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中音樂說課稿模板集合6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那么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音樂說課稿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音樂說課稿 篇1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ㄒ唬┲笇枷 本課教學設計以“了解古典樂派風格及大師貝多芬”為指導思想。
(二)理論依據
《義務教育階段音樂課程標準》和《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中都提到音樂教學中主要是通過聆聽和感受音樂,在弘揚民族音樂同時還應開闊視野,理解尊重世界其他國家的音樂文化樹立平等的多元文化價值觀。
二、教學背景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音樂鑒賞》模塊中第八單元第十五節“貝多芬”中的《第九交響曲》。
在第八單元《劃時代的音樂大師——貝多芬》要求欣賞兩首樂曲《第二十三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兜诙撉僮帏Q曲》是貝多芬鋼琴杰作之一,學生曾問貝多芬:這首樂曲表達的內容?他答:你去讀一下莎士比亞的《暴風雨》吧由此可見,此曲是一首思想性高、斗爭性很強的樂曲。
《第九交響曲》在他全部作品中占有特別突出的地位。是他在交響領域中偉大成就的總結集中體現了他創作的思想境界、革命熱情和藝術理想。作者引導聽眾通過陰暗和絕望痛苦和沉思、沖突和斗爭,走向全人類的自由和解放、勝利和歡樂、團結和友愛!兜诰沤豁懬吩杏荛L時間(自1808-1822年)直到1824年完成寫作。首演后取得巨大成功。
。ǘ⿲W生情況分析
1.本課的教學對象是我縣一所重點中學高中一年級(1)班的學生,全班46人。這些學生大都來縣城幾所初中校,綜合素質參差不齊,對古典主義音樂不了解,都知道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對《第九》交響曲不太熟悉,只知道《歡樂頌》的簡單旋律。
2. 有個別是招收來的藝術特長生,具有一定的識譜視唱能力,同學都有較強的求知欲。
(三)教學方式與手段說明
1.導入新課環節——引導法 直接進入主題
聆聽《第23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感受、體驗、認識、理解作品的音樂情緒,引導學生了解貝多芬生平以及歐洲古典主義音樂風格的特點。為學生進一步進行探討性學習古典主因音樂風格做好鋪墊。
2.新授環節——體驗、分析法
本節課以聆聽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為重點內容,在感受、體驗的基礎上,自主分析和理解音樂內容。演唱《歡樂頌》主題。了解《第九交響曲》的創作背景,及作品產生的影響。
3.拓展環節——比較、討論法
學生對貝多芬的音樂作品的欣賞,讓他們用感受、體驗、分析作品的能力來探究古典主義音樂特征。
。ㄋ模┘夹g準備
多媒體設備、多媒體課件、利用教材及配套課件,和師生搜集的視頻資料,充分認識貝多芬及音樂風格。
。ㄎ澹┣捌诮虒W狀況、問題與對策
學生在初中教材中,已經初步接觸過貝多芬及他的作品。如《第五命運交響曲》。也通過其他學科,了解了一些貝多芬的相關信息。本節課是在欣賞作品的同時,感受作品的深刻內涵,認識、理解古典主義音樂的特征。因此,教師課前對學生的引導和準備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也要注意,不能過高或過大,在教學設計和實施過程中引導和激發學生通過作品欣賞,總結古典主義音樂特征。
三、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目標
聆聽《第23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及《第九交響曲》
第四樂章,體會“自由、平等、博愛”敢拼搏的精神。培養學生樂觀、勇敢、堅強的精神品質。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讓學生感受、體驗、認識、理解作品的音樂情緒,在古典主義音樂的鑒賞學習中感悟、體會其中的意境。
。ㄈ爸R與技能”目標
1.初步懂得古典時期重要的音樂體裁-奏鳴曲、交響曲及奏鳴曲式。
2.分析歐洲古典主義音樂風格的特點。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ㄒ唬┙虒W重點
通過對作品的理性分析,感受《第九交響曲》音樂情緒及音樂風格。
。ǘ┙虒W難點
聆聽《第九交響曲》,感受、體驗其音樂情緒及音樂風格,理解音樂內容 認識、理解古典主義音樂特征。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聆聽《第二十三熱情奏鳴曲》引出作者貝多芬。
簡單介紹這首曲子,通過欣賞使學生掌握奏鳴曲相關知識。
。ǘ┬率
。1)介紹貝多芬生平。 (投影短片介紹)
。2)介紹《合唱》交響曲創作背景。(投影短片介紹)
。3)學生演唱《歡樂頌》主題片段
1)聽《歡樂頌》主題片段
2)學生跟伴奏演唱歌曲
(4)欣賞《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片段
1. 旋律、節奏的特點?
