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小班說課稿范文匯編八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說課稿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這一活動主要要求幼兒辨認綠色、黃色、紅色,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式找到相同的顏色,小班小朋友他們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在學習過程中要著重感知事物的明顯特征。然而顏色的認識往往過于單調、抽象。因此根據《綱要》中指出的: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為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設計此活動,讓幼兒能大膽地參與活動,積極地投入實踐中去。
二、說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確立了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目標.其中有探索認知部分,也有操作部分,目標是:
1.辨別綠色、黃色、紅色,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式找到相同的顏色。
2.增進對3以內數的認識。
3.幼兒喜歡參與游戲并體驗母子間的親情。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難點定為第一個目標:辨別綠色、黃色、紅色,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式找到相同的顏色。
三、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了完成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環境、材料相互作用獲得發展的,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所以,我既進行了物質準備又考慮到幼兒的知識經驗準備。
物質準備:
1.準備三棵樹,樹葉分別是綠色、黃色、紅色。
2.準備兩只籃子,里面放上綠色、黃色、紅色三種顏色的樹葉。
3.樹葉掛飾每人一個。
知識準備:
讓家長與幼兒一起撿落葉,認識樹葉的各種顏色。
四、說教法、學法
。ㄒ唬┙谭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顒又袘η蟆靶纬珊献魇降膸熡谆印,因此本活動我采用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
活動中我運用了以下方法:
1.情景表演法:活動導入部分既要讓幼兒發現問題,又要通過幼兒感興趣的方式設置懸念,因而我設計了與幼兒一起表演唱《秋天》這一情節,并通過情景表演的方法啟發幼兒思考。
2.演示法:是教師通過講解談話把教具演示給孩子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本活動的演示是辨認樹葉顏色的基礎上,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式找到相同顏色。此外我還運用了觀察法、談話法等,對于這些方法的運用,我“變”以往教學的傳統模式——教師說教,為以幼兒為主體,教師以啟發、引導的方式,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并以“游戲”貫穿活動始終,讓幼兒在玩中獲得知識,習得經驗,真正體現玩中學,學中樂。
3.活動過程中,我滲透了“多元智能”的理念,將各領域的知識有機整合在一起,如在觀察活動中滲透了語言表達教學,在“送樹葉寶寶回家”游戲中滲透了情感教育等等。
。ǘ⿲W法
幼兒是學習的主人,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索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探索能力,更讓幼兒獲得了學習的技能和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本活動采用的方法有:
1.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究學習!毒V要》指出教師在提供豐富材料時,要使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本活動的操作是幫助樹葉寶寶找媽媽,讓幼兒通過看一看、認一認、粘一粘來學習找相同物品。
2.交流法:同伴間相互交流探索問題。在交流的過程中既能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將自己獲得的經驗與同伴交流分享,使《綱要》中指出的“生生互動”得到真正體現。因為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創設了游戲的情景,讓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去,并且在游戲中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
五、說教學程序
1.情景導入,引題激趣。
(1)播放錄音,師幼一起表演唱《秋天》。
。2)提問:秋天到了,小樹葉哪里去呢?(秋天到了,樹葉寶寶被秋風姐姐吹走了,小樹葉一片片地往下掉,離開了媽媽。
2.觀察墻面,學習顏色。
引導幼兒觀察:瞧,公園里有幾棵大樹?每一棵大樹身上有幾片葉子?樹葉是什么顏色的?
3.幼兒游戲,學會辨色。
。1)教師扮演小樹葉的角色引入游戲:“嗚嗚嗚,嗚嗚嗚,我要媽媽,我要媽媽……”
。2)指導游戲《送樹葉寶寶回家》:引導幼兒把籃子里不同顏色的樹葉按照一一對應的關系分別貼在樹上,比一比哪個幼兒最棒。
4.情境游戲,鞏固復習。
(1)介紹游戲玩法:小朋友分別扮演紅、黃、綠樹葉寶寶。風輕輕吹時,“樹葉寶寶”在場地上做搖晃動作。當聽到“大風來了”,“樹葉寶寶”迅速跑到三顏色“樹媽媽”身邊。
。2)師幼一起游戲。
。3)圍繞課題,小結游戲。
師:“今天,樹媽媽真高興,紅、黃、綠樹葉寶寶學會找媽媽了。”
師:“現在,樹葉寶寶跟著樹媽媽到操場上玩小葉子在空中飛舞的游戲!
5.活動延伸
。1)欣賞歌曲《小葉子》,并引導幼兒根據歌曲內容用肢體語言進行表現。
。2)在美工區提供印有各種樹葉輪廓的圖畫,供幼兒涂色。
六、效果預測
整個活動程序的安排,能遵循《綱要》中組織與實施中的教育性、互動性、針對性的原則,也符合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規律。因此,我想通過這樣的一個活動,孩子們不僅能辨認綠色、黃色、紅色,而且能用一一對應的方式找到相同的顏色。從活動中使幼兒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并體驗媽媽與孩子間的親情。在以后的學習中遇到困難時通過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及與同伴交流等方法來解決問題。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的選擇:
大家都知道,具體形象思維是幼兒思維的典型方式。而且隨著年齡的發展,小小班幼兒的思維正處在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度的時期。他們情感外露、不穩定,帶有很大的情緒性。他們更加喜歡直接用耳朵去聽,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觸摸。他們學習、活動的特點是只關心活動的過程,不關心活動的結果。因此,小小班的教學活動應更注意游戲化、情景化。強調讓幼兒在愉快、輕松、自由的游戲中自娛自樂,玩中學,玩中獲發展。因為幼兒時期,興趣是其學習活動中最強烈的心理因素,幼兒一旦有了學習興趣,就能自發地把心理活動指向學習對象,且能取得較好的效能,因此,任何活動都應重視興趣的培養。因此,教材的選擇至關重要,正如《綱要》中所說的,"即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而此活動〈好聽的歌〉既來源于幼兒的生活,而且本教案,從教材的選擇到教法的設計,較多的考慮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自然地潛移默化地掌握了各種物體發出的各種不一樣的聲音,把語言、科學內容有機地聯系起來,即加深了幼兒對詩歌本身的理解,又有效的提高了科學活動的能力。還使他們對優美動聽的聲音產生了好奇心,平時更加善于用自己的感官去觀察這個奇妙的世界。
2、目標定位:
活動的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小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確立了以下幾個目標:并在活動中,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戲中。充分的課前準備為活動的成功開展提供了可能性。
二、說教學程序
我采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序,活動步驟為:
激發興趣--動手探索--幼兒交流--觀看多媒體--欣賞詩歌(游戲)--音樂游戲(好聽的歌)--延伸活動
(一)、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活動一開始,我就給幼兒創設了一個自由寬松的活動環境,準備了很多能發出聲音的物品,"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很多東西,你們看看都有什么啊?這些東西可好玩了,還能唱出好聽的歌呢?而且每個東西唱的都不一樣呢,小朋友想不想聽?從形式和內容上都吸引了孩子。因為幼兒以無意注意為主,有意注意才開始萌芽,簡明的導語直接切入主題,豐富的物品,旨在引起幼兒的無意注意,培養幼兒的有意注意。
(二)、動手探索
根據小小班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在第二環節,我為幼兒安排了動手探索,為每組幼兒提供了很多能發出各種不一樣聲音的物品,供幼兒動手操作。在這個活動環節中,教師是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在自由寬松的活動氣氛中,幼兒敲敲,打打,拍拍,按按,聽聽,比較各種物體發出的不同的聲音,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幼兒獲得的經驗是很零碎的,單一的,那怎么給幼兒一個系統性的認識呢,讓他們了解每種物體發出的不同的聲音呢?
