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初中化學說課稿范文錦集九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學說課稿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化學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特別是燃料燃燒對環境,是不容忽視的問題。本科結合化石燃料燃燒對環境的影響,說明使用清潔燃料和開發新能源以及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學習本課題教材注意從學生的親身體驗出發,選擇學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見的知識和現象,并配合圖像和繪畫,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感受;同時,注意通過活動與探究、調查研究、小資料核試驗等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習本課題,學生可通過親身體驗探究活動來認識化石燃料對空氣的污染,增強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二、學情分析
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特別是燃料燃燒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但是針對于造成污染的原因以及選擇燃料的依據,學生能從自己的親身體驗出發,通過實驗等方法增強對知識的感受
三、教學目標的確立和理論依據
知識與技能:
了解化石燃料對環境的形象。
認識使用和開發清潔燃料及各種能源的重要性。
過程與方法:
通過活動與探究、調查與研究、小資料和實驗等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可通過親身體驗探究化石燃料對空氣的污染,形成保護環境,愛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了解燃料對環境的影響,懂得選擇對環境污染較小的燃料,認識新能源開發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燃料燃燒對空氣污染的原因,選用燃料的依據及新能源的優點。
四、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選擇
要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以發展,就應引導學生主導參與和體驗各種活動,而不僅僅是被動地學習,擺脫以志士為中心的束縛,促進學生轉變學生方式,同時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引導學生對比分析、討論、進行思考得出結論。
五、教學流程
生活感知:某些燃料燃燒會污染環境;分組實驗:酸雨危害模擬實驗;觀察圖片:酸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討論:1、空氣受到污染的原因;2、如何才能減少有害氣體對空氣的污染;介紹:兩種清潔燃料;閱讀:有哪些可被利用的清潔能源。交流:本節課的收獲。
六、教學過程的設計
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用一問一答問題的形式提出,讓學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燃料燃燒對環境的影響。
2、新課探究
。1)通過小組實驗探究酸雨的危害,發揚小組合作精神培養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表達能力;在界河圖片對酸雨造成的危害產生心靈的震撼,從而形成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思想,從而對我們的生活環境有清醒地認識。
。2)通過市區的環境,明確造成我們生活環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并分析解決的方法,從而從學生內心喚起保護環境,從我們身邊做起的緊迫意識,同時激發對使用清潔能源的渴望。
。3)介紹使用和開發新的能源,通過自學和討論的形式,培養分析對比能力,知道在化學燃料中,天然氣是比較清潔的燃料。
。4)通過閱讀新能源,了解我國在改善大氣環境,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方面所作的工作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3、小結:提出希望,給學生鼓勵,引導努力奮斗的方向。
4、作業
5、質疑
初中化學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離子反應,離子方程式》屬于高一課本第三章第五節,這一節我把它分成二課時。第一課時講離子反應,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第二課時講離子方程式及其書寫方法。把難點分散,重點突出。學好這一內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學反應的本質。既鞏固了初中學過的電離初步知識,又為第三冊電解質溶液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并且正確而又熟練地書寫離子方程式,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它還是歷年高考的熱點,在高考中重現率達標100%。
本課時的教學目的:
知識方面:1、掌握離子方程式的含義。
2、學會離子方程式書寫方法。
能力方面:1、培養學生利用實驗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3、培養學生使用對比,歸納,總結的研究方法。
思想教育方面:培養學生能通過現象看本質,找出事物變化規律。認識到事物變化過程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之所以這樣確定教學目的,一方面是根據教材和教學大綱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想在學法上給學生以指導,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二、教法方面
本課依教材特點,采用螺旋式發展,循序漸進,探究式、問題討論式教學。具體解決重、難點的方法如下:
1、“由舊引新,以舊帶新”的方法:學生新知識的獲得,必須由淺入深,由遠及近,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漸進。如果學生對新知識課缺乏必要的知識基礎,就難以理解新知識。由于上節課已學習了離子反應以及發生條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培養目標。我將這部分知識的學習采用探究式教學,由實驗復習舊知識,引出新概念,由表及里地揭示反應的實質,使學生深刻地掌握離子方程式的定義。并通過關鍵詞的點拔,鞏固了定義的外延和內涵。
2、正確理解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原則:初學者按課本上四個步驟書寫,第二步“改”是教學中的難點?刹捎脝栴}討論式教學,使學生正確理解書中給離子方程式下定義“用實際參加反應離子的符合來表示離子反應的式子叫做離子方程式”。從而得出書寫離子方程式實際上是依據該物質在反應體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來決定寫成離子形式,還是寫成化學式,而不是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的符號來表示。
3.課堂上要有計劃地留出充分的時間給學生進行練習:在此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運用概念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練習中讓學生親身體會到強酸、強堿、可溶性的鹽要寫離子形式,再由學生設計實驗,分析實驗來鞏固知識提高能力。把一堂理論轉化為生動,形象的一堂以實驗為主的新課。既強化了重點又突破了難點,實現教學目標。
三、學法方面
。1)在本節教學中我著重突出了教法對學法的引導。在教學雙邊活動過程中,引導學生用舊知識為指路燈來探尋新知識,層層深入掌握新知識。使學生基礎知識應該扎扎實實鞏固。在學習過程培養了分析,對比,歸納,總結的能力。
。2)這節課我盡可能用實驗來引出問題,解決問題。目的在于使學生明確實驗在化學學習中的重要性,使他們注重自己對實驗的觀察,分析,設計及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
(3)通過授課過程中一系列發散性的設問,使學生明確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學好理論重在要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將知識真正靈活地融入腦海之中。
四、教學程序
1.談談實驗的導入:由于上節課已經學習了離子反應以及發生條件。這部分知識對于高一學生來講并不難,若從定義上復習會使學生感到乏味。但對于溶液中反應本質的深入,他們還非常薄弱。故做以下兩組實驗:
a.鹽酸,氯化鈉溶液和硝酸銀溶液反應b.鹽酸,硝酸溶液和碳酸鈉溶液反應
提問:(1)為什么會產生同一種沉淀,或產生同一種氣體?
(2)是離子反應?
(3)是什么離子參加反應?
