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說課稿大班模板七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說課稿大班7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1
尊敬的專家評委、敬愛的老師們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大班手工活動《美麗的窗花》,該活動選自江西省幼兒多元能力實踐課程。下面,我將從教材、教學目標、學情、教學準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反思等幾個方面來介紹我對課的設計。
一、說教材
窗花是民間剪紙的一個類別,它主要用于過年過節婚慶等喜慶環境中,張貼在門窗等地方,體現喜慶的氣氛。窗花的圖案細致、精美、寓意美好,能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祝愿和向往。適逢元旦,為迎接新年,我特設計了剪窗花這一手工活動,讓孩子們積極參與到新年的環境創設中來,真正實現孩子與環境的互動。
二、說教學目標
《綱要》指出: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與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我班幼兒的現有發展水平,實際操作能力,我將目標定位:
1 通過欣賞各種精美的窗花,引導孩子了解窗花的作用,感受窗花對稱的特點,發現窗花的簡單規律。
2 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的剪紙經驗,嘗試用對角折的方法剪出各種各樣的窗花。
3 體驗剪紙活動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進一步培養幼兒對民間剪紙藝術的興趣,提高審美情趣。
在活動中我將目標1定為活動的難點,目標2定為活動的重點。
三、說學情
大班的.孩子已有一定的剪紙經驗,很樂于參與剪紙活動。他們喜歡自己探究事物,發現事物的規律,喜歡自己動手嘗試創作。所以本次活動中我將采用以下方法進行教學。
四、說教學準備
環境創設(活動室內貼好各種各樣的窗花)、多媒體課件、兒童剪刀、大小不同的各色蠟光紙、雙面膠、透明膠帶等
五、說教學方法
1、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顒又辛η笮纬伞昂献魈骄渴健钡膸熒樱虼,教師除了以飽滿的情緒感染孩子,還以啟發式的提問引導孩子。
興趣激發法
通過環境的預設引發孩子觀察、學習、探究的興趣,從而自覺、自愿、自然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直觀法
利用ppt課件,形象的展示各種各樣的窗花,進一步激發幼兒學習的熱情。
示范講解法
這是美工活動中最常用的教學手段,能較好地幫助幼兒學會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
2、說學法
觀察法、探究法、討論法、操作法、游戲法
六、說教學過程
根據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導入窗花——欣賞窗花——剪窗花——貼窗花——活動延伸
具體活動程序如下:
。ㄒ唬⿲氪盎。
1 教師身穿貼有窗花的衣服引導幼兒觀察,激發幼兒想了解窗花的興趣。
教師:今天老師的衣服好看嗎?為什么好看?
2 啟發提問幫助幼兒了解窗花的相關知識。
教師:這朵好看的花,叫什么名字?是怎么做的?人們在什么時間會貼窗花?都貼在哪些地方?它有什么作用?
。ǘ )欣賞窗花。
1 教師運用ppt課件,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窗花,初步培養他們對民間剪紙藝術的興趣,了解相關知識。
幼兒發現:剪紙內容豐富(有動物,植物、人物、風景、字等);有各種各樣的顏色,以紅色為主;形狀多樣(有圓形、方的等);圖案講究對稱。
2 教師運用預先創設好的窗花環境,引導幼兒親近窗花,進一步觀察感受窗花的特點與規律。
幼兒通過探索發現:窗花顏色豐富;多種多樣,有圓有方,有大還有;花邊有的是波浪線,有的是折線,還有的又有波浪線又有折線;花上的圖案是各種各樣的幾何圖形。
。ㄈ )剪窗花。
1 教師鼓勵幼兒當小老師,運用已有的剪紙經驗和探索出的規律,大膽的說出自己會怎樣剪窗花,并給與積極地評價。
2 教師再次講解示范剪窗花的基本方法,進一步規范幼兒的操作方法。先折再畫最后剪。
3 最后,教師提出操作要求,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創作剪窗花。
教師巡回指導
1、提醒幼兒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2、將剪出的碎紙丟在紙簍中。
3、注意剪紙時連接處不能剪斷。
(四) 貼窗花。
1 播放歡快的新年音樂,幼兒將剪好的窗花貼在自己的衣服上,隨著音樂自由的舞蹈,展示美麗的窗花作品。
2 用窗花裝飾活動室的走廊,迎接新年。
(五) 活動延伸
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剪窗花,打扮自己的家。
七、說教學反思
1整節課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充分體現了以幼兒為主、教師為導的教育理念。幼兒說得多看得多,想得多動得多。教師說得少示范得少。
2在活動設計上,教師注意了幼兒的實際操作水平。
教師運用課件,引導幼兒欣賞民間的各種窗花,在這一環節,幼兒欣賞的窗花雖然美麗,但不適合幼兒模仿學習。因此在活動的第三環節,教師運用預先創設好的窗花環境(這些窗花比較簡單,有規律,便于幼兒學習),引導幼兒近距離的欣賞、觸摸、觀察、感受窗花的細節特點。通過主動觀察探索,發現窗花的圖案是有規律的,窗花的花邊是由各種線條,而窗花上的圖案則是各種幾何圖形組成的。適合幼兒模仿練習,又為孩子創作剪花形的窗花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3 為幼兒創設了展示自己作品交流學習的平臺。
一個成功的幼兒教育活動,是讓幼兒在活動過程中享受到美感和愉悅。因此,我認為這次活動達到教育大綱所規定的要求。不足的是整個活動時間較長。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2
《烏鴉喝水》的故事代代相傳、家喻戶曉。大家也都知道其中的道理:在瓶子中加入石子可以使水位升高,烏鴉就可以喝到水了。但很少有人去實驗過,如果瓶子里的水量太少,既使加入石子,烏鴉也是喝不到水的,為了驗證發現是否正確。我親自進行了實驗,發現烏鴉能否喝到水與瓶子里的水量多少有關系。為此,針對大班幼兒的認知水平,我設計了本次具有很強操作性、探索性和嘗試性的科學活動--烏鴉喝水。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有水的瓶子中加入石子和沙子可以使水位升高。
2、通過積極探索,發現烏鴉能否喝到水與水量的多少的關系。
3、學習小組合作探索,體驗與同伴合作學習、互相交流的樂趣。
二、活動流程:
看課件導入→用石子實驗探索→沙子實驗探索→比較實驗結果有什么不同→得出結論三、活動過程:
。ㄒ唬┯^察《烏鴉喝水》的課件,導入活動。
“是不是有水的瓶子中加入石子都可以喝到水呢?這個問題為實驗提出了明確的操作要求,這里,我還明確了兩個人一組合作做。這對幼兒的實驗活動起到了指導作用,讓幼兒懂得必須兩兩合作進行。要求不能掉在桌上,可以讓幼兒從小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ǘ┯檬雍蜕匙舆M行實驗,并記錄。
在這二個環節里,我用了3種不同顏色的瓶子,使幼兒更方便的找到相應顏色的格子作記錄。
在比較兩次實驗結果的不同點時,我盡量讓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發現其中的秘密,因為讓幼兒充分地表述活動經驗能幫助幼兒建構一定的科學概念,使他們對事物的理解更加深刻。這個問題只有一位小朋友龍龍表達的比較完整,大多數的孩子都是講石子大、沙子小,所以水少了加石子后烏鴉是喝不到水的,加入沙子就可以了。他們已經觀察到事物的表面現象,對于蘊藏的科學原理還需要老師的提升。
所以我出示了紙剪的石子和沙子的堆積圖幫助幼兒理解。因為石子和沙子縫隙不同,所以水量少的瓶子里加入石子后仍然喝不到水,加入沙子后烏鴉才能喝到水。有了兩張圖的比較,幼兒比較容易看出它們之間的區別,理解其中的原理就比較簡單了。
我認為本次活動內容比較豐富,從看課件導入→用石子實驗探索→沙子實驗探索→比較實驗結果有什么不同→得出結論等五個環節,整個活動體現了分層第進、分步落實的教學特點。教師本著幼兒是學習的主人,力圖營造一個良好的.探索環境,嘗試以兩兩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幼兒主動積極的參與兩次實驗,體驗與同伴合作做實驗,交流實驗結果的樂趣。利用了形象的圖示幫助幼兒理解了為什么石子裝進水量少的瓶子里烏鴉還是喝不到水,使復雜的科學原理簡單化,很容易被幼兒所理解;顒又薪處熀芎玫陌盐樟私虒W過程中”教“與”學“的關系。始終鼓勵幼兒做一做、想一想,體現了幼兒科學教育中應培養”嘗試“”探索“精神的要求。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3
一、說教材
自然界是充滿著神奇有趣、美麗奇特的科學現象,就拿“彩虹”這一自然現象來說吧,它常常出現在夏天雷雨后,云層中的水珠大量聚集時,經過陽光的折射,就會在天空中出現美麗的彩虹。但往往孩子們還未仔細欣賞時,它轉瞬即逝,猶如曇花一現,讓人難以捉摸。這一奇特的自然現象深深吸引著孩子們,大班幼兒活潑好動他們對事物充滿了一定的探究欲望,對周圍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我設計了這個活動,在活動中給孩子提供寬松、和諧的氛圍,并在輕松愉快的情緒中表現自己,整個活動以生動、有趣的游戲形式串聯生成。
二、活動目標
根據以上的分析和思考及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從認知、情感、能力三方面來制定這次活動的目標。
1、在觀察、探索中了解彩虹現象的由來。
2、嘗試用多種方法制造“彩虹”,產生對自然界奇妙現象的興趣。
3、愿意與同伴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
4、根據目標:我的活動重點是在觀察、探索中了解彩虹現象的由來;顒与y點是嘗試用多種方法制造“彩虹”,產生對自然界奇妙現象的興趣。
三、活動準備
為了使活動呈現出趣味性、綜合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中、游戲中,我做了以下的準備:
1、選擇一個明媚的日子。
2、課件一份,鏡子人手一份,盆中裝滿水,圓珠筆,色拉油,白紙,三棱鏡,放大鏡,泡泡。
四、活動過程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以下五個環節:引起幼兒的興趣——遷移經驗,了解彩虹的由來——學習動手制造“彩虹”——交流實驗結果——延伸活動。
我是讓孩子們在操作探索中親身體驗,了解彩虹現象的由來,克服重點和難點。具體過程如下:
(一)引起幼兒的興趣。
我通過以下三個小環節來實施:
1、幼兒自由玩鏡子。幼兒在玩中和同伴說說從水中的鏡子中找到了什么?
