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初中音樂說課稿范文合集9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音樂說課稿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中音樂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草原牧歌》是人音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本單元以蒙古族音樂作為教學內容,充分體現了《新課標》中弘揚民族音樂教育理念,讓學生在傳承音樂文化過程中增強中華民族音樂文化意識。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銀杯》屬于民歌中的風俗類歌曲酒歌。曲調短小、節奏整齊。由兩個樂句組成的一段體結構,音樂歡快、熱情。
二、【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通過聆聽、模唱學唱《銀杯》,指導學生運用律動和固定節奏性伴奏等多種手段體驗多聲部音樂形式,并能夠多種形式演唱歌曲。
2、知識與技能:通過學唱《銀杯》和對比欣賞《牧歌》,了解長調、短調的音樂特點,并學會分辨長調與短調;了解民歌,知道一段體結構,會劃分樂句。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演唱歌曲《銀杯》體會歌曲的意境,了解蒙古族的音樂文化及獨特的藝術特點。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唱歌曲,了解民歌一段體,區分長調與短調。
難點:準確地演唱歌曲中的裝飾音和大跳并能用固定節奏型為《銀杯》伴奏,體驗多聲部音樂形式;
四、【學情分析及教法和學法】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剛剛從小學升入初中的七年級新生,根據他們活潑好動、模仿能力強的特點,我采用奧爾夫教學法、克洛茲教學法和柯達依教學法三大系中的聲勢律動、體態律動和柯爾文手勢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聆聽、律動、表現中感受音樂的快樂。
五、【教學策略】
本節課我以銀杯為主線、牧歌為隱線,讓學生了解長調、短調,在對比中了解音樂。從橫向、縱向、縱深三個方面進行教學。橫向是歌曲的結構脈絡;縱向是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緒等音樂要素;縱深是歌曲的相關文化背景。
六、【教學流程】
(一)、激情導入迅速地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課堂氣氛活潑。
1、(播放《吉祥三寶》)提問學生:吉祥三寶是哪個民族的歌曲?老師與學生一起做互動游戲。(學生拍切分節奏xx·,教師舞蹈動作)。
[設計意圖]看似簡單的律動設計,調動了學生對聽覺、視覺、動覺的體驗,為下面學習歌曲中的切分音和固定節奏型伴奏做準備。
2、互動游戲
1、互動(一)
剛才我們體會了蒙古人民的熱情,下面我們就到大草原蒙古包里,去感受一下那里熱情的氣氛吧。ò鍟骸恫菰粮琛罚
在這里主人會用銀杯為你捧上一杯香甜奶灑,請你先聞一聞,再由衷地贊嘆一下“啊!”讓學生跟我一起做。
··4/4·6---|7---|i---|
·······啊······啊······啊
。康氖钦业郊俾暤母璩恢茫谜婕俾曆莩璩。
2、互動(二)
4/4·2121·-|2121·-|2121·-|2121·-|
··賽勒日賽···賽勒日賽···賽勒日賽···賽勒日賽
律動··舉杯··········敬酒········飲酒·······舉杯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舉杯、敬酒、飲酒、舉杯,演唱賽勒日賽,
賽勒日外咚賽是蒙古民歌里的一句襯詞,表達了蒙古人民非常高興的情緒。
起到了渲染情緒、推動情緒的作用。用切分節奏2121·-做伴唱,為下面學習歌曲《銀杯》做準備。
接著播放音樂《銀杯》伴奏,學生邊長唱邊做動作。
[設計意圖]在有趣的互動中,學生聆聽旋律,就是本節課的新課《銀杯》
在剛才學生興趣正濃厚時,導入今天的歌曲《銀杯》。
。ǘ、感知體驗
1聽錄音
讓學生知道這是一首短調歌曲,節奏短小、情緒歡快
通過聆聽《銀杯》錄音,思考:
1、它描述了一個怎樣的場景·
2、音樂的情緒是怎樣的?
3、歌曲分成幾個樂句?
情緒是:熱情的、
它描述了一個怎樣的場景·
一首流傳在鄂爾多斯草原上的宴歌
每當節日聚會、招待賓客的時候,主人便會在飲宴的過程中載歌載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對賓客的盛情。通常,宴歌的歌詞多為珍重、尊老愛幼、提倡團結的格言警句。
2、教師范唱
分析兩句“賽勒日外咚賽”在情緒上有怎樣的變化?