結論:Ag++Cl-=AgCl↓CO32-+2H+=H2O+CO2↑
教師指出上述兩條就是離子方程式。引出離子方程式的定義,指出定義中的關鍵字“用實際參加反應離子的符號”。并且引導學生得出離子方程式不僅表示某一定物質間的某個反應,而且表示了所有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這樣導入課使學生對定義有本質理解。把學生引入主動學習的情景之中,產生了學習的動力。
2.談談離子方程式書寫原則:初學者按課本上四個步驟書寫,
第二步“改”是教學中的難點。書中給離子方程式定義“用實際參加反應離子的符號來表示離子反應的式子叫做離子方程式”。而書寫第二步指出“把易溶于水,易電離的物質寫成離子形式;難溶的物質或難電離的物質以及氣體等仍用化學式表示”。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在離子反應中難溶的物質或難電離的物質實際參加反應的微粒是什么?事實上無論是難溶的物質或難電離的物質,只要是酸堿鹽電解質,溶于水的部分都能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它們之間的反應是離子之間的反應。例:CaCO3和鹽酸溶液反應,CaCO3(S)=Ca2++CO32-(溶解平衡)CO32-+2H+=H2O+CO2↑隨著反應的進行不斷促使碳酸鈣的溶解,電離平衡向右移動,使反應趨于完成。但這樣書寫跟課本要求的方法相矛盾。在教學中如何解決這個矛盾,是這節課教學上的一個升華點,也是書寫離子方程式的關鍵。故在教學中可這樣引導:
。1)碳酸鈣在鹽酸溶液中發生的反應是離子之間的反應,參加微粒是離子。
。2)書寫離子方程式實際上是依據該物質在反應體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來決定寫成離子形式還是寫成化學式,而不是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的符號來表示。
碳酸鈣在溶液中主要以固體形式存在,故用化學式。這樣同學很容易理解和接受。這是不防提出這樣一個問題
。1)澄清石灰水中加入鹽酸離子方程式如何寫?
。2)石灰乳中加入鹽酸離子方程式如何寫?根據微溶物主要存在形式,在稀溶液中以離子狀態,在濁液狀態或固態時就寫化學式。這時為了使學生所掌握知識具體化,師生可共同討論歸納出:難溶的物質,難電離的物質(弱酸,弱堿,水),氧化物,單質,氣體等用化學式表示。
第四步“查”也不容忽視,可提問學生應查什么?可用幻燈片:判斷正誤
(1)Fe2++Cl2=Fe3++2Cl-(2)2MnO4-+7H2O2+6H+=2Mn2++6O2↑+10H2O這兩條方程式學生還沒學過,但能用現有知識去判斷,高而可攀,使學生既感到自己的不足,又獲得學習的樂趣。查:(1)質量守衡(2)電荷守衡(3)電子得失守衡(是氧化還原反應)。這種先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從具體問題上找出答案,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3.談談練習選用:由于學生剛剛掌握了離子方程式書寫方法,為了鞏固知識并能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我安排這樣一組問題:
。1)Ba(OH)2溶液能否導電?
。2)能否用實驗來證明?學生一方面進行知識回顧,另一方面進行思維發散。讓學生提出幾個方案,分析,比較。然而展示實驗裝置并演示小燈炮發亮。
。3)在此Ba(OH)2溶液中加入什么物質能使電燈熄滅?這一問題不僅鞏固離子反應知識,而且使創造性思維進一步得到訓練。師生共同分析提出的幾個方案,如用鹽酸,硫酸,硫酸鈉。
(4)用什么方法加入?倒入?滴入?然而按課本P74練習6實驗裝置并演示,請學生觀察現象并分別寫出離子方程式。提出鹽酸,硫酸和氫氧化鋇反應的離子方程式能否都用“H++OH-=H2O”來表示?(5)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A)氨水和硫酸反應(B)濃鹽酸和二氧化錳反應(C)碳酸氫鈉和鹽酸反應。利用這一系列擴散性問題,讓學生產生多種獨創性的想法,改變習慣性單純吸收,鞏固了知識,提高了創新能力,在學習中獲得樂趣。
4.談談總結:對于離子方程式定義的總結,可與電離方程式定義,化學方程式定義進行對比,使定義進一步深化。對于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著重是第二步和第四步一些書寫過程中的注意點。說明并不是所有電解質之間都能用離子方程式來表示,不在溶液或熔融狀態的反應就不能表示。如濃硫酸和固體氯化鈉反應,濃硫酸和銅反應,固體氯化銨和熟石灰反應。體現事物發展規律中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的辯證唯物主義思維。
5.談談應用:離子反應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如:分離分析,水的凈化,電鍍,醫藥,染料,“三廢”處理和生命活動中都有存在。中學階段主要應用在離子的分離和檢驗。如:硫酸根離子的檢驗和氯離子的檢驗。
五、板書設計(用幻燈片)
離子方程式及其書寫方法
一、離子方程式
1.定義:用實際參加反應離子的符號來表示離子反應的式子叫做離子方程式。
2.意義:不僅表示某一物質間的某個反應,而且表示了所有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
附:鞏固練習
1.能正確表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A.碳酸鈣跟醋酸反應CaCO3+2H+=Ca2++CO2↑+H2O
B.鐵跟稀鹽酸反應Fe+2H+=Fe3++H2
C.碘化鉀溶液跟適量溴水反應I-+Br2=2Br+I
D.鐵跟硫酸銅溶液反應Cu2++Fe=Fe2++Cu
2.采用四種不同方法鑒別K2S,K2SO4兩瓶無色溶液,并寫出相應離子方程式。
3.用法0.2mol·L-l的H2S溶液100ml與0.1mol·L-l的NaOH溶液300ml作用,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初中化學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鎂和鋁這一節在整個章節中最為基礎,也是考試中的重點。金屬鎂和鋁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有著廣泛的用途,所以學好這一節,對中學化學的學習,酸,堿知識點的鞏固,有著很大的幫助。
二,教學目標
依據考試大綱,教材大綱,我設定了如下目標:
1.知識目標
。1)了解鎂,鋁的物理性質及原子結構比較
(2)掌握金屬鎂,鋁的化學性質,掌握化學性質與它們原子結構之間的聯系
。3)掌握鋁的幾類重要化合物及其制備,用途
。4)復鹽。明礬的成分,物理化學性質及用途
(5)與鋁及其化合物兩性有關的計算和圖像分析
。ǎ叮┖辖鸺捌涮攸c(定義、熔點等)
2,能力目標
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分析培養學生的'動手觀察能力,比較思維能力,歸納分析能力
3,思維目標
使學生懂得事物之間是辨證統一的思想
。、根據學生的認知思維心理學,在這個年齡,學生的抽象思維還未完全形成,還須借助實驗現象來學習新的內容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方法
。保攸c
。1)鎂,鋁的化學性質——鎂和鋁的最外層電子數目較少,易失去電子而表現出較強的還原性。同時由于鎂的原子半徑略大于鋁的原子半徑,所以鎂的還原性略強于鋁。
(2)鋁的特性——鋁單質在常溫下遇濃硫酸,濃硝酸鈍化。鋁既能與酸反應又能和強堿進行反應。
。3)三氧化鋁,氫氧化鋁的兩性——既可與酸、又能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性質
2.難點
鋁的特性及氫氧化鋁的兩性。
3.疑點
