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與變換說課稿
下面是青島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位置與變換說課稿,歡迎閱讀!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大家好!
今天我研說的內容是青島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位置與變換”,我將從說課標、說教材、說建議三個方面進行解讀。說課標包括課程目標和內容標準;說教材包括教材的編寫特點、編寫體例、內容結構、知識與技能的立體整合;說建議包括教學建議、評價建議、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一、第一部分“說課標”,
(一)(先說)課程目標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對數學課程提出了四個方面的總目標:知識技能目標、數學思考目標、問題解決目標和情感態度目標。同時,又把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習時間劃分為三個學段。三年級處于第一學段,下面我就從這四個方面解讀本單元的課程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1. 知道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四個方向,會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方向。
2. 結合實例,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能準確判斷。
數學思考目標:
1.經歷解決問題過程,初步形成空間觀念和方位感。
2.會獨立思考,表達想法。
問題解決目標:
1.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東、西、南或北),辨認其余七個不同的方向。
情感態度目標:
1.能在他人幫助下,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2.了解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再說)內容標準
下面,我就來闡述本單元的內容標準:學生能用準確的方位名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發展觀察、推理、判斷能力。
二、第二部分“說教材”
(一)(先說)編寫特點
本冊教材是2013年審核通過的,經過修改與2003年審核通過的同冊教材相比,內容更生活化,知識銜接更緊湊,過程更具探索性,本單元的編寫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方面)素材選取具有現實感和時代感。
本單元選取的題材是走進新農村,展示的是一幅文明富裕的農村生活畫面。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了解農村新貌,同時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體會位置與變換在生活中的作用。
(第二方面)練習的設計具有真實性和趣味性。
“自主練習”中不僅設計了一些根據真實的生活素材編寫的題目,如根據山東省政區圖設計的“找一找、填一填”;還設計了一些趣味性較強的題目,如根據公園游覽示意圖設計的“請你當導游”等,讓學生在鞏固新知識的同時,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再說)編寫體例
在青島版教材的諸多特色中,其欄目的設置可謂獨具匠心、特色鮮明。這些欄目在整套教材中發揮著畫龍點睛的作用。下面我就對它們進行逐一解讀。
信息窗:通過情境串、故事串、問題串等形式,引導學生從中獲取信息,啟發學生主動思考提出問題。
合作探索:就提出的問題通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形式共同解決,充分發揮個人積極主動性和團隊力量。
問題口袋:對于有價值但不屬于本課所學的問題,暫時放入“問題口袋”,一旦具備解決能力,隨時取出加以解決。
自主練習:形式多樣,有針對性,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及時鞏固練習所學知識。
你知道嗎:讓學生了解更多與數學相關的資料,開闊視野,了解數學文化。
我學會了嗎:每單元一個,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對本單元知識的掌握情況,然后做出自我評價。
聰明小屋:培養學生思維周密性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進一步提升數學思想,增長智慧。
豐收園:是自評與互評相結合的定性評價。便于學生養成評價與反思的習慣。
與之前03年審核通過的青島版同冊教材相比,又增加了智慧廣場欄目,引導學生從低年級開始初步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養成善于思考的習慣,體現數學價值。
(三)(接下來說)內容結構
本單元共編排了兩個信息窗。信息窗1認識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四個方向,會用詞語描述;信息窗2學習平移與旋轉現象;
(四)(最后說)知識和技能的立體整合
從橫向角度來看,本單元由淺入深,呈階梯狀上升,在本冊的教學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從縱向角度來看本單元,是學生在二年級已經初步了解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會看簡單的平面圖的基礎上學習的.,為后面學習用方向確定位置打下堅實基礎。
總之,本單元在編排上既總結、利用了前面所學的知識,又為今后繼續學習更復雜的內容作鋪墊,體現了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數學思維規律。
三、第三部分“說建議”
基于我校“先學后導、互助提升”的數學教學模式,結合青島版數學教材特點,我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說說我的建議。
(先說)教學建議
下面我就“位置與變換”這一單元說說我的教學建議。
1.經歷過程,在親身體驗中學會知識。
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參與到現實活動中來,如“找坐在自己不同方向的同學”“描述學校周圍的建筑物”等活動,使學生在觀察、操作、想象、描述、表達和交流中豐富對方位知識的體驗,在解決具體問題中喚起對生活經驗的聯想,從而掌握新知。
2.在操作演示中,感受平移、旋轉現象。
教學時,可呈現學生身邊豐富、有趣的實例,讓學生在觀察生活中物體運動想象的基礎上,借助多媒體的操作演示,用自己的語言和動作來描述,充分感受物體的運動方向,初步認識平移和旋轉現象。
3.注重與生活聯系,在應用中逐步鞏固。
教學時,教師除了重視課堂中的體驗學習外,還要學會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應用。如利用方位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在應用中會逐步建立方位感和空間感,這樣才能真切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性。
(第二方面)評價建議
結合我對課程標準的理解與“位置與變換”這一單元的研讀,談一下自己在教學中的評價建議。
1.恰當評價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
數學學習要讓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知識、技能。因此在教學認識方向時,課上我通過讓同桌互相考一考;一個學生出題,另一個學生做題,然后同位交換角色;課下自己動手畫一畫知識樹梳理本單元知識點等活動,來評價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
2.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
在評價學生學習過程時,要時時關注他們能否認識“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四個方向,能否運用準確的方位詞語描述物體的所在位置。根據每組學生對方向的掌握情況進行分數獎勵,如能正確辨認方向并準確描述物體所在位置的1次+1分;描述錯誤不加分,如果本組同學進行了補充,講解的合理+1分;講解的精彩、表達到位1次+2分。下課時評選出優勝隊進行獎勵,如:一個本子、一塊橡皮等。這種學習評價方式既激勵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第三方面)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教材是教與學的重要依據,因此教師要合理開發利用教材,讓教材更貼近學生生活。
1.巧用生活資源:如在學習“平移與旋轉”一課時,我巧妙利用生活中物品的運動現象讓學生辨認。如“推拉門的運動是平移現象”“電扇扇葉的運動是旋轉現象”“踢毽子的運動是平移現象”“蹺蹺板的運動是旋轉現象”等,這樣在形象直觀的認識中,探究它們的特征,比較它們運動的異同,更有助于學生理解掌握。
2.開發利用網絡資源:如教學“認識方向”時,精心制作課件,上網查閱資料,形象直觀的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并將本課內容及重難點做成課時知識樹呈現,使知識形成網絡,讓學生更為輕松地獲取知識。
3.及時捕捉課堂中動態生成資源:可以從學生的神情、姿態中,從學生正確或錯誤語言文字信息中,捕捉有價值的信息作為教學資源,在教學時,教師應注意聽取學生的話語,找學生說的亮點讓他給大家講解,像這樣及時捕捉課堂中生成的資源,來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縱觀本單元,我深知要想真正領會和運用好教材,就必須從心靈的關切出發,從親歷與體驗出發,讓愛與責任如縷縷春風,又如絲絲細雨滋潤著孩子們心田,我將為此不懈努力。
謝謝大家!
【位置與變換說課稿】相關文章:
淺談傅氏變換與拉氏變換的物理解釋10-29
藝術插花的陳設位置與布局10-11
最新韓語韻尾變換08-14
鏟斗油缸與車架連接鏟點位置的確定10-10
廚房電源位置設計10-13
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確定位置》說課稿11-24
新型功率變換器的設計08-09
PS自由變換工具使用技巧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