賽勒日外咚賽是蒙古民歌里的一句襯詞,表達了蒙古人民非常高興的情緒。
起到了渲染情緒、推動情緒的作用。
3、體態律動
學唱歌詞,情緒處理
a引導學生用描述故事開頭的感覺唱好第一句;
師:第一句我們演唱的感覺就像講故事的開頭描述語言一樣,相對來講比較平靜,但是要能吸引人。請同學們帶著這樣的感覺再來唱唱。
b通過律動“舉杯”—“接杯”—“喝酒”的動作來學唱歌曲第2、3、4句歌詞。
師:用“開心”的感覺唱好第二句“賽勒日外咚賽”歌詞;
師:蒙古族主人在敬酒的時候,要把杯子舉過頭頂,因此我們一起邊唱邊把杯子舉過頭頂。
c用“興奮”的感覺唱好第三句歌詞;
師:唱“朋友們”這句時,客人要接過杯子放在胸前;唱“歡聚一堂,敬請干一杯”時,要求學生向旁邊的朋友們相互碰杯并把酒喝完。用喝完把杯子翻轉過來的動作解決下滑音的演唱。
d用“祝福朋友越來越好”的心情唱好第四句“賽勒日外咚賽”歌詞。
3、體態律動
為了讓學生感受到蒙古族歡快、熱情、豪爽的情緒,體會歌曲的意境
讓學生邊聽音樂邊做動作。
。ㄍ瑢W相互間倒酒、敬酒、一杯見底、一干而凈)
(三)、自主探究
1、用歌唱的位置按節奏朗讀歌詞,感受蒙語的發音,同時解決節奏問題
2、分析情緒的變化
A:第一句我們演唱的感覺就像講故事,娓娓道來,相對來講比較平靜,
·B:用“開心”的感覺唱好第二句“賽勒日外咚賽”歌詞;
c第三句用“興奮”的感覺唱;朋友飲酒一杯見底、一干而凈的好爽
朋友們,聚一堂,敬請干一杯
d祝福朋友越來越好”的心情唱好第四句“賽勒日外咚賽”歌詞。
演唱歌曲
。1)教唱曲譜
教師演唱曲譜,學生跟唱,并運用科爾文手勢,解決歌曲中的大跳。
、趶穆曇羟榫w上解決大跳音程的演唱。
······(師引導學生用“情緒熱情地、高漲地、高興地”的感覺演唱大跳音準)
。2)跟鋼琴反復學唱歌曲·
從小聲的跟唱、模唱到大聲演唱
。3)請同學們找出歌曲哪一樂句表現特別的熱情豪爽?因為有了裝飾音,旋律更加優美、富有韻味。
如:前倚音:美酒,更能體現蒙古人民的熱情,下滑音:一杯,感覺方法看到了蒙古人民喝酒時一飲而盡、一杯見底的豪放。
解決了歌曲中的難點裝飾音,讓學生在模唱中體會到蒙古族音樂的特點、
韻味,就可以自信、大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了。
4、多聲部伴奏
為了學生能夠運用多種形式表現歌曲,結合課前互動,我加入了簡單地多聲部的的伴奏。根據新課標重視并著力加強合唱教學要求,使學生感受多聲部音樂的豐富表現力。
伴唱:·0000|0000|0000|0000|賽勒日賽-|賽勒日賽-|
聲勢: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
律動:舉杯····敬酒··· 飲酒····舉杯
··· 拍腿交叉|拍手捻指|
措施:1、學生演唱歌曲,唱到“賽勒日外咚賽”時,加入固定節奏性伴奏,還可以逐步加上聲勢。方法有:先是老師為學生伴奏師生合作、逐步過渡到小組合作、生生合作,使學生感受到合作的快樂。
【設計意圖】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以音樂為載體,加入了簡單地多聲部的的伴奏使學生從聽覺、視覺、動覺進行感知,演繹歌曲,體會歌曲的意境,做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從而豐富了學生的體驗,。這就是我的課堂極簡中的豐富。
。ㄋ模⒄故竞献鳌ざ喾N形式的演唱
有了前幾個環節豐富的鋪墊,加上學生從始至終都在參與體驗,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表現能力。通過小組合作展示:運用多種演唱方式來表現歌曲的方法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
預設效果:學生可能會運用領唱、齊唱、對唱,再加入固定節奏型伴唱和打擊身體、拍手、律動等多種形式表現歌曲。
【設計意圖】
通過小組合作展示,使學生體會情緒由薄到厚的音響效果?赡軙迅枨堇[的豐富而有靈動。
。ㄎ澹、拓展延伸
1、對比欣賞長調歌曲《牧歌》
分析兩首音樂的異同
相同點:蒙古族民歌,一段體結構,由兩個樂句組成的
不同點:
節奏、速度、情緒
·2、長調與短調
觀看《快樂大本營》中蒙古族長調與短調視頻,討論總結出長調與短調的特點:
長調:節奏自由·旋律優美·····抒情·悠久綿長
短調:節奏整齊·旋律起伏較大·熱情的·緊湊熱烈
【設計意圖】
通過對比、視頻,讓學生總結出長調、短調的特點,體驗到音樂的相關文化,開啟“多維度”思考和體驗的音樂思維能力。
。、檢測評價
1、聽辨長調、短調
聆聽《遼闊的草原》、視唱《嘎達梅林》,寫出他們分別屬于長調還是短調;
2、課后延伸·教材p31課后作業
用彩筆在《嘎達梅林》的樂譜上標出樂句,說說這是由幾個樂句構成的一段體。
3、總結:民歌
民歌是勞動人民在生活、勞動中自己創作、自己演唱的歌曲。民歌具有流傳性。
在《銀杯》音樂中結束今天愉快的學習!
