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高中美術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歸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美術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美術說課稿1
教材分析:
《西方現代藝術》是普通高級中學《美術鑒賞》(人美版)第13課的內容,從教材內容上來講,學生對各種類型美術作品的鑒賞知識有了大致了解。因此,本課的目的是圍繞“個人主義與形式主義的匯合”這個主題,對西方現代藝術作一個概括的歷史性梳理,使學生對西方現代藝術有一個整體的了解和把握。課中我采用“欣賞與實踐結合”“音樂與美術結合”的設計方案。課中既有美術鑒賞部分又有設計活動制作展示部分。只是在教學設計里各自側重點、所占比例不同!敖虒W目標”符合《高中美術課程標準》的指導精神:“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涵養、美感,豐富生活情趣和終身愛好美術的情感,培養人文精神,完善人格”。
內容結構:
本課分引入、講授、討論,體驗四部分,為更好地了解它們各自的特點。所選作品都是在美術發展有代表性的,包括一些有影響的西方前衛藝術。但是,對于它們的價值和作用,則要具體分析,不可一概而論。本節課以西方現代繪畫的幾個主要流派為主要內容,領會西方現代藝術的特點。
學情分析:
根據高中學生年齡的特點,求知欲強,獨立思考能力爭強,很有分析評論的能力,同時,他們又不僅滿足與現在教學內容,喜歡創新,喜歡刺激,喜歡獨具匠心,喜歡博覽群書,更喜歡在網絡上收索他們喜歡且易接受的信息。另一方面,他們的藝術基礎不是很扎實,藝術素質高低差別大,接受藝術的能力不均衡。根據這些我考慮在本課教學中,加些互動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對西方現代前衛藝術及其思潮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學會鑒賞與評述的基本方法。并敢于大膽的在實踐中運用。
(2)能力目標:培養與提高學生觀察、鑒賞、評述、創新、實踐等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藝術,培養其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鑒賞西方現代繪畫流派。主要介紹后印象主義、立體主義、抽象主義、表現主義及超現實主義,
初步理解其藝術特性及表現手段。
教學難點:西方現代繪畫各流派的特點及總體藝術風格體現,F代派藝術較為復雜,歷史的
評價不一,學生的理解難度較大。
教學準備:電教設備、教學課件、影像資料、體驗材料。
學生準備:看教材、資料圖片素材、體驗材料
教學預見:學生可能對現代藝術不一定喜愛,可能難于接受,學生課前溝通不了沒有一個預先的認知過程。學生可能會不愿對作品進行評述,教師要隨機性的啟發,引導其語言表述評作品的能力,盡量讓所有學生都參與教學之中,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表現力。
教學評價:口頭評價、教師評價、學生自評、互評等。
教學形式:教師講述、學生欣賞、討論、游戲、展示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分組形式
二、導入:聽后印象派音樂家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提問方式引入課題《西方現代藝術》
三、新授部分:
(一)、西方現代藝術
背景:自從19世紀末后印象派畫家們從根本上改變了西方美術的寫實傳統,加之人類進入
20世紀后,科學技術迅速發展,國際交往的日益頻繁,各種社會思潮層出不窮,從20世記
初在法國產生的野獸派繪畫算起到20世紀末,有名稱的美術流派多達二三十個,以馬蒂斯、
畢加索、達利等代表現代繪畫的風格特點,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但總體上都具“個人
主義與形式主義“的特性。
教學形式:(觀看課件)。
鑒賞目的:圍繞什么問題去觀看?看后學生了解些什么?
(1)圍繞現代藝術特征,(2)了解西方現代主要繪畫流派。
1、特點:企圖突破以至完全擺脫或否定西方繪畫注重寫實的傳統,強調表現畫家的主觀情感和藝術形式的探索。
2、代表流派:后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未來主義.、抽象派、超現實主義等。
(1)后印象派:把對形式和繪畫媒介的探索理智化和系統化,從而開創了西方20世紀現代藝術的新紀元
例:塞尚《咖啡壺邊的女人》,作為法國珍寶參加上海世博會。
(2)野獸派:產生20世紀初的法國。隨意運用色彩和線對形體表現,并加以夸張、變形。例:(法)馬蒂斯《舞蹈》
(3)立體派:打破傳統以固定視點表現對象的手法,開創把形體解體,再重新組合,從而出現與常態不同,創造鮮明個性和強烈的藝術震撼力的形象,表達作者強烈的主觀情感。例如:(西班牙)畢加索《格爾尼卡》
(4)未來派:產生20世紀初意大利。特點強調表現運動和速度。體現“前衛、喜悅、興奮、_”。
例:(意大利)巴拉《拴著鏈子狗的動態》
(5)表現派:表現事物的內在實質;要求突破對人的行為和人所處的環境的描繪而揭示人的靈魂;要求不再停留在對暫時現象和偶然現象的記敘而展示其永恒的品質。
例:(挪威)蒙克《吶喊》
(6)行為藝術:也稱行動藝術、身體藝術、表演藝術等,國外目前通用的用法是performance
art,它是在以藝術家自己的身體為基本材料的行為表演過程中,通過藝術家的自身身體的
體驗來達到一種人與物、與環境的交流,同時經由這種交流傳達出一些非視覺審美性的內涵。
觀看視頻。
討論:1、你覺得行為藝術能接受嗎?
2、西方現代藝術的特點是什么?
(二)、開闊視野,綜合欣賞:(選擇放映)
(三)、體驗活動,“假如我是藝術家”
學生做重構練習,自由組合、分組活動、學生展示:(自評、互評、師評)
背景播放印象主義音樂家德彪西《月光》
1(五)、課堂小結:(教師)
西方近代美術的演變,曾被人喻為一個傳奇性的故事。由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人們千變萬化的價值觀念,打開了許多未曾探索過的道路。一直到現在,“現代美術”仍是個令人迷惑的名詞,一些被公認為藝壇巨人的畫家,如塞尚、馬蒂斯、畢加索雖已成為藝術的傳奇人物,卻仍然經常被一般人所忽略,畢加索的立體派或荒唐或有趣,馬蒂斯的野獸主義或美觀或滑稽。當然,無論何種藝術形式,所反映和表現的都是現代社會變化給人們帶來的社會心理特征,都是藝術家對藝術表現形式的探索。反映這個時代人們極其復雜而豐富的思想感情,作品映射社會和人生,采用的語言是荒謬,寓意,抽象,但確是西方現代社會和精神生活的重要寫照。其中的積極成果豐富了人們的審美經驗,開拓了藝術的視覺表現空間。
高中美術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
作為人類三種主要藝術類型之一,抽象藝術也是人類認識和把握世界的一種重要方式,只不過它使用的是純粹的藝術語言,抽象藝術有冷抽象和熱抽象兩種類型之分,了解抽象藝術的特點及其獨特的藝術美的表現,進而能夠創作抽象藝術作品。
二、[教學目標]
對抽象藝術有更深入、具體的認識,通過欣賞抽象藝術作品了解和認識抽象藝術的兩種基本形態(冷抽象和熱抽象),美術走向抽象的簡單過程及抽象藝術的語言和藝術上的美的表現。
三、[教學重點]
唐詩及代表人物,楷書、草書的代表人物,畫家閻立本、吳道子,石窟藝術敦煌莫高窟,隋唐的音樂和舞蹈等。
抽象藝術的概念和冷熱抽象藝術的特點的把握以及冷熱抽象藝術作品的辨別。
四、[教學難點]
1、如何結合原有的美術語言的知識來理解認識抽象藝術的概念。
2、藝術如何發展到抽象的。
五、[教學方法]
展示法
接著讓學生試著說說“將心比心”這個成語的理解,體會“將心比心”指的是用自己的心比別人的心,為他人著想。
學法指導:
1、 引導學生采用觀賞觀察、實踐、討論、歸納的方法學習,用多媒體展示相關圖片,并巧妙導出本課。
2、 討論法,小組合作法。
六、[教學過程]
新授過程:
導入:
首先同學們來看兩組圖片,第一幅是現實生活中具體存在的,真實的再現現實,即具象藝術。另兩幅在你們的生活中存在這樣的物體嗎?學生回答:“不存在”。我們稱這種沒有現實形象的可辨性的作品為抽象藝術作品。怎樣去欣賞抽象藝術作品呢?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抽象藝術,去體會其獨特的藝術美。
教師總結:
抽象藝術和具象藝術、意象藝術不同的是,它不直接表現任何現實中的可視物,但不能因此說它與現實就沒有任何關系。
展示:
《百老匯的爵士樂》、《即興之31》兩幅作品。
問題思考探討:
同學們分兩組討論,談談自己對這兩幅作品的感受。
相同之處:
不同之處:
學生活動:
分別請一位同學回答問題,然后找同組同學作補充。
這部分內容既復習了初中的基本類型反應及氧化反應、還原反應的重要知識并以此為鋪墊展開對氧化還原反應的較深層次的學習,又還將是今后聯系元素化合物知識的重要紐帶。
教師活動:
老師總結后引出:抽象藝術的含義
作為人類三種主要藝術類型之一,抽象藝術也是人類認識和把握世界的一種重要方式,只不過它使用的是純粹的藝術語言,抽象藝術有冷抽象和熱抽象兩種類型之分,了解抽象藝術的特點及其獨特的藝術美的表現,進而能夠創作抽象藝術作品。
通過拼讀音節讀兒歌,掌握生字字音,了解兒歌內容。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句,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認識一些蔬菜,了解它們的特點,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
(一)抽象藝術及其兩種形態(冷抽象,熱抽象)
1、抽象藝術的含義?
