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浮力》的初中物理說課稿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8年級(下)第九章第四節《浮力》。下面就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設計理念、教學方法、學情分析、教學程序六個方面說說如何上這節課的。
一、教材分析
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對浮力這一節內容的研究是在前幾節所學知識的基礎上綜合地應用液體和氣體的壓強、壓力等知識來展開的。這一節是本章的重點和關鍵,對浮力概念的認識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學習為學習下一章物體的浮沉、二力平衡等知識奠定了基礎。浮力知識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技術和科學研究有著廣泛的現實意義。
2、重點與難點
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浮力大小的探究過程需要綜合應用舊知識來解決新問題,因而對理論分析和推理論證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初中生側重于對直觀現象進行具體、形象的思維來獲得知識。因此這兩個知識點既是本節課的重點又是難點。
二、教學目標
根據物理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認識確定這一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浮力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學習擬定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和實驗方案;
2.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學習通過實驗總結物理規律的研究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養成實事求是、尊重自然規律的科學態度;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培養與他人合作的精神。
三、設計理念
根據初中物理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節課的實際情況,改變過分強調知識傳承的傾向,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在探究過程中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探索精神、實踐能力及創新意識。
四、教學方法
根據以上設計理念,針對本節以實驗為基礎的特點,確定本節課采用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實驗探究的方法進行教學。通過現象引出課題──猜想假設設計方案──實驗驗證 得出結論──教師點撥 解疑釋惑──創意設計 應用實踐等一系列探究過程,讓學生在自主科學探究的過程中找出規律,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培養觀察、實驗能力。具體教法包括:提問法、談話法、分組討論法、實驗法等。
五、學情分析
任教的學校屬于普通農村中學,有些學生上進心不強,學習態度不夠端正,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宜低起點入手。
浮力現象是學生在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也是他們容易發生興趣的現象。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充分發揮演示實驗與學生實驗的作用,迎合他們好奇、好動、好強的心理特點,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六、教學程序
教學中要以了解、學習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為基礎,掌握知識為中心,培養能力為方向,緊抓重點突破難點,具體設計如下:
1、新課引入:
創設問題情境導入新課。學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上課便以課文四副圖引入課題,引導學生思考造成懸念,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講授新課:
任何物理規律的發現和物理理論的建立都離不開實驗。這節課主要采用實驗的方法來構建浮力的概念。通過圖9-29這個探究實驗,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增強了他們的感性認識。為了使學生能認識到浮力是液體對物體向上托的力,這里我增加設計了一步用手托石塊使彈簧測力計示數減小這樣一個步驟,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托力”的存在。再讓學生通過實驗概括總結出浮力的概念。在此基礎上請同學們從日常生活和常見的自然現象中舉例說明浸入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
在研究浮力的大小時,先讓學生根據前面的學習說出測量浮力大小的方法,然后出示圖9-30的器材,提出問題:如何測量裝水的塑料袋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再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根據課文的步驟進行實驗。實驗時要引導學生逐步進行實驗,得到科學的數據,將一組較好的數據板書到黑板上,引導學生分析數據,得出一個讓學生信服的結論。同時又讓學生感受到了科學家探究科學規律的過程。
最后,利用我們身邊的一些現象討論驗證得到的結論。
3、反饋和鞏固:
這節課教學容量大,所以反饋和鞏固主要留待課后完成。如果課堂上有剩余時間,可請同學回顧板書內容,歸納出通過本節課學到的二種測量浮力大小的方法。一是稱量法,二是阿基米德原理法。歸納出兩個探究過程。
4、布置作業: 課本 P771、3、4
第2題:鼓勵有條件的學生上網查找,和同學交流討論。
【關于《浮力》的初中物理說課稿】相關文章:
中考前物理復習壓強和浮力知識總結09-26
初中英語語法主題教學說課稿11-09
《 文字動畫的制作 》說課稿09-01
遮罩效果動畫制作的說課稿08-31
flash動畫制作說課稿09-01
初中物理中考三輪復習的指導07-06
《制作有動畫效果的幻燈片》說課稿11-02
關于物理的SAT詞匯總結11-23
關于中考物理答題技巧07-23
關于中考物理電學綜合答題的技巧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