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術說課稿范文集合七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么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中美術說課稿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美術說課稿 篇1
一、 說教材
1、 教材所處的地位及前后聯系
本課是湘版八年級美術下冊的第三單元課程,是繼《黑白世界》一課的拓展學習課程,本課是以“造型表現”為主,并結合作品欣賞的綜合課型。教材從篆刻的基本樣式、寫刻印的基本步驟、基本技法和章法等方面介紹了篆刻這門傳統藝術,目的是使學生對篆刻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和了解,在欣賞學習和動手嘗試中感受中國民族傳統藝術文化的特殊魅力。
2、教學目標 :
教學的目的是通過強調印章在繪畫作品中的作用與篆刻法中虛實、疏密關系以及空白的運用和中國的傳統書畫藝術的共同之處做出提示,引發學生對傳統藝術共性的思考。在對篆刻工具、步驟有所把握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和感受篆刻藝術的表現方法,提高學生對篆刻藝術學習的興趣,加深對篆刻藝術審美價值的本質認識、通過借助簡化的篆刻練習方式,提高學生理解與運用篆刻布局章法的基本表現能力。美術基礎知識的傳授,使學生學會對美術作品的欣賞方法,進而培養學生欣賞美、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根據初中學生心理、智力發展水平以及當前美術教學的實際情況,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為:
(1)知識目標:
掌握有關篆刻藝術形式特點與刀法運用的基礎知識。
(2)能力目標:
。痢⒛軌蛟趪L試治印的動手活動中掌握篆刻工具的基本使用技能。
B、能夠初步理解和運用篆刻法的變化原則修改或者設計印稿。
(3)發展目標:
A、能夠從篆刻的學習和實踐中嘗試體會中國傳統藝術中的藝術共性。
B|.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4)情感目標:
A.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的態度和探索新知識的興趣。
B.培養學生以審美之心來觀察事物,感受生活,看待社會。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本課的教學重點在于引導學生初步掌握篆刻工具的基本使用技能。
攻破這一重點,主要利用多媒體展示大量的篆刻藝術作品,讓學生觀察,探究,總結等方法。
教學難點 :篆刻法中虛實、疏密關系以及空白的運用。攻破這一難點
,在教學中我運用多種方式講解,、運用多媒體手段對篆刻藝術從篆刻的基本樣式、寫刻印的基本步驟、基本技法和章法等方面介紹了篆刻這門傳統藝術,目的是使學生對篆刻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和了解。
通過以上教材分析,才能使學生達到教學目標 ,我準備用下列教法和學法:
二、說教法
教學活動圍繞嘗試治印的技能學習展開,安排兩個課時,通過動手實踐加深學生對篆刻藝術的體驗和了解。 第一課時的教學引入首先可從強化學生的動手體驗入手,讓學生在動手篆刻過程中體驗篆刻的魅力,提高學生繼續深入學習的興趣。為了降低學習難度,首先從肖形印的刻制入手是一種積極可行的教學選擇。因為肖形印對比文字印而言,不必過于在乎形的整齊與規范,更不必借助文字工具書去查 找那些對中學生來講比較艱深的篆刻文字,而且生肖圖形比起文字而言,更加易于激起學生的好奇心。每個學生的生肖年份都有對應的生肖圖像。