(三)、幼兒交流
于是,在自由探索過后,我就采取讓幼兒自由介紹自己玩了什么,發出了什么聲音,和別的聲音一樣嗎?這樣的方式對幼兒獲得的經驗進行整理。由于物品在幼兒的手里,幼兒模仿的聲音和結合實物進行,還可以請其余的小朋友學一學,說一說,他模仿的像不像,避免了單一性。
(四)、觀看多媒體
小小班幼兒注意時間短,興趣穩定性差,新異、強烈以及活動的刺激很容易引起他們的注意。除了這些物品可以發出好聽的聲音,大自然也有很多奇妙的聲音呢,那他們的聲音又是怎么樣的呢?小朋友想不想聽聽?采用多媒體教具,把幼兒帶入了奇妙的聲音世界,讓幼兒聽一聽,猜一猜,學一學。能再次吸引幼兒注意,激發活動的興趣。視覺聽覺的完美結合,促進了幼兒的思維的發展。
(五)、欣賞詩歌(2遍)
將幼兒已獲得的知識經驗用詩歌的語言表達出來,詩歌語言簡單,節奏明快,幼兒易懂易讀,在詩歌欣賞2遍之后,采用師生問答的方法,加深幼兒對聲音的記憶,同時也為后面的音樂游戲奠定基礎。
(六)、音樂游戲(好聽的歌)
把〈小動物怎么叫〉改編成(好聽的歌),和幼兒表演唱,使幼兒情緒到達最高潮,藝術融入科學,達到比較完美的統一。讓幼兒在輕松的氛圍中結束活動。
(七)、延伸活動
可請幼兒在課間,根據平時的生活經驗,找找生活中還有什么奇妙的,不一樣的聲音。持續和拓展幼兒對各種聲音的探索和研究的興趣。
三、說教法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該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因此,在本活動中,教師不僅僅要用生動的語言,神秘的動作來感染幼兒以外,還要積極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于是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操作法:它是幼兒進行科學探索的基本方法,就是幼兒根據教師準備的物品進行操作,探索。本次活動在引起興趣后,采取了操作,讓幼兒在動一動,敲一敲,聽一聽中獲得感知,比較出不同的物體發出了不一樣的聲音。
2、交流討論法:進行了探索操作,我創造了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環境,通過介紹,讓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獲得的知識和經驗,深化了幼兒各自的認識。
3、游戲法: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創造性、娛樂性、教育性。在音樂游戲的環節中,我引導幼兒和教師進行一問一答的表演游戲,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掌握了詩歌中的語言。
4、提問法:設計提問,引導幼兒想問題,回答問題。在一問一答的過程中,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這也是語言教育的任務之一。
5、演示法:我還通過多媒體,把大自然的許多聲音演示給幼兒聽,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認識,多媒體的運用,引導幼兒去聽去猜去模仿,使幼兒主動探究,積極思考,使幼兒的理解和認識更加深刻。達到科學素質的提高和審美情趣的統一。
多種教學方法的整合,達到了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選自《幼兒園教育教學安排意見》小班內容,認識三角形是幼兒幾何形體教育的內容之一,幼兒的幾何形體教育使幼兒數學教育的重點內容。幼兒學習一些幾何形體的簡單知識能幫助他們對客觀世界中形形色色的物體做出辨別和區分。發展它們的空間知覺能力和初步的空間想象力從而為小學學習幾何形體做些準備。小班幼兒在他們充分獲得對圓形的感知和確認后,再讓他們認識三角形的特征,這對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比較能力和空間概念具有重要意義。認識三角形是在認識圓形的基礎上進行的。這就為比較圓形和三角形奠定了知識基礎,有利于幼兒對三角形的感知和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點就是三角形的特征;谝陨蠈滩牡姆治觯Y合幼兒的認知特點,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教幼兒知道三角形的名稱和主要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條邊、3個角。
2.教幼兒把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見的實物進行比較,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體。
3.發展幼兒觀察力、空間想象力,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二、教學方法:
為了讓幼兒更好地掌握知識,充分發揮教與學的互動作用,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我將采用游戲法和啟發探索法,體現教師為主導,幼兒為主體的師生雙邊活動。