在20世紀初才開始逐步形成的一種用美術的基本語言元素和語言手段進行獨立創作的美術類型。
2、冷抽象、熱抽象藝術的代表藝術家及觀點。
冷抽象含義:
代表人物:
蒙德里安。
熱抽象含義:
代表人物:
康定斯基。
作品賞析
《百老匯的爵士樂》。
學生活動:
請同學們先鑒賞紐約百老匯夜景的照片,然后一邊聽爵士樂(爵士樂:《藍色狂想曲》),一邊欣賞蒙德里安的《百老匯的爵士樂》。
教師活動:
老師介紹:
1、爵士音樂;
2、蒙德里安生平簡介;
3、蒙德里安對百老匯城市面貌的感受及對爵士音樂的感受。
問題思考與探討:
學生活動:
同學們分組討論后回答問題:
1.這幅作品使用的語言有哪些?不同的顏色塊讓你聯想起什么?橫豎交錯的線條讓你想起什么?
教師活動:
老師補充總結
在以往的活動中,幼兒已充分了解了眼睛的保護方法。本次活動將由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四個環節來組成第一環節:即活動的開始部分,我將以輕松、愉快的“指指點點”游戲,引入課題,使孩子自然進入活動狀態。
能力練習:
欣賞幾幅作品,判斷它們是屬于冷抽象還是熱抽象藝術作品。
創設情景請同學們思考:
具象藝術能夠如實的再現客觀世界,而抽象藝術卻完全排除現實形象的可辨性呢?那么藝術為什么會走向抽象?
由上面的問題引出:
(二)藝術走向抽象的原因
問題思考:
請同學們迅速瀏覽課本25頁,回答問題。
1.抽象藝術的形成?
19世紀中葉照相機的發明加速人們對美術的本質思考,20世紀初,抽象藝術的概念在西方已經基本確立交流法,操作之后,讓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讓同伴分享自己的成功,同時,老師也統整和提升幼兒的經驗。
2.抽象藝術形成的原因》
照相機的發明,現代的社會化大分工,西方科學理性的影響。
抽象藝術形成之后具有什么樣的特點?
(三)抽象藝術的特點:
分析性,即把藝術的各種語匯分析、抽離、孤立出來并加以夸大,甚至絕對化,這就形成了抽象藝術特殊的藝術美。
抽象藝術獨特的藝術美包括:
A形式與色彩;
B構圖與筆觸;
C材料與肌理;
D空間與透視;
E光影與運動。
學生能力練習:
讓學生自己來欣賞作品,判斷作品的藝術美的表現。
知識補充:
抽象藝術在我國的獨特表現, 抽象藝術在現代生活中的運用。
拓展:
學生欣賞完這些作品后,躍躍欲試,都想創作抽象藝術作品,那么,這時候老師要適時滿足學生的欲望
動手實踐,創作作品。
讓學生聽一首音樂,創作一幅抽象藝術作品。
(四)課堂回顧
這節課重點講述的是冷、熱抽象藝術作品,抽象藝術的特點及其獨特的藝術美的表現。
四、板書設計:代表藝術家、特點等環節,分析鑒賞部分作品。
本冊書總體編排設計精當合理,符合學生在這一年齡段的認知能力,注意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
通過多媒體直接展示,首先展示本課課題,然后分別展示冷抽象、熱抽象美術作品,分析其分類、法、情感與態度的有機結合。
高中美術說課稿3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美版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一美術鑒賞第19課《中外園林藝術》。我主要從教材分析、教法運用、教具和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加以闡述。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學目標
園林是人與自然緊密結合、相互交融的產物,園林是建筑藝術的一朵奇葩,創作素材廣泛,創作手法豐富、靈活。我們極有有必要將中外優秀園林藝術介紹給學生,開闊他們的眼界,提高審美品位,感受園林藝術“巧奪天工”的魅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們中華民族園林藝術的特殊地位,也是我們學生必須了解的。因此確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深刻領會到中國園林藝術的精髓,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強民族自豪感,同時拓寬眼界、兼容并蓄,領略外國造園藝術的成就,不能故步自封,這樣才能對中外的園林藝術概貌有一個總體的認識,從而客觀評價中國園林在世界上的地位、意義和價值,更好的理解民族傳統,將其發揚光大。
(二)重點
園林藝術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風格迥異的分支,各有其獨特的文化傳統、審美追求、造園手法和藝術風格。無需爭辯他們之間藝術水平的高低,而應包容的看待藝術的多樣性,因此確定本課重點是:
幫助學生了解中外園林的主要流派及其特征,建立對園林藝術概況的認識,培養初步的鑒賞能力。
(三)難點
園林藝術表面看來五光十色,而形形色色的風格其實都是不同的表現形式。這些形式背后有更深層的自然、社會、文化乃至生活方式等原因,復雜交織在一起。這種相互關系及其內在規律,是我們在學習藝術史中應當特別注意的。因次確定本課教學重點為:
探索不同園林藝術流派的產生原因及發展脈絡,從而學會分析藝術現象背后的本質原因和決定因素。
二、教法:講授 、演示、討論
三、教具: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通過提問同學們曾經游覽過或者通過電視、雜志等媒體了解過那些園林建筑,其中說出學生們最喜歡哪個來導入本課
教師活動:展示一段蘇州園林和西方幾個典型園林的視頻介紹,綜合了解一下園林藝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學生活動:感受、欣賞、簡單回答,產生認識和欣賞的強烈動機,從而進入良好的學習準備狀態。
(二)中國山水園林
這節在本課做重點介紹,分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兩方面介紹,讓學生了解中國古代造圓被是同書法、繪畫藝術緊密相連的,有濃厚的文化氣息、與古典文學淵源深遠、并且深受寫意山水畫的影響。
教師活動:多媒體展示頤和園、拙政園、留園等著名園林
提出問題:a、中國園林大致分為那兩類?B、它們在表現上分別有什么特點?C、蘇州園林有什么獨特風格?有那些典型代表??
學生活動:觀看多媒體展示,通過了解課本內容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總結出:中國古典園林寫訪自然、寄情山水的藝術特色
(三)日本傳統園林“枯山水”
枯山水繼承了中國山水的藝術特色和中國園林有很深的淵源,但通過其發展演變又不同與中國山水而獨具特色。
教師活動:多媒體展示日本東京龍安寺方丈園,提示學生觀察欣賞其獨特的藝術特色。
學生活動:欣賞討論,明確枯山水的獨特風格。
師生共同總結出:枯山水的園林藝術是與宗教哲理相結合的藝術,善用沙石創造氛圍,闡明日本園林與中國園林的淵源和發展演變過程及對西方園林的
影響。
(四)西方三國古典園林
意大利、法國、英國同屬于西方的古典園林藝術,他們有相同的文化背景而又各有特色,在這里我們并在一節通過比較的方法來了解西方的古典園林,通過比較找出他們的異同點這樣能更好的理解西方古典園林藝術。這一部分內容較多,通過多媒體有重點的對各國代表性的園林進行分析概括,盡可能的達到言簡意賅。
教師活動:
1、展示圖片,意大利《法爾奈斯莊園》、法國<<維貢府邸花園》)、英國《布倫海姆風景園”
2、展示講解過程中適時提出問題:A、分析比較三國古典園林各自的特色。
B、他們與中國古典園林相比有何不同?