2. 從樂隊演奏到人聲合唱,音色的轉換,對音樂的情緒有怎樣的推動作用?
3. 為什么貝多芬把人聲加入交響曲中,人聲在這里起到什么作用?
。ㄈ┛偨Y
通過欣賞學生總結古典主義音樂風格特征:
繼承德奧民間優良傳統,確立了主調音樂風格,在音樂創作中的主導地位,奠定了古典類型的奏鳴曲式、交響曲、室內樂和歌劇的規范。他們的創作以崇尚理性、邏輯嚴密、內容充實、形式嚴謹、含義深刻、為特征,構成了古典主義的音樂風格。
。ㄋ模⿺U展
課后作業
寫一片聽后感,鞏固學習成果,鼓勵繼續探究
六、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ㄒ唬┰u價方式
本課的學習效果評價方式包括教師評價和學生自評。教師評價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學生自評安排在完成分類依據的選擇和分類結果的確定之后。
。ǘ┰u價量規
七、教學設計的特點
這節課是一節以合唱為主的欣賞課。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依托合作這一指導思想,組織教學內容,設置教學環節,在教學設計上有以下幾個特點:
從學生熟悉的音樂入手,引起興趣,并深入認識。讓學生參與熟悉主旋律,引起學生對作品的共鳴,使學生得到完整的藝術享受。培養學生自主分析、鑒賞的能力。
八、教學反思
教學中我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運用了講授、體驗、等方式方法,引導學生學習,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分析、鑒賞的能力。使學生得到完整的藝術享受。
由于自身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還有差距,因而在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不足: 對學生的關注程度不足。另外在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方式方法方面還有待于多加思考。
高中音樂說課稿 篇2
我說課的題目是欣賞小提琴獨奏《思鄉曲》。本課是《普通高中音樂教科書》(全一冊)96年版普通高中音樂教科書第四單元中國近現代音樂中第二節器樂曲中的一首小提琴獨奏曲《思鄉曲》。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
一、教材分析:
1、本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高中音樂課本》中,馬思聰的《思鄉曲》是中國近現代音樂的優秀代表。引導學生對這位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和教育家的了解,有助于欣賞他的作品。從而使學生對這一時期的音樂作品從內容、風格上進行官能、情感、理智的欣賞。該曲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作為中學生很有必要去欣賞它,同時對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音樂記憶能力、聯想想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1、教學目標及確立依據:
1)知識目標:通過欣賞《思鄉曲》,學習了解其演奏樂器——小提琴:曲作者馬思聰;作品的曲式與風格——帶再現的三部曲式。
2)情感目標: 通過欣賞《思鄉曲》,使學生從情感上愿意聆聽,并有進一步學習和了解馬思聰其他作品的情緒,培養學生的思鄉情和愛國情。
3)德育目標:通過音樂作品的學習,使學生在音樂審美實踐活動中能正確地感受、體驗、理解鑒賞音樂,提高其音樂審美能力。
確立依據:
。1)以大綱為綱,以教材為本,以教參為指導。
。2)注意培養學生各種能力,發展學生智能,使學生全面發展。
。3)正確認識我國民族音樂,落實德育教育。
3、教學重、難點及確立依據:
A、重點:通過聆聽,感受、體驗、理解音樂作品的內容及音樂情感上的變化。
B、難點:在聆聽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參與音樂審美評價。
確立依據:《十面埋伏》是一首琵琶獨奏曲,通過一把琵琶把戰爭的整個過程描述的非常形象。從列營、吹打到得勝回營每一情節都極具寫實性。音樂藝術主要是通過聆聽來獲得感官上的欣賞,從而達到情感上的變化。此曲為標題性音樂,易于被學生理解和參與。
二、教材處理:
1、學生狀況分析及對策:對于本節課的內容,學生們在初中階段已有所了解,但對這首作品的風格和創作背景不一定把握的很好。所以,課前以給學生布置下作業,閱讀課本,查閱資料。根據以往課堂情況分析,有85%的學生能付諸行動,但這其中只能有30%的學生對這首作品作到較全面的了解,而50%的學生可能只零散的查找一些軼聞趣事,而還有一小部分學生一無所知;谝陨锨闆r我確定了知識目標、情感目標和動作技能目標。
2、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為更好 完成教學目標,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教材的加工重組及補充拓展:
A。重點難點的調整:
重點方面除教材原有的內容以外,又增加了一點學生更深層次了解曲作者愛國之情、思鄉之切
的可貴的思想品質,這也正是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教育培養的青年學生所應該具有的優良品質,正符合我校德育實驗四情之一的愛國情教育。
B。補充、拓展教材:
《思鄉曲》的創作素材取材于內蒙民歌《城墻上跑馬》甚至樂曲的第一大部分直接采用《城墻上跑馬》的旋律作主題。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運用這首歌作為提高學生視唱能力的一個手段,即提高了學生的基本技能又拓展了知識。
讓學生利用多媒體和校園網查找作曲家的相關資料,在教師引導下采用記者答辯會的形式來介紹曲作者的生平,作為課堂內容的補充和拓展。
三、說教學目標:
對于本節課的內容,學生們在初中階段已有所了解,但對這首作品的風格和創作背景不一定把握的很好。所以,課前以給學生布置下作業,閱讀課本,查閱資料。根據以往課堂情況分析,有85%的學生能付諸行動,但這其中只能有30%的學生對這首作品作到較全面的了解,而50%的學生可能只零散的查找一些軼聞趣事,而還有一小部分學生一無所知。基于以上情況我確定了知識目標、情感目標和動作技能目標。
四、說教學流程:
本課所使用的教學模式是參與__體驗的教學模式。程序是:情感喚起階段,以愛美為特征,激發、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情感深入階段,以鑒賞美為特征,培養學生高尚健美的審美理想和趣味。情感外化階段,以創造美為特征,將內在審美情感體驗客觀化、對象化、形式化。
理論分析:以學生主動參與直接體驗音樂活動為主要形式;顒拥倪^程是情感、認知和行為協調的過程,是學生身心協調成長、發展各種能力、學習各種知識技能的過程。
教學方法和策略:
本課采用的教學方法是:
。1)音樂欣賞法;
。2)演示法;
。3)練習法。
教學流程;
。1)導入:教師拿一把小提琴。設置的問題是誰愿意上來運用以往的知識經驗持琴、演奏? (激發興趣,喚起參與愿望)
。2)放一段音樂。問題是聽了這段音樂有何感受?
。3)同一旋律,音區不同,力度不同,聽后會有何 感受?學生反饋。
。4)教師運用力度對比演唱此旋律會產生什么樣 的聯想。師聲互動。
。5)點出課題《思鄉曲》以上部分給學生提供多種參與情景,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參與體驗愿望的機會。
(6)簡介作品:
1)樂曲以內蒙民歌《城墻上跑馬》為基本素材 ,具有濃郁的民間音樂風格。
2)此曲采用帶再現的復三部曲式寫成。在寫作手法上運用了我國民間音樂中常用的變奏手法?芍^中西結合、洋為中用的成功嘗試。
。7)學習小提琴。由學生結合實際介紹小提琴的定弦及音色特點。教師歸納補充。
。8)學唱內蒙民歌《城墻上跑馬》知識拓展,通過練習評價總結等活動,深化情感體驗,知識技能遷移。
。9)介紹曲作者;先由一位學生根據課前查閱的資料向學生介紹,然后采用答記者問的形式來介紹馬思聰,教師補充。這樣充分發揮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10)完整欣賞《思鄉曲》通過聆聽,分析作品曲式。要求學生用手勢(食指)表示第一變奏,用兩個手指表示第二變奏, 用三個手指表示第三變奏,學生專著的聽,并做出相應的反映,最終通過對比學生明確樂曲的曲式。
五、說教學方法
本課教學手段將采用課件和錄像,F代教學媒體不受時間、 空間、 宏觀 、微觀的限制,視聽結合,形象直觀,如實地傳輸、保存和再現信息,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傳輸速度,再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更好地發揮高水平教師的作用,使音樂教育社會化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優越性。
高中音樂說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號考生。今天我準備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為克服重難點采取的教法和學法、教具準備、教學過程等方面對本節課進行闡述。