2、引導幼兒在水中把鏡子對著太陽照射。
3、說說自己的發現。數一數有幾種顏色?它們是怎么排列的?
我開始的直接提問是讓孩子們拿著鏡子在水中自由玩耍,討論自己的發現,幼兒討論的問題肯定不充分,之后我用語言提示他們“在水中把鏡子對著太陽照一照”,這樣有目的的引導,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彩虹”這一奇妙的自然現象:鏡子中能反射出七彩的顏色。
(二)了解彩虹的由來。
這一環節我出示雨中、雨后的課件制作,讓幼兒觀看課件彩虹是怎么產生的,最后得出結論:彩虹是夏天雷雨過后出現的自然現象,是天空中飄著許多的小水滴經過陽光照射后形成的,彩虹是紅、橙、黃、綠、青、藍、紫這樣排列的。屏幕上雨后的課件鮮艷的顏色刺激著小朋友的感官,使他們的手、腦、眼、嘴并用,每個孩子都能全身心的融入學習中。
(三)學習動手制造“彩虹”。
前一環節的介紹,幼兒對“彩虹”的由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這樣引導“這么漂亮的彩虹一會就沒有了,怎么辦呢?”我直接把問題拋給幼兒,讓他們想辦法解決,孩子們肯定會說:“我們可以自己做一條‘彩虹’呀?那怎么制造‘彩虹’呢?”帶著這個問題,讓孩子們自己尋找材料,如:泡泡、放大鏡、三棱鏡、圓珠筆、白紙……幼兒自由地嘗試用多種方法制造“彩虹”,教師用問題設置的方法邊觀察幼兒操作,邊及時地提出問題進行引導,幼兒在嘗試操作過程中交流、合作。本環節是運用了嘗試法和操作法,也是活動的難點之處。
(四)交流實驗結果。
幼兒互相欣賞制造的“人造彩虹”與同伴交流著自己是用什么材料制造“彩虹”的,并用語言總結、演示自己的實驗過程。在看看、說說、做做中進一步了解到彩虹這一現象的由來,真正做到了《大綱》中提出的“引導幼兒對身邊的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索欲望。”讓幼兒用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探索過程和結果,增進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這一環節主要采用的操作法。
(五)延伸活動。
活動結束后可以繼續讓幼兒在科學探索區中,尋找多種制造彩虹的方法,產生對自然界奇妙現象的興趣,并體驗著成功的樂趣。
本次活動的內容源于生活,滿足了幼兒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活動結束后,幼兒繼續探索,將學到的技能進行運用,已達到教育的最綜目的。
幼兒園大班科學說課稿:物體怎樣移動
幼兒在平時玩玩具的時候,總喜歡把玩具推來推去,拉來拉去。為了激發幼兒探索、實驗的興趣,培養幼兒喜歡嘗試、樂于動手,通過觀察、操作發現一些科學知識和現象的學習意識和從事簡單的技術學習的能力,同時針對大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平時游戲中產生的問題以及娛樂交流中的話題,我設計了一節嘗試性、造作性和探索性都較強的科學活動——物體怎樣移動。
“物體的移動”除了教幼兒獲取有關的物體移動需要的具體經驗外,還要對幼兒進行相關的科學知識教學,并從科學探索出發,生成有關技術的目標和內容,將幼兒的科學與技術學習有機地、自然地結合起來。
在教幼兒“物體怎樣移動”的'之前,我預設了一下“物體怎樣移動”的學前目標:首先,引導幼兒在玩的過程中,自己嘗試讓物體動起來,使幼兒感受物體運動和力的關系,獲取有關物體移動需要力的具體經驗。其次,讓幼兒嘗試用力大和用力小的時候,物體移動的一樣嗎?再次,讓幼兒想辦法在不用身體碰物體的情況下,還有什么辦法讓物體動起來?最后,要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并激發幼兒探索自然現象的興趣。
在學習 “物體怎樣移動”的時候,教師為幼兒共同準備了各種物體。如:積木、汽車、紙、圓珠筆、各類玩具以及繩子、輪子、木板等等。
為了讓幼兒更好的投入到活動中去,在進入教室之前,我領著幼兒在室外活動了一下。
隨后我放開音樂,幼兒聽著音樂《碰碰車》來到了教室,看到地上放著各類玩具,頓時來了興趣。
我趁機說:“小朋友們,地上放了這么多的玩具,我好想玩一玩,你們想玩嗎?”說完,我就獨自拿著玩具玩起來,小朋友也跟著玩起來。在我的啟發和引導下,孩子們開始了活動中的第一次嘗試,在這一環節中,教師給了幼兒自由探索的空間和材料,讓幼兒通過嘗試,發現物體自己是不動的,只有去推它碰它物體才會移動。
我來到孩子們中間,問身邊的幾個幼兒:“文文,佳佳,你們在玩什么?你怎么玩的?文文說:“我在玩積木,我可以搭高樓”。佳佳說:“我在和皮球玩,我碰它就滾!薄拔以谕嫫嚕乙煌扑团!----------孩子們有各種回答,我沒有阻止孩子,但當一名幼兒回答到本次活動的主題(我碰它就動,我推它就動)時,我及時抓住,引出話題:“小朋友說的真棒,放在地上的東西,自己是不動的,那你能用什么辦法讓它動起來呢?”
幼兒再次嘗試,這次嘗試,我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因此幼兒比較投入,這時我仔細觀察幼兒的操作,一方面發現幼兒操作中的創造性思維,給予肯定;另一方面,也幫助了一些思維和操作有困難的幼兒,給予引導,使幼兒都能有所發現。
過了一會兒,孩子們都爭先恐后的來到我身邊向我演示,等幼兒圍坐在我身邊時,我問:“誰能主動說說你是怎樣讓物體動起來的?”“我是用手推的,一推我的積木就動起來了!薄拔沂怯檬掷,一拉我的汽車就跑起來了。”“我是用嘴巴吹的,一吹紙就飄起來了!薄拔沂怯媚_踢,一踢皮球就動了!