初中音樂說課稿 篇2
一、首先說教材
這部分內容我主要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等幾個方面進行陳述。
1、教材分析:
本節課所選用的教材是
2、教學目標分析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認為:教學目標在教育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從事教育活動的指南。新課標指出,教學目標應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方面,而這三維目標又應是緊密聯系的一個有機整體,學生學會知識與技能過程的同時成為學生學習,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這告訴我們,在教學中應以知識與技能為主線,滲透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并把前面兩者充分體現在過程與方法中。借此,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來設置的。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2)過程與方法:
。3)知識與技能:
基于音樂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難點。
3、本課的教學重點是:
4、本課的教學難點是:
為了講清教學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第二方面說教法和第三方面說學法上面談談我的想法。
二、說教法:
從心理特征來說,初中階段的學生邏輯思維從經驗型逐步向理論型發展,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隨著迅速發展。在教學中一方面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發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結合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征,本節課我主要采取設置情景教學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利用其視聽結合,聲像一體,形象性強,信息量大等特點,為學生創設了一系列優美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基于本課的特點,我還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 直觀演示法:利用圖片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 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等活動形式來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覺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3) 集體討論法: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我還運用了學科整合的方法,在聯系生活和拓展創編這兩個環節中,我融入了美術、自然、語文、戲曲等姊妹學科與藝術的知識,拓展了學生的音樂視野,促使他們音樂素質和音樂表現力的不斷提高。
三、說學法:
我們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會學生知識不如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音樂課應重視對學生的音樂實踐,所以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并且自由發揮。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方面我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方法:小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同時我還讓學生多聽多練,自省自悟,從而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
四、說板書設計:
本著簡潔、形象、直觀、概括的原則,我將板書設計如下:
初中音樂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九年義務教育初中七年級音樂課的一首作品。這首民歌是由有"西部歌王"之譽的著名作曲家王洛賓先生,在20世紀40年代從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口中學得,并加以整理而成。全曲是由五個樂句都是基本相同的節奏,同樣的旋律重復而讓人百唱不厭,只在第三樂句的旋律上稍許變化,就能給人以新鮮感。最末兩小節是樂段的擴充,在稍許變化的旋律中,用鄉間土味的虛詞襯字渲染,又回到主旋律中去結束全曲。
(二)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學唱歌曲使學生體驗作品中輕快活潑的情緒。
能力目標:通過音樂活動,了解新疆民歌的風格特點,增強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的感情。
情感目標:通過學唱歌曲,使學生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啟發學生珍惜光陰。
。ㄈ┙虒W重點:體會新疆民歌的風格特點。
。ㄋ模┙虒W難點:感受歌曲的音樂表現形式,理解歌曲的歡快情緒,鍛煉對新疆民族舞蹈動作的創編能力。
二、說學情
對于七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已經初步掌握了音樂的基礎知識,但他們把握音樂的情緒和表現音樂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的加強和提高。對于我們所教的學生,都是鄉鎮的學生,他們從小就很少跟音樂接觸,因此,對學習音樂的興趣不夠濃厚,還缺乏一定的主動性、積極性。想要讓學生很好而又迅速的掌握音樂知識,那必須要培養學生的興趣,因為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有了動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說教法
針對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中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創設情境法、談話法、討論法、表演法等。
四、說學法
從本課的教學目標出發,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確定如下學法:整體感知法、視聽法、討論法、小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實踐法。