一、說教材
《南部之子》是一首由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演奏并演唱的爵士音樂。樂曲速度稍快,表達演奏者愉悅的心情。樂曲開始的前半部分和結尾部分是以小號為主的爵士樂隊演奏,當中穿插一段演唱。《不知為何》是諾拉·瓊斯的經典爵士樂代表作品,在80年代的爵士樂發展進程中具有標志性的一首歌。旋律柔和,已被收納到高中音樂課程必修。
通過本節課歌曲的學習與感受,學生能夠感受爵士樂音樂特點,理解音樂文化多樣性。
二、說學情
那么作為一名教師不但要對教材有所了解,還要對學生的情況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對學生的情況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高中學生具有較強的求知欲和較廣的知識面,學習興趣上升為樂趣,學習已成為自覺的行為,并不斷從中得到成功的心理體驗。但是高中生在平時的音樂生活中多是盲目而隨意的,缺乏引導性,因此如何引導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的任務。
三、說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教學目標應包括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這三個方面,而教學目標又應是緊密聯系的一個有機整體,因此我設計的教學目標如下:
1.感受、體驗爵士樂的風格特征,了解相關文化及藝術價值,逐步對爵士樂產生興趣。
2.通過體驗、對比、小組合作等方式感受爵士樂的音樂特點,通過改編樂曲提升審美創造力。
3.認識爵士樂,了解它的發展和音樂特點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以及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點是通過欣賞,了解爵士樂的風格特點。難點是掌握爵士樂的節奏特點,并通過實踐加深理解。
五、說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堂課我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分以下兩點。
教法:講授法、創設情境法。
學法:視聽結合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六、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思考的,總的設計思路分為五個環節:新課導入——新課教授——拓展延伸——小結作業。下面,我將分別來介紹這五個環節:
第一環節是新課導入環節
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營造濃郁的音樂課堂氛圍,上課伊始,我會分別播放民歌《茉莉花》和爵士樂《茉莉花》請學生感受音樂的不同,從而順勢導入到本課《爵士樂》的學習。
這樣設計,既鍛煉了他們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又將課堂思路引領到了本節課的授課內容中,從課下到課上形成了一個自然地、生動的過渡。
第二環節是新課教授環節
在這一環節我會針對學生身心的特點,利用層層深入的提問引導學生發先歌曲的特點、體會情緒,并能夠通過進一步分析作品,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內涵。
首先,我會帶領學生走進爵士樂,介紹爵士樂的相關內容,了解“布魯斯”“拉格泰姆”音樂形式,并了解爵士樂的音樂特點。
其次,我會帶領學生聆聽《南部之子》感受作品的情緒特點及演奏樂器。
我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為音樂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要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強調音樂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音樂之美。同時,學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學習思路,更全面地掌握新知,同時學生還可以主動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來,對于學生豐富情感、提高文化素養和音樂鑒賞能力有著重要意義。