游戲法:在計算教學中運用游戲法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幫助幼兒輕松愉快地理解知識,因此,在本節課中,無論是新知的學習,還是復習鞏固我都采用游戲的形式,如在課的開始,教師以游戲的口吻介紹兩個圖形娃娃到小班做客,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在復習鞏固三角形特征時,設計了游戲給圖形娃娃找朋友、奇妙的拼圖、拼拼三角形使幼兒進一步鞏固了三角形的特征,又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啟發探索法:這一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依靠幼兒已有的數學知識和經驗啟發幼兒去探索并獲得新知。其最大的特點是激發幼兒的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在本節課認識三角形的特征時,我采用這一方法先出示一個圓形娃娃,再出示一個三角形娃娃,啟發幼兒比較三角形和圓形的不同,在幼兒的觀察探索中得出三角形有角、有邊,通過親自數一數、試一試,讓幼兒明確有三個角的圖形是三角形,三角形的角有點兒扎手。
本節課采用的教具:
。1)圓形、三角形娃娃各一個,用于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2)圖形拼圖一幅。
。3)每桌一盤各類幾何圖形及冰糕棍若干。
三、學法指導:
1.復習內容的確定:三角形的特征有三條邊、三個角。幼兒要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就必須通過數一數來掌握,因此,3的數數的掌握直接影響到幼兒學習三角形的效果,因此將3的數數定為學習內容。采用幼兒比較喜歡的體態動作(拍手、拍肩、拍褪)進行,幼兒比較感興趣又很快地集中了幼兒的注意力。
2.引導幼兒用探索法和操作法學習新知,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為了便于幼兒更好地掌握三角形的特征,請幼兒通過觀察圓形和三角形有哪些地方不一樣?通過親自數一數、摸一摸來感知三角形的特征。幼兒從觀察、判斷到表述是幼兒利用舊知獲取新知,主動學習的過程。
3.在操作、游戲中發展幼兒的空間想象力,在復習鞏固三角形特征時,采取了游戲《給圖形娃娃找朋友》、用小棍拼三角形。幼兒在游戲時,就需要將頭腦中三角形的特征的輪廓體現出來,需要幼兒將想象、圖形小棒聯系在一起,進一步發展了幼兒的空間想象力,同時幼兒聯想生活中的實物與三角形想象的物體將圖形與實物相聯系,從而發展幼兒的空間想象力。
4.數形結合,時幼兒在掌握特征的同時,加深幼兒對3的認識,在學習三角形特征時讓幼兒數數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在看拼圖找三角形的游戲中,讓幼兒數數蝴蝶的翅膀、樹身、房頂個由幾個三角形拼成,在數形結合中既鞏固了新知,又發展了幼兒的觀察力和思維能力。
四、教學程序:
1.復習3的數數
設計這一環節的目的是為了在下步學習三角形特征時幼兒能更好地學習掌握,能準確感知圖形特征這一環節,采用體態動作一集體復習的形式進行。
2.學習三角形特征: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所在,我準備分以下幾步完成,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1)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圓形娃娃和三角形娃娃的不同,提供幼兒每人一三角形,通過自己數一數,試一試,感知圖形特征,并充分讓幼兒表述,得出圖形的特征。
(2)引導幼兒觀察幾個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三角形,通過驗證得出三角形都有三條邊、三個角,有三條邊、三個角的圖形都是三角形。
(3)老師小結三角形特征,使幼兒獲得的知識完整化。
3.復習鞏固三角形的特征。在幼兒初步掌握三角形特征的基礎上只有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才能得以鞏固,準備分三步完成這一環節。
。1)給圖形娃娃找朋友:目的是幼兒排除干擾從眾多幾何圖形卡片中找出三角形。
。2)看圖拼圖找三角形:
圖形拼圖能進一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通過讓幼兒觀察:
這些拼圖像什么?哪些部分是用三角形拼成的?用了幾個三角形?
。3)周圍環境中找出像三角形的東西:幼兒通過自己的聯想尋找發展幼兒的空間想象能力,進一步鞏固了三角形的特征。
五、延伸活動:
幼兒用冰糕棒拼三角形,引導幼兒拼完后講一講你拼得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用了幾根冰糕棒?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4
一、設計意圖:
各位老師好,我是12級學前8班的xx,今天我帶來的說課內容是大班談話活動,題目叫《可愛的動物》。先說說我的設計意圖:《綱要》中指出:"要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將小動物這個幼兒熟悉并且喜愛的素材作為教學的內容,容易吸引幼兒的學習興趣,又可以讓幼兒可以更加輕松愉快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還可以讓幼兒增加對動物的理解,形成初步的生態意識。因此,我設計了此次《可愛的動物》活動,鍛煉幼兒的語言發展能力。
二、活動目標再說說我的目標定位: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我確定了認知、技能、情感三方面的目標:
1、了解教師講解的游戲要求和規則。(認知)2、能正確地說出小動物的名稱,準確地發出"咕、汪、喵、嘎、嘰、蹦"等音,并能協調的模仿小動物動作。(技能)3、參與集體游戲的積極性提高。(情感)本次活動的重難點都是讓幼兒能正確地說出小動物的名稱,準確地發出"咕、汪、喵、嘎、嘰、蹦"等音,并能協調的模仿小動物動作。
三、活動準備為使活動呈現出趣味性,寓教育于情境游戲之中,我做了如下準備:
1.經驗準備:在父母幫助下預習過游戲兒歌《可愛的小動物》
2.物質準備:背景圖(畫有草地、藍天、白天);小雞、小鴨、小花貓、小黃狗、小白兔、小鴿子圖片各一張;與幼兒人數相等小雞、小鴨、小花貓、小黃狗、小白兔的頭飾。
四、教法和學法現代兒童觀認為:
"幼兒是認識的主體,幼兒的發展是主動活動的結果。"因此,只有讓幼兒充分去看、去想、去說、去體驗、去發現、去創造,幼兒才會更快、更好地發展語言能力,為其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由此,我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學法:
①游戲法
②談話法
③模仿法等
五、活動過程本次活動四個環節:
。1)情境導入,引起興趣
。2)展示動物圖片,了解動物叫法
。3)學習兒歌《可愛的小動物》,知道小動物的名字、叫聲和動作
(4)進行游戲
。ㄒ唬┣榫硨,引起興趣出示背景圖,通過"今天,有很多小動物要到我們班做客,看看誰來了?"這句話創設情境,使幼兒產生好奇和興趣。
。ǘ┱故緞游飯D片,了解動物叫法展示小雞、小鴨、小花貓、小黃狗、小白兔、小鴿子圖片,通過詢問,讓幼兒了解這幾種動物的外貌、走路方式、飲食習慣、叫聲等基本特征。例如:這樣問"小鴨身上的毛是什么顏色?它的嘴巴長的什么樣子?(扁扁的);它有什么本領?(游泳);它喜歡吃水里的什么?(小魚和小蝦),小鴨怎樣叫?(嘎嘎嘎)最后以"那么多小動物到我們班來作客,我們小朋友非常高興、特別開心。"為結束語結束這一環節。
。ㄈ⿲W習兒歌《可愛的小動物》,知道小動物的名字、叫聲和動作
、偈紫冉處熓痉秲焊瑁⑴浜蟿幼,讓幼兒仔細聽和看。
②接著帶著幼兒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四)進行游戲老師說小動物的名字,小朋友模仿小動物的叫聲,并做動作。待幼兒熟悉玩法后,適當加速,要求幼兒一定要老師說完后才能說和做。然后請個別幼兒上臺做小老師說小動物的名字,小朋友模仿小動物的叫聲做動作,要求做小老師的小朋友說話聲要響亮,吐字要清晰。
最后改變游戲玩法,老師模仿小動物的叫聲,小朋友說小動物名字,并做動作。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l 本次活動是兩個主題的交匯,又是兩主題之間的橋梁:本次活動是《我愛我家》和《冬天來了》兩個主題的有機融合——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其樂融融的吃著火鍋,即溫馨又熱鬧;即暖身又暖心;同時也因為本次活動“吃火鍋”的情景,很自然的將“冬天里怎樣讓自己暖和”的話題拋于孩子們,自然“冬天”的主題也就由此拉開序幕,因此可以這樣說《吃》是《家》與《冬》過渡中的必要橋梁。
l 教學活動內容的多元性與整合性:《指南》中指出:“學習活動內容的選擇和安排,應充分體現全面、整體的要求,有利于對幼兒經驗的全方位、多層次的拓展和基本學習能力的全面培養!币虼嘶顒又杏性S多的顯性與隱性教育內容,體現了以上的教學理念:認知上的——認識各種常見的食物;初步了解并會區分葷蔬菜;知道吃火鍋能讓自己變得暖和;行為習慣上的——知道樣樣東西都是有營養的,不挑食;嘗試著與同伴合作著玩,學會協商、謙讓、合作的游戲;情感體驗上的——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其樂融融,感受家的溫馨與溫暖;在扮演游戲中體驗做爸爸媽媽的快樂,滿足長大的情感傾向;語言表達上的——學說完整的話;樂意將自己的想法與行為用語言表達出來;能說完整話“我喜歡……,火鍋里要放……” ;創新思維上的——“與別人說的不一樣”的引導,激發幼兒積極的思考,再現并調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主動運用并解決學習中的問題。
l 教學目標的定位: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雖然在以上內容的闡述中有許多的教育價值,但相對來說在一次教學活動中總是有側重點的,因此本次活動的目標為:1、喜歡聽故事,樂意嘗試仿編故事。2、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其樂融融,在模仿中體驗一起玩的快樂。以“體驗”“嘗試”為主的教育目標對小班
幼兒來說是較為適宜的。
l 對教材的改編順應幼兒的認知特點,適宜小班幼兒對故事的仿編:將原教材中的人物“小貓”“小狗”“小兔”改為“妞妞一人家”,因為《家》的主題是孩子們熟悉的,又是孩子們樂意模仿的,因此本次活動的開展是建立在孩子們豐富認知經驗之上的,由此在活動中寶寶能結合自己的已有經驗大膽的說、與別人說的不一樣,仿編故事的教學目標也在自然而然中得以實現。
二、說教學法:
二期課改賦予我們這樣的理念——以幼兒發展為本;課程應與幼兒階段的學習特點與身心發展水平相適應,激發幼兒積極、主動地學習。為此在整個活動中運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l 生活化情景創設法:在《指南》中說道:3歲兒童可以敘述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只是在敘述時不很流暢,帶有很大的情景性。本次活動是以語言為主的學習活動,結合小班幼兒這一年齡特點,為孩子們創設了與自己熟悉的生活相仿的情景——一家人在冬天里吃火鍋。