五、說過程:
(一)情景導入 引情激趣
1。教師范唱新疆民歌《掀起你的蓋頭來》。
2。要求學生聽后說出它是哪個民族的歌曲,并說說歌曲的音樂情緒。
設計意圖:課前學生的注意力都比較分散,因此,運用提問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通過情景創設,運用視聽法、提問法,讓學生感受新疆民歌歡樂的`歌舞場面,激發他們的興趣,為新課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從而引入新課教學《青春舞曲》。
。ǘ┱w感知 引導掌握
1。教師范唱《青春舞曲》
設計意圖:讓學生全面感受歌曲的音樂情緒,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2。學唱歌曲
。1)隨老師跟唱歌曲旋律。
(2)教師唱旋律,學生唱詞。
(4)教師根據學生在學唱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講解、分析、糾正。
。5)完整演唱歌曲(要求唱出歡快的情緒和拍的韻律感)
。6)分小組和組合進行歌曲的演唱
設計意圖:七年級學生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都已經趨向于成熟階段,已經具有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同時在學唱歌曲的過程中能夠感受、體驗歌曲的風格特點。
。ㄈ┮魳坊顒印骄勘硌菡宫F自我
教師教授新疆舞蹈基本動作。
設計意圖:通過教授舞蹈動作,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提高學生表現音樂的能力。
。ㄋ模┩卣
1。思考:《青春舞曲》這手歌曲揭示了一個什么樣的人生道理?
2。討論(師生、生生互動)
設計意圖:音樂也是一門學科,它滲透著情感教育、道德教育;通過師生、生生之間進行交流、討論,不僅能夠掌握歌曲中蘊涵的人生道理(告戒人們青春易逝,一寸光陰一寸金,要好好把握時間,珍惜時間。)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鑒別、分析和表達能力。
。ㄎ澹┬〗Y:
今天我們從學習《青春舞曲》這首歌曲中,對我們美麗的新疆已經有了一些了解,我們要熱愛我們的民族音樂文化,繼承和發揚具有我們民族特色的音樂文化。同時還要謹記歌曲給予我們的人生道理:珍惜時光,展現自我。
總之,在整個教學設計中,力求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著眼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以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主線,貫穿整堂課。
初中音樂說課稿 篇4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我是來自雙流縣東升一中的李華。我說課的題目是唱歌課《無錫景》,選自人民音樂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音樂七年級下冊,今天我將分別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四個環節進行說課。首先是教材分析:
一、說教材
江南,風光秀美,人文薈萃,這里富饒美麗。江南的音樂,也如江南的山水般的秀麗柔美。
《無錫景》是引領學生感受我國江南音樂魅力的一首歌曲,歌詞描述了無錫的歷史名勝和風土人情,呈現出一幅具有濃郁的江南水鄉的風情畫卷,旋律細膩秀美,富有江南小調的特色。有多種變體,所唱題材內容也十分廣泛,曲調在我國流傳甚廣, 表現了江南音樂的獨特風格。歌曲為五聲調式:為“起、承、轉、合”的結構,四個樂句皆是趨于下行。歌詞中常用“呀”“末”等襯詞,聽起來親切柔和、優美、耐人尋味。極大的附和了“弘揚民族音樂”的新的教育理念。 本節課,我在教學設計和執教的過程中,充分體現新課標中“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共同學習、發展,讓課堂動起來”的要求
通過師生間、生與生間的交流,把生活音樂化、音樂生活化,激起學生對音樂產生興趣、愛上江南音樂,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能用親切、柔和的語調歌唱《無錫景》,唱出江南民歌旋律優美、嬌甜軟膩的特點。了解江南人文地理與江南音樂的關系。(知識與技能)
2、從視覺、聽覺激發學生學習的樂趣,學唱時采用欣賞法、跟唱法、加強體驗,以樂動情,引起學生熱愛江南音樂(過程與方法)
3、通過對江南美景的體驗、通過學習江南民歌和民間音樂,增強學生對江南民間音樂文化的熱愛
。ㄇ楦袘B度與價值觀)
三、說教學重點及難點
在本課中,我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學唱歌曲《無錫景》,感受和體驗音樂作品的情感,能用優美柔和的聲音演唱,在本課中可能會出現的教學難點是:①音樂的節奏和裝飾音;②準確把握歌住歌曲中出現的“呀”、“末”等襯詞,表現出江蘇民歌特有的風格特征(我認為:要解決這個難點,一定要讓學生多聽,多感受,并且多做有氣息支撐的、連貫的、高位置的發聲練習)
四、說教學方法
綜合以上教學內容,突出重點,突出難點,我將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多媒體教學
2,欣賞法教學
3,跟唱法教學
4,討論教學綜合以上教學方法,下面開始說我的教學過程
五、說教學過程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采用4個步驟來進行我的教學。
1、導入
老師完整的演唱一遍《無錫景》,讓學生初步感受江南音樂的風韻,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初步感受江南音樂的風韻,引起學生想要學唱本首歌曲的激情。
2、學唱《無錫景》
在新歌學唱的環節中,我又分了以下幾個步驟:
1、初聽:
以《無錫景》為背景,來播放課件:關于歌曲《無錫景》中所出現的景點的圖片,讓學生一邊感受音樂的情緒,一邊通過圖片讓學生了解無錫的自然風光,感受人無錫的文地理環境,進一步增加對無錫、對江南的熱愛
2、復聽:
讓學生進一步感受音樂,并提出問題:
a 、歌曲的旋律的情緒是怎樣的呢?(是婉轉抒情的還是熱情爽朗的)
b 、歌曲的拍號是?強弱規律是?它的劃拍形式是怎么樣的呢?
引導學生通過討論、思考來做簡單的音樂分析,得出答案 ,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3、練聲:
、、用本首歌曲中的55 621‖來作練聲曲,引導學生表情放松,我選擇這這段旋律來練習的目的是:1、難度適中2、在練習的過程中進一步熟悉了本課的教學歌曲。在這段練聲曲的基礎上,我再引導學生進行第二次練聲。
、啤⒖醋V,“lu ”來唱整首歌曲。
在第一次有了高位置的練習下,進一步練習,達到學唱《無錫景》的第一步——在實踐中,熟悉旋律的作用。并引導學生發現難點(節奏和裝飾音)、解決難點。
⑶、在解決了本課學習難點①之后,老師再進一步引導學生“lu ”,既保證了學生正確歌唱方法,并且讓學生正確的、完整的掌握了《無錫景》的旋律,為后面的學唱打下了強有力的基礎。
、、朗讀歌詞
在學生完全掌握了歌曲的旋律之后,引導學生有節奏的朗讀歌詞,讓學生熟悉歌詞,保證學生在歌唱時,能規范的咬字歸音。