第三環節是拓展延伸環節
在完成基本的授課內容以后,適當地拓展課程之外的內容,有助于發散學生的思維,拓寬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
我會將學生分為四小組,將樂曲改編成帶有爵士風格的《小星星》
(1)學生小組討論,根據爵士樂的特點進行創編,教師進行點評。
(2)學生演奏。
這樣設計,一方面鞏固了學生對本節課的認識,使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和全面;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寬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對音樂的體驗與感受有所加深,又提高了音樂欣賞、表現、創造以及藝術審美的能力。
第四環節是課堂小結環節
好的結尾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我會與學生共同總結本課內容,并請同學們搜集關于“爵士樂”的材料。
七、說板書設計
最后,就是我今天的板書設計,通過板書學生可以直觀的捕捉到本節課的核心內容和思想主旨,知識點呈現較為清晰明了。
以上是我今天的說課內容,感謝各位老師的耐心聆聽,請老師們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高中音樂說課稿 篇4
一、領悟教材把握重點
(一)教材內容及教材分析:
本課共欣賞三首描寫天鵝的樂曲。第一首選自二十六課,由法國作曲家圣——桑斯作曲的大提琴獨奏《天鵝》;第二首是學生都很熟悉的《四小天鵝舞曲》;第三首是芭蕾舞劇《天鵝湖》的場景音樂《天鵝》。重點欣賞第一首。這是管弦樂組曲《動物狂歡節》中流傳最廣的一首樂曲,描繪了潔白高雅的天鵝在碧波漣漣的湖面上悠然嬉戲的優美形象。
(二)教學目標:
1、認識目標:熟悉樂曲及主題思想,通過教師繪聲繪色的講解與演唱,加深對同一主題卻具有不同性格、形象、意境的三首樂曲的理解。
2、能力發展目標:讓學生積極動腦、動手、動口,引導他們在欣賞中聽、唱、思、議、記、全方位開拓思維空間,在欣賞中訓練學生的形象藝術思維能力和綜合概括能力,啟發學生通過音樂欣賞進行文學藝術創作,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培養學生對天鵝音樂的感受力、鑒賞力、表現力和創造力,達到藝術熏陶與塑造良好品格的目的。
3、情感培養目標:通過對三首“天鵝”音樂的欣賞,培養學生熱愛優秀音樂文化的感情,促進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懂得繼承并弘揚優秀音樂文化的意義。
(三)教學重點:
通過調動多種感官、感受、理解大提琴獨奏曲《天鵝》的情緒和意境。在優美的旋律中提高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簡單協作能力與群體意識。
(四)教學難點:
用各種藝術表現形式,表達自己對《天鵝》音樂的獨特感受與見解。
二、精選教法,讓學生想學
1、以聲像呈示作為輔助,采用啟發誘導式和師生互動教學方法
以加強視覺享受,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使學生能更高效地學習、掌握音樂知識,并將學生由感性認識逐步引導到理性的分析,拓展學生的音樂視野,發揮學生創造能力,體現現代教育的效能觀。
創設意境、展開聯想,引導學生以主題因素的發展為主要線索,通過對樂曲的分析與描述,層層深入音樂的意境,整體把握作品的脈絡。
教學中,師生雙方互為主體、互相依存、互相配合,教師與學生都處于一種平等、民主、和諧、自主、自覺的角色環境中,通過一系程序,教師與學生在一種自由空間里相互發展,相互創造,相互提高。
2、激勵創新教學方法
整堂課由“情境導入——熟悉樂曲——‘畫面’聯想——合作演繹——創作升華”五部分構成,在教學中采用藝術融合為主要形式,將音樂、美術、舞蹈等直接訴諸于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嘗試將欣賞和創作活動結合起來,創造條件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引導他們在欣賞中聽、唱、思、議、記、看,全方位開拓思維空間,突出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通過課件的展示、教師言語的引導和激發,誘發學生的創作動機和創造靈感,促進學生的多向思維,鼓勵和啟發學生積極探索,勇于創新,對學生富有創意的創作過程和作品,予以肯定和褒揚,培養學生的成功感,促進學生個性的和諧發展。這也是本堂課的亮點。
三、暗授學法,讓學生會學