[page_break] l 角色扮演法:《綱要》中指出:3歲兒童愛模仿的特點非常突出,模仿是這一時期兒童的主要學習方式,他們通過模仿來學習別人的經驗和行為習慣。因此,整個活動中讓孩子們通過扮演家人來再現“吃火鍋”這一故事情景,在角色扮演與模仿中自然的學著講故事,甚至是仿編出故事。
l 游戲體驗法:3歲幼兒得年齡特征中有明顯得一點,即很大程度上認識依賴于行動。他們得思維大多是由行動引起得,往往會先做后想,或邊做邊想。結合這些年齡特征,在活動中運用了游戲體驗得教學方法,旨在讓孩子們在親自操作、游玩中認識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葷蔬菜;在游玩中樂意開口說一說;在與同伴一起的游戲中體驗大家一起玩的快樂,從自我中走出,更自然的接納同伴……種種的教學目標由于游戲的介入更容易被孩子們主動的內化。
三、說過程:
本次活動共有四個部分組成:情景感知 —→ 交流體驗 —→ 游戲遷移 —→ 延伸
第一部分直接以“妞妞家真熱鬧,讓我們去看看”的情景性語言開門見山,直入主題。緊接著多媒體的演示,給孩子們直觀形象的視覺沖
擊,而故事內容也在演示中自然而然的躍入寶寶的耳中。為了了解孩子對故事的掌握程度,更為了幫助寶寶更好的理解故事內容,就以兩個緊扣故事內容的問題幫助幼兒盡快的通過理解故事來進入故事情景中,為后續的活動做好鋪墊。
老師在對幼兒的回答做相應的小結時,又自然的引出“我也很想吃火鍋”這個情景,以情景化的言行為仿編故事起到了規范示范的作用,而后緊接著問“誰想和我一起吃火鍋”這樣的情緒調動,又將孩子之間的榜樣示范作用激發了出來;在這一過程中,因為幼兒的個別示范也讓老師有機會看到不同能力幼兒的不同表現,并及時做出反應與調整,將“在人數較多的集體活動中很難兼顧集體”這一現實問題的解決有所緩解——多個同伴的示范,給了幼兒在自己游戲時的模仿雛形。
當幼兒個個想上來與老師一起吃火鍋時,在激起幼兒迫切想參與的內區動力時,“你們想吃火鍋嗎?”更為幼兒對活動的主動參與推波助瀾,于是將“人太多怎么辦?”的現實問題拋給這些小班孩子時他們也能積極的調用自己的已有經驗嘗試解決。而分家家,扮演家人一起吃火鍋的情景游戲也在幼兒濃厚參與的興趣下拉開序幕。孩子的游戲體驗是本次活動的高潮部分,老師以做客的情節、客人的身份參與活動并給予及時、適時的指導。最后的分享是對孩子們整個游戲行為的梳理,特別是形式多樣的、結合整個情景的分享,如以“家庭”為單位的介紹,旨在激發每個孩子對自己游戲行為的回顧、關注;在情景中培養幼兒傾聽他人說話的習慣;更是在這一環中,結合自己的已有經驗嘗試仿編故事,體驗仿編故事的快樂。
此活動對我班幼兒來說是較具吸引力的,而活動本身也很有教育價值可以挖掘,如葷、蔬菜的識別,分類;運用各種材料制作火鍋料來豐富吃火鍋的游戲等等,因此活動并沒有因為這次集體學習活動而結束,可以說,本次活動只是“我愛我家”主題活動的一個延伸;也是“吃火鍋”活動的一個導入;更是進入冬天主題活動的一個引子。
活動名稱:吃火鍋
活動目標:1、喜歡聽故事,樂意嘗試仿編故事。
2、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其樂融融,在模仿中體驗一起玩的快樂。
活動重點:嘗試仿編故事,能和別人說的不一樣。
活動難點: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其樂融融。
環境與材料:
l 經驗準備:
1、在小社會中重點引導“小菜場”活動,熟悉各類菜名,對葷蔬菜有初步的了解。
2、每個孩子在家都有過吃火鍋的經歷。
l 材料準備:
1、廣告紙上剪下的各種食物圖片。
2、圓形鐵盒7個、各種食物仿真玩具、紙杯、碟子、筷子、小勺
3、實物投影儀、妞妞、爸爸、媽媽、火鍋等圖片
活動流程:
情景感知 ——→ 交流體驗 ——→ 游戲遷移 ——→ 延伸
活動過程:
一、情景感知:
1、導入“今天妞妞家真熱鬧,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多媒體演示,欣賞故事:冬天的天氣真冷呀,爸爸媽媽說:“我們來吃火鍋吧!眿寢屨f:“我喜歡吃青菜,火鍋里要放青菜。”(邊說邊將青菜放入“鍋里”)……爸爸——魚;妞妞——肉
3、問題:妞妞想考考我們小朋友的眼睛亮不亮,耳朵靈不靈。
l 今天妞妞家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吃火鍋)
l 火鍋里有些什么東西?這些東西是誰愛吃的?(引導幼兒學說故事中的話)
二、交流體驗:
1、過渡:火鍋可真好吃,里面的菜又多,吃著又暖和,我也很想吃火鍋。瞧,今天我也帶來了火鍋。沈老師說“我喜歡吃香菇、蘿卜和貢丸,火鍋里要放香菇、蘿卜和貢丸!闭l也想來和我一起吃火鍋的,一定要把你喜歡吃的菜的名字說出來,才能把菜放近火鍋里哦。
2、個別幼兒上前示范演示。
要求①幼兒說出要吃食物的名稱后才
能將相應的菜放入鍋里。
、谀苷f完整話“我喜歡……,火鍋里要放……”
、酃膭钣變赫f的和故事里的、和別人說的不一樣。
3、老師結合幼兒的表現用故事中的語言小結:天氣真冷,沈老師說……
三、游戲遷移:
1、問題:你們喜歡吃火鍋嗎?為什么?(引導幼兒說說吃火鍋的心情——暖暖的、熱熱鬧鬧的)
2、小結并過渡:原來吃火鍋是件這么快樂的事情: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把大家喜歡吃的食物放在一個鍋里,大家一起吃,親親愛愛、熱熱鬧鬧,而且菜總是熱熱的,不會冷掉。你們想吃火鍋嗎?
[page_break] 3、過渡:人太多了,我們就分成7個家吧。蘋果家、桔子家……家的名字有了,那先來商量一下,你做這個家里的誰?(以組為單位,幼兒相互商量所扮演的角色)
4、“家里的人挺多的,所以在把吃的東西放進火鍋里之前先要像我們剛才吃火鍋那樣說說自己喜歡吃什么,把什么放進了鍋里,否則鍋里的菜太多了,等一會兒你會吃不到自己喜歡吃的東西的!弊,讓我們一起回家吃火鍋咯!
