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怎么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
教材分析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第六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單元以“壯麗的祖國山河”為專題,安排了4篇課文,訓練重點是引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在充分的閱讀中,領略自然風光,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本課作者用準確生動的語句,按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具體形象地介紹了西沙群島美麗的風光和富饒的物產。表達了作者對西沙群島的熱愛之情。思路清晰,詞句精確而具體。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認識多音字“參”,理解“威武”“交錯”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了解我國的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生字詞;描寫海域物產的段落。
難點:學習作者是如何圍繞中心句把內容寫具體的。
教學過程
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一、出示圖片,激趣導入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三、細讀感悟,感情朗讀 四、回顧課文,加深感受
一、出示圖片,激趣導入
[ 為了讓學生快速地走進課文,我設計了這樣的導入環節 ]
師:同學們,“十一”長假時你們和爸爸媽媽去了哪些地方游玩?
生自由說 。
師:這節課老師帶你們一起去游覽一個地方。(出示西沙群島風光圖片)
師:知道是什么地方嗎?(板書:富饒的西沙群島)
生:齊讀課題,指生說說“富饒”的`意思。
師:簡介西沙群島:它是祖國南海上的一群島嶼。它由許多小島組成,是我國海防的前沿哨所,位置非常重要。(屏幕出示地圖)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預習能力是小學生應具備的自學能力,我課前布置預習,課堂上給學生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養成讀書動腦的好習慣。]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2、檢查字詞:
a、出示生字詞
b、指名讀詞并說說哪些字容易讀錯,重點強調“饒”、“棲”、“漁”“嶼”幾個字的讀音,再齊讀詞語。
c、讓學生說說“威武”和“交錯”什么意思,
d、去熟字留生字,采用開火車讀的方式鞏固讀音。并讓學生選字組詞說話
。场⒅该幼x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內容是什么。
[課標要求中年級開始,要初步培養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這學期讓學生預習時要想主要內容。但學生概括起來還是會有一定難度的,需要在學習課文時逐步引導他們概括好。]
三、細讀感悟,感情朗讀
。ㄒ唬、學習第1自然段。
讓學生結合預習想一想課文是圍繞哪一句話寫的?有了以往的經驗,學生能找到文章的中心句:那里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然后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板書:風景優美,物產豐富]
。ǘW習 2~6自然段。
1、師: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呢?請同學們找到有關的內容讀一讀,并結合重點詞句體會。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ㄟ@時不必強調按課文內容的順序進行,但教師應該在學生匯報某段內容時,引導學生集中匯報本段以后,再進行別的自然段。)
[這樣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自能讀書的能力。]
2~6自然段的內容我是這樣處理的:
3、4自然段是本文的重點處理細致一些
第3自然段:通過圖片認識珊瑚;用舉例子和做動作的方法理解“蠕動”和“威武”;認識多音字“參”;指導朗讀出珊瑚的美麗,海參的懶洋洋和龍蝦的威武。
第4自然段:
1、當學生談到第二句話“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時,屏幕出示圖片,教師指圖讓學生說出文中相對應的描寫魚的語句,理解魚奇特的樣子和優美的姿態。
2、“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边@句話是什么意思?
a、從哪里可以看出魚多?(引導學生聯系上文回答,找到“成群結隊”、“數不清”理解魚的數量多;找到“各種各樣”、“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理解魚的種類多;)b、看畫面。(進一步感受魚多)
3、進行不同形式的朗讀訓練。
4、領悟表達方法:這一自然段是什么結構?(因為在趙州橋一課已經學習了“總—分—總”的結構方式,一部分學生應該能發現本段也是“總—分—總”的結構方式。)然后分別找到總起、分述和總結的句子。
2、5、6自然段處理簡單一些
第2自然段:教師說明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指名讀出海水的美。
第5自然段:結合圖片理解“顏色不一”和“千奇百怪”;通過讀感受貝殼的美和海龜的有趣。
第6自然段:引導明確本段是圍繞“鳥的天下”來寫的,并找到關鍵詞“各種”“遍地”“厚厚的”。
[這一部分的教學,我始終注意以讀為主,通過抓住關鍵詞句和課件演示讓學生體會感情,突破難點。在不脫離文本的前提下,將積累詞語和理解課文內容有機聯系在一起,并通過多種形式調動學生朗讀的熱情,使學生在讀議中悟出情理。]
。ㄈ、學習第7自然段。
師:西沙群島是如此的美麗和富饒,那么島上的英雄兒女們是怎樣做的呢?讓我們齊讀課文的第七自然段。
[這部分內容比較簡單,我沒做重點處理,以讀代講既節省時間又使教學環節輕重有致。]
。ㄋ模、總結
讓學生看板書再次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板書:熱愛]
[這樣做是為了訓練學生更完整地表達,進一步培養概括能力。]
四、回顧課文,加深感受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或背誦自己喜歡的內容,加深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板書設計: 22、富饒的西沙群島
風景優美 海水
海底 熱愛
物產豐富 海灘
海島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2
一、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通俗易懂的故事。本組教材的目標是讓學生很自然地意識到人與動物、人與自然應該和睦相處,相融相依,從而使環保意識根植于學生的心靈!哆@條小魚在乎》正是一篇保護小動物、珍愛生命的生動作品。本課講述的是一個小男孩看到成百上千條小魚被困在淺水洼里,盡管沒有人在乎,但是小男孩卻在乎每一條小魚的感受,他一條一條地撿起來,用力地把它們扔回大海的事。作者通過這個故事,讓孩子們認識到當小動物受傷時,應該伸出援助之手,用愛心來幫助它們;通過思想品質的教育,從而美化孩子們稚嫩的心靈。全文主要是講小男孩怎樣拯救被困的小魚,這就是文中的主要內容。
二、教學目標:
1、復習生字詞語,理解課文內容。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進一步樹立保護動物,珍愛生命的意識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悟生命的珍貴。
四、教學設計和教學理念:
這堂課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整體感知課文————創設情境————讀中剖析——升華整體
文章對話描寫突出,通過語言和動作反映了人物心理和品質。教學中應挖掘這個特點,以此為突破口,引導學生通過讀書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感悟,從而受到保護動物,珍愛生命的教育影響。
大海、小魚、小男孩都是小孩子熟悉的事物。一個天真的舉動,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內容貼近兒童生活實際,利于挖掘兒童的生活經驗,努力實現情趣交融。教者應有意識地整合課程資源,挖掘情感因素,以讀促思,以讀悟情,引導學生在合作交流思考中相互影響,
1、創設情境。整體感知課文。
a.以境激情、以聲激情,指導朗讀,用心感受第一自然段
創設情境:本課題是《淺水洼里的小魚》,我通過播放海底各種魚的圖片,讓學生了解到魚在大海里自由自在的快樂生活,同時,問題“你看了這么優美的畫面,你覺得小魚生活得怎么樣?”的提出,激發了學生們對美麗的海底世界的向往,對可愛小魚的喜愛之情。隨之,在教學本課時,學生們自然而然地感受到這么可愛、美麗的小魚,在淺水洼里回不了大海,即將干死的難過心情。在感受文本思想的時候,就有水到渠成的效果。
b.在學習中通過找重點句子,加深體會。
相機抓住“在乎”一詞,讓學生說說在家里誰在乎你?理解“在乎”一詞的意思。
c.隨機指導朗讀,體會小魚的可憐。
出示:被困的小魚,也許有幾百條,甚至有幾千條。
你讀懂了什么?指導朗讀,讀出小魚的多。
是啊,這么多小魚被困住了。(放大:困)你想到了什么?
小魚被困在了淺水洼里,會怎么樣?
自己讀讀這段話,把寫小魚難受的句子再好好讀一讀。
出示:用不了多久,淺水洼里的水就會被沙粒吸干,被太陽蒸干。這些小魚都會干死。(句子變紅)
由這個“蒸”,你想到了什么?指導朗讀。感受到淺水洼里有許多將要死的小魚,引起學生對這些小魚的同情心。
激活思維我認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注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對學生學習知識、增強技能提高語文綜合素質等都有著重要意義,如果在語文教學中巧妙地挖掘一些語言訓練點,激活學生的想象思維,那是培養學生想象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又是提高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的有效手段。
想象說話:那可是幾千條活生生的小生命啊!此時此刻,小魚們會說些什么?匯報。(板書:在乎)
2、讀中剖析。
還有誰也在乎小魚的'生命呢?用疑問引出小男孩的愛心舉動
(1)輕聲讀課文2-6自然段,從哪里看出小男孩在乎這些小魚,想幫助它們?請用筆劃劃。
匯報反饋
抓住重點詞語體會理解
重點抓。
“這條小魚在乎!”說明小男孩聽懂小魚的心,在乎小魚的感受。
那除了小魚自己在乎,還有誰在乎呢?
三個“不停地”說明什么?(配上動作理解)
“頭也不抬”,“一邊……一邊”說明珍惜時間,想多挽救更多的小魚。
指導朗讀(指名讀,男女賽讀)
利用課件中的情境為學生創設一個直觀的環境。使學生更好的在讀中感悟
(2)情境創設,體驗學習。
多么有愛心的孩子啊!讓我們和小男孩一起把那些困在淺水洼里的小魚扔進大海。重點體驗——用力扔。
通過這些,你對小男孩有什么評價?你覺得他是個什么樣的男孩?
3、這時,沙灘上又走來了一位叔叔,他和小男孩說什么了?同座位的兩位同學讀讀3-6自然段,一個同學是小男孩,另一個是叔叔。3-6自然段主要是通過創設情景,師生分別作為叔叔和小男孩進行口語交際,體會到小男孩愛護小魚的心理,從而有感情地讀出“這條小魚在乎!”,進而通過貼魚、評讀的方法來體會“這條在乎,這條也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這句話。
(1)出示課件“那你為什么還在撿?誰在乎呢?”
、、叔叔這句話什么意思?