學生活動:
1、伴隨多媒體展示,欣賞各國優美的古典園林藝術精品,感受至高無上的審美情趣。
2、參考概括課本知識,同時完成相關問題
最后總結出:三國不同的造園風格,英法兩國古典園林具有代表性的造園大師及其作品。
(五)現代景觀園林
這一節作為欣賞輕松的環節,用多媒體展示豐富多彩的現在園林藝術,讓學生繼續開闊視野,了解現代園林藝術的實用、多樣性和開放性。
回顧總結:這節課我們欣賞和比較、分析了中外古典園林藝術重要作品及其風格、特點,認識到園林藝術和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和他的獨特意義
五、板書設計
本課采用多媒體展示
高中美術說課稿4
一、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高中美術教材的內容,是一節關于色彩的造型表現課。我們對于色彩很熟悉,但平時并不會很積極、有意的觀察和了解,本課則是要讓學生深入的來了解色彩的特點,感受色彩所反映的人的精神世界,并了解自然界中各種各樣的色彩,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自然、研究自然。本課和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有著密切的聯系,對于色彩的一些科學知識,需要讓學生有一定的了解,但教學重點在于對色彩的特征、內涵等美術方面的刻畫。
本課的目標可分為兩課時來完成,第一課時重了解、研究表達色彩分類與要素,第二課時則進一步了解色彩的調和與應用。在這里我將以第一課時作為我的說課內容。
二、 教學目標:
通過觀察,了解人類色彩的特征,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現能力。
教學重點:對色彩的色相的刻畫。
教學難點:用不同方法來表達色彩以及表達色彩的情感意義。
三、 教法分析:
大自然和生活是我們最好的老師,而對于色彩,我們再熟悉不過了,因而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認為可以引導學生發現身邊世界的色彩的精彩和神奇,并通過欣賞課件出示的大量精彩圖片,打開學生的眼界和思維空間,促進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和表達。在活動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引導和組織學生自己學習、自主發現,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激發他們的表現欲望,培養自學能力,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四、 學法分析:
要讓學生們能積極主動的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在本課中我設想運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一次次的觀察,自己先討論色彩的不同特征與對應的心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肯定,使他們獲得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同時我讓學生在發現過程中再進行一次次的小練習,使學生的發現得到鞏固和形象表現。在本課的學習中,我運用了多次的觀察、比較、總結、創作環節,幫助學生學會觀察,自己去看、自己去想、去畫,從而使學生能更為大膽自由的進行表現。五、 教學過程設計:
(一)新課導入:
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課堂氣氛,我問同學們我們之前學習的素描和人物速寫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同學們稍加思考后回答:都沒有色彩。這樣立即引起了他們對色彩的注意。然后我讓同學們閉上眼睛,切身感受一下:如果著個世界沒有色彩,你會是怎樣的心情?同學們會說是痛苦傷心的。由此來教育同學知道色彩的重要性,并導入新課。
(二)新授:
首先,我讓學生拿出自己實現準備好的不同顏色的小卡片,細心觀察一下:我所出示的圖片,小結一下色彩的特點,使學生對色彩的結構形成簡單但正確的認識。
接下來,我請同學們互相觀察周圍的色彩(這樣互相觀察的方式比直接看圖片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也更貼近生活),使學生們進一步了解色彩的不同,此外不同性別、年齡、種族的人色彩也有不同。從而上關于色彩三要素內容。
在初步了解了色彩的色相、純度、明度后,我出示幾幅簡潔的范作,請學生用同樣簡潔的方法畫一畫自己比較感興趣的色彩。這個小練習的目的是鞏固之前學習的色彩的特征。
(三)深入
我神秘的告訴同學們:“你知道嗎,色彩在不同的情況下會發生許多變化哦”,學生的好奇心立即被調動起來,這時課件出示各種表情圖片,“看看,他們的色彩發生了什么變化?”學生立即恍然大悟,原來是在不同燈光下人的色彩會發生變化。接下來再詳細的分析幾種燈光下的色彩變化。
(四)欣賞構思
在畫過有表情的色彩以后,請學生欣賞用橡皮泥制作、彩紙剪貼、電腦繪畫、廢舊材料組合的一些關于色彩的美術作品,使學生了解更多表現色彩造型的方法,鼓勵學生大膽想像、構思,思考自己用什么樣的色彩、什么形式來表現自己的想法與情感等。
(五)作業評價
學生進行關于色彩的造型表現,可大膽選擇自己喜歡的表現形式,鼓勵學生大膽的想像,創作內容上可以新穎、多樣、別具一格,并提醒學生可以將前兩次作業的內容融合進現在的創作。
作業展評時,為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把問的權利和評的權利都交給學生,鼓勵他們大膽自由的表述自己的創作意圖、對別人作品的看法等,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六)總結
最后,進行課堂總結,并請同學們課后收集有關色彩的圖片和資料,為下一節課做好鋪墊。
高中美術說課稿5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基本思路:
A教材主要處理的是美術家的自我認同跟社會環境的關系,也就是說,美術家究竟怎樣看待自己的職業?教師可以通過歷史的透視和具體美術作品的分析,來理解美術家的自我跟社會角色之間的關系。在某種程度上,美術家的自我和社會之間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矛盾。社會試圖分派給藝術家一個明確的身份:工匠、雜役、職業畫師、藝術家;但美術家卻往往把自己看做一個完整的"人",游離于各種身份之間。畫家或雕塑家僅僅是一種通常的稱謂和職業身份,不能反映某個具體藝術家的個性特點。而美術家更重視的,可能正是自己的人格和個性。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把這條中心線索跟對美術作品的分析聯系起來,層層深入地體現這條線索,并且貫徹到教材提供的兩個"活動建議"當中去。
B、教學材料分析
教材提供的美術作品可以分為三組,反映出美術家表現自己的不同方式:《拉斯科巖畫》和《埃及墓室壁畫》是通過匿名的手段來表現自我的。這幾件作品年代較早,藝術家還沒有充分的自我意識,并且社會也沒有給予藝術家很高的地位,不允許他們過于明顯地突出自己。嚴格說來,在這些作品創作的時期,還沒有我們現在意義上的"藝術家",原始時期的"藝術家"實際上是巫師,而在古埃及和中國的商周時期,"藝術家"的準確身份是工匠,甚至是奴隸。
第二組作品,是14世紀以來的一些美術家的自畫像。教材中的幾幅自畫像已經涉及到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看到,除了阿爾泰米西亞?真蒂萊斯基之外,其他畫家的自畫像都沒有用作畫的工具來暗示自己的畫家身份。相反,丟勒像基督,普桑像貴族,金農像隱士,而倫勃朗則把自己畫成一個真實、樸素、平凡、有血有肉的市民。
真蒂萊斯基的自畫像稍微有點特殊,或許因為她是一個女畫家。實際上,當時女畫家的自畫像往往也不把自己畫成畫家,而是畫成淑女。
除此之外,真蒂萊斯基和金農都是用的側面像,這也具有某種心理暗示的意味。一般而言,在正面像中,美術家可以和觀眾達成交流,而側面像則似乎表明畫家更愿意自行其是,因而其個性也更加孤僻和鮮明。
第三組作品是處于創作或生活場景中的美術家。在這里,美術家的工作環境也具有一定的含義。委拉斯貴支的畫室是在皇宮,侏儒、侍女、小公主和鏡子里的國王和王后清晰地表明這個場所的性質。畫家本人是"宮廷畫師",負責記錄這些人物和事件。而維米爾卻是耐心地坐在自己那狹小的畫室里描繪一位抱樂器的姑娘。跟《宮娥》相比,這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地方。委拉斯貴支自畫像面前那塊巨大的畫布表明他記錄的是重要的事件和宏偉的景象,而維米爾那塊小畫布則說明他更專注于普通生活的細節。
2、教學目標:了解美術家社會地位的變化以及這種變化同文化、經濟、政治因素的關系;了解創作者的自我意識在作品上的表現方式;學會把特定的視覺圖式以及風格特點跟藝 術家的生活、生存環境聯系起來,以一種歷史的觀點來看待美術作品。
3、教學重點、難點及確定依據:重點:美術家社會地位的歷史變化;自我和社會的關系。本課的難點:引導他們深入理解自我和社會的關系。
4、三維教學目標及確定依據
知識與技能:學生要在學習中了解分析類似的美術現象的方法,學會舉一反三。初步掌握基本美術欣賞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形成美術基本素養。
過程與方法:學生能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欣賞討論,豐富視覺審美經驗,發展美術鑒賞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能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激發創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5、課程資源的開發及有機整合
a、教材或課程所需圖片的多媒體課件。在制作的課件中,教師可以提供一些有特點的`自畫像或肖像畫作品供學生參考,領會塑造、表現性格的一些方法。將觀察的內容一一地加以列舉并比較,引導學生將觀察與分析科學化、系統化,并運用教材所介紹的知識對比較的結果進行分析。
B、在課前,請同學們從網上或者書中查閱一些關于肖像刻畫(繪畫、攝影),然后到課堂上與同學們分享。
二、學法指導
學情分析:高中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認識能力和判斷能力。但由于高中階段學生的社會意識以及生活經驗的局限,可能對本課的主題理解的不夠深入,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手段要盡量多樣化,在課前,讓學生去查找一些這方面的資料或者故事拿到課堂上與同學分享。
心理調節的方法指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他們查找資料,大膽想像和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能體會美術作品的美術語言與形式特征 。
知識建構的方法指導:從學生對美術家工作和生活的想像入手,結合具體美術作品的分析,來逐步引導學生理解教材的主要思想和內容。一方面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另一方面通過歷史背景的講解來加深學生對美術家的自我與社會的關系這個問題的認識。適當運用啟發式教學和相互討論的方式來促進學生的思考。
三、教學方法及手段
教學方法的選擇及依據:主要采用"比較鑒賞法",提問法,討論法、觀察法等。適當運用啟發式教學和相互討論的方式來促進學生的思考。
理論依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指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借助多媒體課件、圖片等資料進行教學。
四、教學程序
創設問題情景導入、激發興趣誘發探究
A、圖片欣賞導入
1。圖片欣賞: 每個藝術家即使在表現同一個對象時,也會具有自己鮮明的特點,并且還欣賞過金農的作品《月》。(出示圖片)
2。提問: 請同學們想像一下,畫《月》的這位藝術家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學生口頭描述對金農的想像。)
B、講授
1。 思考提問: 現在我們來看藝術家本人對自己的描繪。(出示金農的《自畫像》)
看看跟我們想像的有什么不同?藝術家為什么要這樣畫?(學生討論)
小結:美術家對自己的看法可能和我們想像的不一樣。
2。作品欣賞:《拉斯科巖畫上的手印》、《埃及工匠正在制作獅身人面像》。
思考:這幾件美術作品表現的是什么內容?有沒有藝術家留下的痕跡?怎樣留下來的?
進一步思考:這些作品是什么時候留下來的?當時屬于什么樣的歷史時期?藝術家處于什么樣的地位?(學生討論,教師進行適當的講解。)
3。作品欣賞:三幅《自畫像》(丟勒、普桑、真蒂萊斯基)。
這是一組自畫像。仔細觀察畫面,回答下列問題:
a。是正面還是側面?男畫家還是女畫家?年輕還是年老?
b。你是否知道這些藝術家的相關背景?他們分別屬于什么時期?
c。畫面是否暗示出創作者本人是一位畫家?通過什么方式來暗示的?如果沒有這種暗示,那又是為什么?(結合學生回答的情況,教師進行必要的講解。)
4。完成第61頁的"思考與交流":倫勃朗的三幅自畫像。
這些自畫像各自反映出作者什么樣的心情?(中年以后的倫勃朗接連遭受不幸,晚年竟然落到靠救濟金度日的地步,自畫像也表現出一種濃厚的滄桑感。)
C、集體討論 :對比分析《宮娥》和《畫室》。
1。畫家所在的環境或場所有什么區別?2。畫家自己是以什么方式出現在畫面上的?
3。能否看出畫家對自己職業的看法?
D、分組討論: 1。討論和分析對象:《聽琴圖》、《西園雅集圖》。
2。思考: a。畫的是什么樣的場景? b。作者是以什么身份在畫畫?