孩子們邊說邊演示給其他小朋友看。
在這次嘗試中,幼兒很專注,很投入。
教師說:“小朋友說的真棒!剛才小朋友用各種各樣的辦法讓物體移動,可以用手推、拉,可以有嘴巴吹,還可以用腳踢-------小朋友可真聰明!保ń處熜〗Y)
接著我又提出一個新的問題。
“小朋友只要用力推,物體就會移動,那用力大和用力小的時候,物體移動得一樣嗎?”
幼兒再次嘗試。這是一個新的,而且動腦筋的問題,孩子們被吸引了,我剛說完,孩子們就去自己嘗試了。我來回走動了,觀察了一下。大約過了七、八分鐘,孩子在我周圍坐好。
“剛才,小朋友都在認真的做實驗,那請小朋友說一說,用力大和用力小的時候,物體動的一樣嗎?你是怎樣做的?”
幼兒爭著演示自己的實驗,邊說邊做,這時,我要求幼兒用比較完整的語言講述操作過程,如個別幼兒介紹不夠流利的,我將耐心地給他們第二次機會,鼓勵他們把話說完整,把操作做的更好。
“我玩的是小汽車,我發現,我用很大力推,汽車就跑的很快、很遠,用力小輕輕的推,汽車就跑的很慢、很近。”“我玩的是紙,我用嘴巴用力使勁的吹,紙就飄的很遠,我用嘴巴輕輕的吹,紙就飄的很近!薄拔彝娴氖瞧で,我用腳使勁的踢,皮球就跑的很快很遠,我輕輕的踢,皮球就跑的很近!
在這一環節中,幼兒都能發現用力大和用力小物體動的不一樣,可見幼兒的思維注意力都非常的集中。
教師說:“小朋友的實驗都很成功,而且說的棒極了,用力大的時候,物體移動的就快、就遠,用力小的時候,物體就移動的慢、近。(教師小結)
面對幼兒的感性經驗,緊接著我又提出一個問題。
“小朋友用身體去碰這個物體,物體就會移動,那你能不能想個辦法,不用身體去碰這個物體,能讓這個物體移動起來?”
幼兒再次嘗試,由于有了先前的嘗試經驗以及探索的基礎,他們有的單獨實驗,有的合作實驗,邊嘗試,邊操作。教師的問題給幼兒的探索提供了方向,幼兒的興趣想象力和創造力在這一環節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得到了遷移,教師的肯定和鼓勵,使每個幼兒獲得了成功感,把這次的探索活動推向了高潮。
一段時間后,幼兒圍坐在我的身旁,迫不及待的想演示自己的實驗。沒等我問,孩子們的小手就舉的高高的了。
“我想讓小汽車動,我沒有用手,我把繩子寄在積木上,一拉繩子積木就動了!薄拔野涯景宓囊活^放在高處,一頭放在低處,把汽車放在高處,一動木板汽車就自己跑下來了!薄拔野鸭埻罩幸蝗,然后不斷的吹,紙就動起來了!焙⒆觽冊秸f越興奮,總結出:讓物體移動,用的力不一樣,物體移動的也不一樣,用力大,東西就動的又快又遠;用力小,物體就動的又慢又近。
看到孩子們積極的表現,于是我把延伸活動放到了室外。
“孩子們,關于物體移動的秘密可多了,剛才小朋友還沒有發現更好的方法,現在我們到院子里試一試,看看還有沒有新的方法,然后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人們是怎樣讓重、輕的東西從下面移到上面,或者從里面移到外面。你自己也可以試一試!
通過這個活動延伸,讓幼兒進一步體驗力和運動的關系。
記的我曾經看到這么一段話:在嘗試教學時,不要忘記要先嘗試后教,嘗試教學中一定要讓幼兒有嘗試的機會,一定要讓幼兒帶著問題、目的去嘗試,不要想幼兒是否能嘗試成功,要重在過程,嘗試以后要讓孩子有交流的機會,讓幼兒與幼兒之間相互學習。所以在整節活動中,我把發展幼兒的探索精神、創造性思維方法放到了首位,讓每個幼兒都有嘗試、交流、發現、發言的機會,充分體現了幼兒在活動中的自主性。嘗試教學的課程的模式,在活動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這節課結束后,我并沒有把這一活動結束,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物體移動的問題,都能和孩子一起共同的討論。
如今,嘗試教學在我園已廣泛展開,孩子能嘗試,嘗試能成功是嘗試的重要內容,嘗試是創造的前提,嘗試是成功的階梯,讓孩子們在嘗試中學習。遇到問題,讓孩子嘗試解決,孩子們可以這樣試也可以那樣試,為孩子留下了自我探索和創新的空間。嘗試教學給老師們帶來了挑戰,也給孩子們帶來了探索和創造的空間,使孩子們的創造性思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孩子們在嘗試教學的氛圍中,已經張開了想象的翅膀,飛向了廣闊的藍天。
幼兒園大班科學說課稿:風
一、情況分析:
幼兒生活在豐富多彩的自然環境當中,一切東西都會吸引幼兒的心靈,從而煥發起無窮的好奇心,在《綱要》中,科學教育的內容從幼兒身邊取材,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風是幼兒在日常觸及到的最多的自然現象,本活動通過利用生活中的物體探索風的形成,讓幼兒在活動中更為直接地體驗風的存在,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引發孩子們對風的好奇心與探究欲望。
二、說教材
。ㄒ唬┯變簣@《綱要》中指出幼兒園科學教育的內容要從孩子身邊取材,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的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茖W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幼兒對科學的探索興趣和愛好;重視探究能力的培養;教給幼兒主動探索的技能;發揮科學的教育作用?茖W活動《風》就很好地落實了這一教育任務。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引導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感知風的存在,快慢、強弱。
2、能力目標:
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3、情感目標:
讓幼兒想象風的奧妙,激發幼兒的求知欲。培養幼兒從小熱愛科學的情感。
(三)教學重點、難點
這是一次科學活動,其中穿插了一些科學常識教育。但教學仍以科學教育為主。因此,整個教學活動的重點放在嘗試感知風的存在上。
感知活動通過小朋友與風對話,激發幼兒的求知欲,嘗試的形式是利用材料來尋找看不見的朋友。因此,幼兒動手操作探索風的形成是這次教學活動的難點。
(四)、活動準備:
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戲之中。為此,我們作了如下活動準備:
1、 空間準備:操作桌子10張呈直角擺放在側面和后面,便于操作評價。
2、 物質準備:電風扇、扇子、吹風機、氣筒、紙板、吸管、氣球、吹氣玩具、吹風玩具、 書、雨傘、風車、有關龍卷風的碟片等。
3、經驗準備:已經知道空氣的存在;活動前在戶外感受風。
三、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被顒又袘η蟆靶纬珊献魈骄渴健钡膸熁。針對這次教學活動的教學目標、教學設計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以情境教學法為主,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形象,為主體的生動活動提供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孩子一定的態度體驗,使孩子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方法。
2、問題教學法:在活動引導中,提出恰當的開放性問題,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形成了好的師幼互動。
3、操作教學法:它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活動安排了兩次操作活動。第一次是引起興趣后第一次操作,主要是探索產生風的趣味性、多樣性,讓幼兒在看一看、用一用、試一試中獲得感知風的存在。第二次操作是試一試、比一比感受。
4、演示教學法:是指教師通過講解談話,把實物或教具陳示給孩子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本次活動中的演示法是通過看龍卷風的碟,讓幼兒對風有全新的認識,在這一過程中,現代教學輔助手段的運用發揮了傳統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使理解和認識更透徹。
此外,在各個不同的教學環節中還穿插運用探索教學法、問題教學法、示范教學法、啟發聯想教學法、實際操作教學法等教學方法。使整個教學過程動靜結合,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做到寓教于樂。
為了增強幼兒的學習興趣,在活動前,教師讓幼兒在戶外感受了風。以增加幼兒對風認識。
四、說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認識、鍛煉能力,更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采用的學法有:
1、多通道參與法:新《綱要》科學領域中的目標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活動中引導幼兒看一看、比一比、學一學、說一說、做一做、想一想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使其在不知不覺中對活動內容產生興趣。
2、體驗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為了讓幼兒對風有更深的印象,采用了游戲體驗法,在尋找風朋友的過程中引導幼兒體驗、感受風存在的,激發幼兒的探究熱情,繼而去應發幼兒對風的好奇心與探究欲望。