5、幼兒游戲,教師巡回觀察并適時指導。
l 不開口的幼兒:教師多以問答的形式引導幼兒開口說一說。
l 能力一般的幼兒:引導幼兒將多種菜名在一句話中說出,如爸爸喜歡吃青菜、粉絲、雞爪,火鍋里要放青菜、粉絲、雞爪。
l 能力較強的幼兒:嘗試著在自己喜歡的食物上關注“家人”的喜好,會將同伴的話編進故事中。
6、分享:以組為單位,交流分享:如“請蘋果一家來介紹一下”
形式:一組內能力弱的說說自己扮演的角色,和喜歡吃的菜、在火鍋里放的菜;能力強的,將一家人的行為編成故事。
四、延伸:
在區域活動內投放,并開展美術活動“吃火鍋”,利用各種材料和替代物豐富火鍋內的食物。
活動亮點:
幼兒對活動
的熱情、主動的參與;在活動中勇于表現,大膽的表達;由此可見本次活動是較為成功的。
l 教學內容來源于生活,注重活動是在幼兒的已有經驗上的建立,真正體現“尊重幼兒”“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因為“吃火鍋”的內容是小班寶寶所熟悉的,又因為與實際生活的的緊密聯系——冬天到了,在家里經常會吃火鍋。因此在活動中,孩子們會爭先恐后的說,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想法。這種積極調用自己已有教研的過程,正是幼兒主動學習的體現,與二期課改精神所要賦予我們的。
l 活動是教師為幼兒學習、發展搭建的平臺,幼兒才是活動中的主體?v觀整個活動,孩子們在其中有許多的亮點之處是老師在預設活動中沒有想到的。這并不是說老師的預設活動沒有價值,相反的,如果一次活動,孩子的所有反應、行為與老師的預設相一致,那么孩子的“創新”又如何得以體現?如文靜這個“媽媽”在游戲后會說“我把喜歡吃的雞腿給寶寶天淇吃”,這樣的語言表達不僅是對故事內容的仿編,也是孩子積極思維的呈現,同時這種“及他”的情感更是作為小班寶寶難能可貴的精神體現。
由此思考:教學活動不在于老師教給孩子什么,而是孩子在老師預設的活動中;在老師創設的環境中通過自身的參與、互動,在集體的交流、展現中,將個人的經驗化為集體的經驗;在師幼互動、生生互動、與環境的互動中每個幼兒有所獲得,有所發展。
思考:
“站在幼兒的角度思考問題!笔嵌谡n改的精髓,于我,在思想上有了這樣的認識,但如何將這種意識轉換成可操作的、行之有效的實踐,還需要我在今后的各種教學實踐中不斷的摸索與反思。
不足:
作為一個引導者,老師將關注更多的放在目標的達成上,因此在活動中未能更好的根
據幼兒的現實表現,將更多更有價值的教育理念有機融合。如在游戲時,發現孩子用手抓起“鍋”內的食物時,老師只是用情景性語言對這名幼兒進行引導,導致在觀察中發現其實這是個比較共性的問題,但也沒有及時的在集體中交流,失去一次很好的與生活經驗相整合的教育時機。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6
大家好!
墻飾是孩子自我表現與展示的舞臺,也是信息與經驗交流的窗口。為此,我班以主題墻飾為切入點,實踐了"墻飾"與教師、家長和幼兒之間的"對話"。
主題來源:一天,我班的小朋友帶來了兩只小雞,頓時,孩子們都圍攏過來,開始時還是觀察,后來膽子大了,又摸,又親,又逗.....他們把小雞當成了自己的朋友。為了滿足孩子們對小雞的興趣,我班生成了"可愛的小雞"主題活動。
主題教育目標:
1、初步了解小雞,知道小雞的生活習性。
2、能通過繪畫、歌唱、表演、語言表達等形式表達對小雞的熱愛。
主題發展脈絡:
在這個主題活動中,跟據小班年齡特點,依賴于情景發展脈絡,我們打破領域的界限,依據孩子興趣和需求進行了"小雞朋友"、"小雞從哪里來"、"小雞的樣子"、"小雞吃什么"、"小小蛋兒把門開"、"我們喜歡小雞"的活動,通過觀察、認知、耳聽、手摸、討論、繪畫、歌唱等形式,了解了小雞,對小雞的興趣愈發濃厚,從而熱愛小雞。
小雞朋友:
孩子們圍著小雞看啊,說啊,高興極了,象是在和小伙伴游戲?吹阶杂勺栽、活潑快樂的小雞走來走去,吃著小米,他們有了要抱小雞的沖動。于是我引導孩子們,要想和小雞成為朋友,要愛護小雞,可以輕輕撫摩,但不要過力。這時,只見萬福增、李英云以迫不及待地拖起小雞親吻,那親熱勁簡直就像是親密的'朋友。因此我們的"小雞朋友"活動應運而生。
小雞從哪里來:
在和小雞游戲的過程中,月月的一個問題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老師,小雞是從哪里來的?其他孩子也追問:是啊,小雞是從哪出來的?......這時,新宇說:好象是從雞蛋里出來的。為引起孩子們更大的求知欲,我便說:竇老師也不太清楚,咱們一起來請爸爸媽媽幫著尋找答案吧。當天,我們把這個問題用口頭傳達和書面通知以及網上互動的形式告訴了家長。讓家長們一同尋找答案。第二天,家長們就拿來了網上資料、書籍資料,高木男的爸爸還打印了小雞出殼整個過程的彩印圖。于是,我們利用圖片為孩子們講解了小雞出生的整個過程,孩子們漸漸了解了小雞的出生。這就是第二個活動內容:小雞從哪里來。
小雞的樣子:
了解了小雞的出生,他們更是喜歡小雞了,天天圍著小雞又說又唱。一天,夢夢看著小雞感慨的說:小雞的羽毛真好看,毛茸茸的。我接過來:對,小雞的羽毛真是好可愛。"小雞胖乎乎的,走起路來一扭一扭的。""小雞的嘴是尖尖的。""小雞唧唧的叫喚,聲音也很好聽。"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起了小雞,這就是我們的"小雞的樣子"主題內容。在這個活動中,孩子們大膽的表達,無論對與錯,他們都說出了自己對小雞樣子的理解。
小雞吃什么:
一天我正喂小雞吃小米的時候,張明智疑惑的問:"老師,我們有很多好吃的東西,那小雞能吃嗎?小雞最愛吃什么?它是光吃小米嗎?"為滿足幼兒的探索欲望,小雞吃什么的主題活動應運而生。在這個活動中,我先請孩子們討論,然后請孩子們帶來自己認為小雞能吃的東西,讓他們自己試著喂小雞。最后,他們發現小雞太小,只愛吃些小米、玉米面和的糊、大米面和的糊、雞蛋黃、小蟲。
小小蛋兒把門開:
"小雞從蛋殼里出來"對于孩子來說,永遠都是新鮮的。"小小蛋兒把門開"這首歌的內容能夠讓幼兒能更加清晰地了解這個過程,因此我們設計了一個音樂活動:小小蛋兒把門開。目的是能用身體動作表現小雞破殼的情景,體驗小雞出殼的快樂。能愉快的參加歌曲的表演,大膽的表現小雞的可愛。由于小班幼兒年齡小,思維直觀,他們的情感往往是在意境中產生。創設與音樂作品相適應的情境,有利于幼兒情感的形成。因此在活動中,我為孩子們創設了生動有趣的情境:小雞出殼的錄象,"大蛋殼",可愛的小雞頭飾,小雞裙,草地、小蟲、雞叫聲等。使他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以達到觸景生情的效果,從而更好地表現自己。孩子們對這個活動很感興趣,他們非常投入,動作非?蓯。孩子們在活動中大膽地表達、表現,增強了了自信。
我們喜歡小雞:
孩子們對小雞的感情愈來愈深,我們通過故事表演、區域認知、泥塑、繪畫表演、歌唱、為小雞建家等活動使幼兒抒發對小雞的熱愛。特別是繪畫小雞孩子們最喜歡,他們在每天堅持不懈的練習下,基本掌握了繪畫的方法。通過兩次親子活動,一次家長開放,孩子們與家長共同完成了很多有價值的作品,并張貼在室內外的墻上,構成了我班的繪畫特色。表達了孩子們對小雞熱愛的深厚感情,同時也表現出家長的支持與參與,他們也不約而同的加入到我們喜歡小雞的主題活動當中。