高中學生已具有初步的音樂理論知識和一定的思維分析能力,經過訓練能夠做到自己識譜視唱。他們對音樂的學習熱情很高,充滿自信的心理特征,我設計了以下學法:
(一)直觀教育方法,通過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印象,為更好地發揮其想象力作鋪墊,進而運用已學過的知識進行創作的嘗試。
(二)在動中學,樂中學,通過參與教學活動中愉快的學習,激發學生的主動探究意識,加深對音樂內涵的理解,更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求知欲,發揮創造精神。
這些方法能使學生的心理得到滿足,同時各顯其能:能畫的畫一幅《天鵝》畫,能舞的跳一段《天鵝》舞,能寫的寫一首《天鵝》頌,并能使學生揚長避短,充分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四、巧設教學程序,讓學生樂于學
課前首先展示課件封面,播放舞劇《天鵝湖》場景音樂。
(一)情境導入
1、向學生展示配有背景音樂具有高雅氣質并寫有《天鵝》標題的頁面
2、簡單介紹樂曲《天鵝》。展示寫有樂曲簡單并附有與樂曲情境相關圖片的多媒體畫面,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二)熟悉樂曲
音頻演繹,學生思考問題,教師在樂曲播放過程中適時地啟發誘導并演唱,學生圍繞問題有目的地進行欣賞。
1、展示寫有思考題的頁面,播放音樂及與樂曲意境相關的動畫視頻。
2、引導學生回答問題,之后師生共同得出樂曲特點,教師介紹樂曲作者與創作背景,以及大提琴的音色和它在管弦樂隊中的作用,并出示大提琴試奏。讓學生現場感受大提琴音色的魅力。
(三)畫面聯想
欣賞樂曲,展示豐富的天鵝圖片的多媒體頁面,教師在此過程中繪聲繪色的進行講解。讓學生沉浸在優美的圖景和旋律中。之后檢測學生對樂曲的理解程度,分組討論,要求學生能情緒、意境、節奏、速度、力度五方面來突破這個重點。
放課件觀賞詩歌音樂《天鵝》,欣賞完后請同學們各抒己見,充分發揮學生自主能力。
(四)合作演繹
鼓勵學生自我聽賞音樂《四小天鵝舞曲》進一步感受“天鵝”的音樂美,要求學生聽賞完后將樂曲的性格、天鵝的形象、樂曲的意境與前一首《天鵝》對比,用最簡潔、用最恰當的詞語概括它們的典型特點,然后再欣賞芭蕾舞《四小天鵝舞曲》,并請同學上臺模仿或自編動作隨音樂表演《四小天鵝舞曲》,教師點評。
欣賞舞劇《天鵝湖》場景音樂:放課件觀賞芭蕾舞劇中的劇情。由學生概括這首樂曲的性格、形象和意境,之后師生視唱樂曲,并用電子琴和其它樂器嘗試演奏。
(五)創作升華
1、大提琴獨奏的《天鵝》樂曲做背景。要求學生根據音樂意境,體會樂曲所達到的情景和神韻,并據音樂意境在電腦上選擇適合的圖畫。展示有大提琴獨奏《天鵝》背景音樂的頁面(課件中出現提示文字:“歡迎來到尋寶屋。請在欣賞音樂的同時,體會樂曲所表達的情景和神韻,并根據音樂的意境,尋找認為合適的圖畫,放到‘學生文件夾’中,希望這里的‘寶貝’能夠滿足您。請同學們試試看!”),之后在電腦上展示學生選擇的圖片。
2、放課件,欣賞芭蕾舞《天鵝之死》。引導學生根據音樂意境畫天鵝,頌天鵝。
在此過程中,我將巡視課堂,參與到學生的創作過程中,啟發和指導學生的創作。學生自主創作結束后,挑選學生富有創意的作品進行展示,請學生闡述創作思路,之后進行評價。這樣讓學生的音樂潛能發揮得淋漓盡致,這也是本堂課的亮點。
課堂小結:如詩如畫的45分鐘就要結束了,這節課我們通過欣賞、視唱和創作等環節,了解三首描繪“天鵝”的樂曲 ,展示課件(板書),有高雅動人的天鵝、有歡快活潑的天鵝、還有優雅哀傷的天鵝,它使我們領略了音樂的神韻和魅力,但愿今天的課能給同學們留下美好的回憶,同時也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學習中養成良好的聽賞習慣,善于發現美、感受美、創造出更多更美的'藝術形象,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
隨后,學生在激昂的場景音樂聲中隨音樂出教室。
五、感悟與反思
俗話說: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具備人本思想的教育理念,自由活潑的教學方式,為我們教師開啟了一片教育新天地。一堂好的音樂欣賞課應該體現“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教學理念,讓課堂教學充滿生命活力,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平等互動與交流,使學生在饒有趣味和充滿情感的情境中輕松愉快地接受美的熏陶,提高審美能力,主動獲得感受與鑒賞、表演、創造、評價等多方面的藝術能力,完成審美教育。作為一名專職音樂教師,我將朝著這個方向繼續努力。今天的說課便是一種嘗試,不當之處,希望得到各位領導和同行的指導、幫助。謝謝!