試想一下,學生如果能夠親手刻出一枚屬于自己生肖的印章,會有一種怎樣的滿足與成就呀! 為了調動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前先刻出一方屬于自己生肖的肖形印章,然后印在自己的書籍上,或者印在自己制作的精美小書簽上。在教學中可以給學生展示書籍,把這些自己制作的小書簽作為獎勵學生的小禮物,告訴學生:誰的作業完成得好,老師就把自己的書簽給誰留作紀念。本課的教學過程 主要強調師生的互動,通過實際的操作,讓學生更多地體驗一種成就感,進一步激發他們強烈的創造欲望。主要采用的教法和學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觀察法、討論法、合作學習法和創造作業法。
三、說學法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讓學生自己嘗試在印稿上石這個步驟中的兩種方式,教學實踐證明:“直接反寫”的效果較好。肖形印沒有正反的明顯區別,為學生練習直接上稿的方式提供了便利。 教材上鐫刻的方式有兩種選擇,實踐證明:切刀的方式更加易于掌握,也更加具有安全保證。在學生初次嘗試鐫刻肖形印的練習中,提倡首先統一使用切刀法。為了保證刻制的安全與簡便,嘗試刻制活動中使用的篆刻材料可先選擇石膏材料。本課時的另一個學習內容是欣賞篆刻作品。引導學生在嘗試和體驗的基礎上分析。
初中美術說課稿 篇2
主題闡釋:
本課內容為蘇少版初中美術第十五冊第4課《體積與空間中的生命》,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學習時間為2課時,第一課時通過展示風格各異、材料豐富的雕塑作品,引導學生欣賞與評述,感悟與體驗雕塑藝術的基本語言及獨特美感;以學生非常熟悉且能駕馭的泥為媒材進行造型與表現,理解雕塑藝術的本質——以體積和空間的造型方式表達情感。本課為第二課時,通過對身邊材料的觀察、分析,探究運用新材料表現生命、創造生命的方法。兩課時教學內容構成了一個既相對獨立又具有綜合性的完整的單元。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八年級學生,他們處于渴望探求新知識,喜歡張揚個性的年齡階段,他們會萌發許多奇思妙想并急于表達出來。雕塑藝術學習內容幾乎貫穿義務教育的不同階段,八年級學生較為熟悉,已經具備了初步的造型能力和動手能力,但對雕塑的表現方法及精神內涵了解較少。我校學生大多為獨生子女,在家長們“掠奪性的愛”的包圍下,他們缺乏對生活的觀察,環保意識也比較淡薄。
畢加索提出了“拾來的材料”概念,這一創新性的材料開發使雕塑語言更加的豐富和個性化,因此,教學內容定為:創造之旅——“撿拾”來的生命。教學圍繞以廢舊物為材料的雕塑創作過程展開,設置了感受材料特點,探究制作方法,創新作品主題,進行創作實踐,展示評價作品等一系列環節。教學從體驗、感悟到創造、實踐,由生活到藝術,層層遞進。學生在賞析作品、探究材料、立意構思的過程中,在生命的快樂綻放中潛移默化地領悟廢廢棄物雕塑的創作規律、藝術語言和精神內涵。
案例評點:
課前每班準備一只大紙箱,存放、收集班級師生使用過的廢棄物品,如吸管、易拉罐、飲料瓶、膠帶圈、報紙、雜志、光盤、電池等,課代表安排學生定期收集、清理、分類。
。ㄒ唬┱故、表演,與材料親密接觸
1.展示教師“撿拾”收集來的廢舊物品,學生仔細觀察,分析其生活來源。
2.范作展示,學生帶著好奇心觀望。
教師總結,導入新課:一把老虎鉗、幾根電線,或者一只電子鎮流器,幾根鐵釘,經過我們的手就仿佛具有了生命。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經歷創造之旅,給廢舊物以生命。
二、交流、探究,感受材料特點
1.師生交流:生活中有哪些既容易獲得,又具特點的廢舊材料?日常生活中人們是怎么處理這些材料的?自己是如何收集到的?