期間,還通過幼兒間的互補學習、師幼合作的方法,表達豐富、多樣性的認識,體現著“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
五、說活動過程
我采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序,活動流程為:
尋找風朋友激發興趣——自由探索感知風的存在——幼兒動手操作嘗試,探索風形成——與幼兒交流探索結果——運用生活經驗及觀看錄象帶,感知風對人的好處與壞處,交流有關風的經驗——評價總結
六、說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利用找看不見的朋友,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
興趣是人們積極、主動地認識客觀事物的一種心理傾向,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動幼兒探求知識的動力,它會使幼兒產生學習需要,是學習活動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因此,我根據教材實際,創設興趣情景,來調動幼兒的學習熱情;顒娱_始,利用問孩子:“你們喜歡交朋友嗎?”然后讓幼兒閉上眼睛“有個看不到的朋友想和我們班的下朋友做游戲”引發幼兒的興趣,從形式上、內容上都深深吸引著孩子。
(二)自由探索(幼兒動手操作嘗試探索風的形成)
創新意識是創新素質培養的前提,根據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在第二環節中安排了孩子自由探索活動,我引導鼓勵幼兒利用各種物品扇動感覺風,激發幼兒的探究熱情,教師在一旁給予支持、鼓勵及指導,這一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
(三)交流結果(對幼兒獲取風的經驗進行整理)
在前一過程中,孩子獲得經驗是零碎的,那怎樣進行加工整理呢?在探索活動結束后,幼兒最想的就是把自己所發現的尋找風的方法告訴給其他幼兒和老師,如:她是用什么方法做的?發現各種東西制造出來的`風吹到身上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把自己在探索中所得到的經驗與老師幾同伴討論交流。為此,在自由探索后我們就通過幼兒介紹,集體講評的方式,對幼兒獲取風的經驗進行整理。
(四)豐富經驗(利用生活經驗和看錄像感知風對人的好處與壞處)
引導幼兒回憶自然界的風,運用生活的經驗感知風對人的好處和壞處(好處:可以吹干衣服、風力發電、熱的時候會覺得涼快等等;壞處:龍卷風會把人吹飛、房子會吹,給人類帶來危害等等),為了使幼兒的興奮點上升,我給幼兒看了有關龍卷風的錄像,其動感使孩子感知龍卷風的力量,替代了圖片死扳不動的傳統方法。在輕松的氛圍中體驗了學習過程的快樂。教師適時賞識又給每個孩子體驗到創造的樂趣。此環節較好地將藝術融入了科學,達到比較完美的統一。
(五)評價總結(總結幼兒自己探索到的有關風的經驗知識)
在活動過程中,對幼兒進行了情感、語言、能力、動作、發展等多方面的隨機評價和階段評價,總結豐富幼兒有關風的經驗知識。并采用幼兒自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法,達到師幼、幼幼互動作用,以使教育更好地為幼兒發展服務。
(六)活動延伸
活動結束,我們不能馬上告一段落,關鍵是引導幼兒持續不斷地對風產生興趣。我把本次活動的物品投放到活動區,這樣更激發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根據這次活動以及幼兒的興趣、經驗和需要,進行生成活動。在活動的組織中我始終堅持以幼兒為主體,以積極的體態語引導幼兒參與活動,用生動的語言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顒又,幼兒思維活躍,始終能圍繞活動內容積極思考,從而將本次活動推向了最高潮。最后,讓幼兒輕快地走出活動室,到戶外尋找風、感受風,結束本次活動。
幼兒園大班科學說課稿:有趣的影子
一、教材分析(設計意圖)
班上有一位孩子帶來了一張碟片,上面都是一些皮影戲,孩子們對此很感興趣。于是,我緊緊抓住了幼兒感興趣的這一事情設計了本次活動,以玩手影為導入,在循序漸進地深入,從而讓幼兒全面系統地掌握了有關“光和影子”的感性經驗。即:光線照在物體上,物體擋住光線就產生了影子。而且《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因此,這是我選擇了“影子”這一現象作為科學教育的內容的又一依據。在活動中,我利用實驗比較、探索發現影子的形成原因,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
二、目標確定
大班幼兒對事物表面特征的觀察已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本次活動中,通過尋找探索發現影子的奧秘,激發幼兒探索事物本質特征的興趣,科學教育活動是引導幼兒親自探索和發展獲得有關經驗的過程!毒V要》指出:科學教育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因此,針對本班幼兒科學教育特點,我確定了以下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發現影子的特征,知道影子的存在。
2、探索發現影子的形成原因。即:光線照在物體上,物體擋住光線就產生了影子,并發現光源位置與影子的位置的關系。
3、萌發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及求知欲望,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合作、判斷的能力。
三、重點、難點
1、難點:光源位置與影子位置的關系
2、重點:光線照射在物體上,物體擋住光線就產生影子。
四、教學準備:
根據教學目標和《綱要》中指出的,盡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與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我做了以下準備:
1、選擇陽光燦爛的日子進行教學活動
2、把多功能廳布置成一個光影實驗室、投影儀
五、教法與學法
《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根據教學目標,我用集體教學的形式,在教學過程我主要運用了:
1、觀察指導法:針對科學探索活動的隨機性、以及幼兒的自主建構過程,教師通過敏銳地觀察,能針對地進行指導,還能在觀察中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
2、探索式教學法:滿足幼兒探索事物本質特征的愿望,充分做到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培養幼兒探索科學時間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判斷能力,讓幼兒從小就養成主動探索科學的習慣,體驗成功的喜悅,并且進一步體驗自信帶來的愉悅感。
六、教學過程
本次活動,我主要設計了四個環節:1、玩手影游戲引起幼兒的興趣。2、引導幼兒尋找影子、了解影子的特征。3、探索發現光源位置與影子位置的關系。4、延伸活動。
。ㄒ唬┩媸钟坝螒蚣ぐl幼兒的興趣
首先我設計了玩手影游戲,如:孔雀、小鳥、狐貍、小狗等手影。
。ㄗ層變阂沧杂刹僮魍嫱娓惺軜啡,將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愿望激發出來)這時我可以這樣的指導語:為什么會產生影子呢?
。ㄔ谶@個環節中通過幼兒自由玩自由發言,體現幼兒學習知識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原則,引出本次課題)
。ǘ⿲ふ矣白、了解影子的特征
帶領孩子到室外去,你能找到你的影子嗎?幼兒尋找影子。看一看影子是怎么來的呢?通過實驗觀察讓幼兒了解:太陽光照在自己的身體上,身體擋住了太陽光就產生了影子。
。ㄟ@個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教師為幼兒提供了一個陽光燦爛的自然環境,引導幼兒進行探究,提高了幼兒自主探究的能力,為后面的探索積累了經驗,也為后面的活動提供了依據。)
。ㄈ┨剿靼l現光源位置與影子位置的關系
為什么會有影子的呢?教師帶領幼兒回教室做另一個實驗:發現沒有光,影子就不存在了,有了光才會有影子。
這時我就可以用這樣的指導語:看一看,光和影子在一起嗎?影子在光的哪一面?引導幼兒帶著另外兩個問題回到草場上,你發現你的影子的光源是什么?你的影子是在太陽的另一邊嗎?(幼兒自由交流講述)得到:影子總在光的另一邊。
。ㄟ@個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我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寬松的環境,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探索發現影子與光源的位置關系,啟發幼兒開動腦筋知道影子總在光的另一邊,幼兒可以盡情表達,不僅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拓寬了幼兒的思維。在此環節中,我更多的是采用了間接指導和個別引導的方法。)
。ㄋ模┗顒拥难由
1、在玩踩影子的游戲中,孩子們能充分體驗到其中的樂趣,真的是其樂無窮。讓幼兒帶著有趣的問題在意猶未盡歡快的氣氛中結束活動。
。ㄟ@一環節調動了幼兒身體的各個部分,充分滿足了幼兒好動的天性)
2、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繼續觀察“光和影子”的有趣現象,除了太陽光能產生影子以外,還有什么也會產生影子?