。1)鋁和氫氧化鈉的反應。在這個反應中,其本質是鋁先和水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鋁可溶解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從而促使了反應的進一步進行,所以反應的氧化劑為水而不是氫氧化鈉
(2)對氧化鋁、氫氧化鋁兩性的理解
四,說程序,說教法
為完成以上教學目標,我設置了以下教學程序:
1.聯系實驗問題,引入新課
先將鋁和氫氧化鈉反應,在將鋁和鹽酸反應,讓同學們觀察實驗,再聯系初中所學的,金屬只能和酸反應,但未提到金屬和堿進行反應,從而引出兩性金屬鋁。有了這一引入,學生的情緒就會被調動起來,引起學生的求知欲。
2.新授課的教學方法
通過學生閱讀自學,老師演示實驗來探究引導學生學習鎂,鋁的化學性質。
。1)首先找出鎂和鋁兩塊金屬,讓同學們試著觀察它們,然后研究它們的物理性質,引出原子結構示意圖
。2)新舊知識聯系,總結出鎂鋁和氧氣,其他非金屬氧化物等的反應
。3)在介紹鋁與堿的反應時,可先做實驗,再指導學生觀察思考,并從電子轉移的角度分析得出其反應實質,書寫化學方程式
(4)對于氧化鋁,氫氧化鋁的兩性,可以在做實驗的基礎上分析出反應過程并書寫化學方程式,同時引導學生從理論上予以解釋。
3.鞏固練習
4.師生共建網絡
5.學生自評
初中化學說課稿 篇4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從教材體系上看,《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這個課題是繼上一單元里所學的元素符號,化學式等知識的延伸和擴展,并與元素符號、化學式構成了九年級化學三個重要的化學用語。它在本單元中是聯系質量守恒定律和進行化學計算的“中介”,是進行化學計算的基礎,也是整個初中化學教學的重點之一。是學生學好化學的前提和保證,更是解決化學問題的有力武器。
2、教學目標分析
根據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結合教材和課標,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技能
通過觀察比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通過討論,培養學生總結歸納知識的能力;通過活動與探究,培養學生學習應用化學知識和化學工具的習慣和能力;通過游戲與練習,增強對所學知識的記憶和理解,鞏固和掌握。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學習化學,探索化學知識的興趣,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和嚴密性,以及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3、教學重難點及關鍵
根據教學大綱,教材內容設置及對今后教學的影響,本節的教學重點為,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難點是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教學關鍵是創設恰當的情景,組織好活動與探究,突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教法分析】
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和能力水平,結合教材,考慮到學生在書寫化學方程式可能會出現的錯誤(如化學式寫錯、沒配平、未標條件、箭頭使用不當或遺漏等)。本節課主要采用以學生的活動探究為主線,結合使用談話法,歸納分析法、討論法、實驗法、練習法以及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想一想,猜一猜,試一試,練一練,議一議,做一做”的教學流程中不知不覺地獲取新知識,并充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課堂效率。
【學法指導】
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學是中心、會學是目的。教會學生如何學,是教師的職責,是培養能力的關鍵。本節課我充分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讓他們自己去觀察、討論、分
析,培養其自主能力和勇于探索、創新的精神。這樣做增加了學生參與機會,增強了參與意識,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思考問題的方法,讓學生產生一種成功感,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教學程序】
第一步:想一想(溫故導新)
(多媒體顯示)
1、煤餅燃燒后剩下的煤渣的質量與煤餅相比有什么變化?此反應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嗎?你能用化學方程式把這個反應表示出來嗎?
2、P2+02 點燃 P202 這個式子能不能稱為化學方程式?怎樣才能使它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的化學方程式呢?
[設計意圖]:通過想一想,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系,為新授知識做好鋪墊。通過想一想,把問題做為教學的出發點,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激情,從而引出——如何書寫化學方程式。
第二步:猜一猜(觀察猜想)
。ǘ嗝襟w顯示)1、廣告:“水變汽油,經濟收入驚人,技術轉讓,請有識之士加盟”,同學們,假如你是老板,你是否加盟呢?請談一談你的想法?
[設計意圖]:引領學生思考,得出一個化學反應不是隨隨便便發生的,而是以客觀事實為基礎的,絕對不能憑空想象。
。ǘ嗝襟w顯示)2、教材P93圖片
猜一猜:①第一幅圖片揭示的一個化學反應是什么?左右平衡了嗎?
、诘诙鶊D片左右平衡了嗎?用一個什么化學方程式把它表示出來?
、鄣诙鶊D片中的平衡,是怎樣從第一幅圖中的不平衡變化來的?
[設計意圖]:從圖片形象直觀地告訴學生,H2和0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如何配平的?讓學生既懂得了配平的原理——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又很輕松地接觸到本節課的難點——化學方程式的配平,為下一步突破教學難點埋下伏筆。
第三步:試一試(自主探究)
1、你們看到過“找錯誤”這樣的電視節目嗎?現在我們也來試試,有人說,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這樣的
P+02—P02
請同學們指出這個化學方程式的錯誤有哪些?
。▽W生思考回答:生成物可能不對,沒有反應條件,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2、上述的化學方程式應該怎樣改正?寫出化學方程有哪些步驟?
。ㄏ茸寣W生們熱烈討論,找錯誤,然后讓學生閱讀課本,歸納步驟。) 4P+502 點燃 2P205
第一步:將磷、氧氣的化學式寫在左邊。P202的化學式寫在右邊。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畫一條短線。
第二步:配平:因為左邊有兩個氧原子,右邊有四個氧原子,兩數的最小公倍數10,所以在氧氣前面配上5,在P205前面配上2。式子右邊的磷原子個數是4,左邊磷原子個數是1,因此要在P的前面配上4(適時點撥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數法)。
第三步:標明化學反應發生的條件,把短線改成等號。
3、化學反應的信息是否都反應在化學方程式中了呢?