⑸、老師用鋼琴伴奏,引導學生在旋律中,加入歌詞,完整的學唱至唱會《無錫景》,完成本課的“知識與技能目標”
⑹、通過課堂活動“去掉歌曲中的襯詞演唱與原來的演唱”進行對比,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以發現襯詞在歌曲中的奇妙之處,理解民族音樂中的地方特色的不可忽視。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進一步了解江南音樂,慢慢的喜歡上江南音樂。
⑺、與學生一起進行一個簡單的音樂分析,找出出本首歌曲的調式特點,并引導學生帶著最好的情緒、優美柔和的演唱《無錫景》
3、拓展“找民歌、唱民歌、品民歌”
在教學的最后,我設置了“找民歌、唱民歌、品民歌”的課堂活動進行教學拓展。
其中“找民歌、唱民歌”是讓學生在本課的學習基礎之上,說說自己最喜歡的江南民歌,并唱兩句的活動,讓學生更加深入到江南音樂的學習中去,通過實踐來了解并掌握江南音樂 “細膩、委婉、柔和、富有情韻” 的風格特點,從而喜歡江南音樂。再通過“品民歌”來讓學生了解江南音樂與江南的地理環境和人文特征之間的關系、愛上江南,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
4、在歌聲《茉莉花》中結束本課
在本課結束時,我做出評價性總結,組織學生齊唱他們最熟悉的江蘇民歌《茉莉花》,最后感受江南音樂的優美如同一幅幅煙雨蒙蒙的國畫,被遠遠傳唱。
在歌聲中結束本課教學,達到“畫龍點睛”的目的。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不足之處,請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
初中音樂說課稿 篇5
我是重慶市第四十二中學的音樂教師黃曉樂,今天我給大家說課的內容是一堂唱歌課綜合課《采金秋》。
說教材:
本 課我所用的教材是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學音樂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金色的藤籃》中的第三課時《采金秋》!恫山鹎铩肥且皇讱g快活潑、富有朝氣的 鄉村兒童歌曲,它的旋律給學生們勾畫了一幅色彩斑斕的秋天景象。本課時就是以學習這首歌曲為主,讓學生充分感受秋天的美景。
說教學目標:
包括我對學生音樂技能技巧的訓練,創編能力的培養以及思想品德的教育。通過對歌曲《采金秋》的學習,讓學生能用輕快明朗的聲音,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同時激發學生熱愛秋天、熱愛豐收的良好情感,從中領略音樂的無窮魅力,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操。
說教學重難點:
歌曲中的節奏練習以及大跳音程的學習。
說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我主要采用提問導入法、互動學習法、分組游戲法等等,同時運用現代信息
音樂課應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的音樂實踐活動,所以在學習歌曲后,我讓學生用各種打擊樂器給歌曲配上自己創編的節奏,同時分組進行表演,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式來展現秋天的美,從而使學生對歌曲的學習產生比較濃厚的興趣。
本課的教學過程由節奏訓練、歌曲學習、創編表演三個環節組成。
首 先,我采用提問的方式導入新課:“同學們,我們剛剛度過了一個愉快的暑假,同時也度過了一個炎熱的夏天,現在我們即將進入什么季節呢?”這個問題和學生的 生活聯系很緊密,所以學生肯定會回答“秋季”;而后我接著提問:“那你們喜歡秋天嗎?”這時大多數學生應該回答“喜歡”;緊接著,我引導學生說出一系列喜 歡秋天的原因,比如“景色迷人、氣候涼爽”等等;與此同時,我借助學生的回答繼續引導:“秋天是涼爽的,秋天是金色的,秋天不光景色美,而且秋天的聲音更 美!不信,你們聽:淅瀝瀝瀝瀝瀝淅瀝瀝瀝!”這樣,我就順利引出了這節課的第一條節奏訓練,同時大屏幕上也出示了這條節奏,然后我讓學生跟我一起模仿秋雨 的聲音來朗讀節奏。接著,大屏幕上出現歌詞,我讓學生根據剛才的節奏有感情地朗讀歌詞:“今年又是大豐收喂!”并且要突出強弱,這樣促使學生對歌詞的旋律 產生興趣;隨即大屏幕出現旋律,學生隨著琴聲演唱這一樂句,在演唱中即時糾正學生在音準或節奏方面的錯誤,從而順利解決了大跳音程這個難點,也讓學生對歌 曲有了初步了解。接下來,我采用同樣的方式,讓學生進行第二條節奏訓練以及樂句演唱,從而讓學生進一步掌握了節奏難點,也讓學生對整首歌曲的學習產生了一 定的興趣。
節 奏訓練結束后,本課進入了第二個環節:歌曲學習。由于前面已經進行了兩條節奏訓練以及樂句演唱,所以學生對整首歌曲的學習不會感到很陌生。大屏幕出現了 《采金秋》的完整歌譜,我首先采用童聲的演唱方法給學生范唱了一遍歌曲,同時讓學生想象這首歌曲描繪的情景;接著,又讓學生聽一遍教學磁帶中學生演唱的這 首歌曲,讓學生進一步熟悉歌曲,并順勢鼓勵學生:“現在我們也來唱一唱這首歌曲,我相信我們班的同學們會比他們唱得更好!”接著,由我彈伴奏,并帶著學生 演唱《采金秋》,在演唱的同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如此反復幾遍,學生對這首歌曲逐漸熟悉,最后要求學生富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最 后,進入本課的第三環節:創編節奏。學習完歌曲后,我拿出準備好的三角鐵、雙響筒、鈴鼓等打擊樂器,把學生分成五組,每組學生領取一部分打擊樂器,要求學 生利用樂器為歌曲創編節奏,同時完整地進行歌唱表演。在這一環節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充分體現,由于有了多種打擊樂器的加入,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得到提高, 學生在歌唱中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從而更加熱愛秋天,熱愛大自然。
這就是我的整個課堂設計思路,不足之處敬請指教!謝謝大家!
初中音樂說課稿 篇6
薩克斯管教學《搖籃曲》
一、說理念
器樂是音樂的重要表現形式,在當今普及音樂教育過程中,器樂教學已成為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沒有器樂教學的音樂教育絕對是不完整的教育。器樂教學對于學生來說,既是很好的音樂實踐,又能促進知識向能力的轉化,而器樂演奏對于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對音樂的理解、表達和創造能力等方面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本課旨在通過薩克斯管的教學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
二、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課根據教學實際,學生能力,我自選教材《薩克斯管演奏教程》,并精選入門小曲《搖籃曲》,作為學生演奏學習的曲目。這是一首具有搖籃曲風格的四三拍子的曲子,一段體結構,旋律優美簡單,全曲只有G、A、B三個音符,學生容易掌握。