。ㄔ谶@里,其實活動還沒結束,我讓幼兒帶著問題繼續探索,使幼兒的興趣持續下去,進一步探索影子的有趣現象。)(殷菊華)
幼兒園大班科學說課稿:奇特的花草
一、說教材
在孩子們的眼里,大自然的花花草草是那樣的漂亮神奇,沒有善惡之分。孩子們生活的周圍永遠都有花草樹木的陪伴:春天,公園里觀賞各種各樣開放的鮮花;夏天,在綠蔭底下乘涼;秋天,一起撿落葉;冬天,給小樹穿上棉襖……所以,孩子們喜歡花花草草,也愿意了解它們,對大自然充滿著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世界上的植物有很多種,而每一種植物又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地方。植物們在外形、生長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著許多的不同。由于環境資源的破壞,有的植物繁殖過多,而有的植物又瀕臨滅絕……在這樣一個廣闊的植物世界之中蘊涵著多種多樣的教育價值。
大班幼兒對植物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通過各種教學活動,幼兒已經初步認識了園內的各種花草樹木,但是,幼兒的有關植物的知識和經驗是零散的,需要教師給予孩子們歸整和梳理,幫助孩子們形成一個有關植物的比較完整的概念,更重要的是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花花草草,熱愛整個世界,熱愛整個地球的美好情感。這才是一個完整兒童、完整人的基本素養。通過教學活動,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探索、討論等等,大膽表述對植物世界的認識,發現植物之間的不同,探討植物的獨特之處,了解植物世界和我們人類世界之間互相依存的關系,激發幼兒熱愛植物和保護植物的美好情感。
在《奇特的花草》這個活動中,我著重解說一下植物的自我保護。因為我認為,植物的自身保護與它們的生存環境和它們各不相同的外形特征有著很大的關聯。另外,如今對獨生子女進行自我保護意識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而植物的自我保護教學活動的開展恰恰可以激起幼兒進行自我保護的意識。
二、說活動目標
基于教材的綜上特點,我從認知、情感、能力三方面來制定這次活動目標。
1、了解植物保護自己的方法,知道植物自我保護的方法與生存環境、外形之間的關系。
2、能把觀察到的植物的信息大膽地用語言表達出來,學會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
3、激發幼兒探索植物世界奧秘的興趣,樹立自我保護的意識。
目標(1)(2)綜合了認知和能力兩方面的目標。幼兒的科學教育重在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給予幼兒正確的科學知識,掌握一定的科學方法,所以重點目標定位在認知和能力兩方面。其中“知道植物自我保護的方法與生存環境、外形之間的關系,學會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是本次活動的難點,因為幼兒能夠對植物的各種自我保護的方法進行分析分類,這是更高層次的。
目標(3)是社會情感目標,通過活動激發幼兒探索植物世界奧秘的興趣,同時樹立自我保護的意識。這三個目標中蘊涵了科學能力的培養、主動探索的經驗獲得和對事物歸納總結能力的提高,體驗了目標的綜合性和層次性。
三、說活動準備
只有了解了幼兒原有的經驗,才能提升幼兒的已有經驗,所以以下兩經驗是這次活動的成功開展的有力保障。
1、知識準備:認識各種植物,對各種植物感興趣,通過看書、看錄象、問成人的途徑對植物保護自己的方式有所了解。
2、物質準備:
。1)玫瑰花
。2)錄象:“植物的自我保護”
3、植物的圖片、標記、白紙、筆
四、說教學方法
為實現本次活動目標,我采用了以下幾種方法:調查問卷法、語言討論法和游戲法
1、調查問卷法:教師鼓勵幼兒運用調查、分析、討論和統計的方法獲得各種植物保護自己的方法,并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調查分析,和同伴資源共享。
2、語言討論法:在教學活動中,討論是一種常用的方法,但是,討論的時機選擇在操作的不同時間,就會對幼兒的具體操作及思維活動起不同的作用。因此,在對植物自我保護方法的分類時,我就引導幼兒對各自的調查分析進行討論與分享,同時集體歸納植物的自我保護方法。
3、游戲法:通過“會保護自己的植物”的游戲,進一步使幼兒通過競爭性的游戲,達到在玩中學的目的,在游戲中發展幼兒的思維,變被動為主動,既使知識得到了鞏固和深化,又使幼兒的'分析、比較、概括能力得到提高。
同時,在幼兒學習過程中,教師做到面向全體,注意個別差異,讓每個幼兒在各自不同水平上有所提高。
五、說活動過程
。ㄒ唬⿲胝n題: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經驗,對花草保護自己產生興趣。
1、出示玫瑰,這是什么?請你們仔細地看一看,它有什么特征?
2、原來玫瑰的身上有刺,你知道這個刺是它用來做什么的嗎?
3、小結:為了防止人們來采摘它,玫瑰的身上長滿了刺,這個刺是它用來保護自己的。
(這一環節通過幼兒回憶已有經驗導入課題,同時調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二)共享調查問卷
玫瑰在遇到危險的時候能想辦法保護自己,你們已經對其他植物的自我保護進行了調查,請你們拿出來和好朋友說一說。
。ㄟ@一環節中教師鼓勵幼兒展示并大膽表述自己的調查分析,和同伴資源共享。)
(三)集體討論分析,對有相同自我保護方法的花草進行分類
教師請個別小朋友對自己的調查進行大膽表述,同時對有相同自我保護方法的花草進行分類,邊分類邊出示標記和幼兒共同記錄,共分為以下幾種保護方法:
1、放臭氣:煙草、水毒芹
2、身上有有毒物質:絲蘭、龍舌蘭
3、身上有刺:金銀花、月季花、薔薇花、玫瑰
4、擬態:圓石草、角石草
5、小結:植物們也很聰明,想了許多辦法來保護自己,有的依靠自己的氣味,有的依靠自己身上長刺,還有的利用擬態來保護自己。這些植物真能干!
。ㄔ谶@一環節中教師和幼兒對各自的調查分析表進行討論與分享,同時集體歸納它們的相同。通過表述、操作分類、分析探討、記錄等方法,使重點得以突破,難點目標進一步解決。)
6、觀看錄象“植物的自我保護”在觀看的過程中,引導幼兒仔細觀看并幫助幼兒驗證自己的調查分析。
。ㄔ诖谁h節中,通過直觀的錄象觀看,幫助幼兒驗證自己的調查,充分調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使重難點目標也得以突破提升。)
(四)鞏固游戲:會保護自己的植物
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游戲,叫“會保護自己的植物”,當老師出示植物的保護方法的圖示后,請你們找一找哪個植物用的是這個保護方法,然后學一學它保護自己的動作,看看誰找到的速度最快。
。ɡ糜螒虻男问剑,進一步使幼兒通過競爭性的游戲,達到在玩中學的目的,在游戲中發展幼兒的思維,變被動為主動,既使知識得到了鞏固和深化,又使幼兒的分析、比較、概括能力得到提高。)
。ㄎ澹拔业淖晕冶Wo”
植物們都想辦法來保護自己,我們小朋友能不能為自己想象創造一種自我保護的方法,請你們動腦筋想一想,然后在紙上畫下來。
。ù谁h節運用繪畫這一表現方式,鼓勵幼兒想象創造自我保護的方法,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最終使活動目標得以深化,并回歸生活。)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說課稿:冬天的動物
一、說教材
動物是孩子們樂于觀察的對象,各種動物的不同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常會引發孩子們的探索興趣。冬天到了,人們穿上了厚厚的冬裝,動物們不怕冷嗎?它們是怎樣過冬的呢?在進行主題活動的過程中,幼兒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我以"動物過冬"為切入點,激發幼兒對動物的探索欲望,加深幼兒愛護動物的積極情感。
大班幼兒對動物的特征、生活習性等已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根據大班幼兒發展水平和幼兒學習科學的特點,我確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了解動物不同于人類的過冬方式,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與季節的關系。
2.激發幼兒探索動物生活的興趣、滿足其好奇心,加深幼兒愛護動物的積極情感。
根據《綱要》中科學教育的指導思想和幼兒教育已有經驗水平,我認為本次活動的重點難點是"讓幼兒了解動物的過冬方式以及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與季節的關系"。
我利用多媒體教學及啟發性提問,讓幼兒主動探究,從而將抽象的科學知識變得通俗易懂,使活動的難點得以有效的突破。
結合本次活動目標,我做了以下準備:
。.幼兒已有過冬的經驗。
。.和家長一起收集動物過冬的圖書、資料。
。.動物過冬的課件。
。.操作卡四張,動物圖片若干,自制拼圖四份。
二、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本次活動,我采用了電教法、討論法、觀察法、啟發提問法、操作法等,這些方法的應用,克服了教師傳統的說教形式,充分尊重幼兒,調動幼兒學習積極性,讓幼兒在快樂中習得經驗,同時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和樂于探索的習慣。
三、說活動過程
。. 激發幼兒興趣,談話導入活動。
小朋友們,"現在是什么季節?你感覺怎樣?"(冬季,天氣很冷)
冬天到了,人們是怎樣過冬的?(穿上厚厚的棉衣、棉鞋)還有呢?(安裝取暖設備、開空調)除了剛才說的,我們還可以怎樣就不覺得冷呢?(跳繩、跑步、拍球、)。小朋友們想出了這么多的過冬方法,真聰明。
我們可以通過做運動等方式抵御寒冷,那么動物朋友是如何度過寒冷的冬天呢?