2.學生分組匯總收集的材料,教師引導學生嘗試將搜集到的廢舊材料分類。
3.師生交流:與常見的石、泥、銅等傳統雕塑材料相比,廢舊物作為雕塑材料有怎樣的特點?學生各抒己見。
材料形態廢舊材料種類主要加工方法常用工具
點狀材料稻谷、豆類、電池、貝殼粘貼、串剪刀、美工刀、膠水、切割機、焊接機、鉛絲、鉗子、線繩、線繩、乳膠等
線狀材料線繩、羽毛、蘆葦、草捆扎、粘貼
面狀材料紙張、塑料、布卷、揉、縫制、團、粘貼、累積、彎曲
塊狀材料金屬、石、木、泥、石膏焊接、切割、堆砌、扎
師生歸納總結:
1)廢舊材料的種類豐富,生活中常被人們隨意丟棄,來源廣泛,容易得到;
2)廢舊材料固有的形狀、肌理、色彩、質地,呈現不同特點,給人不同感受;
3)廢舊材料形狀多樣,統括了點、線、面、塊等基本造型要素;
4)廢舊材料雕塑方法多樣,但容易受材料自身特點限制……
4.參觀了解別組所帶材料,根據需要在組間進行適當的調換。
三、嘗試、賞析,探究制作方法
1.在組內所帶的材料中選擇較一種材料,思考:可以采用怎樣的加工方法使材料呈現體積與空間?學生分組交流。
2.課件出示表格,總結廢舊材料塑造空間體積的一般方法及常用工具。
3.師生總結:不同的材料應使用與之相適應的制作方法。恰當且巧妙的方法能更好地體現空間與體積。
四、創意互動,賦予材料生命
1.我們已經熟悉了材料,也掌握了一定的創作方法,那么,怎么超能賦予材料生命呢?大家來試一試。
師生商量選取一、二種材料,嘗試“頭腦風暴”,用不同方式進行空間與體積造型?凑l的創意巧,這么構思的理由是什么。
一把老虎鉗可以是什么?
頭腦風暴第一波:
螃蟹的鉗、動物的腳、站立的人、未來戰士、一條魚、武器、瞭望臺……
頭腦風暴第二波:
焊接上一只廢簸箕就是一只“寄居蟹”;
繞上一圈電線就是“運動員”;
糊上彩紙就是一條“熱帶魚” ……
2.那么,藝術家們是怎樣讓生命綻放的呢?
1)表現的是什么內容?你看到了怎樣的“生命”?
2)用什么材料來造型的?
3)采用了怎樣的造型方法?學生展開想象談感受。
3.大家一起來試試:仔細觀察課前所搜集材料,分組討論可以怎樣造型,選派同學在班級交流(一人或者多人均可,可邊介紹創意邊演示)。
師生歸納:要做出生動富有生命的作品,就必須抓住對象的特點,結合材料呈現的基本造型元素及其他特征,敢于想象、創造,才能創造出有生命的空間造型。
五、創作、實踐,生命在快樂中綻放
1.啟發學生構思用材料雕塑的形式為身邊的生命“塑像”,學生談創作設想(材料、方法、構思的獨特之處)。
引導學生提出建議和意見,師生共同幫助學生完善構思。教師引導學生不要追求外形的“像”,而要力求通過材料表現生命的本質、神韻。
2.以“生命”為主題,創作一件或一組雕塑,可合作也可獨立完成。
要求:
1)充分利用材料的形狀、色彩、肌理等美感;
2)作品構思巧妙,富有創意;
3.強調制作過程中的安全防護意識。
4.教師指導,及時發現學生有創意的設計構思與造型,并給與鼓勵。
六、評價、收藏,體驗成功的快樂
1.作業過程中,迅速將學生創作過程和他們的作品迅速展示出來。
2.創作基本完成,學生圍繞自己創作生命的過程談創意,進行自我評價;師生從美術的角度對作品進行評價。對學生作品的創新之處、獨特之處教師要充分肯定,即使作品不是那么完美。
3.在師生評價意見的基礎上學生對作品進行二次作業。
成效分析:
本課首先采用廢舊的物品導入,讓學生先了解廢舊材料給材料分類,激發學生積極加入活動,教師的提問讓學生對廢棄的材料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師的形象直觀的導入,讓學生生發現廢棄物也可以塑造生命。
讓學生感受材料的特點,它們各自的特性,以及主要的加工方法和所需要的工具。教師用表格的形式展現給學生,讓學生一目了然。
創意互動學生充分交流、探討的機會,體會團體合作的樂趣。頭腦風波,充分利用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大膽的思考,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創新的思維,大膽的設計讓學生發展了自己的能力,張揚了自己的個性。學生在評價、收藏,體驗成功的快樂中結束本節課,并完成了本節課件的教學目標。
初中美術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紙的造型(之一)是浙江省義務教學初中美術第四冊第二部分手工制作中一個教學內容,在手工制作中紙的造型是培養學生慧眼、巧思、妙手的有效途經。同時也為學習第六冊紙的造型(之二)奠定基礎。
2.教學目標