演示: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下的實驗,有氣體生成。
4、能不能在化學方程式中表示出這一信息?
。,在氧氣下的化學式后面用向上的箭頭表示。)
演示:氫氧化鈉與硫酸銅的反應,有沉淀產生。怎樣在化學方程式中表示這一信息?
(在氫氧化銅的化學式后邊加一個向下的箭頭。)
5、是不是見氣體和固體就不加箭頭呢?請你們看書自找答案。
[設計意圖]:強化理解、鞏固練習。讓學生自主的去探索化學方程式的配平。使學生在嘗試中知道化學方程式書寫的步驟。有利于學生能力的發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第四步:練一練(講練結合)
(多媒體顯示)
1、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是否正確,如不正確,為什么?
、貴e+02點燃 Fe02 ②Fe+02 點燃 Fe304
2、試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鋁在氧氣中燃燒
(2)鐵在氧氣中燃燒
。3)水通電分解
(4)一氧化碳(C0)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設計意圖]:學生動手獨立完成,教師來回查看。幫助學生指點、糾正。反饋學生在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上還存在什么問題。讓學生在練習中掌握本節重點。
第五步:議一議(小結提高)
1、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是什么?
2、書寫化學方程式時應注意什么?
(多媒體顯示)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 口訣
1、寫 左寫反應物,右寫生成物。
2、配 寫好化學式,記得要配平。
3、注 短線改引號,條件要著明。
氣體和沉淀,箭頭要分明。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本節所學知識,師生共同小結。讓學生體會要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
第六步:做一做(課節鞏固)
1、游戲。將學生分成六組,每組領取一塊小黑板和一個塑料盒子,盒子里有各種有磁性的卡片,包括字母、數字、符號等。每個盒子里卡片都能在小黑板上拼成一個完整的化學方程式。1~4組盒子里有干擾卡片,5~6組提供反應的文字表達式。1~4組分別拼出了硫、鋁、鐵、鎂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5~6組拼出鋅與稀鹽酸反應,氫氧化鈉與硫酸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設計意圖]:用游戲的方式取代傳統的紙筆練習,讓學生鍛煉眼、手、腦的協調能力,將理論學習知識搭上趣味,愉悅、競爭的載體,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體驗獲得知識的過程,培養合作意識。
2、教材P99:1題、3題、4題。
3、根據信息寫化學方程式
(1)汽車尾氣中含有C0、N0等有害氣體,可在用鉑、鈀做催化劑的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綠色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一種氣體和空氣中體積分數最大的一種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在宇宙飛船的火箭推進器中,常裝有液態肼(用N2H4表示)和液態雙氧水(H202),它們混合時發生反應。生成氮氣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設計意圖]: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通過學生的做。反饋學生存在的問,下次上課時予以糾正。布置相應的針對性訓練題。
初中化學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及中考分析
酸堿鹽的復習是初中化學復習的重點,也是難點,在教材中有很重要的地位,酸堿鹽與現實生活聯系密切,是中考中基礎題(如填空題、選擇題)、實驗探究與開放性題、信息題型的知識區域,考查學生知識的形成過程與方法,實驗探究能力,滲透理論聯系生產生活實際的知識。
二、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分析,本節課主要達到以下“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知道常見酸堿鹽的通性和用途,認識酸堿的腐蝕性;初步了解稀釋濃硫酸的方法;知道酸堿性對生命活動和農作物生長的影響;了解食鹽、純堿等鹽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稱和作用;知道復分解反應及發生的條件;會用酸堿指示劑和pH試紙檢驗溶液的酸堿性。
2.過程和方法:通過酸堿鹽知識的討論、歸納小結,培養學生總結知識,使知識系統化、網絡化的學習能力;在知識遷移題、實驗探究性問題、開放性試題、趣味性題、信息題的解決過程中培養學生應用酸堿鹽知識全面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建立學科內多知識點的聯系,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保持和增強學生對化學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樹立保護環境、關心愛護環境的意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酸堿鹽的概念,通過化學實驗,將常見的酸堿鹽的性質進行對比總結,歸納出酸堿鹽的通性,掌握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和應用,培養學生對類似酸堿鹽的性質進行推測的知識遷移能力。
2、教學難點:理解酸堿鹽的概念,掌握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和應用,根據酸堿鹽的性質分析常見離子的檢驗,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發散思維能力。
四、教學方法選擇
為達成以上教學目標,準備采用包括問題和實驗探究法、講授法、討論歸納法等過程式教學方法。采用"問題探究式"和“討論式探究”的復習法,即先給出實驗題例,通過對題例的探究暴露錯誤,討論發現問題,帶出知識點,引出方法,由此教會學生歸納整理知識的能力和科學探究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應用能力,實現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復習.