。ń處熤v解:在中國古代,純粹的畫家地位很低,被稱為"工匠";而文人兼畫家這一身份卻具有很高的地位。)
五、總結
在各個歷史時期,美術家的社會地位不同,他們對自己的看法也不盡一致。例如《聽琴圖》,宋徽宗是一位畫家,但又是一位皇帝。這件作品既體現了他對繪畫的興趣,也表明了他至高無上的身份。
活動交流 :課下完成"活動建議一",教師選出一些作品進行評議、交流。
高中美術說課稿6
一、教材分析:
《學些美術鑒賞知識》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鑒賞》的第一課。作為普通高中階段美術科目的學習模塊之一,美術鑒賞課程要重在幫助學生學會欣賞、鑒別與評價中外美術作品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其藝術鑒賞力,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熱愛中華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場。
(1)通過教學,幫助學生了解美術的范圍、性質,美術各門類的特點和中外美術發展的大體脈絡。
。2)幫助學生掌握美術鑒賞的基本方法,通過對具體作品的典型分析,以點帶面,觸類旁通,盡量做到每課教學能使學生了解相關的美術觀點、美術規律。重在理解、貫通,養成獨立分析能力,而不在于記住個別結論。
。3)學生利用當地文化資源、美術現象,結合從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進行調查研究,收集資料(包括作著錄、繪示意圖、做統計、調查報告等),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斷,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聯系
第一課主要是讓學生概略地了解美術是什么,包括哪些主要的門類,懂得進行美術鑒賞應具備哪些知識,從而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愛好,受到審美教育。
二、學生分析:
大部分同學初中根本沒上過美術課,對美術課早已麻木,失去興趣。不了解其對健康心理的塑造和個人素質的完善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一幅經典繪畫直觀的形象和蘊涵的豐富哲理會影響人的一生。
三、知識目標:
使學生了解美術范疇,建立"大美術"觀念。
能力目標:使學生了解美術鑒賞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應用該方法進行鑒賞練習。
情感目標:通過美術作品的欣賞,使學生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培養學習美術的興趣。
四、教學重點:
培養學習興趣,掌握鑒賞方法
五、教學難點:
應用該方法進行練習。
六、教學方法:
激趣法、多媒體教學法、講解法、討論法
七.教學過程與內容
一)、導入
提問:
1.鑒賞=欣賞?(引導學生看書)
2.美術=藝術?
講解:
1.假設有這么兩個人評價同一幅作品:
甲說:"這幅作品我不懂得欣賞"。
乙說:"這幅美術作品我鑒賞不了"。這兩句話和這兩個人的身份有什么實質性上的區別?
。淄庑,乙具備這一專業知識。"欣賞"強調一個"賞",表示看,可以是走馬觀花似的;"鑒賞"則強調一個"鑒"字,有鑒別之意,要對美術作品和美術形式進行評價。)
2.美術、藝術:源于古羅馬拉丁文"art",都指自然造化的人工藝術,即通過手工制作的一種藝術。包括文學、音樂和戲劇等等。之后中國文藝界、教育界才把"美術"和"藝術"這兩個概念區分開來。藝術包含美術,美術只是藝術的一個門類,藝術還包括音樂、戲曲、影視、文學、雜技等。
二)、新授
1.有人說:美術姓美,也有人認為美術姓術。這其中的爭論也歷來為教育專家所關注,從美術的符號語言來說,他是姓術,因為他是運用點、線、面、色彩來表述的一門學科。從鑒賞的角度來分析,美術應該姓美,因為美術形象的本身就是通過美術家或作者經過提煉加工的生活原型,這些形象是通過審美的提煉加工成具有美感的形象。(讓同學們說說哪種說法比較正確引出美術的真正定義)
美術的定義:美術是以物質材料為媒介,塑造可觀的靜止的,占據一定平面或立體空間的藝術形象的藝術。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
2.美術的范疇:美術通常指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和建筑藝術等。在中國還包括書法和篆刻。
A.繪畫:在二維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臨摹自然的藝術。(如油畫、國畫、素描、水彩等。)
B.雕塑:又稱雕刻,是雕、刻、塑三種創制方法的總稱。指用各種可塑材料(如石膏)或可雕、可刻的硬質材料(如木材、石頭、金屬、玉塊等),創造出具有一定空間的可視、可觸的藝術形象,借以反映社會生活、表達藝術家的審美感受、審美情感、審美理想的藝術。(如石膏像、木雕等。)
C.工藝美術:也叫實用美術,以美術技巧制成的各種與實用相結合并有欣賞價值的工藝品。(如陶瓷、刺繡、編織等)
D.建筑藝術:是以建筑的工程技術為基礎的一種造型藝術。
用"眼高手低"引入美術鑒賞的重要性。(結合學生觀展等進行講解)
讓學生用比較的方法結合課文圖例說出作品的年代、內容以及藝術表現形式。
三)、藝術欣賞活動中所要涉及到的幾個因素
影響欣賞活動的第一個因素就是──感覺。
必須有后面的一個重要因素的支持,這就是──知識。
第一點:為美術范圍之內的知識。
第二點:為美術范圍之外的知識。
還需要第三個重要的因素的參與,那就是──情感與想象。
思想與觀念──這是影響藝術欣賞活動的第四個因素。
第五個因素為──評述
第一幅:《放牧》
藝術形式:雕刻巖畫:巖石,這自然界的基本要素,從遠古時代起,它就不斷地被人類使用著,作為勞動工具,作為日常用品,也所為生的和死的住所。巖石,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畫布,先民們在巖石上刻劃和涂繪,來描繪人類的自身生活,以及他們的想象和愿望,這就是巖畫。
年代:古代
內容:對動物的各種基本形狀和人手掌的描寫,表達出當時人類的生活方式。
第二幅:《宴樂采桑狩獵交戰紋壺》
作品描繪了宴請賓客、歌舞聲樂、采桑、狩獵、交戰(水戰、陸戰)等場景,請在圖中一一找出。
第三幅:《人物馭龍帛圖》(提問三個問題:
a你從畫面中看到了什么?(氣宇軒昂的男子、龍舟、鷺鳥、魚、華蓋)
b構圖上有何特點?(飽滿)
c根據男子的動作猜測他想做什么?(手中持一韁繩,牽引著龍,可能是駕龍升天成仙。)
d該帛畫用什么造型手法?(主要是單線勾描,僅在局部渲染或施色。)
第四幅:《奔馬》介紹該作品的歷史背景、構圖用筆特點。
簡單介紹"六法"理論(中國古代品評美術作品的標準和重要原則)
氣韻生動-即-氣質,作品的精神內涵(作品和作品的形象有生動的氣度、具有生命力。)
應物象形-即-形象(指描繪的形象要形似)
骨法用筆-即-用筆(指用筆力度)
隨類賦彩-即-色彩(指色彩要與所畫的物象相似。對色彩感覺稍作介紹。)
經營位置-即-構圖(作品要注意構圖,作品中各物件的安排要合理美觀)
傳移摹寫-即-臨。ㄅR摹即可學習基本功,也可作為流傳作品的手段。結合唐高祖臨死前要求《蘭亭序》作為陪葬說明。)
四)、課堂總結:美術鑒賞的過程是能提高個人審美能力,在鑒賞中陶冶情操,提升素質,為了更好鑒賞必須掌握美術史、美術理論的基本知識,它的方法一般為對不同作品進行比較研究。
五)、作業:書后練習(六大類:建筑、雕塑、繪畫、工藝美術、書法、篆刻。關系:藝術來源于生活,美術也不例外,表現生活,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它隨著社會現實生活的變化而演變。)
高中美術說課稿7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中國美術鑒賞部分第六課內容中國古代園林的欣賞。中國園林在世界園林藝術中具有鮮明的個性和藝術成就而獨樹一幟。教學內容是中國園林的起源、發展;中國古代園林的的分類:皇家園林、私家園林、寺觀園林;結合古人造園的思想(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和原則(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具體介紹具有代表性的幾類園林形式頤和園、拙政園、水繪園等,啟發學生體會中國古代園林的特點和優點,激發學生保護園林藝術。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中國古代園林的種類、特點及代表作品。
(2)結合實例了解中國古代造園藝術的思想和原則。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四個活動來完成本節課。通過中國園林的概況了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為下面賞析活動打基礎;拙政園的賞析讓學生掌握一些賞析的方法;頤和園與凡爾賽宮的對比,突顯古代造園精神;如皋水繪園的描繪使學生感情的得到升華。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我國古代園林藝術的學習,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激發他們的愛國之情以及保護園林遺產的責任感。
教學重點:
通過幾個經典性的園林了解中國古代園林藝術的構成要素,自然環境及人工環境的山水、建筑物及特殊的文人內涵、園林內的樹木花卉、園外的景觀-------。是如何達到人與自然地和諧,"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事例啟發學生愛護園林遺產。
學情分析:
前面一段時間鑒賞課的學習,特別是前面一課《皇權的象征--故宮建筑群與天壇》讓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分析、歸納、判斷的能力和鑒賞園林藝術作品的能力。但是農村高中的學生由于外出旅游觀光的機會少,知識面狹窄,所以學生課前要預習及收集相關古代園林的知識和圖片。
另外以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吸引學生,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者,激發學生興趣,培養他們創新意識,主動參與探究學習。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宛自天開--古代園林藝術》。
學生帶課本以及課前準備的資料。
教學過程設計
一、引入階段(媒體短片欣賞)
中國建筑,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和光輝的成就,F存的技術高超、藝術精湛、風格獨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統,獨樹一幟,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象一部部石刻的史書,讓我們重溫著祖國的歷史文化,激發起我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時它也是一種可供人觀賞的藝術,給人以美的享受。前一節課我們共同學習過以木結構為主要特色的體現民族文化精神的中國古代建筑,故宮,天壇-------。今天我們同樣學習我國古代建筑藝術遺產中的一顆明珠--中國古代園林藝術。
【設計意圖】通過幻燈片的欣賞讓學生了解中國建筑藝術的博大精深。加深回顧上一課學習的內容,初步感受中國古代園林藝術的特點,為了解欣賞中國古代園林藝術打下基礎,激發學生對園林藝術的興趣。
二、發展階段
活動一(了解思考):中國園林的概況(幻燈片放映并講解)。
園林的歷史:
中國園林最早見于史籍記載的是西周的靈囿,魏晉南北朝時期,文人士大夫等追求自然情趣的私家園林,到明清兩代成為造園的高峰時期,清代乾隆嘉慶年間是造園的鼎盛時期,至今已有三千年的歷史。
造園藝術的原則:
中國古典園林的園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來塑造自然的景色,達到"雖有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境界。所以,園林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還要鑿池開山,栽花種樹,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風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畫為藍本,參以詩詞的情調,構成許多如詩如畫的景色。這與"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是一致的。老子提出要道法自然,莊子曾說:"山林歟,皋壤歟,使我欣欣然而樂歟。"而作為儒學始祖的孔子則把這種熱愛升華到把山水比作人的品德的境界。所以,中國古典園林是建筑、山池、園藝、繪畫、雕刻以至詩文等多種藝術的綜合體。
園林的分類:
提問:上面我們看了相關園林的歷史以及中國園林的造園藝術的原則,那同學們知道中國古代園林主要分幾類嗎?