根據美術教學大綱,依據對教材具體內容的分析和對學生實際情況的了解,以學生的認知水平為出發點,以為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落腳點,我確定本節課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讓學生了解紙造型的特點與作用,掌握其簡單的制作方法。
(2)過程與能力目標
學習從平面形態到立體形態的造型,培養學生的體積和空間意識,發展他們的想象力與造型思維能力。
3、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讓學生掌握簡單的從平面形態到立體形態的制作方法。
難點:在平面形態到立體形態制作過程中雙手的協調配合
(二)說教法
課堂教學中我始終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調整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實現教師由知識的灌輸者向學生學習的指導者、促進者轉變,學生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向自主探究者轉變,使學生由學會向會學轉變。本堂課我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
本堂課的課間、課尾,我通過圖片、音樂,兩次為學生創設生動直觀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認知沖突,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活動去解決發展的不平衡,啟迪學生的思維,
2.討論互助法
課堂討論,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師生共同營造的和諧、寬松、民主的氣氛中,學生在探究知識的同時形成了豐富的人生態度和情感體驗和互助精神。
(三)說學法
現代教育思想尤其注意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學生學的方法。本堂課我引導學生掌握和運用以下學法。
1.討論法
把學生在制作過程中互相討論促進認識,增進友誼,掌握技能。
2.學生指導法法
以學生指導學生,讓完成好的學生去幫助其他困難的學生,培養班級同學間的一種團結互助精神。
(四)教學過程
我將本課教學過程定位在師生交往、共同探究復習方法,突出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我作了如下教學過程設計。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教學輔助,使本節課的教學更加直觀,增加欣賞內容使之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教學更加生動。
學生:為使課堂教學能順利進行,學生在課前準備必須的工具和材料(紙,雙面膠,剪刀)
輕松課間
顯示片頭(一首歌曲、教學課題)
讓學生的心逐漸平靜下來,給學習創造一種輕松的環境。
導入新課
讓學生動手折紙――要求把一張紙折出一個立體的行(培養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什么叫紙的造型――就是把一張平面的紙塑造成一個立體的行。
講授新課
。ㄒ唬┳髌沸蕾p
開闊學生視野,了解紙造型的作用和各種形式,揭發求知欲,促進課堂氣氛。
。ǘ┘挤ㄖv解
1、(繪、剪、劃刻、切割、折疊、包折、卷曲、組合、粘貼)讓學生知道通過這些手法可以創造出更加生動的形象。我主要通過具體的作品使學生來了解這些技法的運用。
2、通過提問討論的形式使學生掌握紙的造型制作圖示中各種線條的作用(提問討論加深學生了解)
。ㄈ┚毩
制作書中的公雞使剛學的知識得到應用鞏固在學生練習過程中以學生輔導學生的方法來完成這次練習,培養了同學間的一種相互協作精神,同時使更多學生能得到輔導上課效率更高。
紙 的 造 型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紙造型的特點與作用,掌握其簡單的制作方法。
2、學習從平面形態到立體形態的造型,培養學生的體積和空間意識,發展他們的想象力與造型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掌握簡單的從平面形態到立體形態的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
在平面形態到立體形態制作過程中雙手的協調配合
課前準備
制作《紙的造型》多媒體輔助,讓學生在課前做一個折紙作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上課,師生問好!