②、你能把叔叔的意思說清楚嗎?(補充句子)
③、把叔叔的意思讀出來。
通過叔叔的話體會到叔叔對這些小魚的輕視,為下文口語交際和體會“這條小魚在乎!”作鋪墊。
(2)出示課件“這條小魚在乎!”。
、、師生進行口語交際練習,體會小男孩的心里話。利用低年級學生愛說、愛動、愛表現的特點,創設說話情境,訓練學生口說我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老師就是叔叔:小朋友,你為什么還在撿?不就是幾條小魚么,誰在乎呢?
小朋友,看你多累呀!誰在乎你這么做呢?
小朋友,你不用撿了,有誰會在乎呢?
在師生對話的過程中,孩子們感受到生命的寶貴以及小男孩對這些小魚的愛心。
4、升華整體
師引導擴展到“所有人都要保護動物,珍惜生命”。
指導行動
在我們的生活中,假如你看到了受傷的動物,你會怎么做呢?(課件出示:想想說說)
歌曲延伸《水晶般的心》
5、總結
生命只有一次,當我們看到鳥兒在天空自由飛翔時,當我們看到花兒吐露芬芳時,它們都是有生命的,正因為無數生命的存在,這個世界才會如此的精彩!相信大家都會做一個愛護動物,珍惜生命的人。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3
一、說教材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小露珠》一課巧妙地運用了童話所具有的特征——奇特的幻想,采用了擬人化的寫作方法,寫了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過程,以及小動物和植物對小露珠的喜愛,贊揚了小露珠的美麗、可愛以及大自然的和諧、融洽。
全文共七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先交代小露珠形成的時間,再寫小露珠形成的地點,最后寫小露珠在形成時是怎樣變化的。小露珠就這樣悄無聲息、毫不張揚地來到了世上。第二至五自然段寫小露珠受到小動物們的喜歡。小動物們見到小露珠紛紛和她打招呼,并且贊美她“像鉆石那么閃亮”“像水晶那么透明”“像珍珠那么圓潤”,歸結起來,這些贊美稱頌的是小露珠美麗的容顏和純潔的品質,這也正是小動物們都喜歡小露珠的原因。第六自然段寫小露珠裝點了花草樹木。小露珠不僅本身很美,而且還會用自己的美來裝點別人,讓植物們顯得更精神更美麗。第七自然段寫小露珠消失的過程,植物與她依依惜別。
課文融科學知識、優美語言、思想啟迪于一體,不僅使課文顯得生動有趣,引人入勝,富于藝術魅力,而且使兒童的思想得以啟迪,性情得以陶冶,知識得以增長,想象力得以發展,為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供了很好的憑借。
二、說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知道小動物和植物都喜歡小露珠的原因,感受小露珠的無私奉獻、無怨無悔的品格。
3、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小動物們對小露珠的贊美和植物在小露珠的裝點下發生的變化,來感受小露珠的`美麗、可愛,是本課的重點;而如何通過朗讀把這種感受表達出來,則是本課的難點。
四、說教學過程
我在教學這篇優美的童話故事時,精心制作了四組多媒體動畫,引導學生從模仿說話→感悟品味→內化積累→情感升華,使整堂課高潮迭起,妙趣橫生。
。ㄒ唬﹦撛O情境,模仿說話
課文第一小節描繪了小露珠由夜幕降臨時出現到黎明時變成黃豆粒般大小的情景。我在讓學生讀懂這一小節的內容后,放出多媒體動畫,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小露珠越來越大,越來越亮。我緊抓契機,要求學生模仿書上的句子用“越來越”說話,并在畫面下出示句式:“小露珠越來越大,越來越亮,我看得越來越___________”。學生剛剛目睹小露珠的動態演變過程,思維被激活了,有的說:“小露珠越來越大,越來越亮,我看得越來越清楚!庇械恼f:“小露珠越來越大,越來越亮,我看得越來越開心!边有的說:“小露珠越來越大,越來越亮,我看得越來越入迷。”老我緊接著評價:“小朋友真是越來越聰明了!
課后練習的第4題要求學生用“越來越”說話,以上教學緊扣這一要求,利用多媒體形象再現“越來越”的動態情境,而后因勢利導要求學生模仿說話,從而使學生造句注意前因后果,反映的內容具有情境性,具有時空氛圍,具有真情實感。這樣指導學生造句,不僅讓學生真正掌握了詞,會使用詞語,而且對學生的說話和作文能準確地表情達意也大有益處。
。ǘ┬蜗笱菔,感悟品味
課文的2—4小節描寫了三個小動物來到小露珠面前贊美小露珠的情景,這三段話有兩個顯著特點:比方形象;動詞確切。為了讓學生感悟第2個特點,我放出多媒體動畫,學生從畫面上形象地看到:青蛙蹦到大荷葉上;蟋蟀爬到草稈上;蝴蝶落在花朵上。這時圖下出示三個句子,引導學生讀一讀,好好體會加點的詞把三個小動物的動作寫得多么準確。
“蹦、爬、落” 這三個動詞生動地寫出了三種小動物不同的活動特點和生活習性。在以上教學中,這些知識不是靠老我空洞的講解傳授給學生,而是通過動畫讓學生心領神會,使字詞訓練落到實處,同時把學生引入課文情境,獲得美的享受。
。ㄈ﹫D文互補,內化積累
課文第6小節描繪了一幅小露珠反射著霞光,使得所有的植物都變得格外精神、格外生機勃勃的美景。我在讓學生通過兩次自由讀充分感知這一小節的內容后,出示與這一小節的文字描寫相對應的迷人畫面,露珠還在植物的葉片上閃閃發光呢!這時老師讓學生從書上找出描寫畫面上美麗景物的句子,并體會怎樣把自己從圖和文中獲得的美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傳達出來。在學生美美地讀出相應的句子后,我帶著學生指圖復述,再建議他們當堂試背,學生熱情高漲,很快就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這段文字了。
在以上教學中,雖然學生看圖讀出的句子是直接從書上找到的,但這是經過理解內化了之后的產物。當課文中抽象的文字有了具體可感的畫面作為依托后,學生便積極主動地積累課文中的語言,并進一步使之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ㄋ模﹩⒌舷胂螅楦猩A
課文最后一節描繪的是小露珠變成水蒸氣離去時,植物們與之深情告別的場面。我放出多媒體動畫:看著向空中飄去的小露珠,向日葵向她點頭,白楊樹向她招手,喇叭花動情地吹奏著樂曲。此時我引發學生想象:如果你就是向日葵,白楊樹,或者喇叭花,看到小露珠要走了,你想說什么?出示句式:我是________,我對小露珠說:“___________________!闭n文學習至此,學生知道動物們喜歡小露珠,植物們更加喜歡小露珠,他們的情感也完全被調動了出來,有的講道:我是向日葵,我會對小露珠說:“小露珠,你回來吧,我們大家舍不得你走!庇械闹v道:我是白楊樹,我對小露珠說:“是你用身體滋潤了我們,把美麗獻給了我們,你真了不起!”還有的講:我是喇叭花,我對小露珠說:“你不光外表美,而且心靈美,我們會永遠記住你的!”
就這樣,我巧妙地引導學生自己進入角色,在引發切身體會的瑰麗遐想中使小露珠的形象漸趨高大,使自己的情感不斷升華,也使課堂教學掀起空前的高潮,激越起情意濃濃、余味無窮的美麗浪花?傊,四次運用多媒體動畫,涵蓋了詞、句教學、想象說話和誦讀訓練,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使整個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本節課的板書設計如下:
小動物 閃亮
喜歡 小露珠 透明 外表美
圓潤
植物 無私奉獻 心靈美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4
1)《給予樹》說課稿
一、說教材分析
《給予樹》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八組課文的第31課。這一單元的課文均圍繞愛的奉獻來組織單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圣誕節前夕,金吉婭把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一個素不相識的小女孩,贊揚了金吉婭的愛心和她的善良品質。
課文從媽媽我的角度來敘述故事,通過我的觀察、心理變化及行為來體現金吉婭的善良品質。特別是通過孩子的做法和我開始對金吉婭的誤解,襯托了金吉婭的美好心靈。本文的語言平實,但它很真,真實,真誠。通過本文的學習,激發學生的情感,熏染學生的審美。
二、說設計理念:
《給予樹》這篇課文以愛為線索,突出體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在教學中抓住愛進行教學。在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是通過重點語句表現出來的。所以,在教學中利用感悟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為主要的教學方法。同時,要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使學生在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和價值觀三維度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金吉婭的言行和言語.
過程與方法:
1.采取分段讀,教師范讀等方式進行閱讀訓練,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
2.通過層層提問,讓學生在問答中尋找答案,認真思考體會人物的優秀品質.