主題與環境是密不可分的,而主題必須依靠環境才能更深入、具體地開展。因此,我們隨著主題的發展和孩子的興趣創設了一系列環境,將活動的主題融入環境當中,讓幼兒不斷的與環境互動,使環境體現主體內容。
在主題活動中,孩子自發參與、自主學習、自由表達,獲得了自身的發展,積累了許多有意義的經驗。在這個過程中,師幼之間是平等的,是合作伙伴的關系。我們還發動了家長們一同搜集資料、圖片等,達到了家園互動的效果。
主題環境的創設不僅僅是美化教室,它應該是孩子們自我表現與展示的舞臺,也是信息與經驗交流的窗口,更是孩子們盡情想象與創造的天地。因此,我們設置了主題環境區域,分別是開心想吧、開心做吧、開心畫吧、開心看吧、開心玩吧、開心唱吧、開心搭吧。
在每一個區域里投放了許多相關的材料,例如:開心想吧的母雞下蛋,舀蛋、拼蛋;開心做吧的小雞回家的迷宮、胖小雞和瘦母雞;開心看吧里提供了圖片、錄有與圖片相關和不相關的小雞故事、小雞出殼的自制玩具等。
謝謝大家!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7
一、說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正處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通過日常觀察,時?匆姾⒆釉邳c數仍然存在于唱數階段,沒有辦法進行手口一致地點數.《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教材的選擇既要符合幼兒現有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戰.”因此,5以內的基數是符合小班下學期需要與發展水平的.那么如何讓孩子在玩中學呢?我選擇孩子們喜歡的動物形象“小象和大象”,創設“去小象家做客”這一情境來完成本次的教學活動——大腳印、小腳印.
二、說目標
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指南》和活動內容,結合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我制定了,適合幼兒最近發展區發展的兩個目標:
1.知識目標:初步感知5以內的數量,能夠手口一致的點數并說出總數.
2.情感目標:聽到指令后能準確點數并做出反應,體驗數數活動的樂趣.
為了更好的完成本活動教育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確定為:能手口一致的點數,并說出總數.活動的難點定為:聽到指令后能準確點數并做出反應.
三、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了完成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環境、材料相互作用獲得發展的,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所以,我既進行了物質準備又考慮到幼兒的知識經驗準備.為了更好的進行教學,我為本次教學活動準備了
物質準備
1.情景表演去小象家做客,蔬菜卡片:兩顆白菜、三根黃瓜、四個茄子、五個西紅柿.
2.數腳印,4個大圓、5個小圓.貼在地面上,當做大象、小象的腳印.
3.大小呼啦圈兩個.
知識準備
幼兒已對4以內數量有經驗和認識.
四、說教學法
(一)教法
小班幼兒的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指南》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為了吸引孩子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采用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活動中我運用了:
1.情景表演法:活動導入部分既要讓幼兒發現問題,引出下面一系列的疑問及探索,又要通過幼兒感興趣的方式設置懸念,因而我設計了“去小象家做客”這一情節,并通過情景表演的方法啟發幼兒思考來理解數的概念.
2.談話法:在活動中適當的問題有助于活躍幼兒的思維,啟發學習,有利于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展智力,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和較好的語言習慣.因而我設計了“數腳印”著一環節,通過談話法讓幼兒感知5以內的數量.
3.游戲法:根據“幼兒園活動組織應以游戲為基本形式,教育寓游戲之中”這一精神,我采用了游戲法,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是引導幼兒主動學習的重要方式.
運用這些方法,我克服教師說教的傳統形式,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習得經驗.
(二)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與游戲活動,既讓幼兒獲得了學習的技能又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為了更好地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幼兒看一看、數一數、說一說、玩一玩等多種形式,讓幼兒積極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
五、說活動的過程
為了達成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系統性的規劃,遵循目標性、整體性等原則,設計了三個環節來展開: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活動開始我以創設情境“去小象家做客”引入活動.師:“小朋友今天我們要去小象家做客,我準備了些蔬菜.先請小朋友數一數,每種蔬菜有幾個?”這時引導幼兒伸出右手食指,從左向右依次點數并說出總數.
此環節以“去小象家做客”引入活動,能有效的吸引孩子,引發孩子的興趣,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孩子通過數蔬菜的數量,探索、感知5以內的數量,并能跟著老師嘗試用手口一致的方式點數1~5以內的數量.
第二環節:數腳印.
(1)水果數好了,現在我們就到小象家做客.請小朋友坐好,閉上眼睛,跟老師一起數數,當我們數到5的時候你們就把眼睛睜開,睜開眼睛時我們已經到小象家了.咦?今天小象不在家,孩子們快看地上有大大小小的腳印,猜猜這會是誰的腳印呢?(幼兒說出是大象和小象的腳印)
(2)然后讓幼兒一起數一數,大腳印有幾個?小腳印有幾個?
此環節是為了讓孩子們再次感知5以內的數量,并能嘗試自己來點數,突出了本活動的重點,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
第三環節:游戲“量腳印”
為了讓活動更完整、更有趣,我設計了“量腳印”的游戲,小班的孩子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很高,從而把整個活動推向高潮.