導入
讓學生動手折紙――要求把一張紙折出一個立體的行
。ㄈ⿲W習新知
1、用多媒體輔助的形式讓學生欣賞一些紙的造型作品使學生明白用一些平面的紙也能做出如此漂亮的造型(揭發學生的興趣)
2紙造型的手法
。ɡL、剪、劃刻、切割、折疊、包折、卷曲、組合、粘貼)讓學生知道通過這些手法可以創造出更加生動的形象。
3線條所表現的意思
表示向下折
表示向上折
表示輪廓線
表示粘貼部分
(四)練習
制作26頁公雞(根據書中的圖示制作)
折 畫 剪 刻 折
。ㄎ澹┹o導
由完成早并且做得好的學生進行輔導(每組一個)
做得快的同學根據26頁的圖繪制并折動物一個小結
主要講評學生的課堂練習為主
。ㄆ撸┫抡n
評課稿(美術課)
本節美術課,潘老師在課前作了精心的準備,制作了一個多媒體輔助,節省了教師的板書和講解時間,為學生創設了更多地動手時間,更為重要一點是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更加加深了學生對紙造型的直觀形象,對完成本次課的教學目標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本次課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步驟安排合理,學生從開始導入到最后完成紙雞的制作,完成了本次課課前預定的教學目標。
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動手進行制作的熱情高漲,動手制作的時間也較多,充分體現了學生主體性地位,特別是課的導入,讓學生自己動手折出一種紙的造型,發展了學生個體創造性思維能力,這點很好。
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基本解決了本次課的教學重點,如利用媒體工具和學生的示范制作,使學生基本掌握了從平面形態到立體形的制作方法。
建議:(1)提高評價機制的靈活性。
。2)出現了雞重心問題,未能最好的解決辦法。
初中美術說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下面,我圍繞教什么,怎樣教和為什么這樣教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七個方面來匯報我的教學設計。
本課節選自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一課 ,屬于_造型表現_領域。(地位與作用) 構圖作為造型藝術的組織形式以其自身特有的形式美,發揮著獨特的藝術感染力。八年級學生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繪畫技巧和審美意識,教學過程中應著重培養學生的審美趣味,激發學生的創作激情。
教學目標必須從學生角度出發,同時結合教材,聯系生活,我設置
1、知識與技能目標為: 學習如何構圖 ,初步了解并掌握 插花的基本方法 。
2、過程與方法目標為: 通過 欣賞插花作品,豐富學生審美經驗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為: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人生態度,形成美化居室的意識。
通過以上分析,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能力,我確立本課的教學重點為:學習簡單的構圖方法,學會插花的基本設計方法和過程。根據學生平時的作業表現確立本課的教學難點為:學會用基本造型語言表達自己的審美情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備好畫具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因此本節課我的教學準備是多媒體課件 畫具等為了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參與學習:課前要求學生準備:網上資料收集 畫具等
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較難突破,因此我精心設置多種教法:
1、 欣賞法:通過欣賞各種材料制成的裝飾畫,讓學生了解裝飾畫對居室環境的美化效果。
2、 演示法:通過演示讓學生明白因材施藝制作裝飾畫的過程,激發學生動手興趣。
另外,在教學中還應用講解法、分析法、圖表等等。
引導學生模仿、觀察、分析、創作。學生先模仿書本中自己喜歡的作品,通過觀察體會作品的構圖特點,色彩搭配特點,分析積累經驗,為下次創作裝飾畫打下基礎。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流、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根據新課程教學理念,我的教學過程設置如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欣賞教師的插花作品,,,,,花是美的使者它把羙帶到我們身邊,今天就讓我們自己來嘗試做一件插花作品吧(通過欣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一邊欣賞一邊思考。通過激趣導入,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
(二)自主學習,探究知識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是這樣引導學生學生進行探究的。讓自主學習課本,快速完成初次作業。體現“先學后教”新理念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教師出示圖片,學生賞析并結合自己初次作業進行比較研究,發現并歸納出新知識。通過問題式導學,比較式研討、教師糾正補充等師生、生生的互動環節,解決本課的重難點。
(三)實踐創意,展示點評
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課堂練習時間,并結合初次作業,我設計了這樣的練習 1、 2、
3、 ,供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完成,提高課堂作業效率,并增強學生量力完成作業的自信心。
展示點評中,我尊重個體差異,注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鼓勵為主,自我點評,而評價對方多從建議性出發,讓學生敢于接受別人的“指正”。
(四)教師總結,課后拓展
我總結以問題形式出現,設計三個問題:
1、你學會了什么?2、你的體會是什么?3、你喜歡今天這堂課嗎?