五、教學過程設計
圍繞教學內容中的重點,難點精心設計編排一些具有針對性的提問,實驗習題,在練習、討論探究中讓學生復習酸堿鹽的知識的同時,能力和思維得到提高,科學素養得到升華。 引入課題:由前面物質分類中的化合物引入,這節課復習化合物中的酸堿鹽,重點掌握它們的性質和用途,酸堿鹽之間要發生復分解反應的條件。
1、常見的酸堿鹽
活動探究一,讓學生討論回顧常見酸堿鹽,提出問題:你對它們有多少認識?讓學生了解它們的俗名和化學式,并探究這些物質的類別,引導學生如何認識酸堿鹽,敘述酸、堿、鹽的概念,認識實驗臺上提供的物質的類別,為下一個活動打
2、酸堿鹽的通性和反應發生的條件
再由用途體現性質過渡到化學性質的復習。首先提問:同學們你對常見酸堿鹽的化學性質有哪些認識?如鹽酸、氫氧化鈣、碳酸鈉、硫酸銅分別能跟哪些物質發生反應?揭示課題:通過化學實驗,驗證某些物質之間能發生反應,觀察并描述實驗現象,并正確書寫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部分學生板演,師生共同評價,從而歸納出酸、堿、鹽的通性。從所寫的化
學反應方程式歸納出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的概念和反應發生的條件。
3、探究應用
展示另一個探究活動題目,提問,下面這個探險隊員硫酸怎樣走出小山?請你幫幫忙給他指指路。根據學生討論分析并給以適度的引導,在探究中復習鞏固酸的化學性質。再由學生寫出相關的化學方程式,鞏固復分解反應和置換反應發生的條件,在興趣、討論、質疑中愉快的學習,培養學生知識遷移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最后讓學生利用堿、鹽的化學性質幫助氫氧化鈣、硫酸銅順利通過小山,作為課后探究,讓學生鞏固酸堿鹽的知識讓學生學會審題,學會探究,學會解答開放性題,培養探究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總結評價與反思
讓學生對本節課知識進行自我總結回顧,不但要弄明白學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還有哪些問題沒弄清楚?通過展示板書設計進行反思回顧,整理歸納,并通過精選的練習拓展延伸,并提示下節課將從物質的鑒別,推斷,實驗研究,除雜等反面進行綜合復習下基礎。說出你最熟悉的一種物質的用途;芰。
初中化學說課稿 篇6
一. 教材分析
從知識結構來說,空氣對學生來說是一種非常熟悉的氣體,教材選擇了空氣作為初中化學中接觸物質知識的開端,不僅承接了小學對空氣知識的介紹,更重要的是它與人類的生活關系最為密切,是人類不可離開的天然物質。空氣污染對人類的危害也是學生經常見聞的,而需要科學方法測定空氣組成成分帶給學生從未有過的體驗。通過對它的認識和了解,可以比較順利地引導學生進入化學世界來探索物質的奧秘。
1. 目標確立:
、磐ㄟ^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認識空氣的組成,學習從混合氣體中除去某種氣體進而測定其含量的方法。
、平Y合社會生活了解空氣是一種重要的資源。
、峭ㄟ^驗證通風不暢環境中空氣與新鮮空氣的區別和認識空氣質量日報,增強關心環境、關愛自然的意識和責任。
、仍诜治隹諝饨M成的基礎上,初步認識混合物、純凈物的概念。
2. 重點及難點,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重點:讓學生認識空氣對人類和自然界的動植物的重要意義。知道空氣是重要的自然資源。
難點:設計實驗方案,測定不同環境中空氣的成分。
突出重點方法: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儲備對空氣進行重新認識,通過學習和討論較為理性、科學地整理自己對空氣的理解,并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突破難點方法:給學生講清該實驗的反應原理、實驗裝置、操作要領。最后再把學生的思維擴出去:你還能設計哪些實驗來證明這一問題?(可留作課外作業,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
二. 教學方法
本節課采用了啟發式,邊實驗,邊觀察,邊討論及科學探究,自學等綜合性的教學方法。根據化學教材學科的特點,從學生的認識規律出發,以實驗為基礎,理論為線索,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實驗探究,邊實驗,邊討論,邊比較,進行探究性學習,突出獲取知識的主動性,同時發展學生的智能,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三. 學習方法
由于客觀條件所限初三學生動手操作能力還不是很強,為了有意識的鍛煉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本節課主要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主動參與,親密合作,討論交流為主旨學習方法,真正做到了把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成為了課堂小主人。
四. 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流程按照我!皫煂健钡慕虒W模式可歸納為: 激發情趣,出示目標---出示自學要求---學生自己動手實驗(重點)---實驗探究---活動天地(自學)---當堂訓練。
1. 激發情趣、出示目標: 課件出示①②③④
導入新課:上課開始,教師富有激情地表白:空氣是我們非常熟悉的物質,我們每時每刻都生活在空氣的“海洋”里,離開了空氣一切生命就不符存在。那么:(課件出示)
(1) 你知道空氣是純凈物還是混合物?
(2) 空氣中含有哪些物質?
意圖: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
2. 學生積極回答對空氣的認識。(課件出示——空氣成分)
意圖:給學生一個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認識能力。
3. 在認識空氣成分的基礎上,將問題引向深入:
同學們都知道氧氣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測定空氣的中氧氣的含量呢?同學們感興趣嗎?好!今天就給大家提供一個平臺。請你設計實驗進行證明。
4. 在教師的點撥下,引導學生思考實驗思路。同時需要學生明白:(課件出示)
(1)實驗目的。
。2)實驗原理,引 導思路:
a.如何將密閉容器中的氧氣消耗掉而又不產生新的氣體?
b.如何測得消耗掉氧氣的體積?
。3)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實驗,觀察現象,記錄數據。
。4)討論與交流,得出結論。
重點討論:同學們實驗結果差別較大,你認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學生各抒己見。最后教師總結。
。ㄕn外研究性學習:你還能設計出什么實驗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意圖: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實驗探究能力,真切體會到實驗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5。教師小結空氣的成分,并引出混合物、純凈物的概念。學生以具體的例子為感知對象,形成對混合物、純凈物的認識。
意圖:鞏固純凈物,混合物的概念。
6。自學“空氣是一種重要資源”知道拉瓦錫首先得出“空氣是氧氣組成的結論”。 意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7.認識空氣質量日報。學生自學,明確日報內容,體會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
意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8。探究實驗:空氣質量的差別。
學會采集氣體樣品方法,學會如何驗證二氧化碳。進一步增強環保意識。 意圖:鍛煉動手能力,使學生獲得深切的真實感受。
9. 當堂練習. 意圖:鞏固所學重點知識。
初中化學說課稿 篇7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金屬的化學性質》是九年級化學第八單元課題2的內容,具體內容主要有常見金屬的三點化學性質及置換反應的定義。本課題是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對金屬的化學性質進行較為深入、系統地學習,這樣使元素和化合物知識更加完整。它側重于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的理解和能利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些
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獲得提高,而且學好本課題為以后學習酸、堿、鹽打下良好的基礎。
2說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確定必須科學、簡明,切合教材要求,符合學生實際,切實突出重點,體現全面性,綜合性和發展性。鑒于理解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僦黎F、鋁、銅等常見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诔醪秸J識金屬活動性順序和置換反應
③能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對有關的置換反應進行簡單的判斷,并能利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2)過程與方法:
、俪醪綄W會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能用文字、圖表和化學語言表述有關信息
、诔醪綄W會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幫助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勇于創新和實踐的科學精神
、谂囵B學生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激發和增強對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
3教學重難點
我是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材內容設置及對今后教學的影響來制定教學重、難點的。教材介紹了金屬與氧氣、金屬與酸、金屬與鹽的反應,這三點化學性質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金屬的活動性強弱;為今后學習酸、堿、鹽的知識做了鋪墊;而且金屬在生活、生產中的廣泛應用;所以,我確定本課題的重點是通過實驗探究認識金屬活動性順序。由于金屬活動性順序比較抽象,需要學生記憶,而且在運用時需考慮一定的條件;又緊密結合學生對金屬的認識、思維能力、生活經驗以及這個年齡段的特征等因素,我確定本課題的難點是運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生活、生產中的實際問題。
4教法分析
根據新課標及教學目標的要求,以及結合教材和學生的特點:
本節課主要采用實驗探究法為主線,結合使用啟發法、歸納分析法以及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新課標要求,初中化學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教材的重點放在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探究上,采用實驗——討論的探究模式,設計這些探究過程,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善于動手、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能力,使學生學會從客觀事實中歸納得出結論的方法,使學生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再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和能力水平以及年齡特征,所以我以實驗探究法為主線。使學生通過探究過程,了解常見金屬活動性順序,突出重點。再結合使用一些輔助的教學方法幫助同學們運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一些實際問題,突破難點。多種教學方法互相穿插滲透,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優化課堂教學,使課堂教學達到最佳效果。
5學法指導:
根據學習目標要求,學生的學習主要采用以下學習方法:實驗法、歸納總結法。實驗是反映化學學科特點,學習化學知識的最有效途徑。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邊觀察、邊記錄、邊思考,在教師指引下按科學的方法處理所得的材料,得出結論。這樣強化學生的實驗能力和觀察能力,逐步學會分析現象得出結論的方法。結合歸納總結法,指導學生進行綜合歸納能力的訓練,提高學生對所得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的能力。
6教學程序
為使學生對金屬活動順序的探究緊湊、有效,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特意把置換反應的概念放在金屬的化學性質探究之后討論,并在教學程序的最后,通過反饋練習來鞏固,以求得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創設情境,溫故導新以科學事例創設情境,回憶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在現今考古中,發現從地下出土的文物里,金銀器具總是比鐵器保存得完整、完好,而且年代比鐵器早。你知道為什么嗎(設計意圖)以科學事例創設情景,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認識到科學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寓示著本課題的重點。
二:活動探究,探索新知
1、金屬與氧氣反應;
2、金屬與酸的反應(改進);
3、金屬與鹽溶液的反應。
化學方程式:
置換反應:
設計意圖:
通過三個探究過程:1.金屬與氧氣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 2.金屬與酸反應的劇烈程度 3.金屬與鹽溶液的置換。采用實驗——探究的模式讓學生從探究中發現知識,通過對幾種金屬活動性的比較,進而引出常見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用途,突破重點。在每個探究后都精心設計問題或列舉事例,聯系生活、生產實際,加強對金屬活動性運用的學習,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消化,并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再緊密結合課后精選的反饋練習,達到突破難點的目的。
(三)交流討論、歸納小結。學生回顧、反思,課堂小結。
使學生通過實驗探究,比較金屬活動性強弱,突出重點。通過同學之間的交流、合作,體驗探究活動的樂趣,使學生能對獲得的信息進行簡單的加工處理,培養學生比較、歸納、分析、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四)練習反饋,鞏固新知
設計意圖
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團結協作中獲得成功,增強學好化學的自信心。通過反思,總結自身獲得的經驗和不足,增強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促進學生把知識轉化為自己的內在智慧,啟發學生反思有助于學生的自我反饋、自我調整、自我完善,使學生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通過學生的反饋、反思,聯系實際教學過程,有利于教師總結、反思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的經驗和不足以及發現的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對策以及補救措施。()這樣有利于激發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創造性,使教師不斷深入地鉆研、體會教學理論,從而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和能力
交流討論歸納小結
【小結反思】談談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設計意圖
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團結協作中獲得成功,增強學好化學的自信心。通過反思,總結自身獲得的經驗和不足,增強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促進學生把知識轉化為自己的內在智慧,啟發學生反思有助于學生的自我反饋、自我調整、自我完善,使學生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通過學生的反饋、反思,聯系實際教學過程,有利于教師總結、反思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的經驗和不足以及發現的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對策以及補救措施。這樣有利于激發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創造性,使教師不斷深入地鉆研、體會教學理論,從而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和能力。
板書設計:
第八單元 課題2 金屬的化學性質
金屬的化學性質
1、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2、金屬與酸的反應現象:金屬表面有氣泡冒出。
結論:(1)根據反應劇烈程度可知同種金屬活動性:
Mg > Zn > Fe > Cu
。2)金屬活動性較強的金屬才能與酸反應生成氫氣
3、金屬與某些金屬化合物溶液的反應
2Al+3CuSO4 ==== 3Cu+Al2(SO4)3
Cu + 2AgNO3 ==== Cu(NO3)2 + 2Ag
結論:(1)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Al > Cu > Ag
。2)活動性較強的金屬能把活動性較弱的金屬從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換出來。
置換反應
1、定義:由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與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2、特點:A+BC=AC+B