皇家園林:圓明園、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
私家園林: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個園、寄暢園、豫園-------。
寺觀園林: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及文字的講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加深對園林的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為接下來具體分析園林藝術做準備。
活動二(感受體驗)欣賞私家園林拙政園。
問題:拙政園的布局設計中是如何體現中國古代的造園的理念和精神的?(學生討論分析)
教師總結:拙政園是我國"四大名園"之一,是蘇州古典園林建筑中最大的一個園林。主要以水景為主,富于自然情趣。在布局上非常活潑,模仿自然地"自然式"的布局。該園的水面積占全園面積的五分之三,亭榭樓閣,造型輕盈活潑,浮廊緊貼在水面的浮廊倚墻起伏而行,猶如游龍戲水,浮在水面。園景模仿自然,以人工的力量創造自然的景色,被譽為"天下園林之母"。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體現了中國古人尊重自然并與自然相親近的"天人合一"觀念。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思考,激發學生對園林藝術的興趣,把賞析活動引向深入。讓學生了解園林藝術設計的理念和精神
活動三(探索分析):欣賞中國古代皇家園林"頤和園"。
結合教材及學生收集的資料請一位學生介紹一下頤和園,包括頤和園的歷史、景點的布局設計、標志性的建筑、特色景點等。
帶著問題欣賞西方園林"凡爾賽宮":
討論:作為古代園林的我國的"頤和園"與西方的"凡爾賽宮"在園林的設計原則及審美方面有何異同點?
學生:它們的共同點是它們都屬于皇家園林,但是風格上不一樣。凡爾賽宮的設計上很規則,很有現代感。頤和園給人的感覺很隨意,與自然融合,體現"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
教師總結:古代建筑藝術是審美價值和倫理價值的統一,頤和園與凡爾賽宮同屬于皇家園林,在園林設計上共有的特點是大型建筑物布局嚴謹,體現了等級制度,具有宮廷氣概。但是它們又表現出不同的審美觀念和思想觀念。頤和園把建筑通過巧妙地組合與地形和山石樹木互相配合,創造一種富麗堂皇而富于變化的藝術風格。突顯我國古代造園原則"雖由人作,宛自天開"以及"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凡爾賽宮是以中軸線對稱、均勻、規整式的園林布局手法。造園風格被稱作"勒諾特式"或"路易十四式"凡爾賽宮宏偉壯麗的外觀和嚴格規則化的園林設計是法國封建專制統治鼎盛時期文化上的古典主義思想所產生的結果,幾百年來歐洲皇家園林幾乎都遵循了它的設計思想。
【設計意圖】通過前面的拙政園的賞析,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分析頤和園,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然后再通過頤和園與凡爾賽宮不同園林的比較,使學生更能清晰地體會中國古代的造園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活動四(課堂拓展)憶水繪園
伴隨著輕音樂向學生展示如皋水繪園的美景。
水繪園位于如皋縣城東北隅,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水繪園是蘇北平原上一顆璀燦的明珠。水繪園以水為貴、倒影為佳,既秀且雅;而其以園言志,以園為憶、并融詩、文、琴、棋、書、畫、博古,曲藝等于一園的特色,又足以說明它原來是一座饒有書卷氣的"文人園"。
通過幻燈片展示再結合同學們自己對水繪園的記憶描繪出你心中水繪園的景象。
找幾幅有代表性的作品教師總結:同學們手中表現的水繪園各有特色,都很美。希望同學們能用實際行動保護我們的園林藝術
【設計意圖】作為如皋的名園水繪園,學生基本上都游玩過。通過憶水繪園環節,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出發,引發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氛圍,同時還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表達能力,增強保護園林的情感。
三、本課小結
中國古代園林藝術是審美價值與政治倫理價值的統一。園林藝術植根于深厚的傳統文化,表現出鮮明的人文主義精神?傮w性、綜合性很強。
它是中國文化遺產中的一顆明珠,F存的技術高超、藝術精湛、風格獨特的園林建筑,在世界園林史上自成系統,獨樹一幟,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象一部部石刻的史書,讓我們重溫祖國的歷史文化,激發起我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信心。
四、評價方式
縱向評價,采用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和自我評價的綜合評價方式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全方位評價。
橫向評價,注意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相結合。公平公正地評價每一個學生,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尋找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
五、教學反思
整個教學流程的安排是以四個活動(了解思考-感受體驗-探索分析-課堂拓展)為主線,思路清晰,節奏緊湊?紤]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興趣,控制好知識的深淺度,合理地利用課堂開創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使學生既有興趣學習又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讓每個學生感受到世界的美好,體會到身邊有很多美的東西存在。
合理利用評價方式,鼓勵學生學習,幫助他們拓展思維,放飛思想。
高中美術說課稿8
第十七課用心體味建筑之美一一探尋建筑藝術的特點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美版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一美術鑒賞第17課《探尋建筑藝術的特點》。我主要從教材分析、教法運用、學法指導和教學過程四個步驟加以闡述。
教材分析:
1、教學目標:了解建筑藝術的含義和特性;了解建筑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以及建筑藝術的輝煌成就。
2、教學重點:幫助學生弄清建筑的基本涵義和特性,對建筑有一個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理解。
3、教學難點:讓學生們了解建筑藝術的基本詞匯,從而懂得如何以理性的眼光去分析和欣賞建筑藝術。
教學方法:
1、我利用很多圖片展示介紹知識,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在興趣中學習。
2、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具和圖片,不斷采用欣賞啟發歸納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學法指導:
1、引導學生采用觀賞、觀察、實踐、討論、歸納的方法學習,用多媒體展示相關音樂和建筑圖片,并巧妙導出本課。
2、討論法,小組合作法。通過學生的小組合作,解決學生的個別差異,要求全組同學共同討論。
教學過程:
一、導入:用多媒體展示建筑圖片導入。
二、新知探究:
環節一、什么是建筑藝術?
1、建筑藝術的概念:是由空間和實體構成的藝術,它蘊含著建筑形式美的規律,并通過視覺給人以美的感受。
教師活動:多媒體出示美術語言的概念。
學生活動:熟悉概念并讀出。
建筑藝術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藝術。
環節二、建筑有哪些類型:
教師活動:用多媒體投出:巢穴、宮殿、廟宇、陵墓、民居等
學生活動:能分出哪些滿足了人的物質要求?哪些滿足精神需要?
環節三:建筑藝術有哪些特性?(重點)
1、建筑史上三句名言:建筑是凝固的音樂
建筑是石頭的史書
建筑是居住的機器
2、四個特征:
※科學性
教師活動:用多媒體投出古埃及金字塔,哥特式教堂圖片,指導學生了解建筑的科學性。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并理解其科學性
※適用性:建筑是實體與空間的結合
※藝術性:
1)雨果:名言
2)中外建筑、中外園林的不同特點
※文化性:一個時代最重要的建筑往往反映出整個民族的文明和社會狀態
教師活動:讓學生分析古埃及、希臘、中國建筑的典型特征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并匯總答案.
環節四:建筑藝術有哪些詞匯?
建筑藝術依靠哪些詞匯表現個性?
1、形體z、比例3、尺度4、均衡5、節奏6、色彩與質感受7、環境
三、拓展:提高實踐能力
1、觀察身邊的建筑,分析它們的成功之處,舉例說明它們運用了哪些建筑詞匯?
2、分析多媒體圖片建筑,哪些滿足人們的物質需要?哪些滿足精神需要?
四、課堂小結:
要點回顧:
1、什么是建筑藝術?
2、建筑有哪些類型?
3、建筑藝術有哪些特征?
4、建筑藝術有哪些詞匯?
高中美術說課稿9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美版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鑒賞第3課《走進具象藝術》。我主要從教材分析、教法運用、和教學過程四個步驟加以闡述。
一、教材分析:
通過對具象藝術的特點、典型形象和典型環境及社會功能的學習,使學生更進一步的了解具象藝術的語言、形象特征,并能初步掌握辨識具象藝術的能力。
教學目標:
1:具象藝術的特點是什么?
2、怎樣鑒賞具象藝術
3、主題性作品的塑造與典型形象和典型環境的關系?