目的是通過學生回顧內容,尊重其個體感受,從而實現本教材人文性特點,同時又起到鞏固今天所學知識的作用。
初中美術說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初中美術14冊第十課《活潑有趣的帽子和文化衫》。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說課:
一. 教材分析
。ㄒ唬┲笇枷耄河捎趯W生的日常衣著大多數是學校的校服,或是家長幫他們選購的服裝、帽子,所以,學生們外出旅游或參加某些活動時,從他們的穿著方面,就很難反映出性格特點和個性品位。其實學生對于衣衫的設計都有自己的想法,本課的設置就是讓學生們親自設計繪制文化衫,這一活動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審美情趣、體會服裝除了實用功能以外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品味。讓學生盡情發揮想象力,促進創造力的發展。
。ǘ┙虒W目標的確定
1. 知識目標:
。1) 恰當的圖形、文字或符號在文化衫上的運用。
。2) 用自己喜歡的適合主題的色彩去搭配自己的.文化衫。
2.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創造能力和小組合作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發現美、創造美是每位學生都應具備的素質,通過文化衫的設計,讓學生更加認識自我,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之間互相協作的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的確定
1. 教學重點:色彩搭配、手工制作和個性化風格的表現。
2.教學難點:怎樣找到適合主體的元素,設計出具有個性的作品,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培養他們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3.教學方法: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我主要采取“引導—-自主探究”的方法,以文化衫為線索,充分運用教具,采用展示,啟發、討論、歸納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教師的引導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能參加到動腦的積極思維中。運用投影、音樂等教學手段,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優化課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學生分組活動,互評互比,這樣多法并用,即培養了他們集體合作的能力,又啟發了學生思維。
二.教學程序:
本節教學由秀、學、談、做、展、評六個部分組成。
1.秀:學生穿上自己準備的文化衫進行表演,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揭示本課主題。
2.學:通過文化衫秀的欣賞,讓學生了解文化衫的含義、起源、蘊含的意義使學生對文化衫產生不同的情感審美習慣。
3.談:教師通過展示各種圖案的文化衫,豐富學生視覺,讓學生分析制作文化衫適合主體的元素有哪些,教師給予總的歸納,引出下一環節。
4.做:以小組的形式先思考后制作,同學間互相幫助體現合作精神。
5.展: 讓學生穿上自已做好文化衫進行展示,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自我展現能力
初中美術說課稿 篇6
我認為教師上課其實就是一門表演藝術,關鍵是要讓學生能來聽你的課,看你表演。首先要讓學生喜歡你,然后才會喜歡你上的課,這是上好一堂課的良好開端。而且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積極開展師生的雙邊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
老師一進教室不應該立刻侃侃而談,不知學生在不在聽,只管自己講,也不注意學生有什么反應,所以要讓學生來聽你的課,一進教室在講臺上立定,目光循視全體學生一遍,確定學生都進入角色了才可以開始講。
一、 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中學美術課本第二冊第3課《形塊的分割與構成》,本課內容分兩課時完成。
a) 本課形塊的分割與構成聽起來比較抽象難懂,(初一學生比校難理解,通過演示創設情景把題目改為木散為器,帛裁成衣較易理解)其實也比較容易,指是將原有的形象打散成一個個美的、單一的、變象的設計元素,然后將這些元素組合成全新的形態。這兩個看似獨立的步驟卻是現代圖案設計中的一個統一的過程叫變異過程,是現代圖案設計的基本原理。通過這個形塊的分割與構成的練習能基本了解圖案設計過程,為后面學習圖案設計打下基礎。
b) 前后知識聯系:本課內容是在第一章
教學難點:形塊的分割與構成,分割的規律,構成的方式。
二、 說教法、學法
學生分析:初一學生心理剛開始成熟但又不成熟,思維習慣于對客觀事物進行摹仿、再現。而且對圖案在頭腦中還沒有正真形成圖案設計過程的觀念。為開啟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使學生實現從再造思想到創造思維的躍進,嘗試著用分割與構成的創作練習,使學生體會到創造過程的甘苦。