(1) 老師和小朋友交替念兒歌《腳印》.當老師說到“5個小孩那么大”時,5名幼兒跑到大圓內,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數一數,看看是否正確.
(2) 游戲繼續,老師和小朋友交替念兒歌.請幼兒依次參加游戲,進行嘗試,教師可以隨機變化兒歌中的數量,幼兒聽到指令后做相應判斷.
此環節是運用游戲,讓孩子加深對5以內數量的認識,讓孩子聽到指令后能準確點數并做出反應,體驗數數活動的樂趣.
結束活動:活動結束后讓幼兒數數周圍物品的數量,并且提示幼兒要一個一個的點數.
這節課,我通過以上三個環節的教學設計,既遵循了概念教學的規律,又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在教學過程中讓幼兒動口、動手、動眼、動腦為主的學習方法,使幼兒學有興趣、學有所獲.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如今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長期處于眾星捧月的地位,加上家長重智輕德的教育傾向,使多數幼兒形成了自我中心,只知獲取、不懂給予的眾人為我的心理傾向。前不久,一項現代兒童生存狀況調查顯示:90%以上的孩子有惟我獨尊的傾向。
具體表現為:他們很少幫父母做家務,沒有覺得父母掙錢辛苦,也很少幫助別人。這是我國現行教育的一種悲哀,即在為孩子付出大量愛的同時卻忽略了最重要的東西讓孩子學會愛、學會如何去愛自己的父母、學會如何去愛親人、學會如何去愛周圍的人、愛大家。結合幼兒園建構式課程大班主題活動《七彩世界》我們設計了這個大班綜合活動《愛意濃濃》。在這節活動中我們是以母愛為支點,逐步延伸到愛親人、愛周圍的人、愛大家。
二、說目標
新《綱要》指出,活動要以幼兒發展為本,要關注幼兒的情感、認知、能力、態度!稅垡鉂鉂狻愤@個活動共設定了三個目標:
目標一:引導幼兒通過觀察、了解媽媽的辛苦,激發幼兒熱愛媽媽、家人及周圍人的情感。
目標二:通過活動了解自己的成長離不開媽媽及周圍人的關懷,懂得感恩。
目標三: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傾聽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其中目標一、目標二對于幼兒來說,情感是一種內心感受,也是教師難以把握的,所以這也是活動的難點。
目標三的難點是可以逾越的,但也需要教師多方面的啟發和引導,所以這個目標是活動的重點。
三、說準備
為了引起幼兒的情感共鳴,使活動呈現綜合性、活動性,我們作了如下的準備:幼兒愛聽愛看的多媒體課件,小熊娃娃,為模擬情景的生日蛋糕,制作愛心禮物的一些手工材料,愛心氣球。
四、說教法、學法
要讓幼兒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
教師注重輕松的教――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我們采用了激情教學法、電教演示法、師幼互動法、情景教學法,給幼兒提供了自我感受、自我表現的機會。
幼兒注重自由地學――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我們采用了多通道參與法、操作法、觀察法、體驗法,引導幼兒看一看、說一說、想一想、學一學、做一做,使活動變得豐富,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五、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本活動的教學目標,抓住重點,突破難點,解決關鍵問題,我們設計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
(一)情景感染
幼兒的學習氛圍是很關鍵的,活動一開始情景就很感人,教師充滿激情,富有感染力地用自己對幼兒的愛感染幼兒,通過摸一摸、抱一抱、親一親、牽一牽等親密動作營造了愛的氛圍,拉近了師幼之間的距離,注重了教育內容的情景化。
。ǘ┱f說媽媽的愛
教師聲情并茂地講述故事《猜猜我有多愛你》,運用肢體語言:小熊愛媽媽那么多―,媽媽愛小熊那么多――,誰的愛多一些?讓幼兒明白媽媽的愛多于寶寶。緊接著教師啟發式提問:你們的媽媽是怎樣關心、愛護你們的?她為你做了什么事?引導幼兒回憶日常生活中的各個片斷和細節,并大膽地、自由地說出來。
(三)體驗媽媽的愛
僅僅憑幼兒回憶媽媽的愛是不夠的,為了深化情感,教師展示課件《我的媽媽多辛苦》,視聽結合,引導幼兒在《燭光里的媽媽》這首旋律中觀看媽媽照顧寶寶的圖片:圖片內容有媽媽懷孕、給寶寶喂奶、洗澡、教寶寶學說話、學走路,生病時照顧寶寶等一系列圖片,這么多貼切的生活場景使幼兒明白媽媽是那么辛苦,從而引導幼兒關愛媽媽,懂得感恩,并通過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進一步體驗媽媽的愛。
。ㄋ模⿶垡鉂鉂,表達愛意
幼兒在情景中體驗媽媽的愛以后,一定感觸很深。于是,我們設計了一個情景摸擬活動――為媽媽過生日,通過唱生日歌――說祝福語――分享蛋糕,讓幼兒把濃濃的愛意盡情地表達出來。接著唱出愛意,跳出愛意,讓幼兒把愛親人、愛朋友、愛大家的愛意配上熟悉的兒歌旋律即興表演出來。正當幼兒充滿濃濃愛意時,教師引導幼兒分享這份愛意,把愛制作成禮物送給大家。幼兒在自由操作活動中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在動情的《感恩的心》音樂聲中進一步抒發對親人、對朋友、對大家的愛,沉浸在濃濃的愛的氛圍中。
整個活動的安排,遵循了新《綱要》中教育性、互動性、針對性的原則,注重了教育內容的情景化、過程化、活動化、經驗化,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情感發展,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幼兒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情感態度。
【精選幼兒園小班說課稿范文匯編八篇】相關文章:
精選幼兒園小班說課稿范文匯編9篇07-29
精選幼兒園小班說課稿范文匯編6篇07-20
精選幼兒園小班說課稿范文八篇06-12
精選小班說課稿范文匯編五篇06-07
【精選】小班說課稿范文匯編8篇06-22
精選幼兒園小班說課稿范文七篇07-16
精選幼兒園小班說課稿范文合集九篇07-14
精選幼兒園小班說課稿范文合集6篇06-18
有關幼兒園小班說課稿范文匯編8篇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