4、具象藝術的功能。
教學重點:
因為本課的目的是使學生對具象藝術有進一步的了解,所以重點講解具象藝術的特點及鑒賞方法,并讓學生了解具象藝術的功能及意義。
教學難點:
主要在于分辨具象藝術的能動性,即具象藝術以其對藝術形象的典型性處理——對典型形象和典型環境的塑造而區別于攝影。正因為這樣,具象藝術不是被動的模擬現實,而是對現實的能動反映。
二、教學方法:
新課標倡導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那么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提問教學法,采用分層次,分目標地選擇學生來回答問題的方式來進行課堂教學,鼓勵所有同學積極參與,教師給予啟發和引導,形成互動探究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
學法:讓學生主動參與,分組討論,運用所學鑒賞方法來賞析,判斷,作出正確的評價。在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中增加學習的興趣。
三、教學過程:
。ㄒ唬、導入課題:
首先展示幾幅具象藝術作品讓學生品評,然后再以古希臘畫家宙克斯和帕爾哈西奧斯之間的比賽為例,說明具象藝術在人類歷史上具有悠久的歷史,是人類藝術中最主要的一種藝術類型,并由此引出具象藝術的特點。
(二)、新授:
第一環節:以五代時期黃荃的一幅中國畫《寫生珍禽圖》為例鑒賞引出具象藝術的第一個特點:視覺的真實性或客觀性。重點以宋代張擇端的中國畫《清明上河圖》分析,這幅畫的內容結構大體分為三段,開首為郊野景象,中段以虹橋為中心的汴河及兩岸船車運輸、手工業生產和商業貿易等緊張忙碌的活動,后段為市區街道縱橫交錯、店鋪鱗次櫛比、人流、車水馬龍的繁華場面。作者根據對生活的細致觀察和理解,從反映當時的社會動態和人民生活狀況的主題出發,選擇那些具有形象性又具有時代性特點的事物及情節加以表現。整個畫面有靜場,有高潮,跌宕有序。
《清明上河圖》在整個畫面的構圖方面顯示了卓越的藝術才能。中國繪畫傳統的“散點透視”得到天才的運用,畫面組織講究內在聯系,嚴密緊湊,如同一氣呵成,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在世界繪畫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由此得出具象藝術是以客觀世界為表現對象,并且把對象表現的就象我們所看到的一樣真實。
第二個特點:藝術形象的典型性,即具象是通過典型的藝術形象的創造來表達藝術家的個人情感和觀念的。那么請同學們鑒賞作品:西班牙畫家委拉斯凱茲的作品《教皇英諾森十世像》分析其典型形象的塑造。
第三個特點:情節性或敘事性,即具象藝術中往往蘊含者一個或多個故事情節,它可以用文字語言直接來講述和描述。如作品:《貨郎圖》、《血衣》。
由于具象藝術的這些特點,因此除藝術所共同的審美功能外,它還具有記錄的功能和社會干預的功能。同學們可以通過一部分作品來加深了解具象藝術的三個特點及其功能。
環節二:
“怎樣鑒賞具象藝術”在這一環節中運用第一課所學的美術鑒賞的一般方法和過程,又特別兼及了對具象藝術的鑒賞特征,在這節中,從肖像性作品和主題性作品兩大類分別說明對具象藝術的鑒賞方法。
在這一環節當中重點講解典型形象與典型環境的關系,在主題性作品中,主題的表達只有通過典型形象和典型環境才能做到,或者說,它所塑造的形象和環境越鮮明、越典型,對主題的表達就越深刻,也就越能激發觀眾的共鳴和聯想從而產生廣泛的影響。具體以作品《血衣》、《田橫五百士》、《拿破倫一世加冕》為例賞析、討論加深理解典型形象與典型環境的關系。
環節三:
如何評價具象藝術的意義?(其意義與它的功能有什么關系?)
我們如何才能判定一件作品的意義呢?具象藝術的記錄功能和社會干預功能這兩個主要功能就為我們認識和分析它的形象和主題(內容)奠定了基礎。具象藝術的意義首先表現在它的記錄功能上,它是我們
認識當時社會各方面的最重要的形象依據。使我們可以認識當時的社會和藝術的思想與觀念。另一方面,具象藝術又以真實、生動而具有個性的藝術形象直接作用于我們的視覺,并由這些形象構成的故事、情節或主題影響我們的價值判斷,從而產生認識和教育意義。
四、課堂小結:
把這一節課所學的知識點作一總結,重點強調在具象藝術作品中的典型形象與典型環境的塑造問題。
五、板書設計:
通過多媒體直接展示,首先展示本課課題,然后分別展示具象藝術的特點,肖像性作品和主題性作品的分類(其中的典型形象與典型環境的塑造),評價具象藝術的意義三個分支環節,并穿插部分美術品圖片介紹。
高中美術說課稿10
教學目的:
讓學生了解基本的作畫步驟,構圖知識,美術術語的基本含義
重點、難點、及措施:
重點理解構圖知識和美術術語的含義
教具:
幾何石膏、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舉生活中的生動圖片。
二、素描的含義;
1、用單色的點、線、面的結合表現物體的形體,色調明暗層次等造型因素的繪畫。
2、寫生素描從內容上分為靜物,動物,風景,人像及人體素描等。
3、工具可分為鉛筆、炭筆、鋼筆、毛筆、水墨、粉筆。
4、作畫時間可分為長期素描,速寫,默寫。
5、從繪畫傳統的角度分為;中國傳統的素描(白描)、西方寫實傳統的素描。三、素描的表現語言
1、線條、色調。對于初學者,首先學會用線條表現形象,即學會用線條打準輪廓及把握比例,透視關系等。
2、初學者注意表現形體的明暗和色調的深淺。
四、素描能力的高低取決于三個方面;
1、感覺能力
2、知識(透視學、解剖學、色彩學)
3、技巧:勤,練。
五、觀察能力:在動筆作畫之前,應該用足夠的時間觀察,研究,分析形象的特征。要堅持多看,多分析,不斷深化認識和理解的程度,如觀察表現。
1、首先分出兩大明暗體系。
2、用比較的方法分出兩大體系中不同色調的變化。
3、在比較不同的色調時,要時刻注意形體結構的變化和周圍環境的關系及形面,在色調的處理上,有些地方要細膩柔和,有些地方要簡練,概括。
六、素描的要求:
1、物圖得當。
2、造型準確。
3、質感空間感強。黑白的關系,近實遠虛,近大遠小。
七、素描考試指導:構圖定整。結構明確。層次分明,刻畫深入,總體感強,注意形象(局部)。
八、靜物寫生:
1、構圖,上下左右均衡。
2、切點定形。
3、形體分析。
4、鋪大調子。
5、深入刻畫(整體-局部-整體的素描原則)。
6、整體調查。A、形體比例處理。B、形體色調表現。C、形體背景有空間感
D、物體質感。
九、教師從總體上進行總結,讓學生有一個系統的知識結構。
十、課后作業: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臨摹一幅石膏素描。
高中美術說課稿11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色彩心理》是選取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高級中學美術課本》(試用)第三章《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的部分內容,《色彩心理》說課稿。這一章包括形體、明暗、色彩、空間和肌理共五部分,我從中選取色彩這一節加以擴展,成為本節課的內容。本課從首先回顧色彩的基礎知識,然后通過游戲,讓學生體會色彩心理的作用,并聯系生活去感受色彩心理。采用Authorware制作的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既加強了課堂的交互能力,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對他們進行藝術熏陶。
2、教學目標:
美術欣賞課教學的目的是通過美術基礎知識的傳授,使學生學會對美術作品的欣賞方法,進而培養學生欣賞美、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根據高中學生心理、智力發展水平以及當前美術教學的實際情況,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目標:
掌握有關色彩的基礎知識
。2)能力目標:
A.提高學生的色彩感知能力
B.培養學生對色彩的實際運用能力
。3)發展目標:
A.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B.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C.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競爭和發展的能力
。4)情感目標:
A.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的態度和探索新知識的興趣
B.培養學生以審美之心來感受生活,看待社會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1)常見色的心理效應
(2)常見色的色彩聯想
教學難點:常見色的心理效應
二、說教法學法:
本課的教學過程主要強調師生的互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作為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美術論文《《色彩心理》說課稿》。在傳統的美術欣賞課教學中,教師習慣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講典故、說故事、聊趣聞,逗得學生哈哈大笑。但學生終究處于被動灌輸的地位,他們不會主動去體會藝術作品的魅力、不能將課堂中學到的美術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一節課下來,除了大笑外,別無收獲。因此本節課的基本設計思路就是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自主探究知識能力的培養,讓學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嘗試欲,并通過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更多地體驗一種成就感,進一步激發他們強烈的創造欲望。本課的基本教學程序如下圖:
生 初步感知——樂中體驗——討論探究——知識擴展——情感升華
互 動
師 引導觀察——情景創設——啟發點撥——匯總歸納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設計了兩個游戲,讓學生通過游戲來自主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學生每參予一個游戲,都會思考完成游戲的辦法,學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礎上感受到色彩的魅力,然后在游戲中體驗,在討論的環節中聯系實際,自由發揮,對討論結果探究驗證,最后在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知識擴展。教師從學生遇到的問題入手,引出學習任務,然后啟發學生進行討論,對討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或者學生比較棘手的問題,教師進行適當的引導,最后同學生一起總結歸納。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強化自己的角色意識,始終以學生的朋友身份出現,讓學生時刻感受到與教師處于平等的地位。在設計游戲時要注意游戲的趣味性,以活躍課堂的氣氛。
三、說過程:
四、說注意事項
1、因為課件的導入環節中插入了音樂,在導入部分欣賞圖片時,應注意及時把音樂關上,以免授課的其它環節受到影響。
2、在“游戲一”中,要強調學生看到屏幕上的色彩,說出自己想到的內容時從兩個方面來想:一是實際物體;二是聯想到的心理。如看到紅色,實際的物體可以想到紅旗、血、太陽等,而聯想到的心理有熱情、危險、食欲等。
3、在學生討論時,教師應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體會色彩心理的靈活運用,如自己的服裝、校園的環境、教室的布置等。
高中美術說課稿12
一、說教材
1、教學基本思路
A、本課教學主要是幫助學生了解在人類特定歷史時期中宗教信仰對美術創作的影響以及由此而產生的一些重要作品。在教學過程中,我從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入手,結合一些宗教故事或傳說,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運用圖表歸納的形式以及比較鑒賞法,對東西方宗教美術作品產生的宗教觀念、歷史背景、表現主題、藝術形式等方面做一個歸納,并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比較,從而更好的理解這些作品。
B、教學材料分析:
教材內容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
1、宗教信仰對美術的創作主題、風格樣式、物質媒介等方面產生過重要的影響。
2、中國佛教藝術的代表——石窟藝術的藝術形式與所體現的觀念。
3、古希臘、羅馬時期的神話對于美術創作的影響以及有代表性的作品。
4、基督教信仰對美術創作的影響以及有代表性美術作品。
2、教學目標:
a、理解在宗教流行的歷史時期,宗教對美術創作產生的影響。
b、了解東西方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宗教美術作品。