高中音樂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本節課是高一年級選修課第三課時的內容,是即第一,二課時中國流行音樂概述之后的內容,它所起到的作用是承上啟下:更是從學生興趣出發為了讓學生能夠更進一步走近自己喜歡的音樂,更加了解這些音樂本質的文化。
二:說教學目標:
以校本課程標準為依據,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從學生興趣出發,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結合本課特點,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從音樂本身入手,初步感受這三種音樂的風格;
2)通過對作品的欣賞與辨析,來培養學生的思,辨潛能;
3)通過對這三種風格的欣賞與了解,體會流行音樂的一些內在特點;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三種風格的把握
教學難點;三種風格的辨析
四:說教法
校本教學,以學生興趣出發根據新的課程標準,采用了新的教學理念,教師的課堂角色由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學生學習知識的引導者,參與者和合作者。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采用多種教學形式:
1、創設情景教學法能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采用啟發式、討論式、對比式進行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理解作品和把握知識。
3、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視、聽結合起來,能高度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幅度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并加大課堂的信息容量。
五:說學法
學生強調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學生不再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通過自己的積極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動腦來提高認識,獲得知識。
六:說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學生進入教室,同時欣賞作品“串燒”;
問:剛才你們聽到了什么?(由此引出下一個問題)
(二)導入新課:
1)告訴學生講此課的原因即他們給我的一張紙條;
問:到底什么是嘻哈(hip-hop),說唱 (rap),搖滾(punk),這幾種音樂有什么聯系?
2)請同學們做一道連線題
(三)內容講授
(1)說唱
1)先聽琴猜作品,由此引出第一個內容
2)得出作品名稱《聽媽媽的話》
3)請一個學生演唱幾句
4)全班跟琴演唱此歌
5)小思何為說唱(rap)
6)欣賞一則說唱(rap)動漫
7)請學生談何為動漫
8)欣賞此音樂類型中一些領軍人物的作品
9)小結說唱(rap)
(2)嘻哈
1)通過一則廣告,請學生感性認識嘻哈音樂(hip-hop)
2)請學生初談對嘻哈音樂(hip-hop)的理解
3)教師談何為嘻哈音樂(hip-hop)
4)認識欣賞此音樂類型中一些領軍人物的作品
5)小結嘻哈音樂(hip-hop)
(3)搖滾
1)先聽一首作品《遠航》
2)介紹兩位代表人物
3)通過欣賞體會搖滾(punk)這種音樂形式
4)再欣賞一遍
5)請學生初談何為搖滾(punk)
6)介紹一下概念中的相關知識點,并小結
(四)拓展與鞏固
通過欣賞幾首代表歌曲片段,對它們所屬類型進行比較分類,達到鞏固知識點的目的。
高中音樂說課稿 篇6
一、 對大綱、教材與教學目標的分析與把握
高中音樂新課標中指出: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是提升國民素質的音樂教育。在音樂教學中我們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人文精神的思考、理解和追求。本課的教學重在啟迪、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態。
本課教材是“人音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音樂鑒賞》中的第八單元《劃時代的音樂大師---貝多芬》中第十五節《貝多芬》。這個單元主要探究貝多芬的音樂作品,一共有兩首,分別是《第23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和《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重點是通過學習《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引導學生正確把握貝多芬的作品風格及內涵,了解作品的曲式結構,啟發學生把學習、生活同樂曲所表達的深刻內涵緊密結合起來。
根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音樂知識和感知能力,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初步了解奏鳴曲、奏鳴曲式及交響曲的基礎知識。
。2)能力目標:能夠會唱《歡樂頌》的音樂主題;并能看懂4拍子的指揮圖示。
(3)情感目標:感受、體驗作品的音樂情緒,加強學生對歐洲古典主義音樂及貝多芬精神的認識。
要達到這些目標,單靠教材是完不成的,必須貫徹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必須通過教材引導學生組織學習,構建比較全面扎實的知識結構。