情感和價值觀:
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關愛他人的情感,用自己的愛,同情和善良之心,為這個美麗的世界增添一份熱愛,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美好.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讀中悟情,體會金吉婭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從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的最后一段話。
四、說教法與學法
教育學告訴我們:教學永遠是教與學互相作用的統一活動,其任務在于:通過教和學這種相互作用的統一活動,開發學生的潛能,發展學生的身心素質。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法指導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是現代教學論的重要思想。掌握學習方法是現代人素質的重要標志。因此,我設定了以下教學法:
教法:
1.讀寫結合法,我利用讀與寫相通之處,讓學生寫愛心主語。
2.電化教學法,通過多媒體課件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使學生置身于有吸引力的情境中,更好地促進學習。
3.朗讀感悟法,體現語文以讀為本的教學特點,通過反復品讀重點詞句,感悟人物內心情感,在朗讀中教給學生方法,進行及時評價,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4.師生互動法,根據教學目的、課文特點和學生認識發展規律,以問答談話形式師生進行互動,啟發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對課文中的主要問題進行思考,得出結論。
學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充分地讀,充分地感知、感悟、思考語言材料,從而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的學習精神。
四、教學流程:
(一)課前談話導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
課堂氣氛的營造至關重要,良好的氣氛更易讓學生入情、入境,產生心靈的共鳴,尤其導入語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在第一課時同學們已簡單交流搜集的圣誕資料的基礎上,我又把精心制作的課件在第二課時一開始播放,讓學生說說圣誕節與中國的春節(學生回憶春節歡快的生活),使學生立刻感受到圣誕節在西方國家的孩子們心中的位置就像中國的春節在孩子們心中的地位,這不僅使學生很快進入了文中主人公的生活,感同身受,還為后面的金吉婭用給家人買禮物的錢給一個盼望圣誕老人送給自己洋娃娃的陌生女孩買洋娃娃這一舉動的體會做了鋪墊。接著引入課題,讓學生看老師寫課題,讀課題,再次提醒學生給是一個多音字,并分清矛與予。然后讓學生對課題質疑,從給予樹是一棵什么樣的樹?走進文本。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5
設計理念
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語文教學的任務是不僅包含了字詞句篇的掌握和揣摩,也包括了感知與理解文本所蘊藏的人文精神。這二者是統一的,不可分離的。應該注重語文學習過程中母語的學習,引導學生感知豐富多彩的祖國語言文字。從而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促進教師、學生與文本三者間的互動與教學,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與人文情感。
一、說教材
《掌聲》是一篇精讀課文,文章生動地敘述了身患殘疾的小女孩英子有一次不得不在全班同學的目光中上臺講演講,但在同學們掌聲的激勵下,鼓起生活的勇氣,從憂郁自卑走向開朗樂觀的一個感人故事。課文以小英從自卑到樂觀的情感變化以及同學們的掌聲兩條主線貫穿全文,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鼓勵、信任與關愛,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教材。文章的語言樸實,卻深入地刻畫了人物的動作、心理,讓人領悟到那份真愛,令人十分感動。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目標:① 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11個字,理解生字組成的新詞,理解文章的重點詞語。②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了解并掌握以掌聲以及英子的情感變化為主線的寫作手法。
2.過程目標:運用朗讀、討論、對比等方式理解文章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抓住重點詞語以及人物的語言、心理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3.情感目標:理解愛的力量,懂得鼓勵需要鼓勵的人、關愛需要關愛的人,深出自己的友愛之手;同時也要珍惜別人對自己的關心與鼓勵。
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指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了解小英的情感變化,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后的變化深刻領會“掌聲”的內涵。理解同學之間要相互關愛。
本節課用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內容:掌握字詞,初讀感知,了解課文內容,理清課文脈絡。第二課時內容:通過朗讀、討論、提問等方式體會小英情感變化及其原因,理解同學間的關愛,獲得情感共鳴,提升情感認知。
二、說教學方法
(一)說教法
從“英子的變化”切入,通過英子的變化產生了疑問,進而延伸到掌聲。教學過程由“走近英子,了解英子”——感悟掌聲——升華掌聲——課外拓展”的環節組成,突出了掌聲。
(二)說學法
學生在思考、朗讀、閱讀、小組交流中體會掌聲,體會情感,內化情感。
三、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直切主題
師:昨天老師讀了《愛的小詩》這首詩歌,被它深深地打動了,F在,你們誰愿意來讀一讀呢?(生讀) 讀得真好,讀出了感情,大家能給他一個鼓勵嗎?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來贊揚他(全體鼓掌)在日常生活中、學習中,這樣包含著鼓勵與贊賞的掌聲對我們來說,是很多的。今天,讓我們走進《掌聲》這篇文章,看看到底發生了什么故事?
二、初讀課文,了解梗概
1、 把握字詞,做好鋪墊。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讀字音。
2、 全班自由讀課文,教師提出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生字詞多讀幾遍,遇到不懂的地方劃出來。(2)帶著問題讀課文:文章主要敘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初步感知,設置懸念
1、 全班集體朗讀課文。要求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進行朗讀。
2、 文中通過哪幾部分棉寫了故事的發展變化?要求學生在書本上劃分并回答。(講故事前——講故事時——講故事后——幾年后)(板書)
3、 理解課文,語言訓練。小組分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復述各段落的主要情節,串接成文章的主要內容。
4、 設置疑問:在故事中,英子發生了什么變化?要求學生回去思考。
三,指導書寫
四、布置作業
1、 寫課后的生字詞并掌握下來。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談話導入
1、 聽寫文中生字詞,了解學生掌握情況。
2、 上節課,我們了解了英子的故事,也看到了英子身上的變化。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英子,更全面地去了解她。
二、走近英子,了解英子
1、提問學生:通過學習,我們知道英子以前是一個什么樣的小女孩?英子后來又變得怎樣了?(學生回答)接下來學習第一和第四自然段,理解重點詞“默默、總是、早早地、最后一個、憂郁”。
2、學生自主疑問:是什么讓英子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英子為什么會發生這么大的變化?在英子身上發生了什么事情?
三、感悟掌聲,理解課文
1、 出示句子: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于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
提問:“終于”表明了什么?
2、 對,她內心掙扎了很久,她并不想上臺講故事,但新來的老師不知道她的情況,要求全班同學都要上臺講故事。當全班同學的目光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時,英子立刻把頭低了下去。
。1) 師鼓勵學生自主發問:你們有什么問題想問的嗎?有問題想問的孩子是聰明的孩子?(生問:為什么她把頭低下去了呢?)誰能告訴老師?(生答)
。2) 上去還是不上去呢?英子耳旁有兩個聲音在嚷嚷:一個在說上去吧,另一個則說不要上去。你們認為英子該上去還是不上去呢?教師要求男女生組成兩只小小的辯論隊,男生是正方(上去),女生是反方(不上去)。開始辯論,各自說說上去與不上去的理由。
3、 師:大家各有各的道理,都說得很不錯。(1)英子是怎么表現的?誰來找找這句話并讀出來,要有感情地讀出來。出示句子:英子猶豫了一會。。。
。2)再次提問朗讀,要求讀出猶豫的心情。
。3)小組合作討論一下:英子為什么猶豫呢?(不自信、怕人嘲笑。。)
對,英子很不自信,她沒有勇氣,心里很矛盾,所以她猶豫了很久,大家試試一個成語來表達英子的矛盾,這個成語是(生答:猶豫不決)回答得真不錯,英子太猶豫不決了,她的動作是慢吞吞的。
4、出示句子:教室里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是熱烈而持久的`。
。1)師:看,同學們飽含著鼓勵的目光;聽,多么熱烈而持久的掌聲。英子的淚水流了下來,她很感動,老師看到了,你們也看到了。如果此時你是英子,你想對大家說什么?如果你是班上的同學,你又想說什么?現在請你們來扮演英子和班級同學,先想想看要說什么。(生:。。。師旁白:英子熱淚盈眶地說。。)
。2)提出問題:多么感人的場面!聽了英子和同學們真實的感人的話語,你們感受到了什么?(同學們的鼓勵)同學們用什么來鼓勵英子?(掌聲)那么,這掌聲代表了什么?(鼓勵、敬佩。。)生答,師相機板書。
4、 學生齊讀:“掌聲漸漸平息,英子也鎮定了情緒…….熱烈的掌聲!
提問:這次的掌聲又包含了什么呢?
討論:英子又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呢?對于對待象英子這樣的人,對待我們身邊的每個人,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訓練語言:老師代表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并向大家說聲:謝謝!謝謝大家對我的信任與鼓勵!你們想對英子說些什么嗎?把老師當作英子,對著英子說出來吧。
四、升華掌聲,掌聲傳遞愛
1、出示句子:“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于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聲里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臺!
學生質疑:英子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臺,這里的“一搖一晃”跟前面的“一搖一晃”有什么不同?英子的情緒又有什么不同?(生答:由憂郁到激動)是什么使英子的情緒發生了變化呢?(掌聲)
3、 白了是什么使英子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了嗎?(掌聲)英子在這掌聲中感受到了什么?(信任、鼓勵、贊揚、愛。。)。從這兩次掌聲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五、課外拓展,愛的升華
師:時間過得可真快啊,幾年后,英子給我來信,信中說道:(齊讀)我永遠不會….
提問:從英子的來信中你們明白了什么?(生答)對,我們每個人都要有自信,骨氣勇氣微笑著面對生活,昂起我們的頭來。下面請讀課外文章《昂起頭來真美》。
小組討論:1、什么事情讓珍妮發生了變化?
2、老師的那句話:“珍妮,你昂起頭來真美!弊屨淠莞惺艿搅耸裁?
3、通過這個小故事,我們應該怎樣做?
師:英子在掌聲中感受到了愛,其實,不單單掌聲可以讓人感受到愛,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方法去鼓勵別人、關心別人。讓我們全班來一起朗讀這首愛的小詩吧!
附稿:
*《愛的小詩》
愛是什么?
問小鳥,小鳥說:愛是媽媽教我學飛時的關照。
愛是什么?
問大雁,大雁說:愛是是跟伙伴一起飛行時的團結。
愛是什么?
問小朋友,小朋友說:愛是老師向我傳播知識的笑容。
愛是一個關切的眼神,
愛是一句溫暖的話語,
愛是一個鼓勵的掌聲,
…………………………..
愛就是這么簡單!
《昂起頭來真美》
珍妮是個總愛低著頭的小女孩,她一直覺得自己長得不夠漂亮.有一天,她到飾物店去買了只綠色蝴蝶結,店主不斷贊美她戴上蝴蝶結挺漂亮,珍妮雖不信,但是挺高興,不由昂起了頭,急于讓大家看看,出門與人撞了一下都沒在意.
珍妮走進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師,珍妮,你昂起頭來真美!老師愛撫地拍拍她的肩說.
那一天,她得到了許多人的贊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結的功勞,可往鏡前一照,頭上根本就沒有蝴蝶結,一定是出飾物店時與人一碰弄丟了.