為了使學生激起更大的興趣與熱情,由被動變為主動,既鍛煉學生形象思維能力(腦),構成能力,創造能力;也可以鍛煉學生的表現能力(手);同時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眼)。真正體現眼腦手的協調并用的原則。
根據學生情況,我采取以下教學方法:
1、 情境創設教學法:
學生總是在一種情境氛圍中接受知識效果最好,通過創設與教材情感相符合的情境,使學生輕松的掌握知識。在導課的時候創設"桌面整理"的活動,看誰分塊布置合理,使桌面既美觀又便于使用,使學生初步了解分割與構成的觀念。
2、 觀察、發現法
觀察、發現法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智力,思維的主動性,體現學生的主體,是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體會象科學家那樣探索發現真理的滋味。讓學生觀察"花瓶與人頭"的圖案畫,使學生發現從不同角度觀察會有不同的畫面,激發學生進行分割練習的欲望。
3、 演示、練習法
這是在美術課中最常用的方法,演示"人"的圖案分割構成,教師演示只是讓學生掌握其中的分割構成的方法,而不是讓學生抄襲教師的想法,給學生建議,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學生練習,根據教師指導,對所學的知識用實際,先選定要構成什么圖案,再劃分為幾塊,概括成幾個幾何形或自然形,分割裁剪,最后拼合成預定的圖案?梢哉故緦W生豐富的想象力。
c) 本課教學內容:主要是分割和構成的概念,分割的規律,構成的方式,先臨摹,再通過分割與構成獨立完成一張作品。
三、 說教學過程
本節有三個高潮一開始導入和中間講解
。ㄒ詫W生自己動手練習引入)師生問好后,教師巡視學生桌面上的用品,桌面上只有書、作業本、文具盒、尺、筆、圓規等用具,讓學生在再短的時間內整理好,使"桌面"上即整潔、美觀,又要便于使用方便,看學生怎么布置這個桌面。(學生準備教師巡回指導講評)這是桌面的分塊與布置,再結合教室的布局,最后引申到課桌以及家具的制作方法和衣服的裁剪與縫紉。
初中美術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民間藝術的色彩搭配》是人民美術出版社初中美術十四冊中的第7課。民間藝術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要來源于勞動人民之手,以其視覺上的優勢,運用最自發、最鄉俗的藝術語言,完美地體現了民間意識形態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包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民俗和審美心理的積淀。突出特點是把對色彩的教學綜合化,在鞏固已有色彩知識的基礎上,重在強調對色彩的搭配練習。
二、說學情
中國民間藝術種類繁多,特色鮮明,鄉土氣息濃厚,要使學生對其認可并喜歡,必須先使學生對其深度有一定了解,基于學生已掌握基本信息手段,因此有必要在美術課中引導他們利用網絡等手段查找相關信息主動探究。應從民間美術的內涵入手,加深對民間美術的了解,增強興趣,進而感受民間美術的形式美感,探討民間色彩搭配的規律。是否能把學生從膚淺的認識帶入到對民間美術理解的氛圍中,是本課成功與否的關鍵。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明確民間美術的色彩搭配的主要特點,并學會運用對比的手法進行創作表現民間藝術;
【過程和方法】
通過利用網絡收集和處理信息,提高對民間藝術色彩搭配自主、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民間美術的文化內涵,增強愛國主義和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習美術的持久興趣。
四、說教學難重點
【教學重點】
明確民間藝術色彩搭配的主要特點及規律;
【教學難點】
了解民間美術作品是怎樣運用色彩的強烈對比手法的,分析不同的色彩搭配體現的文化內涵。
五、說教學方法
(一)教法分析
在教法中,我運用了情景教學法和啟發誘導等多種教學方法。運用多媒體課件,網絡平臺等教具,采取多種教學手段,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進而也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增強學生學習和運用知識的技能。
(二)學法分析
基于本課教學內容的獨特性,因此在本節課當中主要采用自主學習法與合作學習法相結合,如此能夠更大程度的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積極思維,強化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
六、說教學環節
環節一:激趣導入,引入新課
播放視頻,引導學生欣賞東北秧歌,使學生對生動絢爛的民間藝術有個強烈的感知印象,學生針對著衣者的色彩搭配談感受,引起他們對民間藝術色彩搭配的關注。
事實表明:在學生欣賞視頻的時候,色彩能夠吸引學生很大的注意力產生學習動力。進而引出本節課的課題:《民間藝術的色彩搭配》。
環節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一)說一說民間美術的在種類
設疑:根據自己對民間藝術的理解,嘗試說一說民間美術種類有哪些?