2、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薩克斯管及歷史。
。2)、能力目標:掌握薩克斯管的基本演奏。
。3)、德育目標:引導學生體驗演奏的樂趣,樹立信心陶冶情操。
3、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掌握薩克斯管的基本演奏(包括姿勢、口型、手型及簡單的指法),并演奏樂曲《搖籃曲》。
本課的難點是:學生對樂器的控制及能奏出輕松而美的聲音。
三、說教法、學法
七年級學生是學習管樂較佳時期,身體發育等已經具備學習條件,只是薩克斯管看似復雜,,一般學生望而興嘆,認為挺難學,其實越復雜的樂器,越易上手。我根據多年的實際教學經驗及學生實際設計如下教學方法:
1、教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創造最佳心理狀態,樹立信心,創造愉快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多動腦、動手、動眼、動口、用心去演奏、去感受和表現音樂,多啟發學生用自己的樂器去“歌唱”。具體運用以下教學方法:(1)探究發現法,(2)器樂講解示范法,(3)實踐練習法,(4)模仿、接龍,(5)欣賞體驗等。
2、學法
(1)、學生要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主動探究,大膽地去模仿,去演奏,去競爭,充分表現展示自我。
。2)、注意與他人和教師溝通合作。
。3)、注意養成良好的器樂學習習慣,慢練是學習最好的方法。慢的過程中能更好的去聆聽,去體驗,去感受正確的演奏。
四、說教學過程
。ㄒ唬 導入新課(3分鐘左右)
首先,我用bβ高音薩克斯管演奏《回家》片段,激發學生對薩克斯管的興趣及求知欲。
二)新課教學
1認識了解薩克斯管(5分鐘左右)
[課件] 1)薩克斯管的簡介(阿道夫—薩克斯的頭像掛圖)
2)薩克斯管的種類及音域(五種薩克斯管的掛圖)
3)薩克斯管的構造(bE薩克斯管示范)
。ㄋ_克斯管主要有:上段管體、下段管體、喇叭口、連動桿、彎勃、笛頭、掛帶。笛頭又分為哨片、卡子、笛帽。)
2掌握薩克斯管的基本演奏(12分鐘左右)(包括姿勢、口型、手型及簡單的指法、吐奏與連奏等)這個環節中,主要通過教師本人規范而科學的示范演奏,以及自我探究,師生交流、互動,引導解決本堂課的重點,教師在這一環節中既要講清演奏要領,又要及時糾正學生錯誤。
3學習吹奏<<搖籃曲>>(15分鐘左右)這是一個實踐練習的過程,學生興趣濃厚,可以采取模仿接龍等教學方法讓學生很快的掌握樂曲的演奏。注意樂曲三拍子的律動,及連奏,盡量啟發學生用自己的樂器去“歌唱”,盡可能的用美的聲音去表現音樂。練習時可以分組合作探究與他人和教師溝通。
4展示自我表現自我,并進行創造性的表演。這是本節課的高潮部分,課程進行到這里,學生都躍躍欲試,表現自我展示自我,將得到更好的體現。這時可以進行生生評價、自我評價、教師將給與更多的是肯定和鼓勵,表現特突出的,教師將贈與爵士名盤給與獎勵。
。ㄈ┩卣寡由
欣賞爵士薩克斯的演奏片段《母雞公雞》,介紹薩克斯管演奏風格(古典與爵士),并介紹我國薩克斯管演奏現狀及國際水平,激起學生努力學習并為我國管樂事業做出貢獻。
(四)結課
同學們在《回家》的樂曲中走出教室。
五、設計自我評價
本節課是一堂實實在在的器樂教學課,就從薩克斯管那金燦燦的外型就會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讓他們滿懷探究之情主動學習,使學生在活動中參與,在參與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另外,本科設計背景:在我校,學生大多家庭條件較好,一件初學樂器對于大多數家庭來說不存在困難,并且在我校管樂學習氛圍很好,學校有一百多人的管樂團,因此完成此節課的教學是可能的。
我的說課完了,不當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各位專家、領導、老師斧正!謝謝!!
初中音樂說課稿 篇7
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各地不同的地形地貌、風土人情孕育出千姿百態的音樂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居住在我國北方草原上的蒙古人民,他們的歌聲像遼闊的草原和天空一樣嘹亮明凈,舞蹈藝術更是豐富多彩,表達了蒙古人民對草原、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弘揚民族文化,培養學生們的民族情結是我們音樂教育者的責任和使命。根據教學設計,結合課標“感受、鑒賞、創造、探索”精神,本節課安排了以下內容:
①學唱蒙古民歌《牧歌》。
②欣賞無伴奏合唱《牧歌》,馬頭琴獨奏《萬馬奔騰》、《贊歌》。
教學目標
1.通過唱歌和欣賞教學,使學生們了解蒙古音樂的風格特征和基本常識;了解音樂與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
2.培養學生們熱愛美好生活和熱愛民族藝術的情感;培養學生們對民族音樂藝術的想像力、鑒賞力和探索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通過學唱歌曲《牧歌》和欣賞教學使學生們了解蒙古音樂的風格和特征,培養學生們對民族藝術豐富的想像力和鑒賞力。
教學準備
鋼琴、音響資料、課件。
說教法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目標,我主要采用了視覺圖像法、設置疑問法、啟發引導法、評價激勵法。
首先,民族藝術是從勞動人民的生活勞動中來,反映人們的思想情緒,要了解一個民族的音樂語言,首先要了解本民族的風土人情,所以,我選了一部分有關蒙古人民生活場景和精美畫面在導課時播放,既引起學生們的注意力和興趣,又豐富了學生們的人文歷史知識,開拓學生們的視野。
其次,根據學生們好奇愛動,愛展示自我的特點,我采用了設置疑問,啟發引導和評價激勵的方法,以“老師為主導、學習為主體”,讓學生們動靜交替、熱情活潑的氛圍中增長知識,得到美的熏陶。
說學法
聆聽法、小組活動法。
首先,音樂是聲音的藝術,聽是我們感知音樂、理解音樂的基礎。培養學生們用心聆聽音樂是培養學生們表現和創造音樂的重要手段。
其次,利用小組活動法,讓學生們在互相交流中探索新知識,不僅培養學生們的團體協作精神,又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創造優良的課堂氣氛。
說教學過程
一、導課
首先播放短片
播完后上題目:選擇與本片內容相符的項
A、蒙古族 生活在我國北方蒙古草原上
B、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
C、有敬水、敬火的習俗
D、回族
E、成吉思汗
設置意圖:通過觀看聲像具備的短片,可以抓住學生們的好奇心、注意力,并通過討論,師生交流引發學生們聯想,豐富學生們有關草原人文歷史方面的知識。
在這環節中,老師要做好引導工作,讓學生們了解地理環境與人們的生活習俗及音樂文化之間的關系。如寬廣的草原是蒙古人民生活的搖籃,人們熱愛草原就像熱愛自己的生命一樣。寬廣的草原賦予人民寬闊的胸襟和豪爽熱情的性格。蒙古人民的歌聲像遼闊草原和天空一樣嘹亮明凈,舞蹈更是豐富多彩,有表現生活場景的“盅碗舞”、“擠奶舞”等。下面欣賞合唱《牧歌》。
二、新課
(一)欣賞無伴奏合唱《牧歌》
欣賞前,把學生們分組,讓他們用蒙古風景或歷史人物為自己命名,如:“草原英雄隊”、“千里鐵騎隊”、“成吉思汗隊”、“呼倫貝爾”。
提出問題:歌曲用什么聲音,塑造了什么音樂形象?