自信原本就是一種美麗,只要你昂起頭來,就會發現一切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困難!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6
一、說教材
從內容來看,《秋天來了》是一首現代詩,作者以擬人的手法,把秋天滿懷希望、滿載收獲的“形象”充分表現出來;從課文所處位置來看,本篇課文是三年級(上)的領篇課文,課文的教法與學法,對于學生第二學段的學習應該具有引領性作用。這首詩歌寫得富有童趣,語言活潑、生動,符合兒童的認知特點,
二、說教學目標
結合學生逐步由以識字為主到閱讀中解詞析句過渡的實際情況,因此把目標確定為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正確認讀“涼爽、潔白、神奇”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閱讀,進一步增強學生對秋天的情感體驗。感受秋天給人們帶來的歡樂,體會對勞動人民的贊美之情。
4、初步學習一邊讀一邊想象的閱讀方法,用自己的方式表現秋天。
三、說教學重點
進入第二學段,閱讀教學要求在感受語言優美的同時,使學生樂于交流閱讀感受,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積累語言材料。結合這一理念,教學中既要讓學生感受到詩歌語言的韻律美,還要讓學生結合課內外,積累關于秋天的語言材料。因此把引導讀懂課文,充分利用生活積累,體會秋天的風采,感受秋天的美好作為本篇課文的教學重點。。
四、說教學難點
新課程理念還強調,詩歌的教學更提倡拓展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展開想象,使學生感受美好的情趣,使其對秋天的.感悟更加的深刻全面。所以我把初步學習一邊讀一邊想象的閱讀方法。確定為本課的教學難點。
五、說教學方法
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內容并不難理解。但由于詩歌體裁和課文所處的重要位置決定,教學在學生讀文品析的同時,還要注重低中過度階段學生學習興趣的保持及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這一理念把教學方法確定為,“以讀代講,讀中感悟,讀中積累”。
六、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1、出示一系列詞語,問學生:你想到了什么?(一叢金黃、一叢火紅、秋意深濃、秋蘭飄香、秋雨綿綿、春花秋月、丹楓迎秋、楓林如火、金風送爽、秋色宜人、天朗氣清、落葉紛飛、秋高氣爽、春種秋收、春蘭秋菊、春花秋月、秋月春花)
2、炎熱的夏天過去了,涼爽的秋天來了,隨即板書。
3、出示詩歌,老師激情朗誦:(紅色的蝴蝶,黃色的小鳥,在空中飛翔,在風中舞蹈。那不是蝴蝶,那不是小鳥,是楓葉在舞,是黃葉在飄。像秋姑娘發來的電報,告訴我們秋天已經來到。)看!秋姑娘悄悄地披著彩虹,一路撒下花香,一路飄著果香,帶著迷人的景色,帶著豐收的喜悅已經來到了我們的教室。請同學們滿懷激情再讀課題。
[教師以詩歌的特有韻律導入課題,使學生入情入境。]
二、美讀入境
1、自由朗讀課文,體會詩歌的韻律美,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學習。
2、指名讀文,正音正字,讀通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3、第一節最有詩的韻律:指導朗讀,畫出動詞。隨即學習生字“乘”和“騎”。
4、學習本節其他生字:“爽”和“落”,掌握多音字“落”。
[隨文識字,讓學生在初步感知文章內容的同時,認識生字]
三、熟讀背誦
1、第二節最能表現秋的美麗:自由朗讀,嘗試背誦。
2、指名朗讀,引導學生邊讀邊在頭腦中想象畫面,注意讀出詩句表達出的秋天的美感。
3、引導學生畫出本節動詞,隨即學習生字:“揮灑”“潑”“染”“展”。
4、學習本節其他生字:“紫”,掌握多音字“露”。
5、合作識字
(1)小組交流二類字,相互幫助。
(2)小老師領讀詞組。
[學生自主識字,選擇他們喜歡的方式記憶,有助于學生識記生字]
6、選擇你喜歡的小節,讀一讀。
7、嘗試背誦全文。
[這一課時,把朗讀作為教學重點,讓學生得到一種整體的語感把握,從而選擇恰當的讀法表現出來。在入情的誦讀中,學生不僅深入領悟了課文的思想感情,而且增強了語感,豐富了語言積累。]
第二課時
一、直接導入
1、復習背誦:自由朗讀或背誦全詩。
2、 導語:讀了詩歌,感受到秋天的美嗎,詩歌中美感的句子我們再來讀一讀,好嗎?
二、細入品讀,秋之味
(1)引導找出描寫“秋天的色彩”的句子,帶著對秋天的贊美讀句子。
(2)賞讀了句子,在小組內交流交流:詩歌是選擇了哪些顏色和相應的景物來寫秋天的?
3、生匯報,相機點撥,朗讀體會。
4、課件展示(說一說,填一填描寫顏色的詞語)
課內:( )的田野( )的大海( )的葡萄
課外:( )的楓樹( )的果樹( )的菊花……
5、你喜歡哪種顏色?把詩歌中有關句子讀給大家欣賞。你也可以自己創造出新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聽。
(仿照詩歌句式讓學生在前一填空基礎上嘗試創造新的句子:秋天是五顏六色的,金黃的xx,雪白的xx,天藍的xx,紫紅的……xx的楓葉,xx的柿子……啊,秋天真美呀!)
[這一設計,既進行了朗讀訓練、語言文字訓練,又使學生提升了閱讀的層次,課內外有機結合,增強了閱讀的興趣。]
[讓學生從視覺、聽覺等感覺器官來體驗秋天帶給人們的美感。]
三、讓學生感受一個別樣的秋天
1、多媒體出示不同角度描寫秋天的句子,讓學生感悟積累。
2、出示描寫秋天的詩,讓學生抄寫在積累本上。如:唐代詩人杜牧的《山行》劉禹錫《望洞庭》張繼《楓橋夜泊》。
[借用有關描寫秋天的詩、文章片段、成語各種表現形式,積累和感悟不一樣的秋天。]
四、作業
1、抄寫本課重點詞語,在積累本上抄寫描寫秋天的成語和本首詩歌。
2、繼續查找描寫秋天的詩句、文章,將自己查找的所有材料進行分類,看看有沒有什么新的發現。
[這一部分的設計,是為有效利用收集的材料,針對學生課前搜集的材料的不同而進行的區分處理,讓學生初步感受秋天“瑟瑟”、“豐收”、“爛漫”、“蒼翠”不同的情緒情感,以此來表現內心對秋天的感悟。]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7
說教材:
《麥哨》》描寫了盛夏時節鄉間田野里即將豐收的景象和孩子們在其間玩耍嬉戲的情形。這一是篇文質優美的課文。一是意境之美:文章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兒童在田園無憂無慮玩耍的歡快場面,讓我們感受到田園風光的動人,田園生活的愜意。其二是語言之美美:文中用了排比、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許多語句都值得學生去品味積累;首尾呼應,兩段表達相近意思卻用了不同的措辭。能夠使學生在體會語言美的基礎上感受到田園生活的美,激發了他們向往大自然的情感。所以本文是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語感,豐富他們語言積累的好文章。
說學情:
我們都知道,由于聽力障礙,聾啞學生語言相對比較貧乏,閱讀理解能力相對與同年齡的來說差距比較大。再加上本文描寫的鄉村孩子淳樸、自然、歡快的田園生活,對于現在的學生來說距離比較遠,因而體會其中的情趣也比較難的。在教學中,要從彌補缺陷出發,從發展學生語言的角度去考慮。
說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重在綜合,它以語文能力為核心,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語言積累,審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質,學習方法習慣的融合!睋,我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學習認識8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作者豐富生動的語言,感受鄉村孩子淳樸自然,歡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積累文中的優美語言。
說環節:
結合學習目標和學生實際情況我設計如下教學環節:
1.課前讓學生結合綜合性學習的任務,收集田野風光的圖片和文字資料,便于學生進一步感受鄉村自然環境的`特點和在那樣的環境中生活的快樂。
2.本文內容淺顯,寫景意境清新,寫人童稚純樸。教學時,直接從課題設疑,激趣導入,然后讓學生運用學習前面三篇文章的方法自讀全文,了解課文內容,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有所感悟,接著以探究問題帶動朗讀,最后品味語言,積累運用。
課題導入,可讓學生在讀過閱讀提示后,針對課題質疑。如“今天鄉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樣的?作者怎樣通過麥哨反映出了今天鄉村孩子的生活?”好奇心引導著學生,使學生充滿樂趣,認真讀書。
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小組討論,解決由課題產生的問題,交流體會,指導學生感受鄉村孩子的純樸可愛,鄉間景色的美麗親切,孩子們玩耍的內容多么地貼近自然,形式又是多么的豐富多樣,而感情又是多么的熱烈,正如同歡快柔美的麥哨那樣你呼我應,此起彼落,傳承久遠,同時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最后找出自己喜歡的句段,有感情的讀給大家聽,并說說喜歡的理由,并摘抄下來,達到積累的目的。
3.多讀,是品味語言的最佳方式。有疑問時讀,多讀茅塞頓開;有感悟時讀,多讀理解深入;品味語言時讀,多讀,朗朗成誦。本文朗讀的情感基調應歡快柔和。
4.朗讀時注意以下字的讀音:“似的”的“似”的聲母讀翹舌音,“剝開”的“剝”讀bāo,“黑白相間”的“間”讀四聲。
5.教師引導學生擴展閱讀,可推薦學生閱讀《同步閱讀》中的相應文章,以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豐富語言積累。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8
《小攝影師》這篇課文主要講了高爾基和一個小男孩之間發生的動人故事,從中透出了高爾基對小男孩的關心和愛護之情。全文共15個自然段,以對話為主。對于剛升上三年級的孩子來說,文章篇幅較長,把握重點、體會文章內涵的思想情感都有一定的困難,尤其是對于到底有幾個自然段,學生還有一些困難,由于他們平時碰到的都是簡單的,這次卻出現了一封信,他們一下子難住了,不知道該不該算一段,在這點上我花了一些時間重點講解。
接下來我還從課題的攝影師和文中最后的攝影師比較切入,從而引發學生思考質疑:為什么高爾基不愿見雜志社的攝影師,而要見小攝影師?這一核心問題,為學生讀書、質疑、釋疑提供途徑。
可是,有一點是我意想不到的,那就是在為什么高爾基不愿見雜志社的攝影師,而要見小攝影師?這一核心問題上,學生的回答很出乎我的意外,他們會認為是因為高爾基還沒有讓小男孩拍完照所以才拒絕雜志社的攝影師的拍照要求,在這一點上我也顯得很困惑。
在落實設計意圖上,我堅持以讀代講,邊讀邊思,希望通過學生自己讀,引發自悟,體會情感。同時在有限的40分鐘內又不能面面俱到,因此在朗讀的訓練中我有意識的選擇了文中的第一和第十段作為重點,加以指導,從而做到以點突破,領會情感
2)《小攝影師》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小攝影師》,歡迎各位給予指導。
首先我要說的是對教材的理解。對教材的理解,力求育人功能的拓展
《小攝影師》寫了高爾基欣然答應一個孩子給他拍照,最后孩子發現忘了帶膠卷,拍照未能完成,孩子哭著離開。最后,高爾基還是準備要接待那個少先隊員。
我與文本對話時,感受到這個故事體現了文學家高爾基對少先隊員的關懷、愛護,也感受到小攝影師所代表的少先隊員所具有的誠信、聰明、有禮貌的品格,兩者均應教學。
關于本課的目標設定,我想主要是力求凸現三維的融合
把本課目標預設為通過語言句子的朗讀以及有關情節的聯想訓練,感受高爾基對少先隊員的關懷愛護和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之情。
確定這個目標是符合新課標關于目標“三維性”要求,它蘊含有知識、情感、過程三方面要求,而且三者是相互和諧地融合在一起的.。
整個教學過程的預設,力求做到全員的互動
全課預設兩個課時,第一課時對全文步感知、學會生字新詞。在這樣基礎上學第二課時。
第二課時整堂課的流程預設是這樣的:先質疑;再交流初讀課文時留給學生的人物印象;第三步,感悟高爾基對下一代的關懷;接著,體會小攝影師的品格;最后是通過聯想續寫,把兩代人的品德更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
具體是這樣的:
第一環節是質疑明起點,使得課堂顯得真實、真切
課開始就向學生提問“讀了課文,你們有哪些不明白的?”引導學生說出讀課文后的疑難點。
預計有學生會說“小攝影師為什么不要高爾基的膠卷呢?”、“小攝影師為什么最后一直沒再去找高爾基拍照呢?”、“高爾基到底是忙還是不忙,偉人為什么還要騙一個雜志社記者呢?”