7:教學理念:
側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參與意識,合作精神,思路的綜合評價。
聯系生活、生產實際,加強對金屬活動性運用的學習,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消化,并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再緊密結合課后精選的反饋練習,達到突破難點的目的
初中化學說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安排在第一冊課本知識學完后講授。本節教學內容是對課本中出現的空氣污染、水污染、白色污染以及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溫室效應、酸雨、臭氧層空洞等環境問題的總結,是一節歸納復習課。
環境問題,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也是近年來中考的熱點考點之一。在教材中,環境問題倍受關注,出現頻率較高,但知識點較分散。本節課不但對整冊書有關環境知識進行了歸納總結,并且對相關知識加以擴展,講授過程中注重中考熱點問題的滲透,使學生學習目標更明確,更輕松,做到有的放矢。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對環境問題有個整體認識,使知識更加全面、系統。
教師在認真研究、分析教材后確定小組活動內容——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居室污染、本地環境狀況調查,供學生選擇。這樣做可使全體學生都動起來,讓其“有事能做”,“有事可做”,“有事愿做”。
二、學情分析
學生學習化學已有了半年的時間,對于環境問題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懂得了學習化學的任務之一,就是解決環境問題。但掌握的知識零散,對知識缺乏整體認識,缺乏理論和實際聯系的能力。因為學生的學習任務重,無時間參加一些有關環保方面的活動,可以鼓勵學生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比如維護校園環境衛生等。針對學生合作意識較缺乏的現狀,在講課前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分別進行調查研究、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并將本小組的學習成果以網頁作品的方式呈現給大家,這一過程將培養學生組織活動、協作學習、與人交流、溝通等社會實踐能力。
本節的教學要求不高,難度也不大,在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具體情況自行設計活動形式;顒拥淖谥际鞘姑總學生都動起來,在教學中要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參與,在活動中受到教育和啟發,提高環境意識。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绷私庠斐森h境污染的原因及危害性;了解防治環境污染的初步知識。
⒉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增強環境保護意識。使學生明白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是唯一解決環境問題的途徑。
能力目標:
、迸囵B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科研意識,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等。
⒉培養學生組織活動、協作學習、與人交流、溝通等社會實踐能力。
、硨W會資料的收集、整理,培養學生從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將知識加工整合用于實踐的能力。
4.將成果以網頁的形式制作出來,使學生有較強的成就感,從而增強學生在學習上的主動性和自信心。
德育目標:
通過正確認識環境和環境問題,體會化學在美化改善人們生活的同時,也會帶來負面效應,認識到事物具有兩面性,使學生認識到人類的行為與環境和諧的必要性,激勵他們保護家園,積極投身環保,樹立主人翁社會責任感。
四、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居室污染、白色污染以及社會觀注的熱點環境問題的來源、危害與防治,本地環境狀況的調查分析。
難點:課前資料的收集與整理、網頁的制作。
課時安排:1課時
五、學法的確定
各小組根據選定的活動內容,主要從污染來源、危害、和防治三方面收集有關文字、圖片、視頻、圖表等資料。在活動中會搜集到大量的資料和學習一些相關的知識,但這些知識是零散的、無序的。在老師的指導下對這些知識、資料進行認真地、細致地梳理,通過組內協作學習的方式,達到使認知系統化、有序化的目的和宗旨。
六、教學方法的確定
舊的、傳統的學習觀認為,學習發生與否取決于教師的教授,學習的過程就是教師呈現、組織和傳遞知識的過程,學生的任務就是像“海綿”一樣地盡可能多地吸收教師傳授的知識。當前的教育理念,則傾向于將學習看成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學習是一個主動的、有目標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斷轉化和修正教師所提供的信息,然后以一種具有個人特點的,有意義的方式來建構新知識,由于學生擔負這一責任的意愿和能力會有所不同,需要教師給予一定的幫助。
根據這一教育理念,教學過程中采用:“師生共同探究式”教學模式。
這種模式中,師與生的關系是平等的。具體指在教師的指導和安排下,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每一小組針對某一主題開展調查研究、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并將本小組的學習成果以網頁作品的方式呈現給大家,也就是說本節課中教師的“教”,主要是在課外,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留給了學生才華展現的機會,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七、教學過程設計
1.設置問題,引入課題
通過五幅畫面的對比,提出問題:四幅畫面給我們的感覺有何不同?為何有如此大的差異?什么原因造成的?由學生思考回答,引出環境污染這個課題。
2.學生討論回答
什么是環境污染?環境污染的類型有哪些?這些污染對人類的危害是什么?造成這些污染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污染對我們生活影響最大?有什么解決方法?我們身邊有哪些環境污染?我們自身應該如何去做?
學生回顧已學過的知識,結合課前通過查閱資料獲取的知識各抒己見,討論得出每小組自己的觀點。
⒊教師歸納、總結、講解
教師在學生的討論過程要注意進行適當的引導和啟發。討論性發言結束后,對同學這次活動中的關鍵問題進行評價和總結。然后按大氣污染→酸雨→臭氧層→溫室效應→水污染→土壤污染→居室污染→白色污染→綠色化學的順序對學生查閱的知識、討論的結果進行歸納總結、講解。
在教學過程中,肯定學生的成果,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參與,在活動中受到教育和啟發,提高環境意識。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身邊的環境保護活動,從自身做起,從每一件小事,每一個細節做起。
⒋布置作業
(1)必做題:A、每個同學通過查閱資料找出一個有關環境污染的典型社會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辦法。
B、每個同學找出三到五個有關環境問題的題目,并做出相應的答案。
(2)探索題:今天我們研究了有關環境污染的知識,還有很多方面我們沒有涉及到,請通過各種途徑,觀察身邊的現象,以“環境和我們的生活”或“邢臺環境現狀分析”為主題寫一篇小論文。
其中探索題為學有余力的學生而準備,可以在課外興趣小組中交流,或在黑板報中登載,旨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
初中化學說課稿 篇9
一、教學理念:
化學作為一門學科與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社會的發展促使化學不斷的發展,化學的發展又推動著人類社會前進的腳步。因而,要積極挖掘生活中的化學,讓學生體會化學與生產生活的關系,進而產生研究的興趣,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本課充分體現了這一點,通過學生猜想、親自動手實驗、觀察、最終得出結論。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親身經歷了知識的發生過程,使學生的創造力得到了培養。而且本節課通過多媒體的輔助增大了課堂容量,整個教學過程以最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和個性形成為目標。
二、教材分析:
。ㄒ唬┍竟澱n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人教版四年制初中化學第二章第二節的內容,是本章本冊以至初中化學的重點內容,氧氣是學生在初中化學學習中系統地認識具體物質及其變化規律的開始,也是通過實驗驗證氣體性質的開始,為今后的學習奠定了基礎。本節教材分三部分:氧氣的物理性質、氧氣的化學性質和氧氣的用途。這三部分應以氧氣的性質為中心,尤其的它化學性質,因為物質的性質決定了物質的用途。本節課我采用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的順序,使學生逐步學會掌握物質(單質和化合物)概念的一個系統模式。為以后探索別的物質如氫氣、二氧化碳等做鋪墊,從而使學生掌握認識物質性質的程序。