2.運用多種策略,了解動物過冬的方式。
通過"猜一猜""看一看""記一記"的方法,讓幼兒自主學習,滿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達成第一個教育目標。
(1)"猜一猜"。根據幼兒的猜測,出示ppt兩種動物,總結講述動物的過冬方式。
(2)"看一看"。播放課件,教師講述故事,讓幼兒了解動物們其他的過冬方式。
(3)"記一記"。幼兒合作完成"動物怎樣過冬"的記錄表。
幼兒思維離不開具體的事物形象,借助多媒體的形、色、景等多種優勢,直觀形象的幫助了幼兒了解動物的過冬方式,激發了幼兒探索動物生活的興趣,從而也了解了動物的生活習性與季節的關系。
。. 分享記錄
看"動物怎樣過冬"記錄表,教師和幼兒共同回顧小動物過冬的.方式。正如新《綱要》所指出:"語言教育應該滲透在所有的活動中"。本環節通過操作卡的出現,不僅能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積極性,而且加深對動物不同過冬方式的了解,進一步明確了教育目標。
比如:冬眠過冬:蛇、烏龜、青蛙、熊(刺猬);遷移過冬:大雁、小燕子(丹頂鶴);加厚皮毛或羽毛過冬:鹿、老虎、兔子、(雞、鴨、貓、狗、小兔子、狐貍);儲存食物過冬:螞蟻、蜜蜂、(松鼠);躲藏過冬的有:蒼蠅、蚊子;讓卵過冬的有:螳螂、蝗蟲
四、游戲互動:我來演演小動物
。.學一學:教師出示操作卡,幼兒自主創編動作來表現其過冬的方式。
。.幼兒手持動物圖片,找到動物過冬方式相似的伙伴后,送他們到過冬的地方。
這樣的游戲,不但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也體現了幼兒合作的精神,而且進一步鞏固了所學知識。
五、活動延伸
。.益智游戲《拼圖》:幼兒自由結伴拼出動物圖片后,送其到相應的過冬地方,通過這一環節拓展幼兒思維。
。.在圖書角投放動物過冬的圖書,供幼兒查閱,支持并推動幼兒繼續探索動物的過冬方式。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4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大班的語言活動“桃樹下的小白兔”,下面我就說說本次活動的設計方案:
一、說教材
故事是幼兒最喜愛的一種文學形式,能為幼兒提供豐富的語言材料。故事“桃樹下的小白兔”通過典型的人物形象、豐富的情節,生動、優美的語言,吸引著幼兒,使他們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我選擇的“桃樹下的小白兔”這篇故事講得是住在桃樹下的小白兔將桃花瓣寄給各種小動物,小動物們拿桃花瓣用做各種東西。故事內容充分調動了幼兒的興趣。這篇故事人物形象鮮明,使幼兒受到很好的教育,語言生動淺顯,便于幼兒理解、記憶和模仿,故事情節有趣,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
二、說學情
大班幼兒的認識水平在不斷提高,具體形象思維又占優勢,因此,他們對文學作品,特別是童話故事較感興趣,也能接受和理解內容較豐富、表現手法較復雜的故事,并具有一定的傾聽和語言表達能力。大班幼兒積累了不少故事知識和詞匯,培養了他們活潑大方、富有觀察力、好奇心,探究欲望強,有豐富的想象力,并喜歡把自己對故事的理解通過各種形式表現出來。但是,由于幼兒成長環境的影響,幼兒經常出現自私、以自我為中心的現象,導致這些行為成為幼兒交往中的障礙。而故事是運用兒童文學作品向幼兒進行分享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
三、說目標
發展語言的關鍵是創設能使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同時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根據綱要中語言領域的目標和指導要點以及大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于:
1、理解故事內容,了解故事情節,體驗故事美好的意境
2、感受作品中桃花瓣可以變成搖籃、太陽帽等的運用,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3、體驗與同伴分析帶來的快樂
本次活動的重點放在“體驗與同伴分析帶來的快樂”。當然,培養幼兒懂的分享是需要一個漫長的累積過程的,因此,本次活動是先讓幼兒獲得情感體驗,是一個累積良好體驗的好機會,對幼兒有一定的的教育意義。
本次活動的難點定在“了解故事情節,體驗故事的美好意境”。
四、說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了完成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相互作用獲得發展的,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和需要相適應。所以,我既進行了物質準備又考慮到幼兒的經驗準備。
幼兒的經驗準備:認識桃花瓣,知道桃花瓣的相關基礎知識,奠定認知基礎。
物質準備:桃花瓣若干,ppt,背景音樂,角色頭飾
五、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庇變簣@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的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因此,本次活動我主要采用了直觀教學法、討論法、提問法等適宜的方法來組織教學。其中:
本活動中由始至終貫穿的是直觀教學法:觀察是幼兒獲得知識的最有效途徑,兒童缺乏生活經驗和知識水平,以及思維具有具體形象性,對故事所蘊涵的意境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我用ppt和實物通過鮮明、生動的形象,容易吸引兒童的注意力,激發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幫助兒童理解和記憶。
2、說學法
幼兒是學習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鍛煉了能力,更升華了情感。因此,本活動采用的學法主要是視聽講結合法、欣賞法、交流討論法等。其中:
欣賞法:我引導幼兒試著理解故事內涵,使幼兒獲得美得享受,喚起與同伴分享的情感,陶冶幼兒分享的情操,從而突破活動重難點。
六、說流程