質疑是語文教學很重要的方法,也是教師掌握學生真實起點一個途徑,教師的教要教在學生真正的不懂之處,這是課堂真實化、課堂以人為本的基礎。
第二步,把學生初讀的個性理解,通過交流使個性的學習內容形成大家的共識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9
尊敬的各位評委:
你們好!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青蛙和蛇》。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我對這節課的設計:
一、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部分明確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景!标P于閱讀教學,標準中進一步提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學習,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悟、體驗和理解!备鶕@些基本理念,我在本課教學時,采取抓關鍵詞理解法、直觀感受法、引導歸納法進行教學,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把學生自選學法,自讀自悟,教師扶助點撥作為基本的教學模式,以師生共同參與學習、營造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為教學特色。
二、教學目標。
依據《語文新課程標準》以及小學語文第五冊的要求,結合教學重點和學生的實際,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引導學生用觀察、歸類、比較的方法學習生字,并查字典理解“以防萬一、彼此羨慕、渾身顫抖、臉色蒼白、習俗”等詞。了解自然界中生物之間的一些聯系。
情感與態度目標: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體會“青蛙與蛇”的個性體驗。
過程與方法目標:朗讀、體會、質疑、討論相結合,利用課件創設情境,讓學生正確、流利的分角色朗讀課文,學會一定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新課標》關于識字教學策略要求: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本課的.識字教學我是這樣安排的:
1、學生自己通過預習學會生字。
2、交流學習方法并歸納總結。
第一、初步檢查生字的讀音、部首和結構,要求學生用語言表述出來;
第二、“你發現了什么?”要求學生通過歸類、比較來鞏固識記字音、字形和結構,哪些是后鼻音和前鼻音,哪些是翹舌和平舌。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的字有哪些,寫時應注意哪些問題。如“蛇、擁、勁、接”等都是左右結構的字,但寫的時候大多數字要左窄右寬,而“勁、斷”卻要左寬右窄。
第三、給生字找朋友,并把生字詞寫一寫,要求寫的規范、美觀、整潔。
3、將生字帶入文中熟讀課文。
(二)創設情境,導入課文。
播放CAI課件,觀察第一幅活動插圖內容,學生看課件講述青蛙和蛇在一起快樂玩耍的情景導入課文。
(三)媒體再現,體驗感悟。
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感受。學習1-3自然段時,要充分信任學生,在理解“羨慕”一詞時,讓學生找近義詞,并用“羨慕”一詞說話。通過學生的個性朗讀來體會青蛙和蛇在一起的快樂以及他們之間產生的真誠的友誼。
(四)圖文結合,以讀促講,角色演讀。
“美國教育家杜威說過:‘聽來的容易忘,看到的記不住,做的才學得會!瘜W習重點段落4-5自然段時,結合活動插圖二、插圖三,放手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讀一讀、演一演。
1、質疑:小青蛙和小蛇會成為永遠的朋友嗎?
2、觀圖說圖,在文中找出青蛙媽媽的話劃上“——”;讀文說文,體會青蛙媽媽說話時的心情,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以及個性體驗。
3、緊扣關鍵詞“驚呆、渾身顫抖、臉色蒼白、壞人、遠離”,并在這些能體現人物心情的詞語下加上著重符號,在反復朗讀這些關鍵詞的基礎上,揣摩青蛙媽媽談“蛇”色變的緊張、懼怕、擔心和為小青蛙捏把汗以及暗自慶幸的復雜心情。
4、在朗讀感悟的基礎上再說說小青蛙的媽媽是一個什么樣的媽媽,并結合生活實際來體會母愛的偉大,以及母親為孩子擔心的焦慮心情。
5、再次提問:小蛇的媽媽又會怎樣說呢?
先由插圖導入朗讀此段,對蛇媽媽和小蛇的心情整體感知,再仿效前面一段的學法,找出蛇媽媽和小蛇的話,找出體現蛇媽媽和小蛇表情變化的關鍵詞語,體會、感悟、朗讀。用換句子意思不變的方法來比較,并理解“習俗”一詞,讓學生體會蛇吃青蛙是其本性,暗示大自然的生存要面對殘酷的現實。
此教學環節要在學生認真讀文,細心體會,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的基礎上,得出蛇媽媽和青蛙媽媽一樣,也不同意小蛇和小青蛙在一起玩的結論,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培養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
(五)引發思考,思辯明理。
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感受。課文的最后部分,有小青蛙和小蛇想的話:“要是我們能一直在一塊玩就好了”,學生誦讀時,肯定會體會到小青蛙和小蛇內心發出的真誠的愿望,學生學到這兒,一定有所感,有所悟,同時也會有疑問。那么,在學習6-7自然段的時候,很自然的會引發出一個問題:他們的這個愿望會不會實現?這時,安排學生開一個現場討論會,鼓勵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研究的愿望,讓他們明白本課的學習重點:自然界是殘酷的,青蛙和蛇是一對天敵,他們永遠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朋友。
總之,本課的教學設計,我是根據教材的特點,兒童的認知能力,不過多使用其他輔助手段,教學程序力求自然簡潔,重在讓學生自讀、在讀中對語言文字予以直接的思考、理解和感悟。
四、教學拓展。
1、自然界還有哪些動物不能成為朋友,課前布置學生利用各種查閱資料的方法來尋找相關資料。
2、學生敘說青蛙和蛇以后在一起玩發生了什么事情,并表演出來。
3、全班交流“天敵”的資料,老師歸納總結。
板書設計:
18.青蛙和蛇
(不能)成為朋友
青蛙與蛇
自然法則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荷花》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按看荷花的順序展開,寫了公園里一池美麗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時并被如詩如畫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聯翩,抒發了作者對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熱愛與贊美之情,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豐富語言積累的好教材。為此根據課程改革和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l.知識目標:學會本課10個生字,1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新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力目標:以學定教,引導學生讀懂課文。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3.情感目標:通過創設情景、借助媒體,品味詞句,深入感知課文,欣賞荷花的美麗,體會荷花的神韻,和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情感。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這樣確定教學目標,符合本課特點,能切實培養學生的語感,全面提高語文素養,使語文學習具有趣味性、審美性,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
二、說教學重、難點
其中1、2兩個目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而體會荷花的神韻,體會大自然的美,深化學生的閱讀感受則是教學的難點。
三、說教學程序
根據三年級學生形象思維比較發達的特點,我打算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旨在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調動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情感,使他們投入課文所設置的情景中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審美水平
第一課時:設置形象生動的情境,引導學生借助漢語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在語境中認識10個生字,重點指導讀好后鼻音的生字“蓬、夢”,多音字“骨”;指導生字的書寫時,重點注意“蓬”是上下結構的字,“翩”字要寫緊湊。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設問激趣。
針對本課生字的發音特點出示重點新詞組織學生認讀,讀好后鼻音、兒化音以及疊詞。在學生齊讀課題后提問:同學們看過荷花嗎?請你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你見過的荷花。(美麗、漂亮、亭亭玉立、千姿百態……)在作者心中,荷花又是怎樣的呢?今天,讓我們隨著作者再次走進公園,再去看看荷花。
這個環節既對上課時的學習進行了反饋,也使學生產生想看荷花的想法,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欲望,為本課時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二)創設情境,理解課文。
第一自然段:略講
通過指名朗讀,了解“我”看見荷花的時間和地點。抓住“一……就……”的句式,感受荷花清香,抓住“趕緊”和“跑”體會作者的急切心情,讀出作者的'感受。
第二自然段:詳講
教學第二自然段,我打算以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在荷花池邊你看到了什么?”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在組織討論時,以學定教,從學生的意愿出發,確定學習語句的順序。讓學生讀讀課文,說說自己的感受,動手比畫比畫,結合展示的畫面與語言的渲染,展開充分的想象,盡情感受荷葉的茂盛之美、形態之美,荷花的姿態之美、色彩之美。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以游人的身份用觀賞者的眼光讀課文看課文,使他們產生真切的體驗,把自己的感受融入朗讀之中,自然地表達贊美、喜愛之情。