3、教學重點、難點
在中國宗教美術作品中出現的宗教形象本土化的現象。
4、三維教學目標及確定依據
理論依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指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認識到宗教觀念與地域文化對美術創作的雙重影響。學生要在學習中了解分析類似的美術現象的方法,學會舉一反三。初步掌握基本美術欣賞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形成美術基本素養。
過程與方法:學生能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欣賞討論,豐富視覺審美經驗,發展美術鑒賞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能體驗美術欣賞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激發創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5、課程資源的開發及有機整合
A、在制作的課件中采用“比較鑒賞法”與表格的形式,將觀察的內容如時代:性別:體態:面部特征:發型:著裝:通過圖片一一地加以列舉并比較,引導學生將觀察與分析科學化、系統化,并運用教材所介紹的知識對比較的結果進行分析,或找一些介紹本課內容的影像資料有選擇的給學生們觀看。
B、在課前,請同學們從網上或者書中查閱一些關于佛教、基督教以及古希臘的神話故事,然后到課堂上與同學們分享。
二、說教學方法
1、學情分析:由于高中階段學生的社會意識以及生活經驗的局限,可能對本課的主題理解的不夠深入,所以我在教學中手段盡量多樣化。在課前,讓學生去查找一些這方面的資料或者故事拿到課堂上與同學分享。
2、心里調節的方法指導:學會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信仰及見解。
3、掌握知識的方法指導:引導學生查資料并進行分析綜合從而得出結論。教學過程主要采用“比較鑒賞法”,提問法,討論法等。
三、說教具與學具
教具:借助多媒體課件、圖片等資料進行教學。
學具:作業紙、筆。
四、說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主要分析中國佛教美術的各種形態。
第二課時主要分析國外的宗教美術形態。
五、說教學程序
借助圖像和問題創設教學情景導入、激發興趣誘發探究:
1、導入:教師展示云崗石窟的圖片以及巴黎圣母院的圖片,并且做一定的介紹。提問:這兩座建筑有什么不同?
2、學生思考并回答。
3、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歸納總結,并指出
①上述兩座建筑是為了在世間的人們修建的。
②不過這些建筑不是為了供人們居住,而是為了那些有宗教信仰的人而修建的。云崗石窟(佛教)、巴黎圣母院(基督教)。
4、導入正題:介紹世界中有包括佛教、基督教在內的宗教。接著向學生介紹一下佛教的簡單情況以及中國宗教美術作品中出現的宗教形象本土化的現象。
5、學生初步閱讀并研究教材:閱讀教材的第28、29、30頁,然后分小組討論歸納教材內容,將內容填寫到作業紙上。
注意: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從如下方面進行閱讀。
①佛教是不是誕生于中國?
、诜鸾趟囆g主要集中在中國的什么時代?
③為什么要創作這些美術形象?
④最有代表性的佛教藝術形式是什么?
、菝佬g作品怎樣被用來傳播佛教?(如:1、修建石窟供教徒瞻仰與活動。2、塑造佛像。3、繪制壁畫表現佛教故事。)
、拮屑氂^察,佛教美術作品中的形象在中國流傳的過程中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弋敃r的一些統治者怎樣看待佛教。
6、請同學們把從網上或者書中查閱一些關于佛教、基督教以及古希臘的神話故事,注意:教師可以分小組進行,請不同的小組把不同的內容,在教學中與同學們分享。)
a、請一些同學來講述一些關于佛教的故事。
b、請一些同學來講述古希臘的神話。
7、教師總結:佛教的思想與古希臘時期的神話思想有著很大的不同,所以表現這些觀念的美術作品也有不同。教師展示古希臘的作品《雅典衛城帕特農神廟》和《雅典娜神像》。不過二者也有共同點,請同學們思考并解答。
8、教師總結:宗教的思想在當時的美術創作中(中國的佛教藝術、古希臘的藝術作品)占主導地位。人們用各種美術形式來表現對神靈的敬仰。在古希臘時期,人們的很多行為都是為了表達對神靈的尊敬。比如今天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最初就是獻給奧林匹亞山上以宙斯為首的眾神的。
9、學生閱讀并分析教材: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學生閱讀第31頁古希臘的材料,并進行分析,分析內容寫在作業紙上。
◆注意:教師在學生閱讀與分析的過程中,可以提出如下問題:
①這個時期最偉大的藝術作品是否都與神話有關系,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
、谠谥谱鬟@些美術品的時候,希臘人用什么材料來制作它們?(最昂貴的材料)
10、教師總結:請同學回答上述問題,教師總結。
11、教師請一些同學起來講述關于基督教的故事。教師進行引導。
12、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的第32頁,并將內容歸納到作業紙上。
14、完成活動建議二。請研究、查閱基督教、佛教等不同宗教觀念的小組選擇一件作品來進行分析。
高中美術說課稿13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研說的教材是人美版七年級美術下冊,我研說的過程是:說課標---說教材---說建議。說課標包括課程目標和內容標準;說教材包括教材特點、編排體例、內容結構和知識整合;說建議包括教學建議、評價建議和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詳細內容如下:
一、說課標
。ㄒ唬┠繕
美術課程總目標按“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定。
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美術活動,激發創意,了解美術語言及其表達方式和方法、運用各種工具、媒材進行創作,表達情感與思想,改善環境與生活、學習美術欣賞評述的方法,提高審美能力,了解美術對文化生活和社會發展的獨特作用。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美術課程分目標從“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和“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設定。
。ǘ﹥热輼藴剩
根據課程的總目標和分目標對7—9年級學段提出了相應的具體內容標準。各學習領域分別由目標、學習活動建議和評價要點三部分組成。
1、目標是課程總目標和分目標的具體化。
2、學習活動建議針對目標提出一些更為具體的、可 操作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
3、評價要點則提出柱測目標達成度的要點。
二、說教材
。ㄒ唬┙滩奶攸c:
本冊教材是以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為主線,以由淺入深的基礎知
識和基本技能內容為副線,主、副線密切關聯,穿插并行。
(二)編排體例:
是由課題—教學提示—圖片與范畫的欣賞—教學內容的設置—
學習建議—思考與討論—學生作業等組成。
(三)內容結構:
本教材在內容結構編排上改變了傳統的學科知識門類劃分課
業的形式,各課內容彼此沒有非常緊密的聯系,因此,而采用了
并列式、散點式排列而非單元式。
在本冊教材中,四大學習領域所包含的課程內容所示,造
型·表現學習領域共包含了5課,設計·應用學習領域共包含了6課,欣賞·評述學習領域共包含了1課,綜合·探索學習領域共
包含了2課,由此我們不難看出造型與表現學習領域和設計與應
用學習領域占全冊教材的80%左右,可見這兩個學習領域在這學年段美術學習中的重要性。
。ㄋ模┲R整合:
本冊教材主要圍繞著色彩冷暖知識、線條、節奏、工藝制作、玩具、實用設計、電腦美術、欣賞等知識進行的學習。
1、教材重點
在循序漸進的傳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始終貫穿審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學要求,兼顧學生個性的發展和知識技能的學習的兩方面的需要。
2、教材難點:
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設計內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強化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在繼承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美術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充分體會社會的進步與多元化的美術發展方向。
3、教育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方面:
通過觀賞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單的話語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啟發學生感受并表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從中體驗生活的樂趣;幫助學生認識和使用常用色和點、線、面;了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培養學生表達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知覺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和創造能力。
。2)教學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欣賞、繪畫、繪畫創作等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制作過程;以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方式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在美術活動過程中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教學內容和活動方式要充分考慮開放性、立體性,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美術活動的過程中,通過參與美術實踐活動獲得身心愉悅和持久興趣;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能夠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說建議
1、教學建議
(1)要聯系學生的學習生活內容,通過引導學生看看、想想、畫畫、做做的游戲方式,讓學生充分體驗學習過程中的愉悅,激發學生的豐富想象,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2)在指導學生制作方法時采用讓學生欣賞范作、動手體驗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自己分析思考,獲得制作方法、了解所需的材料。
。3)多在隨堂教學時提供給學生,重在營造適合學生欣賞、討論、獲取知識。
。4)合理利用現代教學媒體補充教材。
。5)根據教材內容設置情景增強教材的趣味性。
。6)重視教師的示范。(教師的示范能清晰展示美術技法更能發揮教師的作用。)
2、評價建議
評價點:
。1) 能否用簡單的話語大膽的表達美術作品的形與色;
(2) 能否認識和使用常用色和點線面,是否了解基本美術語言的
表達方式和方法;
。3) 學生是否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在過程中是否嘗試各種技法;
。4) 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是否得到提高;
。5) 是否有合作精神、能否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評價方法:
。1)自評方法
。2)互評方法
。3)師評方法
。4)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方法
(5)作品展覽
3、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1)教學設備與器材;多媒體教學設備;