二、教法設計概要
突出音樂學科特點是音樂教育和課堂教學的基本原則。而音樂是聽覺藝術,因此,要堅持以聆聽為主的教學原則 ,在音樂鑒賞活動中不但要聽辨音樂的變化,感受音樂的藝術魅力,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情感的辨別力、表現力和理解力,了解音樂表現的方法手段,培養對音樂形象的感知和體驗。為此,本課教學將結合運用調查法、啟發法、分析法、比較法、合作法等授課的基本方法。
三、學法設計概要
充分調動學生主體意識和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1.在對學生進行學法的指導時,運用體驗、探究、合作等學習方法,啟發學生在對音樂形像與音樂情感的體驗中充分展開想象,建立一定的音樂思維空間。
2.在音樂知識內容的學習方面,采用師生間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避免枯燥的知識灌輸和單一的講解。
3.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包括課前準備),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相關信息,做到會提出問題、能分析問題、善解決問題,增強與他人間的協作能力,享受學習的快樂過程。
四、教學過程概要
本課的主要內容是聆聽《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環環相扣的教學模式進行。
1.課題引入:
、牛雎牎兜23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并選出內容表達正確選項:
a、又名《熱情奏鳴曲》
b、該曲表達的是一種含蓄、優美的情感。
C、以歌頌為主題,曲調莊重舒緩,輝煌燦爛。
d、此曲如莎士比亞的名篇《暴風雨》一樣,也是表現人與大自然搏斗的大無謂精神的。 ⑵請同學選出《第23鋼琴奏鳴曲》的作者:
a、莫扎特
b、海頓
C、貝多芬
d、巴赫
[設計意圖]:通過聽辨音樂和選擇答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一環節做好鋪墊,并引出課題《劃時代的音樂大師----貝多芬》
2.講授新課:
⑴講新課之前,先請幾位同學把我們上節課要求大家針對以下問題收集的相關資料給大家展示一下。
a、貝多芬的生平簡介;
b、貝多芬創作的作品分類;
c、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創作背景及音樂主題;
d、試舉例,說說貝多芬創作的作品主要有哪些?(各組代表介紹)。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展示課外收集相關資料,不僅調動他們積極主動參與音樂教學活動,而且可以培養自主研究學習的良好習慣,為其學習音樂、喜愛音樂,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奠定基礎。
、苿偛旁凇柏惗喾覄撟鞯淖髌贩诸悺边@個問題里面,我們說他一共寫了32首鋼琴奏鳴曲;9部交響曲等等。那么給大家5分鐘的時間把什么是奏鳴曲、奏鳴曲式、交響曲這三個問題,集體探討一下并掌握概念。
[設計意圖]:采用共同學習、探究的形式,深入知識主題,避免枯燥、單一的知識灌輸和講解。
、峭暾雎牎兜诰沤豁懬返谒臉氛,回答該作品體現了貝多芬怎樣的偉大思想?
[設計意圖]:有了以上的音樂知識做基礎,著重培養學生對音樂情感的理解能力。
、确侄舞b賞,聽辨后列出各段的演唱形式、人聲音色的變化,在表達情感,增強藝術感染力中所起的作用。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表現形式及情感的辨別能力和理解能力。
⑸學唱《歡樂頌》主題,體驗合唱情緒與表達的感情。說說它對你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方面有什么啟迪?
[設計意圖]:通過體驗合唱情緒,引導學生正確把握作品的風格及內涵,啟發學生把學習、生活同合唱所表達的深刻內涵緊密結合起來。
、收n堂實踐:引導學生在學唱的同時,感受4拍子的節奏特點,能看懂4拍子的指揮圖示,并嘗試指揮合唱《歡樂頌》主題。
[設計意圖]:通過課堂實踐活動,達到遷移知識,延續創新的目的。
3.拓展與研究
對比聆聽維也納古典樂派的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的作品《未完成交響曲》、《小步舞曲》、《命運交響曲》片段。說說有何異同點?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欣賞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的作品片段,認識古典主義音樂的共同特征及三位作曲家的個性特征。
4.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第九交響曲》的第四樂章,并對“樂圣”貝多芬的生平和坎坷遭遇有了較全面的了解,相信大家也都有不同的收獲。大家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一些挫折與困難,如何正確的面對這些挫折、困難?或許你已經從貝多芬以及他的作品當中,得到了一些啟示??希望同學們都能夠樹立遠大的理想,培養良好的學習心態,勇敢地去面對困難與挑戰。
【關于高中音樂說課稿模板集合6篇】相關文章:
關于高中音樂說課稿集合九篇06-16
關于高中音樂說課稿模板6篇06-10
關于高中音樂說課稿模板集錦五篇06-22
關于高中音樂說課稿模板匯編五篇06-19
關于大班音樂說課稿模板集合8篇06-10
高中音樂說課稿集合五篇06-11
關于高中音樂說課稿模板錦集5篇07-13
關于高中音樂說課稿模板錦集7篇06-25
關于高中音樂說課稿模板匯總七篇06-23
關于初中音樂說課稿模板集合10篇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