[播放樂曲]
聽后討論問題,在這個環節,鼓勵學生們暢所欲言,老師適當引導激發學生們想象。僻如:歌曲純粹用人的聲音,用不同的音色組合,不同的力度變化,展示出草原美麗遼闊的景象。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想,讓學生們一起朗誦書上《牧歌》的歌詞,共同回味合唱帶來的美好回憶和聯想。并讓學生們了解無伴奏合唱的知識。
(二)學唱歌曲《牧歌》
首先,老師有感情地范唱一遍。
提出問題,歌曲旋律有什么特點?
寬廣、悠長、深情,表現大草原的遼闊美麗及人們無限的熱愛之情。
2、學唱歌曲
1)跟老師學唱譜子,并找出樂譜中旋律相近的小節,這樣有助于學生們對旋律與節奏更準確地把握。
2)跟琴唱歌詞
要求學生們輕聲唱,唱出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3)學完后,采用小組比賽的形式跟伴奏唱,鼓勵學生們創造不同的演唱形式,如“男女生合唱”、“女生唱男生哼鳴附和”等,這樣既練習了歌曲,培養了學生們的表現力和創造力。
在此環節,補充蒙古歌分長調和短調知識。
三、欣賞馬頭琴獨奏《萬馬奔騰》
介紹馬頭琴是蒙古族比較有特色的樂器,因琴頭上雕刻馬頭而著稱,演奏時像二胡,但音色像大提琴。
[播放樂曲]
找學生們簡單談一談樂曲表現的內容:萬馬奔騰的壯觀場面。此環節只作欣賞了解。
四、創作與探索
播放背寫音樂草原歌曲《贊歌》
在這個環節,鼓勵學生們大膽運用各種藝術形式來表現蒙古草原的美麗遼闊與生活習俗。比如唱歌、舞踏、美術、朗誦、模仿表演摔跤、賽馬等,老師要行當地指導。
用小組比賽的形式表演,以調動學生們積極性,此環節占課時比較長,約十五分鐘左右。
五、結束語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蒙古草原豐富的自然資源是蒙古人民賴以生存的基礎,人們熱愛草原,像熱愛自己的生命一樣,蒙古草原豐富多彩的音樂藝術表達了蒙古人們對美好生活無限的熱愛之情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請學生們收集有關蒙古草原的信息。
初中音樂說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本課我所用的教材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音樂教材第八冊的第五單元中的《雨花石》。《雨花石》是一首旋律優美,非常深情的一首歌曲。它動聽的旋律給孩子們的眼前營造了一副美麗的景象,我們借助歌曲以及講述石頭的故事的形式,向同學們展示出一個多姿多彩的小石頭的藝術長廊
本課的教學目標,包括了我對學生音樂技能技巧的訓練,能力的培養以及品德的教育。通過學習,讓學生能用中速深情的情緒演唱歌曲,培養學生的音樂聽辨和想象的能力。使他們的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得到煅煉,讓學生在自然中呼吸著美麗的氣息,在自由中抒發著創造的理想,讓藝術的生活伴隨孩子一起快樂成長。
本課的重難點是:1、學習歌曲,能深情的演唱。2、掌握休止符,在歌唱中能體會休止符的作用。3、通過歌唱教學,使學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結合自己講講理想。
二、教學方法:
1、緊緊圍繞教學大綱,教材內容,深入挖掘快樂的因素。
2、學習過程與音樂緊密結合。始終把音樂放在重要位置,游戲、音樂、動作、情節都是為了加深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與體驗。
3、在教學中我還采用情景教學法,VCD圖片,利用其視聽結合,聲像一體,形象性強,信息量大等優點,為學生創設環境。在這種環境中,讓學生感受石頭的美、音樂的美。
4、在教學中,我重視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能力。針對兒童愛玩、好動的年齡特點,我采用了表演參與法,實施了寓教于樂的教學策略。
三、學法指導:
音樂課應重視對學生的音樂實踐,所以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并且自由發揮。在學習中,我注意去引導和激勵學生通過音樂游戲,律動,歌表演等一系列活動,使他們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及注意力。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性,充分體現了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地位。學生分組進行活動,在交流和協作中,加深對音樂的體驗。
四、教學過程
1.律動進教室
聽著《雨花石》優美的旋律進教室,學生提前感受歌曲的美,能更快的而今如音樂的角色。
2.發現你的美
以談話的方式導入,師生共同交流
教師:同學們,上節課老師讓大家到戶外去收集一些你自己比較喜歡的小石頭,現在請大家拿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教師與學生一起觀察小石頭,并引導學生從不同的方面發現石頭的自然之美。
你的小石頭哪里最吸引你?你喜歡它的什么特點?
小石頭在我們的生活中安靜的存在著,在不知不覺中帶給我們許多異想不到的驚喜。
師生在交流中升華認識:原來,有許多事物、許多美麗需要我們去尋找、去發現。此處加入背景音樂《雨花石》。
3.學唱歌曲
播放音樂《雨花石》并請學生生觀看一些有關石頭的圖片
教師有感情的范唱。
教唱歌譜。在教唱歌譜中注意難點的解決,分別出示以小石頭造型的節奏卡片,復習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四分休止符。還有新學的音符,十六分休止符。學生根據直觀判斷時植的長短,并口讀,練習。
有感情的讀歌詞
聽琴聲輕聲哼唱歌曲。其中請學生體會與比較:運用休止符的地方你有什么樣的感受?如果不用會怎樣。唱一唱,比一比,說一說。
請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教師及時給予鼓勵。
教師總結石頭可貴的精神。石頭雖小,卻有很多的作用等我們去發現。
法國著名藝術家羅丹曾說過:“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蔽蚁,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讓學生在音樂中認識美,在生活中尋找美,在未來里創造美,讓美融入每一個孩子的心里。
以上設計肯定還有一些不足之處,敬請各位老師提出寶貴意見。
謝謝大家!