本次活動我設計了五個環環相扣的環節。
第一環節:出示桃花瓣,引入幼兒的初步想象。
引入時,我以直觀的桃花瓣,讓幼兒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幼兒直觀的看到了桃花瓣,極好的引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并思考我提出的問題“桃花瓣可以用做什么呢?”該問題把幼兒帶進一個思考想象的空間,創設了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的語言環境,為下面的故事做好鋪墊。
第二環節:完整欣賞,發展幼兒想象力。
通過第一環節的討論之后,我說:“故事里的小白兔也有許多桃花瓣,它會拿它們做什么呢?”使幼兒帶著問題進入故事的欣賞,引導幼兒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這個環節仍然給幼兒留有想象的空間,讓幼兒在剛才的想象基礎上,結合ppt和老師有感情的講述,完整的欣賞一遍故事,了解故事的情節發展,感受故事中的語言美,通過頭腦中的想象故事中優美的意境。
第三環節:分段欣賞,發展幼兒形象思維。
此環節結合了語言和幻燈片,再次調動了幼兒的興趣,以分段講述故事為主要形式,通過一個個的問題,“圖片中有哪些小動物?”“想一想,這幅圖中的小動物,將桃花瓣用作了什么呢?”找出故事的重點,引導幼兒不斷思考、探索,層層遞進,從而達到理解和記憶故事內容的.目的。而想象手法的運用是本故事的一個亮點,使形象達到逼真的效果。幼兒在理解故事中采用的表現手法時是困難的,因此,我以問題:“小白兔將桃花瓣都寄給了誰呢?”“小動物拿桃花瓣用作了什么呢?”的提出加深幼兒想象的程度。
第四環節:深入故事主題,升華情感。
這篇故事中提到的“小白兔將桃花瓣裝在信封里寄給自己的朋友們”“小動物們對小白兔寄來的桃花瓣表示感謝”,意在教育幼兒懂的與人分享,但是如果教育一味地講大道理,幼兒是不能完全理解的,所以我在這個活動環節中以“你喜歡故事里的小白兔嘛?為什么呢?”讓幼兒直觀形象的感知,該學習、模仿誰。這樣,他們很快就能懂的分享和感恩的道理,并讓幼兒自覺的將這些道理延伸到生活中。
第五環節:活動延伸
活動的結束是暫時的,依據教育方式的整合,為了讓幼兒不再被動的接受,而是使我傳遞的信息,轉化為幼兒主動的吸收,我不僅鼓勵幼兒在生活中,學習并樂意與同伴或家人分享,還整合了區域活動,在表演區、語言區、美工區讓幼兒繼續探索。根據教育目標,有機滲透了教育內容,使幼兒獲得更多有益的知識經驗,促進幼兒多方面能力的發展。
各位評委老師,以上是我對這次教學活動的理解、分析和做法,由于目前我還沒有工作經驗,所以在說課的過程中,存在著疏漏和不足,懇請評委老師們給予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5
一、說活動教材
我國寓言文學歷史悠久,自先秦以來名家輩出,膾炙人口的寓言精品佳作燦若繁星。先秦文學史中的許多寓言如“拔苗助長、守株待兔等,世代流傳,早已變成了成語,為人們廣泛應用!叭松嗌僬芾, 盡在寓言中”。著名作家 嚴文井老 先生對寓言曾做過絕妙的比喻,他說,著名”:“寓言是一把鑰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這把鑰匙可以打開心靈之門,啟發智慧,讓思想活躍。”《守株待兔》是一篇,情節簡單卻促人深思,語言淺顯而寓意深刻。故事通過種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機會得到一只**的兔子,他就丟下鋤頭整天守著樹樁等待**的兔子的事,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向孩子們介紹了“想不勞而獲是不行的”這一比較深奧的道理。
考慮到大班小朋友形象思維的特點與寓言故事本身的特點,以及我們的科學認讀的活動要求我將目標定位于以下三方面:
1、能用連貫的`語句表達畫面內容,并樂意在集體面前表達,初步理解作品內容、人物感情。
2、通過各種形式的玩字,激發小朋友認讀漢字的興趣。
3、通過觀察農夫守株待兔的經過,知道偶然發生的事情不能代表永遠、不勞動是沒有收獲的。
二、說活動環節:
第一環節:自由談話,引出話題。
興趣是孩子學習獲得成功的良好保證,以適當的提問回憶小朋友的生活經驗,并讓小朋友用身體動作來感受體驗。對小朋友來說,既激發了孩子們對寓言的興趣,又滿足了他們的表現欲,同時又順理成章地揭示活動主題,使小朋友在活動中主動熱情、投入積極的參與。
第二環節:觀看課件,理解故事內容。
留有懸念,給小朋友提供表述的機會。為了幫助小朋友理解人物的情感變化,更加深刻地理解故事內容,將故事最后一部分情節隱藏起來,創設一個小朋友創造性表達的機會,教師通過一個主要問題,再以追問的形式,逐步引導小朋友觀察畫面,讓小朋友聯想和猜測故事發展的情節變化,創編出各種情節,最后共同尋求故事發展的原因。
第三環節:觀看結果:理解寓意
(一)理解種田人“為何守”兔,體會“不勞而獲”的虛幻
活動中小朋友通過教師的追問理解了種田人之所以坐在樹樁邊,是因為希望兔子還會來**在樹樁上;也知道兔子**在樹樁上是一件及其偶然的事。種田人是偶然得到了兔子。在得到了兔子后他就異常高興,他想以后就可以不付出任何辛勞就可以收獲,用一個詞叫“不勞而獲”來說明了此時種田人的心情,而故事里面的樂滋滋、哈哈的笑聲就體現出了他的情緒變化。
(二)感悟“怎樣守”,體驗“一無所獲”的可悲
但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 通過 老師的提問,回憶故事內容,體會種田人在一天一天的等待中逐漸失望,到后來的結果兔子沒有等到,由于自己不再勞動自己的莊稼都死掉了,這時追悔莫及的可悲情緒都表露了出來。
(三)揭示寓意
最后通過故事中的感嘆詞變化,體驗了故事中人物情緒的變化從而揭示了寓言故事寓意。并通過列舉小朋友生活中努力的案例,引發小朋友對自己生活態度的認識,進一步感受成功的快樂。
四、完整欣賞故事,一起進行講述。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再次對漢字守株待兔進行認識。
守株待兔是一個成語故事,它在很早很早以前就有了,除了今天我們學的守株待兔這個成語故事,還有很多的成語故事也非常有意義,小朋友回家也可以去讀一讀,或請爸爸媽媽給你講講。下面我們一起再來把守株待兔這個成語故事欣賞一邊。
2、完整欣賞故事。
此環節是激發小朋友我國的文學歷史,有個大概的了解,也激發小朋友繼續去關注、去閱讀更多的成語故事。
活動延伸:
1、利用“小舞臺”的游戲進行成語故事表演,感受成語故事的魅力。
這個意義的故事我們下次還可以在小舞臺游戲中進行表演呢!