。ǘ┙虒W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氧氣物理性質和一些主要用途,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并了解有關的實驗現象及操作步驟。理解化合反應、氧化反應的概念。
2、過程與方法: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探究性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使他們逐步學會通過實驗來研究物質極其變化規律的科學方法。進而使學生感悟和理解氧氣的性質。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與討論,初步學會運用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并用化學語言進行表述。通過對氧氣用途的了解,進一步感受化學與人類生產生活密切相關。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實驗,增強學生對化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良好、融洽的師生關系。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探究性實驗,使學生獲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態度。
。ㄈ、重點和難點:
重點:1、氧氣的化學性質2、化合反應、氧化反應概念的建立。
難點:通過實驗來探究氧氣化學性質及對實驗現象的準確描述。
(四)、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三 、教學方法:
由于本節課在教材中地位的重要性,在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采取了邊實驗,邊觀察,邊探究的方法,組織學生親自動手實驗讓學生親歷知識的發現過程,教師參與到學生當中,指導、答疑,師生之間不停的進行"信息"交流,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積極性的提高。盡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樣做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四、說學法:
本節課是通過實驗探究來獲取新知識,為了實驗能順利的進行,在課前指導學生進行必要的預習,課堂上利用學生分組實驗和小組討論,使學生在溝通中創新,在交流中發展,在合作中獲得新知。在實驗中真正體會了進而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能更好的掌握知識的本質和獲取知識的方法。
五、教學流程:
。ㄒ唬┞撓瞪顚嶋H、導入新課:
化學這一學科的特點就決定了化學與生活實際是密切相關的。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結合本節課的教學理念,我采用了"神舟五號"升空的電腦動畫演示來引入課題。讓學生通過生動直觀的動畫演示,充分體會到"神舟五號"升空時的壯觀和對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了解。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愛國主義教育的時機。讓學生表達此時的想法和心情,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很快能融入本節課的學習和研究中。同時教師根據學生的想法和所提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是什么產生了如此大的推動力,使巨大的火箭能夠飛向太空呢?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本課,真正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能讓學生體會到化學與生產、生活實際聯系密切。從而為學習本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ǘ┲饘由钊、講述新課
氧氣的用途不僅體現在科技上,生活中它的用途更為廣泛,在這兒我調整了課本順序,由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根據自己生活的積累談談氧氣有那些用途?學生展開討論,
得出結論:(多媒體展示氧氣的用途圖片)教師適時的設疑,是什么性質決定氧氣有如此重要的用途呢?(學生思考)進入本節課的研究中。
1、氧氣的物理性質
:研究物理性質通常從那幾個方面出發?學生回答,教師通過展示一瓶氧氣讓學生進行觀察,提出問題:(1)在通常情況下氧氣的色、態、味?(2)氧氣和空氣的密度值,你從中得到什么結論?(3)魚兒在水中能自由生活,為什么?市場上賣魚的,為什么過一段時間要向池里舀一些水或通一會空氣?(4)如果條件改變氧氣的狀態發生變化,固態氧、液態氧是什么顏色?學生進行思考,再通過觀看氧氣的物理性質(三態變化的圖片)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通過思考分析、討論,學生能歸納出氧氣的物理性質。
2、氧氣的化學性質:
這部分內容既是本節重點又是難點,這部分我主要采用探究性實驗學習的模式進行教學。由于學生剛開始學習化學,學習物質的性質,剛開始接觸化學實驗,所以,講課時我注意引導學生想到(或觀察到),這些物質在空氣(或純氧)中預熱(或點燃)前并不跟氧氣發生反應;點燃后再觀察它在空氣中能否持續燃燒,以及燃燒時的現象;繼而觀察它們在純氧中燃燒現象,最后才是對生成物的檢驗。以上這一系列有目的的思維性觀察,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訓練學生科學態度、科學方法的有效之路。在教學中注意啟發,并有程序地教給學生操作實驗的技巧、注意事項、燃燒現象的語言描述及文字表達式。
木炭、石蠟在空氣中燃燒學生比較熟悉,為了更好的理解氧氣的化學性質,我對教材順序進行了調整,將、放在一起,采用學生分組實驗的方法進行:提出問題(1)(2)再提供給學生儀器和藥品,并用多媒體展示問題及注意實驗注意事項。學生實驗、觀察、匯報現象、得出結論。然后我再通過播放木炭、蠟燭在氧氣中燃燒實驗的圖片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認識。使學生得出正確的結論并填入表格中。學生分組實驗可激發學生的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溝通中創新,在交流中發展,在合作中獲得新知。
硫在氧氣中燃燒和鐵絲在氧氣中燃燒這兩個實驗有它的特殊性(硫點燃的時候污染空氣,鐵絲不容易被點燃),因此我采用師生合作的方法完成,學生匯報現象是再播放燃燒時的圖片,使實驗再次呈現,加深學生的記憶。
:硫在氧氣中燃燒
我采用教師先演示學生觀察,然后提出問題的方法(多媒體展示):
問題: (1)、(2) :鐵在氧氣中燃燒
問題:(多媒體展示)
。1)鐵絲在空氣中能燃燒嗎?如果給它提供足夠的氧氣,能燃燒嗎?怎么樣才能讓它燃燒起來?
。2)將鐵絲繞成螺旋狀并系一根火柴會怎樣?集氣瓶底放少量的水和細紗起什么作用?
共同討論后,教師演示,通過觀察學生可以得出現象和結論
總結結論:反應條件(點燃)和物質濃度對化學反應有影響
氧氣的化學性質,由學生根據物質在空氣、氧氣中燃燒的現象的比較,小組討論,學生能夠得出: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在點燃或加熱條件下能與許多物質發生反應,同時放出大量的熱。,使學生懂得: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用途又體現性質的辨證關系。
最后通過對氧氣化學性質的四個文字表達式對比分析,讓學生歸納出初中階段要有氧參加的反應就是氧化反應。在通過碳、硫、磷、鐵與氧氣反應的特點——多變一,得出化合反應的概念。進而強調它是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之一。從而,使學生從邏輯上分清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是從兩個不同的側面描述反應類型的方法。經過討論,再歸納概念,學生容易接受,突破了難點。
。ㄈ╈柟叹毩暎焊鶕竟澱n的重難點我設計了鞏固練習,培養學生對新知識的運用鞏固能力。由于多媒體的采用,增加了課堂的容量,使學生能夠充分的檢驗本節課的收獲和掌握的程度,并能夠得到訓練和強化,使知識和技能也能夠得到發展。
。ㄋ模┓此寂c體會:由學生先談對本節課的認識體會和收獲,并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獲得了哪些方面的發展。對本節課還存在哪些疑惑,思考。學生相互補充。師生共同評價。教師點撥升華。
【有關初中化學說課稿范文錦集九篇】相關文章:
有關初中化學說課稿范文錦集5篇07-25
有關初中化學說課稿范文錦集8篇07-20
有關初中化學說課稿范文錦集七篇07-27
有關初中化學說課稿范文錦集十篇07-26
初中化學說課稿范文錦集9篇07-16
初中化學說課稿范文錦集6篇07-12
初中化學說課稿范文錦集10篇05-22
關于初中化學說課稿范文錦集六篇07-25
關于初中化學說課稿范文錦集10篇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