第三自然段:
第一句通過一組荷花的圖片和語言的渲染,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讓學生對荷花的風韻有了更深層次的感性理解。
第二句是本文的一個難點,我引導學生大膽質疑,進行梳理后確定重點問題,放手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教師深入其中傾聽學生發言,并適時給予指導。再組織交流,加以點撥。理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時,先激活學生頭腦中已有賞析方法,引導他們從“色彩”、“姿態”等多個角度去評價眼前的這一池荷花,再次品讀第二、三自然段,感受荷花的美。理解“活的畫”時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感受荷花的勃勃生機。“畫家”一詞的理解,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理解,不同的學生對此一定會有不同的理解,學生可能會說是“夏天”,是“大自然”,或許還會說是中荷花的人,這些答案都可以給予肯定。
(三)三自然段的設計
從文本出發,讓學生從文到圖再到文,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句,細細品位,并為學生創設情境,使學生的感受從文本的美轉向對大自然的美的升華。
第四自然段:
這一段借助“一幅活的畫”來想像荷花,描寫中“我“與荷花融為一體。因此我設計了一個活動化的表演情景,讓學生來扮演荷花,通過肢體語言來體會“翩翩起舞、隨風飄動”;并通過錄象、音樂的渲染,使學生與作者產生共鳴。讓學生戴上頭飾,扮演文中“蜻蜓、蝴蝶、小鳥”,講述清早飛行的快樂、昨夜做的好夢,并進行創造性對話,說說小蝦、蝴蝶、小鳥可能會對美麗的荷花說些什么。讓學生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給學生配上音樂圖片朗讀課文,讓學生置身其中,走進文本,走近作者心靈,進入美的境界,再次進感受美。
這樣設計讓學生在充分發揮想象的同時,既訓練了學生說話,又讓他們置身荷花中,進一步感受荷花的動態美 ,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發展,審美水平得到提高。
第五自然段:
扣住“才”、“不是”、“是”等關鍵詞,討論“我怎么會有這樣的感覺?”從而感受到此時“我”完全陶醉其中、沉浸其中。而荷花的美也就不言而喻了。
四、個性作業、自主設計
總結:在教學活動中我掌握好宏觀調控,調整控制好節奏速度,在提問時,注意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能力和水。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1
一、教材分析
這一單元的課文均圍繞“愛的奉獻”來組織單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圣誕節前夕,金吉婭把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一個素不相識的小女孩,贊揚了金吉婭的愛心和她的善良品質。
課文從媽媽“我”的角度來敘述故事,通過“我”的觀察、心理變化及行為來體現金吉婭的善良品質。特別是通過孩子的做法和“我”開始對金吉婭的誤解,襯托了金吉婭的美好心靈。本文的語言平實,但它很真,真實,真誠。我想通過本文的學習,一定能激發學生的情感,熏染學生的審美。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和價值觀三維度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給予、試探、心意、祝福、仁愛、同情、體貼”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金吉婭的言行和言語.
過程與方法:
1.采取分段讀,教師范讀等方式進行閱讀訓練,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
2.通過層層提問,讓學生在問答中尋找答案,認真思考體會人物的優秀品質.
情感和價值觀:
在精讀品悟的過程中,通過媽媽的感情變化,體會金吉婭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質,讓學生從中受到熏陶。這也是本課的重點。
本課的難點是理解最后一個自然段,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體會金吉婭無私給予的仁愛之心。培養學生關愛他人的情感,用自己的愛,同情和善良之心,為這個美麗的世界增添一份溫暖,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美好。
三、設計理念:
為了很好的達到本課目標,在設計教學時,我以情感為主線,以“愛”貫穿始終,在教學中抓住“愛”進行教學。在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是通過重點語句表現出來的。所以,我利用感悟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為主要的教學方法。同時,運用了齊讀、指名讀、默讀等多種方式來發掘文章的情感內涵,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使學生在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
四、教法與學法
教學永遠是教與學互相作用的統一活動,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法指導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因此,我設定了以下教學法:
教法:
1.讀寫結合法,我利用讀與寫相通之處,讓學生寫愛心主語。
2.電化教學法,通過多媒體課件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使學生置身于有吸引力的情境中,更好地促進學習。
3.朗讀感悟法,體現語文“以讀為本”的教學特點,通過反復品讀重點詞句,感悟人物內心情感,在朗讀中教給學生方法,進行及時評價,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4.師生互動法,根據教學目的、課文特點和學生認識發展規律,以問答談話形式師生進行互動,啟發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對課文中的主要問題進行思考,得出結論。
學法: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充分地讀,充分地感知、感悟、思考語言材料,從而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的學習精神。
本文教學我預計用2課時。
五、說教學流程:
下面我來說說我的教學流程:
。ㄒ唬┱n前談話導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
課堂氣氛的營造至關重要,良好的氣氛更易讓學生入情、入境,產生心靈的共鳴,尤其導入語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
在第一課時同學們在簡單交流搜集的圣誕資料的基礎上,我采用多媒體課件等展示圣誕節的圖片和背景音樂,讓學生說說圣誕節與中國的春節(學生回憶春節歡快的生活),使學生立刻感受到圣誕節在西方國家的孩子們心中的位置就像中國的春節在孩子們心中的地位,這不僅使學生很快進入了文中主人公的生活,感同身受,還為后面的金吉婭用給家人買禮物的錢給一個盼望圣誕老人送給自己洋娃娃的陌生女孩買洋娃娃這一舉動的體會做了鋪墊。同時我還會在黑板上畫一棵圣誕樹。然后引導學生從預習中已知的內容入手,了解金吉婭送給大家的禮物,在圣誕樹上板書“善良、仁愛、同情、體貼、洋娃娃、笑臉、棒棒糖”,用小游戲的形式來檢查學生的生字、新詞掌握情況。接著引出課題,讓學生簡單地說說對“給予”一詞的理解。讓學生看老師寫課題,讀課題,再次提醒學生“給”是一個多音字,并分清“矛”與“予”。然后讓學生對課題質疑,從“給予樹是一棵什么樣的樹?”走進文本。
第二課時,復習完生字,回憶好第一自然段的意思后,直奔中心,牢牢抓住中心問題“看到孩子們買的禮物,母親的心情又發生了什么變化?”來展開教學。
。ǘ┢纷x課文,體會金吉婭的美好品質。
1、(第一課時)整體感知課文。
同學們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中有哪些人?誰給你印象最深刻?
設計理念:從金吉婭入手,我想很多學生都會說金吉婭給自己的印象最深刻,然后問:為什么金吉婭給你們留下這么深刻的印象?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講述課文的大概內容,感受媽媽的愛。
2、(第二課時)讀中感悟,體會人物情感。
。1)輕讀,探知故事背景。
設計理念:圣誕節前夕,這是人們最快樂的日子,也是充滿了濃濃愛心的日子。該選購禮物了,從五個孩子分100美元中體會這個家庭不是很寬裕,從而體會媽媽的擔心,了解媽媽的辛苦,為體會金吉婭的美好品質做好鋪墊。
。2)細讀,抓住金吉婭的沉默不語。
設計理念:通過研讀句子(只有八歲的小女兒金吉婭沉默不語;我有些生氣:她到底用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問媽媽為什么會生氣?課文是怎樣描寫金吉婭的?哥哥姐姐的心情又是怎樣的?通過讀課文,學生很自然地就會找到哥哥姐姐是“興高采烈”的,只有金吉亞是“沉默不語”。重點理解“興高采烈、沉默不語”,通過抽生讀、齊讀、讀重點句,引導學生回答:金吉婭為什么會沉默不語?以及一系列的問題(金吉婭為什么沉默不語,沉默不語的金吉婭在想些什么?金吉婭給家人買到了禮物沒有?買了什么?這么便宜的棒棒糖,媽媽生氣了嗎?)讓學生在自主研讀的基礎上,與主人公進行情感交流,從整體上感受文本情感的變化線索,“感受”媽媽心情變化的過程,初步感知金吉婭美好的心靈。使學生思維得到發展,情感得到尊重。
。3)品讀,體會金吉婭的善良。
設計理念:先讓學生默讀第四自然段,找出金吉婭給小女孩買洋娃娃的原因的有關句子,并劃出來。研讀第一個重點句:她一直盼望圣誕老人送她一個穿著裙子的洋娃娃。讓學生想象小女孩是個什么樣的女孩,為什么那么想要洋娃娃,發揮學生想象及體會小女孩的愿望很強烈;研讀第二個重點句:可是媽媽,我們有這么多人,已經得到許多禮物了,而那個小女孩卻什么都沒有。讓學生進行對比,體會小女孩的什么都沒有,從而使學生的同情心與愛心一下子涌上心頭,進一步體會金吉婭的善良與愛心。再以“媽媽辛辛苦苦攢下來的錢”,讓學生設身處地地思考:是否確定幫助一個陌生女孩,再一次讓學生體會金吉婭的善良與愛心,同時激發學生們自己的愛心。然后讓學生帶著同情和決心再次讀第四自然段,情感得到升華。
。4)研讀,情感的升華。
我緊緊地擁抱著金吉婭。這個圣誕節,她不但送給我們棒棒糖,還送給我們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以及一個陌生女孩如愿以償的笑臉。
設計理念:體會媽媽心情的變化和媽媽深深被感動以及激動地擁抱金吉婭的心情,反復地研讀,讓情感再次得到升華與延伸。
。ㄈ⿶坌姆瞰I,生活拓展。
1.師:八歲的金吉婭的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深深地打動著我們每一個人,收到洋娃娃的小女孩會怎么想呢?