2、老師這兒還有幾個字請你來拼一拼,看誰能拼出我們今天認識的這幾個字。
延伸活動表演故事是為了讓小朋友加深對故事是的理解,而拼字游戲也科學認讀的一種方法。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6
一、教材內容分析幼兒天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周圍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別強,新綱要強調"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日常生活中,幼兒其實已接觸很多球體玩具,例如皮球、羊角球、乒乓球等,對它們十分感興趣,但對幼兒來說,他們很難完全用幾何角度來理解立體圖形,往往把平面幾何圖形和立體相混淆,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通過親身經歷探究,實驗和操作感知球體的特征,獲取有關球體的科學經驗。激發幼兒探索興趣,培養其關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二、幼兒發展情況分析及目標制定大班幼兒探究欲望增強,能較好地運用語言與同伴、成人進行溝通與交流,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因此,為了滿足幼兒認知、能力、情感發展的需要。我確定本活動目標為:
1、能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培養幼兒的探索興趣和探索能力。。
2、通過觀察比較,在操作活動中初步認識球體的特征。
3、引導幼兒運用討論、交流、等方式進行研究,體驗與同伴探索交往的樂趣。在游戲中體驗幾何形體的有趣。
三、本活動的重點是:
讓幼兒在自主的探索活動中,感知球體的基本特征。對于突破重點采用的方法:豐富幼兒的經驗,放手讓幼兒自己去嘗試,在實際操作中來解決;建構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本活動的難點是:
如何讓幼兒在探索、交流中進一步了解球體的特點,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對于突破難點采用的方法:創設寬松的活動氛圍;運用鼓勵表揚;榜樣示范;個別指導。方法手段注重操作性、感受性、體驗性。
四、活動準備活動準備是為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毒V要》指出"提供豐富、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因此,我將準備:
1、大量的幾何形體玩具,皮球、乒乓球。
2、橡皮泥、報紙等可塑性操作材料(延伸活動)。
3、創設較為寬敞的場地,便于幼兒的操作。
五、活動過程:
1、導入課題。
教師:"小朋友,請你們玩一玩這些玩具,找一找那些玩具可以滾動。"激發幼兒探索興趣,我為幼兒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自由,讓他們任意選擇玩具,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從而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習的興趣。興趣是幼兒產生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讓孩子自由地玩玩具以激發幼兒想玩、想探索的欲望,初步感知球體的一個基本特征及可以滾動。在此基礎上,我讓幼兒進行了第一次操作,請幼兒任選兩種可以滾動的玩具。
2、引導幼兒操作嘗試在幼兒選擇過兩種玩具后,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你們選的這些會滾動的東西又有什么不同呢?請小朋友們比一比,試一試。"這一環節通過幼兒親自動手操作來感覺到自己的新發現,體驗到發現的樂趣和求知的.快樂。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發現,并上前試一試,玩一玩,指出哪些玩具能向不同方向滾動。通過集中交流統一認識,感知球體可以向不同方向滾動的特征。初次嘗試后,孩子們對球體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于是,我引導了幼兒進行第二次的操作。
3、幼兒第二次的操作嘗試第一次操作,幼兒在自由玩的過程中發現球體可以向不同方向滾動的特點。第二次操作則更進一步,主要是讓幼兒探究球體與圓形的不同,從而更進一步了解球體的特征,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這是本活動的難點,首先引導幼兒與圓形比較觀察,認識球體,動手比一比,說一說他們有什么不同。引導孩子依據比較觀察到的情況得出的結論與同伴進行交流,教師和幼兒小結:能向不同方向滾動的,無論從哪個方向看都是圓形的物體是球體。在不斷的探索中,幼兒獲取了知識,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4、鞏固對球體特征的認識。應用已獲得的經驗辨別哪些物體是球體。
綱要強調,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等現象產生興趣,因此為了讓幼兒從生活中感受到形、體的重要和有趣,我引導幼兒應用已獲得的經驗辨別我們周圍的哪些物體是球體。先請幼兒在周圍能看到的環境中找出與球體相似的物體。在深一層引導幼兒說一說日常生活中與球體相似的物體。實現了教育在生活中的延伸,體現活動的價值。
5、延伸活動在延伸活動中,我創設操作活動情景,請幼兒幫玩具加工廠制作球體的商品,激發幼兒制作球體的欲望。做好后可以試著滾一滾,是不是能朝任何方向滾動。教師提供報紙、橡皮泥等可塑性的操作材料,引導幼兒利用這些不同的材料制作球體,通過自身的參與動手制作進一步鞏固了對球體的認識。
本活動設計體現了《綱要》中科學教育的理念,緊密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為幼兒探究活動創造寬松的環境,力求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學會尊重別人的觀點和經驗。在活動中,通過嘗試操作法、比較法、引導發現法、討論法、讓幼兒在操作游戲中充分體驗自由、快樂的情緒,輕松愉快地獲得知識,感受到數學的有趣,使孩子們感到:科學并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7
一、說教材:
設計意圖:每天晨間鍛煉,是孩子們一日生活中最喜歡的環節之一,經過一段時間有意識地觀察,發現孩子在自由選材料結伴玩的過程中,雖然他們友好合作,大膽嘗試,想出了各種各樣的玩法,例:單腳跳、雙腳跳、平衡等。但是,助跑跨跳幾乎沒有小朋友想出來嘗試過。《指南》中也指出要鼓勵幼兒進行跑跳、鉆跑、攀登、投擲、拍球等活動。根據上述情況,針對大班幼兒健康教育的目標,設計了《小鹿搬家》這個活動,通過讓每個孩子親身扮演小鹿角色來練習跳的能力、通過經編筒與嗎,木板的組合拼搭成障礙物,使跳躍的難度逐步提高,并相處不同的跳躍方式,讓孩子們在趣味的活動中輕松自然的讓孩子們學習助跑跨跳。
二、說目標:
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他們動作發展的特點,我確定了以下目標:
1.初步讓幼兒學會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合適的障礙物,嘗試助跑、跨跳過30厘米以上的障礙物。
2.鼓勵幼兒能互相合作地用經編筒拼搭出各種高低不同的障礙物。
3.逐步鍛煉幼兒的彈跳能力及培養勇于嘗試的精神。
三、說活動重點與難點的確定:
從活動目標和幼兒動作發展的實際出發,我把本次活動的重點預設為:幼兒學會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合適的障礙物,嘗試助跑、跨跳過30厘米以上的障礙物。難點預設為:逐步鍛煉幼兒的彈跳能力及培養勇于嘗試的精神。
四、說活動準備:
利用本地廢舊材料經編筒(長、短)、木板
五、說教法: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我將主要采用:觀摩示范法、合作探索法、語言激勵法來組織教學活動。另外,我打算向幼兒采用:游戲法、練習法、競賽法、發現法、合作法等學習方法,讓幼兒在玩一玩、說一說、看一看的輕松愉悅的氣氛中掌握學習的重難點。
六、說觀察要點及指導要點教師在活動中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才活動過程中引導幼兒自主的開展活動,不強加自己的觀點給幼兒,體現在“玩中學”的理念。
第一環節:準備操在活動的第一環節中,以歡快的音樂入場,引導幼兒隨著鹿媽媽(老師)一同來激發幼兒扮演鹿寶寶的興趣,讓幼兒在自由、輕松的氛圍中利用經編筒,一起來做準備操,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模仿小鹿做有趣的動作,激發幼兒進入角色嘗試跳躍的欲望。
重點指導幼兒針對腿部做準備活動,使幼兒盡快地由相對安靜狀態逐漸過渡到緊張的運動狀態,為基本部分做好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準備.充分活動開各關節,避免受傷,動作幅度由小至大,為正式訓練作好充分準備。
第二環節:幼兒嘗試在這一環節中,分兩次進行。首先請幼兒利用手中的經編筒,來學跳的本領,在草地上拼搭出各種形狀來嘗試跳跳。在幼兒初次的嘗試中,因為拿的經編筒有的長,有的短,在拼搭時,幼兒能組合在一起玩,在這一階段中,不局限幼兒到底用哪種跳的方法,充分尊重和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鞏固原有的“跳”的經驗,為下一層次的發展做準備。
其次,通過前一階段的練習以后,孩子已經不滿足于現有的高度了,這時再提出進一步的要求:鹿寶寶都學會了跳躍的本領,他想學習跳得更高,有什么辦法?那,障礙物該怎么擺?引導幼兒利用的輔助材料木板、長短經編筒等,用各種方法給障礙物壘高,然后再次嘗試。
孩子在拼搭時發現,剛開始,他們在兩個高的經編筒上在放置一個經編筒,由于經編筒呢是圓的,往往還沒開始跳躍,一會兒就滾了下來。發現這一情況后,我觀察到,在失敗后任用這樣的辦法進行再次的嘗試,雖然孩子能敢于探究和嘗試很好,適時走上去提示他們,經編筒圓圓的,能擺著不掉下來嗎?小朋友們都搖搖頭說不能,再次告訴他們,還有很多材料也可以運用,是否能換一個再試一試,這時他們發現,木板是相對平面的,能夠放上去不自己掉下來。從中也要提示我們再拼搭好以后要排隊玩一玩,把游戲的規則也滲透其中。隨著孩子對障礙物的拼搭越來越熟練,高度也越來越高,這時孩子們已經不能在用簡單的雙腳跳或單腳跳來越過障礙物,發現他們自然而然的開始嘗試使用助跑跨跳的方法。
最后集中總結:你是用什么方法來拼搭障礙物的?請你來搭一搭,F場演示,也把拼搭的技巧以集中演示的形式,讓幼兒自主的學習。然后請能力較強的孩子來把自己的跳躍方法展現給大家,一起來學習助跑跨跳的好辦法,教師注重同伴的榜樣作用來規范幼兒助跑跨跳的動作,然后集體嘗試一下助跑跨跳。
第三環節:游戲《小鹿搬家》
我們以前面的森林中,出現了兇猛的大獅子,但是小鹿的食物還在那里,我們該怎么辦?這時很多孩子都躍躍欲試,我們要搶回來!信心十足。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06-13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06-09
大班幼兒園說課稿10-26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10-23
(熱門)幼兒園大班說課稿07-04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優)07-05
(薦)幼兒園大班說課稿07-05
語言幼兒園大班說課稿02-15
幼兒園大班體育說課稿11-05
幼兒園大班課程說課稿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