初中音樂說課稿 篇9
尊敬的評委老師:
大家上午(下午)好。ň瞎┪沂荴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菩提樹》,接下來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學方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這幾個方面,簡單闡述我的教學思路。
一、說教材
首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作為一名老師,我認為對于教材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菩提樹》是人教版初中音樂(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五課的一節欣賞課。作品為E調,3/4拍,情緒是抒情地,旋律性強,表達流浪者見到菩提樹時,對過去甜蜜愛情的回憶以及對美好未來的期望。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可以學會三連音,了解舒伯特的藝術歌曲,掌握藝術歌曲的特征,感受作品中濃郁的德奧民歌風格,從而獲得對藝術歌曲的喜愛,提升音樂審美能力。
二、說學情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不但要對教材有所了解,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樣才能了解學生真正的學習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初中生階段的學生生理、心理漸趨成熟,參與的意識和交往的愿望增強,獲得知識和信息的途徑增多,在學習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經驗,表達情感的方式較之1~6年級學生有明顯變化。通過多種形式的藝術實踐活動,鞏固和提高表現音樂的基本技能。擴大音樂欣賞的范圍,更有意識地將音樂的人文內涵融入教學中。7~9年級學生正值變聲期,應注意嗓音保護。
三、說教學目標
通過對教材的分析以及學情的了解,我設計的三維目標如下: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作品《菩提樹》,體會對美好生活的回憶,感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過程與方法:通過范唱、討論、分析等活動,學生能夠掌握藝術歌曲基本的創作技巧,提高對藝術歌曲的審美能力。
知識與技能:掌握藝術歌曲的創作特征,正確掌握三連音。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以及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難點:
重點是理解藝術歌曲的創作特點;注意三連音的節奏型;熟悉舒伯特的藝術歌曲。
難點是掌握藝術歌曲的創作特點,體會美好的回憶和對未來美好的期望。
五、說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堂課我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分以下兩點:
教法:講授法、多媒體演示法。
學法:試唱法、小組討論法。
六、說教學過程
接下來說說我的教學過程,也是本次說課的中心部分;在這一環節主要分成五個環節,分別是新課導入、整體感知、探究學習、拓展延伸、小結作業。下面,我將分別來介紹這五個環節:
第一環節是新課導入環節
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營造濃郁的音樂課堂氛圍,上課伊始,我會用談話法的方式進行導入,運用多媒體播放舒伯特的肖像圖,并提問:關于這個人大家了解多少?學生自由回答。我進行總結:這是西方音樂史上非常多產一位的作曲家,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藝術歌曲作品,他就是舒伯特。并順勢揭示課題《菩提樹》。
這樣設計,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抓住學生注意力,導入課堂。
第二環節是整體感知環節
感知音樂是課堂展開的基礎,為了幫助學生對作品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在新課的第一環節,我會先完整播放歌曲《菩提樹》,并提問聽完作品后的感受;其次,我會提問學生簡單的問題;然后,我會再次聆聽歌曲;最后,我會將知識點進行總結。
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從整體上對歌曲有初步的了解和認識。
第三環節是探究學習環節
細致、精準對于作品的分析及學習,是學生了解作品特點的主要途徑,為了引導學生了解重點,突破難點,循序漸進的了解作品,在這一環節,我會先教師介紹舒伯特的生平,介紹生活背景和《菩提樹》的創作背景;其次,我會播放《菩提樹》,并詢問作品的旋律特征,學生自由回答。學生自由回答后,我會總結:這是一首比較抒情、略帶傷感的藝術歌曲,曲調質樸、旋律起伏有序,而且旋律中出現了三連音。然后,我會組織學生跟老師哼唱主題旋律。再次,我會播放鋼琴版本的《菩提樹》進行欣賞。再接著,我會組織學生討論藝術歌曲的特征并總結藝術歌曲的旋律優美,充滿詩情畫意,歌詞都是名人詩篇,對演唱者的演唱技巧要求較高,伴奏一般都具有獨立意義,地位很高,而且可以作為音樂會曲目單獨演奏。最后,帶著對作品的理解再次聆聽藝術歌曲《菩提樹》。
通過這樣的設計,能夠引導學生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學習歌曲,是符合音樂新課程標準要求的。
第四環節是拓展延伸環節
為了更好地鞏固已經掌握的新知,對音樂作品有更全面的把握和體會,我會播放舒伯特另外一首藝術歌曲《野玫瑰》,請學生聆聽,并談談這兩首歌曲的異同之處。并進行實踐展評。
這樣做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編能力。
第五環節是小結作業環節
好的結尾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課堂小結時我會播放《菩提樹》的音頻,并激發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呼吁學生們一定要珍惜時間,立足當下,去發現生活中更多的真善美。
為了更好的結束課堂,并在課下引發學生的思考,對于作業的設計,我會讓學生聆聽中國作曲家趙元任的藝術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感受其中的意境。能將課堂上的知識點延伸到課堂之外,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七、說板書設計
最后,就是我今天的板書設計,簡潔、明了,通過這個板書學生可以直觀的捕捉到本節課的核心內容和思想主旨,知識點呈現較為清晰明了。
以上是我今天的說課內容,感謝各位老師的耐心聆聽,請老師們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有關初中音樂說課稿范文合集9篇】相關文章:
有關初中音樂說課稿范文合集10篇06-17
有關初中音樂說課稿合集四篇07-06
有關初中音樂說課稿范文五篇05-23
初中音樂說課稿范文合集7篇07-07
關于初中音樂說課稿范文合集九篇06-23
關于初中音樂說課稿范文合集8篇05-22
初中音樂說課稿合集六篇06-09
初中音樂說課稿范文九篇06-14
有關初中音樂說課稿匯編九篇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