。2)校外資源;剪紙、編制、廢棄物再利用等;
。3)利用網絡信息化;資源共享;
。4)自然環境資源;自然風光寫生等等。
以上是我對七年級第二學年段美術科目進行的“三說一看”的學習研說,請各位評委老師給予建議和指導。
高中美術說課稿14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色彩心理》是選取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高級中學美術課本》(試用)第三章《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的部分內容。這一章包括形體、明暗、色彩、空間和肌理共五部分,我從中選取色彩這一節加以擴展,成為本節課的內容。本課從首先回顧色彩的基礎知識,然后通過游戲,讓學生體會色彩心理的作用,并聯系生活去感受色彩心理。采用Authorware制作的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既加強了課堂的交互能力,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對他們進行藝術熏陶。
2、教學目標 :
美術欣賞課教學的目的是通過美術基礎知識的傳授,使學生學會對美術作品的欣賞方法,進而培養學生欣賞美、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根據高中學生心理、智力發展水平以及當前美術教學的實際情況,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為:
(1)知識目標:
掌握有關色彩的基礎知識
。2)能力目標:
A。提高學生的色彩感知能力
B。培養學生對色彩的實際運用能力
。3)發展目標:
A。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B。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C。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競爭和發展的能力
。4)情感目標:
A。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的態度和探索新知識的興趣
B。培養學生以審美之心來感受生活,看待社會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1)常見色的心理效應
。2)常見色的色彩聯想
教學難點 :常見色的心理效應
二、說教法學法:
本課的教學過程 主要強調師生的互動,在整個教學過程 中,教師只是作為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在傳統的美術欣賞課教學中,教師習慣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講典故、說故事、聊趣聞,逗得學生哈哈大笑。但學生終究處于被動灌輸的地位,他們不會主動去體會藝術作品的魅力、不能將課堂中學到的美術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一節課下來,除了大笑外,別無收獲。因此本節課的基本設計思路就是教學過程 中學生的自主探究知識能力的培養,讓學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嘗試欲,并通過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更多地體驗一種成就感,進一步激發他們強烈的創造欲望。本課的基本教學程序如下圖:
生 初步感知——樂中體驗——討論探究——知識擴展——情感升華
互 動
師 引導觀察——情景創設——啟發點撥——匯總歸納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設計了兩個游戲,讓學生通過游戲來自主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學生每參予一個游戲,都會思考完成游戲的辦法,學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礎上感受到色彩的魅力,然后在游戲中體驗,在討論的環節中聯系實際,自由發揮,對討論結果探究驗證,最后在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知識擴展。教師從學生遇到的問題入手,引出學習任務,然后啟發學生進行討論,對討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或者學生比較棘手的問題,教師進行適當的引導,最后同學生一起總結歸納。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強化自己的角色意識,始終以學生的朋友身份出現,讓學生時刻感受到與教師處于平等的地位。在設計游戲時要注意游戲的趣味性,以活躍課堂的氣氛。
三、說過程:
四、說注意事項
1、因為課件的導入 環節中插入了音樂,在導入 部分欣賞圖片時,應注意及時把音樂關上,以免授課的其它環節受到影響。
2、在"游戲一"中,要強調學生看到屏幕上的色彩,說出自己想到的內容時從兩個方面來想:一是實際物體;二是聯想到的心理。如看到紅色,實際的物體可以想到紅旗、血、太陽等,而聯想到的心理有熱情、危險、食欲等。
3、在學生討論時,教師應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體會色彩心理的靈活運用,如自己的服裝、校園的環境、教室的布置等。
4、本課的內容緊密聯系生活,加上游戲式的教學法,課堂的氣氛非;钴S,教師應注意調控課堂紀律,把握好課堂的活躍程度。
五、小結
本節課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以游戲驅動為主線,以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為中心,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勤于動手、敢于創新,課堂氣氛活躍;從教學效果看,知識目標完全達到,能力、發展和情感目標基本實現。
以上從六個方面闡述了"色彩心理"這一節課的有關設想,不足之處,請各位領導、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高中美術說課稿15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靜物構圖》是選取湖南美術出版社、現代美術教育研究所出版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選修)《繪畫雕塑》系列中的《繪畫》模塊第二課《形的視覺印象》的延伸內容。這一課包括客觀物象在平面上呈現的形體、特征及我們怎樣梳理客觀物象給我們的印象,我從中選取怎樣梳理客觀物象給我們的印象這一節加以擴展靜物該怎樣構圖,作為本節課的內容。本課從首先請同學們把自己最喜歡的照片或圖片進行描繪,然后通過活動,讓同學們給與意見,結合教師所說的理論知識進行修改再創造。采用學生上臺手繪、師生交流的形式教學,既加強了課堂的交互能力,又調動了學生探討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對他們進行藝術再創作。
2、教學目標:
美術繪畫課教學的目的是通過美術繪畫基礎知識的傳授,使學生學會運用繪畫的理論,進而培養學生動手繪畫創作的能力。根據高中學生心理、智力發展水平以及當前美術教學的實際情況,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目標:
掌握有關靜物構圖的基礎知識
。2)能力目標:
A。提高學生的觀察靜物取舍的能力
B。培養學生對靜物素描動手繪畫能力
。3)發展目標:
A。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B。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C。培養學生開拓新思維的能力
。4)情感目標:
A。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的態度和探索新知識的興趣
B。培養學生以審美之心來感受生活,創造生活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靜物構圖的基本形式
(2)靜物構圖的基本原則
教學難點:靜物構圖的基本形式,如何取景
4、教師準備:
靜物作品圖片、知識
5、學生準備:
簡單的靜物:本子,書籍,筆,橡皮擦,文具盒等一些學習用品
二、說教法學法:
本課的教學過程主要強調師生的互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作為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因此本節課的基本設計思路就是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自主探究知識能力的培養,讓學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嘗試欲,并通過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更多地體驗一種成就感,進一步激發他們強烈的創造欲望,繪畫欲望。本課的基本教學程序如下圖:
生 體會生活總結體會討論探究知識擴展再創生活
互 動
師 引導體會說出問題啟發點撥匯總歸納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設計了兩個活動,讓學生通過活動來自主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首先是回憶自己生活里的美麗圖片,自己是怎么把這些情景拍攝下來的,自己有過什么樣的想法沒有,也可請學生上臺來大概繪畫一下自己有過的好的設想或作品,并闡述一下自己的構思,之后師生一起進行點評,說出優點和存在的一些問題,并請同學提出一些修改的意見,之后教師結合構圖的基本知識點進行講解構圖的要素進而講到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靜物,并講解靜物構圖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原則,結合我所畫的靜物構圖進行分析和闡述。然后要同學們結合靜物構圖理論,自己用眼前書桌上的東西擺設一組靜物并進行取舍描繪,之后再請同學上臺繪一次,并說明自己的想法,怎樣和靜物構圖理論知識結合,我們給與一定的意見,進行完善,并最后總結。在教學中,教師應分強化自己的角色意識,始終以學生的朋友身份出現,讓學生時刻感受到與教師處于平等的地位,相互交流。在設計活動時要注意活動的趣味性,以活躍課堂的氣氛。
三、說過程:
1、提問:以前出去拍照,你會怎么拍攝,怎樣構思,有沒有重點?或是自己喜歡的圖片是怎么樣的,喜歡的是它的什么?
學生回答
2、活動(一)請同學們把自己美好的回憶再描繪一下,并請同學在臺上進行描繪,闡述自己的觀點
3、大家一起進行點評,提出意見,老師也會提出意見并轉入思考自己該怎樣梳理一些身邊不注意的靜物,該怎樣發現美,并創造美
4、教師結合自己的靜物作品講解靜物構圖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則,并分析作品是如何進行的,另外注意存在的一些常見的構圖錯誤,分析錯誤。
5、學生結合知識要點對自己前面的作品進行修改,并相互交流,完了之后,再創作一幅作品活動(二),就拿自己的學習用品作為道具,進行擺設,取景,描繪,并請同學上臺來展示。大家可以發表意見完善作品
6、總結內容,并發動學生課后去室外取景,并描繪下來
四、說注意事項
1、在活動(一)的時候是要求學生圖說并茂,叫兩個學生上臺就可以了,不拘束學生的思維,暢談自己的設想
2、在活動(二)中,要強調學生結合理論知識來重新認識靜物構圖,并自己創作一幅談自己的感受
3、在學生在下面繪畫時,教師應下臺觀察,選擇有畫的好的或很有想法的同學上臺描繪講解,適當的發問學生這么畫的緣由
4、本課的內容緊密聯系生活,加上活動式的教學法,課堂的氣氛非常活躍,教師應注意調控課堂紀律,把握好課堂的活躍程度。
五、小結
本節課以活動驅動為主線,以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為中心,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勤于動手、敢于創新,課堂氣氛活躍;從教學效果看,知識目標完全達到,能力、發展和情感目標基本實現。
以上闡述了靜物構圖這一節課的有關設想,不足之處,請各位領導、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高中美術說課稿】相關文章:
高中美術說課稿11-04
高中美術說課稿06-09
高中美術說課稿 [高中美術說課稿精彩例文2020]08-26
瓷器高中美術說課稿12-03
高中美術優秀說課稿12-02
河南高中美術說課稿11-27
高中美術欣賞說課稿11-18
高中美術教材說課稿11-19
湘教版高中美術說課稿11-22
湖南高中美術說課稿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