學生翻閱教材回答問題,教師總結。
(二)了解民間藝術形式及其色彩
在了解民間藝術的種類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從美術的角度分析民間美術的藝術形式是怎樣的?有什么樣的特點?
學生分組討論問題,并派小組代表回答問題。
目的:通過設疑方式,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體現美術學科強調視覺感受,以疑惑帶動興趣的新教學理念,并產生愉悅的學習心理,為深入地探究民間藝術色彩搭配的形式手法、文化內涵,打下了認知上的基礎。
環節三: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一)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網絡資源進行相關信息(民間藝術)的調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以及收集和處理資料的能力,并在這一過程中感受民間藝術的色彩魅力和它所體現的文化內涵,進而解決本課的難點。
目的:利用網絡可以使學生更直觀的理解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重難點。
(二)教師明確具體步驟
1.學生登陸指定網址收集和處理資料,利用網絡教育平臺做以匯報。
2.代表性民間藝術作品賞析:組織學生以色彩為導向,分析民間美術的色彩搭配特點。
3.總結民間美術色彩搭配特點:純度較高的顏色、采用強對比的手法、地域性強。
4.回顧色彩知識:色相對比、純度對比、明度對比
5.通過再次欣賞不同形式的民間藝術作品圖片,進一步感受民間藝術的色彩魅力和它所體現的文化內涵,使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有一個回顧提高的過程。
通過教師引導,學生以合作討論、小組探究、分析發現等學習方式營造了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并且對民間藝術的色彩搭配做以小結,這樣不僅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且通過教師總結,使知識得以正確全面的呈現。從而解決了本課的重點,進而又一次地突破教學難點,以學生為主體,體現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使學習不再枯燥無味。
環節四:放飛想象,實踐創新
根據學生自己對民間藝術色彩搭配特點的理解,利用畫圖軟件來完成民間玩具涂色練習,以此來解決學生在繪畫方面的不足之處。
通過實踐的方式完成本節課教學目標,培養了學生獨立意識,為學生終身發展打下基礎。
在整個活動中,教師力求做到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激發學生主動嘗試應用的樂趣,再一次突破了本課的難點,并感受到民間藝術來源生活,又應用于生活這一特征。
環節五:作品展示,交流評價
通過多媒體教學平臺展示作品的方式讓學生主動評價作品,使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和教師一起擁有講臺,擁有說話的權利,提高學生語言表述能力,體現美術學科與信息技術學科的整合。
同時愉快的情緒體驗促使學生積極思維,主動參與,這為今后的學習作好了充分的心理鋪墊。
環節六:總結提高,情感升華
通過師生共同總結,培養學生對祖國優秀文化遺產的熱愛,加強民族自豪感,并把發揚傳播民族文化視為義不容辭的責任。課后學生之間可進行彼此間的交流。進行后續的學習。
目的:鼓勵學生學以致用,主張個性表現,強化民間文化的傳承意識,培養民族責任感與自豪感。
五、說板書設計
民間藝術的色彩搭配
一:民間美術的種類
二:民間藝術形式及其色彩
三:民間藝術色彩搭配的規律
【初中美術說課稿范文集合七篇】相關文章:
初中美術說課稿范文七篇05-22
有關初中美術說課稿集合七篇05-21
初中美術說課稿范文集合7篇05-28
有關初中美術說課稿范文集合5篇06-22
關于初中美術說課稿范文集合7篇05-21
初中美術說課稿錦集七篇05-21
有關初中美術說課稿范文8篇05-27
關于高中美術說課稿集合七篇06-18
語文說課稿初中范文集合七篇06-18