。制定農產品出口基地發展規劃,根據不同的發展基礎分類指導、分類管理,引導推動企業按照“公司+合作組織+基地+農戶”模式和基地本地化的原則發展,實現種、養、加全程監管。
三是按照《省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考核管理辦法》建設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立、健全“政府主導、部門聯動、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工作機制,推行以企業為龍頭、基地為依托、標準為核心、品牌為引領、市場為導向的“五位一體”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發展模式,健全、完善出口農產品六大體系建設,進一步提高我市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提升出口產品競爭力。
(三)加強農產品出口標準化建設。
一要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加強質量初始值檢測,建立健全有效的農獸藥殘留監控體系和動植物疫病防控體系。
二要完善農產品生產和加工標準體系。要進一步加強農業標準體系建設,滿足農業標準化生產全過程的需要,加大對農業標準推廣和實施的力度。強化對生產基地、農產品生產、加工的標準化管理,按照國際標準組織生產,實現出口農產品標準與國際標準、境外主銷市場標準的對接。
三要做好質量安全技術服務。農業技術部門要加強與龍頭企業的協作,培育、引進、推廣適合加工專用的農產品品種,為出口創匯提供優質安全的農產品。質監部門及時為龍頭企業提供國內外最新農產品技術標準和質量信息,為加工農產品的質量控制提供技術支撐。
(四)努力打造國內國際品牌。
一是鼓勵支持各地搞好“三品”認證工作,積極申報農產品地理標志。
二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培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農產品品牌。支持龍頭企業組建研發中心,加快產品更新換代和技術改造步伐,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檔次。
三是實施名牌產品戰略。在農產品領域大力推動名牌產品、名牌企業創建,塑造名牌集群。引導和扶持農產品出口企業到出口目標市場國或地區開展商標注冊、衛生注冊及相關國際行業質量認證,提升我市出口農產品核心競爭力。
(五)加強出口企業與國際市場對接。
一是創新市場開拓方式,堅持境外推銷與境內推銷相結合,全方位開拓國際市場。
二是以傳統市場為依托,努力開拓新興市場,實現市場多元化,擴大農產品出口規模。
三是積極開發境外農業資源。注重引進國外優良品種、先進技術及設備,推動農業產業升級和技術、設備更新換代。鼓勵農產品出口企業到境外開展加工貿易,帶動農業勞務輸出和農產品原料、農獸藥、農機具、加工設備等農業生產資料的出口。
三、加大對農產品出口的扶持力度
(一)不斷增加財政投入。各縣(市、區)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出臺的一系列的優惠政策,積極爭取上級扶持資金,加大對農業出口企業的扶持力度。市縣財政要大力整合各級財政貼息、農業綜合開發和扶貧開發等財政性資金扶持龍頭企業發展,重點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積極支持農業質量標準體系建設、農業標準化基地建設、農產品質量例行檢測等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的.開展。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認真執行農產品出口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按照國家規定,對符合條件的從事高新技術、資源綜合利用、農業技術轉讓的農產品出口龍頭企業以及為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服務的行業,給予稅收優惠。對企業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所得,按有關規定,可以免征、減征企業所得稅。同時,全面落實農業企業遇有自然災害、技術研發費、教育經費、增值稅、土地使用稅等稅收優惠政策。外匯管理部門優先支持農產品出口企業購匯;商務部門認真指導農產品生產基地和加工企業辦理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檢驗檢疫部門加大對農產品檢驗服務的支持力度。
(三)加強金融信貸服務。鼓勵金融機構和行業協會對農產品出口企業提供信貸支持,各級擔保公司要對農產品出口企業積極提供貸款擔保。對信譽良好,有品牌、效益好的農產品出口企業實行信用抵押,提供信貸支持。對出口加工企業的農產品收購資金貸款,金融部門可憑出口產品訂單和外商開戶銀行出具的信用證優先放款。人民銀行要加強對存量農業貸款和支農再貸款的管理,收回的農貸資金繼續投入農業,并在新增貸款中安排一定比例支持農產品出口。農業銀行每年從信貸總規模中切出20%左右的指導性貸款計劃,專項用于扶持農產品出口企業。對于以糧棉菜畜為原料的農產品出口企業,農業發展銀行要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給予大力支持。
(四)改進和加強用地管理。各級政府和國土資源部門把農產品出口企業特別是農產品加工園區建設用地編入土地利用規劃和年度土地利用計劃,保證企業新建、擴建項目用地。農產品出口企業建設所需非農業建設用地,符合法律規定使用集體所有土地的,可依法辦理集體土地使用批準手續;不符合的,依法征收集體所有土地后,辦理相關土地供應審批手續,屬工業生產項目的,應當以招拍掛方式出讓或租賃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農產品出口企業用于建設溫室大棚和永久性畜禽養殖場、簡易水產養殖場及農產品收購場所用地,可視為農業生產用地,鼓勵占用未利用土地,控制占用一般耕地,禁止占用基本農田。管理和生活用房、飼料儲藏用房等設施用地,比照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管理并辦理農用地專用審批手續。允許農戶依法有償向農產品出口企業轉讓承包土地使用權或以使用權入股參與農產品出口經營,凡屬占用耕地,特別是占用基本農田的,要保持農田耕作層的完好性。
(五)簡化審批手續,放寬審批條件。有關部門要全力支持重點出口龍頭企業發展,提高辦事效率,優先保障龍頭企業的生產用水、用電、用地。最大限度精簡審批事項,優化業務流程,縮短辦理時限。鼓勵市級龍頭企業成立進出口公司。
四、加強組織領導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把推進農產品出口工作擺上重要工作日程,在加強調研的基礎上,建立出口企業項目數據庫,搞好農產品出口總體規劃,探索新形勢下抓好農產品出口工作的新思路、新辦法,及時幫助解決農產品出口企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各相關部門要強化責任,認真履行職能,為推進全市農產品出口做出積極貢獻。
【市政辦促農產品出口通知】相關文章:
海運出口逾期裝船怎么辦05-24
新疆農產品進出口貿易中的農業經濟增長論文12-09
出口貨物程序-貨物出口流程11-15
出口單證是什么-出口單證的分類11-09
鄉村旅游產品設計和農產品出口貿易抗逆能力的構筑論文08-11
出口報關流程07-20
農產品調研報告12-01
出口企業出口退稅的申報流程及賬務處理05-06
出口調研報告范文11-06
出口報關的流程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