設計理念:發揮學生想象,替小女孩說幾句話,為寫作打基礎,也是對學生的一種感恩教育。
2.師:同學們,現在你們知道這是一棵怎樣的樹了吧?這樣的一棵給予樹,應該把它種在哪里呢?(種在每個人的心里)只要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棵給予樹,(畫心)那么我們的世界就一定會更加充滿------善良、仁愛、同情、體貼、……請記住——出示名言:給予永遠比索取愉快!郀柣
設計理念:升華給予樹的形象及讓學生積累名言。
3.作業布置: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像金吉婭這樣善良的人們,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像陌生女孩一樣需要幫助的人,當你看到或聽到她們的情況后,你愿意將自己的愛心獻給她們嗎?選一個你最想幫助的人,把你的愛心寫下來,做一張愛心賀卡,寫上你的愛心主語,交給老師,老師一定把你們的愛心轉達給他們。
設計理念:走進現實生活,獻出自己的愛心。
4.播放音樂《讓世界充滿愛》,結束本課。
六、板書設計
設計理念:板書設計簡潔明了,既能知道課文的大概內容,又可知道課文的主旨。在善良、仁愛、同情、體貼劃一顆心,讓我們把這樣的一棵給予樹永遠種在心中。
讓學生懂得關愛別人,做一個富有愛心的人,是三年級語文上冊最后一個單元的主題。愛是什么?該怎樣去表達?則是我在這一單元學習中引領孩子思考的問題。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2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我們的民族小學》,下面我將從設計理念、教材解讀、教學方法、教學預設幾個方面來進行我的說課。
一、設計理念
在新課標指導下,我本著“以人為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的真實基礎為教學起點,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為目標,力求為學生創設愉悅、輕松、自主、開放的學習空間和語文實踐環境,引導學生立足文本語言,凸現語文本體,在濃濃的語文味中弘揚人文,積淀精神;努力實現“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的教學理想。下面,我就“以人為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先來談談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二、教材解讀
《我們的民族小學》是人教版新課標實驗教材第五冊第一組教材的第一篇精讀課文。文章通過描寫西南邊疆的一所民族小學,反映了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課文層次清楚,先寫上學的路上和來到學校時的情景,再寫課上和課下,最后以自豪贊美的感情點題: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課文中詞句的理解,以學習伙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目的是引導學生讀到這里對所提示的內容要進行思考。除對學校美麗與團結的描寫是本文的特點外,在語言表達上也很有特色。作者把狀語前置,給人很強的視覺沖擊力,呈現畫面的能力也更強。
根據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本課教學我安排兩課時來完成,下面,我就具體說說第一課時的目標和重難點: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了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贊美之情。
難點:體會描寫窗外的安靜和小動物湊熱鬧的句子的表達效果。
三、教學方法
基于對教材這樣的理解,本課我遵循“以學定教、以人為本、以讀帶講”的基本思路,主要采用品詞析句、朗讀感悟、讀寫結合、整體把握等方法,具體結合教學過程展開闡述。
四、教學預設
研究了教材、確定了教法、學法,為了體現我的設計理念,我預設了以下環節
(一)設疑問難,導入新課
圖片出現少數民族的小朋友,你發現了什么?是呀,有這么多小朋友在一起的`小學那該多有意思呀?我們把它稱作為我們的民族小學
這樣的設計教師在極短的時間內抓住學生的心神,釋放學生的心智潛能。以“一石擊水”之勢,激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興趣,自然引出下個環節的教學。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1、自由讀課文,碰到生字詞多讀幾次,爭取把課文讀通讀順。教師巡視,讓學生充分地自由讀。邊讀邊思考:課文都告訴了我們民族小學的什么呢?【豐厚初讀,能為深入學習打下基礎。所以,在初讀環節上,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讓學生切切實實地接觸文本,在與文本充分接觸中自主識字,走進文本,做到“不讀熟,不開講”!
2、交流,學習生字
課件出示:指名讀,難讀的詞語多讀幾遍。
再次理解課題:出示民族小學隨機提問:在這樣的學校上課,感覺怎么樣?奠定情感基調,順利進入下文學習。
理清思路:上學的路上上課下課
(三)研讀課文,感受“快樂”
學習第一段
1、讀一讀第一自然段,你從哪兒感受到小朋友的快樂。2、學生自由讀3、交流
重點交流:
“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里,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
“同學們向在校園里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
4、想象訓練:讓學生閉眼想象這一情景引導學生圍繞“當同學們碰見小鳥時會怎樣向它們打招呼?碰見老師又是怎樣問好的?經過國旗時,又是怎樣做的呢?”這些問題展開想象,重現生活中的真實場景。這里的拓展想象在學生閱讀感悟有所沉淀內化時,順勢拓展新的閱讀內容,讓學生有宣泄、展現自己情感與能力的空間。
學習第三段
1、引:上課了,校園里一下子變得(),快讀課文,你從哪兒都知道校園很安靜?
2、引導學生在書中邊找到相關的語句邊讀邊把它劃下來,再通過我的引導,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在學生讀出安靜的味道來后,緊接著請學生思考“為什么校園里這么安靜?”
3、過渡:是呀,多么安靜的校園呀,下課后的校園又是怎樣的呢?我們下節課學習。
在這個環節中,我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學語文,留下什么?楊再隋說得好,留下語言印象。這里,我通過扎扎實實讀文字,品文字,悟方法,努力給學生留下深刻的語言印象。
(四)指導寫字
1.觀察:學生自主觀察每個漢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書寫:教師重點指導“戴”、“舞”、“蝶”、“雀”字的寫法。
3.展示:小組內互相展示自己寫的字。
4.評價:自評、互評
板書設計:我們的民族小學上學的路上:快樂上課:安靜下課
[設計意圖:本板書設計,一是突出主要內容,寫了民族小學的特點;二是表現表達的情感自豪與贊美;三是能給孩子們直觀的形象,教給孩子們整體把握課文,理解重點詞句的方法。]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3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八組的第一篇課文《一次成功的實驗》,我將從設計理念、教材解讀、教學方法、教學預設等幾個方面來進行我的說課。
一、設計理念:
在新課標指導下,我本著以人為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的真實基礎為教學起點,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為目標,力求為學生創設愉悅、輕松、自主、開放的學習空間和語文實踐環境,引導學生立足文本語言,凸現語文本體,在濃濃的'語文味中弘揚人文,積淀精神;努力實現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的教學理想。
下面,我就以人為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先來談談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與學法、說教學程序、說教學板書四方面來進行我的說課。
二、教材解讀
《一次成功的實驗》是以愛是什么為主題的第八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講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學讓三個小學生做逃生游戲。這個實驗已經做過多次都沒有成功,而這一次卻獲得成功。實驗說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贊揚有了危險先為別人著想的高尚品質。課文的對話樸實、簡潔,意味深長,最能表現人物品質。
根據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本課教學我安排兩課時來完成:
下面,我就具體說說第一課時的目標和重難點:
1.會認3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成功、實驗、教育家、繩子、代表、茶杯、危險、順利、如實、不假思索、激動、獲得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領悟小女孩有了危險,先為別人著想的美好品德,培養合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這次實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懂得要團結,心中要有他人定難點:能透過詞句感悟英子的內心,并感悟掌聲的內涵。
難點:理解文中重點句子的意思,知道實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三、教學方法
基于對教材這樣的理解,本課我遵循以學定教、以人為本、以讀帶講的基本思路,主要采用品詞析句、品讀感悟法、移情體驗法、整體把握法、想象拓展、延伸生活等方法,具體結合教學過程展開闡述。
四、教學預設
研究了教材、確定了教法、學法,更為了體現我的設計理念,我預設了以下的教學環節:
第一、游戲激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嗎?指名幾位學生做這個游戲,并說說感受和體驗,之后又請沒有參加游戲的同學發表自己的意見與看法。
今天我們就學一篇與剛才游戲有關的課文。文中也有三個小朋友參加了剛才同樣的游戲。他們是怎樣做的呢?結果怎樣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板書課題。(一次成功的實驗)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對學習內容如果發生興趣,就會產生愉快的情緒和強烈的求知欲,學習就會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一開始,我就讓學生上來做游戲,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馬上被調動起來了。
第二、初讀文本,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碰到生字詞多讀幾次,爭取把課文讀通讀順。教師巡視,讓學生充分地自由讀。
【豐厚初讀,能為深入學習打下基礎。所以,在初讀環節上,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讓學生切切實實地接觸文本,在與文本充分接觸中自主識字,走進文本,做到不讀熟,不開講!
2、出示生字,檢查自學。逐個出示:成功、實驗、教育家、繩子、代表、茶杯、危險、順利、如實、不假思索、激動、獲得瓶子、鉛錘、系著繩子等詞語檢查讀,并隨機指導。錘:是翹舌音,系是多音字,本課中讀系。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4
一、說教材
(一)對教材的理解
《游天然動物園》這篇課文是一篇游記,寫的是游覽坦桑尼亞國立米庫米天然動物園的各種有趣的見聞,抒發了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本文按照時間順序記敘了野游活動的過程,“晨光熹微”、
“約四五個小時”、“中午”、“下午兩點多鐘”,具體點明了瀏覽的時間;“出發”、“開始參觀”、“返回”、“結束”,具體點明了瀏覽的過程。這樣文章的結構經緯分明,條理十分清晰。全文可以分為四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寫“我們”乘車來到了國立米庫米天然動物園。
第二段(第3、4自然段):寫上午在米庫米天然動物園的見聞。
第三段(第5、6自然段):寫中午和下午在米庫米天然動物園的見聞。
第四段(第7自然段):寫這次野游活動的愉快感受。
。ǘ┍疚牡膶懽魈厣饕w現在以下兩方面:
1、是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課文重點寫了米庫米天然動物園的見聞,略寫了從出發到米庫米動物園的過程以及返回結束的有關情況;寫在米庫米天然動物園的見聞,詳寫了長頸鹿、基馬猴、河馬、大象、獅子這些野生動物,面對犀牛、鬣狗、黃牛以及導游阿里介紹的某些動物只是一筆帶過。這一寫法有詳有略,重點突出,讓讀者獲得集中而深刻的印象。
2、是抓住特征,寫出特點。
課文寫動物注意抓住特征來寫,例如長:通過描寫長頸鹿“細長的脖子”等寫出“長頸鹿亭亭玉立”的特點,通過“蹦來蹦去”、“跳到……背上”、“一邊啃……一邊擠眉弄眼”“挑逗”、“圍著奔前跑后”等詞語寫出基馬猴調皮好動的特點,抓住“從水里鉆出來”、“可怕的吼聲”、“龐然大物”“身長丈余,最大的足有三噸重”等詞語體會河馬軀體龐大的特點,用“橫過道路”、“脾氣……可怕”、“慢騰騰地踱步”、“扇動著那葵扇般的大耳朵”、“用鼻子齊根打斷”等詞句寫出大象力大無窮的特點。
。ㄈ、本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長頸鹿、基馬猴、河馬、大象、獅子等野生動物的特點,知道課文的寫作特色。
2、語感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天然動物園的樂趣。
3、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在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學生的電腦操作能力。
4、品德目標: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自覺保護人類的朋友——動物的品質。
。ㄋ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組織學生利用網絡研究問題,解決問題。
難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以及動口、動手的能力
。ㄎ澹、教學準備:
教師:搜尋有關網站,制作有關網頁。
學生:熟悉相關網頁,并能上網操作。
二、說教法、學法。
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學生學習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課題,用類似科研的方式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研究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
語文教材只是學生學習的載體,它已遠遠不能滿足現代學生學習的需要,教師只有遵循學生學習的需要,為學生學習提供服務,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現代網絡技術能為學習者提供海量的信息,能極大地豐富課程資源,它為學生開展自主探究性學習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與舞臺。因為,《游天然動物園》這篇課文的內容較簡單,但卻是學生十分興趣的。學生的興趣來自對動物的興趣。遵從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利用網上相當豐富的有關動物的信息資源,組織學生在網絡環境下學文、探究、實踐的活動,我想比單一的讀文、理解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以及認知水平,我采用“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方法:首先,讓學生帶著“你讀懂了什么?”“你最喜歡讀課文的哪個部分?為什么?”“你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等包容性比較大的問題自學課文,同時可以觀看相關的錄象;接著,讓學生在匯報自學成果;然后,讓學生在“回音壁”里完成作業(一)來檢測他們的學習效果;最后學生可以根據網頁上的相關網站、圖片資料等,在“耕耘地”里為動物制作一張身份證。
我想,這樣的`教學能給學生以較大的自由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能真正實現學習目標的自主性、學習方法的自主性、體驗感悟的自主性、問題情境的自主性,能真正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與欲望,再加上現代網絡強大的交互功能,能實現學習成果之間的相互交流,彼此的交流更能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
三、說教學過程。
。ㄒ唬┱勗,導入新課。
好奇是獲取知識、培養創造思維的巨大動力。一開始學生讀題,質疑課題少了“天然”二字。比較“動物園”和“天然動物園”的區別,談談游“動物園”的感受。游覽動物園幾乎是每個孩子都有的經歷,讓學生談自己參觀的樂趣,這個簡單的問題,讓學生聯系自己的親身體驗,既能打開學生的思路,又促使學生敢于說話,有話可說,激發學生繼續學習的興趣。繼而出示:“米庫米天然動物園之行的樂趣是無窮的,無怪乎每年從世界各地前去游覽的人絡繹不絕!泵讕烀滋烊粍游飯@之行有哪些樂趣呢?這樣,運用遷移規律,就自然地導入了新課。
。ǘ⿲W文,自讀感悟。
順著“樂趣”這個話題,讓學生自讀感悟,“把你認為充滿樂趣的地方讀一讀,想想,為什么覺得這些地方充滿樂趣?”因為學習方法是不能移植的。每一個人的學習都有自己的方法,人只能按照自己的方法來學習知識,理解知識,并在學習過程中完善自己的方法。讓學生自由地讀,自由地學,自由地感受,自由地表達,交流完后點擊“回音壁”用一個詞概括動物的特點。學生有了自由,就有了靈性,就會冒出創造的火花。當學生解決了這個問題,學生 也就能理解本文的寫作特色——寫出特點,詳略得當。
。ㄈ坝斡[”,親身體驗
向學生介紹相關網站,錄象,讓學生點擊進入“游覽”一下天然動物園。栩栩如生的情境,美侖美奐的畫面,會有力地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
。ㄋ模┙涣鳎柧氄Z言
讓學生帶著問題游覽網上動物園,及相關網站,學生除了能解決一部分問題之外,肯定體會頗多,而且這些都是他們獨特的體驗,富有個性化的思維成果,我們必須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和行為把它表達出來。為此,我設計了游戲“小導游”,介紹自己的理解并留下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為動物制作一張身份證,利用網絡進行成果展示、交流。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注重指導學生如何對網上的信息作科學的處理。
。ㄎ澹┳鳂I,自主選擇
學生點擊“回音壁”自由選擇作業,我設計了兩道題:1、選擇一種自己感興趣的動物,可以側重實地觀察,也可以側重查找資料,以第一人稱寫一篇《我的自述》,要求把這種動物的體貌特征、生活習性寫具體。2、
四人小組為單位,編輯一期動物小報,主題自定,可以是:動物趣聞、動物與人、珍稀動物等。布置本班墻報。
課后進行“奇趣動物世界”專項作業評比活動。這樣,就把選擇作業的自主權大膽地交給了學生,充分相信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有選擇地完成作業,這樣無疑會大大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有利于探究的延伸,也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
四、說媒體使用
本堂課我主要運用網絡這個媒體。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是把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的學與教融為一體,讓內容豐富的語文課堂作為信息技術的載體,又把信息技術作為語文課堂的一個嶄新的支撐。在語文教學中,恰當地運用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環境,開展研究性學習,能夠增強語文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豐富性,使知識的信息通過各種視聽手段,有聲有色、有靜有動地再現在學生的眼前,從而誘發學生多思善想,主動、有個性地學習。
在本課中,可以讓學生利用網絡查找有關動物的資料;瀏覽有關網站,觀看有關錄象,獲得親身體驗;利用網上浩瀚的信息資源,解決、研究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我的網頁的主頁設計了“學課文”、
“回音壁”、“耕耘地”等欄目,因為這是學習一篇課文的網頁,所以我把“學課文”設計成我的主頁面。為了便于學生學習,我在本頁面設計了
“站點導航”、“友情鏈接”等欄目,還有部分圖片,每一種動物名點擊之后都可以觀看錄象、圖片,學生學習課文時,可以更方便地利用資源。這樣的設計也能滿足各種層次的學生的需要。網絡操作技術相對較熟練、學習探究能力相對較強的學生,可以從“友情鏈節”中上更多的網站,獲取更多的資源。
在“回音壁”欄目里,我設計了一個超連接,我利用自己班級的互動網站,讓學生在我發的帖子里跟帖,完成“動物身份證”的制作。這樣有利于我較好的控制電腦畫面,及時展示學生的作業,進行評論。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5
教材分析:
今天我要說的是蘇教版小語第五冊語文教材中第22篇課文《金子》。課文講了彼得·弗雷特在淘金無望,便留下種花,終于獲得成功的故事。旨在告訴我們要獲得財富或成功就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想靠意外的收獲是不現實的。課文內容簡明,情節曲折,蘊含的道理深刻,是一篇人文性較強的培養學生觀察、想像及朗讀能力的好材料。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運用已有的識字經驗和方法,學會“坑、附”等10個生字,理解新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課文的誦讀品味,讀懂課文內容。
2、過程方法目標:以學定教,通過創設情境,討論、朗讀等方式來培養和提高學生語言感悟能力、朗讀能力和評價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體悟彼得·弗雷特是靠自己辛勤的勞動,終于獲得了成功,讓學生懂得想要通過意外的收獲獲得財富或成功是不現實的,必須付出誠實勞動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知識技能目標:運用已有的識字經驗和方法,學會“坑、附”等10個生字,理解新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課文的誦讀品味,讀懂課文內容。
2、情感態度目標:體悟彼得·弗雷特是靠自己辛勤的勞動,終于獲得了成功,讓學生懂得想要通過意外的收獲獲得財富或成功是不現實的,必須付出誠實勞動的道理。
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教學內容中顯性存在的語言文字,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個性化的閱讀中,在教師的.引領下,從書面語言中獲得信息;教師要努力構建學生、文本、教師之間的對話平臺,引導學生探究性、創造性地感受、理解、評價、鑒賞文章,讓學生領會到內容中隱性存在的情感、思維和精神的同時,還要超越文本,鏈接生活。
教學安排:
我準備安排兩課時引導學生達到預設的學習目標。
第一課時: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通過圖文對照,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在語境中理解生字新詞,指導兩個字“甘”(獨體字,注意筆順)“錢”(左右結構,形聲字);引發猜想,建構閱讀話題,能基本說出本故事的大意。
第二課時:借助多媒體,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反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幫助他們讀懂課文內容,了解彼得·弗雷特通過辛勤勞動獲得真金的曲折過程,教育學生向彼得·弗雷特學習,培養自己靠誠實、勤勞獲得成功的高尚品質。另外,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課文的基礎上,開展語文實踐活動,進一步激發情感,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說課稿01-29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5篇11-11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5篇)11-11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給予樹》說課稿01-13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匯編15篇)11-30
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說課稿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